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加门冬氨酸鸟氨酸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时肝静脉闭塞病

合集下载

移植后vod

移植后vod

重组人t-PA与肝素
• • •
r-tPA 10mg/d×2d与肝素持续静脉滴注 反应率29%,100d生存率24%
危及生命的出血发生率达20%~30%
甲级强的松龙
• • • •
0.5mg/kg bid, × 14dose,58%反应率 500 mg/m2 q12h ×6dose,66%反应率 需注意重症感染 尚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明确疗效

给予去纤苷酸治疗5天,同时应用甲级强的松龙,患者症
状明显好转,+26天复查全腹增强CT:肝脾增大,与201311-12前片比较,胆囊壁水肿、肝内淋巴淤滞及肝实质密 度改变均有所好转。
病例2

男,28岁,ph阳性ALL,行父供子移植,移植前化疗过程中有转氨酶 升高病史。+12天造血重建。+18天出现巨细胞病毒血症、发热。+26 天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阳性,美罗培南第2天腹痛症状好转,仍每晚 发热38.3 +28天AST 73 U/L,ALT58,直胆10 umol/l,白蛋白28.9g。+30天腹 泻,24小时约1500ml,体重增加5.8%。总胆41umol/l,直胆23umol/l, ALB 23.5g/l。BUN 10mmol/l,CRE 145umol/l 肝胆胰增强CT:1、肝组织密度不均匀,门脉期及平衡期呈地图样强 化不均匀,肝静脉显示不清,考虑肝淤血,VOD可能,2、门脉周围轨 道样低密度影,考虑肝内淋巴淤滞,3、腹腔积液。门静脉超声:肝 被膜光滑、完整,实质内呈细密点状回声,管道系统不清晰,浅部回 声增强,深部回声衰减

CT提示肝脏密度、大小未见异常,胆囊炎、胆囊壁水肿、 脾大、盆腔积液

+21天恶心、呕吐、腹痛加重,直胆19.0umol/L,间胆10.2 umol/L,复查彩超提示仍有胆囊壁水肿及腹腔积液,+22天 增强CT见肝脏体积增大,肝实质密度呈地图样密度不均, 门脉期地图样强化不均,肝静脉变细,肝左静脉未见显影, 肝中静脉条形低密度充盈缺损。门静脉及其分支周围见条 形低密度影,胆囊壁水肿,考虑肝静脉闭塞病炎、过度酒精摄人、低蛋白血症、 腹部放疗史 可疑遗传性蛋白C、蛋白S低水平,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尼曼匹克病B型1例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尼曼匹克病B型1例

DOI:10.3969/j.issn.1673-5323.2021.01.010-病例报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尼曼匹克病B型-例陈姣刘小梅肖娟刘周阳孙媛1病例资料患儿,女,8岁,主因“生长迟缓2年余,脾大1年”入院。

2年余前发现生长迟缓,就诊于外院,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异常,头部MRI未见异常,间断予生长激素治疗1年余,身高无明显增长。

1年前查体发现脾大,停用生长激素,脾脏无明显回缩。

2418-102于北京儿童医院检查,骨髓涂片可见数个尼曼匹克细胞,基因测序示SMPD1基因有4个位点突变,c.747G>A(p.A283T)来源于母亲(图1),c.995C>G(p.P332R)来源于父亲(图2),鞘磷脂酶活性0.5nmot/(17h•my)[参考范围2.5~ 77.1nmot/(17h•my)],诊断尼曼匹克病B型。

2410-7-70就诊于我院。

既往体健,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其母孕期无用药及疾病史。

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有1个弟弟,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入院查体:身高125cm,体重26ky,腹略膨隆,脾肋下2cm,肝脏肋下2、1,神志清,心肺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入院检查提示血常规:白细胞4.03x105/L,中性粒细胞292x105/L,血红蛋白129y/L,血小板154x105/L。

