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家风的调查报告doc

合集下载

调研报告家风

调研报告家风

调研报告家风调研报告:家风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家风是指家庭内部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对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家庭中的家风状况,探讨家庭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为家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样本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样本为城市居民家庭。

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问卷80份,有效调研率为80%。

三、调研结果1. 家庭关系和谐稳定:7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与家庭成员关系和谐稳定,尊重和相互包容是维系家庭和睦的基本原则。

2. 孝敬父母:85%的受访者认为孝敬父母是家庭中的重要价值观,通过孝敬父母来表达对家庭的敬重和感恩之情。

3. 尊重长辈意见:60%的受访者表示尊重长辈意见是家庭的传统观念,长辈的经验和智慧受到普遍认可。

4. 重视教育:90%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应该重视教育,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5. 理性消费:50%的受访者表示家庭理财和消费方面注重理性,不盲目攀比和铺张。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良好的家风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家庭成员应注重维护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

2. 孝敬父母和尊重长辈意见是传统家庭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继续传承和发扬,树立孝敬父母的良好风尚。

3. 家庭应重视教育,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家庭消费应理性,不盲目攀比和铺张,培养节约意识和理财能力,提高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五、调研局限和展望本次调研样本为城市居民家庭,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家庭的情况未进行深入调研。

未来可以扩大样本范围,对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的家庭进行更全面和深入的调查研究。

同时,还可以结合实地走访和深度访谈等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获得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调查结果。

家风家训调研报告(3篇)

家风家训调研报告(3篇)

家风家训调研报告(3篇)家风家训调研报告(精选3篇)家风家训调研报告篇1工作安排:1、20__年2月1日到8日在家中搜集资料2、20__年2月11日到13走亲访友,向他们调查一、调研时间:20__、02、01——20__、02、13二、调研对象:家族成员三、调研目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正气的社会氛围,促进青少年建成正确的三观,让人们重新重视家规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四、调研心得:在写这篇报告时在题目上纠结了很久,思索良久还是写下了这个看起来索然无味平平无奇的题目,无他,只因为这句话是我从小到大听家里长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我们家族不是什么书香世家,长辈们不会用长篇大论来教我们很多大道理,但从小到大,他们都用言传身教告诉我“做人要善良”儿时懵懂,有时候依偎在父母身旁听他们与家中其他长辈唠家常,说的什么现在已经记不清了,无非是些东家长李家短,但不管说什么,每次聊天总是会以“做人要善良”结尾。

但现在为之,我依然记得母亲认真的看着我的眼睛,叮嘱我“记住,长大以后你可以没有本事,可以赚不了大钱,但是一定不能有害人之心,跟人交往一定要将心比心,做人一定要善良。

”年少的我深深的点点头,将母亲的画奉为真理。

现在,我已年过十八,有了独立行为能力,也背井离乡外出学习,我很庆幸这些年我一直听从母亲的话,对人怀一颗善良之心。

刚上大学的时候心里难免有些忐忑,担心与舍友、同学相处不好,但事实证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真的是将心比心,当你用善良去拥抱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回报你的也是满满的善意。

我的善良和热情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宿舍里面一片和谐,舍友之间互帮互助,坦诚相见;班级里同学们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每每与几个小伙伴一起干事学习或者聚会的时候,我都会庆幸自己是个善良的人,所有才能得到这么多热情善良的朋友。

犹记得刚开学的时候,我满怀憧憬走进宿舍,宿舍里站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害羞的女孩,我似乎从她眼中看到了一丝纠结。

我放下东西,热情的与她打招呼。

家风家训社会调查报告

家风家训社会调查报告

家风家训社会调查报告引言家风家训是指家庭内部传承和培养的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提升个人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当代社会对家风家训的认知和实践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

调查方法和样本我们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包括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和移民工人在内的不同群体。

共有500名受访者参与了调查,其中男性占40%,女性占60%。

调查结果一、对家风家训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92%的受访者对家风家训有一定的认知。

他们普遍认为,家风家训是指在家庭中传承和培育的道德规范,包括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传统习俗和家族的价值观念。

认知程度最高的是老年人,他们对家风家训的意识更为清晰。

二、家风家训的实践情况调查显示,69%的受访者在家庭中有明确的家风家训,并且尽力去实践。

他们普遍认为,通过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提升家庭和个人的品质。

他们会鼓励孩子尊敬长辈、帮助他人,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以及维系家庭的和睦和谐。

然而,31%的受访者表示虽然了解家风家训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一些受访者认为,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和物质诱惑对家风家训的执行提出了挑战。

同时,一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缺乏家风家训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指导。

三、对家风家训的期待调查显示,88%的受访者希望社会能够更加重视和关注家风家训的传承。

他们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和社会化功能。

通过引导和支持,可以使更多家庭能够建立起健康、和谐的家风家训。

此外,受访者还提出了对家风家训传承的建议。

有些人希望加强社会各界对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如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资源。

