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的发展历程及应用

合集下载

激光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激光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激光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技术和方法应运而生,其中激光测量技术便是其中之一。

激光测量技术是一种基于激光原理的测量技术,其精度高、测量范围大、可靠性高等特点,使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激光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激光测量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激光仅仅被作为一种研究工具而存在。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激光被广泛应用到了测量领域中。

随后,一系列与激光测量技术相关的测量仪器相继问世,如激光全站仪、激光测距仪、激光测速仪等。

这些仪器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激光测量技术的发展。

二、激光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1. 土建工程领域激光全站仪是土建工程领域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

它可以实现建筑物的精确定位和精确定位,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土建工程的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

此外,激光测距仪可以用来进行建筑物的测量和校准,为土建工程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2. 工业制造领域在工业制造领域,激光测量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激光干涉仪可以用来测量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形状、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等;激光排斥仪则可用来进行体积测量和绘制等。

3. 航天航空领域航天航空在特殊环境下进行,对设备要求十分严格。

而激光测量技术,由于其精度高、反应速度快、测量范围广的特点,成为了航天航空领域中必不可少的测量工具之一。

例如,在火箭发射前,必须对其进行多次精密测量,以确保其表面精度和几何形状符合要求。

4. 医疗保健领域激光测量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激光干涉法可以用于测量眼睛的曲率半径和散光程度,从而帮助医生制定更加精确的治疗方案。

此外,激光扫描系统还可以用于制作3D打印模型,为手术前的规划提供更直观的辅助。

三、激光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激光测量技术也在朝着更加智能化、更加高效化、更加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 AI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对测量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计算,大幅度提高激光测量技术的测量效率和精度。

我国激光的发展历程

我国激光的发展历程

我国激光的发展历程
激光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当时,我
国科学家开始研究激光技术,并在1961年实现了我国第一台
激光器的研制。

此后,我国的激光研究逐渐得到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开展激光材料的研究和制备。

在激光材料方面,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系列激光材料,如纯晶体激光材料、掺杂激光材料等,为我国激光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激光技术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

不仅在激光器的制造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还在激光在科学研究、医疗、通信等领域的应用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1981年,
我国首次实现了高功率连续波CO2激光器的自主研制成功,
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上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激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尤其在激光制造和加工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我国开始建设激光制造装备,其中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标等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21世纪以来,我国激光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激光
通信、激光雷达、光子计算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尤其在激光医疗领域,我国研制的各种激光医疗设备在眼科、皮肤科、牙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可以说,我国的激光技术发展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高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我国的激光技术将继续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激光加工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光加工技术在工业制造、医疗、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发展历程、工艺特点、应用领域几个方面来探讨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发展历程激光加工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我们还没有现在所熟知的连续激光器,只有脉冲激光器。

脉冲激光器能够产生高能量密度的光束,用于切割、打孔等加工操作。

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光学、电子等各方面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激光器出现了许多新的形态,如CO2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

同时,激光加工技术也不断发掘新的加工方法,如激光刻蚀、激光沉积、激光转移等。

二、工艺特点激光加工技术与传统加工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激光加工是利用光束将工件表面局部加热,使其融化、气化或发生化学反应,实现加工形状的改变。

这一特点使激光加工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1.高精度:激光加工可精确控制激光束的能量密度和加工轨迹,从而获得高精度的加工结果。

2.高效率:激光加工速度快,工艺质量好,且节省能源和材料。

3.灵活性:激光加工不受材料硬度、形状等限制,可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且加工形式多样,如切割、打孔、雕刻、焊接等。

4.环保:激光加工没有污染、噪音和振动,可以实现工艺无废。

三、应用领域激光加工技术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制造激光加工技术在工业制造中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制造行业,例如,汽车制造、手机制造、空调制造、家电制造等。

激光加工技术可以用于零部件的切割、作标、打孔等操作,还可以用于三维打印、表面改性等方面。

2.医疗激光加工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有很多应用,例如,激光美容、激光治疗、激光手术等。

其中,激光手术是激光加工技术在医疗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

激光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止血快、恢复快等优势。

3.通信现代通信技术中,激光光纤通信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

全球激光产业及发展趋势

全球激光产业及发展趋势

全球激光产业及发展趋势全球激光产业及发展趋势引言:激光技术是20世纪最具划时代意义的科技发明之一,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激光的高能量、高光强、高单色性等独特性质使得它在制造、医疗、通信、军事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全球激光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探讨激光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全球激光产业的发展历程1.1 初期发展(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激光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得到了首次实验验证,被视为激发科技创新的新方向。

