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卫导演作品分析
《四世同堂》讲解

《四世同堂》讲解《四世同堂》是一部由中国导演顾长卫执导的电影作品,该片于2008年上映,主要讲述了一个家庭四代人的故事。
本文将对《四世同堂》的剧情和主题进行讲解和探讨。
一、剧情梗概《四世同堂》以一个普通家庭的历史为线索,通过四代人的视角,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家族关系的变化。
影片中的四个时期分别为民国时期、文化大革命、九十年代末和当代,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家庭问题。
该电影的主线剧情围绕着“赵家”展开,描绘了他们从四代人独立生活到合住一堂的历程。
他们经历了家庭的兴衰、婚姻的生离死别、政治运动的冲击等等。
故事情节跳跃,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争吵,塑造出一个真实而饱满的家族形象。
二、主题探讨1. 家庭关系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四世同堂》通过时间的流转,展示了家庭关系的变化与演变。
家族成员的互动方式受到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但家庭的核心联系始终存在。
不同时期的家族成员面临着不同的社会压力和困境,以不同的方式应对。
这一主题提醒观众反思家庭关系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引发对家庭价值观的思考。
2.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四世同堂》中展示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思潮之间的碰撞。
在电影中,每一代人都对传统家庭观念有着不同的解读和认知,并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出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族成员的个人价值观开始逐渐多元化,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和改变。
电影通过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观念融合在一起,呼吁人们在家庭关系中保持平衡与和谐。
3. 人性的复杂性与突破《四世同堂》将家庭成员的情感纠葛和个人选择展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鲜活且富有代表性,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追求。
无论是家族长辈的顾全大局,还是年轻一代的个性张扬,他们都在自身境遇中寻找突破和真实的自我。
这一主题引发观众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在特殊情境下如何保持独立和拓展自我。
三、影片表达手法1. 非线性叙事《四世同堂》中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方式,通过时间的跳跃,将不同时期的剧情交织在一起,使得故事更为生动有趣。
分析中国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分析中国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导演:姜文原著:王朔编剧:姜文摄影指导:顾长卫录音师:顾长卫美术师:陈浩忠原著音乐:郭文景主演:夏雨(饰马小军)宁静(饰米兰)获奖:本片获1994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分析读解]一、人物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们是一类新典型,它展示了革命家族内部的精神冲突。
马小军们不是一般的胡同串子和市井顽主,他们是大院里的孩子,是红色特权的享有者。
他们具有由衷的英雄理想和子承父志的革命自豪感,同时又充满反秩序、反常规的自由渴望,跟父辈的革命规范和伦理法则形成了激烈冲突。
父母不在身旁,学校管理秩序的失控滋养了他们的自由发展,青春的力量无处发泄,成长的迷惑无人导引,便很容易地发展为暴力。
这是“文革”期间政治迫害之外另一种残暴。
“文革”的大环境是它滋生的土壤。
同时,马小军的青春期又具有超越时代的一般特点:一个少年开始面对社会的艰难,其间不是为外人道,耻于为外人知的辛酸在影片中时有流露:如马小军从唐山回来,见到米兰与刘忆苦亲密神态的故作轻松;从派出所回家后对着镜子阿Q式的自我宜泄;对在老莫中与刘忆苦斗殴的想像。
躁动的欲望和让人绝望的失败折磨着他,阳光灿烂之下,阴影也必浓重。
二、个人化的叙述方式(阳光)故事的背景是“文化大革命”中的70年代。
但是,在这部影片里,我们看到的是一段完全不同于以往文艺作品的“文革”历史。
这里没有批斗,没有漫天的大字报,没有苦难和创伤,没有冤狱和流放。
有的是高亢的革命歌曲,灿烂的阳光,平静悠闲的大院生活,英雄主义的理想,兄弟般的友谊和爱情的萌动,失控的欲望和游戏一般的暴力斗殴。
这是姜文记忆中的“文革”,这是姜文的少年时代,姜文无意提供一段教科书一般全面、严谨的“文革”历史,他更感兴趣的是讲述一个少年在乱世中成长的故事。
他带给观众的,是他主观中的真实。
影片纯粹从个人观点出发,不带社会公共的价值尺度去处理这个题材,这就有别于以往人物行为背负公共道德和价值要求的作品。
青春·悲剧·生命——评顾长卫电影《孔雀》

【关键词】 孔雀青春悲剧生命
有“中国第一摄影师”之称的顾长卫,在沉 寂三年之后,于2005年初“摄而优则导”推出自己 导演处女fK(孔雀》。对于自己的沉寂和转型,顾 长卫说“沉寂一段时间,与电影问离一些,是因 为我觉得成功经验会对人有很大束缚,我想让自 己多离开一些过去经历过的那些电影。这次离开 摄影师的位置,不再用一只眼睛看世界,是希望 表达自己关于人生、关于电影的更平静、更个人 的主张。”《7L雀》以悲悯的人间情怀,散文诗般 的抒情笔调,苍凉感慨的回忆方式,平静演绎的 画面语言叙述了一个家庭兄弟姊妹的青春经历命的思考。、
的人生观有了什么根本转变,、他利用婚姻做交 易,做起了“提前退休”的梦弟弟的形象隐喻了 底层青年人的愤激和盲目,渴望和幻灭,对社会 的抗拒姿态和精神上的堕落倾向一
三个人的故事,三种性格刻画,三种人生态 度和生活道路展示,从题材来看已经够分散的, 而且还要各自分段落叙述,叙述难度确实够大 这在影片当中是如何解决的呢?
