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答案

合集下载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一)戴维宁定理的证明
设流过端口以外的电路中的电流为 i,则据替代定 ,则据替代定 理,外电路可以用一个电流为 i的电流源 iS替代,如图(a)所 替代,如图(a) (a)所 示;则又据 叠加定理,得其相应的分电路 (b),(c): 示;则又据叠加定理 ,得其相应的分电路(b) (c): 叠加定理,得其相应的分电路 (b),
:在线性 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 叠加定理 :在 线性 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 压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激励) 单独作用 时在 压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激励)单独作用 单独作用时在 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 代数和. 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代数和.
§4-1 叠加定理
也就是说,只要电路存在唯一解,线性电路中 的任一结点电压,支路电压或支路电流均可表示为 以下形式: y = H 1uS1 + H 2 uS 2 + + H m uSm + K 1 iS1 + K 2 iS 2 + + K n iSn ——表示电路中独立 其中:uSk 表示电路中独立电压源的电压 独立电压源的电压
+ Req + u RL
uS1
NS
uS2
RL
口 含一 源 端
1
戴维宁定理
- -
uoc
维 宁 等 效 电 路
1' i1
RL
isc
1'
1'
u R Geq L
-
+
诺顿定理
诺 顿 等 效 电 路
1'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对外电路而言,"含源一端口NS"可以用一条含源支路 对外电路而言," 含源一端口N 可以用一条含源支路 等效替代 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称为一端口的等效发电机 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称为一端口的等效发电机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

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

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

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单项选择题1.C2.B3.C4.D5.D6.C7.B8.A9.B 10.B11.B 12.C 13.A 14.C 15.C16.D 17.A 18.A 19.D 20.B21.B 22.C 23. A 24.D 25.D26.D 27.B 28.A 29.D 30.B31.C 32.C 33.D 34.D 35.A36.B 37.A 38.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D4.CD5.ACD6.ABD7.ABCD8.ABCD9.ABC 10.ABCD11.ACD 12.ABD 13.ABCD 14.ABCD 15.ACD16.BCD 17.ABC三、简答题1.简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

第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巴黎和平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

和会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

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2.试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第一,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五四爱国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

第四章作业(答案)

第四章作业(答案)

