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
2020济宁继续教育智慧城市全题库

6 .通过使用先进的移动终端,可以实时收集城市中的所有信息,采用高速分析工具和集成IT处理复杂的数据分析、汇总和计算,把数据变成信息,把信息变成知识,把知识变成智慧,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形势并实时解决问题,此需要哪项技术做直接、核心的支持?
深层的感知
普遍的认知
智慧的应用
安全的操作
7 .根据“2012年智慧城市建设问卷调查”的调研结果,企业认为“智慧城市发展推动要素”中最首要的“三大因素”不包括?
围绕建设市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核心目标
坚持以智慧城市应用为导向
以智慧产业发展为基础
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关键
25 .在业务构件间的关联、协同和互动中,关于SOA说法不正确的是?
提高业务基础服务的部署成本
提高业务基础服务的灵活性和可复用性
降低业务基础服务的部署成本
旨在提高业务敏捷性
26 .“面向服务用户提供服务支撑平台所发布的服务的分类浏览功能”,此为SOA所能提供的服务类型中的?
深层的感知
普遍的认知
智慧的应用
安全的操作
7 .“更多地从用户业务出发,实现IT系统与用户业务的密切结合”,此体现的SOA技术特点是?
重用IT资源
以业务为中心
灵活适应变化
更强调标准
8 .在SOA技术中,保证位置透明性的关键在于?
企业服务总线的出现
企业资源规划的出现
企业应用集成的出现
企业信息门户的出现
9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新一代电信网的基础,以及三网融合的结合点?
正确
错误
24 .物流业即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
正确
错误
43 .智慧社区的组织及保障体系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的居民,不包括农民。
意见征集《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深圳市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

意见征集《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深圳市地⽅标准(征求意见稿)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件3 术语、定义及缩略语4 总体原则5 总体架构6 基础设施7 ⽀撑平台8 应⽤9 ⽀撑体系1 范围本⽂件规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术语、定义及缩略语,总体原则、总体架构、基础设施、⽀撑平台、能⼒中台、应⽤中台、应⽤及⽀撑体系。
本标准适⽤于市级及区级智慧城市建设。
2 规范性引⽤⽂件下列⽂件中的内容通过⽂中的规范性引⽤⽽构成本⽂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期的引⽤⽂件,仅该⽇期对应的版本适⽤于本⽂件;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于本⽂件。
GB/T 21061 国家电⼦政务⽹络技术和运⾏管理规范GB/T 30850.3 电⼦政务标准化指南第3部分:⽹络建设GB/T 32419.1 信息技术SOA技术实现规范第1部分:服务描述GB/T 32419.2 信息技术 SOA技术实现规范第2部分:服务注册与发现GB/T 34678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GB/T 34960.5 信息技术服务治理第5部分:数据治理规范GB/T 34982 云计算数据中⼼基本要求GB/T 36333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GB/T 36333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GB/T 36620 ⾯向智慧城市的物联⽹技术应⽤指南GB/T 37043—2018 智慧城市术语GB 50174 数据中⼼设计规范《政务信息资源⽬录编制指南(试⾏)》3 术语、定义及缩略语GB/T 37043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件。
3.1 术语和定义3.1.1智慧城市 smart city运⽤信息通信技术,有效整合各类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城市各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智慧化,提升城市运⾏管理和公共服务⽔平,提⾼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种创新型城市。
[选⾃GB/T 37043—2018《智慧城市术语》]3.1.2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overall architecture从基础设施、平台层、应⽤层、⽀撑体系等维度出发,对智慧城市建设所采⽤的核⼼技术要素及要素间关系进⾏整体性、抽象性描述。
DB 23T 2515-2019智慧城 市建设总体架构-(黑)

ICS35.240.01L70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2515—2019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2019-12-25发布2020-01-24实施目 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 (1)3.1智慧城市 (1)3.2数据中台 (1)3.3应急通信网络 (1)3.4运维阶段 (1)3.5社会运营 (1)4缩略语 (2)5概念模型 (2)6技术框架模型 (3)7通用要求 (4)7.1感知物联层 (4)7.2传输网络层 (5)7.3存储计算层 (5)7.4数据与服务融合层 (5)7.5智慧应用层 (9)7.6安全保障体系 (10)7.7组织保障体系 (11)7.8政策保障体系 (11)7.9标准保障体系 (11)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华电网络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赛迪智慧城市规划咨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黑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协会、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哈尔滨航天恒星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中关村智慧城市信息化产业联盟、新华三集团、哈尔滨龙网信息工程管理测评有限公司、哈尔滨珏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启迪、于新海、曹一兵、杨景灿、孟炬、赵辉、辛继魏、刘勇、聂飞、肖洪涛、赵玉明、张志君、周斌、周全、王倪虹、林富明、孟昭辉、刘志勇、徐维科、于喜涛、岳海宾、张庆、刘宝龙、谷俊涛、朱洪建、黄鑫。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智慧城市术语和定义、智慧城市概念模型、技术框架模型和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及整体规划设计。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改造、升级及具体智慧类项目建设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智慧城市参考模型

