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养生术
导引养生术的价值

一、传统导引养生术当代健身养生价值导引养生术“治病保健、健身养生”的价值追求,人类在享受现代社会便捷的同时也承受着“文明病”的困扰,社会生活环境的激烈竞争、压力过大使人们身心疲惫,常常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当前这种社会背景?下使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更为迫切。
因此,在保健与强身的方法中,传统导引养生术是具有身心整体锻炼与调整的属性功能。
传统导引术对人体的价值作用首先是通过它的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属性价值表现出来的。
导引术的属性价值作为其本身的基本价值功能,对人类生命健康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所以说传统导引术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导引养生术对现代文明病的防治价值1、导引养生术疗病的当代价值蕴涵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时代虽然为人类带来了快速、便捷的服务,但另一方面也对人类心理与生理带来沉重负担。
二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交通条件的改善。
这就从多方面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以及颈腰椎疾病、半身不遂等生理疾病。
面临人类健康所出现的现代文明疾病问题,传统导引术具有积极治疗相关慢性疾病的独特价值。
2、导引养生术预防保健的当代价值中国传统的导引养生文化正好契合时代健康保健的需要,即人的自我体悟修炼达到修心养性的精神境界、人与社会相融合的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和谐生活。
实践证明,传统导引养生术在预防保健和康复方面均具有现代医疗保健价值。
以内修外炼为主的道家导引健身养生术充分利用导引行气的保健与康复方法,使导引养生术有了更为科学的实用价值。
3、导引养生术健身养生的当代价值追求传统导引养生术独特的呼吸、意念、运动相结合的肢体运动在强身健体方面,主要体现一种动中有静,静中含动的内外结合的特征。
这种传统运动作为东方的代表性健身运动与印度瑜珈相娘美。
(二)、中医学角度对传统导引养生术当代价值的阐释1、导引养生术促进人体“精、气、神”系统的整体效应导引术的锻炼既讲究调身、调气,更讲究调神。
什么是导引养生法

什么是导引养生法导引是一种以保养精气神为主,身心并炼,内外兼养的整体性健身养生方法。
它包括:1、引体,按照一定的要求运动身体;2、导气,配合肢体运动进行呼吸吐呐,调节体内气血运行;3、自我按摩,即“自摩扑克捏”;4、叩齿,以上下牙齿轻轻相叩;5、漱咽,以舌搅口中津液,液满而咽之;6、存想,“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闭目即见自己之目,收心即见自己之心”,《千金要方》称为“内视”;7、意念,发挥心(大脑)的调节作用,以意排除杂念,收敛精神,调和气血,通常所说的“意守丹田”,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功法。
导引养生法是国家体委为了适应群众健身的需要,组织全国有关专家,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编定的一套优秀健身方法。
曾被列入全民健身推荐的“中华体育健身方法”。
这套健身方法以中国传统的导引、仿生养生方法为基础,结合了呼吸吐纳,意念引导、经络循行等方法。
形态柔和,身形端正。
全套动作简便易学,场地空间占用不大。
练习时以动为主,动中有静,快慢相宜,形神合一。
以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直辖市,达到外强肢体、内和脏、通畅经络的作用,使人体内外的各个部分得到全面均衡的锻炼。
这套导引健身法创编后,在北京、四川、上海、天津等许多地区进行了推广,广大群众反应良好。
有关研究也表明,它符合传统中医、武术健身原理以及现代科学的健身学说,是一项优秀的健身运动。
长期坚持锻炼,可以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导引养生术按照功能可分为:第一类为祛病导引,用于防治疾病,相当于现代的医疗体育;第二类为健身导引,用于强身健体,相当于现代的健身操,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
中医学认为,导引的作用是通过各种练功手段进行锻炼和活动,加强人体的气化作用,古时候又叫“化生之道”,实际上就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食物消化,血液循环,津液运化,废物排泄,等等,是一种生理新陈代谢过程。
由于运动,加强了这种生理新陈代谢过程。
因而对机体可起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培植真气、扶真祛邪、强健筋骨作用。
道家功法道家神奇的养生术——导引术

道家功法道家神奇的养生术——导引术道家神奇的养生术——导引术导引术是古代的一种养生术。
指呼吸吐纳,屈伸俯仰,活动关节。
古代的一种健身方法,由意念引导动作,配合呼吸,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地运气。
相当于现在的气功或体育疗法。
亦作“道引”。
常与服气、存思、咽津、自我按摩等相配合进行。
俗称医疗保健体操,又有俗称肢体导引为外导引、内气运行为内导引者。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导引包括“导气”和“引体”两个方面,所谓“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狭义的导引一般指“屈伸之法”、“俯仰之术”,即人的肢体运动; 而广义的导引除肢体运动外,还包括呼吸运动( 即吐纳法或行气) ,单纯的呼吸运动也可以称做行气导引。
自我按摩也是广义导引术的一部分。
因此对于导引比较合适的定义是“按照一定规律和方法进行肢体运动及呼吸吐纳和自我按摩,以防病保健的方法”。
中国三大古典导引术系统包括: 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
这三大导引术与道教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导引术起源于上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非常流行,为当时神仙家与医家所重视。
后为道教承袭作为修炼方法之一,并使之更为精密,使“真气”按照一定的循行途径和次序进行周流。
道教将其继承发展,以导引为炼身的重要方法,认为它有调营卫、消水谷、除风邪、益血气、疗百病以至延年益寿的功效。