生化:转氨酶、胆红素、肾功能正常。

血脂:正常。

骨髓涂片:可见数个尼曼匹克细胞,偶见海蓝细胞(图3)o腹部B超:肝脏增厚,肋下29cm,脾脏肋下4.2cm。

肺CT:未见间实质病变。

头部MRI:左侧上颌窦炎,颅内未见异常信号。

眼底检查:未见樱桃红斑。

脑电图:正常。

韦氏儿童智力测评:言语测验112分,操作测验113分,等级为中上(聪明)。

因家属积极要求,且有同胞全相合供者,于2410-73-28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经过:选择患儿1岁6个月同胞弟弟为供者,供受者HLA10/10相合,供者血型0型RH+,受者血型B型RH+;供者酸性鞘磷脂酶活性10.2nmol/(y•min—[参考范围7.0~24.3nmol/ (•min)]o预处理方案:白消安+环磷酰胺+兔c.847G>A杂介突变患儿父亲该位点无突变患儿母亲c.847G>A杂合突变患儿弟弟c.847G>A杂合突变图1患儿家系中SMPD1基因/.C20位点突变情况/\A A/\A j患儿C.995OG杂合突变患儿父亲C.995OG杂合突变患儿母亲该位点无突变患儿弟弟该位点无突变T T C C C T C C C C C CTTC ATTOA G 图2患儿家系中SMPD1基因c.925位点突变情况图9骨髓涂片注:右上箭头所指为尼曼匹克细胞,左下箭头所指为海蓝细胞作者单位:162208北京,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通讯作者:孙媛,Email:p@jOetp.com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氟达拉滨。

穿透性胎盘6例临床病理分析

穿透性胎盘6例临床病理分析

保证出入水量的平衡。

2.2.2 饮食护理 一旦发生HVO D ,应进食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饮食,所有食物必须是无菌饮食。

2.2.3 溶栓的护理 溶栓前后密切监测出、凝血时间,按医嘱准确及时应用艾通立等溶栓药物治疗。

溶栓期间应动态监测体重、腹围的变化及气促有否改善,以便了解溶栓的效果。

2.2.4 抗凝的护理 在溶栓后3h,按医嘱准确及时应用肝素或速避凝等药,并密切观察全身出血情况,必要时应用鱼精蛋白对抗治疗。

2.2.5 出血的护理 溶栓及抗凝期间应密切观察全身皮肤黏膜出血及穿刺口渗血情况,以及是否有内脏出血倾向,尤其是消化道出血、出血性膀胱炎及脑出血,故应密切观察大小便情况并及时送检大小便标本,每班仔细做好记录。

如发现有内脏出血倾向应立即停止溶栓及抗凝治疗,并密切监测试管法凝血时间,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新鲜血浆及鱼精蛋白对抗治疗等处理。

2.3 心理护理 本组37例转氨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且持续时间长(14d ~85d ),尤其是发生严重的HV OD 时,患者出现严重的腹水,不能平卧并出现呼吸困难,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压抑,甚至烦躁不安等问题。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和蔼、热情周到的做好护理工作,尽可能多的时间陪护在患者身边,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向其解释本疾病的知识,鼓励患者与病魔作斗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动员家属一起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