智慧城市参考模型智慧城市参考模型是整个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基础性内容,它是对智慧城市知识框架的概括总结,是其他标准制订的主要依据之一。
实际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总体性的体系结构相关标准的指导和支撑,各地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支撑平台和智慧应用的体系结构设计和建设过程的评价等方面差异较大,需要统一对智慧城市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行动。
因此,在2013年7月1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2013年第一批国家标准立项计划中就包含了《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标准计划号是20130395-T-469),归口单位是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该标准将给出智慧城市的概念模型、演进模型和技术参考模型三大模型描述,并规定了基本技术原则和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智慧城市信息通信技术的整体规划、具体项目建设及建设效果的评估。
同时,该标准也是制定后续智慧城市其他标准的依据。
针对智慧城市的概念模型、演进模型和技术参考模型,具体介绍如下:(一)智慧城市概念模型智慧城市概念模型综合了演进周期、应用领域及智慧要素的多维视角,揭示出智慧城市的整体范畴,描述了智慧城市不同概念在这三个不同视角之间的关系,如图14所示。
图14 智慧城市概念模型1)演进周期维度演进周期维度反映了智慧城市在时间维度上的发展过程。
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成长型的、渐进的演进过程,处于不同演进阶段的城市所具有的特征和成熟度有所不同。
演进周期可分为初始阶段、协作阶段、可重复阶段、集成阶段、优化阶段。
2)应用领域维度智慧城市的应用领域不仅包括特定行业领域,也包括综合型应用领域。
其中,综合型应用通常涉及较多跨行业、跨部门协作的集成业务应用,比如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等。
比较典型的行业应用领域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
3)智慧要素维度智慧要素主要是指支撑智慧城市建设过程所需要的ICT 技术相关要素,可分为横向要素和纵向要素。
横向要素可实现或有助于实现物联感知、网络通信、计算与存储、数据与服务融合等功能要求,同时相关要素可共同发挥作用以实现各类具体的智慧应用。
智慧城市 城市智能中枢参考架构-最新国标

智慧城市城市智能中枢参考架构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城市智能中枢总体功能框架,规定了城市智能中枢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资源、能力支撑、能力开放、智慧应用、安全保障以及运营运维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城市智能中枢及相关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维。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678-2018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GB/T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37932-2019信息安全技术数据交易服务安全要求GB/T38664.2-2020信息技术大数据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第2部分:基本要求GB/T39786-202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GB/T40660-2021信息安全技术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保护基本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城市智能中枢city intelligent center创新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城市多源数据资源,全面感知和认知城市运行态势,通过人机交互与协同,提供城市综合运行态势呈现、重大事件预测预警、应急指挥、综合协同管理和辅助决策等智能化服务,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支撑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复杂巨系统。
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IoT: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5城市智能中枢总体功能框架城市智能中枢总体功能框架见图1。
图1城市智能中枢总体功能框架城市智能中枢总体功能框架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能力支撑层、能力开放层、智慧应用层、安全保障和运营运维等七个部分。
各部分描述如下:a)信息基础设施层:包括物联感知终端、网络通信、云基础设施以及算力基础设施,为城市智能中枢提供网络、计算、存储等数字化资源;b)数据资源层:实现数据资源的“汇、通、用”,为城市运行管理和政府各职能部门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服务创新应用提供支撑。
《智慧城市》考试全题库及答案 (1)

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1.服务支撑平台标准规范体系不包括哪项内容?A服务监督规范服务元数据规范服务分类规范服务管理规范2.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当前城市管理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盲目决策城市管理以部门为中心C城市管理以公众为中心分散管控3.关于传统的信息系统建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系统建设的目标非常明确系统建设是相对静止的系统建设不会有大的变化D系统建设是动态的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宁波市在2011〜2012年所发布的“智慧城市”指导文件的是?《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宁波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C《“智慧宁波”建设总体规划2012〜2015)》《2012年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计划》5.智慧城市的典型应用领域中,为其他领域的智慧应用提供重要支撑的基础核心领域是?智慧公共服务智慧交通C智慧政务智慧教育6.根据调研,就用户(政府、事业单位)而言,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首要重点在于?数据采集与获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C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智能化应用建设7.