“导引”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此段文字说明呼吸吐纳和熊经鸟伸等活动是导引的基本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养形、益寿等。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传统导引术的最早专著当推1984年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的汉简《引书》。
其中“引”是导引之简称,恰如王冰注《素问·血气形志篇》:“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故《引书》即导引之书。
从该书内容看,其中有论述四季饮食起居、房事等养生理法,还有六十余种导引术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四十多种病症的导引对治方法等,涉及内、外、眼、耳、鼻、口腔、精神病等多科。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心得体会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心得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身体健康问题,而养生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
在众多的养生方法中,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一种古老而广为人知的养生方法,被人们称之为是一种简单、实惠、神奇、易学的养生方式。
而我也正是因为对导引养生功十二法这个领域的关注,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逐渐地掌握了其中的要领,并深刻地体会到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第一法:舒筋活络舒筋活络是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核心之一,是通过练习柔软的动作,达到舒缓筋骨和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我通常会在早晨起床之后进行舒筋活络练习,之后我会感到整个人精神状态都很好,身体也比较轻松。
同时,也可以减轻肌肉的疲劳感,提高身体的柔韧度,这也对我平时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法:深呼吸深呼吸是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则,它可以有助于人体吸入更多的氧气,增加肺活量,调节人体的心率和血压。
在我平时的生活中,我也常常利用一些自我调节的方式来进行深呼吸,通过对呼吸节奏的控制来减轻自己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这对缓解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法:鹰爪功鹰爪功是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一项比较特殊的功法,它主要是通过手掌和手指的夹捏力量来帮助活血化淤,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在我的实践经验当中,我并不是很喜欢鹰爪功这一练习,但我也尽力避免了直接使用指甲夹捏肌肉、皮肤等方式。
因为在实践中不注意会有损皮肤而造成损伤。
但如果掌握得恰到好处,鹰爪功也确实很有助于身体健康,对增强自身免疫力也有很好的作用。
第四法:气功坐法气功坐法是导引养生功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的核心是要让身体保持一种平衡和放松状态,通过坐姿的调整和气息的控制来减轻身体的压力和疲劳。
我通常在晚上睡前进行气功坐法的练习,这可以有助于我放松身体,调节睡眠,提高睡眠质量,让我的身体在夜晚得到更好的休息,从而有助于我在第二天的工作中更加出色地表现。
第五法:卧游卧游是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比较有趣的一种方式,它主要是通过调节身体的呼吸和心跳节奏,让人感到身体在浅水中漂浮的感觉,并能够舒缓身心的压力。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教案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练习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学员将能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增强全身的肌肉力量,调整身体的平衡力,提高状态和心理状态。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一、正立法(10分钟)1. 站立,脚并拢,双腿微微弯曲,小腿用力,脚尖用力向下发力,保持3-5秒。
2.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
二、正坐法(10分钟)1. 坐在地上,双腿伸直,背部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
2. 慢慢弯曲脊柱,让头部和背部贴近腿部,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
三、正卧法(10分钟)1. 平躺在地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2. 慢慢抬起腿部,使双腿和地面平行,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
四、俯卧撑法(10分钟)1. 俯卧在地上,双手撑地,与肩同宽。
2. 慢慢弯曲手肘,将上身向下压,直到胸部几乎触碰到地面,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
五、倒立法(10分钟)1. 靠在墙上,双手放在背后的地面上,掌心向下。
2. 慢慢用力将背部贴近墙面,让身体倒立,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
六、拔步法(10分钟)1. 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手放在腰部。
2. 深吸一口气,慢慢将左腿向前迈一大步,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然后换腿。
七、拉筋法(10分钟)1. 坐在地上,左腿伸直,右腿弯曲,右脚放在左大腿上。
2. 慢慢用手拉住右脚尖,向前弯曲身体,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然后换腿。
八、脚法(10分钟)1. 脚并拢,双脚弯曲,双手放在膝盖上。
2. 慢慢用力将脚尖向内旋转,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
九、手法(10分钟)1. 双腿伸直,双手放在地面上。
2. 慢慢用手推动身体,使上半身向上弯曲,保持3-5秒。
3. 重复5次,每次保持3-5秒。
十、肩耸法(10分钟)1. 站立,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国家体委导引养生功十二法讲解

