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循环系统回顾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卫生学循环系统

学前儿童卫生学循环系统
16
(一)、淋巴结 淋巴结为一圆形或椭圆形结构,大小不一,存在与淋巴管经过的地方。其主要功能是产生
淋巴细胞、抗体以及过滤淋巴液。主要分布在耳后、枕部、颌下、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处, 当身体出现如炎症时,相应器官处淋巴结就会肿大。因此,在学前儿童中观察淋巴结是否肿 大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一个参考依据。
(二)、扁桃体 扁桃体位于口腔后上壁,悬雍垂的两侧,能产生淋巴细胞,具有防御功能。
25
1、活动置要适当
不要让学前儿童过度疲劳而影响健康,也不要因活动量不足而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2、活动程序要符合生理要求
组织学前儿童话动前应做准备活动,结束时应做整理运动,尤其在剧烈运动时不应 立即停止。因为活动时,心脏排出血量剧增,如果突然停止运动,必然会影响肌肉血 液流回心脏,此时,心脏排出血量减少,血压降低,由于重力影响,血液不容易到达 头部,可造成暂时性脑缺血,表现出头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慌甚至晕倒等 症状。
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叫每搏输出量,成 人安静状态每搏输出量约为70ml,如果心率按 每分钟75次计算,则每分输出旦约为5250ml。
上 腔 静 脉
肺静脉
三 尖 瓣
下 腔 静 脉
二尖瓣
心脏的结构图
9
(三)、血管
血管遍布全身,除角膜、毛发、指(趾)甲等处外。根据血管内血流方向及其管壁结构的特 点,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6
3、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唱大量的开水
大量饮水会影响横隔膜的运动,水分大量进人血液也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但是, 因为运动时大量出汗,失去水和盐较多,会出现头晕、眼花、口渴等症状,严重时会 晕倒,所以最好喝少量淡盐水。
4、多在阳光下活动或唾眠
出生2周至1个月,就可以给小儿晒太阳。在日光照射下周围血管扩张,循环加快, 可促进心脏功能发育。所以应经常带小儿到户外进行活动和睡眠。

学前儿童卫生学(第四节 循环系统)

学前儿童卫生学(第四节 循环系统)
脉搏:
脉搏为人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为60 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
二、淋巴循环
淋巴系统是血液循环的辅助装置。由 淋巴管、淋巴结、脾和扁桃体组成。它的主 要功能是运输全身淋巴液进入静脉,淋巴结、 脾和扁桃体还具有生成淋巴细胞、清除体内 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产生抗体等作用。是血 液循环的辅助装置。
一、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封闭式的管 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是 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 使血液在体内不断地循环,以保证机 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和新陈代谢的正 常进行。
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 血管
(一)、血液
正常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一8%
1、血浆
血浆中含有90%一92%的水分,8%一10%的溶质。在 溶质中以血浆蛋白质含量最多,还有少量葡萄塘、无机
学前儿童因心肌力量弱而致心脏收缩射出的血量少,加上血管口径较粗,所以血压低 于成人。幼儿的年龄越小,血压就越低。
(二)学前儿童淋巴系统的特点。
淋巴系统在出生时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屏障作用较差,感染容易扩散,局部轻 微感染就可导致淋巴结发炎、肿大。甚至化脓。2岁以后,扁桃体增大较快,在4~ 10岁发育达到高峰,14~15岁时之间退化。
思考与练习:
1、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是什么?心脏的结构及功能是什么? 2、血管的种类及主要特点是什么?血液循环的过程是什么? 3、淋巴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是什么? 4、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如何保护学前儿童的循环系统?
表4一2、不同年龄的心率
年龄
新生儿 1一2岁 3一4岁 5一6岁 7一8岁
成人
平均心率 140
110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发育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脏发育:学前儿童的心脏相对比成人大,心肌纤维细弱,心壁薄,收缩力差,每次收缩时输出的血量比成人少。