3 结果所有45例患者中37例谷丙转氨酶(ALT )升高,23例总胆红素(T B )增高3例发生HV OD,发生率为6.67%。

经积极溶栓、抗凝、护肝等治疗及护理,13d ~18d 后水肿消退,体重下降。

其他的病例肝功能均在1个月内好转。

+13d ~+19d 出现腹胀、少尿、体重增加、双下肢浮肿,B 超示肝静脉呈中、重度狭窄,+32d ~+37d 症状好转,所有病例无一例因HVOD 而死亡。

4 讨论使用BU /CY 方案预处理及甲氨碟呤预防急性移植抗宿主疾病时H VOD 的发生率高于其他方案[3]。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韩利杰;马红霞;董秀娟;赵晓武【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hepatic veno occlusive disease (VOD) afte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nd then explore its preventing measures. Methods The clinical features which included VOD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ng effect in 124 patients who received hematopo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 1995 to Dec. 2009 were reported. Results VOD occurred in six cases among 124 patients after HSCT and the incidence was 4. 8%,which included three medium cases and three severe cases. Among the six cases, four cases relieved after treatment,however,2 cases died. VOD median persistence time 29 days. The risk factors for VOD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e incidence of VOD was 42.9% (3/7) in transplantation with hepatitis virus infection,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infection 2. 6% (3/117) ( P <0. 01). Similarly, the occurrence of VOD was 25.0% i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before transplantation, which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atients with normal liver function 3. 4%(4/116)( P <0. 05). For the prevention of VOD,the incidence of VOD in prostaglandin El group was 2.8%(3/108),lower than no prostaglandin El group 18. 8%(3/16) ( P <0. 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VOD within different stages of diseases, whether pretreatment with Maryland, HLA being all matched, allogeneic HSCT and autologous HSCT, respectively ( P > 0. 05).Conclusion VOD is a common and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 during HSCT. Viral hepatitis and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before transplantation are risk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VOD, either of which could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VOD. Nevertheless,prostaglandin El coul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OD.%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肝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VOD)的临床特征、高危因素,并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HSCT的124例患者VOD的发生情况、高危因素及防治效果.结果 124例患者中6例发生VOD,发生率为4.8%;其中中型3例,重型3例;6例患者中4例经治疗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救治无效死亡,VOD中位持续时间29天.对于VOD发生的危险因素统计分析显示,移植前有肝炎病毒感染者VOD发生率42.9%(3/7),高于无感染者2.6%(3/117)(P<0.01);移植前肝功能异常的患者VOD发生率25.0%(2/8),也明显高于肝功正常患者3.4%(4/116)(P<0.05).对于VOD的预防,联合使用前列腺素E1组VOD的发生率为2.8%(3/108),低于未使用前列腺素E1组18.8%(3/16)(P<0.05).在疾病不同阶段、异基因HSCT和自体HSCT、是否含马利兰的预处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全相合方面,各组间VOD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OD是HSCT中危及生命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病毒性肝炎及移植前肝功异常均明显增加HSCT后VOD的发生率,是发生VOD的高危因素.加用前列腺素E1预防,可降低VOD的发生率.【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1(026)024【总页数】4页(P2126-2129)【关键词】白血病;造血千细胞移植;肝静脉闭塞性疾病;危险因素;前列地尔【作者】韩利杰;马红霞;董秀娟;赵晓武【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河南郑州450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河南郑州450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河南郑州450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7肝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 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ep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多于预处理后3周内出现,以黄疸、肝区肿痛、体质量增加和腹水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严重时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白血病的临床研究乔明吟【摘要】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某院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白血病患儿41例(研究组20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照组21例接受常规化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病例资料。

观察研究组患儿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与疾病复发情况,并对两组无病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均成功植入,获得造血重建,其中性粒细胞计>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1~15d,平均12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8~17d,平均14d;研究组4例患儿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其中Ⅰ~Ⅱ度2例、Ⅲ~Ⅳ度2例;移植后共发生严重感染3例,包括肺部感染2例和败血症1例;研究组死亡4例,包括感染死亡1例、移植物抗宿主病死亡1例和复发死亡2例;两组随访后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合理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白血病,有利于提高患儿长期生存率。

【关键词】小儿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阻滞、过度增生,并浸润到各组织、器官,引起发热、贫血、出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造血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1]。

白血病在我国小儿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多为急性白血病。

随着近年来临床造血干细胞技术及造血干细胞来源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移植成功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白血病患儿获得长期生存的希望[2]。

本研究旨在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白血病患儿41例(研究组20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照组21例接受常规化疗)。

研究组患儿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14岁,平均(8.31±4.24)岁;单倍体相合移植10例,同胞移植7例,非亲缘移植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2例,急性髓性白血病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

抗CD33单抗治疗由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抗CD33单抗治疗由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0122912Journal of Leukemia&Lymphoma,December2020.Vol.29,No.12743抗CD33单抗治疗由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田孟丽仇惠英张剑张圆王馨吴小霞周莉莉吴德沛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苏省血液研究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15006通信作者:仇惠英,Email:quihuiying@【摘要】目的探讨抗CD33单抗吉妥单抗治疗由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转化的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患者的效果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例由RR-AML转化的MPAL(B淋系和髓系双表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该患者采用吉妥单抗3mg/m,第1、5、9天联合三尖杉酯碱、小剂量阿糖胞昔及VP(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化疗,获得第2次完全缓解(CR2)后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o吉妥单抗联合化疗后,患者骨髓形态达CR2,流式细胞术检测CD33抗原由高表达(>99.5%)转为阴性表达。