激光器的原理由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汉奥在1958年提出,并在1960年由西恩斯激光公司成功制造了第一台激光器。

自此以后,全球范围内对激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在初期发展阶段,激光器主要用于科研领域和军事应用,如光谱分析、激光打靶、激光导引等。

同时,激光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制造和医疗领域,如激光刻字机和激光医疗设备等。

1.2 蓬勃发展(20世纪70年代-80年代)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是全球激光产业的蓬勃发展阶段。

激光在制造业的应用得到了广泛推广,主要用于材料切割、焊接、打孔等加工工艺。

同时,激光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如激光治疗仪、激光手术刀等。

此外,激光技术在通信领域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范围内开始建立光纤通信网络,而激光技术为实现高速、长距离的信息传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1.3 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激光产业进一步加速了其快速增长的步伐。

激光器的精密化和微型化使得激光技术得以应用于更多领域,如纳米技术、生物医学、新能源等。

在制造业方面,激光技术的应用得以进一步扩展,如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机、激光打标机等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

激光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制造业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激光技术在医疗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激光矫正术、激光白内障手术等。

激光手术的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逐渐被认可,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激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激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激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激光技术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医学、工业和军事领域,它的独特性质使得它成为了现代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会讨论激光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激光技术的发展历程激光技术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泰奇·豪斯(Theodore Maiman)于1960年发明,他使用了一种半导体材料来制造激光器,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完全工作的激光器。

这被认为是激光技术的诞生。

近年来,激光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材料和电子元件得到了改进,激光器的类型与功能也得到了改进。

随着技术的进步,激光技术已经成为了许多行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激光技术的应用1. 科学领域激光技术在科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光学测量和精密加工。

在这方面,激光技术的应用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实现最小尺寸范围的研究,也能够对材料进行微小的锯切并研磨,或者在不损害其它部分的情况下将它们限制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

2. 医学领域激光技术在医学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激光手术。

激光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它通过激光光束使组织破裂,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这种技术使得手术切口更小、更干净,并且患者恢复速度更快。

激光还可以用于治疗近视、激光去毛和激光焊接等操作。

3. 工业领域激光技术在工业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激光切割。

激光切割不但可以进行常规的金属切割,还可以进行复杂的雕刻和拼贴操作,这种方法对于需要精确准确的雕刻和拼贴的行业如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非常重要。

4. 军事领域激光技术在军事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制导武器和激光测距。

激光制导武器是利用激光束对目标进行跟踪并指引武器击中目标,这种技术对于高精度的精确打击非常重要。

结论总之,激光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科学、医学、工业和军事领域。

虽然激光技术还有很多不足,但它已经成为了当今现代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我国激光的发展历程

我国激光的发展历程

我国激光的发展历程我国激光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

在那个时代,中国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艰苦时期,国家的科研力量相对较弱,激光技术在国内还属于一个相对较陌生的领域。

然而,正是在那个时期,中国科学家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激光研究工作。

1961年,重庆大学刘隆明教授首次发表了国内第一篇激光方面的学术论文。

他在1962年指导的第一台国产连续氦氖激光器问世,拉开了我国激光研究的序幕。

随着国家对科技研究的投入逐渐增加,激光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1963年,上海激光技术研究所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以激光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之后,全国范围内涌现出了多个激光研究所和实验室,各地的科学家开始不断探索和创新。

1964年,我国研制的第一台激光切割器成功试制,实现了对金属材料的高精度切割。

这一成果的取得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为我国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激光技术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军事方面,我国发展了一系列先进的激光武器系统,如激光导弹拦截系统和激光器制导武器系统,提升了我国的军事实力。

在医疗领域,我国的激光医疗设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手术和治疗,大大提高了医疗效果。

此外,我国的激光技术还应用于通信、制造、能源等众多领域。

激光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撑,激光制造技术也在汽车、航天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激光核聚变技术为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

在国际竞争中,我国激光技术也有了显著的突破和进步。

2016年,我国成功实现了千瓦级光纤激光器的研制,填补了国际上的空白。

此外,我国在激光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逐渐成为激光技术的重要制造和研发大国。

总的来说,我国激光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和突破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激光技术促进了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激光技术简介及发展历程介绍

