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规章制度

兴趣班规章制度

【篇一:音乐兴趣小组规章制度】

音乐兴趣小组规章制度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启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我校开展了丰富

多彩的第二课堂,现将本学年音乐兴趣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音乐兴趣小组目的:

通过音乐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音乐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

一步了解音乐的知识与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二、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要求:

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有一定的兴趣性。

2.学生积极和辅导教师进行配合,以便使音乐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的

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3.每周礼拜一、礼拜三下午3:40——4:40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

须准时到达各音乐室。

4.音乐兴趣小组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音乐专用室大声喧哗。

5.音乐兴趣小组成员必须保持专用室的卫生及器材整洁。

三、音乐兴趣小组活动内容:

1.在各年段中选拔条件适合的学生参加。

2.以舞蹈、合唱为主,训练学生的歌唱姿态、声音与体态律动。

3.训练学生音乐节奏感,使学生体态、动作协调优美。

4.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音乐表现力,促进创造性的发挥。

5.在完成音乐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

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

四、音乐兴趣小组具体工作措施:

1.上好音乐活动课,做到“四定”。即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

地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以此推动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2.经常督促学生完成一些学习音乐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定期不定期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音乐、好的舞蹈。

3. 培养学生的特长,并在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

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通济实验学校小学部

2013-9-12

【篇二:兴趣小组管理制度】

北庄完小兴趣小组管理制度

为提高兴趣小组活动质量,规范兴趣小组管理,现对兴趣小组的建立、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要求、考核办法做如下规定:

一、兴趣小组的建立

1.学校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主动向学校申报组织辅导

兴趣小组。

2.学校校务会议讨论教师申报的兴趣小组,本着人尽其材的原则,

合理安排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

3.学科兴趣小组的组建,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和科任教师挑选相结合

的方法。每个兴趣小组人数不超过40人为宜。每个学生原则上只参

加一个兴趣小组。

二、兴趣小组活动要求

1.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为每周五管理班时间,地点由学校统一安排。

2.兴趣小组学习活动采用集中辅导、个别辅导、分散自学相结合的

方法。各兴趣小组每周集中活动不少于1次,辅导老师要认真做好

活动记录。

3.各兴趣小组要做好活动前的点名工作,对缺席学生要问清原因做

好记载,并及时与班主任联系。

4.各兴趣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辅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确保活动扎实有效。

5.辅导老师如有外出学习等特殊情况,应提前报德育处,并通知学

生暂停活动或调整活动地点。

三、考核方法

1.学校将定期和不定期对兴趣小组活动进行检查,对兴趣小组的检

查考核纳入教师考核之中。

北庄完小

2011.2

【篇三:学生兴趣小组管理制度】

农业信息工程系兴趣小组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系学风建设,拓展教师教学空间与时间,加大师生教学面,促进我系学生自主学习,推动学生积极参加教师课题研究、科技创

新和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

合素质,特制定本暂行管理办法。

一、学习兴趣小组的性质

学习兴趣小组为学习型研究性组织,学习兴趣小组只能是涉及对农业信息技术及相关专业进行科学研究。学习兴趣小组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政策,严禁触犯校纪校规、利用兴趣小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

二、申请对象

我系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科研能力或专业特长。

三、申请条件

学习兴趣小组的成立需要有具体项目任务,没有具体研究问题的学习兴趣小组原则上不予成立,项目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结合专业发展方向,研究内容新颖,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方案合理,技术路线切实可行,短期内可以达到预期目标的项目;

2、能促进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和深化,有利于培养科研能力的项目;

3、立论新颖,具有很强创新性的项目。

四、学习兴趣小组活动

学习兴趣小组每两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的研究交流活动,需要实验室、教室及相关仪器设备的,系上将予以积极的支持。建议学习兴趣小组主要以使用开放实验室的模式使用实验室及相关仪器设备。

五、学生兴趣小组导师的职责

1、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与学生交心交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的校内亲人。

2、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帮助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使自已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学业保证、行为规范和生活领路人。

3、导师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在认真做好工作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工作思考和总结,同时,每位导师除每学期向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两次通报工作外,遇到特殊

情况应及时通报,不断总结和改进工作,协助系(部)做好有关工作,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应坚持经常性、过程性的记录制度。

4、学生与导师关系确立后,应对学生专业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导师应详细介绍研究方向,并根据培养方案,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培养计划,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和参考书籍开展一般性研究。为

学生讲授专业课程或开设反映当前本学科发展前沿的专题讲座。定

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科学研究工作。

5、加强对学生科学实验、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吸引学生参与自己主持课

题的研究工作,积极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发表科研成果创造条件。

6、导师有责任协助、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学生的思想总结就业指导

工作。教育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7、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而且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品

德情况,特别要在严谨治学、科研道德和团结协作等方面对学生提

出严格要求,配合、协助系部做好学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农业信息工程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