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精油对微生物的抑菌效果评估研究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植物精油是由植物的花、叶、果实、根、树皮等部分提取而成的一种天然挥发性油质,具有浓郁的香气和丰富的药用成分。
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植物精油来进行抑菌和消毒,其抗菌活性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科学研究也不断深入,针对不同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将就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植物精油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醛类、酚类、酮类、酯类等,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已有研究表明,许多植物精油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防止感染和传播疾病。
茶树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念珠菌等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薰衣草精油对表皮真菌、霉菌等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薄荷精油对口腔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等。
植物精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用于医药、卫生、化妆品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评估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科研人员们开展了多种方法的研究。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筛选试验、扩散法、微量稀释法、浸膜法、薄层层析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全面评估植物精油对不同微生物的抑菌活性,进而选择合适的植物精油用于不同领域的应用。
植物精油的抗菌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主要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
直接作用是指植物精油中的活性成分直接与微生物细胞膜、细胞壁、核酸、蛋白质等结构发生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生理结构,导致微生物死亡。
间接作用是指植物精油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微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如增加细胞内离子浓度、改变细胞内酶的活性等,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这些机制使得植物精油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对大量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除了茶树精油、薰衣草精油、薄荷精油等常见的植物精油外,还有许多植物精油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如丁香精油、丝柏精油、姜黄精油等。
浅谈精油在免疫系统和抗细菌的功效

浅谈精油在免疫系统和抗细菌的功效之前得到一个学员提问,就是说到谈谈精油的抗菌性。
其实这个问题简而言之可以是一句话“几乎所有的精油都具有抗菌性,其作用类似于广谱抗菌药物”。
其实精油的抗菌效果是可以细分为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抗革兰氏阳性菌,抗革兰氏阴性菌等等(视不同的分类情况而定,彼此之间会存在重叠的部分),今天就浅谈下精油的抗细菌吧。
大名鼎鼎的巴氏消毒法,大家应该很熟悉了。
科学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证明了细菌是不会凭空自然产生,而是已有的细菌繁殖的。
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没有核膜的细胞核,但有一些DNA聚集的拟核区,通过分裂的方式来繁殖,是必须要寄生其他生物甚至其他菌或微生物上存活的。
长得圆圆的,称为球菌;一堆堆小球聚在一团的,称为葡萄球菌;一个个小球串起来模样的,称为链球菌;小球们成双成对的,称为双球菌;长得长长的,称为杆菌;长得弹簧样的,称为螺旋菌(我家小宝在观察图片时我就是这样和我家小宝解释的,我确信他没有密集恐惧症)……感兴趣的可以直接查阅维基百科或者相关资料。
那么精油又是如何能进行抗细菌的呢?大家都知道精油是一种亲脂性物质,可以和蛋白质与糖蛋白结合,因此精油可以穿透细胞壁和细胞膜亲和,于是细胞质就会渗漏出,抑制细菌的运作机制。
同时精油会干扰到细菌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生存的环境,从而影响细菌的分裂性繁殖。
总体来说,精油对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效果比对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效果好一些。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一般和化脓伤风有关,比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等;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一般和肠胃疾病有关,比如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及霍乱弧菌等。
我们经常会说到酚类是非常好的抗菌抗感染的精油成分,比如百里酚或者香芹芥酚,它们带有苯环结构。
我们也会认为醇类的抗菌效果不错,因为它会改变细胞壁中的蛋白质结构从而导致细菌死亡,比如经常被提到的萜品烯四醇(这个成分在桃金娘科植物精油里面比较多)。
从单个精油上来看,比如广藿香精油中的左旋广藿香醇、α愈创木烯、左旋大根老鹳草烯等成分可以让细菌的细胞壁出现缺损,阻碍细菌的叶酸的代谢;再比如丝柏精油的抗菌效果来自重要的α-派希和雪松醇,能抑制克雷伯肺炎菌在寄生生物表面形成生物膜,从而可以成为一种抗克雷伯肺炎菌的选择;还有阿曼乳香精油则是对抗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部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芫荽籽精油则是强效针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是一种适应性非常高的革兰氏阳性菌,容易引发皮肤和软组织的感染,甚至威胁生命,所以这在欧洲是个比较热门的研究话题)问题来了,如果说精油对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效果比较差,那么为何我们很多精油还是可以用于肠胃调理呢?精油化学成分的抗菌效果除了可以从对抗不同菌种角度来进行理解之外,还需要从整体成分和植物科属来进行着手运用。
