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过程·地图版
合集下载
二战时间线(有图)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初步形成
1938.3
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8.9
英法德意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慕尼黑会议),把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1939.3
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1939
西班牙法西斯政权建立
1939.4-8
英美苏三国谈判失败
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失的努力失败
1939.8
苏德两国在莫斯科签订《苏德华不侵犯条例》
1931.9.8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中国开始局部抗战(抗日联军)
1932
纳粹党通过正规选举成为德国第一大党
1933.1
希特勒成为政府总理
二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5
德国公开撕碎《凡尔赛条约》
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935
意大利攻打埃塞俄比亚
西班牙内战爆发。
1936
西班牙左派政党(人民阵线)上台
1940.9
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1940.9
日本非法进驻印度支那北部,美国和一些洗后国家冻结日本在其国所有资产并禁运战略物资
日本走投无路提前开始计划太平洋计划(针对美国)
1940年底
英军集中兵力在东非发动反击
1941.2
【隆美尔】到达非洲发起进攻将英国两个月所得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
隆美尔获得“沙漠之狐”的称号,非洲战场开始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加速日本投降,并迫使中国让蒙古独立(校长不同意,毛泽东同意……╮(╯▽╰)╭)
1945.9.2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战争结束!!!
┻━┻︵╰(‵□′)╯︵┻━┻
反法西斯同盟国正式形成
出现转折
1942.4
1938.3
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8.9
英法德意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慕尼黑会议),把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1939.3
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1939
西班牙法西斯政权建立
1939.4-8
英美苏三国谈判失败
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失的努力失败
1939.8
苏德两国在莫斯科签订《苏德华不侵犯条例》
1931.9.8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中国开始局部抗战(抗日联军)
1932
纳粹党通过正规选举成为德国第一大党
1933.1
希特勒成为政府总理
二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5
德国公开撕碎《凡尔赛条约》
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935
意大利攻打埃塞俄比亚
西班牙内战爆发。
1936
西班牙左派政党(人民阵线)上台
1940.9
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
1940.9
日本非法进驻印度支那北部,美国和一些洗后国家冻结日本在其国所有资产并禁运战略物资
日本走投无路提前开始计划太平洋计划(针对美国)
1940年底
英军集中兵力在东非发动反击
1941.2
【隆美尔】到达非洲发起进攻将英国两个月所得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
隆美尔获得“沙漠之狐”的称号,非洲战场开始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加速日本投降,并迫使中国让蒙古独立(校长不同意,毛泽东同意……╮(╯▽╰)╭)
1945.9.2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战争结束!!!
┻━┻︵╰(‵□′)╯︵┻━┻
反法西斯同盟国正式形成
出现转折
1942.4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80张)

(3)法国沦陷 (4)不列颠之战。 (5)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作战
二战是“全面爆发” 而非“开始”
亚洲•日本 1931年九一八事变, 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 1936年成为世界大战亚洲策 源地;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战争爆发; 1937年八一三事变,占领上 海,并进攻南京,制造了南 京大屠杀。
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了一颗原子弹; 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中国人民军队向日军发动大反攻。 加速作用 主要作用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中国是东方反 法西斯的主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军; 中国军队抗击和牵制了日本兵力,大大减轻了盟国所受的 压力,对日本法西斯的彻底覆灭起了主要作用。
1.原因:
2 .全面爆发:1939.9.1,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3 .扩大: 1941.6,德国突袭苏联
4 .进一步扩大:1941.12,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5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1.1《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6 .二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7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8 .雅尔塔会议:
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 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 5个步兵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 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 盟军集结兵力达287.6万人, 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 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架运 输机。这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
最大的两栖登陆战。
4、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 军突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 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代 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二战是“全面爆发” 而非“开始”
亚洲•日本 1931年九一八事变, 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 1936年成为世界大战亚洲策 源地;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战争爆发; 1937年八一三事变,占领上 海,并进攻南京,制造了南 京大屠杀。
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了一颗原子弹; 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中国人民军队向日军发动大反攻。 加速作用 主要作用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中国是东方反 法西斯的主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军; 中国军队抗击和牵制了日本兵力,大大减轻了盟国所受的 压力,对日本法西斯的彻底覆灭起了主要作用。
1.原因:
2 .全面爆发:1939.9.1,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3 .扩大: 1941.6,德国突袭苏联
4 .进一步扩大:1941.12,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5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1.1《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6 .二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7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8 .雅尔塔会议:
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 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 5个步兵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 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 盟军集结兵力达287.6万人, 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 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架运 输机。这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
最大的两栖登陆战。
4、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 军突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 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代 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关于二战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PPT课件

从二战的历史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 义的非正义的战争。 2、全世界人民要团结战斗。正义的力量只 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3、要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尽绵薄之力。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打 起来的: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又 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 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 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春德国又吞 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 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 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 上。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
东侵奥捷波 北上占丹挪 西荷卢比法 匈南希保罗 控制欧洲后 进攻莫斯科
课文小结
罗斯福新政
经
济 危
英退 法让 姑、
1939、9
机
息
德意日、
妥 协
1938年
慕尼黑会议
二 战
法西斯 化张
侵略(绥靖政
突袭波兰
法国溃败
前 期
不列颠
空战
突袭苏联
扩 大
偷袭 珍珠港
知识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战争的全面爆发:波兰速亡
波兰两周亡国:原因有三
3、苏联:为构筑维护自身安全的 “东方战线”,派兵占领波兰东部。 2、军事落后: 波兰用落后的骑兵对抗德国坦克
1、英法: “静坐战争”
1、战争的全面爆发:法国沦陷
戴高乐将军在英国组织“自由 法国运动”,继续斗争。
1940年四五月,德军进攻 西欧,占领法国等西欧北 欧国家,轰炸英国。在此 期间,意大利加入德国一 方作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共54张PPT)

具体原因: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欧亚战争策源 地的形成,及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2、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二、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全面爆发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英 法对德宣战
3日,英国和法国 被迫对德宣战
1939年9月1日, 德国闪击波兰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 界各国人民的愤怒, 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 始逐渐走向_联__合_ 。 (2)标志:《__联__合__国__家__宣__言__》__的__发_ 表 ①签署:__1_9_4_2___年1月(时间),美、英、 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__华__盛__顿_ (地点)签署。 ②意义: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诺曼底登陆战; 目标3:知道雅尔塔会议以及德日法西斯投降等史实;认识
法西斯走向灭亡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走向胜利的发展过程, 探究雅尔塔会议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
墨索里尼:意大利要重现罗马帝国昔日荣耀。 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 少。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后,我们 将一无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得日本在满 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 德国希特勒:如今,不能靠强烈的抗议,而是靠一把巨大的剑, 使被蹂躏的地区回到共同的德意志帝国的怀抱。
绥靖政策
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1、根本原因: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 维护本国利益。 2、祸水东引:仇视苏联。 3、谈战色变:一战中受削弱,遭受经济危机;受一战 影响,各国反战情绪高涨
第二次世界大战

5年前的这一天,奥匈帝国在得到它的强大盟 友——德国的支持后,进攻塞尔维亚,挑起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到空前的浩劫。今 天,战胜国选择在5年后的同一天,让德国人 接受协约国对它的审判。
5、法国沦陷
希特勒和贝当
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 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 动,坚持抗德斗争。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演讲: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德国突然袭击苏联
1940年4、5月间
比利时
荷兰
卢森堡
挪威
丹麦
绕过马奇诺防线 1940年6月
英国 法 国
建
1939、9月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立 东
扩张疆域 方
阵
线
波兰
德国
苏联
1939、9月对德宣战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
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 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 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 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 部分工业区。
课堂小结
法西斯兴起
欧
亚
战
争
策
1929-1933年
源 地
世界经济危机 形
成
九一八事变
入侵埃塞俄比 亚、西班牙 慕尼黑阴谋
为什么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美 国与德、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启示?