随访至2020年4月,无复发生存时间为22个月,总生存时间接近27个月。

结论抗CD33单抗辅助治疗CD33高表达的MPAL效果确切,预后良好,但仅为个例。

个体化联合给药方案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积累经验及临床试验。

【关键词】白血病,双表型,急性;白血病,髓样,急性;抗CD33单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复发;难治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9304021);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临床医学中心(YXZXA2016002)DOI:10.3760/ema.j.rnl15356-20200603-00151Anti-CD33monoclonal antibody in treatment of mixed-phenotype acute leukemia transformed from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report of one case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Tian Mengli,Qiu Huiying,Zhang Jian,Zhang Yuan,Wang Xin,Wu Xiaoxia,Zhou Lili,Wu Depei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Jiangsu Institute ofHematology,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Hematologic Diseases,Suzhou215006,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Qiu Huiying,Email:[Abstract]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anti-CD33monoclonal antibodygemtuzumab ozogamici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ixed-phenotype acute leukemia(MPAL)transformed from 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RR-AML).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onepatient with MPAL(B lymphoid and myeloid biphenotype)transformed from RR-AML diagnosed and treated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related literaturewas reviewed.Results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gemtuzumab ozogamicin3mg/m2on day1,5,and9combined with harringtonine,low-dose cytarabine and VP(vincristine,prednisone)regimen chemotherapy.After achieving the second complete remission(CR2),the patient was bridged with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After the treatment of gemtuzumab ozogamicin combined withchemotherapy,the bone marrow morphology of the patient reached CR2,and the CD33antigen detected byflow cytometry changed from high expression(>99.5%)to negative expression.A follow-up until April2020showed that the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time was22months,and the overall survival time was close to27months.Conclusions The anti-CD33monoclonal antibody is effective in adjuvant treatment of MPAL withhigh expression of CD33and has a good prognosis,but it is only a single case.Issues such as individualizedcombined dosing regimens still require further accumulation of experience and clinical trials.[Key words]Leukemia,biphenotypic,acute;Leukemia,myeloid,acute;Anti-CD33monoclonalantibody;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Recurrence;Refractory7442020122912Journal of Leukemia&Lymphoma,December2020,Vol.29,No.12Fund program: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of China(2017ZX09304021);JiangsuProvincial Science and Education Supporting Health Project-Clinical Medicine Center(YXZXA2016002)DOI:10.3760/115356-20200603-00151近年来,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生物制剂靶向治疗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抗CD33单抗吉妥单抗(GO)在改变使用方法后于2017年9月重新获批用于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的治疗,但目前在国内尚未上市,使用经验有限。

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李坤

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李坤

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进展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消化内科李坤肝小静脉闭塞病定义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是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内皮损伤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而产生的肝内窦后性门静脉高压症。

主要临床表现是短期内出现肝脏严重损伤、腹水生成、甚至肝衰竭。

病因←病因存在地域差别:国外发达国家主要是放疗、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国内以前主要是应用某些中草药、接触某些化学物为主。

国内主要病因←服用含有“千里光碱”成分的植物: 包括狗舌草、猪屎豆、天芥菜、土三七、千里光等。

土三七:别名:景天三七、旱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菊三七、草三七、三七草。

是景天科植物,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区。

有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作用,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疮疡、蛇咬伤及外伤出血等。

极早期多数病人可有胃肠道、呼吸道和全身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气促、憋喘、乏力等。

急性期起病急骤,上腹部胀痛、肝脏迅速肿大、有压痛、肝区叩击痛、腹水,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肝功能异常: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白蛋白不低。

←亚急性期的特点是持久性的肝脏肿大、脾脏增大,肝功异常,反复出现胸、腹水;←慢性期以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与其他类型的肝硬化相同。