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论文设计

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摘要植物精油,是从芳香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挥发性和浓郁香味的脂溶性天然化合物。
植物精油具有多种抑菌活性成分,如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含氮含硫化合物等,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食品、制药、香料等行业应用广泛。
本文对植物精油抑菌作用以及抑菌机理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植物精油在食品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植物精油;抑菌作用;抑菌机理;研究进展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extract of plant essentialoilAbstract:Plant essential oil,is extracted from fragrant plant volatile and aroma fat-sol uble naturalcompounds, plant essential oil has a variety of antibacterial active ingredie nts, such as terpenoids,aromatic compounds,aliphatic compounds,nitrogen compounds and so on.It also has good inhibitory effect on gram-negative bacteria, gram-positive bacteria,yeast and mould,having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on food, medicine, spices and other industri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lant essential oil's bacteriostatic effect andbacteriostatic mechanis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plant essential oil in food.Keywords:Plant essential oil; Bacteriostatic effect; Bacteriostatic mechanism; Research progress目录1引言 (1)2植物精油的主要活性物质 (1)2.1萜类化合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药用植物精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

丁香罗勒精油 、柠檬桉精油和紫苏精油及其混 合物进行室 内抗菌试验研 究。结果 :肉桂 精油 、丁香 罗勒精油 和紫苏 精 油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其对供试 的 9个植物病 原真菌株 的 MI C值在 0 5 ~10 ;在供试 的 3组 复合 精油 中 , .% .% Ⅱ号复合精 油的抑制效果最好 ,在浓度为 0 5 . %时即对大部分 供试菌株 达到完 全抑 制。结论 :复 合精油 可降低杀 菌 作用浓 度 ,增强抑菌效果 ,具有开发价值 。 [ 关键词 ] 精油 ;抗真菌作用 ;杀菌剂 ;植物病 原真菌
21 00年 1 月 第 1 2卷
第 1期
中 国现 代 中 药 M dm hns Mei n oe C iee dc e i
药 用 植 物 精 油 对 植 物 病 原 真 菌 的抑 菌 效 果△
莫 小路 ,邱蔚 芬 ,袁 亮,陈瑜珍 ,严振 ( 东省 中药研 究所 , 广 广东 广 州 50 2 ) 15 0
不 同植物 病原 菌 的作 用 机 制 及 作 用 效 果 不 同 ,本 文
2 室 内平板 抑 茵测定 方 法 ( 毒 介质法 ) 含 参 照文 献 方 法 。
对数 种究 ,
为农 用精 油杀 菌剂 的开 发提 供实 验依 据 。
在菌 落边 缘切 取 带菌 培 养 基 ( 饼 ) 菌 ,用 接 种针 将 菌 饼 分 别接 种 至冷却 后 的含 毒培 养基 和 对照 培 养基 中 ,
每个 平皿 在 中央接 种 菌饼 1块 ,置 ( 6± . ) 的生 2 05 ℃
三种植物精油抑菌效果的研究

A r u ua U i rt ,Uu q 8 05 ,C i ; . e ac ntu Api i oi oy iin cdm gi l rl n e i c t v sy rm i 30 2 hn 4 Rs r I i t o p ldM c b l ,Xna gAa e y a e h st ef e r og j
s e i we e rltv l es t a h s h t es e d ol r eaiey ls h n to e o t e oh r .Th n ia tra ciiy o a tra p ce e td i u f e a tb ce la tvt n b ce l s e is tse n o r i i su y o td f 3% lv n e e s nil i a e d r se ta ol r S a h lc c u at u > Ba i u s bi s > wee tp y o o c s te  ̄ r cl s u tl l i Sa h lc cu lu > tp yio c s a b s
t se n o rsud e td i u t y,3% o a e d rola d rs i s o d t eh h s ni a t r la t i flv n e i n o e ol h we h i e ta t ce a ci t n d a t i e fg a e g b i v y,a ci t so rp vi
d fet ocnaos r s d d nh ae.Me o ]s naos nbc r ti s e v ta d y i r nettn a ui ippr【 t d Es tli t a eaa it ri e i t f nc e ri e t e i ts h e i la i ti cvi w en sg e b l e d cdf s nasym to .R sl A y ocnr i faedr iadls o ol i iia at a sei i iui a e d 【 eut n net t no l n e o e icud n b l c r lpc s s f o s h ] c ao v l n o l h t lb e e i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1. 引言1.1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概述植物精油是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等功效。
随着人们对天然健康产品需求的增加,植物精油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相关研究也逐渐得到加强。
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人员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进行评估,包括传统的筛选方法和现代的高通量筛选技术。
影响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的因素也成为研究的重点,如植物种类、提取方法、化学成分等。
