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练习题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习题精选

历史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习题精选

历史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习题精选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到( ) ,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A.20世纪八十年代
B.20世纪末
C.21世纪中期
D.21世纪初
2、下列变化中,哪一项不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 )
A.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
B.出门旅游的人增多了
C.凭票证购买食品
D.私人汽车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
3、确立了改革开放方针的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选一选
4、下列词语中哪项不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 )
A.炒鱿鱼
B.跳槽
C.公开招聘
D.铁饭碗
5、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费用的来源是( )
A.国家负担
B.职工单位承担
C.职工个人承担
D.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分担
二、填空题
1、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最主要的就业渠道是通过( )自主选择职业。

2、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 )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

3、为了改变公费医疗制度所带来的弊端,我国逐步建立了( )。

参考答案:
一、1、B 2、C 3、A 4、D 5、D
二、1、人才市场2、社会保障体系3、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单选题: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单选题: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单选题: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基础巩固1.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景象有()①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②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③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2.想一想,电影《开国大典》中毛主席身上衣服的颜色应该是()A.深灰色B.草绿色C.深黑色D.浅蓝色3.“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A.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时间观念的增强C.通讯手段的进步D.消费观念的变化4.改革开放前,我国发行布票、粮票和油票的根本原因是()A.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优越性B.防止人口流动C.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严重匮乏D.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要能力提升1.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C.人们已有多种途径购买商品D.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2.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D.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3.张大爷一家真不幸,他和老伴没有工作,唯一的儿子又下了岗,但是他们一家被列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这属于()A.养老保险B.基本医疗保险C.失业保险D.社会救济4.(2011.浙江嘉兴)嘉兴有一座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内三楼展厅里全方位地展示着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变化。

这直观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C.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5.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精品初中历史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

精品初中历史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动脑筋】
1.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去的生活不好呢?
答: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

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人们开始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2.在减缓城市交通堵塞方面,你有什么高招?
答:提示:从改善城市的道路建设及多层次的交通渠道回答。

【练一练】
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答案:D
【活动与探究】
1.收集资料:收集过去使用的布票、粮票或其他购物票证,思考为什麽以前非要用这些票才能买东西。

他们的思考对吗?
女孩:因为过去经济落后,物资不足,需要用这些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男孩:有了票证就可以买东西,没票证的人就买不到东西,这样可以控制城市户口,减少外来人口。

女孩说得对,当时使用票证主要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

2.访问:访问长辈,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你家在衣食住行用方面有哪些重要变化。

搜集资料:让学生从身边的父母、长辈、朋友、邻居等渠道和从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文字、数据、图片、图像等资料,学会获取资料和知识的现代方法并进行整理。

2019中考历史练习分课练习-八下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2.doc

2019中考历史练习分课练习-八下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2.doc

2019中考历史练习分课练习-八下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2选择题1、游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

以下游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DA、抗美援朝B、大跃进C、红卫兵D、网上购物2、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下对这一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B、吃饭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C、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D、开私家汽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3、以下最能说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的是〔〕DA、以大米为主食B、肉禽蛋奶得到了充分的保证C、牛奶面包代替了稀饭馒头D、食品在总消费中的支出比例下降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就业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以下各项对我国目前的就业模式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A、政府“统包统配”B、劳动者自主就业C、市场调节就业D、政府促进就业非选择题1、阅读以下材料: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请回答:〔1〕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分)十四大确定的改革目标是什么?(2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分) 1、〔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2分)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2〕特点:首先在农村推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逐渐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

每点l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总分值。

)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材料二胡锦涛会见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台湾旅客乘坐深航班机开心回家台湾歌手范晓萱成都演唱会材料三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初二历史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试题

初二历史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试题

初二历史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试题1.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A.实行“公交优先”B.加强交通管理C.减少汽车数量D.发展交通硬件设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衣食住行的变迁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第一子目衣食住行的变迁的内容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包括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开辟新的公交线路、使用清洁燃料等等。

更重要的是,国家正投入大量资金,大力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轨道交通,以期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

”据此可知,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交通硬件设施,故选D。

ABC选项是政府采取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措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考点】衣食住行的变迁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衣食住行的变迁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衣食住行变迁的情况、原因。

2.下列词语中哪项不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A.聘任制B.下岗C.绿色食品D.铁饭碗【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第二子目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内容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从前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据此可知,铁饭碗是改革开放前就业制度的表现,故选D。

ABC选项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词语。

【考点】就业和社会保障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情况。

3.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总体上看是城镇超过农村,但是有一项指标却一直是例外,这一项是()A.人均收入B.人均旅游消费C.人均住房面积D.人均服装消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衣食住行的变迁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第一子目衣食住行的变迁的内容中:“到2000年,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超过了10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了24平方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课时训练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课时训练试题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选择题1、想一想,电影?开国大典?中毛主席身上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A.深灰色 B.草绿色 C.深黑色 D.浅蓝色2、以下词语中哪项不是在HY开放后出现的?〔〕A.聘任制B.下岗C.绿色食品D.铁饭碗3、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费用的来源是〔〕A.国家负担B.职工单位承当C.职工个人承当D.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分担4、我国人民的生活程度从总体上看是城镇超过农村,但是有一项指标却一直是例外,这一项是哪一项〔〕A.人均收入 B.人均旅游消费 C.人均住房面积D.人均服装消费5、HY开放前,我HY行布票、粮票和油票的根本原因是〔〕A.表达人人平等的HY优越性 B.防止人口流动C.经济开展程度低,商品严重匮乏 D.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要二、材料解析题三、问答题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关于努力学习的语录。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留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的,而近代又有哪些经典的高中励志赠言出现呢?小编筛选了高中励志赠言句经典语录,看看是否有些帮助吧。