腹部超声检查腹部B超主要表现为肝大,肝回声增粗、增密,回声不均,呈“豹纹状”或“斑片状”低回声区,肝静脉显示不清,肝段下腔静脉外形变细、变窄,但无堵塞,多数门脉内径无明显增宽,彩色多普勒示门脉血流减慢或反向;同时可见腹水、脾大。

肝脏CT平扫肝脏强化CT。

前列地尔的临床应用

前列地尔的临床应用

天津药学 3++3年 %+月 第 %7卷第 ;期
3%
波倒置 !" 无前列地尔禁忌证 #有效率 $%&’( )另有王志勇*%+, 等对 -.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给予前列地尔加低分子 肝 素 /商 品 名 速 避 凝 0治 疗#并 给 予 口 服 阿 司 匹 林 和 抗 心 绞 痛 药 物#疗 程 %+日#与 单 用 速 避 凝 治 疗 的 总 有 效 率 分 别 为 $12%+( 和 13&+(/45 +&+%0#说 明 在 常 规 治 疗 基 础 上 前 列 地尔加速避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能有效的控制心绞痛发
关键词 前列地尔"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40,#5 !-
文 献 标 识 码 *6
文 章 编 号 *($$.7&.+,’#$$#)$&7$$#$7$#
前 列 地 尔 ’昔 名 前 列 腺 素 8("商 品 名 凯 时)是 一 种 高 效 生 理 活 性 物 质"不 仅 能 扩 张 血 管"还 能 抑 制 血 小 板 聚 集9(:"防 止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扩张血管平滑肌等作用2随着前列地尔 在药理学研究中不断发展"在临床上应用也日趋广泛"现将 其 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 治疗急性脑梗死
参与哮喘发生的炎性介质中最主要的是花生四烯酸的代
谢 物 白 三 烯 及 多 种 前 列 腺 素"前 者 在 炎 性 分 泌 物 的 产 生 和 直 接使平滑肌痉挛等方面的强烈效应是哮喘发作的主要因素2 前 列 地 尔 能 在 人 体 外 周 淋 巴 细 胞 中 抑 制 白 三 烯 V-及 肺 细 胞 中 慢 反 应 物 的 释 放"使 已 收 缩 的 支 气 管 平 滑 肌 扩 张 且 能 对 抗 多 种 前 列 腺 素 的 支 气 管 收 缩 效 应"激 活 腺 苷 酸 环 化 酶 以 促 进 细 胞 内 环 磷 酸 腺 苷 的 合 成"稳 定 肥 大 细 胞 对 抗 组 胺 引 起 支 气 管收缩2姜燕9+:使用前列地尔静脉 注 射"不 使 用 抗 生 素3糖 皮 质激素和茶碱类等药物"总有效率达 0&!$C2 W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年第22卷第6期 Chin Hosp Pharm J,2002 Jun,Vol 22,No6 前列地尔加门冬氨酸鸟氨酸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时肝静脉闭塞病
吴祥元,张平,杨海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510630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加门冬氨酸鸟氨酸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时肝静脉闭塞病的效果。

方法对本院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用前列地尔加门冬氨酸鸟氨酸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时肝静脉闭塞病的效果进行系统监测。

结果 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无一例发生肝静脉闭塞病。

结论前列地尔加门冬氨酸鸟氨酸能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时肝静脉闭塞病。

关键词前列地尔门冬氨酸鸟氨酸肝静脉闭塞病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02)06-0356-01
肝静脉闭塞病(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严重并发症。

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预处理方案使发病率增加,一旦出现VOD, 有很高的死亡率,因此预防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的重要问题。

1999年1月~2001年3月我院有7例病人采用Bu/Cy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均采用前列地尔(北京泰德制药公司)、门冬氨酸鸟氨酸(Merz+Co,D-60318 Frankfurt, Germany)预防肝静脉闭塞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人资料共有7例病人,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0~34岁,其中5例病人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例病人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病人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有2例供者表面抗原(HBs-Ag)阳性,3例病人移植前有过巨细胞病毒感染(CMV),1例病人移植前有过肝功能(ALT)异常,1例病人移植前总胆红素(TBIL)增高。

