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工具的材质、动力和类型

合集下载

古代手工艺及其技术与工具

古代手工艺及其技术与工具

古代手工艺及其技术与工具手工艺是人类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技术和工艺,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手工艺是生产力的主要形式,手工艺的发展也影响着古代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技术水平。

在古代,手工艺的技术和工具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而生。

中国古代的手工艺技术和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技术和工具。

一、陶瓷制作技术陶瓷是一种在古代广泛使用的手工艺品,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中国的陶瓷制作历史源远流长,自远古时代就开始进行陶器的制作。

陶瓷制作需要用到陶土,古代的制陶工人需要收集当地的泥土,并进行粉碎、筛选、过滤等处理,才能使得泥土达到制作陶器的标准。

在制作陶器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粘结、压制、搓揉、烧制等操作和步骤。

在古代,陶瓷制作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也导致了陶瓷的种类和品质越来越丰富和高级。

二、编织技术编织技术也是古代手工艺的一种,能够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布料、绳索、篮子等物品。

编织技术初期相对简单,主要用手进行编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创新和改进编织工具,发明了木梭、梳子、细齿的钩针等工具,用来辅助编织工作。

这些工具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编织的效率和速度,而且也让编织品的质量更加均匀和牢固。

三、铁器制作技术铁器是古代最重要的制造品之一,其制作技术是古代手工艺技术中最复杂的类型之一。

古代铁器制作需要使用高温放热的炉子,需要使用高纯度的铁矿和石炭作为燃料,还需要使用各种铁器的模具、锤、钳等工具,最终才能制作出耐磨、抗腐蚀、坚固耐用的铁器。

古代的铁器制作技术和工具,直接影响到了古代的战争、建筑和生产等各个方面,是古代手工艺技术中最为重要和精湛的一种。

四、工具与装备在古代手工艺技术中,各种工具与装备是制作出优质手工艺品的重要因素之一。

古代手工艺工人常常使用锤、刀、铲等各种手工具来制作手工艺品,这些工具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根据不同的手工艺品类型和生产流程进行设计和定制。

木雕产品入门知识点总结

木雕产品入门知识点总结

木雕产品入门知识点总结一、木雕的历史木雕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工艺,在中国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木雕作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古代,木雕工艺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木雕作品,如九龙壁、王羲之的《兰亭序》木刻等。

随着历史的变迁,木雕工艺逐渐发展成熟,并在宋代、明代、清代达到了巅峰。

中国古代的木雕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被誉为“东方雕刻艺术的明珠”。

二、木雕工具和材料1. 木雕工具木雕工具是木雕创作的基础,不同的工具可用于不同的雕刻方式和效果。

常见的木雕工具包括刨子、锉子、凿子、刻刀、锯子、砂纸等。

这些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木雕作品的效果至关重要,初学者应该熟悉各种木雕工具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

2. 木雕材料木雕材料非常丰富,常见的有黄杨木、楸木、紫檀木、檀香木、核桃木等。

这些木材质地坚硬、纹理清晰、色彩丰富,非常适合用于雕刻创作。

不同的木材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初学者应该对木材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并在实际创作中多加尝试,熟悉不同木材的雕刻特性。

三、木雕技法和风格1. 木雕技法木雕技法是木雕创作的核心,熟练掌握各种技法对于提高创作的效果非常重要。

常见的木雕技法包括浮雕、圆雕、浅浮雕、深浮雕等,每种技法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特点。

初学者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各种技法的操作方法,提升自己的木雕技术水平。

2. 木雕风格木雕作品的风格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写实风格、抽象风格、古典风格、现代风格等。

不同的风格体现了不同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方式,初学者应该在学习木雕的同时,多了解和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启发。

四、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1. 学习方法学习木雕需要综合运用理论学习和实践创作,两者缺一不可。

理论学习主要包括阅读相关的书籍、参观展览、观摩名家作品等,通过这些途径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和雕刻技能。

实践创作是最重要的学习手段,通过雕刻实践可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也能够从中不断摸索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传统手工艺介绍