激光技术简介及发展历程介绍

激光技术简‎介及发展历‎程介绍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于196‎0年,我国于19‎61年研制‎出第一台激‎光器,40多年来‎,激光技术与‎应用发展迅‎猛,已与多个学‎科相结合形‎成多个应用‎技术领域,比如光电技‎术,激光医疗与‎光子生物学‎,激光加工技‎术,激光检测与‎计量技术,激光全息技‎术,激光光谱分‎析技术,非线性光学‎,超快激光学‎,激光化学,量子光学,激光雷达,激光制导,激光分离同‎位素,激光可控核‎聚变,激光武器等‎等。

这些交叉技‎术与新的学‎科的出现,大大地推动‎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激光技术应‎用简介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对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微加工以及‎做为光源,识别物体等‎的一门技术‎,传统应用最‎大的领域为‎激光加工技‎术。

激光技术是‎涉及到光、机、电、材料及检测‎等多门学科‎的一门综合‎技术,传统上看,它的研究范‎围一般可分‎为:1.冠钧激光加‎工系统。

包括激光器‎、导光系统、加工机床、控制系统及‎检测系统。

2.冠钧激光加‎工工艺。

包括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打标、划线、微调等各种‎加工工艺。

激光焊接:汽车车身厚‎薄板、汽车零件、锂电池、心脏起搏器‎、密封继电器‎等密封器件‎以及各种不‎允许焊接污‎染和变形的‎器件。

目前使用的‎激光器有Y‎A G激光器‎,CO2激光‎器和半导体‎泵浦激光器‎。

激光切割:汽车行业、计算机、电气机壳、木刀模业、各种金属零‎件和特殊材‎料的切割、圆形锯片、压克力、弹簧垫片、2mm以下‎的电子机件‎用铜板、一些金属网‎板、钢管、镀锡铁板、镀亚铅钢板‎、磷青铜、电木板、薄铝合金、石英玻璃、硅橡胶、1mm以下‎氧化铝陶瓷‎片、航天工业使‎用的钛合金‎等等。

使用激光器‎有YAG激光‎器和CO2‎激光器。

激光打标:在各种材料‎和几乎所有‎行业均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使用的‎激光器有Y‎A G激光器‎、CO2激光‎器和半导体‎泵浦激光器‎。

激光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展望

激光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展望

激光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展望激光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迄今为止已经发展了近60年。

作为一种高度聚焦的能量源,激光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探讨激光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第一部分:激光的发展历程激光技术最早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然而,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梅澜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标志着激光技术的诞生。

最初的激光器是由具有受激发射能力的固体晶体制成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激光器的类型也不断扩展,包括气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激光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领域,例如气体激光器广泛应用于切割、焊接和材料加工等领域,而半导体激光器则用于通信和激光照明等领域。

第二部分:激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激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工具。

例如,激光手术已经在眼科、整形外科和皮肤科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激光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低风险的治疗方式。

此外,激光技术还可用于准确定位和破坏癌细胞,从而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第三部分:激光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速、高容量的通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激光通信技术因其高速、安全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通信的重要方向。

激光通信利用激光脉冲传输信息,具有比传统电信号传输更高的带宽和传输速度。

此外,激光通信还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难以窃听的特点,可以在军事通信和机密文件传输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激光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激光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激光切割、激光焊接和激光打标等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具。

激光切割技术可以在减少材料浪费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激光焊接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焊接,激光打标技术可以在各种材料上实现标记和编码。

这些激光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精度。

第五部分:未来激光技术的挑战与展望尽管激光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研究型课程考试课程名称:现代物理学导论考试形式:□专题研究报告√论文□大作业□综合考试学生姓名:王慧学号: *********评阅人:王清华时间:2013年6 月激光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王慧(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210094)摘要:自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发明以来,经过儿十年的发展,激光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飞越性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光的应用领域以及一此处于研究前沿领域的技术。

关键词:激光发展;激光历史;激光应用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Laser TechnologyAbstract:Since the advent of the first optical maser, there has been several dacades. In the short years laser technology has made transilient progress and has applied to in many affairs civil use. The article is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laser technology which is under application and advancing front of study.Key words:Laser Development; Laser history; Laser Applications一.引言自1960年7月梅曼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以来,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人们在激光的研究上突破了许多技术难题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激光被发明以来,以其方向性强、单色性好、高亮度和高度的时空相干性引起了科学家们特别是军事家们的广泛关注,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今天的激光仪器无论是从工作原理、实验手段,还是制造工艺都已逐步成熟。