还有人建议加强家庭教育的专业性,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培训,提高家庭成员的家风家训意识和能力。

结论家风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家风家训有一定的认知并尽力去实践,但也面临一定困难。

家风家训的调查报告

家风家训的调查报告

家风家训的调查报告家风家训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方法家风家训是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家庭成员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当代家庭对于家风家训的认知和实践情况,本次调查旨在探究家庭中的家风家训内容、传承方式以及对家庭成员的影响。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5份。

二、家庭对家风家训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受访者(85%)认为家风家训对于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他们认为家风家训是家庭的精神支柱,是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此外,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家庭中有明确的家风家训,并且会积极传承给下一代。

这表明家庭对于家风家训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较高。

三、家风家训的内容和特点在调查中,家庭成员们提到了一些常见的家风家训内容,如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

这些家风家训内容体现了传统的中华文化价值观,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一些家庭还根据自身特点和价值观制定了一些独特的家风家训,如注重环保、崇尚科学等。

这些家风家训的内容多样化,反映了家庭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四、家风家训的传承方式和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庭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将家风家训传递给下一代。

家长们会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

此外,还有一些家庭会将家风家训制作成书籍、画册等形式,以便后代参考和学习。

调查结果还显示,家庭成员对于家风家训的传承效果普遍较好,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家风家训对于家庭成员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有着积极的影响。

五、家风家训的挑战和改进尽管家庭对于家风家训的重视程度较高,但调查中也反映出了一些挑战和改进的问题。

首先,一些受访者表示,现代社会的变革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家风家训的传承变得更加困难。

家庭成员的忙碌工作和社交活动也使得家风家训的传承变得不够深入和系统。

其次,一些受访者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也影响了家风家训的传承和实践。

家风 调研报告范文

家风 调研报告范文

家风调研报告范文家风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家风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家庭教育对成员及整个家庭的影响,以及不同家庭成员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和体验,进一步了解并总结出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家庭和个人的积极影响,从而为推动健康的家庭教育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以自填式问卷为主,辅以对少数家庭进行深入访谈来获取更加详细和全面的信息。

三、调查范围和对象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城市和农村区域的家庭,调查对象主要为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子女以及其他直系亲属。

四、调查结果分析1. 家庭教育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庭普遍采取企业式家庭教育方式,即父母主导家庭教育并高度计划化,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此外,还有少部分家庭采取放任式家庭教育,对子女相对放松,主要以自由成长为主导。

2. 家庭教育目标在家庭教育目标这一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庭侧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同时重视传递和弘扬家族价值观。

此外,许多家庭还注重培养子女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3. 家庭教育方式对成员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教育方式对成员的影响非常大。

大部分受访者对父母的约束感到满意,认为父母的管教方式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此外,家庭教育方式还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大部分调查对象感到家庭教育方式能有效促进家庭和谐和成员之间的良好互动。

4. 家庭传统和家庭教育调查结果显示,传统对于家庭教育的影响较大,大部分家庭在教育孩子时会继承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但也有一些家庭开始尝试新的家庭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孩子的自主发展。

五、调查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方式对成员的影响非常深远,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对于家庭的和谐发展和成员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针对此次调查结果,我们对推动健康的家庭教育提出以下建议:1. 提倡积极正面的家庭教育方式,鼓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创造家庭和谐的氛围。

家风家训调查报告

家风家训调查报告

家风家训传承断层
家风家训在家族传承中逐渐淡化,年轻一代对家风家训的认知和 践行力度不足。
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中缺乏对家风家训的引导和培养,导致青少年对家风家 训的理解与实践能力欠缺。
社会变迁影响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家风家训在家庭教育 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面临挑战与困境
全球化背景下传统 价值观的冲击
05
CATALOGUE
家风家训在现代社会中作用与意义
家庭教育方面作用
塑造品格
家风家训通过规范家庭成员行为举止,引导 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塑造良好品格。
培养习惯
家风家训强调日常行为规范,促使孩子养成良好习 惯,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为未来发展奠定基 础。
增进家庭和睦
家风家训倡导和谐家庭氛围,强调亲情、孝 道、夫妻和睦等,有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 的感情,维护家庭稳定。
传承优秀文化
家风家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 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推动文化创新
在传承家风家训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发展,有 助于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 化和创新性发展。
06
CATALOGUE
问题及挑战分析
当前存在问题
社会道德建设方面作用
传递正能量
01
家风家训中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在社会中传播,有助于弘扬社
会正气,传递正能量。
引导社会风气
02
家风家训倡导诚信、友善、敬业等社会公德,对引导社会风气
、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提升公民素质
03
家风家训的传承与实践有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

