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泵结构原理

合集下载

叶片泵工作原理及应用

叶片泵工作原理及应用
(2)泵在转子转一转的过程中, 吸压油各一次
(3)转子受到径向液压不平衡 作用力,故又称非平衡式泵
图1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压油口 2-转子 3-定子 4-叶片 5—吸油口
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单作用泵的结构特点: (4)改变转子和定子间的偏心 距,可以改变泵的排量。故单 作用叶片泵都是变量泵。
图3.3.2 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1-变量活塞 2-调节弹簧 3-压力调节螺钉 4-流量调节螺钉
3.外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及其工作原理
当F<Ft,定子处于左极 限位置,偏心距最大,泵输
出流量最大。当泵的出口压
力p增大,定子将向着使偏
心减小的右方向移动。设位
移为x,则弹簧弹力增加到
Ft=k(x+x0).当弹簧弹力与 液压力平衡时,定子和转子
2 改善叶片受力状况 (1) 字母叶片方式 (2) 双叶片方式 (3) 柱销叶片方式
图3.3.4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片泵
1-定子 2-压油口 3-转子 4-叶片 5-吸油口
(三).排量与流量计算
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为
Vp
2B(R
r)[(R
r)
SZ
cos
]
式中,R,r-分别为定子圆弧部分的长短半径 θ-叶片的倾角 S-叶片的厚度
(三).排量与流量计算 双作用叶片泵的实际流量为
q
2
三、提高叶片泵工作压力的方法
为了保证叶片与定子内表面可靠接触,形成密封容 积,使泵正常工作,叶片根部一般通以压力油。
当叶片处于排油区时,其顶部受高压作用,叶片靠 离心力被甩出贴向定子内表面;当处于吸油区时,顶部 为吸油压力,根部为排油压力,这一压差使叶片以很大 的压力压向定子内表面。随着运行,这一压差增大,加 速了定子内表面吸油区的磨损。

叶片泵的原理和类型有哪些

叶片泵的原理和类型有哪些

叶片泵的原理和类型有哪些叶片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其原理是利用转动的叶轮产生离心力,使液体在泵体内流动。

叶片泵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流量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叶片泵的原理和类型。

一、叶片泵的原理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

当叶轮旋转时,液体从吸入口进入泵的腔室,叶轮的离心力将液体往外部抛出,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具体来说,叶片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吸入过程:当叶轮旋转时,压力减小,吸入口处的液体受大气压力作用,进入泵体内部。

2. 加速过程:液体进入泵体后,随着叶片泵叶轮的旋转,液体开始加速运动。

3. 高速旋转:在加速过程中,液体受到叶轮的离心力作用,被抛出叶轮,形成高速旋转的涡轮。

4. 出口过程:高速旋转的涡轮推动液体沿泵体的流道离开泵。

总的来说,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吸入口吸入泵体,然后通过旋转造成的高速运动,将液体推出泵体的出口。

二、叶片泵的类型根据叶轮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叶片泵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开式叶片泵:开式叶片泵又称为离心泵,叶轮的吸入端和排出端都是开放的。

这种泵适用于输送清洁的、低粘度的液体,如清水、石油、酒精等。

开式叶片泵通常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大的流量。

2. 闭式叶片泵:闭式叶片泵又称为循环泵,叶轮的吸入端和排出端都是封闭的。

这种泵适用于输送含有颗粒、纤维、高粘度等物质的液体,如污水、糊状物、果浆等。

闭式叶片泵通常具有较小的流量和较高的扬程。

3. 混流泵:混流泵是一种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的泵,其叶轮具有既有离心又有轴流的作用。

它可以同时产生向心力和离心力,提供较高的扬程和较大的流量。

混流泵适用于输送清洁的、低粘度的液体。

4. 离心泵和轴流泵的结合体:离心泵和轴流泵的结合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两者的优点。