激光日益受到各大军事强国的重视,并有望成为未来军事技术发展中最活跃的一个领域之一。

迄今为止,激光在军事领域已经广泛应用于定向能武器、航空航天、侦察与反侦察、制导、通信等诸多领域,大大提高了军队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打击与防御能力。

同时,激光的军转民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二.激光的发展历程早在1917年,爱因斯坦在光量子假设基础上,提出了光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辐射—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从理论上预言了存在受激辐射光的可能性。

1928年,德国的denburg,H.Kopferman用实验证明了受激辐射假设成立。

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实验上验证了粒子数反转现象,并提出爱激辐射放大理论,由这个理论所预见的粒子数反转体系对入射电磁场产生受激放大作用的可能性,首先在无线电电子学的微波技术领域内得以实现。

1954年,氮分子气体微波量子放大器诞生。

微波量子放大器技术的出现和进展。

促进人们在光频波段的探索。

1957年9月,美国的c.H.Townes第一次提出光频受激辐射放大设想,同每11月,美国的R.G.Gould 独立提出光频受激辐射放大构思并提出证据公证。

继而许多人提出了各种激光器建议.1960年5月」.5日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69招A。

)由美国人T.H.Maiman研制成功至此,激光技术就以科学史上罕见的高速度向前发展着,激光理论和激光应用也很快开拓。

在理论研究方面.激光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光辐射理论的发展。

激光以前所有各类光源的发光纂本上属于自发辐射机制.光辐射与物质的作用属于弱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其辐射理论属于有关弱光辐射的产生机理,基本性质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经其描述的特点是麦克斯韦方程组中介质电极化强度矢量与辐射场的场强矢量成线性关系,而量子描述的特点是在进行量子力学处理l对.往往只取一级微扰近似。

激光的发光机制是基于粒子数反转体系的受激发射.在发谐振腔内由于感应辐射的连锁反应.雪崩似的获得放大效果而产生强烈的光辐射,有关强光辐射的产生机制,基本性质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得到了重大发展.这些新理论的经典描述特点是介质电极化强度矢量与辐射场的场强矢量成非线性点系,而量子化描述的特点是在进行量子力学处理时往往要取二级或更高级的微扰近似,从1963年建立了激光器的半经典理论,到七十年代,有关激光的三种基本理论—经典,半经典和量子理论,都已基本形成。

量子电动力学是整个激光物理学的严格的理论基础,但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往往不都是采用这种理论的全部观点和全套处理方法,而是根据所要讨论的激光物理现象属性特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理论处理方法。

在讨论有关光学谐振腔和激光传输问题时,一般采用经典描述方法;半经典描述方法能反映与场的波性有关现象的规律性;全量子描述方法不但能成功地解释有关光的发射,吸收,散射等大部分涉及到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现象的规律,而且在原则上同洋能以统一的观点去解释与光的传播特性(干涉、衍射等)有关现象的规律性,但有时在数学处理上过于繁杂,基本量子电动力学的基本观点或基本结果,还可派生出一些专门的课题理论,如光子统计学理论和速率方程理论。

在技术应用激光有着广泛的市场,如工业上的材料加工处理(包括退火、制作合金、淬火和材料切割等)、’光通讯、测距、计量标准、医疗技术的新工具、太阳能人造卫星的能量聚束、控制核聚变、同位素分离、激光打印机、激光复印机,农业上用激光辐照种子和植株提高产量从及军事上的激光武器、目标照明、空间通风系统等等,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激光技术有不同的要求,促进了激古器技术的不断发展。

从1960年第一台激光黔,,J 世以来,各种激光器新器件如雨后春笋。

1960年未研制成了HeNe混合气体连续激光器,]961年提出了Q调制皮术,同年夏天在实验上以克尔盒作为Q开关,制成了第一台调Q激光器,这一年还制成了诗玻璃激光器,1962年,美国三个研空小组几乎同时分别公布了关于砷化稼半导体激光器传的报导,1964年研制成了氢离子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化学激光器,碘原子激光器乃掺钦的忆铝石榴石激光器,1965’激光器,1965年实现了妮酸铿光学参量振荡器,同年,人们招叻半经典理论预言了锁模疚的存在,1966年研制成功固体锁模激光器,获得了超矩激光脉冲.同年还研制成染料激光器,铜蒸汽激光器。