一些新颖的研究方法也逐渐被引入到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中,如纳米技术、复合材料等。
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不仅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还在农业、食品工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未来,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将继续受到重视,其意义和价值也将得到更多的认可。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精油的抑菌机制,可以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重要参考,对于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也将进一步拓展其在农业、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为人类健康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作出更大贡献。
2. 正文2.1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的研究方法1. 筛选试验:首先从大量的植物精油中筛选出对目标菌株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的精油样品。
这一步通常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精油进行筛选实验,评估其对目标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2. 确定抑菌谱:确定植物精油对不同种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抑菌谱。
这可以通过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观察不同菌株在不同条件下对植物精油的敏感性。
3. 抑菌机制研究:通过细胞膜通透性测定、酶活性测定等方法,探究植物精油对微生物的抑制机制。
这有助于深入理解植物精油的抗菌作用机制。
4. 合成方法优化:通过改变提取工艺、萃取溶剂、提取时间等条件,优化植物精油的提取方法,提高其抑菌活性。
这一步可以通过正交实验等设计方法进行优化。
5. 实际应用验证:将在实验室中获得的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结果验证于实际环境中,例如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抗菌应用实验,验证其在真实环境中的抑菌效果。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研究进展植物精油是由植物中提取、具有强烈气味的蒸馏物,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止痛和抗氧化等功能。
植物精油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治疗效果等同于许多合成化合物,但与合成化合物相比,植物精油有低毒性和较小的副作用。
因此,研究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对于发展天然药物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每种植物精油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
植物精油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单萜类和酚类。
研究表明,植物精油中的活性成分与它们的芳香度和化学结构有关。
不同类型的植物精油可以抑制不同种类的细菌,且精油的抑菌活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精油的化学成分、浓度和菌株的敏感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并发现植物精油可以对多种病原菌产生抑制作用。
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研究进行介绍。
1. 茶树精油茶树精油是由茶树(Melaleuca alternifolia)叶子中提取得到的精油,主要成分为单萜烯酚类和单萜烯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茶树精油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其中茶树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抑制作用最强。
2. 薰衣草精油3. 丝柏精油丝柏精油是由丝柏(Juniperus communis)树叶中提取得到的精油,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丝柏精油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假单胞菌等多种细菌。
4. 肉桂精油总之,植物精油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可以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产生抑制作用。
然而,要想将植物精油应用于临床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包括探索其机制、确定最佳用量和寻找有效的载体等方面的问题。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期待植物精油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治疗各种疾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且经济的选择。
芳香植物精油抑菌性研究及成分分析

芳香植物精油抑菌性研究及成分分析1999级生物技术专业杨森艳指导教师:孟庆伟教授姚雷副教授摘要:对三种芳香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
选择了蕲艾(Arlemisia argyi cv qiai),柠檬草(Cymbopogon citrates),迷迭香(Rosmrlinus officinalis),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叶片中的精油成分,进行了精油对所选的六种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us aureus、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青霉Penicitlium sp.、酵母Hansenula sp.)的抑菌实验。
结果表明,以上三种芳香植物中柠檬草的精油对所选六种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具有较强的广普抗菌性。
迷迭香和蕲艾的抑菌作用较柠檬草弱,蕲艾对所选菌中革兰氏阳性菌抑制作用大于它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迷迭香对所选菌的抑制作用都较弱。
通过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芳香植物的精油中确实含有抑菌成分。