中国传统手工艺介绍

中国传统手工艺介绍
中国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千姿百态,代代相传。

以下是其中几种代表性的手工艺介绍:
1. 刺绣:刺绣是一种用各种彩线在织物上绣制图案的手工艺,它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

刺绣技艺精湛,图案瑰丽多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2. 瓷器:瓷器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其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中国瓷器的特点是瓷质细腻,釉色美丽,装饰瑰丽。

其制作工艺包括制胚、造型、上釉、装饰、烧制等环节。

3. 木雕:木雕是一种将木材雕刻成各种造型的手工艺,它既有实用价值,也具有观赏、艺术价值。

中国的木雕技艺源远流长,造型精美,刀法娴熟,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4. 漆器:漆器是一种将漆涂在器物表面并进行装饰的手工艺,它的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中国漆器采用天然漆涂抹,经过多次涂漆、砂磨、贴花、雕刻等工序,制成装饰精美、耐用实用的漆器。

以上是几种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简要介绍,这些手工艺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中国文化精髓的重要体现。

- 1 -。

传统手工艺的材料与工具介绍

传统手工艺的材料与工具介绍

传统手工艺的材料与工具介绍传统手工艺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之处在于其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传统手工艺的材料和工具,包括陶瓷、纸艺、木艺和织物。

陶瓷陶瓷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手工艺材料,其制作过程包括采集粘土、制作成型器具、施釉、烧制等步骤。

陶器常用的工具包括陶轮、刀、刷子等。

陶轮是用来处理和成型陶瓷材料的重要工具,通过陶轮的旋转和手工塑造,使得陶瓷制品形成独特的形状和纹理。

刀和刷子常用于修整和施釉,使得陶瓷制品更加精细和美观。

纸艺纸艺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其主要材料是纸。

纸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浆破、造纸等步骤。

纸制作的工具主要有破浆机、纸漉机、纸镊等。

破浆机用来将纸浆制成纤维状,纸漉机则用来将纤维均匀地分布在网上,形成纸张的形态。

纸艺还涉及到一些创作工具,比如剪刀、刻刀等,用于在纸上进行剪裁和雕刻,创造出各种纸艺作品的形态。

木艺木艺是利用木材进行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其特点是稳定性好,耐用性强。

木材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木材适用于不同的制作需求。

木艺制作中常用的工具有锯子、刨子、手锤等。

锯子主要用来将木材根据需要切割成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刨子则用来修整木材表面,使其更加光滑平整。

手锤则用来固定木材、敲打钉子等。

织物织物是指通过纺织工艺将纱线交织在一起制成的材料。

织物的材料主要包括棉、麻、丝、毛等。

在传统织物制作中,常用的工具有纺车、织布机、梭子等。

纺车用来将纱线纺成纱线线材,织布机则用来将线材交织在一起制成织物。

梭子是辅助工具,用来在织布机上穿梭纱线,使其形成均匀的纹理和结构。

总结传统手工艺的材料和工具是保留了多年来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瑰宝,它们在传统文化和艺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手工艺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通过不同的工艺和技巧,手工艺人们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的作品,展示了独特的审美和文化价值。

这些材料和工具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传递文化和历史的媒介,体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教你制作中国结的工具材料和步骤

教你制作中国结的工具材料和步骤

教你制作中国结的工具材料和步骤中国结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制作中国结需要一些特定的工具、材料和步骤,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

一、工具准备:1.剪刀:用于剪断绳子和修剪杂丝。

2.针线:用于缝制和固定结的位置。

3.手钳:用于夹住绳子和进行调整。

二、材料准备:1.绳子:一般使用丝线作为制作中国结的主要材料,可以选择不同厚度和颜色的丝线。

丝线的材质也可以根据个人偏好选择,如丝、棉、尼龙等。

2.结扣:结扣是中国结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选择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结扣,如金属结扣、木制结扣等。