这种泵通常在轴流泵的基础上加装离心泵的作用,可以提供更大的扬程和更大的流量。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等加速等减速曲线:没有硬冲击但有软冲击(加
速度突变)
高次曲线:能够充分满足叶片泵对定子曲线径向
速度、加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率等的要求,有利于 控制叶片的振动和噪声
减轻定子和叶片顶部的磨损
1、减小作用在叶片底部的液体压力
2、减小叶片底部的液压力面积 3、使叶片顶部和底部的液压力平衡
减小叶片底部的液压力面积
使叶片顶部和底部的液压力平衡
五、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的区别
单作用:1、单数叶片(使流量均匀) 2、 定子、转子和轴受不平衡径向力 3、叶片底部的通油槽采取高压区通高压、低压区 通低压,以使叶片底部和顶部的受力平衡,叶片 靠离心力甩出。 双作用:1、双数叶片(使流量均匀) 2、 定子、转子和轴受平衡径向力 3、叶片底部的通油槽均通以压力油(定子曲线矢 径的变化率较大,在吸油区外伸的加速度较大, 叶片的离心力不足以克服惯性力和摩擦力)
顶部的液压力
存在的问题:叶片经过吸油区时叶片底
部没有液压力,附加的叶片底部的液压力会 加剧叶片的磨损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免困油现象,减少液压冲击和噪声
存在困油现象,通过开卸荷槽来解决
三、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3、定子曲线
阿基米德螺线、等加速等减速曲线、高次曲线
阿基米德螺线:叶片径向速度不变,不会引起流
量脉动,但在螺线与园弧连接处有硬冲击(径向 速度突变)
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及结构
3-3 叶片泵
二、叶片泵的应用特点:
1、优点
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体积小,总 量轻。 中低压一般为8MPa,中高压可达25MPa至 32MPa。

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1. 工作原理:
叶片泵是一种旋转式正位移泵,它通过叶片在泵腔内做旋转运动,将介质从进口端吸入,并在旋转过程中将介质压缩并从出口端排出,实现输送作用。

2. 主要组成部件:
- 泵体:泵体内有一个偏心的环形泵腔,用于容纳叶片和转子。

- 转子:安装在偏心轴上,带动叶片旋转。

- 叶片:由多个薄板叶片组成,叶片在转子上可以做径向滑动运动,并随转子旋转而在泵腔内做往复运动。

- 轴承:支撑和引导转子的旋转运动。

3. 结构特点:
- 无阀门设计,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 容积效率高,输出流量平稳。

- 可输送各种介质,包括清洁液体、污浊液体和气体。

- 受温度、压力和介质的影响较小,适用范围广。

- 易于维护和检修,只需更换叶片即可。

4. 应用领域:
叶片泵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食品、制药等行业,用于输送各种液体和气体介质。

同时也可用于液压传动系统、润滑系统等领域。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应用1. 工作原理叶片泵是一种常见的离心泵,其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和旋转叶片的设计。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泵体、叶片、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

1.泵体:叶片泵的泵体通常是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具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

进口处有一个带有切割边缘的叶片圆筒,用于拉进液体。

2.叶片:泵体内部的叶片通常由金属制成,固定在泵体上,形成一个旋转的叶片圆筒。

这些叶片与泵体之间形成了一个密封的腔室。

3.驱动装置:叶片泵通常由电动机或内燃机驱动,通过传递动力给泵体上的叶片,使其旋转。

4.控制系统:叶片泵通常配备有一个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泵的运行,例如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等。

当泵体中的叶片旋转时,液体会被吸入进口处的腔室,随着叶片继续旋转,液体被推到出口处。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吸入阶段:当叶片泵开始转动时,叶片会在进口处形成一个低压区域。