根据调研,在“智慧城市重点建设方向”中,用户(政府、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关注点差异最大的是?数据采集与获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D智能化应用建设8.下列哪一个项不属于传感技术处理信息的方式?A分解压缩融合识别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新一代电信网的基础,以及三网融合的结合点?互联网BI P优化光网络物联网广播电视网10.下列选项中,有关智慧制造系统“深度互连层”的表述,错误的是?降低产品制造成本B对多个工厂实现分散管理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和资源调配为制造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11.济宁市围绕建设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核心目标,其基础是?智慧城市应用B智慧产业发展信息资料整合共享教育信息资源共享12.下列选项中,属于智慧城市的公共信息平台中二级平台的是?政务云平台教育云平台企业云平台D软件开发平台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中数据融合类标准的是?A云计算技术数据融合与处理数据汇聚及存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虚拟数据模型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标准的是?数据安全安全管理系统安全D设备安全15.从全国范围看,截至2011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48.57%B51.27%54.27%57.27%16.下列选项中,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手段的是?政绩考核B信息技术传播技术资源分配17.智慧政府作为城市信息化新一轮发展的主线,第一步是?产业的智能化智能产业的集聚化城市管理精细化D实现城市管理服务流程的重塑优化18.近几年,智慧交通系统行业的年均投资增速超过?10%15%C20%25%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慧交通系统在交通管理上转变的是?粗放向精细被动向主动C互动向单一传统向现代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慧医疗架构中安全保障体系服务层的是?健康诊疗服务病例查询服务B电子病历药品管理服务21.医疗信息集成与交换平台的创建目的不包括?对基础医疗设施业务信息的集成对基础医疗设施业务数据的交换对基础医疗资源业务信息的集成D对基础医疗资源业务数据的存储22.下列选项中,有关智慧教育对政府决策支持的表述,正确的是?A深度分析信息资源内部的各潜在关系实现区域内学校视频安全监控的整合及集成统一实现教育资源分类及时发现负面发展趋势23.将智慧教育基于SOA理念,下列属于智慧教育平台层内容的是?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物联网D云计算数据中心24.智慧物流应用的多种渠道访问服务体现在?可促进物品在收件、配送、投放等过程中各类感知设备的服务化实现交通、海关、工商、税务等部门之间信息的整合与共享应用涉及交通、海关、工商、税务、银行、企业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作来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D提供物流通、配货通、联盟车库、车管家等基于SOA 的SaaS应用25.在“智慧环保”的总体参考架构中,下列关于服务层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环保专网、运营商网络,结合3G、卫星通讯等技术建立面向对象的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服务门户利用云服务模式为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辐射管理等业务提供“更智慧的决策”26.下列选项中,关于突发应急环境事件的应急目的,说法错误的是?制定重点管理对象及加强管理措施B可在突发环境事件管理中进行应急演练、培训功能可收到及时报警,为事件的及时处理争取时间事件发生后可根据系统仿真模拟了解整个事件发生过程及可能的影响27.污染源普查是以污染源普查管理及应用需求为导向,可以将普查数据与空间信息相结合对普查结果进行管理和展示的技术手段为?GPS系统自动识别技术CGIS系统互联网技术28.目前,我们所建设的智慧社区主要是以什么为核心?政府B居民服务信息化服务平台29.“居民基础信息一次录入,专项信息分类使用”体现的是智慧社区的?A智慧社区的共享性智慧社区的引导性智慧社区的单一性智慧社区的安全性30.智慧园区总体架构中,运营服务平台的应用服务不包含?邮件系统0A办公视频会议DSOA应用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5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层次要素的有?A物联感知层B网络通信层C数据融合层D服务融合层2.下列选项中,属于“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标准”的有?决策立项B规划与设计C实施管理D测试与评价3.智慧交通系统主要包含?A交通信息采集B交通信息处理C服务支撑交通信息反馈4.下列选项中,属于智慧物流平台系统种,“终端数据采集”主要功能的有?A人员登录、认证发布、汇报工作任务C货单号码扫描设定车辆线路5.济宁市工作的重点体现在?建设统一的网络中枢平台B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C实施信息惠民工程D发展智慧产业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1.从应用的角度来说,SOA作为一种IT系统和软件的体系结构规划和构建方法,贯穿IT系统规划、设计、构建和管理的各个阶段。
智慧城市测试题目答案

智慧城市测试题目答案1.智慧交通通过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使出行者的路径选择最优化。
2.不属于智慧交通系统综合运输管理体系特点的是节能。
3.智慧物流应用的多种渠道访问服务体现在应用涉及交通、海关、工商、税务、银行、企业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作来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
4.“智慧环保”的总体参考架构不包括智慧层。
5.“居民基础信息一次录入,专项信息分类使用”体现的是智慧社区的共享性。
6.不属于必须关注并解决的问题是国际友人认可度的问题。
7.智慧公共服务为其他领域的智慧应用提供重要支撑的基础核心领域。
8.“创新治理方式,行政权力和行政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政府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是济宁市智慧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的具体目标的体现。
9.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业务和技术动态匹配。
10.分解不属于传感技术处理信息的方式。
11.智慧交通系统从体系结构方面进行分层,实现数据的自上而下的流动。
12.国土资源部认为,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先将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无缝连接,为此应予利用的手段为无缝连接。