三、步骤:1.准备材料:根据自己喜欢的尺寸和颜色,选择合适的丝线和结扣。

丝线的长度需要根据最终的中国结尺寸来决定。

2.打结:首先将一根丝线中间折成腰间,留出一段长的尾巴。

将腰间部分的折痕处用手指夹住,然后将另一根丝线放在这个夹住的位置上,与腰间部分一起继续夹住。

然后将右边的丝线穿过腰间,将左边的丝线穿过右边的丝线形成一个环。

3.编织:将右边的丝线从左边的环中穿过,左边的丝线从右边的环中穿过,并将两根丝线重新夹住。

继续按照这个步骤不断进行下去,直到绳子的长度达到预期。

4.固定:将丝线穿过结扣的孔,拉紧后回绕到绳子上,然后从绳子的四个方向穿过结扣,最后将线头固定在这个结点上。

5.装饰: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在中国结上添加一些装饰物,如小珠子、小花等。

6.完成:整理杂丝,剪去多余的线头,注意线的修剪要整齐美观。

制作中国结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尤其是在编织细节和固定结点时,需注意每次拉紧都要保持线的紧密性和均匀性。

此外,可以根据自己的技巧和创意,进行不同形状和风格的中国结制作,以展示个人的独特风格。

总结:。

民族手工艺术品(3篇)

民族手工艺术品(3篇)

第1篇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手工艺术。

这些手工艺术品不仅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创新发展民族手工艺术品,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二、民族手工艺术品的种类与特点1. 陶瓷艺术陶瓷艺术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艺术品之一,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如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壶等。

陶瓷艺术的特点是:造型优美、釉色丰富、胎质细腻、工艺复杂。

2. 丝绸艺术丝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丝绸艺术以其精美的图案、华丽的色彩、独特的工艺而著称。

如苏绣、蜀绣、粤绣、湘绣等。

丝绸艺术的特点是:针法多样、图案丰富、色彩鲜艳、工艺精湛。

3. 木雕艺术木雕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以其独特的雕刻技艺、丰富的题材、精美的造型而闻名。

如东阳木雕、潮州木雕、乐清黄杨木雕等。

木雕艺术的特点是:雕刻技艺精湛、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工艺复杂。

4. 纺织艺术纺织艺术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工艺,如织布、织毯、刺绣等。

纺织艺术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质地柔软、工艺精湛。

5. 石雕艺术石雕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术品之一,以其雄浑的气势、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题材而著称。

如青田石雕、寿山石雕、泰山石敢当等。

石雕艺术的特点是:雕刻技艺精湛、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工艺复杂。

6. 瓷器艺术瓷器艺术是我国传统手工艺术品之一,以其精美的造型、丰富的釉色、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如汝窑、定窑、哥窑、钧窑等。

瓷器艺术的特点是:造型优美、釉色丰富、胎质细腻、工艺复杂。

三、民族手工艺术品的传承与发展1. 传承(1)加强教育,培养传承人:通过学校教育、民间传承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民族手工艺术技艺的传承人。

(2)开展民间艺术活动,传承民间技艺:通过举办各类民间艺术活动,激发民众对民族手工艺术品的兴趣,传承民间技艺。

(3)制定相关政策,保护传承人权益: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保障传承人的合法权益,鼓励传承人传承民族手工艺术品。

传统手工艺的创新材料与工艺工具

传统手工艺的创新材料与工艺工具

传统手工艺的创新材料与工艺工具传统手工艺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国家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珍贵财富。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逐渐被淘汰和边缘化。

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创新材料和工艺工具的应用成为了必要的措施。

本文将探讨传统手工艺的创新材料和工艺工具,以期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发展。

一、创新材料的应用创新材料是传统手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手工艺通常使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竹子、陶土等。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材料如合成纤维、高分子材料等逐渐应用于传统手工艺中。

例如,在木雕工艺中,传统上使用木材进行雕刻。

然而,现代的合成材料如树脂和塑料可以用来制作仿真木雕,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造型灵活性。

这种创新材料既可以保持传统手工艺的外观和技术特点,又能够提升作品的质量和价值。

除了合成材料,科技的发展还带来了诸如陶瓷复合材料、纺织纤维材料等创新材料的应用。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传统材料本身的特点,如陶瓷的美观和耐久性,纺织纤维的柔软和透气性,还具有更多其他优势,如防火、防水、防腐等功能。

通过将这些创新材料应用于传统手工艺中,不仅可以提升作品的品质,还能够扩大手工艺品的应用范围。

二、工艺工具的改进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不仅在于材料的创新,也体现在工艺工具的改进上。