这个低压区域会吸引液体进入腔室。

2.运输阶段:当叶片继续旋转时,腔室中的液体被推到出口处。

在这个过程中,液体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被迅速释放到出口。

3.排出阶段:当叶片继续旋转,腔室中的液体完全被排出,同时叶片在进口处形成新的低压区域,准备吸入下一批液体。

2. 应用叶片泵具有许多应用领域,其主要用途是输送各种流体,包括液体、气体和粉末等。

以下是叶片泵的几个常见应用:1.工业领域:叶片泵常用于工业流体输送系统中。

例如,它可以用于输送水、石油、化学品和浆料等。

由于叶片泵能够提供一定的压力和流量,因此在工业生产和处理过程中非常有用。

2.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叶片泵在油田开采和炼油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用于输送原油、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农业领域:叶片泵在农业灌溉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它们可以用于输送水和化肥等,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化工行业:叶片泵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被用于输送腐蚀性液体和高粘度液体等。

叶片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叶片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叶片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叶片泵由定子、转子、叶片、壳体及泵盖等组成,如图1-23所示。

转子由变矩器壳体后端的轴套带动,绕其中心旋转;定子是固定不动的,转子与定子不同心,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偏心距。

1-转子2-定位环3-定子4-叶片A-进油口B-出油口。

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或叶片底部的液压油压力的作用下向外张开,紧靠在定子内表面上,并随着转子的转动,在转子叶片槽内作往复运动。

这样在每两个相邻叶片之间便形成密封的工作腔。

如果转子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转子与定子中心连线的右半部的工作腔容积逐渐减小,将液压油从出油口压出。

这就是叶片泵的工作过程。

叶片泵的排量取决于转子直径、转子宽度及转子与定子的偏心距。

转子直径、转子宽度及转子与定子的偏心距越大,叶片泵的排量就越大。

叶片泵具有运转平稳、噪音小、油泵油量均匀、容积效率高等优点,但它结构复杂,对液压油的污染比较敏感。

液压系统主要故障分析与消除方法1 前言液压系统发生的故障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整个液压系统发生故障, 整个液压系统的执行机构动作失灵或速度缓慢无力, 此时可考虑是否因泵和溢流阀的突然损坏或零件的磨损以及滤油器被堵塞所引起的流量、压力不足; 另一类是个别机构动作失灵或发生故障, 一般可从发生故障的执行机构或控制机构入手分析。

对液压系统故障来说, 诊断、寻找故障的原因和所在部位较难, 而找到后排除较为容易。

2 振动与噪声的来源和消除办法液压冲击、转动时的不平衡力、摩擦阻力以及惯性力的变化等都是产生不同振动形式的根源。

在液压传动的设备中, 往往在产生振动后随之而产生噪声。

液压系统中的振动与噪声常出现在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及各种控制阀上, 有时也表现在泵、阀与管路的共振上。

2.1 振动与噪声产生的原因2.1.1 由泵和马达引起( 1) 泵与马达或系统密封不严而进入空气或泵的吸没管路浸入油面太浅而进入空气。

( 2) 泵吸油位置太高( 超过 500 mm) , 油的粘度太大或吸油管过细, 以及滤油器被油污阻塞造成泵的吸油口真空度过大而使原来溶解在液压油中的空气分离出来。

叶片泵工作原理

叶片泵工作原理

叶片泵工作原理
叶片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工作原理是利用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进口处吸入并通过叶轮的旋转加速,然后由出口处排出。

叶片泵通常由外壳、叶轮、进出口和轴等部分构成。

在泵运转时,电机驱动轴旋转,进而带动叶轮旋转。

当叶轮旋转时,液体被吸入进口处,通过叶片的作用被迅速加速并推向叶轮中心,产生离心力。

离心力使得液体从叶片之间的空隙中产生压力增加,然后被推向泵的出口,进而流出泵体。

在叶片泵中,进口和出口的位置重要影响泵水能力。

进口通常位于泵的中心,出口位于泵的边缘,这样液体被迫经过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后,可被更有效地抽送出来。

此外,叶片泵还需要考虑密封性能,以确保泵体内的液体不会泄漏。

常见的密封方式包括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填料密封是在轴和泵壳之间填充适当的填料,机械密封是使用机械装置实现密封。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离心力和液体的压力差,通过叶轮的旋转将液体从进口吸入并加速后推向出口,实现了输送液体的功能。