不同的个性。演绎着不同的人生道路,隐 喻着不同的人生观。激情派的姐姐,遭遇到一连 串的失败,工作不如意,理想破灭,爱好受挫,爱 情失意,姐姐的生活经历,隐喻了时代理想主义 者的悲剧命运。哥哥不同,他没有远大志向,但 实在,踏实。小市民算盘比较精明。影片安排他 一个比较朴实的结局,是合理的,它隐喻了从70 年代末至)j80年代初人们务实意识的增强和生活 观念的变化,揭示了小市民生活的实际性。弟弟 的人生道路比较复杂。他本来是个小家寡民,却 做着不现实的自尊梦。耍尽手腕,历尽艰难。、虽 然刻画弟弟的镜头少了些,表现粗糙了些,但还 是可以看出他的叛逆、愤世和不合作的人生态 度。多年以后,出走的弟弟回来了,带回来一个 对象和她与前夫生的孩子,但这并不表示弟弟
解救吾先生影评

解救吾先生影评电影《解救吾先生》是由中国导演顾长卫执导,根据作家阿耐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悬疑犯罪片。
该片以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扑朔迷离的剧情闻名,被誉为中国新黑暗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影片以一个令人困惑的谜题开始,讲述了一个富豪吾先生遭到绑架的故事。
作为导演顾长卫一贯的风格,影片没有按照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而是通过非线性的剧情结构来展示故事的发展。
在影片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动机,观众需要通过不同角度的剪辑和镜头来拼凑出整个故事的真相。
这样的电影语言处理方式增加了观影的难度,但也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普通的保安员小岗,他被卷入了吾先生绑架案的漩涡中。
小岗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他为了维护正义和解救吾先生而勇敢地踏入了黑暗的世界。
他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险境,但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演员王宝强在影片中成功地诠释了这个角色,让人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除了小岗之外,影片还塑造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其中包括吾先生的妻子丽丽、警察沙丽娜、黑道老大司徒等等。
这些角色都各自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影片通过揭示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除了剧情和角色之外,影片的摄影和音乐也是其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导演顾长卫以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和运镜手法,将每一帧都拍得极具美感。
色彩的运用和镜头的构图都展现出了导演的才华和对细节的追求。
配乐方面,影片选择了大提琴演奏家杨洪基担任音乐总监,并邀请了多位音乐人为影片创作音乐。
音乐的运用恰到好处,既增强了影片的紧张氛围,又为角色的内心世界增添了更多的情感。
综上所述,电影《解救吾先生》以其扑朔迷离的剧情、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精良的制作成为了中国新黑暗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影片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悬疑片,更是一部思考人性和道德的作品。
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导演对细节的追求和对观众智慧的挑战。
故事的结局虽然带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正是这种开放性让观众无法忘怀,引发出无尽的遐想。
《孔雀》影评

浪漫如花,现实如棘——浅析《孔雀》中的高卫红70年代的北方小城、一个普通的家庭、三个个性迥异的青年人。
顾长卫导演的作品《孔雀》,用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一段平常却深刻的故事。
电影《孔雀》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三个兄妹鲜明的人物性格塑造。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老大卫国的憨傻、功利,小弟卫强的避世、虚荣,这或许是沉闷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人的缩影。
而二姐卫红却似乎与现实格格不入,她浪漫、叛逆而不安于现实,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者。