第四章生产者选择(1)一、选择题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D )A.存在技术进步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C.只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D.B与C2、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 )A.平均产量增加B.平均产量减少C.平均产量不变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3、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10%,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 D )A.产出增加10% B.产出减少10% C.产出的增加大于10% D.产出的增加小于10%4、当劳动的(L)总产量下降时,( C )A/劳动的平均产量为负B劳动的平均产量为零C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D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5、当劳动的平均产量为正但递减时,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D )A正 B 零C负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B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7、当劳动L的边际产量为负时,我们是处于( C )A L的第一阶段B L的第二阶段C 的第三阶段D 上述都不是8、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D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9、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D )A. 与纵轴相交B. 经过原点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 与横轴相交10、如果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B )A. 增加投入B. 保持原投入不变C. 减少投入D. 上述均不正确11、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C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四、分析讨论题1、已知生产函数Q=AL1/3K2/3,判断:(1)在短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是否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支配?(提示判断dMP/dL 的值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2)长期属于规模报酬的哪一种类型?解:(1)因为Q=F(L、K)=AL1/3K2/3,于是有:F(tL、tK)= A(tL)1/3(tK)2/3=t·F(L、K)所以,生产函数Q=AL1/3K2/3属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课后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课后答案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1指数P107练习1.用根式的形式表示下列各式(0a>):(1)12a;(2)34a;(3)35a-;(4)23a-.2.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表示下列各式:(1()0x>;(2()m n>;(3()0p>;(4)3a>.3计算下列各式:(1)323649⎛⎫⎪⎝⎭;(2);(3)111824a a a-;(4)1123331222x x x--⎛⎫-⎪⎝⎭.P109练习1.计算下列各式:(1)(;(2)233a a a πππ-.2.利用计算工具,探究下列实数指数幂的变化规律:(1)x 取负实数,使得x 的值逐渐增大并趋向于无穷大,计算相应的()2xx R ∈的值,观察变化趋势;(2)x 取正实数,使得x 的值逐渐增大并趋向于无穷大,计算相应的()12xx R ⎛⎫∈ ⎪⎝⎭的值,观察变化趋势.【答案】(1)(2)的值趋向于0.习题4.1P109复习巩固1.求下列各式的值:(1;(2(3(4.【答案】(1100=;(20.1=-;(3|4|4ππ=-=-;(4||x y=-.2.选择题(1).设0a>,则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4334a a a= B.2332a a a÷= C.22330a a-= D.144()a a=【答案】D(2).设0a>,m,n是正整数,且1n>,则下列各式m n a=;01a=;mna-=;正确的个数是()A.3B.2C.1D.0【答案】解:∵a >0,m ,n 是正整数,且n >1,∴mn a =显然a 0=1,正确,而1m n m naa-==m na-=故选:A .3.填空题(1)在112-⎛⎫- ⎪⎝⎭,122-,112-⎛⎫⎪⎝⎭,12-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___;【答案】解:11(02--<,1111221(22202--->>>>,∴最大的数是112-⎛⎫⎪⎝⎭.故答案为:112-⎛⎫⎪⎝⎭.(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可将π重新排列为_______(可用计算工具).4.用分数指数幂表示下列各式(式中字母均为正数):(1;(2;(3)154m .5.计算下列各式(式中字母均为正数):(1)1373412a a a ;(2)253364a a a ÷;(3)121334x y -⎛⎫ ⎪⎝⎭;(4)21113333243a b a b ---⎛⎫÷- ⎪⎝⎭.6如果在某种细菌培养过程中,细菌每10min 分裂1次(1个分裂成2个),那么经过1h ,1个这种细菌可以分裂成_____________个.【答案】由题:细菌每10min 分裂1次(1个分裂成2个),经过1h 可分裂6次,可分裂成6264=(个).故答案为:647.(1)已知102,103m n ==,求32210m n-的值;(2)已知23x a =,求33x x x xa aa a--++的值.221x x a a -=-+8.已知11223a a -+=,求下列各式的值:(1)1a a -+;(2)22a a -+.(2)由(1)知17a a -+=,两边平方得2222249,47a a a a --++=∴+=.9.从盛有1L 纯酒精的容器中倒出13L ,然后用水填满;再倒出13L ,又用水填满……(1)连续进行5次,容器中的纯酒精还剩下多少?(2)连续进行n 次,容器中的纯酒精还剩下多少?10.(1)当n =1,2,3,10,100,1000,10000,100000,……时,用计算工具计算()*11nn N n ⎛⎫+∈ ⎪⎝⎭的值;(2)当n 越来越大时,11nn ⎛⎫+ ⎪⎝⎭的底数越来越小,而指数越来越大,那么11nn ⎛⎫+ ⎪⎝⎭是否也会越来越大?有没有最大值?【答案】(1)12331191412;1 2.25;1 2.370412433⎛⎫⎛⎫⎛⎫⎛⎫+=+==+=≈ ⎪ ⎪ ⎪ ⎪⎝⎭⎝⎭⎝⎭⎝⎭;1010010100111 1.125937;1 1.01 2.704810100⎛⎫⎛⎫+=≈+=≈ ⎪ ⎪⎝⎭⎝⎭;100010011 1.001 2.71691000⎛⎫+=≈ ⎪⎝⎭;100001000011 1.0001 2.718110000⎛⎫+=≈ ⎪⎝⎭;10000010000011 1.00001 2.7183100000⎛⎫+=≈ ⎪⎝⎭.(2)由(1)知,当n 越来越大时,11nn骣琪+琪桫的值也会越来越大,但没有最大值.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2指数函数4.2.1指数函数的概念P115练习1.下列图象中,有可能表示指数函数的是()A. B.C. D.【答案】由于0x y a =>(0a >,且1a ≠),所以A ,B ,D 都不正确,故选C.2.已知函数(),y f x x =∈R ,且(0.5)(1)(0.5)(0)3,2,2,,2(0)(0.5)(0.5(1))f f f n f f f f n ====- ,*n ∈N ,求函数()y f x =的一个解析式.【答案】3.在某个时期,某湖泊中的蓝藻每天以6.25%的增长率呈指数增长,那么经过30天,该湖泊的蓝藻会变为原来的多少倍?(可以使用计算工具)【答案】设现在的蓝藻量为a ,经过30天后的蓝藻量为y ,则30(1 6.25%)y a =+,4.2.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P118练习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3x y =和13xy ⎛⎫= ⎪⎝⎭的图象,并说明它们的关系.2.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1);(2) 3.5 2.30.3,0.3--;(3)0.5 1.21.2,0.5.(2)函数0.3x y =在R 上为减函数,3.5 2.33.5 2.3,0.30.3---<-∴> .(3)0.50 1.200.5 1.21.2 1.21;0.50.51, 1.20.5>=<=∴> .3.体内癌细胞初期增加得很缓慢,但到了晚期就急剧增加,画一幅能反映体内癌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答案】经时间x ,癌细胞数量为y ,图象如图.