根和茎构造上的区别
关于茎与根的区别的描述

关于茎与根的区别的描述茎与根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部分,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下面将从结构、功能和生理特征三个方面来介绍茎与根的区别。
一、结构上的区别茎是植物体上生长向上的部分,具有分枝、叶和花序等结构。
它由节间和节部组成,节间是茎的延长部分,节部是茎上叶子、花和枝条的连接部位。
茎的表面通常覆盖着细长的绒毛或鳞片,这有助于防止水分蒸发和保护细胞。
茎的内部由导管组织、维管束和韧皮部等组成,这些组织负责水分和养分的传输。
根是植物体上生长向下的部分,主要分为主根和侧根。
主根是由胚根发育而来,它具有较粗的结构和较长的生长点,能够向下生长并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侧根是从主根的侧面生长出来的,与主根平行分布。
根的表面通常具有许多细小的毛状突起,这些根毛能够增加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能力。
根的内部结构主要由根尖、根茎和根毛组成,根尖是根的生长点,负责根的延伸;根茎是根部向上生长的地方,负责固定植物;根毛则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二、功能上的区别茎是植物体的支撑结构,能够使植物保持竖直生长的姿势。
茎还能够输送水分和养分,将光合产物从叶子传输到其他部位。
茎还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尤其是一些特化的茎,如仙人掌的茎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这有助于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生存。
根主要起到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根能够将植物牢固地固定在土壤中,以便植物能够抵抗风吹、雨淋等外力。
根还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这些水分和养分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
根通过根毛吸收水分和养分,然后通过根茎将其输送到茎和叶子。
三、生理特征上的区别茎和根在生理特征上也存在一些区别。
茎具有分化能力,能够产生新的分枝和花序。
茎还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尤其是一些特化的茎,如仙人掌的茎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茎还能够进行肥大,如土豆的茎就能够肥大成块茎。
茎还能够存储水分和养分,如仙人掌的茎能够存储大量的水分和养分。
根的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吸收和固定方面。
根具有较强的吸水吸收能力,根毛能够增加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效果。
植物根和茎的比较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1.表皮:细胞为长方形,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表皮细胞外壁分布有角质层;表皮上分布有气孔器和多细胞的表皮毛2.皮层:(1)位于表皮之内由基本组织发育而成,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多层,排列疏松,有明显的细胞间隙(2)皮层外围有厚角组织(有支持作用)和厚壁组织(3)皮层中还分布有小型的分泌腔(4)茎中一般没有内皮层(向日葵等少数双子叶植物例外,有凯氏带加厚现象)所以茎中皮层和维管组织的界限不如根中明显(5)和根的横切面相比,皮层在横切面上所占的面积要小的多3.维管柱:是皮层以内的部分,由维管束、髓、髓射线组成。
(和根的初生结构不同,无中柱鞘,维管柱所占横切面面积比根的维管束明显要大)(1)维管束:在横切面上排列成一圈呈一轮分布,以此为界将基本组织分为皮层和髓;属于复合组织类型,由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束中形成层组成,初生韧皮部在外,初生木质部在内,组成在同一半径上内外相对排列的维管束,即外韧维管束1)初生木质部:包括原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其组成部分有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主要功能是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并兼有支持作用;分化成熟的发育顺序是内始式2)束中形成层:是原形成层保留下来的、仍具有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将来可以产生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为无限维管束;细胞呈扁平状,位于韧皮部和木质部中间3)初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中柱鞘纤维,呈帽状结构)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主要功能是输导有机物;韧皮部分化成熟的顺序与根相同为外始式(2)髓:来源于基本分生组织,一般由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疏松,有贮藏功能;有的植物髓中有石细胞;有的植物在髓的外周有紧密排列的小细胞,称为环髓带(3)髓射线:为两个相邻的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连接了皮层和髓部,有横向运输的作用;木本植物中髓射线窄,草本双子叶植物有较宽的髓射线根的初生结构1.表皮:细胞壁薄,近似长方形,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间隙;有些表皮细胞特化成根毛;一般没有气孔分布2.皮层:表皮之下的多层薄壁细胞,细胞较大并高度液泡化,排列疏松,有明显的细胞间隙。
变态根茎的区别