此外,学前儿童的心脏需要通过加快收缩来满足身体的需要,因此心率也比较快。

2. 血管发育:学前儿童的血液量和体重的比值大于成人,血液成分中水分和浆液过多,而缺乏人体凝血的无机盐离子和微量元素,因此容易出现大量出血,且血液凝固速度较慢。

2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消化循环系统

2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消化循环系统

一、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及保健
(二)循环系统的生理特点
2.学前儿童淋巴系统特点
学前儿童的淋巴结尚未发育成熟,屏障作用较差,感染易于扩散,淋巴结易 发炎、肿大、化脓,常常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现象,比如扁桃体炎。学前儿童 的淋巴系统发育快,6岁可达成人水平。
一、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及保健
(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保健要点
一、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及保健-循环系统
(二)循环系统的生理特点
(2)心脏 ①形态上呈椭圆形 心脏形态在婴儿期略成球形,6岁后成椭圆形,渐与成人相似。 ②位置上呈横位 心脏在婴儿期成横位,随年龄增长,心脏位置逐渐成斜位。 ③重量上相对比成人重 新生儿心脏重量为20~25g,占体重的0.7%,而成人只占0.5%。 ④功能上呈现出心输出量较少 小儿心肌纤维细,弹性纤维少,心室壁较薄,所以,心脏的收缩力较差,每次泵出的血量少,即每搏
➢乳牙一般在小儿6~8个月时萌出,2~2.5岁出齐。 ➢一般6岁左右首先萌出第一颗恒牙叫六龄齿。六龄齿萌出后,乳牙顺序脱落,换上恒牙, 一般12~13岁左右交换完毕。 ➢乳牙牙冠部分的牙釉质较薄,牙本质较松脆,牙髓腔较大,易患龋齿。
一、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及保健-消化系统
(2)舌
(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
(1)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促进循环系统的发育 (2)合理安排饮食,预防缺铁性贫血 (3)服装宽松适度,利于血液循环 (4)保护心脏
一、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及保健-循环系统
课后作业
(1) 为什么说学前儿童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2) 简述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健要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及保健-消化系统
(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课件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课件

提高健康素养
了解循环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循环系统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 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同时将二氧化碳和废物带走。这种基本知识的了解有助于 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健康的含义。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了解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引导孩子们注意保持健康的生 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的睡眠等,从而促进 身体的健康成长。
心脏瓣膜的作用是确 保血液按照正确的方 向流动。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 :左心房、右心房、 左心室和右心室。
血管的种类和作用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类型。
静脉则负责将血液从身体各部输送回 心脏。
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 个部位。
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微小血 管,使血液能够与组织进行气体交换 。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循环系统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适量摄入脂肪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但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导致 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应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 鱼油和坚果,并避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
适量运动
01
坚持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对学前儿童的
循环系统有积极的影响。例如,慢跑、游泳、跳绳等都是有氧运动的好
营养。
胎儿的血液循环与成人不同,例 如没有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区分。
新生儿血液循环
新生儿血液循环系统在出生后 迅速发生改变。
新生儿的心率较快,血压较低 ,循环血量较少。
新生儿的血液分布主要集中在 躯干和内脏器官,皮肤和四肢 相对较少。

学前儿童卫生学循环系统

学前儿童卫生学循环系统

VS
详细描述
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 ,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的主要功 能是运输血液,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 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带回心脏,通过肺和肾脏排出体 外。此外,循环系统还具有调节体温、维 持酸碱平衡等功能。
循环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总结词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其中血管分为动 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感谢观看
有氧运动
如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 功能,增强身体素质。
呼吸训练
通过深呼吸、憋气等呼吸训练,改善心肺功 能,提高氧气供应能力。
心理康复
针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家庭护理
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康复训练,提供必要 的支持和关爱。
05
2
03
加强早期筛查
未来将更加重视对学前儿 童的早期筛查,以便及时 发现潜在的循环系统疾病 风险。
创新预防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将出现 更多新型的预防手段和技 术,如基因检测、新型疫 苗等。
强化健康教育
未来将更加注重对家长和 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提 高其对循环系统疾病的认 识和预防意识。
THANKS
循环系统的重要性
要点一
总结词
循环系统对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具有至关 重要的作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循环系统是人体内各组织和器官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排 除废物和二氧化碳的必要通道。同时,循环系统还具有调 节体温、维持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如果循环系统出现问 题,会导致组织缺氧、营养不良和代谢障碍,严重时甚至 危及生命。因此,保持循环系统的健康对于学前儿童的生 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第二节 循环系统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第二节  循环系统