习题4.2P118复习巩固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32xy -=;(2)213x y +=;(3)512xy ⎛⎫= ⎪⎝⎭;(4)10.7x y =.【答案】(1)R ;(2)R ;(3)R ;(4){|0}x x ≠.2.一种产品原来的年产量是a 件,今后m 年内,计划使产量平均每年比上一年增加%p ,写出年产量y (单位:件)关于经过的年数x 的函数解析式.【答案】()*(1%),x y a p x x m=+∈≤N 3.比较满足下列条件的m ,n 的大小:(1)22m n <;(2)m n 0.20.2<;(3)(01)n m a a a <<<;(4)(1)m n a a a >>.【答案】解:(1)∵函数2x y =在R 上单调递增,且22m n <,∴m n <;(2)∵函数0.2x y =在R 上单调递减,且m n 0.20.2<,∴m n >;(3)∵函数()01xy a a =<<在R 上单调递减,且(01)n m a a a <<<,∴m n >;(4)∵函数()1xy a a =>在R 上单调递增,且(1)m n a a a >>,∴m n >.4.设函数0()(1)xf x Q r =+,且(10)20.23,(11)23.26f f ==.(1)求函数()f x 的增长率r ;(2)求(12)f 的值.【答案】解:(1)由已知得100110(1)20.23(1)23.26Q r Q r ⎧+=⎨+=⎩,解得00.155r Q ≈⎧⎨≈⎩.所以增长率r 约为0.15.(2)由(1)知,()5(10.15)x f x =+,∴1212(12)5(10.15)51.1526.75f =⨯+=⨯≈.P119综合运用5.求下列函数可能的一个解析式:(1)函数()f x 的数据如下表:x012()f x 3.504.205.04(2)函数()g x 的图象如图:【答案】解:(1)设()f x ax b =+.把(0,3.50),(1,4.20)代入得,3.504.20b a b =⎧⎨=+⎩,解得0.703.50a b =⎧⎨=⎩,()0.70 3.50f x x ∴=+为可能的解析式;(2)设()x g x k a =⋅,将(1,2),(1,8)-代入,得6.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1)0.83,0.73;(2)0.10.75-,0.10.75;(3) 2.71.01, 3.51.01;(4) 3.30.99, 4.50.99.【答案】(1)由3x y =单调递增,0.80.7>,所以0.830.73>;(2)由0.75x y =单调递减,0.10.1-<,所以0.10.75-0.10.75>;(3)由 1.01x y =单调递增,2.7 3.5<,所以 2.71.01< 3.51.01;(4)由0.99x y =单调递减,3.3 4.5<,所以 3.30.99 4.50.99>.7.当死亡生物组织内碳14的含量不足死亡前的千分之一时,用一般的放射性探测器就测不到碳14了.如果死亡生物组织内的碳14经过九个“半衰期”后,那么用一般的放射性探测器能测到碳14吗?所以能探测到.8.按复利计算利息的一种储蓄,本金为a (单位:元),每期利率为r ,本利和为y (单位:元),存期数为x .(1)写出本利和y 关于存期数x 的函数解析式;(2)如果存入本金1000元,每期利率为2.25%,试计算5期后的本利和.【答案】解:(1)根据题意可得(1)x y a r =+;(2)由(1)可知,当5x =时,51000(1 2.25%)y =+51000 1.022111.5768≈=⨯,∴5期后的本利和约为1117.68元.拓广探索9.已知函数()||12x f x a b ⎛⎫=+ ⎪⎝⎭的图象过原点,且无限接近直线2y =但又不与该直线相交.(1)求该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象;(2)判断该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答案】解:(1)由题意知,0,2a b b +==,2a ∴=-,⎩()f x ∴为偶函数,10.已知f (x )=a x,g (x )=1xa ⎛⎫⎪⎝⎭(a >0,且a ≠1).(1)讨论函数f (x )和g (x )的单调性;(2)如果f (x )<g (x ),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答案】(1)当a >1时,f (x )=a x 是R 上的增函数,当0<a <1时,f (x )=a x 是R 上的减函数,当a >1时,x <0;当0<a <1时,x >0.∴当a >1时,x 的取值范围是(,0)-∞;当0<a <1时,x 的取值范围是(0,)+∞.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3对数4.3.1对数的概念P123练习1.把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对数式写成指数式:(1)328=;(2)m =;(3)131273-=;(4)3log 92=;(5)lg 2.3n =;(6)31log 481=-.【答案】(1)2log 83=(5) 2.310n=2.求下列各式的值:(1)5log 25;(2)0.4log 1;(3)1ln e;(4)lg 0.001.【答案】(1)2(2)0(3)-1(4)-33.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13log 3x =-;(2)log 494x =;(3)lg 0.00001x =;(4)ln x =-.4.3.2对数的运算P126练习1.求下列各式的值:(1)()23log 279⨯;(2)lg 5lg 2+;(3)1ln 3ln 3+;(4)33log 5log 15-.【答案】(1)7(2)1(3)0(4)-12.用lg ,lg ,lg x y z 表示下列各式:(1)lg()xyz ;(2)2lg xyz ;(3)3;(4)2lg y z .【答案】解:(1)()lg lg lg lg xyz x y z ++=;3.化简下列各式:(1)2345log 3log 4log 5log 2⨯⨯⨯;(2)()()48392log 3log 3log 2log 2++.【答案】(1)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结合换底公式,展开化简可得(2)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化简可得()()48392log 3log 3log 2log 2++()()23232232log 3log 3log 2log 2=++习题4.3P126复习巩固1.把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对数式写成指数式:(1)31x =;(2)146x=;(3)106x =;(4)25x e =;(5)5log 27x =;(6)71log 3x =;(7)lg 0.3x =;(8)x =2.选择题(1)使式子(21)log (2)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A.2x >B.2x < C.122x << D.122x <<,且1x ≠【答案】D(2)对数lg a 与lg b 互为相反数,则有()A.0a b +=B.0a b -= C.1ab = D.1a b=【答案】C3.求下列各式的值:(1)1log 2log 2a a+;(2)33log 18log 2-;(3)1lglg 254-;(4)522log 253log 64-;(5)()22log log 16;(6)235log 25log 4log 9⨯⨯.(5)()()42222222log log 16log log 2log 4log 22====;(6)222235233log 25log 4log 9log 5log 2log 3⨯⨯=⨯⨯3258log 2log 5log 3=⨯⨯38log 3818==⨯=4.求满足下列条件的x 的值:(1)ln ln ln x a b =+;(2)lg 3lg lg x n m =-;(3)1log log log 2a a a xbc =-;(4)()234log log log 0x =⎡⎤⎣⎦.【答案】解:(1)ln ln ln x a b=+ ln ln()x ab ∴=,x ab∴=(4)()423log log log 0x =⎡⎤⎣⎦ ,()34log log 1x ∴=,4log 3x ∴=,3464x ∴==P127综合运用5.已知lg 2,lg 3a b ==,求下列各式的值:(1)lg 6;(2)3log 4;(3)2log 12;(4)3lg 2.【答案】lg 2a = ,lg 3b=解:(1)lg 6lg(23)lg 2lg 3a b =⨯=+=+.6.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各式的值:(1)若3log 41x =,求44x x -+的值;(2)若()3x f x =,求()3log 2f 的值.【答案】解:(1)3log 41x = ,(2)()3x f x = ,()3log 23log 232f ∴==.7.证明:(1)log log log 1a b c b c a ⋅⋅=;(2)m log log na a nb b m=.故log log log =1b a c b c a ⋅⋅.8.某地GDP 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5%,按此增长率,多少年后该地GDP 会翻两番?【答案】设某地GDP 今年为a ,x 年后GDP 会翻两番,则由题知(1 6.5%)2x a a +=,解得 1.065log 211.0067x =≈,故12年后GDP 会翻两番拓广探索9.我们可以把365(11%)+看作每天的"进步”率都是1%,一年后是3651.01;而把365(11%)-看作每天的“落后”率都是1%,一年后是3650.99.