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及在鲜切果蔬中的应用_冯可
香茅精油的生物活性及其在果蔬中的应用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对外合作项目(2020I0033);福建省省属公益类基本科研专项(2019R1030-3)。
作者简介:李海明(1975—),女,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植物病理学。
收稿日期:2021-10-29香茅精油的生物活性及其在果蔬中的应用李海明吴水金李跃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5)摘要:该文从香茅精油的生物活性着手,重点介绍了香茅精油的抑菌性及抗氧化活性,综述了香茅精油在果蔬生产中虫害防控、病害防控及果蔬采后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香茅精油作为绿色农药在果蔬生产和采后保鲜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空间。
关键词:香茅精油;生物活性;果蔬中图分类号TS2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2)05-0123-03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 (DC.)Starf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归属于禾本科香茅属,亦称为香茅草,为常见的香草之一,在亚洲地区主要分布于印度、泰国、斯里兰卡、越南等地;在我国,香茅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台湾、海南、贵州、云南等地[1]。
香茅在亚洲地区如泰国、印度等国主要是作为食物调料[2]。
香茅的茎、叶具有芳香味,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萃取法从鲜香茅或干香茅中提取淡黄色、亮黄色的挥发油,即香茅油,在日化上应用广泛,可作为驱蚊剂、面膜、香水、香皂等的原料。
香茅油有一定的药用作用,可治感冒、跌打损伤等症,香茅油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抑菌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株菌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氧化活性。
香茅精油因其无毒、无残留、安全等特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害虫、植物病原菌的抑制、防控等方面成为研究热点。
为此,本文综述了香茅油及其的生物活性及其在果蔬生产中、采后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茅精油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香茅精油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1.1化学成分香茅精油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一种精油往往含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组分,从结构上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萜烯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以及含氮含硫类化合物[3]。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植物精油是由植物的花、叶、果实、根、树皮等部分提取而成的一种天然挥发性油质,具有浓郁的香气和丰富的药用成分。
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植物精油来进行抑菌和消毒,其抗菌活性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科学研究也不断深入,针对不同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将就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植物精油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醛类、酚类、酮类、酯类等,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已有研究表明,许多植物精油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防止感染和传播疾病。
茶树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念珠菌等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薰衣草精油对表皮真菌、霉菌等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薄荷精油对口腔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等。
植物精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用于医药、卫生、化妆品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评估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科研人员们开展了多种方法的研究。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筛选试验、扩散法、微量稀释法、浸膜法、薄层层析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全面评估植物精油对不同微生物的抑菌活性,进而选择合适的植物精油用于不同领域的应用。
植物精油的抗菌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主要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
直接作用是指植物精油中的活性成分直接与微生物细胞膜、细胞壁、核酸、蛋白质等结构发生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生理结构,导致微生物死亡。
间接作用是指植物精油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微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如增加细胞内离子浓度、改变细胞内酶的活性等,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这些机制使得植物精油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对大量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除了茶树精油、薰衣草精油、薄荷精油等常见的植物精油外,还有许多植物精油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如丁香精油、丝柏精油、姜黄精油等。
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论文设计

