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为何以泉州为起点

合集下载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

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又为了解决陆路的不便性,因为陆路受地形引响,前往西域会经过许多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又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陆的方便性。

在古代中国即有此项交流,尤其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居民而简介丝绸之路是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

除了陆上交通以外,还有一条经过海路到达西方的路线,这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陶瓷为主要出口武平。

一、形成与发展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但只有泉州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他城市并无获此殊荣。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徐闻古港,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取代徐闻、合浦成为海丝主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

明初海禁,加之战乱影响,泉州港逐渐衰落,漳州月港兴起。

三国时期,由于孙吴同曹魏、刘蜀在长江上作战与海上交通的需要,积极发展水军,船舰的设计与制造有了很大的进步,技术先进,规模也很大。

据张大可著《三国史》,孙吴造船业尤为发达。

汉代主要造船地区在长江下游苏州、无锡、安庆等地,多是平底内河船。

孙吴造船中心,移往建安郡侯官(在今福建闽侯)、临海郡永宁县(今浙江温州)、横藇船屯(今浙江平阳)、南海郡番禺县(今广州)等港口。

孙权设置典船都尉,专门管理造船工场。

孙吴所造的船,主要为军舰,其次为商船,数量多,船体大,龙骨结构质量高。

海丝古城泉州简介

海丝古城泉州简介

海丝古城泉州简介海丝古城泉州,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它是世界上唯一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泉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当时它是闽越文化的发源地。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泉州成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中东地区进行贸易的重要枢纽。

在宋、元、明、清等朝代,泉州都是中国最繁荣的港口城市之一。

海丝古城泉州的建筑、文化、风俗等方面都受到了海上贸易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海丝古城泉州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泉州古城墙。

泉州古城墙始建于14世纪,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

城墙周长约为6公里,高约为10米,上有城楼、角楼和箭楼等防御设施。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壮丽景色,并且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除了古城墙,海丝古城泉州还有许多古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开元寺、清源山庙宇群和西洋楼群。

开元寺是泉州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建于公元686年,是福建省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

清源山庙宇群包括清源寺、惠安土楼等,是泉州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庙宇群。

而西洋楼群则是泉州市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建筑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泉州富商为展示财富和追求现代化而兴建的,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的建筑物。

海丝古城泉州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

例如,泉州木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以其精细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

泉州的传统小吃也非常丰富多样,有鱼丸、肉粽、海蛎煎等美食,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泉州的浓厚文化氛围。

海丝古城泉州不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城市。

如今,泉州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城市,但它始终保留着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辉煌。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

美丽的泉州开元宝塔泉州城楼清源山日出美景千年古城泉州,位于东海之滨,地处福建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

意大利旅行家亚格也曾经坐船探险到过泉州,并称它为“光明之城”。

这座散发着现代化气息的港口城市,它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也曾是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第一大港”。

前不久,泉州当选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称号。

泉州是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古城,作为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过友好往来,是古代中国与东亚文化圈交流的重要城市,泉州有着自己的文化,也吸收着别人的文化,融合为自己的新文化,拥有许多城市都难以比拟的纯度、深度和广度。

据史料记载,在与东亚各国的交往中,古代泉州就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保持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也有丰富的史料印证了泉州在东亚文化圈中长期以来的重要交流作用,在漫长的东亚交流史中,泉州与东亚各国在文化上互通有无,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宋元是泉州港海外交通的颠峰时期,近千年过去沈安娜/文、图. All Rights Reserved.了,泉州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历史遗存:见证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盛衰的市舶司遗址、作为古航标的万寿塔和六胜塔、位于海口和江口的石湖码头、美山码头和文兴码头,进行航海祭祀活动的史迹真武庙、天后宫、九日山祈风石刻以及生产外销瓷的德化窑、磁灶窑址、宋代泉州湾古沉船……每一件都能清晰地向世人展示世界大港曾经的辉煌。

泉州老君山脉洛阳桥泉州清静寺开元寺天后宫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千年古寺开元寺郑成功雕塑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民族风情惠安女清源山老君像. All Rights Reserved.。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一个独特而令人着迷的文化遗产,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

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福建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元素,为游客带来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

该博物馆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贸易,让人们深入了解这条重要的古代贸易路线。

海上丝绸之路是在古代中国的宋代开始建立的,起点是中国的泉州市。

它连接了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成为中国与这些地区之间的重要贸易渠道。

这条海上贸易路线不仅带来了商品的交流,还促进了文化和知识的交流。

因此,泉州成为了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重要的起点之一。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位于泉州市的海滨地带,占地面积较大,建筑风格独特。

博物馆的入口处有一片广场,上面雕刻着中国古代的海上贸易场景。

步入博物馆,首先进入的是一个大厅,墙壁上挂满了古代的丝绸之路地图和航海工具的展示。

这里还有一些模型,展示了古代船只和贸易商品。

通过这些展示,游客可以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博物馆的不同展厅里,游客可以看到一些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来自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上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由海底考古挖掘出来的古代船只残骸和贸易商品。