利用计算工具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1)一年后“进步”的是“落后”的多少倍?(2)大约经过多少天后“进步”的分别是“落后”的10倍、100倍、1000倍?∴一年后“进步”的大约是“落后”的1480.7倍∴大约经过230天“进步”的是“落后”的100倍.10.酒驾是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为了保障交通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100mL 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79mg 的驾驶员即为酒后驾车,80mg 及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假设某驾驶员喝了一定量的酒后,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上升到了1mg /mL.如果在停止喝酒以后,他血液中酒精含量会以每小时30%的速度减少,那么他至少经过几个小时才能驾驶?【答案】设他至少经过x 个小时才能驾驶汽车,则()100130%20x-<,∴他至少经过5个小时才能驾驶汽车.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4对数函数P131练习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ln 1y x =-;(2)1lg y x =;(3)71log 13y x=-;(4)()log 0,1a y a x a =>≠.【答案】(1)(),1-∞(2)()()0,11,+∞2.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lg10x y =;(2)lg 10x y =.【答案】(1)lg10x y x ==,图象如图(2)()lg 010xy x x =>=,图象如图.3.已知集合{1,2,3,4,}A = ,集合{2,4,8,16,}B = ,下列函数能体现集合A 与集合B 一一对应关系的是__________.①2x y =;②2y x =;③2log y x =;④2y x =.【答案】①当x A ∈时,2x y =的值域为B.②当3x =时,3A ∈,但29x B =∉.③当x B ∈时,2log y x =的值域为A.④当3x =时,26y x B ==∉.∴能体现A ,B 对应关系的是①③.故答案为:①③4.4.2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P135练习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3log y x =和13log y x =的图象,并说明它们的关系.【答案】图象如图.相同点:两图象都位于y 轴的右侧,都经过点()1,0,这说明两函数的定义域都是(0,)+∞;两函数的值域都是R .不同点:3log y x =的图象是上升曲线,2.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1)lg 0.6,lg 0.8;(2)0.50.5log 6,log 4;(3)log 5,log 7m m .【答案】(1)lg y x =为增函数,0.60.8,lg 0.6lg 0.8<∴< .(2)0.5log y x =为减函数,0.50.564,log 6log 4>∴< .(3)当1m >时,log m y x =为增函数.57,log 5log 7m m <∴< .当01m <<时,log m y x =为减函数.57,log 5log 7m m <∴> .3.某地去年的GDP (国内生产总值)为30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6.8%.(1)设经过x 年达到的年GDP 为y 亿元,试写出未来5年内,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经过几年该地GDP 能达到3900亿元人民币?【答案】(1)由题意3000(1 6.8%)(05)x y x =+.∴约经过4年该地GDP 能达到3900亿元人民币.4.4.3不同函数增长的差异P139练习1.三个变量123,,y y y 随变量x 变化的数据如下表:x0510152025301y 513050511302005313045052y 59016202916052488094478401700611203y 5305580105130155其中关于x 呈指数增长的变量是_____【答案】指数型函数呈“爆炸式”增长.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三个变量,1y ,2y ,3y 的值随着x 的增加都是越来越大,但是增长速度不同,相比之下,变量2y 的增长速度最快,可知变量2y 关于x 呈指数型函数变化.故答案为:2y 2.(1)(2)(3)分别是函数3x y =和5y x =在不同范围的图象,借助计算工具估算出使35x x >的x 的取值范围(精确到0.01).(1)(2)(3)【答案】记()35x f x x =-,计算(0)10=>f ,(0.3)0.110f =-<,(0.15)0.4290f =>,(0.225)0.1550f =>,(0.263)0.020f =>,(0.282)0.0470f =-<,(0.272)0.0110f =-<,0.2720.2630.090.1-=<,近似解取0.27,(2)10,(3)120,f f =-<=>(2.5) 3.0880f =>,(2.25)0.5950f =>,(2.125)0.3000f =-<,(2.188)0.1250f =>,2.125 2.1880.0070.01-=<,近似解取2.19,故估算范围是(,0.27)(2.19,)-∞+∞ 3.如图,对数函数lg y x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f x =的图象有A ,B 两个公共点,求一次函数()y f x =的解析式.【答案】由题意(1,0),(2,lg 2)A B .设()f x ax b =+,则0lg 2lg 22lg 2a ba ab b ⎧=+=⎧⇒⎨⎨=+=-⎩⎩.()(lg 2)lg 2(lg 2)(1)f x x x ∴=-=-4.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y f x =可能是()A.11,(0,)y x x -=-∈+∞B.31,(0,)22xy x ⎛⎫=-∈+∞ ⎪⎝⎭C.ln y x=D.1,(0,)y x x =-∈+∞【答案】由图象过()1,0知B 不正确,由()31f >知A 不正确,由图象为曲线知D 不正确,所以应选C.习题4.4P140复习巩固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 =;(2)y =.【答案】解:(1)由条件知0x >,故定义域为(0,)+∞.2.比较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正数m ,n 的大小:(1)33log log m n <;(2)0.30.3log log m n <;(3)log log (01)a a m n a <<<;(4)log log (1)a a m n a >>.【答案】(1)因为3log y x =为增函数,故m n <;(2)因为0.3log y x =为减函数,故m n >;(3)因为()log ,01a y x a =<<为减函数,故m n >;(4)因为()log ,1a y x a =>为增函数,故m n >;3.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火箭的最大速度v (单位:m /s )和燃料的质量M (单位:kg )、火箭(除燃料外)的质量m (单位:kg )的函数关系表达式为2000ln 1Mv m ⎛⎫=+⎪⎝⎭.当燃料质量是火箭质量的多少倍时,火箭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12km /s ?61e -倍.4.函数2log y x =,5log y x =,lg y x =的图象如图所示,(1)试说明哪个函数对应于哪个图象,并解释为什么;(2)以已有图象为基础,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12log y x =,15log y x =,110log y x =的图象;(3)从(2)的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答案】【小问1详解】当底数大于1时,在直线1x =的右侧,底数越大,函数图象越靠近x 轴,所以①对应函数lg y x =,②对应函数5log y x =,③对应函数2log y x =.【小问2详解】.【小问3详解】从(2)的图中发现25log ,log ,lg y x y x y x ===的图象分别与5.大西洋鲑鱼每年都要逆流而上2000m ,游回产地产卵,研究链鱼的科学家发现链鱼的游速,(单位:/m s )可以表示为31log 2100O v =,其中O 表示鱼的耗氧量的单位数.(1)当一条鱼的耗氧量是2700个单位时,它的游速是多少?(2)计算一条鱼静止时耗氧量的单位数.6.在2h 内将某种药物注射进患者的血液中,在注射期间,血液中的药物含量呈线性增加;停止注射后,血液中的药物含量呈指数衰减.下面能反映血液中药物含量Q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是()A. B.C. D.【答案】解:在在2h 内,血液中的药物含量呈线性增加,则第一段图象为线段,且为增函数,排除A ,D ,停止注射后,血液中的药物含量呈指数衰减,排除C .能反映血液中药物含量Q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是B .P140综合运用7.判断下列各对函数是否互为反函数,若是,则求出它们的定义域和值域:(1)ln ,x y x y e ==;(2)1log ,xa y x y a ⎛⎫=-= ⎪⎝⎭.