在移植全程过予以阿昔洛韦防病毒感染。

7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完全配合,其中1例为无关供者。

1.2病例处理预处理与预防急性移植抗宿主病方法为本组7例病人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

予以马利兰
4mg·kg-1x4口服(-9至-6d),环磷酰胺50mg·kg-1x4静滴(-5~-2d)预处理,其中环磷酰胺在马利兰口服24h后静滴。

0d时输注造血干细胞。

予以环孢素A2mg·kg-1·d-1静脉持续滴注(中位时间为21d),后改口服,1个月后减量。

甲氨蝶呤10 mg·m-2静脉注射(1,3,6,11d )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1.3肝静脉闭塞病的诊断标准在移植后7d~1个月,出现肝肿大,右上腹痛,腹水,体重增加,黄疸。

实验室检查示肝功能异常、高胆红素血症。

1.4预防肝静脉闭塞病方法前列地尔与门冬氨酸鸟氨酸的静脉输注从-9d至26d,以及肝泰乐、维生素
B6护肝疗法。

1.5统计方法本报道中所用的统计方法为配对设计t检验。

2.结果
本组病人无一例发生肝静脉闭塞病(0/7),其中3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轻度),予以甲泼尼龙治疗后好转。

所有病人存活至今,并且无复发。

病人移植前后肝功能(ALT)、总胆红素值(TBIL),见表1。

移植前ALT测定时间为-10d,移植后ALT测定时间为移植后2周。

移植前TBIL测定时间为-10d,移植后TBIL测定时间为移植后1周。

移植前后病人ALT无明显差异(p>0.05),95%的可信区间为(-14.4~25.5)。

移植前后病人TBIL无明显差异(P>0.05),95%的可信区间为(-2.56~14.68)。

移植后肝功能异常(1/7),总胆红素增高(3/7),1周后复查皆恢复正常。

表1 7例病人移植前后ALT与TBIL值
Tab1 The value of ALT and TBIL pre and post-transplantation in 7 patients 例号 1 2 3 4 5 6 7
移植前ALT/u·L-1 13 23 14 29 48 34 24
移植后ALT/u·L-1 7 22 37 79 23 11 45
移植前TBIL/u·mol-1·L-1 34.7 7.3 8.4 16.4 3.1 5.6 7.3
移植前TBIL(u·mol-1·L-1) 17.5 11.6 24.1 27.5 8.7 24.4 11.4
3 讨论
使用Bu/Cy的预处理及甲氨蝶呤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时肝静脉闭塞病的发生率高于其他方案。

这是因为马利兰体内代谢过程需谷胱甘肽参与并使细胞色素P450降低,而环磷酰胺体内代谢过程需要细胞色素P450及谷胱甘肽。

因此,两者合用会减少谷肽的生成并使环磷酰胺清除减慢使药物在体内积聚并进一步使谷胱甘肽的生成减少,谷胱甘肽的生存减少导致肝中央小叶肝细胞及静脉窦内皮细胞的受损,可进一步使肝静脉发生闭塞。

前列地尔为强效的抗血小板聚集剂,能使TXA2生成减少,并可直接扩张小静脉,门冬氨酸鸟氨酸的预防疗效考虑可能与鸟氨酸的应用可提高血中谷胱甘肽的浓度,降低了预处理的毒性并保护了肝细胞有关。

天门冬氨酸参与肝细胞内核酸的合成,以利于修复被损伤的肝细胞。

在本报道中病人虽有肝静脉闭塞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但无一例发生。

移植前后肝功能及胆红素也无明显差异,虽然移植后有1例病人转氨酶升高、3例病人总胆红素升高,但1周后皆好转。

因此,前列地尔与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应用能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时肝静脉闭塞病。

但由于本报道中病例数少,仍需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Andersson BS, Gakewski J, Fernandez H, et al. Hepatic dysfunction following busulphan and
cyclophosphamide myeloablation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analysis J.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1996,18(1):171.
2 曹履先。

临床骨髓移植[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