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摘要植物精油,是从芳香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挥发性和浓郁香味的脂溶性天然化合物。
植物精油具有多种抑菌活性成分,如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含氮含硫化合物等,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食品、制药、香料等行业应用广泛。
本文对植物精油抑菌作用以及抑菌机理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植物精油在食品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植物精油;抑菌作用;抑菌机理;研究进展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extract of plant essentialoilAbstract:Plant essential oil,is extracted from fragrant plant volatile and aroma fat-sol uble naturalcompounds, plant essential oil has a variety of antibacterial active ingredie nts, such as terpenoids,aromatic compounds,aliphatic compounds,nitrogen compounds and so on.It also has good inhibitory effect on gram-negative bacteria, gram-positive bacteria,yeast and mould,having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on food, medicine, spices and other industri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lant essential oil's bacteriostatic effect andbacteriostatic mechanis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plant essential oil in food.Keywords:Plant essential oil; Bacteriostatic effect; Bacteriostatic mechanism; Research progress目录1引言 (1)2植物精油的主要活性物质 (1)2.1萜类化合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植物精油是由植物中提取、具有强烈气味的蒸馏物,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止痛和抗氧化等功能。
植物精油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治疗效果等同于许多合成化合物,但与合成化合物相比,植物精油有低毒性和较小的副作用。
因此,研究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对于发展天然药物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每种植物精油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
植物精油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单萜类和酚类。
研究表明,植物精油中的活性成分与它们的芳香度和化学结构有关。
不同类型的植物精油可以抑制不同种类的细菌,且精油的抑菌活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精油的化学成分、浓度和菌株的敏感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并发现植物精油可以对多种病原菌产生抑制作用。
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研究进行介绍。
1. 茶树精油茶树精油是由茶树(Melaleuca alternifolia)叶子中提取得到的精油,主要成分为单萜烯酚类和单萜烯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茶树精油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其中茶树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抑制作用最强。
2. 薰衣草精油3. 丝柏精油丝柏精油是由丝柏(Juniperus communis)树叶中提取得到的精油,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丝柏精油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假单胞菌等多种细菌。
4. 肉桂精油总之,植物精油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可以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产生抑制作用。
然而,要想将植物精油应用于临床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包括探索其机制、确定最佳用量和寻找有效的载体等方面的问题。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期待植物精油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治疗各种疾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且经济的选择。
丁香精油抗菌性、抗氧化活性及其对果蔬贮藏效果的研究

目录
01 一、引言
03 三、研究方法
02 二、研究现状 04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目录
05 五、结论与展望
07 参考内容06 六、Fra bibliotek一、引言
丁香精油是一种从丁香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 活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和对天然抗菌、抗氧化物质的需求的增加, 丁香精油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本次演示旨在探讨丁香精油的抗菌性、 抗氧化活性及其对果蔬贮藏效果的影响,为丁香精油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 依据。
2、丁香精油抗氧化活性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丁香精油对氧化体系中氧化产物含量的影响(如图2), 发现丁香精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随着丁香精油浓度的增加,氧化产物含量 逐渐降低,表明其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当丁香精油浓度达到0.5%时,氧化产物 含量降低幅度最大,表明其抗氧化能力最强。
3、丁香精油对果蔬贮藏效果的 影响
五、结论与展望