【答案】(1)求ln y x =的反函数有ln x x y y e =⇒=.故ln ,x y x y e ==,且互为反函数.ln y x =的定义域为(0)+∞,,值域为R .x y e =的定义域为R ,值域为(0)+∞,.互为反函数.8.设()y f x =表示某学校男生身高为x cm 时平均体重为y kg ,(1)如果函数()y f x =的反函数是()y g x =,那么()y g x =表示什么?(2)如果(170)55f =,那么求(55)g ,并说明其实际意义.【答案】(1)因为()y f x =表示某学校男生身高为x cm 时平均体重为y kg ,则其反函数自变量与因变量交换,即()y g x =表示该校男生体重为x kg 时,平均身高为y cm .(2)由(1)可得(55)170g =.且(170)55f =说明该校某男生身高为170cm 时,体重为55kg .(55)170g =说明该校某男生体重为55kg 时,身高为170cm .9.某地由于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某种疾病的患病率正以每年15%的比例降低,要将当前的患病率降低一半,需要多少年?【答案】解:设今年的患病率为a ,经x 年后的患病率为当前的一半.则10.声强级1L (单位:dB )由公式11210lg 10I L -⎛⎫= ⎪⎝⎭给出,其中I 为声强(单位:2/W m ).(1)一般正常人听觉能忍受的最高声强为21/W m ,能听到的最低声强为12210/W m -.求人听觉的声强级范围.(2)平时常人交谈时的声强约为6210/W m -,求其声强级.因此人听觉的声强级范围为0120dB dB -.11.假设有一套住房从2002年的20万元上涨到2012年的40万元.下表给出了两种价格增长方式,其中1P 是按直线上升的房价,2P 是按指数增长的房价,t 是2002年以来经过的年数.t 051015201/P 万元20402/P 万元2040(1)求函数1()P f t =的解析式;(2)求函数2()P f t =的解析式;(3)完成上表空格中的数据,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的图像,然后比较两种价格增长方式的差异.【答案】(1)因为1P 是按直线上升的房价,设(),0f t kt b t =+≥,由(0)020f k b =⨯+=,(10)1040f k b =⨯+=,可得2,2k b ==,即1220,0P t t =+≥.(2)因为2P 是按指数增长的房价,设0(),0tg t a a t =≥,由01000(0)20,(10)40g a a g a a ====,则表格如下:根据表格和图像可知:房价按函数1()P f t =呈直线上升,每年的增加量相同,保持相同的增长速度;按函数2()P g t =呈指数增长,每年的增加量越来越大,开始增长慢,然后会越来越快,但保持相同的增长比例.P141拓广探索12.已知1log 12a <,112a⎛⎫< ⎪⎝⎭,121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3.比较下列各题中三个值的大小:(1)0.20.30.4log 6,log 6,log 6;(2)234log 3,log 4,log 5.且lg 0.2lg 0.3lg 0.40<<<,故0.20.30.4log 6log 6log 6>>23log 3log 4∴>同理可证35234log 4log 5,log 3log 4log 5>∴>>.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5函数的应用(二)4.5.1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P144练习1.图(1)(2)(3)分别为函数()y f x =在三个不同范围的图象.能否仅根据其中一个图象,得出函数()y f x =在某个区间只有一个零点的判断?为什么?(1)(2)(3)【答案】解:不能,如仅依据图(1)易得出()f x 在(-200,200)内仅有一个零点的错误结论,要证明函数在某区间上只有一个零点,除证明该函数在区间端点的函数值异号外,还需证明该函数在该区间上是单调的.2.利用计算工具画出函数的图象,并指出下列函数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1)()335f x x x =--+;(2)()()2ln 23f x x x =--;(3)()144x f x e x -=+-;(4)()()()()3234f x x x x x =+-++.【答案】作出函数图象(如图).因为(1)10f =>, 1.5) 2.8750f =-<(,所以3()35f x x x =--+在区间(1,1.5)上有一个零点.又因为()f x 是(,)-∞+∞上的减函数.所以3()35f x x x =--+在(,)-∞+∞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作出函数图象(如图),因为(3)0f <,(4)0f >,所以()2ln(2)3f x x x =--在区间(3,4)上有一个零点,又因为()2ln(2)3f x x x =--在(2,)+∞上是增函数,所以()f x 在(2,)+∞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作出函数图象(如图),因为(0)0f <,(1)0f >,所以1()44x f x x -=+-e在区间(0,1)上有一个零点.又因为1()44x f x x -=+-e 在(,)-∞+∞上是增函数,所以()f x 在(,)-∞+∞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4)作出函数图象(如图).因为(4)0f -<,(3)0f ->,(2)0f -<,(2)0f <,(3)0f >,所以()3(23)(4)f x x x x x =+-++)(在(-4,-3),(-3,-2),(2,3)上各有一个零点.4.5.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P146练习1.借助信息技术,用二分法求函数()321.10.9 1.4f x x x x =++-在区间(0,1)内零点的近似值(精确度为0.1)【答案】解:利用计算机软件画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由题设可知()0 1.40f =-<,()1 1.60f =>,于是()()010f f ⋅<.又因为函数()f x 在()0,1内单调递增,所以函数()f x 在区间()0,1内有一个零点.下面用二分法求函数()321.10.9 1.4f x x x x =++-在区间()0,1内的零点取区间()0,1的中点00.5x =,用计算器可算得()0.50.55f =-.因为()()0.510f f ⋅<,所以()00.51x ∈,.再取区间()0.5,1的中点2075x =,用计算器可算得()0.750.32f ≈.因为()()0.50.750f f ⋅<,所以()00.50.75x ∈,.同理可得()00.6250.75x ∈,,()00.6250.6875x ∈,.2.借助信息技术,用二分法求方程x=3-lgx 在区间(2,3)内的近似解(精确度为0.1).【答案】解:原方程即lg 30x x +-=,令()13f x x gx =+-,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用计算器可算得()20.70f ≈-,()30.48f ≈,于是()()230f f ⋅<,又因为函数()f x 在()2,3内单调递增,所以这个方程在区间()2,3内有一个解.下面用二分法求方程3x lgx =-在区间()2,3的近似解.取区间()2,3的中点1 2.5x =,用计算可算得()2.50.10f ≈-.因为()()2.530f f <,所以()0 2.53x ∈,.再取区间()2.5,3的中点2275x =,用计算器可算得()2.750.19.f ≈因为()()2.5 2.750f f ⋅<,所以0 2.52.75x ∈(,).同理可得()0 2.52.625x ∈,,()0 2.56252.625x ∈,.所以原方程的近似解可取为2.5625.4.5.3函数模型的应用P150练习1.已知1650年世界人口为5亿,当时人口的年增长率为0.3%;1970年世界人口为36亿,当时人口的年增长率为2.1%.(1)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计算,什么时候世界人口是1650年的2倍?什么时候世界人口是1970年的2倍?(2)实际上,1850年以前世界人口就超过了10亿;而2004年世界人口还没有达到72亿.你对同样的模型得出的两个结果有何看法?【答案】解:(1)设1650年后n 年,人口是1650年的2倍,即有5(10.3%)10n +=,两边取常用对数,可得 1.0032nlg lg =,即有36(1 2.1%)72m +=,两边取常用对数,可得 1.0212mlg lg =,则有1881年世界人口是1650年的2倍,2003年世界人口是1970年的2倍;(2)实际上,1850年以前世界人口就超过了10亿;而2003年世界人口还没有达到72亿.由此看出,此模型不太适宜估计跨度时间非常大的人口增长情况.2.在一段时间内,某地的野兔快速繁殖,野兔总只数的倍增期为21个月,那么1万只野兔增长到1亿只野兔大约需要多少年?所以大约需要23年.3.1959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偃师市区二里头村发掘出了一批古建筑群,从其中的某样本中检测出碳14的残余量约为初始量的62.76%,能否以此推断二里头遗址大概是什么年代的?(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而385119591892-=.所以大概是公元前1892年的.P154练习1.某地今年1月,2月,3月患某种传染病的人数分别为52,61,68为了预测以后各月的患病人数,甲选择了模型2y ax bx c =++,乙选择了模型x y pq r =+,其中y 为患病人数,x 为月份数,,,,,,a b c p q r 都是常数。

