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章节复习
科学技术史复习资料

简答题:根据资料对题目的内容进行补充1 试述热之唯动说的确立、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建立过程,以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基本表述与实质。
热的运动说的确立:伦福德首先通过试验对热质说进行了怀疑。
然后于1799年,戴维通过实验结论,断言“热质是不存在的”并证明了热的运动说的合理性,使其得到确立热之唯动学说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热素说”流行。
它是由英国科学家布莱克等人确立起来的一种热学学说。
1794年,布莱克为了解释这一难题,提出了“潜热”概念。
取代“热素说”的是“热之唯动说”。
这种学说认为,热不是一种物质,而是物质分子运动的结果。
伦福德首先通过试验对热质说进行了怀疑。
然后于1799年,戴维通过实验结论,断言“热质是不存在的”并证明了热的运动说的合理性,使其得到确立。
从“热素说”到“潜热说”,又从“潜热说”到“热之唯动说”,进而发展到今天的分子热运动理论,是人类至今对热现象认识的大致过程。
不过,人类对热现象的探索过程至今尚未完结。
2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的建立:1842年,德国医生迈尔发表了《论无机界的力》的论文,从中第一次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
随后,科学家赫姆霍兹、焦耳、卡诺、格罗夫等科学家从多方面分别论证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使得这一定律的以确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基本表述:1 一个自行动作的机器,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去。
2 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是不可能的。
实质是热的运动过程是不可逆的。
3 述哈维血液循环理论的基本过程,及其在科技史上的重大意义。
P81过程:1 比利时人维萨里于1543年出版了《人体的构造》这本专著。
他通过解剖的方法指出了左右心室间没有孔道能沟通动、静脉,纠正了盖仑关于左右心室相通的说法2 西班牙人塞尔维特最早提出了心肺间血液小循环的学说,把盖仑提出的彼此独立的动、静脉系统统一了起来。
为发现全身的血液循环铺平了道路。
3 哈维的老师法布里斯证明了血液只能沿单一方向流动,这为哈维发现血液循环做了准备。
科学技术史复习资料

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历程1、原始科学技术萌芽时期2、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时期(科学还没有完全从哲学中脱离、科学与技术相互分离、古希腊创立了古代科学的理论体系)3、近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时期(脱离宗教神学、脱离哲学、技术开始与科学联姻【18世纪】)4、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时期(第二次科学革命,使科学冲破牛顿力学的束缚,科学观念又一次发生重大变革。
)发展特点:(1)发展的不平衡(2)整体性(3)国际性(4)竞争性与互补性二、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1、什么是科学:科学是知识体系和由知识体系所转化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统一。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作为研究对象,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
•自然科学的特点:(1)具有“一般生产力”即“知识形态上的生产力”的性质。
(2)具有客观性、规律性,而不具有阶级性、民族性。
2、技术:是制作的智慧。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体系。
(1)技术是人类在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改造自然的手段、工艺方法、技能体系的总和。
(2)技术的特点物化性:无论是何种技术,都主要是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
•多元性:技术存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目的性:技术应用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是辨证统一的整体,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区别:任务方面:科学侧重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技术着重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
性质方面:科学的本质是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认识过程;技术的本质是从理论和经验到实际应用的过程。
目的方面: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技术创造的目的是形成必要的手段和方法去能动地改造自然界。
(2)联系:相互促进,科学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物质手段。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牛顿力学原理与英国的现代化牛顿力学原理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大规模发明和使用机械打下了基础。
2、有机化学的兴起与德国的现代化1856年英国人帕琴首次人工合成染料苯胺紫。
科学技术史期末复习

作业:教学内容的延伸总复习:一.科学史学科的确立与萨顿的贡献二.科学与正确的关系三.科学史研究中的内史和外史四.李约瑟及“李约瑟”难题第一讲古希腊的科学与哲学一、对万物本源的探究人们通过哲学思辨的方法来了解自然二、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公理化体系公理化方法第二讲古代中国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大体包括关于自然界的本源、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一、中国传统科学的思维模式五行说、阴阳说、八卦说、元气说(王夫之)万物相生相克二、天人关系第三讲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一、四大学科体系农医天算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二、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的原因封建制度……第四讲近代科学产生的背景一、亚里士多德的学术思想在中世纪的遭遇(2个方面)二、文艺复习第五讲近代科学革命之天文学革命一、哥白尼革命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日心地动二、伽利略的天文发现圆的个数第六讲近代科学革命之物理学革命一、牛顿的伟大成就与前人工作的关系二、物理学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第七讲近代科学革命之化学革命一、应如何评价历史上的炼金术二、为什么说波义耳是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三、为什么拉瓦锡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第八讲第一次技术革命了解第一次技术革命的过程第九讲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能量守恒定律发现的意义(物理学第二次大综合)第十讲第二次技术革命一、电磁理论建立的过程(物理学的第三次大综合)三部曲二、第二次技术革命与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比较行动在先与理论在先第十一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重大成就(物理学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大综合)二、物理学思想的变革考试必带:1.《科学史十五讲》2.《告别中医中药》3.课堂笔记4.作业(10次)(1)托勒密的天文学成就(2)王夫之的元气学说(3)对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一文所提观点的思考(4)达芬奇的科技成就(5)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留斯的事迹(6)牛顿与炼金术(7)道尔顿的原子论(8)试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9)试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意义(10)试论“科学家是人不是神”。
科学技术史复习资料