本次演示通过对丁香精油抗菌性、抗氧化活性及其对果蔬贮藏效果的研究, 证实了丁香精油具有显著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并且能够有效地延长果蔬的保鲜 期。这些结果表明,丁香精油在食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一种安 全、有效的天然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展望未来,我们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丁香精油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不同环境 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同时,需要丁香精油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及其与其他防腐 剂、抗氧化剂的协同作用效果。此外,还应探讨丁香精油的毒理学性质和安全性 问题,以便为丁香精油在食品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丁香精油对果蔬贮藏效果的影响:将果蔬分别浸泡在丁香精油不同浓度的溶 液中,然后在常温下贮藏,定期测定果蔬的失重率、腐烂率、维生素C含量等指 标,以评估丁香精油对果蔬贮藏效果的改善作用。
植物精油的杀菌抑菌机理

植物精油的杀菌抑菌机理
植物精油具有广谱的杀菌抑菌活性,其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香气成分作用:植物精油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如酚类、醛类、醇类等。
这些化合物能够通过与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发生相互作用,改变细菌细胞的透性,导致细胞溶解和死亡。
2. 抗菌物质释放:植物精油中的挥发性抗菌物质能够释放到周围环境中,与细菌细胞发生作用。
这些抗菌物质可以破坏细菌的生理机能,干扰其生长和繁殖过程,从而达到杀菌或抑制菌的效果。
3. 抗氧化活性:植物精油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菌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
这种抗氧化作用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干扰其正常的生理过程,从而使细菌丧失生存能力。
4. 酶抑制:植物精油中的一些成分能够抑制细菌中的特定酶活性,破坏其代谢途径,干扰其生长和复制过程。
这种酶抑制作用能够阻断细菌的生理过程,导致细菌死亡。
总的来说,植物精油的杀菌抑菌机理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的活性成分通过不同方式和细菌发生作用,破坏细菌的生理机能和结构,最终引起细菌死亡或抑制菌的生长。
植物精油抑菌分析及应用研究

植物精油抑菌分析及应用研究作者:王勇来源:《现代园艺》2016年第06期摘要:植物精油由植物中萃取出来,属于芳香类物质,主要来源于植物的花、叶、根、果实等部位,主要提取方式是经过压榨或蒸馏。
植物精油具有很强的抑菌效果,在果蔬、肉类等食品保藏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就植物精油抑菌分析及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植物精油;抑菌;应用植物精油分子较小,且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易被人体所吸收,将精油与人体皮肤接触,会迅速渗透,且还能达到排毒、抑菌的效果,对美容护肤具有积极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
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相对复杂,但是其具备独特的生物活性,致使其应用范围较广,其中抑菌活性成为代表性功能之一。
通过研究表明,植物精油具有很强的抑菌性,具有天然的防腐性,可应用到食品保鲜、储藏中。
1植物精油的抑菌性植物精油属于挥发性的油脂,从纯天然植物中萃取而得到的芳香类物质,其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易被人体所吸收,将精油与人体皮肤接触,会迅速渗透,且还能达到排毒、抑菌的效果。
植物体内蕴含的精油量通常保持在1%以下,当然,也有部分植物的精油量要超过10%。
抑菌性是植物精油的一个重要功效,其含有丰富的抑菌成分,如香芹酚、百里香酚、丁香酚、柠檬烯和肉桂醛等,其都具有抑菌、杀菌的效果。
香芹酚主要存在于牛至精油中,呈现淡黄色或无色的油液状。
由于该成分以及其他精油成分的存在,导致牛至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李斯特氏菌除外。
百里香酚主要存在于百里香和牛至中,其香气逼人,抑菌效果超强,其与香芹酚属于同分异构体。
通过相关人员的研究发现,百里香酚对病原真菌具有独特的抑菌效果,其能致使病原真菌发生离体与活体杀菌的效果。
丁香酚主要从丁香中所提取,其具有浓烈的气味,液体呈现淡黄色或无色。
经过研究发现,丁香酚对12种菌种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性,且丁香酚单体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活动,主要对葡萄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等会产生良好的抑菌效果。
肉桂醛是从肉桂中提取出的,属于醛类有机化合物,液体呈现黄色。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植物精油是一种具有广泛抑菌活性的天然产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领域和农业生产中。
近年来,对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的研究进展迅速,如何提高其抑菌效果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就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植物精油是植物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的混合物,具有气味浓郁的特点。
其抑菌活性主要来源于其中的活性成分,如挥发性酚类、醇类、醛类和酮类化合物。
许多研究表明,植物精油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松脂精油、薄荷精油、茶树精油等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植物精油对不同菌株的抑菌效果。
许多研究表明,不同植物精油对不同菌株的抑菌效果存在差异。
茶树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而松脂精油对枯草杆菌和灰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研究植物精油的抑菌机制。
目前已发现,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抑制细菌酶活性、干扰细菌信号传导等方式实现。
一些研究还发现植物精油可以通过影响细菌的基因表达,进而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近年来,一些研究还探讨了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的提高方法。