1.历史传统的影响:美国是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比较彻底,没有沉重的封建包袱,有较浓的民主色彩 德日都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带有较强的专 制残余势力
轴心国(Axis),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 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及与他们合作的一 些国家和占领国。名称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 者墨索里尼在《德意同盟条约》签定后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 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 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 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到空前的浩劫。今 天,战胜国选择在5年后的同一天,让德国人 接受协约国对它的审判。
5、法国沦陷
希特勒和贝当
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 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 动,坚持抗德斗争。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演讲: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德国突然袭击苏联
1940年4、5月间
比利时
荷兰
卢森堡
挪威
丹麦
绕过马奇诺防线 1940年6月
英国 法 国
建
1939、9月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立 东
扩张疆域 方
阵
线
波兰
德国
苏联
1939、9月对德宣战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
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 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 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 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 部分工业区。
课堂小结
法西斯兴起
欧
亚
战
争
策
1929-1933年
源 地
世界经济危机 形
成
九一八事变
入侵埃塞俄比 亚、西班牙 慕尼黑阴谋
为什么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美 国与德、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启示?
1.历史传统的影响:美国是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比较彻底,没有沉重的封建包袱,有较浓的民主色彩 德日都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带有较强的专 制残余势力
轴心国(Axis),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 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及与他们合作的一 些国家和占领国。名称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 者墨索里尼在《德意同盟条约》签定后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 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 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 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
《二战动态演示图》课件

详细描述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双方投入了数百万兵力。这场战役对苏联和纳粹德国的战 争局势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最终苏联获胜,为夺取战争胜利 奠定了基础。
诺曼底登陆战
总结词
二战中盟军在欧洲的主要进攻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详细描述
诺曼底登陆战是二战中盟军在欧洲的主要进攻战役,代号为“霸王行动”。盟 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对德国法西斯的战争造成了巨大 的压力,加速了其败亡。
经济恢复与发展
二战结束后,各国经济都遭受了 严重创伤,但战争的结束为各国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许多国家抓住机遇实现了经济的
腾飞。
国际组织兴起
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二战 后涌现出了一批重要的国际组织 ,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这些组织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科技的影响
军事技术进步
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01
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
二战中,科技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原子弹、雷达、导弹等。这
些科技成果不仅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深远
的影响。
02
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
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伦理问题,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各国应该加
强科技伦理建设,制定相应的伦理准则和规范,避免科技被滥用和误用
中途岛海战
总结词
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美军成功反击日军。
详细描述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重要战役之一,也是二战中的重要转折点。在这场战 役中,美军成功反击了日军的进攻,击沉了四艘日军航空母舰,从而扭转了太平 洋战场的局势。此后,美军开始逐步掌握战争主动权,最终取得了胜利。
03 二战中的重要人 物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双方投入了数百万兵力。这场战役对苏联和纳粹德国的战 争局势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最终苏联获胜,为夺取战争胜利 奠定了基础。
诺曼底登陆战
总结词
二战中盟军在欧洲的主要进攻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详细描述
诺曼底登陆战是二战中盟军在欧洲的主要进攻战役,代号为“霸王行动”。盟 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对德国法西斯的战争造成了巨大 的压力,加速了其败亡。
经济恢复与发展
二战结束后,各国经济都遭受了 严重创伤,但战争的结束为各国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许多国家抓住机遇实现了经济的
腾飞。
国际组织兴起
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二战 后涌现出了一批重要的国际组织 ,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这些组织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科技的影响
军事技术进步
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01
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
二战中,科技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原子弹、雷达、导弹等。这
些科技成果不仅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深远
的影响。
02
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
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伦理问题,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各国应该加
强科技伦理建设,制定相应的伦理准则和规范,避免科技被滥用和误用