古代手工艺往往依赖简单的工具和传统的手工技艺。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工艺工具为传统手工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纺织为例,传统上纺织工艺依赖于手工纺纱和手工织布。

然而,现代纺织机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纺织机可以实现连续、高效的生产过程,大大缩短了制作时间,同时保持了纺织品的质量和美感。

通过引入纺织机等现代化的工艺工具,传统手工艺不再受制于人力资源的限制,能够大规模生产,并满足市场需求。

除了纺织,传统手工艺的其他领域也有了类似的创新。

木工、陶艺、金属制作等工艺在传统的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化设备和自动化控制,提高了产品的制作效率和精度。

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工具与技法介绍

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工具与技法介绍

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工具与技法介绍传统手工艺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这个现代化的时代,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而这些传统手工艺的制作,离不开独特的工具和技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传统手工艺制作工具和相关技法。

一、陶艺陶艺是一种古老而又伟大的手工艺,广泛流传于各个文化和地域。

在陶艺制作过程中,采用的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1. 陶轮(Potter's wheel):陶轮是陶艺制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它通常由石膏或金属制成,能够旋转和保持陶坯的稳定。

陶工可以在陶轮上调整陶坯的形状和大小。

2. 陶刀(Pottery knife):陶刀是陶艺制作中常用的工具,用来修整和雕刻陶坯。

陶刀的形状各异,可细分为切割刀、扳指刀和刻线刀等。

陶艺制作中的常见技法包括胎土净化、刷釉、捏造、拉坯、捏造、制陶等。

二、木工艺木工艺是利用木材制作各种物品的技艺,也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手工艺。

常见的木工艺制作工具有:1. 锯子(Saw):锯子是木工艺中常用的切割工具,用于锯断木材。

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锯子,如手锯、电动锯等。

2. 锉刀(File):锉刀是用来修整木制品表面的工具,能够去除凹凸不平的部分,使木制品更加光滑。

木工艺制作中的技法主要包括切割、连接、修整、打磨等。

三、刺绣刺绣是一种通过在织物上使用针线进行装饰的手工艺。

在刺绣制作中,主要使用以下工具:1. 刺绣针(Embroidery needle):刺绣针的种类多种多样,根据刺绣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刺绣针。

2. 刺绣架(Embroidery hoop):刺绣架用于固定织物,使刺绣过程更加稳定,也能帮助绣工更好地控制线的张力。

刺绣的技法主要包括十字绣、平面刺绣、贴花刺绣等。

四、革艺革艺是一种以兽皮或人造皮革为材料制作各种物品的技艺。

革艺的制作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1. 皮筋(Leather lace):皮筋用于连接不同部分的皮革,使制作更加牢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手工艺品必须借助工具进行加工和制作。

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也是古代手工艺加工水平的标志。

工具决定了使用工具的技艺,从而最终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和特征。

工具的材质、工具的动力和工具的类型是传统手工艺工具的三个要素,也是传统手工艺工具研究的基础。

一、工具的材质
工具以什么材质来制作,在今天看来是一个主动选择的问题,但在古代却是唯一接受的前提。

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强度、硬度、弹性和加工性能,决定了能制作不同加工方式和能力的工具,决定了制作的工艺手段,最终决定了制品的诸多特征。

在人类文明史上工具所能选择的材料,各个地域都经历了相似的发展阶段,尽管起迄时间有差别。

就中华民族而言,工具材料和时代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现为:
石器时期――包括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统称为史前时期,原始人类的加工工具以石器为代表,另见动物的角骨牙、竹木、藤草等,还会用水、火等作辅助手段。

石斧、石镰、石刀、石凿、石椎、骨刀、骨针都是这一时期工具的代表。

在新石器时期人工合成的陶瓷材料已用作工具制作,如陶镰、陶锉、陶刀、陶纺轮等。

青铜时期――在我国四千年前的夏代发明了青铜器,从夏商周到战国,青铜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是这一阶段加工能力的标志。

