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三大构成
三大构成知识点总结

三大构成知识点总结
三大构成是设计领域的基础,包括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
这些构成知识点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它们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创造出更加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
一、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指在设计中运用色彩的各种因素,包括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对比度等,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达到特定的视觉效果。
在色彩构成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色彩的情感属性,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例如,红色通常与激情和力量相关,蓝色通常与冷静和安宁相关。
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来表达所需的情感效果。
二、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指在设计中运用点、线、面等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创造出各种视觉图案和效果。
在平面构成中,设计师需要掌握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排列方式。
通过运用不同的平面构成方式,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例如重复、对齐、对称、旋转等。
三、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是指在设计中运用各种立体形态,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创造出各种三维视觉效果。
在立体构成中,设计师需要掌握不同立体形态的特征和组合方式,例如几何图形、曲面、材质等。
通过运用
不同的立体构成方式,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种独特的三维视觉效果,例如透视、阴影、反射等。
总结起来,三大构成是设计领域的基础,它们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这些构成知识点,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创造出更加有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
平面设计知识点总结

平面课程知识点总结1.平面设计3要素:创意、构图、色彩;2.平面设计分类:DM广告设计、书籍/样本设计、写真喷绘、吊牌/标签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LOGO视觉形象;3.平面设计元素: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实用元素;4.素描:是以木碳,铅笔,钢笔等,以线条来画出物体明暗的单色画;5.设计中的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6.平面构成3要素:点、线、面;7.点的构成要素:大小、形状、疏密、色彩;8.线的构成要素:长短、色彩、疏密、粗细、曲直、平斜、交错;9.面的构成要素:颜色、形状、疏密、曲直、叠加、交错;10.将行首放大起着引导、强调、活泼版面和成为视觉焦点的作用。
1.色彩的3要素:①明暗,②色相,③纯度;2.红色:热情、精力充沛、喜庆、欢乐、幸福、艳丽、直爽3.黄色:温暖、光明、愉快、明朗、华丽、辉煌4.蓝色:明朗、光明、轻快、柔和、纯净、活跃、年轻、天空、寒冷、透明、清爽、深远5.绿色:生命、希望、青春、活力、和平6.紫色:高贵、华丽、神秘7.白色:明亮、干净、卫生、朴素、恬静、坦率、纯真、雅致、整洁、凉爽8.黑色:严肃、庄重、坚定、坚毅、沉默、恐怖、不祥、悲哀9.灰色:高雅、精致、含蓄10.棕色:中间暖色系;成熟、端庄、稳定、古朴、温和11.橙色(桔黄与桔红):兴奋、跃动、富丽、明朗、格调高雅12.网店美工职能:P图(图片处理)、促销海报制作、产品描述、店铺首页设计、产品广告图、店铺VI/视觉体系。
1.喷绘分辨率:45~72;2.写真分辨率:72~150;3.条幅尺寸:W 70cm,L:不限;4.易拉宝尺寸:W 80cm,L:200cm;PPi:72~150;5.展架尺寸:W 60cm,L:160cm;W 80cm,L:180cm;6.高炮户外广告尺寸:W 100cm,L:200cm;PPi:300;7.名片尺寸:90*54mm90*50mm90*45mm(出血为2mm);8.宣传单尺寸:A5—210*140mm A4—210*285mm A3—420*285mm;9.刀模线宽度:0.176pt(1pt=0.353mm);10.吊牌尺寸:10.8*4.8mm8*4.8mm;11.PPI:pixels per inch—像素数/英寸——主要针对图像清晰度分辨率DPI:dots per inch——网点数/英寸——主要针对数字图像输出分辨率。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

解读平面设计之三大构成|无锡平面设计学校平面设计-泛指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
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
平面设计师可能会利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达成创作计划的目的。
平面设计通常可指制作(设计)时的过程,以及最后完成的作品。
看字面意思,其实讲的比较的笼统,我们在了解平面设计时,首先要了解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是形象的结构与配置方法,它是将不同形态的多个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力学的观念。
一.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在二维空间中的所有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的组合形态。