卫红的浪漫,首先体现在人物塑造的细节:电影开始不久就出现了卫红拉手风琴的镜头——音乐是卫红的爱好,这就最先为卫红的性格添上了一笔浪漫的色彩;而在之后的情节中曾多处出现卫红工作的地方下班的场景,在清一色的白衣蓝裤的女工中间,卫红穿的却是裙子。
卫红给我们的印象,是沉默、苍白、瘦弱的,而单薄的身体之下,却埋藏了卫红一颗飘渺、不安于现实的心灵。
她灵魂的内里,就如同导演安插在影片之中的番茄的红色,在青灰色的时代里分外耀眼,却也分外的不协调。
卫红的浪漫与理想主义,首次爆发在一次看跳伞的经历。
仰卧在房顶的草席之上,飞机滑过天际,伞兵依次跃下。
在卫红的眼里,白色的降落伞如同绽放在蔚蓝天空之上的花朵,于是当伞兵的梦想也悄悄在卫红的心底绽开。
为了追求梦想,卫红不惜偷窃家人的钱财,可是现实却给了她一次沉重的打击。
在锣鼓喧天的送别仪式上,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卫红的失落与悲伤——不仅仅是梦想的遗失,失掉的还有她沉默的初恋。
这次打击对卫红而言无疑是巨大的,为此,她像所有任性的女孩一样,将自己关在房里不吃不喝。
当焦急的父母撬开她的房门时,卫红正坐在窗台上仰望。
家人气急败坏地把她拉下来,一片混乱之间,碧绿的风铃叮叮作响。
象征宽旷原野的绿色,此时也隐喻了卫红瘦弱身体支撑之下宽广的内心。
卫红并不就此妥协,她用大匹的蓝布亲手缝制了一只降落伞绑在自行车的后座招摇过市,那一朵蓝色的花,仿佛是叛逆的卫红向现实下的一封战书。
顾长卫导演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顾长卫导演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摘要】顾长卫导演是中国当代著名导演,他的电影作品中经常出现独特而深刻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在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展现着不同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顾长卫导演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审美表现和社会意义探讨,深刻展现了现代女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通过对他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形象对观众产生的影响力,启发了人们对女性角色的思考和反思。
这些形象不仅在情感和审美上引发共鸣,同时也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未来,顾长卫导演可能会继续探索和拓展女性形象在他的作品中的角色和发展,为观众呈现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关键词:顾长卫导演、女性形象、电影作品、角色定位、情感表达、审美表现、社会意义、影响力、观众、启发、反思、发展方向。
1. 引言1.1 顾长卫导演的电影作品简介顾长卫导演是中国著名的电影导演,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在电影界备受关注。
顾长卫导演的电影作品涵盖了各种题材,从文艺片到商业片,都有他独特的影响力。
他以《霸王别姬》等经典作品著称,被誉为中国导演中的“文艺才子”。
顾长卫导演的电影作品中通常充满了艺术感与情感的表现,他善于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对细节的把握和对情感的刻画都达到了极致,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顾长卫导演旗下的电影作品中,女性形象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他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常常带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和复杂的情感表达,让女性角色在作品中显得更加立体和深刻。
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顾长卫导演展现了对人性和社会的一种独特理解和思考。
1.2 女性形象在电影中的重要性女性形象在电影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女性形象在电影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常是主要角色或者重要配角,她们的形象和性格塑造直接影响着整部电影的情节发展和氛围营造。
女性形象在电影中常常代表着某种特定的意义或象征,她们的行为和言谈往往代表着某种观念或者价值观,引导观众思考和反思。
《立春》镜头画面分析

击拘 禁 的情 况。角度 愈高愈 暗 示致命 的毁灭。 影片 中 (图
三 ),枯 黄的大地上 ,人物渺小且拘 束,导演使 用高角度 镜头
将几位主 人公压制在 镜头 之下,又不 得 出离镜 头之外,暗 示
他们想要 “逃离 ”,想要追 求艺术梦想但 又屡屡失败 ,“无法
逃 离 ”的 坎 坷 命 运 。
图一
法。高 角 度 的 俯 拍 镜 头 以其 独 有 的 构 图 形 式 ,在 电影 叙 事 中