一种方法是通过改进精油提取工艺,提高其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纯度。
使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可以提高植物精油中活性成分的释放效率。
另一种方法是将植物精油与其他天然产物或化学物质组合,形成复合物,提高其抑菌效果。
研究发现将植物精油与低聚糖、蛋白质等组合可以显著增强其抑菌活性。
植物精油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除了传统的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外,植物精油还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研究发现将某些植物精油喷洒在作物上可以有效抑制病原真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f fresh-cut fruits and vegetables.The plant essential oils as antimicrobial agent of natural origin has the advantage
of maintain preservation and quality to of fresh cut fruits and vegetables.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mechanism
科研业务费项目( DC2013010107) 。
382
的植物性 添 加 剂,并 被 认 为 是 一 种 GRAS (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物质[4]。可见,从植物精油中筛选 出高效、经 济、安 全 的 防 腐 保 鲜 物 质 作 为 食 品 防 腐 剂,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可为人类提供更加 营养、健康 的 食 品。 本 文 对 植 物 精 油 的 抑 菌 活 性 以 及在鲜切果蔬防腐保鲜和品质控制中的研究进展进 行了综述,以 期 为 其 在 鲜 切 果 蔬 产 品 中 的 应 用 提 供 理论依据。
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 及在鲜切果蔬中的应用
冯 可1,2 ,胡文忠2,* ,徐永平1 ,姜爱丽2 ,萨仁高娃1,2 ( 1.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
2.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 116600)
摘 要: 鲜切果蔬由于具有营养、新鲜、方便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鲜切果蔬中致病菌和致腐菌是影响 鲜切果蔬品质的重要因素,植物精油作为天然来源的抑菌物质,对鲜切果蔬产品具有防腐保鲜、维持品质等作用。本 文介绍了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理,并综述植物精油对鲜切果蔬产品防腐、品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 对其在鲜切果蔬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植物精油保鲜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植物精油,抗菌活性,鲜切果蔬,感官评价
doi: 10. 13386 / j. issn1002 - 0306. 2015. 15. 072
鲜切果蔬( fresh- cut fruits and vegetables) 是新鲜 水果和 蔬 菜 原 料 经 过 挑 选、清 洗、去 皮、切 分、消 毒、 包装等生产 工 艺 形 成 的 即 食 果 蔬 制 品,也 称 最 少 加 工果 蔬 ( minimally proceed vegetables and fruits ) 。 [1] 在去皮、切分等处理过程中,果蔬自身产生的汁液特 性会给微生 物 提 供 繁 殖 条 件,受 到 微 生 物 侵 染 的 鲜 切果蔬产品 会 快 速 腐 烂,从 而 影 响 产 品 营 养 和 经 济 价值,也会 引 起 食 源 性 疾 病 而 危 害 公 众 的 健 康。 因 此,在生产和储藏过程中,应该对鲜切果蔬产品实施 有效的抑 菌 措 施 及 保 障 产 品 品 质。 目 前,化 学 合 成 类杀菌剂在 鲜 切 果 蔬 保 鲜 中 的 应 用 较 多,虽 然 化 学
协同作用的 效 果 明 显 高 于 单 一 组 分 抑 菌 效 果[10] ,此 外,单一组分的抑菌方式可能会导致抗药性的产生, 如,钱昆等人[11]发现,将多种植物精油合理复配后的 抑菌效果要明显强于单 一 组 份 植 物 精 油 的 抑 菌 效 果。庞建光等人[12]将山苍子精油和广藿香精油进行 合理复配后,可有效的抑制霉菌生长,特别是对粮油 储藏过程中滋生的黄曲霉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这些 研究也表明,多 种 植 物 精 油 的 合 理 配 比 应 用 同 样 符 合农药混配原理。单一或者多种植物精油与其它抗 菌物质相混合可不同程度的增加抑菌效果,如,百里 香的酚和壳聚糖混合的复合物对多种病原菌存在着 显著的抑制 作 用,抑 菌 范 围 和 时 间 都 比 单 一 成 分 有 所提高和延长[13]。此外,壳聚糖、山梨酸酯与多种精 油混合后同样可以对大 肠 杆 菌 的 抑 制 启 到 增 效 作 用[14]。同样,植物精油用做防腐的研究也较多,并对 果蔬 产 品 防 腐 方 面 具 有 一 定 的 应 用 前 景。 如,袁 萍[15]等人将 三 种 植 物 精 油 ( 肉 桂、山 苍 子 和 丁 香 精 油) 与常用的苯甲酸钠的防霉效果进行了对比,在 21 d内,肉桂、山苍子和丁香精油对黄曲霉、黑根霉、 毛霉、青霉、黑曲霉、棕曲霉、草酸青霉和土曲霉的抑 菌效果明显高于苯甲酸钠。Viuda- Martos 等人[16] 从 柠檬、柑橘、葡萄柚、桔子中提取精油,并观察其对与 食物腐败 有 关 的 霉 菌 的 抑 制 效 果。 结 果 表 明,桔 子 精油对黑曲霉菌,柑橘精油对黄曲霉菌,葡萄柚精油 对青霉菌 和 绿 青 霉 菌 均 具 有 较 好 抑 制 效 果。 此 外, 樟油和肉桂 油 对 番 茄 灰 霉 病 的 抑 制 效 果 较 好,橙 叶 精油、丁香罗勒精油、丁香叶精油等能显著抑制采后 番茄在室温 高 湿 条 件 下 的 腐 烂 变 质,肉 桂 精 油 和 百 里香精油对樱桃番茄、枣、樱桃和葡萄的采后真菌引 起的病害抑 制 效 果 较 好,对 甜 橙 的 绿 霉 病 也 有 一 定 的抑制效果[17]。
合成的抗菌剂价格低廉、杀菌迅速,但是该类杀菌剂 存在一些诱 癌 性、致 畸 性 以 及 易 引 起 食 物 慢 性 中 毒 等不安全问题,因而,研究开发天然安全的食品杀菌 和防腐剂显得尤为重要[2]。此外,天然植物提取物替 代化学保鲜剂用于鲜切果蔬的贮藏保鲜有着更加广 阔的开发前景[3]。天然杀菌和防腐剂的来源可分为 植物源性( 植物精油、醛类物质、脂类物质、中草药提 取物) 、动物源性( 酶制剂、多糖类物质) 以及微生物 源性( 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食用菌和聚赖氨酸 等) 。其中,植物精油能赋予食品香气,矫正异味,还 具有抗氧化、抗菌( 防腐) 等作用,是一类天然、安全
fresh cut fruits and vegetables were forecasted.This paper provided a theory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preservative with plant essential oil.