第四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课后习题及答案一、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人从黑暗走入亮处后,视网膜的光感受阈限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

A.适应B.对比C. 明适应D.暗适应2.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都属于( )。

A.外部感觉B.内部感觉C.本体感觉D.机体感觉3.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在起作用。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4.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5.大教室上课,教师借用扩音设备让全体学生清晰感知,这依据感知规律的()。

A.差异率B.强度率C.活动率D.组合率6.“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A.强度的特点B.新异性的特点C.变化的特点D.对比的特点7.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了写字的间架结构,就忽略了字的笔画,注意了写字而忘了正确的坐姿,原因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较低。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8.“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

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性9.一种记忆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的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

A.短时记忆B.感觉记忆C.长时记忆D.动作记忆10.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想不起来,这印证了遗忘的()。

A.干扰说B.消退说C.提取失败说D.压抑说11.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要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12.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定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第4章习题答案

第4章习题答案

习题41.名词解释:串、空串、空格串、子串。

解:串是有限的字符序列,从数据结构角度讲,串属于线性结构。

与线性表的不同之处在于串的元素是字符。

空串是不含任何字符的串,其长度为0。

空格是一个字符,其ASCII 码值是32。

空格串是由空格组成的串,其长度等于空格的个数。

串中任意连续的若干字符组成的子序列称为该串的子串。

2.已知三个字符串分别为”“a abcaabcbca ab S =,”“caab S =',”“bcb S ="。

利用串的基本运算得到结果串为”“a aca caabcbca S ='",要求写出得到结果串3S 所用的函数及执行算法。

解:串'"S 可看作由以下两部分组成:”“a caabcbca 和”“a ca ,设这两部分分别叫串s1和s2,要设法从S 、'S 、"S 中得到这两部分,然后使用连接操作连接s1和s2得到'"S 。

i=index();//s1=substr(S ,i,length(S )-i+1);//取出串s1j=index(S ,"S );//求串"S 在串S 中的起始位置,S 串中”“bcb 后是”“a cas2=substr(S ,j+3,length(S )-j-2);//形成串s2'"S =concat(s1,s2);3.已知字符串1S 中存放一段英文,写出算法),3,2,1(n S S S format ,将其按给定的长度n 格式化成两端对齐的字符串2S ,其多余的字符存入3S 。