国家体委导引养生功十二法讲解国家体委导引养生功十二法讲解一、前言国家体委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一套古老的养生保健方法,融合了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被认为是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珍宝之一。
通过对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深入探讨和讲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养生的理念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以达到保健延年的目的。
二、概述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又称十二段锦,是一套有气功养健功能的传统体育功法。
十二法分别是导引、活脑、再五脏、消心火、和胃气、振颈项、逆系腰、缓愁思、活肾精、顺心志、健肺气和长肠络。
每一法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可以针对不同的身体部位和器官进行调理和保健。
三、深度评估导引养生功十二法1. 导引导引是十二法的第一法,其作用是引导全身经络气血畅通,激发体内阳气,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通过导引,可以帮助人们调理气血,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2. 活脑活脑是导引养生功的第二法,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头部动作,来调理脑部气血,增强大脑功能,提高智力和记忆力。
3. 再五脏再五脏是针对五脏六腑进行调理的功法,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法,来促进五脏功能平衡,增强脏腑功能。
4. 消心火消心火是针对情绪调理的功法,主要是通过放松和调整情绪,减少焦虑和紧张,达到心火平衡的效果。
5. 和胃气和胃气是通过一系列腹部动作和呼吸调理,来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减少胃肠道疾病。
6. 振颈项振颈项是通过颈部活动,来调理颈椎和肩颈部位的气血流通,达到缓解颈椎病和肩周炎的效果。
7. 逆系腰逆系腰是通过腰部活动,来调理腰椎和腰部肌肉,改善腰部疼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8. 缓愁思缓愁思是通过调整心态和情绪,来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保持心情舒畅。
9. 活肾精活肾精是调理肾脏功能的功法,主要是通过锻炼腰部和腰肾部位,来增强肾脏功能,延缓衰老。
10. 顺心志顺心志是通过调理心脏功能,来保持心脏健康,提高心脏功能和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11. 健肺气健肺气是通过呼吸锻炼,来增强肺活量,改善肺部功能,减少呼吸系统疾病。
导引养生十二功法

导引养生十二功法一、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之概述1、定义;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通过意识的运用、呼吸的控制和形体的调整,使生命优化的自我经络锻炼的方法。
2、练功口诀:夜阑人静万虑抛,意守丹田封七窍,呼吸徐缓搭鹊桥,身轻如燕飘云霄。
3、动作名称:预备式第一式:乾元启运第二式:双鱼悬阁第三式:老骥伏枥第四式:纪昌贯虱第五式:躬身掸靴第六式:犀牛望月第七式:芙蓉出水第八式:金鸡报晓二、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之特点和作用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一套提高五脏六腑技能、有助于防治疾病的导引健身术。
其特点与作用如下:1、养生理法,源于易医易,指《周易》;医指中国医学(中医)。
《周易》是中国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巨著,其哲理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故有“医易同源”、“养生源头问《周易》”之说。
首先,从《周易》的动静观看,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既强调运动对生命所产生的效应,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又强调“劳则适度”的养生思想,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寓动”的习练总则。
这种养生观正是《周易》乾坤两卦一主阳动,一主阴静在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每一法均是和谐对称的,体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之谓变”的哲学思想。
第三、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重视精、气、神的培养,强调“调意识以养神”、“调呼吸以炼气”、“调形体以通脉”,倡导“防”重于“治”等摄生方法,都是易、医哲理的传承与体现。
第四、从动作命名也可以看出易、医对创编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深刻影响。
比如“乾元启运”、“2、功走圆道,天人合一天道是圆道,体现了生命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每一个动作,均成大小不等的圆形,包括手法、身法等,可谓节节贯穿、上下相随、周而复始、连绵不断,与宇宙间万事万物中的圆道相应。
导引养生十二功法

导引养生十二功法一、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之概述1、定义;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通过意识的运用、呼吸的控制和形体的调整,使生命优化的自我经络锻炼的方法。
2、xx口诀:夜阑人静万虑抛,意守丹田封七窍,呼吸徐缓搭鹊桥,身轻如燕飘云霄。
3、动作名称:预备式第一式:xx启运第二式:双鱼悬阁第三式:xx第四式:xx虱第五式:躬身掸靴第六式:犀牛望月第七式:芙蓉出水第八式:金鸡报晓二、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之特点和作用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一套提高五脏六腑技能、有助于防治疾病的导引健身术。
其特点与作用如下:1、养生理法,源于易医易,指《周易》;医指中国医学(中医)。