平面构成的目的:1)、主要目的:熟悉艺术设计的要素与技法,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创新力。
2)、构成不是完整的设计,但是设计的基础,通过练习,可以从构成的角度分析理解设计作品。
若把构成的反洗方法运用到生活中,能得到更多的启示,发现寻常事物没得形式。
3)、构成是为实现目的或启示目的的一种手段。
平面构成形式法则: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条理与反复。
了解形式法则,对平面设计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平面构成涉及范围:很广,比如在企业标志、商品包装、CI 设计等。
平面构成的分类分类:自然形态:抽象形态有规律组合具有节奏感,运动感,近深感,整齐划一无规律组合比较自由,造型上产生张力和运动感。
增强视觉上的清晰度和醒目度。
平面构成元素平面构成最基本的三大元素:点、线、面概念:在几何学中,点只表示某一位置,而无形等点构成、差点构成、网点构成点状和面积。
而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点是以形象存在的。
也就是说:无论点有多少,它都是有自己的形象。
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小的构成单位。
二.色彩构成无锡平面设计培训中心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色彩关系。
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在设计中,三大构成是指线条、形状和色彩。
这三者在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和重要,它们共同构成了设计的基本要素,能够表达出设计作品的信息和意图,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感受。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一、线条线条是设计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元素。
它可以用来分割空间、定义形状、表达情感、引导视线等。
线条可以是实线、虚线、粗细不一的线条,或者是形状的边界线。
在设计中,线条的应用非常灵活,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来调整线条的特点。
在平面设计中,线条经常用于构成结构、布局或者排版。
线条的方向、长度、粗细和颜色等都会影响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
例如,水平线条可以传达平静、稳定的感觉,垂直线条可以传达威严、坚定的感觉,斜线可以传达动态、活跃的感觉等。
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的主题和设计要求来选择适合的线条应用。
另外,线条也可以用来引导视线,帮助观众在设计作品中有所关注。
通过增加或减少线条的粗细、强调线条的方向等手法,可以在设计中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使视觉焦点得到集中。
总的来说,线条在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无论是在平面设计、产品设计还是建筑设计等领域,线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设计师需要充分理解线条的特点和应用技巧,灵活运用线条来实现设计的目标。
二、形状形状是由线条所围成的空间或者物体的外部轮廓。
在设计中,形状通常用来表达物体的特征、结构和功能。
通过改变形状的大小、比例、组合等,可以表达出不同的信息和意图。
在平面设计中,形状通常用来构建物体的结构或者分割空间。
例如,在海报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不同形状的排列来构建整体的布局结构。
在产品设计中,形状可以用来定义产品的外观和功能。
在建筑设计中,形状可以用来决定建筑物的风格和特点。
形状的选择和应用需要考虑设计的主题和要求。
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的目标来选择适合的形状。
例如,圆形可以传达柔和、温暖的感觉,方形可以传达稳定、坚固的感觉,三角形可以传达动态、活跃的感觉等。
三大构成 概述

运用文化元 素:通过融 入文化元素, 使设计作品 更具文化内 涵和特色。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点:是构成形 态的基本单位, 具有集中、点 缀、装饰等作
用
线:是点移动 的轨迹,具有 方向性、连续 性、长度、宽
度等变化
面:是由线移 动或增加点形 成的,具有长 度、宽度、面
积等变化
点、线、面的 综合运用:通 过点、线、面 的组合和变化, 可以创造出丰 富多样的视觉
效果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三大构成之间的相互影响:三大构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设计的基本要 素和方法。
三大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添加 标题
平面构成: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通过点、线、面的组 合与排列,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添加 标题
立体构成: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材料的组合与构 造,创造出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的产品。
如何运用三大构成进行设计创新
运用形式美 法则:通过 对比、对称、 平衡等手法, 使设计作品 更具美感。
运用色彩搭 配:通过色 彩的搭配和 运用,使设 计作品更具 视觉冲击力 和吸引力。
运用空间布 局:通过空 间布局的合 理安排,使 设计作品更 具层次感和 立体感。
运用材料选 择:通过选 择合适的材 料,使设计 作品更具质 感和舒适度。
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平面构成是立体构成的基础,立体构成是平面构成的延伸和发展。
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是平面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面构成中的色彩运用和搭 配都离不开色彩构成的理论指导。