叶片泵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液体输送领域,如供水、排水、石油化工、造纸、冶金等。

定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定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定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定量叶片泵是一种常见的离心泵,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叶片的旋转和离心力来将流体抽送到目标位置。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基本构造:定量叶片泵由一个闭合的腔体和一组叶片组成。

腔体内部有一个固定的柱塞,叶片位于柱塞与腔体壁之间,与柱塞和腔体壁之间形成一系列密封腔室。

2. 初始状态:当叶片泵处于初始状态时,腔体内充满了流体,柱塞处于静止状态,叶片与柱塞和腔体壁紧密贴合确保密封。

3. 吸入阶段:当泵轴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叶片被迫与腔室壁分离,从而在密封腔室中形成部分真空。

随着泵轴的旋转,紧邻腔室的那一侧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吸入压力区域。

4. 回转阶段:当离心力不再作用于叶片时,由于腔室内的部分真空,流体会被吸入到密封腔室中。

随着泵轴的旋转,叶片会与腔室壁接触,并将吸入的流体推送到较高的压力区域。

5. 排出阶段:当叶片再次与腔室壁分离时,流体被排出到输出管道中,经过管道输送到目标位置。

这个过程持续循环,不断将流体吸入和排出。

通过叶片的旋转和离心力作用,定量叶片泵能够实现较高效率的流体输送。

由于其工作原理的特点,定量叶片泵适用于对流量有较高要求的工况,例如液压系统中的液体输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泵 单泵、双联泵、串泵 低噪音结构
3335 - 3770 psi (230 - 260 bar)
0.6 10
cu in/r cm3/r
11.9 195
VVS 和 VVP 系列 变量叶片泵
常用手动变量控制 4 或 2 种压力范围 低噪音
cu in/r cm3/r
VVS VVP
20V
25V
35V
25 30 35 38
42 50 60
45V
8.4 (138) 9.9 (162) 11.8 (193)
单泵和双联泵系列
2520V
20V/VQ
2525V 3520V
25V/VQ(T) 3525V 35V/VQ(T) 4520V 4525V 4535V
45V/VQ(T)
VMQ 系列高压叶片泵
REPLACEMENT CARTRIDGE
泵芯的更换
泵芯的更换
泵芯的更换
泵芯排量选择
25 3 81cm /r 30 3 97cm /r
35V
35 3 112cm /r 38 3 121cm /r
泵芯排量变化-定子变化
泵芯排量变化-定子变化
旋向改变方法 - VHO
旋向改变方法 - VHO
V20
V2020
带流量和先导控制
1
2
V20F
V20P
V 和 VQ 系列叶片泵排量范围
单泵、双联泵、串泵
V Series VQ Series
- 2540 psi (175 bar) - 3000 psi (210 bar)
0.43 7.0
cu in/r cm3/r
11.77 193.0
V 和 VQ 系列叶片泵排量范围
VVP1 VVP2 VVP3
• Mainly medium pressure machine tool applications where variable volume is required and low noise is a premium. e.g. Mazak machine tools
– The unique flex plate design of the VQ allows for the increase in viscosity and pressure rise during cold startup
• Different kits for right and left hand rotation on T6 (D and E frames) and T67 (C, D and E)
变量叶片泵串泵
变量叶片泵串泵
叶片泵产品种类介绍
V10 和 V20 系列
小排量系列 工业和工程机械应用
0.2 - 1.39 cu in/rev (3.3 - 22.8 cm3/rev)
V10
V2010
2540 psi (175 bar)
1.19 - 2.59 cu in/rev (19.5 - 42.4 cm3/rev)
We now have the best vane pump in the world
叶片泵内部运动
结束语