关键词:抑菌作用;精油成分分析Bacteriotasis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three aromatic plantsand theanalysis of its compositionStudent: YANG Sen-yanDirectors:MENG Qing-wei ProfesserYAO Lei Associate ProfessorAbstract The study was designed mainly to prove that essential oil of three aromatic plants could inhabit the bacteria and fungi. The essential oil was extracted by distillation method. Mugwort (Arlemisia argyi cv qiai), Lemon grass (Cymbopogon citrates) and Rosemary (Rosmrlinus officinalis) were chosed. And then four bacteria and two fungi were cultivated. The essential oil of the three plants was added to the cultivated slab. The result shown that bacteriotasis of essential oil of Lemongrass was obvious. The effect of essential oil in mugwort and rosemary were less than that in lemon grass.Key words: Bacteriotasis;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1引 言芳香植物是兼有香料植物和药用植物共有属性的植物类群,芳香植物以它宜人的香气成分,特有的药用价值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及美丽的色彩在海外备受青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精油对微生物的抑菌效果评估研究
作者:吴慧清, 吴清平, 石立三, 李程思, WU Hui-qing, WU Qing-ping, SHI Li-san,LI Cheng-si
作者单位: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
刊名:
食品科学
英文刊名:FOOD SCIENCE
年,卷(期):2008,29(12)
1.BAUDOUX D精油的抗病毒和抗微生物作用[期刊论文]-香料香精化妆品 2002(05)
2.杨致年;曾超;朱宗良植物精油的抗菌性 2000(03)
3.莫小路;王玉生;曾庆钱几种药用植物精油的抗真菌活性研究[期刊论文]-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5(06)
4.孙伟;肖家祁中草药精油对细菌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5(10)
5.VALERO M;SALMERON M C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11 essential oils against Bacillus cereus in tyndallized carrot broth[外文期刊] 2003(1/2)
6.SAENZ M T;TORNOS M P;ALVAREZ A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s of Pimenta racemosa
var.terebinthina and Pimenta racemosa var.grisca[外文期刊] 2004
7.钟瑞敏;王羽梅;曾庆孝芳香精油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性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03)
8.向智男;宁正祥植物性天然防腐剂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4(13)
9.五红星;郭燕群;陈继芳香型植物精油抑菌效果的测定和比较[期刊论文]-中国饲料 1996(06)
10.陈执中天然药物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3(6)
11.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2002
12.SMITH M D;NAVILLIAT P L A new protocol for antimicrobial tesring of oils[外文期刊] 1997(1)
13.BURT S Essential oils:their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foodsa review [外文期刊] 2004(3)
1.林雅慧.柴向华.吴克刚.王胜利.段雪娟.黄海娟.唐宗盛.罗辑复合香辛料精油对空气微生物气相抗菌作用研究[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 2012(1)
2.李娅男.吕飞.梁浩.袁其朋4种植物精油体外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的研究[期刊论文]-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3)
3.陈莉.何娇明.黄铃惠.毛和英.李桂妹.黄琼橙皮精油提取及抑菌效果的研究[期刊论文]-广西医学 2011(2)
4.王刚生.邓洁华中药提取组合物(胶囊)对念珠菌及曲霉的体外抗菌实验[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10(4)
5.乔永锋GC-MS法研究香茅对小炒肉风味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调味品 2010(11)
6.李利红.陈忠杰.卢婷婷.解克伟几种香料植物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的试验[期刊论文]-中国兽医杂志2013(6)
7.李斌.杨丽君柚皮精油的提取与抗茵作用研究[期刊论文]-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2(2)
8.李奥峰.黄丽.滕建文.韦保耀植物提取物对芒果致腐菌的抑制作用研究[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 2010(3)
9.周晓薇.王静.顾镍.郑永华植物精油对果蔬防腐保鲜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10(21)
10.王巨媛.翟胜植物精油应用进展及开发前景展望[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 2010(4)
11.左娟.马美湖鸡蛋涂膜保鲜剂中抑菌物质的筛选[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10(9)
12.王静.李荣.谭津.姜子涛天然调味香料百里香精油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调味品 2012(7)
引用本文格式:吴慧清.吴清平.石立三.李程思.WU Hui-qing.WU Qing-ping.SHI Li-san.LI Cheng-si植物精油对微生物的抑菌效果评估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