近代天文学革命(简述近代天文学的过程和影响)哥白尼伽利略第谷开普勒牛顿1543年是科学史上从中世纪到近代的过渡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年,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和萨维留斯的《人体结构》给近代天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这也是大师辈出的时代,第谷地心说,笛卡尔漩涡理论,开普勒《新天文学》,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伽利略天文学。
影响:近代天文革命为科学开辟道路,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打破教会禁锢,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推动天文学向前一步发展,是天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二、20世纪现代科学革命背景(相对论,量子论)1880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化学家莫雷利用光学干涉仪进行了一项搜索“以太风”的著名实验来测量所谓的“以太漂移”。
这次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引出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建立,从根本上突破了牛顿绝对时空的旧框框,把空间、时间和物质的运动联系了起来引起了人类时空观的革命和整个物理学的革命。
狭义相对论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因此也成为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巨人。
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即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波兰物理学家居里对放射性元素的发现,以及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对电子的发现无法用旧理论解释,根据黑体辐射普朗克提出了量子概念,这几项发现引出了普朗克量子论。
阿基米德的科学贡献力学方面阿基米德系统的研究了物体的重心和杠杆原理。
同时,在研究浮体的过程中发现了浮力定律。
几何学方面创立了穷竭法,提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公理,是科学地研究圆周率的第一人。
技术方面发明了用水力推动的星球仪,被称作“阿基米德螺旋”的扬水机至今仍在埃及等地使用。
第二次技术革命(发明路径影响)以电力应用为中心,主要表现:能源方面:电动力方面:电动机、内燃机通讯方面:电报、电话材料方面:炼钢技术、冶金技术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引发了交通运输上的大革命,电力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讯时代,炼钢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炼钢工业的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史资料(1)汇总

第1 章原始时代技术的起源和科学的萌芽第一节原始时代的技术创造一、石器制造和弓箭发明石器制造标志着人类掌握了第一种最基本的材料加工技术,因此,它可以作为古代技术创造的第一个标志。
历史上把早期人类社会统称为石器时代,更细的又划分为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
二、人工取火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注意到了火的用途。
人工取火说明人类已经在实践中懂得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的经验知识三、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恩格斯曾指出:“野蛮时代的特有标志,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
”这里说的“野蛮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
人类完成了从狩猎捕食动物到驯养繁殖家畜和从采集野生植物到有意识地种植植物的重大转折,开始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实践。
四、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在新石器时代,除了石器的制造技术有很大发展外,还发明了陶器顺序青铜、铁第二节原始时代科学的萌芽一、天文学知识的萌芽二、数学知识的萌芽三、力学知识第三节原始时代的宗教自然观原始宗教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万物有灵论和图腾崇拜第2 章奴隶时代的科学技术第一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科学技术一、河流文明即城市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在这些地区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明对奴隶时代科学技术的高峰——古希腊的科学技术有直接影响。
二、文字的发明埃及在早期王朝时期就有了以表形符号、表意符号和标声字母相结合的象形文字,其中有单辅音符号24 个,这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标声字母,书写在形状似芦苇的植物——纸草上。
巴比伦:字形呈楔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三、天文学和数学埃及人此时已经认识到行星和恒星的区别,并且已经能用图画来表示星体在天空的位置。
古巴比伦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制定了太阴历,把一个月定为29 或30 日,大小相间,一年12 个月共354 日。
这与一回归年相差11 日左右,所以他们采用置闰办法,每隔几年加一个闰月。
科学技术史复习