变态根茎的区别它们的内部结构是由本质区别的啊,根和茎的结构是不一样的。
根和茎的初生构造均可从各自的成熟区横切面上观察到,双子叶植物根、茎初生结构的异同主要是:(1)相同之处:均由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细胞类型在根、茎中也基本相同+根、茎中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均为外始式.(2)不同之处:a.根表皮具根毛、无气孔,茎表皮无根毛而往往具气孔。
b.根中有内皮层,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维管柱有中柱鞘;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茎中无显著的内皮层,更谈不上具凯氏带,茎维管柱也无中柱鞘。
c。
根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都相间排列,各自成束,而茎中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内外并列排列,共同组成束状结构。
d.根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是外始式,而茎中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是内始式。
e.根中无髓射线,有些双子叶植物根无髓,茎中央为髓,维管束间具髓射线。
根与茎的这些差异是由二者所执行的功能和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决定的。
马铃薯符合茎的结构,所以是变态茎,最直观的一点是马铃薯上会生出叶芽。
红薯符合根的结构,所以是变态根,它上面的须状物是侧根啊仙人掌的叶子变态为针刺。
光棍树也是变态植物。
红薯是变态根、土豆是变态茎、豌豆是茎卷须也是变态茎(豆科)、皂角的枝刺也是变态茎(豆科),仙人掌的叶刺是变态叶(仙人掌科)在我们的印象中,茎总是生长在地面以上,而根则在地面以下。
但是有些植物的根、茎却不是如此。
例如莲藕是从泥中挖出来的,人们总误以为它是根,其实,它是茎变来的。
在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适应不同的环境,行使特殊的生理功能,其形态结构就发生变异,经历若干世代以后,越来越明显,并成为这种植物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营养器官的变态。
植物的根、茎、叶都有变态的现象。
根的变态有以下几种:(1)肉质直根——这类根是胚根和胚轴发育来的,变态根内薄壁组织发达,细胞内贮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
如萝卜、胡萝卜。
(2)块根——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来,主要是淀粉。
如甘薯。
他们是茎还是根从课文内容上提问题

他们是茎还是根从课文内容上提问题文章标题:他们是茎还是根?——深入解读植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植物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存在,而对于植物的结构和组成,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
在《植物学》这本课文中,有一段关于植物的茎和根的描述,这引发了我们对于植物学中“茎”和“根”的疑问和思考。
它们究竟是什么?在植物的组织结构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如何区分它们?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重要的概念,并试图给出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一、“茎”和“根”的定义和区分在植物学中,“茎”和“根”是两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它们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定义和区分。
1.1 茎的定义和特征茎是植物体上的一个特殊器官,它具有生长点和节。
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起到了连接和支持的作用。
茎的特点是生长点在顶端,并且会向两侧分枝。
1.2 根的定义和特征根是植物的另一个重要器官,它主要负责植物的固定和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工作。
根的特点是生长点在末端,并向下生长,吸收水分和养分。
通过对茎和根的定义和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区分它们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和特点。
二、茎与根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将着重探讨茎和根在植物生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茎和根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功能,共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1 茎的作用茎具有连接和支持的作用,它连接着植物的各个器官,将它们组织在一起,形成整体的植物结构。
茎还承担着植物的贮藏作用,可以贮存养分和水分,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支持。
2.2 根的作用根主要负责植物的吸收和固定。
根通过吸收地下水分,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根还起到了固定植物体的作用,使植物能够稳定地生长在土壤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茎和根在植物生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共同作用,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我想共享一下我对于茎和根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茎和根作为植物的两个重要器官,它们各自的功能和特点都非常独特,但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植物的生长体系。
根和茎的区别

第一,凡是茎,都有节,不管是地上茎、地下茎、匍匐茎或鳞茎……,在它们上面都可以找到节。
但有些节很明显,有些节并不那么清楚。
而在根上没有节。
有时在根上也看到似乎像节一样的形态,例如萝卜的根上,也会有像马铃薯块茎上的凹穴,其实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萝卜肉质直根上侧根脱落后的痕迹,而后者却是长鳞片状叶的节。
第二,第二,凡是茎,都长叶。
不管是什么茎,在其节上都会长出叶,即使在变态茎上也不例外,只不过它们的叶有时很不明显,或者长得很细小,不注意时几乎看不清,这些叶在形态上和正常的叶差别很大,有时呈膜质,有时呈鳞片状或者呈鞘状,这都是在特殊环境中,由正常叶转化而来的。
在茎的叶腋处有芽,这些芽有些是长成枝条的,因此枝条也总是长在芽上,“节外生枝”的情况是极少见的,偶而在栀子花的茎上可以看到。
但在根上决不会长叶,它即不会长正常的叶,也不可能长出特化的叶。
在成千上万种植物中,没有一种植物的根上会长出一片叶的。
第三,第三个特点是茎上能开花。
所有开花的植物,花都是从茎上长出来的。
即使变态的茎,也有开花的特性,如荷花就是从要有茎上长出来的,也就是从藕的侧芽上发育而成的,有少数几种植物,花朵会从叶片上开放,如百部,这是由于花梗同叶柄结合起来的缘故,使看上去花朵像着生在叶片上。
而在根上是不可能长出一个花蕾,而开出一朵鲜花的。
在某些植物的根上有时会长出一些芽,如构树的根上会长芽,发展成为一棵新的植株。
但这种芽生长的位置从来不固定,谁也说不准它会从什么地方冒出来。
它不同于茎上的侧芽、顶芽有固定的部位。
因此根上的这种芽,属于不定芽。
这种芽始终是一种叶芽,决不可能是花芽。
在热带地方,某些植物的根上会长出一朵巨大的花,叫大王花,其直径可达1.4米,这其实是一种寄生现象,是大王花寄生的某些植物的根上,是两种植物间的寄生关系,并非在某种植物的根上开出自己的花。
落花生在植物王国里,花生是独有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而且一定要在黑暗的土壤环境中才能结出果实,所以人们又称它为“落花生”。
植物的器官(根、茎)