家风调研报告

家风调研报告

家风调研报告家风调研报告一、引言家风是指家庭内传承的风尚和价值观念,体现了一个家庭的文化特点和传统。

家风对于家庭成员的成长、人际关系以及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家庭的现状和家风的特点,我们对某社区居民进行了家风调研,并得出以下结论。

二、调研方法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家风调研。

共发放了200份问卷,有效回收了180份。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家庭文化传承等。

三、调研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家庭关系较为和谐。

大多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良好,家庭氛围积极向上,亲情、友情和爱情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2. 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较为传统。

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应该注重亲情和责任感。

同时,家庭成员也非常重视道德、诚信和教育等方面的价值观。

3. 家庭文化传承存在问题。

虽然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同家庭文化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文化传承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尤其是对家训、家风以及家族历史的传承存在明显的缺失。

四、建议和措施针对以上调研结果,我们给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强家庭教育。

应当注重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加强亲子关系,强化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念。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注重家庭文化的传承。

2. 打造家庭文化平台。

可以通过家族聚会、家庭活动等形式,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家庭凝聚力,促进家庭文化的传承。

3. 提倡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方式。

可以通过家训的制定、家庭书籍的阅读等方式,帮助家庭成员了解和传承家风,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等,拓宽家庭文化传承的渠道。

4. 强化社区支持。

社区可以组织家风讲座、家庭教育培训等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家庭文化传承的发展。

五、结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家庭的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次家风调研,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家庭关系和谐,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传统,但家庭文化传承存在一定的不足。

家风调查报告3篇

家风调查报告3篇

家风调查报告3篇家风调查报告3篇家风调查报告1__市婚姻家庭研究会、静安区妇联昨天发布女性家庭角色调查报告:针对500多名在职已婚女性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以上家庭重视家风建设,职业女性家庭角色压力增大。

对家人最大期望是身心健康九成女性对自己的家庭角色评价满意和比较满意。

当问及您认为家庭女性主要的责任和义务时,被访者依次回答为,处理家务、分享快乐、培养孩子、平等互助、健康平安、孝敬父母等。

此外,91。

4%的人能够记得家庭成员中每位的生日。

当被问及对丈夫的最大期望时,答案依次为:身心健康、在乎自己、事业成功、人品好、收入高等等。

对子女的最大期望则依次为:身心健康、有理想的工作、孝顺父母、有出息、有修养等等。

比较认同传统家庭分工模式调查还显示,职业女性的家庭角色压力增大。

近40%的女性认为没什么时间与家庭成员交流和相处,22.5%的人感觉精神压力大。

当被问及您认为家庭主妇遇到主要的`困惑是什么时,被访者给出的答案依次为,辛劳工作、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能平衡工作与家庭的矛盾、影响自己发展、精神压力大、经济有压力、无相处时间、缺乏情感、感觉身心疲惫、住房困难等。

家风调查报告2市婚姻家庭研究会、静安区妇联昨天发布女性家庭角色调查报告:针对500多名在职已婚女性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以上家庭重视家风建设,职业女性家庭角色压力增大。

对家人最大期望是身心健康调查显示,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在绝大多数家庭中形成共识。

91.7%的人认为家风、家规、家训对家庭建设“有很大帮助”和“有帮助”;92.4%的人认为家风、家规、家训对社会“有很大帮助”和“有帮助”;98%的人认为“正能量的家风会给家庭成员带来幸福”。

当问及“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由夫妻共同建设”时,表示“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占比97%。

在“您家庭树立哪种形式的.家风”问题上,排序依次为尊老爱幼、重情义、勤劳质朴、扬孝道文化、修身持家、自省自励等。

九成女性对自己的家庭角色评价“满意”和“比较满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家风的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家风
关于家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风。

一般农家,勤俭为本,孝敬老人,对亲友礼尚往来,对邻里和睦相处,对社会惜老怜贫,这便是好家风。

不同的家庭和从事不同职业的家庭也增加不同的家风内容,耕读之家要加上子弟好学上进、尊师重教;尚武之家,要加上急公好义,扶危济困,仗义疏财等;商业之家,要突出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医药之家主要以医德医风立世;工匠之家,则要有有求必应,工艺不欺的声誉等等。

另外,不论什么样的家庭,生活作风都是家风、门风的重要话题。

可以说家风就是家族承传的一种精神。

当然,家风的形成,要靠家庭世代沿袭,靠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才能形成。

家风好,受世人称赞,家庭成员也感到自豪,家庭的社会地位自然也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密不可分。

良好的家风家规,不光是弘扬良好社会风尚和国风的向上向善的力量,而且也能对个人修养和家庭的长远有促进。

作为张家的一分子,我建议大家议一议张家家风,秉着继承发扬的精神整理出来,勉励自己,更教育后辈子孙。

我眼中的家风:
1、爱国爱家乡爱家人;
2、勤劳俭朴,身体力行;(父辈们做得好,年轻一辈在迷
失)
3、敬老爱幼,和睦乡邻;
4、礼敬佛祖,热心助人;
5、乐观、勇敢、义气。