13、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实现对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辐射等环境因素的“更透彻的感知”是指感知层。
14、济宁市“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相关内容,错误的是C。
全面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完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15、智慧制造系统总体框架体系中的管理服务层不包含外包模式。
16、智慧制造系统总体框架体系不包含处理层。
17、“遵循面向服务原则、具有松耦合特性的体系结构风格”,是我国《信息技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术语》中对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定义。
18、智慧城市模型中,不属于数据及服务支撑层关键技术的是SOA。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宁波市在2011~2012年所发布的“智慧城市”指导文件的是《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
20、下列选项中,有关智慧制造系统“深度互连层”的表述,错误的是B。
(完整版)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完整版)智慧城市整体架构-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智慧城市整体架构1、整体框架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a) 物联感知层:提供对环境的智能感知能力和执行能力,通过感知设备、执行设备及传输网络实现对城市范围内基础设施、环境、设备和人员等要素的识别、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b) 网络通信层:为智慧城市提供大容量、高带宽、高可靠的光网络和全城覆盖的无线宽带接入网络所组成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包括以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为主体的核心传输网,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蜂窝无线网络,以及,以及集群专网等一些专用的网络等;c) 计算与存储层:包括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存储和计算以及相关软件环境的资源,保障上层对于数据的相关需求;d) 数据及服务融合层:通过数据和服务的融合支撑,承载智慧应用层中的相关应用,提供应用所需的各种服务,为构建上层各类智慧应用提供支撑,本层处于智慧城市总体参考模型的中上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e) 智慧应用层:在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及服务融合层之上建立的各种基于行业或领域的智慧应用及应用整合,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医疗、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为社会公众、企业用户、城市管理决策用户等提供整体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f) 安全保障体系:为智慧城市构建统一的安全平台,实现统一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授权、日志记录,涉及各横向层次;g) 运维管理体系:为智慧城市提供整体的运维管理机制,涉及各横向层次,确保智慧城市整体的建设管理和长效运行;h) 建设管理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整体的建设管理要求,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机制,指导智慧城市相关建设,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5
4th ITU Green Standards Week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 reference model of smart cities
Committed to connecting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4th ITU Green Standards Week
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
National Smart Cities Standardization Coordination Group
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专家 咨询组 Advisory Group 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
National Smart Cities Standardization General Working Group
ITU-T
ISO/IEC JTC 1
ISO/IEC TC268/SC1
Committed to connecting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4th ITU Green Standards Week
建立国家层面智慧城市标准研制机制 working mechanism in national level
编号
Num 1 智慧城市 SOA标准应用指南 Smart Cities SOA Standard Application Guidance 智慧城市 技术参考模型 Smart Cities Technical Reference Model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 TC28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全国通信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 TC28,TC485
Committed to connecting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System Testing
Security
Technology Testing Safety Protection E-commerce Financial Service Travel Service Housing Service Security Managemnt
Construct and Liv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4th ITU Green Standards Week
已立项5项智慧城市国家标准 5 National Standard Projects on Smart Cities
2014-2020年)明确了智 慧城市的建设方向
《Plan of national new
urbanization(2014-2020) 》 describes the direction of smart cities in china
产业发展现代化 Modern industry 社会治理精细化 Fine governance