有助 于进 入 故事 ,讲述 故事发生 的地方,揭示故事 主人公所
处的环 境。电影 《立春 》的开篇则 使用俯 拍镜头 再现 了故事
的发 生 地 一 一 包 头 的 一 个 破 败 封 闭 的小 县 城 。(图一 )
(三 )表现性的长镜头
意义。影片中,梦想成 为艺术家的周瑜 带着 梦想成 为画 家的
在 电影表 现手法中,长镜 头因其高度 的时空 完整性与纪
黄四宝,前 来寻求梦想成 为歌唱 家的王彩玲 的帮助 ,希望王 实性,深 受现实主 义题材创 作者 的青 睐。同时,长镜 头的意
彩玲能动用自己在北京的 ‘1人脉”帮助 黄四宝考上中央美院。 义 不 仅 在 于其 作 为 一种 电影 摄 影 技 巧 ,更 主 要 的 在 于 其 对 电
真 实 空 间 在 屏 幕 上 的 反 映 ,而 是 把 所 有记 录 着 真 实 空 间 的片 终也无法逃离的一种困境。
断镜 头,通过 剪辑构成 新的空间形态 。再现 空间则是指通 过
摄 像机 的记 录特 性和运动 特性 ,将有形 的形 态造 型、有 形的
环境 背景 以及有形 的主体运动 呈现在屏幕空 间内,从而使人
关 键 词 :镜 头语 言 景 深镜 头 符 号 性 道 具
顾长卫导演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顾长卫导演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作者:张红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3期【摘要】电影《孔雀》《立春》《最爱》被称为顾长卫的“时代三部曲”。
导演用这三部电影展示了大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女性不断挑战传统束缚、渴望逃离现实的生存状态,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女性对于自我、梦想、生活的坚守与追求。
电影通过寓意深刻的意象和真实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展示了特定时代下女性失落的人生,而且表达了导演对边缘人物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顾长卫;边缘;女性形象中图分类号:J911;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99-03“摄而优则导”的顾长卫近几年在电影创作实践方面做了很多尝试。
他注重电影的原创性与深邃性、风趣的个人化风格,影片带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在具有喜剧元素的电影情节中,渗透着令人震惊的悲剧力量;在表现小人物的命运时,传达出对人性的拷问。
其中,顾长卫导演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塑造最富有魅力与灵气。
从纯净沉闷的《孔雀》到压抑伤感的《立春》,再到极致悲凉的《最爱》,姐姐高卫红、音乐教师王彩玲、艾滋病患者商琴琴,像极了蓝、黄、红的四幅油画,为中国电影画上了绚丽的一笔。
一、为梦想而抗争的女人顾长卫导演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普通人,而且属于她们的世界都表现出闭塞、狭隘的特点,然而这几位出生在小城镇的普通人,内心有着自己的梦想与欲念。
强大的内心欲望像一只猛兽,驱使她们与外界抗衡,让她们走上一条崎岖的人生之路,在饱受磨难之后归于平静。
(一)《孔雀》中的“姐姐”——与时代抗争其导演的处女作《孔雀》是一部含蓄简约又不失伤感的“成长主题”的佳作,一举摘得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电影《孔雀》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高家三兄妹的理想与成长的故事,一个个充满生活质感的镜头将被压抑的、禁锢的青年理想连缀成或激情或悲愤的抒情诗,影片的重点则放置在“姐姐”这个形象上。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其名诗《人,诗意地安居》中提道:“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在这块大地之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长卫导演作品分析
课程:中国当代电影史
姓名:廖家禧
班级:9141081802
学号:914108180216
2015.06.05
中国当代电影,即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地区的电影,经历了一段曲折而又光辉的历史。
当代电影史老师带领我们赏析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在学知识的同时,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愉快的周六。
我们一同赏析了从早期哑片开始一直到这些年的优秀作品,其中《劳工的爱情》,《芙蓉镇》,《赛德克巴莱》,《小城之春》,《红高粱》,《孔雀》等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这些电影中,由顾长卫导演的《孔雀》在我心中最能反映社会现实,是一部深入人心的好电影。