这一时期青铜除能制作农具、兵器外,还能制作手工工具,如斧、锛、凿、锯、锥、钻、锉、针等。

有些可以替代原来的石制工具、骨制工具和木制工具并作了改进。

如铜斧有垂直装柄的直銎斧,还有横向装柄的横銎斧,极大提高了工作效力。

另有些工具如钻、锯是新发明的。

青铜材料能根据工具的实际硬度、韧度需要,调节青铜配方,并已掌握了退火、锻打等深加工工艺。

铁器时期――战国起铁器冶炼技术成熟,各种工具都能以铁器制作,铁制工具具有更高的加工能力。

这时工具除传统的斧、凿、?q、钻外,还增加了?、剪、锯等。

工具加工中采用生铁铸造再退火、锻打、淬火的方法,使工具更加精细。

在纺织等机械工具中,辗轴、锭子等部件用铁制作,极大提高了效率。

这一时期还使用金、银、铝、锡、汞、锌等其它金属来参与工具的制造。

高科技时期――二十世纪以来,不断有新的天然或人工材料被用于制作工具,人工钻石、陶瓷、合成树脂,甚至光、电、水、气都成为工具的组成材料,提高了加工能力。

在现代科技尤其是材料科学进步的前提下,有些天然材料经过再加工,会在品质和使用功能上发生突变,从而被从新利用。

二、工具的动力
在石器时期、青铜时期和铁器时期,手工工具的动力为人力和自然力,十六世纪以来机械工具的广泛使用,又使工具的动力采用电力、汽力等机械力。

人力――在数千年的手工工具使用中,人力是主要动力。

依靠人的肌肉的力量,驱动手工工具或机械工具,使工具产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均速运协、加速运动等达到加工目的。

古代陶瓷制作中的陶轮、玉器加工中的砣机、木器加工中的锯刨凿钻等无不是用人力直接驱动。

较复杂的机械工具如黄道婆发明的三锭纺车是用脚踩提供动力,用双手操纵。

另有些工具是一人提供动力,另一人操纵。

自然力――古代手工艺制作中有些使用风力、水力、畜力这些自然力,如纸浆的加工、陶土的粉碎等都借助这些动力。

这些自然力的有效利用,关键在于发明了能量转换构件,如风力的使用在于发明了风轮,水力的使用在于发明了水轮,畜力的使用在于发明了挽具、套具等系驾方法。

机械力――十九世纪末以来,机械工具和一部分手工工具用机械力,如电力、蒸汽力来驱动。

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手工作坊都并合为有一定规模的国营或集体厂,
即使手工工具,其动力也开始不用人力而用机械力,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能力。

如玉雕的砣具用马达来驱动,不再用脚踩踏。

随着机械力的使用,器物的加工痕迹也会出现相应变化。

三、工具的类型
工具的材料决定了工具的形式、动力和操控方式,最终决定了工具的类型。

据此,手工艺的制作工具可分为手工工具、机械工具和智能工具三大类,代表了工具的三个发展阶段。

在后一阶段,前一阶段的工具仍会被保留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并不能完全被替代,有些手工艺品则是同时采用几种工具来完成不同部件或不同阶段的制作。

手工工具
手工工具在原始时代后期从通用生产工具中分离出来,其制作和使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史前社会一直延续到现在。

远古时代有石斧和石锛,以后又增加了刀、锥、钻、凿、锯、刨等,有些手工工具至今乃在使用并无法替代。

手工工具的制作材料开始于石、玉、骨、牙、木、竹、藤、草等非金属材料,以后又用铜和铁来制造。

在当代许多新的材料也被用于作手工工具,如金刚石、陶瓷、高分子树脂、高强度合金等,提高了手工工具的加工能力。

手工工具的特点是品种繁多,不同的工艺制作有不同的工具,同一工艺制作所需的工具品种也非常多样,并一般由工匠自己制作,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工具也会有明显差异,都有各自具体的使用技巧和方法。

这正是古代手工艺制品风格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机械工具
机械工具古代已在使用,在近代得到重大发展。

我国手工艺制作引入机械工具是在十九世纪后期,1885年外商上海百货商店福利公司就建立了第一个机器制造家具的工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各类手工艺的制作都普遍使用机械工具。