解:题目要求将字符串S1拆分成字符串S2和S3,要求字符串S2“按给定长度n 格式化为两端对齐的字符串”,即长度为n 且首尾字符不能为空格字符。

算法从左到右扫描字符串S1,找到第一个非空格字符,计数到n ,第n 个拷入字符串S2的字符不能为空格,然后将余下字符复制到字符串S3中。

第四章 练习和答案

第四章 练习和答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A. 资本主义社会B. 新民主主义社会C. 社会主义社会D. 共产主义社会2. 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A.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 没收官僚资本C. 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 剥夺地主阶级土地和财产3.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C.《中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 1951年至1952年“五反”运动开展的领域是A. 国营企业B. 私营企业C. 党政机关D. 合作社5.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6. 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A. 剥夺资本家的财产B. 排挤私营工商业C. 国家资本主义D. 保护民族工商业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A. 经销代销B. 和平赎买C. 统购包销D. 加工订货8、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9. 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心任务是A. 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B.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C. 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改革D. 合理调整工商业10. 中国在对资本主义改造中在利润上采取的是A. 统筹兼顾B. 劳资两利C. 公私兼顾D. 四马分肥11.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拥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是A. 临时互助组B. 初级社C. 高级社D. 人民公社12. 建国之初,在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的土地采取的政策是A. 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B. 消灭富农经济C. 保存富农经济D. 限制富农经济13.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A. 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B. 消灭生活资料私有制C. 消灭资本主义经济D. 消灭个体经济14.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错误的说法是A.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过渡时期结束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结束C. 以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为目标D.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15、社会主义改造中最具有中国特色、对社会主义学说贡献最大的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16.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2004年科研题)A. 新民主主义性质B.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 半社会主义性质D. 社会主义性质17.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思考题1.分别将元素 Mn、N在下列两组物质中的氧化数按高到低顺序排列。

(1)⑤KMnO4, ③ MnO2, ④K2MnO4, ①MnSO4, ②MnO(OH)(2)②N2, ⑦N2O5, ③N2O, ⑤N2O3,⑥NO2, ④NO, ①NH32.试分别写出碳在下列各物质中的共价键数目和氧化数 .CH3Cl(-2), CH4(-4), CHC3l(+2), CH2Cl2(0), CC4l (+4)(共价键数目均为 4)3.指出下列各物质中各元素的氧化数。

Cs+,(+1) F-,(-1) NH4+,(-3,+1) H3O+,(+1,-2) H2O2, (+1,-1) Na2O2(+1,-1), KO2, (+1,-1/2) CH3OH, (-2,+1,-2) Cr2O72-,(+6, -2) KCr(SO4)2·12H2O(+1,+3,+6,-2,+1)4.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 ,并把错误予以改正。

(1)3Ag2S + 8HNO3 ─→ 6AgN3O+ 3S↓+ 2NO↑+ 42OH√(2)4MnO4- + 4H+─→ 4MnO2 + (3)2O2↑+ 2H2O×(3)(2)NO2- + (4)2H+ + 2I-─→(2)NO + I2 + (2)H2O×(4)K2Cr2O7 + 6Fe2+ + 14H+─→ 2C3+r + 6Fe3+ + 7H2O + 2K+×Cr2O7 + 6Fe2+ + 14H+─→ 2C3+r + 6Fe3+ + 7H2O(5)FeS + 4HNO3 ─→ Fe(N3O)3 + S↓+ NO↑ + 2OH√(6)(3)Fe2+ + NO3- + 4H+─→(3)Fe3+ + NO↑+ 2H2O×5.指出下列各原电池符号的表示式是否正确 , 并把错误的予以改正。

(1)氧化还原反应 : Fe(s) + Ag+(aq) ─→2+ (Faeq) + Ag(s) 原电池符号 : (-)Ag∣Ag+‖F2e+│ Fe(+×) (-)Fe∣Fe2+(c1)‖Ag(+ c2)│Ag (+)(2)氧化还原反应 : Fe3+(aq) + 2I-(aq) ─→2+ (Faeq) + I2(s) 原电池符号 : (-)Pt,I2(s)∣I-(c1) ‖ F2+e(c2) │ F3+e(c3) (+)×(-)Pt,I2(s)∣ I-(c1) ‖ F3+e (c2),Fe2+ (c3) ∣Pt (+)(3)氧化还原反应 :2Fe2+·L-1) + C2l(100kPa)=2Fe3+·L-1) + 2C-l·L-1)原电池符号 : (-)Pt∣Fe2+(mol L·-1),Fe3+·L-1) ‖2C(1l00kPa)∣Cl-·L-1),Pt(+)× (-)Pt∣Fe2+·L-1),Fe3+·L-1) ‖-C·Ll-1)∣Cl2(100kPa),Pt(+)6.氧化还原电对当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发生下列变化时 ,电极电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1)氧化型物质生成沉淀;↓(2)还原型物质生成弱酸。

↑7.填写下列空白 :(1)下列氧化剂 : KClO4, Br2, FeC3l, KMnO4, H2O2 当其溶液中 H+浓度增大时 , 氧化能力增强的是 KClO4, KMnO4, H2O2,不变的是Br2,FeC3l 。

(2)下列电对中 , Eθ值最小的是 OH-/H2。

H+/H2, H2O/H2, OH-/H2, HF/H2, HCN/H2, H+/H28.下列电对中 ,若浓度增大 ,哪种电对的电极电势增大、不变或变小Cl2/Cl-, Cr2O72-/Cr3+, Fe(OH3)/ Fe(OH)2Cr2O72-/Cr3+↑, Fe(OH)3/ Fe(OH)2↑, Cl2/Cl-不变9.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由于 Eθ(Fe2+/Fe)=, Eθ(Fe3+/Fe2+)=, 故 Fe3+与 Fe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因为电极反应 Ni2+ + 2e- = Ni 的=, 故 2Ni2+ + 4e-=2Ni 的2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两个电对的 Eθ值相差越大,则反应进行得越快;×10.试用标准电极电势值判断下列每组物质能否共存并说明理由。

(1)Fe3+和 Sn2+(2) Fe3+和 Cu(3)Fe3+和Fe (4) Fe2+和Cr2O72- (酸性介质 );(5) Fe2+和MnO4-(酸性介质 );(6) Cl-、Br-和 I-(7)Fe2+和 Sn4+(8) I2 和 Sn2+(1)不能。