1 植物精油的概述
当植物进 行 光 合 作 用 时,细 胞 分 泌 出 芬 香 的 分 子会聚集成香囊散落于花瓣、叶子、果实或树干等部 位上,将其蒸馏、萃取后即为植物精油,又称挥发油、 芳香油和 香 精 油,具 有 一 定 的 芳 香 气 味。 植 物 精 袖 在植物体内的相对含量较少,一般均在 1% 以下,其 分布并不是很平均,有的在全株植物中都含有,有的 则在花、果、叶、根 或 根 茎、籽 部 分 器 官 中 含 量 较 多, 如鸢尾属植物精油集中分布在根部和块茎内; 松柏 科以茎杆中精油含量最高; 薄荷则以叶中含量高; 茉 莉、桂花以花中含量最高; 而茴香和芫荽以果实中含 量最高。此 外,植 物 精 油 的 含 量 和 化 学 组 成 会 随 植 物体所处的环境和生长时期不同而发生变化[5]。植 物精油含有 一 百 多 种 挥 发 性 成 份,不 同 种 属 的 植 物 中所含有的挥发性成份相差很大。多数植物精油的 成份由芳香族、萜烯类、脂肪族和含硫含氮化合物组 成。其中,萜 烯 类 在 精 油 中 所 占 的 比 重 较 大。 芳 香 族类成分作为精油中第二大化学成分且具有良好的 防腐性并可起提神兴奋作用,由于其不具危险性,因 此才显得 植 物 精 油 具 有 无 公 害 和 安 全 性。 目 前,已 发现的精油有 3000 多种,其中有 300 种已经用于商 业用途,如,含有维生素、荷尔蒙和抗生素的精油,能 够为人体细胞提供营养; 含有防腐抗菌成分的精油, 可作为抗菌、杀菌剂; 精油所特有的气味会刺激中枢 神经,引起心理和生理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使机体 达到平衡。 精 油 的 提 取 方 法 有 很 多,传 统 的 提 取 方 法有蒸馏法、脂吸法、浸渍法、榨取法、浸泡法和压缩 法。随着科 技 的 进 步,新 兴 的 植 物 精 油 的 提 取 技 术 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主要有超临界萃取技术、亚临 界水 提 取 技 术、水 蒸 气 蒸 馏 法、连 续 亚 临 界 水 萃 取。 此外,还 有 一 些 辅 助 提 取 方 法,如,微 波 辅 助 水 蒸 气 蒸馏 法、无 溶 剂 微 波 提 取 法、干 燥 扩 散 重 力 法、离 子 液体微波辅 助 萃 取 技 术,微 波 辅 助 水 扩 散 重 力 法 以 及超声波辅助萃取法。
Key words: plant essential oil; antibacterial activity; fresh cut fruit and vegetables; sensory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 TS201.3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2-0306( 2015) 15-0382-05
of plant essential oil were discussed.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plant essential oil on the preservation,quality of
fresh-cut fruits and vegetables were summarized.The problem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plant essential oils on
收稿日期: 2014-09-17 作者简介: 冯可( 1985- ) ,男,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食品生物技术,E- mail: fengkessky@ 。 * 通讯作者: 胡文忠( 1959- ) ,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 采后生物学与技术,E- mail: hwz@ 。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12BAD38B0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172009) ; 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 2012E13SF106) ; 中央高校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