(顾长卫,1957年12月12日出生于西安。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中国电影导演、摄影师。
“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
1982年,毕业后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助理。
1984年,任摄影师拍摄滕文骥的《海滩》。
1988年,顾长卫凭借《孩子王》获1988年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凭借《红高粱》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1993年,顾长卫凭《霸王别姬》获第66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
2005年,拍摄了自己执导的首部电影《孔雀》,凭借本片获得了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2007年,顾长卫执导的第二部影片《立春》入围罗马电影节竞赛单元。
2011年,凭借作品《最爱》获得上海影评人奖最佳导演。
1957年12月12日,出生于西安。
顾长卫的父亲是他的小学老师,母亲是他的中学老师。
1972年到1977年,顾长卫在家附近的工人文化宫帮忙,顾长卫的任务是在电影放映之前站在门口检票,也就是这份工作让顾长卫对电影产生了兴趣。
1978年,全国艺术院校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顾长卫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1981年,北京电影学院78级学生电影《我们的田野》,顾长卫参与其中,虽然这部电影并不成功,但那段经历却让顾长卫明白了许多道理。
从那以后,顾长卫养成了一个特点:越是兴奋的时候,他越沉着冷静。
1982年,毕业后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助理。
1984年,任摄影拍滕文骥《海滩》,大量采用自然光寻求更加贴近现实表现手段,给中国影坛带来不小冲击,相继拍摄了电影《大明星》、《神鞭》。
1987年,在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孩子王》,并凭借此片获1988年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担任张艺谋导演电影《红高粱》的摄影,顾长卫西部风格迥异,影片中创造性地运用摄影造型手段,展现了具有震撼力和意境深远视觉形象,获得第八届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1999年,担任电影《纽约的秋天》的摄影工作,这是由著名女演员陈冲担任导演的电影作品,在国外完成拍摄。
2005年,顾长卫的导演处女作《孔雀》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8] 。
2007年,他的第二部导演作品《立春》为他的妻子、女主角蒋雯丽赢得了罗马电影节影后的桂冠。
2011年5月10日,顾长卫第三部导演作品《最爱》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改编自阎连科的长篇小说《丁庄梦》,由章子怡、郭富城、濮存昕、蒋雯丽等领衔主演。
首周票房达4000万,内地总票房约为5760万人民币
;凭借此片顾长卫获得上海影评人奖最佳导演。
2010年,任第82届奥斯卡评委。
本届奥斯卡的评委有5777人,华人面孔占到9席,包括卢燕、陈冲、邬君梅、陈凯歌、李安、吴宇森、李连杰、章子怡。
2012年,顾长卫首部微电影《龙头》,于优酷大师微电影中发布,凭借此片顾长卫在“2013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中斩获“最佳长片导演奖”;同年11月,与华谊公司签订合同,正式入驻华谊。
2013年4月,顾长卫担任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
2014年12月24日,由顾长卫执导,陈赫、Angelababy主演的贺岁喜剧《微爱之渐入佳境》,两位主演从“跑男”跑进大银幕,上演了一出网络时代之下“现实虐我千百遍,我用手机摇初恋”的喜剧故事。
)
(1)以上对顾长卫导演的介绍来自百度文库
《孔雀》是一部由顾长卫执导,张静初、吕聿来、冯瓅、冯砾主演的剧情片,于2005年2月18日上映。
影片讲述了生活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方小城市安阳的一个五口之家的故事[1] 。
中文名
孔雀
外文名
Peacock
导演
顾长卫
编剧
李樯
类型
剧情
主演
张静初,吕聿来,冯砾,冯瓅
片长
141分钟
上映时间
2005年2月18日
对白语言
国语(河南安阳方言)/中文字幕
色彩
彩色
(2)以上《孔雀》基本信息来自百度文库
以下为《孔雀》获奖情况
时间奖具体奖项获奖方备注
2005年第55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银熊奖《孔雀》获奖[8]
金熊奖顾长卫提名2005年第十四届上海影评人奖最佳女演员张静初获奖