这些文物的保存状况非常好,可以清晰地看到船只的结构和贸易商品的样貌。

这对于研究古代航海和贸易具有重要的价值。

博物馆还有一个专门的展区,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和通信工具。

这里展示了古代航海图和导航仪器,让人们了解古代航海的技术和工具。

同时,还展示了一些古代信使传递信息的方式,如鸽子传信和火炬传递。

这些展品展示了古代人们在海上贸易中的智慧和勇气。

在参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过程中,游客还可以了解到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历史和故事。

博物馆有专门的讲解员,他们会为游客讲解不同展品的背后故事。

游客可以了解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和航海者是如何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以及他们为了贸易和文化交流付出的努力。

泉州因何是海上丝路始发地

泉州因何是海上丝路始发地

泉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古称“刺桐”,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宋元时期发展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从泉州通往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这座城市也成为当时许多国家商人、传教士、王公贵族向往的地方。

当时亚非各国特别是阿拉伯国家,侨寓泉州者数以万计。

丰富的历史,使泉州荣获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和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优良的港湾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

西南季风,东北季风交替影响,有利于以风为动力的帆船航行。

泉州港西北枕山,东南面海,入海处属台地花岗岩岸,泥沙不易淤积,而且海岸线绵延曲折,港湾多,水域宽,航道深。

泉州港又是典型的集群港,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港三个港湾以及附属的洛阳、后渚、法石、蚶江、永宁、深沪、石井等十余个大港组成。

同时,泉州位于晋江下游和泉州湾内,兼具河口港和海湾港的优点。

包容的人文环境晋唐以来,特别是宋元时期,以宗教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文明交流,在泉州表现得尤为突出。

泉州是伊斯兰教传入远东最早的地方之一,又是宋元时期摩尼教在中国的活动中心,还是古基督教的聂斯脱里派和圣方济各派在东方的重要据点,印度教、犹太教也曾在这块土地上传播。

与此同时,本土的佛教、道教和各种民间宗教千百年来兴盛不衰。

众多不同的民族及其宗教文化长期汇集一起,和平相处,共生共荣,由此可见那个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文明程度和对异域文化的包容精神。

发达的船业泉州造船历史悠久。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福建的先民就以船为车、以楫为马。

隋唐时期,泉州是全国的主要造船基地之一。

宋元时泉州拥有较多的造船场,主要分布泉州湾内,从后渚至泉州城南,晋江下游沿岸。

泉州所造海船,多重船板,载重量较大。

无论从坚固性、适航性、稳定性,特别是水密隔舱的安全设施等,在当时都达到先进水平。

宋代,泉州除官营造船业外,私营造船业也很发达。

繁荣的经济腹地宋元时期,泉州腹地的农业,特别是经济作物发展很快,为泉州港提供丰富的出口农产品。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的泉州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的泉州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的泉州泉州,古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我的家乡。

泉州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我家乡泉州的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遗产。

泉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02年的东汉末年。

在这个古老的城市里,可以找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和遗址,这些见证了泉州的变迁和发展。

根据历史记载,泉州曾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与海外贸易有着深厚的渊源。

早在唐朝时期,泉州就已经与日本、琉球、印度尼西亚等许多国家建立起贸易联系。

因此,泉州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

在泉州古镇的街道巷弄中,可以欣赏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泉州采取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将中式传统建筑与岭南建筑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胶南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注重与环境的融合,并注重空间布局和装饰艺术的细节。

著名的建筑如开元寺、陈氏书院等,都是泉州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

除了建筑遗产外,泉州还以其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而闻名。

泉州是一个具有较强民俗文化传承的地方,许多传统习俗和庆典活动仍然在当地保留着。

例如,每年农历正月的“泉州开门红”活动,全城的人们会身着传统的锦绣礼服,举行盛大的游行和庆祝活动,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此外,泉州还有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如漳州剪纸、德化陶瓷等,这些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泉州的美食也是其文化的一部分。

作为海滨城市,泉州以其丰富的海鲜资源而著名。

当地的海鲜制作技艺独特,融合了多种烹饪方式,如清蒸、红烧、煎炸等。

特色菜品包括鱼羹、海蛎煎、海蛏干烧等,口感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泉州还以其特色小吃而闻名,如肉燕、鱼丸、八宝粥等,这些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而受到了广大食客的喜爱。

除了建筑、传统文化和美食之外,泉州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景观可以让游客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

例如,泉州还有许多美丽的公园和自然景观,如清源山、开元湖等,这些地方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人们了解泉州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窗口。

泉港地名的来历和典故

泉港地名的来历和典故

泉港地名来历和典故一、泉港地名的来历泉港这个地名,最初源于福建省泉州市的一个港口——泉州港。

泉州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也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港口之一。

在明、清时期,泉州港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游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泉州港逐渐失去了其重要地位。