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中的形态和空间感需要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增强和表现,而 色彩的运用也需要根据立体构成的形态和空间感来进行调整和搭配。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平面构成得概念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就是一种造型概念,也就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
其含义就就是将几个以上得单元(包括不同得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得单元,并赋予视觉化得、力学得概念。
其中,立体构成就是以厚度塑形象,就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得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就是以轮廓塑形象,就是将不同得基本形按照一定得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与关系元素,概念元素就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得点、线、面、体得概念,其作用就是促使视觉元素得形成。
视觉元素,就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就是通过瞧得见得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得具体形象加以体现得。
关系元素,就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得组合形式,就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得;其中最主要得因素就是骨格,就是可见得,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得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得可见得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就是最基本得形象;限制与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得各种不同得编排,即就是骨格。
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得有作用骨格与在视觉上不起作用得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与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
基本形与骨格得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得构成图案(如下图,就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得)。
平面构成得要素平面构成得要素:点得构成形式、线得构成形式、面得构成形式点得构成形式(1) 不同大小、疏密得混合排列, 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得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得点按一定得方向进行有规律得排列,给人得视觉留下一种由点得移动而产生线化得感觉。
平面设计的三要素

平面设计的三要素
平面设计的三要素是指图形、文字和色彩,它们是构成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
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介绍:
1. **图形**:图形是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可以包括插图、图标、标志、照片等。
图形的作用是直观地传达信息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好的图形设计应该具有简洁、明确、富有创意和表现力等特点。
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图形风格、形式和组合方式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2. **文字**:文字是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可以包括标题、副标题、正文、注释等。
文字的作用是传达信息和帮助观众理解设计的内容。
好的文字设计应该具有清晰、易读、简洁、美观等特点。
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字体、字号、颜色、排版等方式来提高文字的视觉效果和可读性。
3. **色彩**:色彩是平面设计中最具表现力的元素之一,它可以包括主色、辅助色、背景色等。
色彩的作用是营造氛围、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
好的色彩设计应该具有协调、和谐、富有个性和吸引力等特点。
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对比度、饱和度等方式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以上就是平面设计的三要素。
当然,这只是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还有很多其他的元素和技巧,如版面设计、印刷工艺、插画设计等,也都是平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视觉传达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视觉符号)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平面构成的概念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
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
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概念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
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
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