2005年第二十五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黄梅莹获奖
最佳男配角冯璤提名
最佳导演处女作顾长卫
2006年第六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顾长卫获奖[9]
最佳女主角张静初
最佳新演员冯砾
最佳编剧李樯
最佳影片孔雀提名[10]
最佳男主角冯瓅
最佳女配角黄梅莹
最佳新导演顾长卫
最佳新演员张静初
(3)以上获奖情况来自百度文库
关于人物
《孔雀》是顾长卫导演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影片讲述了生活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方小城市安阳的一个五口之家的故事。
这一家五口由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和弟弟即电影的讲述者组成。
张静初在本片中饰演一个有梦想,但在外人眼中不可理解的神经质的角色,她给人印象最深的场景一定是他将降落伞绑在自行车后在大街上骑行,路人只把她当疯子,直到母亲将其扑倒,并把降落伞扔掉。
在别人眼中,这个女孩的梦想是微不足道的,而在张静初所饰演的角色高卫红眼中的地位却足以让她放弃节操。
这个家的长子是一个胖子,在别人眼中那个傻子,带着孩子的稚气,在家受着父母的溺爱,在外受着同龄人的欺负。
在家弟弟妹妹全都让着他,甚至在外面被欺负了还需要妹妹找人报仇,而这个胖子并不领情,拿鸭腿巴结外人。
他惟一一次爱情失败了,这是毋庸置疑的失败,任何一个明白人,包括他的母亲,甚至他自己都明白的道理。
但是,他毕竟尝试过。
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典型人物。
最终,他在父母的介绍下与人相亲,或多或少还算得到了一个美满的婚姻。
而这个家最沉默,看似可有可无的角色弟弟却可能是这部电影中最重要的角色,他在这部电影中饰演一个讲述者的角色。
这是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一个男孩,内心幼稚小气虚荣,是这个时期的男孩子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必然是他不认为自己送伞的哥哥,并帮外人补刀的场景。
后来他离家出走,当了海军,娶妻生子,最终还是回到家乡。
以上为本人对这一家三子的看法,顾长卫导演在其中分别赋予了不同的感情与意义。
这既是对一个人在不同年纪性格的集中体现,也是不同性格的人的夸张对比。
他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底层人民进行真实写照,朴实地体现了当时的人的梦想,悲剧,努力,性格等等。
这是顾长卫导演对人物的刻画。
关于作品风格
这部电影用记叙的方式,以一个当事人,一个近似旁观者的角度讲述故事,我觉得这是顾长卫导演独有的艺术风格。
大部分的导演会将讲述者的身份安排给一号主角,例如高卫红。
但是他并没有。
或许从一个家里最小的孩子眼中看到的才是最真实,最客观,最符合当时情况的。
作品中充满了女性主义。
传统电影里,最有梦想的本来是属于孩子的,譬如这个家庭的弟弟。
然而这个角色是高卫红的,她是一个有梦想的女孩,反映了导演对女性的肯定。
他认为女性应和男性一样,有有梦想的权利。
然而这个角色却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压迫,从母亲把降落伞扯下来这一事件中平淡地表达了顾长卫导演为其痛心的强烈情感。
顾长卫对于场景的设置很有讲究,两个儿子住同一间房间,大儿子的床有蚊帐,而小儿子的没有,十分注重细节,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从这个细节看出父母的偏心。
一家三口都在走栏上吃饭,别具一格,是本电影的一大特色,一方面体现出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当时邻里之间的关系还算和睦。
所以说顾长卫导演十分注意细节和场景的布置。
关于情感及蕴意
整个影片平淡无奇,而在结尾时刻意地点题,那是一家人去动物园看孔雀的场景。
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孔雀开屏的场景。
或许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如此,没有机会看到孔雀开屏那一刻,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平平淡淡,而孔雀开屏永远只是一个梦想。
有时候我们觉得梦想破灭了,然而后来才发现,是我们没有坚持到最后:这一家人离开后,孔雀开屏了。
孔雀在吸引异性的注意,却万万没想到,异性看到的只是它丑陋的屁股。
我们很多人有才华,却总是找不到发现自己的伯乐。
直到最后一刻,镜头转向开屏的孔雀的正面。
华丽的羽翼张开,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然而,并没有人知道这一家人走后孔雀会开屏。
异性孔雀也不知道丑陋的屁股的对面如此华丽。
或许顾长卫导演正是借此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看法。
人们很难看到生活的美好,并平平碌碌地过完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