好男儿踌躇满志,你将如愿;真巾帼灿烂扬眉,我要成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成功,要靠辛勤与汗水,也要靠技巧与方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

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高三某班,青春无限,超越梦想,勇于争先。

敢闯敢拼,**协力,争创佳绩。

丰富学校体育内涵,共建时代校园文化。

奋勇冲击,永争第一。

奋斗冲刺,誓要蟾宫折桂;全心拼搏,定能金榜题名。

放心去飞,勇敢去追,追一切我们为完成的梦。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短暂辛苦,终身幸福。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登高山,以知天之高;临深溪,以明地之厚。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把握机遇,心想事成。

奥运精神,永驻我心。

“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

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21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七十八篇

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21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七十八篇

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21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七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人民日报》曾报道了一系列大学毕业生的“人物志”,他们中有自愿到西藏实现军旅之梦的,有到农村公路管理处巡查道路的,还有到网络新职业中“淘金”的。

这一报道反映了高校毕业生有( )①多元的职业方向②开放的就业观念③自主选择的权利④统一的分配制度A、①②⑨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变化的是(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B、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C、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先后两次缩短法定工作时间,从原来的6天工作制、每周工作48小时逐步调整到5天工作制、每周工作40小时;职工每年的休息时间由原来的59天增加到114天。

工作日时数的变化反映了( )A、就业制度的变化B、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全C、养老保险制度的改善D、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 )A、大米为主要食品B、鱼肉禽蛋得到充分保证C、牛奶面包代替稀饭馒头D、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最能说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A、以大米为主食B、肉禽蛋奶得到了充分的保证C、牛奶面包代替了稀饭馒头D、食品在总消费中的支出比例下降【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潍坊风筝驰名中外。

以下描写风筝的诗句是( )①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②千里黄云白日醺,北风吹雁雪纷纷③才乘一线凭飞去,便有愚儿仰面看④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是改革开放前的一种购物“票证”,使用这种“票证”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低B、人口多,耕地少C、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D、政府提倡节约粮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C、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②上网浏览、发E—mail成为人们热衷的话题③人们排着长队买食油、棉布等生活必需品④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砖房,90年代盖楼房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面是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千克),此表不能说明( )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C、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A、经济发展水平低B、人口多,耕地少C、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D、政府提倡节约粮食【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2009年6月27日至28日,温总理冒着酷暑来到山东考察,就企业生产经营和劳动就业问题进行调研。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服装是时代象征,观察下列照片中的服装特点,哪一张照片是改革开放后流行的A B C D2.“吃的是油,穿的是绸,还有钱来搞旅游”。

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在A.解放后B.文革结束后C.改革开放后D.加入WTO后3.右图漫画中的生活理念被国人普遍认同,其根本原因是A.“一五”计划的实施B.“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C.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D.改革开放的深化4.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的变化,体现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下列图片中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变化的有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了很大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

这实质上反映了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变化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变化6.2006年夏天,于娜大学毕业了后就到北京寻找工作,由于她学的是信息技术专业,市场需求量比较大,很快就找到了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

这说明了现在的就业方式是①劳动者自主择业②由学校统一分配③就业依靠市场调节④通过介绍就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7.下列词语中哪一项不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A.铁饭碗B.跳槽C.公开招聘D.炒鱿鱼8.下列能够体现我国社会生活变化的是①就业制度的改革②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③信息技术的使用④改革开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读图简答题9.改革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1)这三幅图片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什么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在这种就业的变化中,有机遇也有挑战,你如何理解这句话?(3)如果你是一名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应该如何做,才能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三、分析材料题10.阅读下列材料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学习目标】
1、从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2、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3、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难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一、知识概括:请你填空概括本课知识。

二、重点理解:
1、下列选项中,属于改革开放前出现的现象的是()
A、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吃绿色食品
B、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C、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占了一定的比重
D、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2、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l 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③70年代住草房,
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4、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A、就业制度
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医疗保险制度
D、再就业制度
5、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长期把重点放在工业化建设,人民物质经济发展水平低②改革
开放后,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人们物质经济文化水平,人们经济条件好转③改革开放后,中西思想文化观念碰撞激烈,形成多元思想文化和价值观④改革开放后,“打破铁饭碗”,建立新的经济文化体制,实行能者勤者上岗,凭贡献大小享受相应待遇,通过人才竞争挖掘人的潜力,有利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三、知识运用:请回答下面问题
1、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去的生活不好
呢?
2.在减缓城市交通堵塞方面,你有什么高招?
四、综合实践(第15周内上交历史老师,占期末总评30分)
1、主题:什么是生活?
2、目的: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3、方法:
(1)理解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觉得“生活”就是
(2)信息收集:每组围绕“生活”搜集有关的故事、诗歌、童话、散文、名画、照片等资料
(3)集体创作:编一个有关“生活”的故事或童话或诗歌或散文或歌曲(原创)
(4)信息集合:每组把以上信息整理分类,装订成册或者制成课件(请加上封面、目录,注明资料来源和编辑者)。

(5)汇报交流:每组派代表在班内展示介绍作品,交流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