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
基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如下图,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的)。
平面构成的要素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的构成形式、线的构成形式、面的构成形式点的构成形式(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平面构成的概念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的造型问题。
构成:以数种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单元。
平面构成:是在二维空间中的所有元素,通过有规律和非规律的组合,以形成新的图形。
平面构成也是三大构成之一。
三大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
它们都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
平面构成主要研究:二维空间的设计造型、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
平面构成涉及范围:很广,比如在企业标志、商品包装、CI设计等。
平面构成的发展历史来源于1919年,前苏联1919年,德国著名的建筑家、设计理论家瓦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了“国立包豪斯学院”伊顿最早建立了完整的色彩构成体系把色彩认识从随意感性转向科学理性的训练康定斯基(点、线、面)主张色彩和形态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平面构成的特点:特点:不是表现具体的物象特征,但它反映了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解释:以知觉为基础。
(从简单到复杂)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
(从复杂到简单)平面构成的分类分类:自然形态:抽象形态有规律组合具有节奏感,运动感,近深感,整齐划一无规律组合比较自由,造型上产生张力和运动感。
增强视觉上的清晰度和醒目度。
对称与平衡对称概念:对称是对象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两个同一形的并列与对齐最容易得到对齐,并且最简单。
种类: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移动对称、扩大对称平衡概念:在平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撑点支持,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时,称为平衡。
平衡与对称关系:平衡的不一定对称,对称的一定平衡。
平衡特点:平衡在视觉上显得比对称更加的活泼。
比例与适度比例概念: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者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关系概念。
比例种类:黄金比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黄金分割比例——最美的分割比1:1.618)适度概念:对象的数量关系形成符合人们的生理或习惯的某种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即视觉上形成合适性,符合习惯。
特点: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新感觉。
对比与协调对比概念:对比又称对照。
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置在一起,使人感觉到新鲜特点更加突出。
对比关系体现形式比如:方与圆长与短黑与白前与后新与旧隐与现干与湿虚与实对比特点:对比让人感觉有视觉冲击力,个性鲜明。
协调概念: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是一个动作。
有意识的合理配合。
调和和对比的关系:互为相反因素调和组合方式:同类元素的组合、类似元素的组合、不同元素的组合调和特点:使整个画面更加和谐,统一节奏与韵律节奏概念: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是时间术语,这个用语在构成设计中是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即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连续的排列,形成一种律动形式。
种类:等距离的连续,渐变,大小,长短,明暗,形状,高低等的排列构成韵律概念:在节奏中注入美的因素和情感,——个性化,就有了韵律,韵律就好比是音乐中的旋律,不但有节奏更加有情调。
特点:单纯的单元组合易于单调,由有规律变化的形象或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中的旋律感。
有韵律的构成具有生气,更加有魅力。
重复与交错重复概念:元素之间按形状或大小或方向发生一定重复。
特点:重复使设计产生安定、整齐、规律的统一。
但是也使得显得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感。
交错概念:元素之间不按一定规律发生重复。
特点:打破原来的呆板平淡的格局。
(作业:做一个重复,一个交错)第二单元平面构成元素平面构成最基本的三大元素:点、线、面点等点构成、差点构成、网点构成概念:在几何学中,点只表示某一位置,而无形状和面积。
(例如:两线交于一点;直线与面相交于一点…)而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点是以形象存在的。
也就是说:无论点有多少,它都是有自己的形象。
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小的构成单位。
(例如:▷♤就大小而言,越小的点作为点的感觉越强烈点的性质和作用点是力的中心。
当单个的点在画面中不同的位置时,给人的视觉感觉也是不同的。
居中会有平静、集中感;偏上时会有不稳定感,形成自上而下的视觉流程;位置偏下时,画面会产生安定的感觉,但容易被人们忽略。
位于画面三分之二偏上的位置时,最易吸引人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等点构成:点的形状、大小一致的构成方式。
在一定的规律中,组合成多样的差点构成:大小、形状不同的点的构成方式。
网点构成:点作不同的排列和多种次序变化,产生明暗调子的构成方式。