一王夫之的元气学说——“气者理之依”的唯物主义思想王夫之特别推崇张载,着重阐发了张载的“知太虚即气则无无”的唯物主义学说。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作为物质实体的“气”范畴,进行了哲学意义的规定,进而把朱熹的“理本气末”的观点扶正过来,对理气关系问题作了明确的唯物主义解释。
首先,王夫之把元气本体论思想发挥得相当完善,他明确地提出宇宙是由气构成的物质实体。
在他看来。
客观世界的物质始基是“气”或称“阴阳二气”,它充满整个自然界,从浩浩的天空,到无垠的大地,都为“气”所弥漫。
太虚(即空间)是物质(气)的存在形式,这表明了世界的物质(气)统一性。
王夫之又指出:由于气的变化有“隐”有“显”。
“显”有形象,人们承认它存在,“隐”则无形,人们就怀疑它的真实性,这正是针对佛老否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
他说:“视之而见,听之而闻,则谓之有;目穷于视,耳穷于听,则谓之无;功效可居,则谓之实,顽然寂静,则谓之虚。
故老氏以两间(天地)为橐签(风箱),释氏以法界(万有)为梦幻。
知有之有而不知无之有,知虚之虚而不知虚之实,因谓不可居而有为妄。
”(《张子正蒙注・乾称下》)老子主张“虚无”的“道”产生天地万物,佛学认为万有的大千世界是虚空。
他们的错误在于:认为“虚”、“空”为本,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
其次,王夫之不仅论证客观世界的物质(气)统一性,而且论证“气”是具有永恒性的。
他说:人物之生,是始于阴阳二气矛盾运动的产物;人物之死,是阴阳二气又反归于太虚,回到“之本体”。
就人物来说,有生有死,就“气”来说,是没有生死。
他在批判”生灭”论时指出:“(气)聚散变化,而其本体不为之损益”的观点,这已经是物质(气)不灭的理论,在当时是很值得重视的唯物主义光辉命题。
第三、王夫之鉴于宋明理学家对于唯物主义元气论的歪曲和唯物主义元气论本身未摆脱“原始物质”观念的局限。
他进一步运用“诚”、“实”、“有”等概念,并给以新规定,试图从哲学意义上更高地概括物质世界的最本质属性即客观实在性。
科学技术史复习(许仁忠).docx

考试范围:1 —7章重点:1 —4章简答题要求:要点点明即可问答题要求:要点,略作解释论述题:要点,解释清楚,适当自我发挥1 .机械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哪些科学发现导致了它的破产?答:基本思想:1、只承认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形式,即承认一切物体的运动是由外力推动而产生的机械的位移和它们动量的变化;2、自然界绝对不变;3、机械决定论,力学定律一切自然界运动,宇宙的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由严格的因果关系决定的、纯粹必然的过程。
科学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2.为什么说赖尔的《地质学原理》的出版史地质学独立的标志?答:主要表现在:1、完成地质科学体系;2、确立了地质进化的科学概念;3、总结了地质研究的科学方法。
3.15-16世纪西欧国家的航海探险和地理发现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具有掠夺和开拓殖民地的性质。
葡萄牙等西欧国家沿着新开辟的航路对东方进行了多次掠夺。
地理大发现使资产阶级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大大加速西欧资本主义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4.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有哪些基本观点?答:1、物种不是分别由神创造的,一个物种是由另一个物种演变进化而来的,“物种不是不变的”;2、生物界进行着剧烈的生存斗争;3、生存斗争导致自然选择,在白然选择过程中, 被选择的有利性状,将在世代传递过程中逐渐积累,从较小的变界变成较大的变界,并由于中间类型的死亡,变种转变为界限分明的变种。
物种就这样地演变,新物种就这样的产生。
5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在所著的《怀疑的化学家》一书中,对化学发展做出了哪些新贡献?答:1、在化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化学视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独立学科,并把化学同化学工艺严加区分;2、把构成自然界的材料视为一些细小的致密,用化学方法不可分别的粒子,这些粒子又可以结合成大小形状不同的粒子团,粒子团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也是决定物质性质的根本原因;3、提出了元素的概念;4、发现磷;5、用植物色索检验酸碱性从而推动分析化学的发展;6、提出物理学上著名的波义耳定律。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知识点及试题{含答案}