促进产业链 分工协作 Promote cooperation
促进认识统一 Unified understanding
推广最佳技术 和应用实践 Spread service
Smart Cities Standardization
促进互联互通 共享协同 Interconnection 提高通用性 降低成本 Reduce costs 避免厂商绑定 保护投资 Protect Investment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3部分:建设管理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数字化技术标准化技术 Committed to connecting world Smart Cities Evaluation Model and Underlying Metrics the System Union 委员会 TC426 Part 3:Construction Management
项目组 1
Project Group 1
项目组 2
Project Group 2
项目组 3
Project Group 3
……
国际项目组
International Group
从国家层面规划智慧城市标准战略、标准体系,整体协调各相关标准组织的工作 To plan China’s Smart Cities standardization strategy, standards system and coordinate all related SDOs work in national level
Committed to connecting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4th ITU Green Standards Week
中国主要的智慧城市标准组织 SDOs in China
标准化组织 Standardization Setting Organizations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SAC/TC485) China Nation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 TC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 China 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 TC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426)China National TC on Digital Technique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Residence Community of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TC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China City Science Institute 对口国际组织 Relative international SDOs
Thank you
Committed to connecting the worlication Union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信息网络宽带化 wideband network 基础设施智能化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公共服务便捷化 Convenient public service 规划管理信息化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management
标准名称 Name
归口单位 SDOs
2
3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1部分:信息基础设施 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 Smart Cities Evaluation Model and Underlying Metrics System 员会 TC28 Part 2:Information Application and Service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2部分:信息化应用和 服务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 Smart Cities Evaluation Model and Underlying Metrics System 术委员会 TC485 Part 1: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Smart Cities Standardization in China
Committed to connecting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4th ITU Green Standards Week
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同时面临巨大挑战 rapid urbanization and many challenges in China
中国城镇化变化水平 change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Committed to connecting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4th ITU Green Standards Week
智慧城市助力中国城镇化发展 smart cities drive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Supportive Technology
General
General Guide Evaluation Metrics Reference Model Terminology
Committed to connecting the world
Smart Cities Standard System
Infrastructure
过去35年,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
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 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 In the past 35 years, urbanization rate is from 17.9% to 53.7%,the number of cities are from 193 to 658. 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产业模式、公共 服务、政府治理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Many challenges in Resources consumption, Eco-environmen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ublic service, Governance, etc.
Committed to connecting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4th ITU Green Standards Week
标准化在智慧城市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smart cities standard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