3.木间木栓:有些双子叶植物的根,由次生木质部薄 壁细胞组织分化而形成木栓带,称木间木栓或内涵 周皮。 如新疆紫草、黄芩老根、甘松根。
精品课件
42
新疆紫草
精品课件
甘松
43
第二节 茎
• 茎是植物体生长于地上的营养器官,是联系根、叶, 输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轴状结构。
• 茎由胚芽发展而来,其顶端不断向上生长,下面 重复产生分校,从而形成了植物体的整个地上部 分。
• 射线具有横向运输水分和养料的机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品课件
35
精品课件
36
2. 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
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
向内木分栓生层
向外分生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
(可代替外皮层 起保护作用)
(栓内层细胞一般不含叶绿体,有 “次生皮层”之称);茎有绿皮层
周皮
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者合称,一般根的次生 构造中表皮和皮层常为周皮所代替。
精品课件
• 植物学上的根皮是指周皮这一部分, • 药材中的根皮类,如地骨皮、牡丹皮等,则是指形
成层以外的部分,含韧皮部、皮层和周皮。
• 单子叶植物的根无形成层,不能加粗生长;无木栓 形成层,故也无周皮,由表皮或外皮层行使保护功 能。
【高中生物】根与茎的区别

【高中生物】根与茎的区别当我们熟悉了各种根、茎的形态和变态以后,就会明白,长在地下的不一定都是茎,长在地下的也不一定都是根;形态像根的,不能说一定是根,形态不像茎的,也不一定不是茎。
那么根和茎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它们的本质区别有三点:第一,凡是茎,都有节,不管是地上茎、地下茎、匍匐茎或鳞茎……,在它们上面都可以找到节。
但有些节很明显,有些节并不那么清楚。
而在根上没有节。
有时在根上也看到似乎像节一样的形态,例如萝卜的根上,也会有像马铃薯块茎上的凹穴,其实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萝卜肉质直根上侧根脱落后的痕迹,而后者却是长鳞片状叶的节。
第二,凡是茎,都长叶。
不管是什么茎,在其节上都会长出叶,即使在变态茎上也不例外,只不过它们的叶有时很不明显,或者长得很细小,不注意时几乎看不清,这些叶在形态上和正常的叶差别很大,有时呈膜质,有时呈鳞片状或者呈鞘状,这都是在特殊环境中,由正常叶转化而来的。
在茎的叶腋处有芽,这些芽有些是长成枝条的,因此枝条也总是长在芽上,“节外生枝”的情况是极少见的,偶而在栀子花的茎上可以看到。
但在根上决不会长叶,它即不会长正常的叶,也不可能长出特化的叶。
在成千上万种植物中,没有一种植物的根上会长出一片叶的。
第三个特点是茎上能开花。
所有开花的植物,花都是从茎上长出来的。
即使变态的茎,也有开花的特性,如荷花就是从要有茎上长出来的,也就是从藕的侧芽上发育而成的,有少数几种植物,花朵会从叶片上开放,如百部,这是由于花梗同叶柄结合起来的缘故,使看上去花朵像着生在叶片上。
而在根上是不可能长出一个花蕾,而开出一朵鲜花的。
在某些植物的根上有时会长出一些芽,如构树的根上会长芽,发展成为一棵新的植株。
但这种芽生长的位置从来不固定,谁也说不准它会从什么地方冒出来。
它不同于茎上的侧芽、顶芽有固定的部位。
因此根上的这种芽,属于不定芽。
这种芽始终是一种叶芽,决不可能是花芽。
在热带地方,某些植物的根上会长出一朵巨大的花,叫大王花,其直径可达1.4米,这其实是一种寄生现象,是大王花寄生的某些植物的根上,是两种植物间的寄生关系,并非在某种植物的根上开出自己的花。
关于茎与根的区别的描述