《周易》是中国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巨著,其哲理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故有“医易同源”、“养生源头问《周易》”之说。
首先,从《周易》的动静观看,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既强调运动对生命所产生的效应,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又强调“劳则适度”的养生思想,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寓动”的习练总则。
这种养生观正是《周易》乾坤两卦一主阳动,一主阴静在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每一法均是和谐对称的,体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之谓变”的哲学思想。
第三、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重视精、气、神的培养,强调“调意识以养神”、“调呼吸以炼气”、“调形体以通脉”,倡导“防”重于“治”等摄生方法,都是易、医哲理的传承与体现。
第四、从动作命名也可以看出易、医对创编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深刻影响。
比如“乾元启运”、“2、功走圆道,天人合一天道是圆道,体现了生命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每一个动作,均成大小不等的圆形,包括手法、身法等,可谓节节贯穿、上下相随、周而复始、连绵不断,与宇宙间万事万物中的圆道相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洪的十三伤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 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 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 汲汲所欲,伤也;久谈言笑,伤也; 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 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 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 阴阳不交,伤也”
(四) 顺应自然,效法自然
夫天道盈缺,人事多屯,居处屯危,不能 自慎而能克济者,天下无之。故养生之士,不 知自慎之方,未足与论养生之道也。 ——唐·孙思邈
八段锦
八段锦在宋代就已有流传,是一种站式 武术导引功法。大约在明代初年,出现了 “坐式八段锦”,于是将“站式八段锦” 称为“武八段锦”,或“外八段锦”,而 将“坐式八段锦”称为“文八段锦”或 “内八段锦”。
延 年
内 外
个协 人调
益
兼
修阴
寿
修
炼阳
导引养生的特点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
容
二、导引养生的基本原则
神动 坚 顺 自
形静 兼结
持 守
应 自
慎 自
顾合 中 然 持
导 引 养 生 的
以静 取 效 常
基
神中 其 法 有
本
为寓 众 自 所
准
先动 和 然 为
则
(一)神形兼顾,以神为先
含义——“形”是指人的形体,包括皮肉、筋骨、脉 络、脏腑以及充盈其间的气血。“神”是指人的生命
(三) 坚持守中,取其众和
含义——所谓“守中”,“中者虚中,心也”(魏 源),就是持守中心。 有关论述
摄生之道,莫若守中,守中则无过无不及之害。 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遵生八笺》 养生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 听。盖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 肉,久行伤筋也。——《备急千金要方》
导引养生术
导引养生术概述
导引养生学是导引养生功发展而来。 自1990年经国家教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批准 成立了全国性导引养生功学术研究组织—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导引养生功研究会之 后,1991年又将导引养生功批准为导引养生 学,同时批准将导引养生功研究会,更名 为导引养生学专业委员会。
导引的理论基础
现八段锦由北体杨柏龙教授率课题组完 成,特点是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 合,动静相间;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八段锦动作名称
预备式 两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 收势
课后作业
一、导引养生理论基础是什么? 二、导引养生的内容及分类是什么? 三、导引养生的特点及原则是什么? 四、复习八段锦
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相 关
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 庄子理后调,理行四之时以,五太德和,万应物之,以四自时然迭,起然,
论
万物循生。
述
黄帝
内经法于阴阳,合于四时
虚补实泻
(五) 自慎自持,常有所为
含义——所谓“自慎自持”,实际上就是强调养生者 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所谓“常有所为”,就 是者要勤于劳作,并持之以恒。
导引一词,源自《黄帝内经》。其后庄 周之《庄子》,葛洪《抱朴子》,对导引 均有阐述。引导实在就是运动,导者,导 气也;引者,引体也。为一物之二面。庄 周曾说:“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和者, 通也,顺也;柔者,韧者,弹也。导气乃 在使充足之氧,流通全身,以营养细胞; 引体乃在使周身肌骨学派划分
医家类
按
学
儒家类
派
划
道家类
分
佛家类
武术类
五禽戏 六字诀
坐忘诀
周天功
禅定 站桩功 少林内功 易筋经
二、按功能划分
健身类
按
功
祛病类
能
划
补益类
分
壮力类
五禽戏 八段锦 小劳术 养生方导引术
二十四节气坐功
婆罗门导引十二法 易筋经十二式
导引养生的特点及原则
一、导引养生的特点
力的能动表现,其中包括现代心理学上所说的认知、
思维和情志等。
养形为主
吕氏春秋的观点
不
同 主
形神共养 养神为先
张
养神为上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
(二)动静结合,寓动于静
主动
不
同
动静结合
主
内外兼顾
张
主静
华佗关于五禽戏的谈话
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 错,而变由生也。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