趣味性的点的构成线的定义:从造型的含义来讲,线只能以一定的宽度表现出来。
线来源于点,线的粗细也是由点的大小来决定的。
线的分类和特征在造型上,线具有强烈的感情性格。
他的重要性格主要表现在长度。
而长度…直线:线的性格,一般来说:直线表示静;曲线表示动;曲折线有不安定的感觉。
几何曲线:是有规律的曲线,它是女性化的象征,比直线较有温柔的感情性格。
常见的:正圆形、椭圆形、抛物线等。
他们具有:轻柔、优雅、圆滑、流利、婉转、起伏、多变等性格特征。
自由曲线:用圆规不能表现出来的一种曲线。
它更加具有曲线的特征,富有自由、优雅的女性的感觉。
线的构成面的定义:面,在几何学中的含义是——线移动的轨迹。
1、直线平行移动可形成方形的面。
2、直线旋转移动可形成圆形的面。
3、斜线平行移动可形成菱形的面。
4、直线一端移动可形成扇形的面。
面的种类:即直线形、几何曲线形、自由曲线形和偶然形直线形的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里特征。
几何曲线形的面比直线形柔软,有数理性的秩序感。
特别是圆形,能表现几何曲线的特征自由曲线形的面自由曲线形的面——是不具有几何秩序的曲线形。
这种曲线形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个性,所以,是最能引发人们兴趣的造型,它是女性特征的典型代表。
偶然形的面——以特殊方法构成的意外的形态。
具有其他形态表现不出来的、独特的视觉效果。
图与地在构成设计里,一般我们把具有形象感的实体称为“图”,而把形象周围的空间称为“地”。
图与地的“各向异性”概念:黑白两图形的关系,相互转移,背景成为图形,或者图形退成背景,图与地的这种性能,在视觉艺术中称为图地的“各向异性”。
1、互嵌图形——有双向性,即反正皆可成立。
2、图形递变——从某种图形逐渐变化成另一种图形。
面的构成形式主要有一下几种:1、几何形的面2、自然形的面3、人造形的面4、偶然形的面点线面形态的综合表现以点线面三位一体,进行综合表现,要点是:要注意主次关系,如以细线为主,加一小部分的面表现,可以表达轻巧活泼的形式效果。
(作业:选择动物或者植物,运用图形设计原理和构成第三单元平面构成的形式重复构成、近似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变异构成、结集构成、对比构成、空间构成重复包括骨骼和重复基本形。
重复,指同一个单形连续地、有规律地反复使用。
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色彩的变化。
近似:指彼此之间相似,而又不相同,远看如出一辙,近看变化各异。
在自然形态中,有很多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近似因素。
渐变:是指单形逐渐地有规律地循序变动。
发射:是指由放射中心出发,作向四周辐射构成的图形。
主要有向心式、同心式、离心式几种形式。
变异:是指构成要素在有秩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秩序,使少数个别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
结集:是指众多的单形在画面的某个地方结集,而在其他地方表现为疏散。
对比:是比较自由的一种构成。
空间:平面构成所涉及到的所谓空间,主要是指平面中的形给人视觉上造成各种不同的空间感觉。
空间的表现可以使用线、点的渐变的形式来完成,也可以用形与形的重叠来实现…色彩构成色彩构成,即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在互相作用下构成新的和美的色彩关系。
色彩构成,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将复杂的视觉表现还原成最基本的要素。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1、色相——色彩的相貌2、明度——色彩的骨架明度是辨别色彩明暗的程度。
有彩色系——两种情况a、各种色相之间的明度差别,同样的纯度、3、纯度——“彩度”指色彩的饱和度或纯净程度,也就是一种色彩中所含色素成分的多少,含的越多,纯度就越高,越少则纯度就越低。
降低纯度的方法1、加入白色,加入越多,纯度越低,趋向粉色。
2、加入黑色,加入越多,纯度越低,趋向灰色。
3、加入对比色,加入越多,纯度越低,趋向灰色。
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无彩色系有黑、白、灰色,色度学上称之为黑白系列。
在色立体上是以一条垂直轴表示的。
无彩色系没有色相和纯度,只有明度变化。
,只有有彩色系才具备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有彩色系——两种情况1、各种色相之间的明度差别,同样的纯度,黄色明度最高,蓝色最低,红绿居中。
2、同一色相的明度,因光量的强弱而产生不同的明度变化。
色彩的表示方法(2种)自然表示法1、以直然景色命名的色彩2、以金属矿物质命名的色彩3、以植物命名的色彩4、以动物命名的色彩系统化表示法孟赛尔色彩体系、奥斯特瓦德色彩体系日本色研配色体系(PCCS)配色美的形式原理美:美就是表现于知觉与形式之间变化中的统一,或复杂中的秩序。
美的构成形式:均衡、强调(画龙点睛的作用)、节奏、呼应、层次、点缀、衬托、渐变、色彩对比构成和色彩混合1、无彩色构成➢黑白构成➢黑灰构成➢灰白构成➢黑灰白构成2、以无彩色为主、点缀有彩色的构成。
类似色是15~60度之间对比色是120~150度之间互补色是色相环上直径两端互成180度的色彩间的配色。
以明度变化为基础的构成1、等明度差的配色2、低明度差的配色——(短调)3、中明度差的配色——(中调)4、高明度差的配色——(长调)色彩的推移——色彩的渐变明度推移(明度渐变)——明度由浅变深的逐渐变化过程,形成不同的明度台阶。
纯度推移(纯度渐变)——是一种色彩由纯色向无彩色的黑、白、灰渐次变化。
色相推移(色相渐变)——是色相向其他色相逐渐变化,推移的方法。
分类:同类色之间的渐变、类似色之间的渐变、互补色之间的渐变、对比色之间的渐变、全色相渐变色彩的混合原色(三原色)——不能用其他色混合而成的色彩间色(第三色)——三原色中,任意两种颜色混合出来的色彩,就是间色。
红+黄=橙色红+蓝=紫色黄+蓝=绿色补色——色彩现象中的补偿。
调和字面意思——两种或多种颜色协调地组合在一起,产生愉悦、舒适感的搭配。
对比——寻求差别调和——寻求关联理论含义——明显差异或者明显含糊的色彩,在构图中进行调整,使之完美的统一在一起。
如(明度与纯度)调和将有显著区别的色彩、合理地分布在构图当中,以实现完美的统一。
如(色相与面积)色彩的再创造:采集、重构定义:从一切可以借鉴的素材中的色彩进行借用和采纳,以色彩构成的设计要求和形式法则,对所采24色相环:泛紫的红、红、泛黄的橙、橙、泛黄的橙、泛红的黄、黄、泛绿的黄、黄绿、泛黄的绿、绿、泛蓝的绿、蓝绿、泛绿的蓝、蓝、泛紫的蓝、紫蓝、泛蓝的紫、紫、泛红的紫、紫红高长调:10:8:1等,其中10为浅基调色,面积应大,8为浅配合色,面积也较大,1为深对比色,面积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