60年代获得高功率的方法是制作由漫布式横向政电和纵向放电所激励的很长的气体放电激光器,所有这类装置都有一个热量如何散逸的问题。

1967年.航空公司的Arthur Kantrowitz及其同事在这方面有重大突破,靠不断流动的气休进行热散逸,1968年这种激光器功率增大到135千瓦。

70年代,TRw公司制造了400千瓦的氟化氖(DF)化学激光器,以及后来的 2.2兆瓦DF激光器,这一时期研制出的多种放电激光器包括金属蒸汽激光器,横向激励的大气压激光器(TEA)及准分子激光器。

1974年美国联合公司运转了第一台紫翠宝石连续波激光器。

1975年美国的J.Madey研制成功第一台将CO2激光束放大的白由激光器。

1977年美国的D.A.G.Deacon研制的自由电子激光器问世。

80年代.大功率激光器的主要推动力是在自适应光学系统方而,与空间平台相适应的泵浦源方面及短波长激光器方面,如准分子激光器和自由电子激光器以及198d年10月普林期顿大学和里弗莫尔实验室分别报导的x射线激光器。

这一时期Itt 界各国还建立起一些大型的激光装置。

1985美国里弗莫尔建成巨型诺瓦装置,可提供1.06u m×1000KJ、l00Tw和0.35u m×25KJ激光辐射,满载时0.35um三倍频能量为50~8OKJ.激光脉宽 1.5~3ns;洛斯阿拉莫斯建成96路KrF准分子激光系统,脉冲能量10KJ,脉宽5Ps;罗彻斯特大学建成24束欧米加钦玻璃激光装置,正准备改成32束,能量约10KJ,用0.35um三倍频波长,它将成为美国直接驱动聚变的主要实验设施;由TRW‘公司承建的HF化学激光一器.发射波长2.7um,功率2Mw,满载功率10Mw,是目前定向能武器中最成熟的装置.处二于试验阶段、另一台DF连续波中红外先进化学激光器,发射波长3.8um,功率大于IMW.光束孔径14×14CM,它将用于定向能武器的光束“净化”实验中功率准分子喇曼频移激光器.波长0.35um.Ps 脉宽,重复频率100Hz,平均功率大于5000w。

苏联的高能激光武器,到80年代未,建立了六个以上的大型研制工厂和试验场,用于武器的激光器有准分子激光器、HF/DF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器、CO2激光器、X射线和Y射线激光器,水下通讯用兰—绿激光器。

西欧各国在尤里卡计划中的欧洲激光计划协调下,联合协作.促进了激光业的兴旺发达。

该计划的主要项目是研究与开发工业用10~IOOKwco:激光器,1一SKw固体激光器,IOKw准分子激光器.SKwCo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器及其它医用与工业用激光系统。

英国的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建成世界上第一个运转的多束短波长高功率激光器-一“火神”装置,1980年起单路打靶和6路对称打靶系统投入运转,该装置被用来进行激光等离子体基础研究和x射线激光研究。

到80年代,我国研制成功的激光器几乎复盖了已问世的所有固体、气体、液体、半导体激光器的族谱。

1985年我国研制的Pbsnse等系列半导体可调谐激光器,用于分子法激光分离同位素。

我国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于1987年6月建成1俨w大型高功率激光系统—“神光”装置,为开展激光核聚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这种大型激光装置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对促进x射线激光、激光等离子体物理、武器物理、激光将作出重要贡献。

日本在1978年通产省设立“超高性能激光应用复合生产系统”,1985年设立“激光机动加工”等大型项目,仅几年时间,便使日本激光加工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激光同位素分离方面,1987年成立‘旧本激光原子法分离工程研究协会”,为政府与工业界联合投资大大加快了激光原子法的进程。

80年代起,日本开始重视基础研究,对激光核聚变进行了大量投资,大阪大学激光核聚变中心的整套设备由日电承包,从1980年起开始一个为期十年的“金刚计划”,最终目标要达到得失相当,为设计实用反应堆作前期准备工作。

到80年代,已经有了固体、气体、液体、化学、染料、半导体等各种激光器,分立激光谱线有几千条,波长复盖从真空紫外到毫米波,长波一端已与微波波段重迭,短波一端正向硬x辐射和丫辐射进军,染料、色心、铅盐和可调谐晶体提供了可见、近红外、红外波段的可调谐性,脉冲输出工率密度超牲1019W/CM2,最短光脉冲达6×10-15se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