献血后,人体的造血组织会自动加速造血,一般经 过半个月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献血后适当补充营养 是必要的,但无须大吃大喝。适当增加营养以提供足够 的造血原料,补充的重点是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质、铁、 维生素B12、叶酸等。
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规 定每次献血一般为200毫升至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时 间不少于6个月。
1 人体循环系统的生理特点 2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生理特点 3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
2
一、循环系统概述
• 何为循环系统?
• 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过程。
血液循环系统:心脏和血管 (流动的是血液)
• 循环系统
运输
物质
淋巴系统 :淋巴管、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
(一)血液循环系统
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下页)
• (2)心脏的重量及容积 • A、心脏的重量 • 新生儿:20-25克 • 1岁:60-70克 • 5岁:为出生时的4倍 • 9岁:为出生时的6倍 • 成人:250克 • B、心脏的容积 • 新生儿:20-25毫升 • 2岁半:50毫升 • 7岁:100-120毫升 • 14岁:140毫升 • 总结:学前儿童心脏的重量和容积是不及成人的。
• 2、保育要点:A、幼儿园要经常检查幼儿的淋巴结

什么是正常的淋巴结?
• ——黄豆大小,柔软,没有粘连在一起,没有压痛感。

B、扁桃体的摘除要慎重
二、幼儿循环系统特点:
1.血液中含水多,含血浆蛋白少,凝血慢; 2.中性粒白细胞较少,易染疾病; 3.每博输出量少,心率大,节律性差,心肌易疲劳; 4.血管壁薄,血压低;血循环较快; 5.淋巴结防御和保护机能较显著,常有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发

婴幼儿循环系统卫生及保健

婴幼儿循环系统卫生及保健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健内容摘要一、循环系统概述(一)血液循环系统(二)淋巴循环系统二、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一、循环系统概述血液心脏血管收集和输送组织液回心脏;具有防御机能淋巴液淋巴管道淋巴器官运输各种物质;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免疫和体温的恒定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一)血液循环系统1、心脏—输送血液的泵结构名称位置或连接关系功能心壁心包膜心内膜心肌内腔心房心室瓣膜房室瓣动脉瓣包膜和内膜之间心壁外层保护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心房和心室之间防止血液倒流推动血液循环流动心室和动脉之间心壁内层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肺静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主动脉(一)血液循环系统2、血管—血流的管道种类概念结构特点分布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的管道是血液流回心脏的管道是连接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管管壁厚、管腔小、弹性大,血流速度快身体较深的部位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血流慢。

管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位置较浅或与动脉平行管壁极薄,管径极小,血流速度极慢分布广,在组织内反复分支成网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管的种类和特点成分正常值特征功能血浆55%血细胞5%水分91-92%血蛋白7%葡萄糖0.1%无机盐0.9%红细胞男500万个女420万个白细胞0.5-1万个血小板10-30万个圆饼状,两面凹,无核,由于血红蛋白而呈红色形态多样,比红细胞大,有核,数量少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核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

除去纤维蛋白原,剩余的黄色透明液体叫血清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吞食病菌,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加速凝血和止血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一)血液循环系统3、血液—流动的组织(一)血液循环系统4、血液循环途径肺循环:在心脏和肺之间循环以摄取氧气体循环:在心脏和身体其它部分之间循环以运输氧气和养分两种循环同时进行,并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二)淋巴循环系统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装置1、淋巴液在淋巴管道内流动的无色透明液体细胞代谢的废物及细胞间的水分,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2、淋巴管道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9条)淋巴导管(2条)与静脉伴行(二)淋巴循环系统输入淋巴管输出淋巴管淋巴结具有造血、过滤、参与免疫等功能脾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过滤血液、造血、参与免疫、储存血细胞等功能胸腺是一个淋巴器官,兼有内分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