谢谢
0.4 0.6 0.7 6 10 12 150 bar
1.0 1.2 1.5 16 20 25 100 bar 160 bar
2.0 2.4 3.0 32 40 50 100 bar 160 bar
3.8 4.9 6.1 63 80 100 80 bar 150 bar
典型应用
V10和V20
V10 V20
KEY SELLING POINTS
• Shaft torque capacity is very limited on T6 and T67 pumps compared to VMQ - Denison state “be aware of shaft torque limits” • Inlet restrictions also apply to Denison pumps they say “large cam rings will cavitate at high speed” • Conversions on Denison multiple pumps can also be treacherous - “rotors have different diameters and splines”
VMQ DOUBLE LIP VANE PUMPS
25VMQ(T) 35VMQ(T) 45VMQ(T)
2525VMQ 3525VMQ 4525VMQ 4535VMQ 352525VMQ 453525VMQ
• High flow, high pressure industrial and mobile applications:
• 中压大流量,工业应用
VQ INTRA-VANE PUMPS
20VQ 25VQ(T) 35VQ(T) 45VQ(T)
2520VQ 2525VQ 3520VQ 3525VQ 4520VQ 4525VQ 4535VQ
• Medium pressure, high flow mobile applications such as wheeled loaders and forestry vehicles.
叶片泵
叶片泵
叶片泵- 定量泵和变量泵
原理介绍
产品介绍
市场
应用范围
叶片泵工作原理
平衡式叶片泵原理
小排量叶片泵
叶片受力
叶片受力
叶片受力
叶片受力叶片受力Fra bibliotek叶片受力
叶片泵泵芯
叶片泵泵芯
工业和工程机械叶片泵泵芯
‘V‘
‘ VQ ‘
泵芯的更换
泵芯的更换
泵芯的更换
泵芯的更换
泵芯的更换
US gpm @ 1200 rpm cu in/rev (cm3/rev)
1.1 (18) 1.65 (27) 2.2 (36) 2.44 (40) 2.74 (45) 2.4 (39) 2.74 (45) 3.36 (55) 4.1 (67) 4.9 (81) 5.9 (97) 6.8 (112) 7.4 (121) 5 8 11 12 14 12 14 17 21
旋向改变方法 - VMQ
旋向改变方法 -VMQ
旋向改变方法 - VMQ
旋向改变方法 - VMQ
旋向改变方法 - VMQ
旋向改变方法 - VMQ
旋向改变方法 - VMQ
双联泵
串泵
通轴驱动泵
变量叶片泵原理
变量叶片泵原理
变量叶片泵原理
变量叶片泵原理
变量叶片泵原理
变量叶片泵原理
V2010 V2020
• • • • •
Power units Steering Charge pumps Cooling pumps Auxiliary pumps
V 系列叶片泵
20V 25V(T) 35V(T) 45V(T)
2520V 2525V 3520V 3525V 4520V 4525V 4535V
KEY SELLING POINTS
• The VMQ 30th design is the highest pressure, lowest noise fixed vane pump available
• We can now compete against internal gear pumps knowing that the life of a vane pump far exceeds that of an internal gear pump • Denison’s T7 series is only available in singles and doubles in the 25 frame size - we have a complete range of frame sizes and configurations
KEY SELLING POINTS
KEY SELLING POINTS
• VMQ 30th design is the world leader in pressure capacity and noise levels and is available in a complete range of singles, doubles, triples and thru-drives. • Denison T6 cannot compare to VQ or VMQ for cold start-up conditions
– – – – – Injection and blow molding Metal forming and cutting Marine and entertainment Refuse and fork lift trucks Forestry
VARIABLE VANE PUMPS
VVS0 VVS1 VVS2 VVS3
旋向改变方法
旋向改变方法 - VHO
旋向改变方法 - VHO
旋向改变方法 - VHO
旋向改变方法 - VHO
旋向改变方法 - VHO
旋向改变方法 - VHO
旋向改变方法 - VHO
旋向改变方法 - VHO
旋向改变方法 - VMQ
旋向改变方法 - VMQ
旋向改变方法 - VM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