第一篇古代科学技术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科学技术的萌芽一、人类的起源1、古猿人出现的时间距今约250-400万年,即地质年代的新生代的第四纪初2、劳动使猿变成了人二、石器和弓箭1、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2、使用石器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人类早在260万年前就学会使用石器生产了。
4、大约在14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发明了弓箭。
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三、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1、人类在50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
2、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世界性的解放作用。
它表明人类第一次征服一种自然力,并且最终把人和动物彻底分开。
四、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1、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结束了依赖天然食物而生存的历史,表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发生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即大约1万年前。
2、最早出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是西亚。
3、农业生产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耕锄农业,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懂得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
主要农具有木?、石?石犁。
4、大约一万年前,人们已经懂得饲养动物。
人类最初驯养的动物有猪、羊、牛、鸡、狗。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5、由采集经济发展到农业经济,由渔猎经济发展到畜牧经济是人类继使用火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
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不同于简单的采集和渔猎,它要求有较丰富的自然知识,要懂得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要学会育种,要有一些天文、气象、土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最初的认识,也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五、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1、陶轮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类最早的加工机械。
公元前7000-5000年,我国河南仰韶和西亚地区居民都已经掌握这种制陶技术。
2、制陶业的发展促成了手工业的出现,手工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科技大学
To protect th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this material, it may not be disclosed or provided to any third parties without the approval of Nick Luo.
重点了解古希腊的科学精神和一些体系化的科学思想 Ø 为什么说古希腊是近代科学的起源?
Ø 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反映出了古希腊在科学思维方式的何种独特性?
Ø 柏拉图为什么如此看重数学?这种思想和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何联系? Ø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内容是什么?如何客观的评价四因说? Ø 芝诺的诡辩术在科学史中的意义是什么?其是否仅仅是思维的诡辩,还是有更深层 次的含义? Ø 古希腊的科学没有发展出强大的物质文明的原因是什么? Ø 托勒密的《至大轮》是如何对行星运动作出逻辑自洽的解释的?这种解释是否符合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传统?
第一章:技术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了解技术与知识起源的背景,认识人类原始自然观的内涵。掌握原始 宗教和人类早期科学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
Ø 什么是原始自然观? Ø 原始宗教与科学的关联性是什么?异同在哪里? Ø 古代文明大都经过了自然崇拜的阶段,如何看待这种自然崇拜在科学文明史中的意 义?
2
第二章:古希腊的科学技术
4
第四章:科学在欧洲的复兴
重点了解复兴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Ø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权统治对科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Ø 经院哲学的特点是什么?它在哪些地方反映出了西方思维的传统? Ø 中世纪的哪些现实的显性社会因素(经济、制度)对科学复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 用?请具体论述 Ø 文艺复兴的主要主张是什么?如何看待文艺复兴对科学发展的贡献? Ø 宗教改革对于科学复兴的意义是什么? Ø 为什么对数系统的发明早于指数系统?
3
第三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科学的特点和衰落的原因 Ø 中国古代社会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内涵是什么?它是如何成为主流自然观的 ?如何看待这种自然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Ø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浑盖之争”是什么?
Ø 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是什么?和古希腊数学相比,东西方数学的差异是什么? Ø 为什么中国古代天文学长于天象观测尤其是异常天象观测? Ø 中国的古人对时空性质有过什么样的探讨? 应如何看待他们对时空关系的探索? Ø 中国传统医学作为中国古代科学的代表,反映了古代中国科学思维的哪些特点?如 何看待中医的现代化问题? Ø 古代中国的科学为什么没有发展为现代科学?
5
第五章:近代科学革命
重点了解天文学革命和力学革命 Ø 古希腊天文学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什么? Ø 哥白尼如何对托勒密体系进行修正的?这种修正基于何种目的? Ø 什么是恒星周年时差?为什么恒星周年时差还没有被真正观测,伽利略等科学家就赞同 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 Ø 托勒密的学说在天文学革命中被革除,这一学说是否还可以被看做是科学的? Ø 为什么称伽利略是现代物理学之父? Ø 伽利略提出的相对性原理是什么?这一原理对解释哥白尼学说有何助力?
7
第七章:古典科学的全面发展
重点了解电磁学理论的建立 Ø 人类很早就观测到了静电现象并且加以详细记载,但为什么电磁学的发展却起步最晚? Ø 静电学作为一门科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Ø 以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研究为例说明实验和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Ø 拉普拉斯和康德如何解释太阳系的生成的? Ø 安培环路电流假说的内容是什么? Ø 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和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说在观点上的根本差异是什 么? Ø 达尔文的学说为什么导致了许多无神论和有神论者的共同反对?它为18-19世纪的人类 社会带来了何种深远影响?
Ø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于近代欧洲社会有何深远影响? Ø 为什么说牛顿与莱布尼兹关于微积分优先权的争议对英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试依此来评述如何正确地看待“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
6
第六章:十八世纪的科学
重点了解技术革命和化学革命
Ø 简述蒸汽机的演进轨迹?瓦特对蒸汽机做了哪些关键的改良? Ø 启蒙运动的前提是什么?如何看待启蒙运动对近代科学的多重影响? Ø 西方炼金术是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东西方的炼金术是否可以看做科学?它有 什么可取之处? Ø 近代化学领域的燃素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历史上的燃素说? Ø 为什么说拉瓦锡是近代化学之父?
8
第八章:当代科学
重点了解相对论和以太漂移假说 Ø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Ø 作为一个物理学理论,狭义相对论的局限是什么? Ø 广义相对论与狭义相对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广义相对论是如何解释引力场现象的? Ø 为什么从洛伦兹到麦克斯韦,都试图对以太进行理论修补?
9
Hale Waihona P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