我的希望:我希望大家戒除不良嗜好,不说妄语,多读贤书,亲敬贤人,力行仁义礼智信,切实提高个人修养,树立远大理想,开创张氏新家风,使张氏家族有更加长远的发展。

下附《朱子家训》做参考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篇二:沪关于女性家庭角色调查报告:九成以上家庭重视家
风建设
市婚姻家庭研究会、静安区妇联昨天发布女性家庭角色调查报告:针对500多名在职已婚女性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以上家庭重视家风建设,职业女性家庭角色压力增大。

对家人最大期望是身心健康调查显示,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在绝大多数家庭中形成共识。

91.7%的人认为家风、家规、家训对家庭建设有很大帮助和有帮助;92.4%的人认为家风、家规、家训对社会有很大帮助和有帮助;98%的人认为正能量的家风会给家庭成员带来幸福。

当问及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由夫妻共同建设时,表示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占比97%。

在您家庭树立哪种形式的家风问题上,排序依次为尊老爱幼、重情义、勤劳质朴、扬孝道文化、修身持家、自省自励等。

九成女性对自己的家庭角色评价满意和比较满意。

当问及您认为家庭女性主要的责任和义务时,被访者依次回答为,处理家务、分享快乐、培养孩子、平等互助、健康平安、孝敬父母等。

此外,91.4%的人能够记得家庭成员中每位的生日。

当被问及对丈夫的最大期望时,答案依次为:身心健康、在乎自己、事业成功、人品好、收入高等等。

对子女的最大期望则依次为:身心健康、有理想的工作、孝顺父母、有出息、有修养等等。

比较认同传统家庭分工模式调查显示,女性的家庭归属感较强,且较认同传统家庭分工模式。

在谁对家庭经济贡献更大问题上,认为丈夫为家庭经济贡献更大的
占比52.3%,认为妻子贡献更大的为16.5%,认为差不多的为29.3%。

那么,谁承担家务劳动更多一些呢?调查显示,认为是妻子的占比57.6%,认为是丈夫占比16.3%,认为差不多的占比23.8%。

而对于挣钱养家主要是男人的事情,又是怎么看的呢?55.6%的被访者回答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40.8%的回答不太同意和很不同意。

调查还显示,职业女性的家庭角色压力增大。

近40%的女性认为没什么时间与家庭成员交流和相处,22.5%的人感觉精神压力大。

当被问及您认为家庭主妇遇到主要的困惑是什么时,被访者给出的答案依次为,辛劳工作、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能平衡工作与家庭的矛盾、影响自己发展、精神压力大、经济有压力、无相处时间、缺乏情感、感觉身心疲惫、住房困难等。

篇三:关于家风 XX年3期
中国人历来讲究家风,家族的传承,除了有形的财产,更有无形的家风。

家风源于一个家族耳濡目染的熏陶,身体力行的示范,不容置疑的约束。

有家无教,是人们对于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孩子最重的指责。

日常生活中,人们似乎不老把家风挂在口头,但在人生关键的时刻,比如婚姻择偶,一个人的家风与人品,往往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家风来自家规与家教。

每一个中国家庭都会有各自的家
规,大同小异。

我从小被告知的第一条家规,就是人不能自私,要懂得关心别人。

有好吃的不能独食,要谦让。

再大点,大人说:小孩不能贪财,不要占小便宜,这样的人不贵气。

我们家不允许小孩卖破烂。

还有一些看似琐碎的规矩:吃饭不许吧嗒嘴,坐要有坐相,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不能和长辈顶嘴……
现在想来,一个人的教养无不源于这些孩提时代的教育,一个谦谦君子背后,是一个家族渊源博大的家风。

中国人自古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所有普通家庭必修的功课与一生的追求。

传统就是传承和统一前人社会经验概念的共识。

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国,如果其社会经验与概念不能达到共识,不能统一、传承,这便意味着混乱与瓦解。

家将不家,国将不国。

这丝毫不危言耸听。

现代社会如果我们只是笼统地说,我们的传统在沦丧,人们并不会有太多切肤之痛。

只有当你在社会上真实地遭遇了种种不堪与打击之后,你才会理解传统所引领的和谐社会的可贵与价值。

今天,独生家庭的家教与家规越来越松懈;移民社会中道德与自律越来越涣散;金钱世界里人性与规则越来越扭曲。

家风中落,国风必殇。

环环相扣,因果相袭。

这种无形
的污染,会创伤人类精神与心灵,甚至动摇人类生存的基石。

树家风立国风,诸公仍需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