中途岛海战
总结词
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美军成功反击日军。
详细描述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重要战役之一,也是二战中的重要转折点。在这场战 役中,美军成功反击了日军的进攻,击沉了四艘日军航空母舰,从而扭转了太平 洋战场的局势。此后,美军开始逐步掌握战争主动权,最终取得了胜利。
03 二战中的重要人 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色当
巴黎
斯特拉斯堡
1940年6月17日战线
法
国
维希
日内瓦
根据停战条款 德国占领区域
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 马赛 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 1940年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 动,坚持抗德斗争。
4、德国西线进攻和敦克尔刻撤退 1940年4、5月
在敦刻尔克被德军俘虏的英国士兵 敦刻尔克撤退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 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 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 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 部分工业区。
芬 兰
1941年10月莫斯 科保卫战开始
列宁格勒
苏
莫斯科
联
波 兰
斯大林格勒
罗马尼亚 1941年夏,白俄罗斯地区一 栋房子被德军击中燃烧
黑
保加尼亚
海
钢铁般的勇士们,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 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斯大林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发动战争 时免除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苏联也避免了首先 卷入战争,赢得了备战的时间,给英法祸水东引的阴 谋以沉重打击。 苏德签订条约使祸水西指,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爆发。 该条约附属的秘密议定书,规定苏联和德国法西 斯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第三国领土,苏联把波罗的海 沿岸国家。波兰一些地区、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等 列为占领对象,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与帝国 主义的强权政治无别。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全面爆发
卢荷比
敦刻尔克 大撤退 西线 攻势
挪丹
建立 “东方 战线”
英
法
1939、9 宣 战
德国
1939、9 闪 击
波 兰
入 侵 扩展疆域
苏联
莫斯 科保 卫战
巴黎
斯特拉斯堡
1940年6月17日战线
法
国
维希
日内瓦
根据停战条款 德国占领区域
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 马赛 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 1940年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 动,坚持抗德斗争。
4、德国西线进攻和敦克尔刻撤退 1940年4、5月
在敦刻尔克被德军俘虏的英国士兵 敦刻尔克撤退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 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 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 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 部分工业区。
芬 兰
1941年10月莫斯 科保卫战开始
列宁格勒
苏
莫斯科
联
波 兰
斯大林格勒
罗马尼亚 1941年夏,白俄罗斯地区一 栋房子被德军击中燃烧
黑
保加尼亚
海
钢铁般的勇士们,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 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斯大林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发动战争 时免除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苏联也避免了首先 卷入战争,赢得了备战的时间,给英法祸水东引的阴 谋以沉重打击。 苏德签订条约使祸水西指,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爆发。 该条约附属的秘密议定书,规定苏联和德国法西 斯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第三国领土,苏联把波罗的海 沿岸国家。波兰一些地区、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等 列为占领对象,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与帝国 主义的强权政治无别。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全面爆发
卢荷比
敦刻尔克 大撤退 西线 攻势
挪丹
建立 “东方 战线”
英
法
1939、9 宣 战
德国
1939、9 闪 击
波 兰
入 侵 扩展疆域
苏联
莫斯 科保 卫战
第6、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和平”并未维持多久,不久希特勒占领了整个捷 克斯洛伐克。英法这种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的政策,被称为什么政策?
二、绥靖政策
含 义 典型事件
实 质 ——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的妥协、纵
容的政策。
原
影
因
响
国际联盟主旨
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和平与安全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国联提出谴责,但没有实际的制裁。 1936年,希特勒开进莱茵不设防区,国联无任何 行动。 1937年,国联无法阻止日本大举进攻中国。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国联未制裁。 1939年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一)二战的全面爆发 (二)德国占领北欧、西欧各国
德国空袭英国——不列颠之战 (三)二战的扩大——苏德战争的爆发
(四)二战的进一步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时间 标志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 空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 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 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次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 规模进一步扩大。
反馈检测:
1.二战前,英法美对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 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 B )
A .德意日的侵略未损害他们的根本利益。 B .德意日都反对共产主义。 C .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将爆发革命 D .英、法、美三国都受经济危机的困挠
2.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 ( B ) 因素是
A .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 .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D .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遭到袭击的珍珠港
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 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 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 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