机械工具将杠杆、轮轴、手柄、踏板、绳索等组合起来,能产生直线、曲线、旋转、击打等运动,模仿、延伸、强化和变革手工工具的功能,以完成相应加工步骤。

脚踏缝纫机是近代机械工具的成功范例。

机械工具最初由人力,以后又用自然力和电力、蒸气力驱动。

直至近代,有些机械工具仍用畜力驱动。

1843――1860年间,上海城北门外由英国伦敦宣道会麦都思开设的墨海书馆中,采用铅字排版和铁制印刷机,因无电力,就用牛来牵引驱动。

机械工具的结构复杂,通用性强,一般由工厂制作,工匠采购适合自己的工具而使用,在操控上不需要非常高的技巧性,如木工的电锯、电钻是典型的机械工具。

机械工具制作的工艺品,更规整、统一,在痕迹上和手工工具也有明显区别,表明了其制作年代。

智能工具
手工工具和机械工具完全由人来操控,而智能工具则由人工智能来操控。

广义上说,机械工具中整合了数个工序步骤的复合工具,也是智能工具,人的指令通过机械结构来完成。

在今天智能工具由智能控制系统和机械工作系统两部分组成,人的指令通过数字化来实施。

分别替代人脑和人手的部分功能的智能工具已完全不需要手工工具和机械工具的使用技巧,不会因操作人员的变更而有区别,电脑绣花机、电子提花织锦机、智能雕刻机、三d打印机都是智能工具的代表。

产品没有制作技艺上的个性是其特点或缺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手工艺无论从社会需求还是从经济利益考虑,智能工具的推广使用已成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工业4.0版的拓展,会有更为先进、复杂的智能工具来替代目前还在使用的手工工具和机械工具,传统手工艺能否再称之为“手工艺”已是科学发展的“论理”话题。

智能工具的功用、性质、发展趋势及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影响和导向,是需作专门研究并预测的大课题。

手工艺工具的材质、动力和类型是一个不断发展递进的过程。

每一时期,每种手工艺都有相应的制作材料,使用动力和操控类型,每种手工艺后一时代,往往保留着前一时代工具
某些材质、动力和类型。

深入研究手工艺工具,对传统手工艺及其技艺的认识、传承和保护具有直接的意义。

传统手工艺的技术基础是材料、工具和技艺。

这三者中,材料的加工必须依赖合适的工具,同时只有在相应工具的使用中才能形成技艺。

也就是说,传统手工艺的工具是其全部技术基础的核心。

舍弃了传统工具,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的保护必然成为空谈。

(《中国工艺古董教程》绪论节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版)
图片说明:
1.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人在建筑中采用榫卯结构,加工工艺成熟,应已有专用的制作工具
2.较粗两件为兽骨骨针,中空,可以锥洞后穿线,适用于厚重的兽皮。

较细一件为禽骨骨针,顶端有穿线针眼,适用于织品。

均有明显使用痕迹,半石化。

甘肃采集。

3.扁平,一侧有锯齿。

壁孔用于捆扎把柄,孔两面对钻喇叭口,中蜂腰状,和同期玉器加工工艺相似。

4.红陶,直径
5.1厘米。

中有孔,轮四侧各一对蚁鼻孔,可穿线固定。

纺轮较轻簿,使用时惯量小,适用于成纱较细的丝毛类纤维。

5.明万历汇贤斋?本《鲁班经》附图,工具式祥和使用方法至今无明显变化。

6.传统制墨工艺有制烟、合料、杵捣、锤炼、印脱等流程,全部采用捣杵、铁锤、压杆等手工工具制作。

2009年拍?于安徽歙县老胡开文墨厂。

7.筒车以木制齿轮传递动力,宋代出现。

类似齿轮结构古代用于石磨、水椎等水力、风力或兽力机械。

(张柏春图)
8.砣机又称琢玉机或水凳,脚踏提供动力,以双手操作加工。

这种工具一直延用至五十年代。

明代《天工开物》有砣机图。

本图为清末李澄渊在光绪间作《玉作图》十二帧之一
9.使用木槌、竹片、角针等简单工具,采用拍打泥片、镶接成型的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