Eθ(Fe3+/Fe2+)> Eθ(Sn4+/ Sn2+), 2Fe3+ + Sn2+→ 2Fe2++ Sn4+(2)不能。

Eθ(Fe3+/Fe2+)> Eθ(Cu2+/ Cu), 2Fe3+ + Cu → 2Fe2++ Cu 2+(3)不能。

Eθ(Fe3+/Fe2+)> Eθ(Fe 2+/ Fe), 2Fe3+ + Fe → 3Fe2+(4)不能。

Eθ(Cr2O72-/Cr 3+)> Eθ(Fe 3+/ Fe 2+), Cr2O72-+6Fe2+ +14 H+→2Cr 3++6Fe3++7H2O(5)可共存,都为最低氧化态。

(6)不能。

Eθ(I2/I -)> Eθ(Sn4+/ Sn2+), I2 + Sn2+→ 2 I-+ Sn4+ 11.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的ΔHrm, ΔSrm, ΔGrm和电池电动势 E 及电极电势 E 值的大小, 哪些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无关电池电动势 E 及电极电势 E 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无关(2)为何 H2S 水溶液不能长期保存易被空气氧化生成 S(3)能否用铁制容器盛放 CuSO4 溶液不能, Fe+Cu2+→Fe2++Cu(4)配制 SnC2l溶液时 ,为防止 Sn2+被空气中氧所氧化 , 通常在溶液中加入少许 Sn粒, 为什么 Sn4++Sn→ 2Sn2+(5)铁溶于过量盐酸或稀硝酸 ,其氧化产物有何不同 Fe2+, Fe3+(6)为何金属 Ag不能从稀 H2SO4或 HCl中置换出 H2 气, 却能从氢碘酸中置换出 H2气 Eθ(Ag+/Ag)> Eθ(H+/ H2),而 Eθ(AgI/Ag)< Eθ(H+/ H2)12.化学试剂厂制备 FeCl2·6H2O首先用盐酸与铁作用制取 FeC2l 溶液,然后考虑到原料来源、成本、反应速率、产品纯度、设备安全条件等因素选择把Fe2+氧化成 Fe3+的氧化剂,现有双氧水、氯气、硝酸三种候选氧化剂,请问采用哪种为宜选 H2O2提示:成本: Cl2 < HNO3 < H2O2反应速率 : HNO3 > H2O2 > C2l13.根据下列元素电势图 :Cu2+ Cu+ CuAg2+ Ag+ AgFe3+ Fe2+- FeAu3+ Au+ Au试问:(1)C u+, Ag+, Fe2+、 Au+等离子哪些能发生歧化反应 Cu+和 Au+(2)在空气中 (注意氧气的存在 ), 上述四种元素各自最稳定的是哪种离子 Cu2+、 Ag+、Fe3+、 Au3+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习题1.指出下列各物质中硫的氧化数H2S, S, SC2,l SO2, Na2S2O6, Na2S2O8硫的氧化数分别是 -2,0,+2,+4,+5,+62.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各氧化还原方程式 :(1)3 Cu +8 HNO3(稀) ─3→ Cu(NO3)2 +2 NO↑+4H2O(2)4Zn + 5H2SO4(浓稀) ─→4 ZnSO4 + H2S↑+4H2O(3)K ClO3 + 6FeSO4 + 3H2SO4─→ KCl 3+F e2(SO4)3+3H2O(4)3Cu2S + 22HNO3 ─→6 Cu(NO3)2 + 3H2SO4 +10 NO↑+8H2O3.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 I- + H2O2 + H+─→2 I+ H2O(2)C r2O72- + H2S + H+─→ C3+r + S(3)C lO3- + Fe2+ + H+─→ -C +l Fe3+(4)C l2 + OH-─→ -C +l ClO-(5)Z n + ClO- + OH-─→ Zn(O4H2-) + C-l(6)M nO4- + SO32- + OH-─→ Mn4O2- + SO42-4.将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并写出原电池符号 : (1) Cl2(g) + 2I-─→2 I+ 2C-l 解:(1)(-)Pt,I2(s)︱I-(c1)‖Cl(c2)︱Cl2(Pθ),Pt(+)(2) MnO4- + 5Fe2+ + 8H+─→ M2n+ + 5Fe3+ + 4H2O (2)(-)Pt︱Fe2+(c1),Fe3+(c2)‖MnO4-(c3),Mn2+(c4),H+(c5)︱Pt(+)(3)Z n + CdSO4 → ZnSO4 + Cd(3)(-)Zn︱ZnSO4(c1)‖CdSO4(c2)︱Cd(+)5.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作为氧化剂 KMnO4, K2Cr2O7, FeC3l,H2O2, I2, Br2, Cl2, F2, PbO2。

试根据它们在酸性介质中对应的标准电极电势数据把上述物质按其氧化能力递增顺序重新排列 , 并写出它们对应的还原产物。

解:由于 Eθ(I2/I-)〈 Eθ(Fe3+/Fe2+)< Eθ(Br2/Br-)< Eθ(Cl2/Cl-)< Eθ(Cr2O72-/ Cr3+)< Eθ(PbO2/Pb2+)< Eθ(MnO4-/Mn2+)< Eθ(H2O2/H2O)< Eθ(F2/HF)。

故氧化能力顺序为:I2〈 FeC3l<Br2<Cl2<K2Cr2O7<PbO2<KMnO4<H2O2<F2。

对应的还原产物为I-, Fe2+,Br-,Cr3+,Cl-,Pb2+,Mn2+,H2O,HF。

6.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作为还原剂 SnC2l, FeC2l, KI, Zn, H2, Mg, Al, H2S。

试根据它们在酸性介质中对应的标准电极电势数据把上述物质按其还原能力递增顺序重新排列 ,并写出它们对应的氧化产物。

解:由于 Eθ(Fe3+/ Fe2+) 〉Eθ(I2/I-) 〉Eθ(Sn4+/Sn2+)>Eθ(S/H2S)> Eθ(H+/H 2)> Eθ(Zn2+/Zn)> Eθ(Al3+/Al)>Eθ(Mg2+/M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