关于茎与根的区别的描述茎与根是植物体中两个重要的器官,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本文将从形态特征、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态适应等方面详细阐述茎与根的区别。
一、形态特征方面:茎是植物的地上部分,具有分枝和节间等特征,可以延长植物的高度,支撑叶片和花果等器官的生长。
根则是植物的地下部分,通常呈锥形或柱状,用于固定植物体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二、组织结构方面:茎由表皮、皮层、木质部和髓部等组织构成。
表皮具有保护作用,皮层含有气孔和树脂道,起到气体交换和分泌物质的功能。
木质部由导管和木质纤维组成,主要负责水分和养分的传输。
髓部则充填在茎的中央,起到支持和贮存物质的作用。
根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表皮、根皮层、髓质和维管束。
表皮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根皮层含有气孔和毛状突起,可以增加根的吸收面积。
髓质则负责贮存物质,维管束负责水分和养分的传输。
三、生理功能方面:茎具有光合作用、传导作用和贮藏作用等功能。
光合作用是指茎中的叶绿体可以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养分和能量。
传导作用是指茎中的导管可以将水分和养分从根部传输到其他部位。
贮藏作用是指茎中的细胞可以贮存水分、养分和能量。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
根须和根毛能够增加根的吸收面积,根尖则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区域。
四、生态适应方面:茎具有抗风、抗寒和贮存养分等生态适应性。
茎的分枝和节间可以增加植物的抗风能力,茎的贮藏组织可以储备养分以应对寒冷季节。
根则具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的功能,根系的分布和形态可以适应不同的土壤环境和水分条件。
茎与根在形态特征、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态适应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茎主要位于地上,具有分枝和节间等特征,起到支撑和传输养分的作用;根主要位于地下,具有锥形或柱状的形态,用于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分。
茎具有光合作用和贮藏作用,根主要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
茎具有抗风和抗寒的生态适应能力,根则适应不同的土壤环境和水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切面占有的面积小
中柱在横切面上占有较大的面积
木质部束和韧皮部束互相间隔的排列,没有由由木质部和韧皮部径向结合在一起的维管束
含有外韧或双韧维管束
初生木质部分化方式
外始式
内始式
髓
无
有
节和节间
无
有
侧根通常发生在根的成熟区以上的中柱鞘,不是发生于根的顶端分生组织,是内起源的
叶原基和腋芽原基发生于茎的顶端分生组织,是外起源的
相似:茎尖和根尖都包括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初生构造都包括表皮,皮层,中柱部分,次生结构都包括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不同:
顶端
根的顶端为根冠覆盖着;
茎的顶端没有和根冠相类似的构造;
顶端分生组织位置
根位于近顶端
茎位于真正的顶端;
原始细胞与各种组织的关系
根尖的原始细胞与根部的各种组织在发生上常有直接的关系;
表皮起源
根的表皮通常是与根冠或是皮层共同起源于根尖的一层原始细胞
茎的表皮单独起源于茎尖最外的一层原始细胞
表皮层
根的表皮层没有气孔
茎的表皮层有气孔
皮层
根的皮层较宽,内多无机械组织,有典型的内皮层
茎的皮层较狭,内常含机械组织,很少有典型的内皮层
中柱鞘
根内的中柱鞘是一种韧皮部外单独存在的构造
茎内的“中柱鞘纤维”实际上是初生韧皮部的组成成分,并不是一种单独存在的构造
较厚,常凹凸不平
形成层
发生于韧皮部束内端的薄壁组织细胞和正对着木质部束角端的中柱鞘细胞
发生于维管束中和束间区域
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中薄壁组织
含量多,纤维少
含量少,纤维多
导管
较大,大小比较一致
较小,大小常不一致
年轮
不明显
明显
木栓形成层
发生自中柱鞘细胞
多发生自皮层的外层细胞
落皮层
外表比较平整,较组织在发生上,除茎尖原套的L1层肯定要发展为茎的表皮层外,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伸长区
根尖的伸长区较短,所以在此区最早成熟的木质部无需多少伸长,因此,管状分子可能没有环纹式和螺纹式;
茎尖的伸长区较长,所以在此区最早成熟的木质部的组成成分含有伸长能力较强的环纹式和螺纹式管状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