到了20世纪初,泉州港所在的地区——肖厝镇,已经变成了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当地政府决定设立一个经济开发区,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泉港地名的典故在设立经济开发区的过程中,当地政府曾经考虑将该区命名为肖厝区。

但是,因为“肖厝”在方言中听起来不太好听,所以当地政府决定将该区改名为泉港。

泉港这个名字的由来,主要是因为该区位于福建省沿海的湄洲湾南岸,拥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同时又与泉州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当地政府便将“泉港”作为新区的名字上报。

三、泉港的自然条件泉港位于福建省沿海的湄洲湾南岸,总面积460平方千米,其中海域119平方千米。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这些自然条件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泉港的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泉港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港口、工业、物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经济区。

在港口方面,泉港已经建成了多个泊位和集装箱码头,可以停靠大型船舶和集装箱船。

在工业方面,泉港已经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投资,包括炼油、石化、化肥、钢铁等产业。

在物流方面,泉港已经建成了完善的物流网络和仓储设施,为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旅游方面,泉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之,泉港这个地名源于福建省泉州市的港口——泉州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港口、工业、物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经济区。

在未来发展中,泉港将继续发挥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优势,努力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泉州为什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泉州为什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3)有利条件:冬春季节风力大;土地资源丰富,地价低;(2分)不利条件:夏季风力相对较小;远离消费市场。(两点,2分)
(4)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大气环境质量。(1分)
五、京津冀一体化
(3)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华北地区地理环境产生有利的影响。
对受水区而言,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障,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1、泉州为什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大陆海岸线蜿蜒曲折,多海湾良港。正是这样一个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一个基本的条件。当时的起点就是从泉州港开始的。泉州港就在晋江的入海口处,不冻、不冷、不淤、避风港湾宽广。所有的这样的地理条件,足足让泉州港辉煌时。 借助:西南季风到韩国日本接借着东南季风到达亚洲非洲等国
2、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条件有P37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3、尼泊尔地势北高南低
10月-次年的5月受东北季风的影响降水少伟旱季。
1)新陕川 (1分)
(2)管道运输(1分) 海洋运输(1分) 运量大,连续性强,成本低(1分);损耗小,受自然条件影响小(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丝绸之路为何以泉
州为起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海上丝绸之路为何以泉州为起点
在中国漫漫的五千年历史当中,丝绸之路铸就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辉煌。

泉州这颗嵌在我国东南沿海的璀璨明珠,也曾经沐浴在丝绸之路的光芒之中,着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以泉州为起点的。

今天,我们重提这个话题,就是要探究泉州当时所具备的历史条件,更好地解读这段历史。

首先,从它的历史前提条件来看,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给泉州提供了一个历史契机。

在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之前,东西方交流以主要是通过陆路丝绸之路来进行沟通的。

然而随着战争的硝烟,加之另经济重心的南移,陆路丝绸之路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直至最后被取而代之。

应该这样说,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着必然性,但同时也有偶然性。

就在中国当是处于四分五裂的时期,一个兴起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带着他们的骑兵,带着他们的思想,席卷中华大地,继而统一整个中国,开创了另一个新的历史天地。

它大力发展漕运和海运,拉直大运河,沟通南北航路,进一步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泉州,就是在这种历史机遇的推动下,走在了历史的最前头。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泰图说它"可以和埃及的亚历山大山港并驾齐驱,是世界上的两大港口之一。

"后来游历中国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更说它是"世界第一大港"。

史载:"当时泉州港中有大船百余艘,小船不可胜数,这里出产的绸缎,较杭州及大都更好。

"足见当时泉州的繁荣景象,这也正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典型表现。

当然,维系着这一繁荣景象,除了当时商品及海外贸易的发达之外,还在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策略。

这与后来明清实行的海禁是大不相同的。

开放的心态,正是当时元政府的施政理念。

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元政府于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在泉州、庆元等地设立了市舶司,即专门用来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基于这样
一个有序的管理,国际贸易范围更广了,出口的商品更多了。

沿着这样一条丝绸之路,泉州,无疑扮演了陆路和海路的中转站的角色。

再者,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商人之一的闽商,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福建自古以来就有"八分地一分水一分田"的说法,因为耕地少,从商的人也就相对多,尤其是闽南这一带。

闽南人秉承"爱拼才会赢"的理念,开创了属于闽商的新天地。

姑且不论它形成的根源所在,只要看看当时的情况,便可略知一二。

南宋末年,泉州有一蒲氏巨贾,原是阿拉伯人的后裔。

后南宋灭亡,投元,做了市舶司的主管,有条不紊地管理着当时泉诈的海外贸易。

此外,闽商还广泛地奔波于这些航路之间,不仅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也开拓了与各国交往日益密切的新局面。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闽商似京剧中的"跑龙套",是牵线者,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者。

我们看其历史,看其现实,还要看其自身的有利条件。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沿海。

介于上海和湛江两大港口之间的海岸线中段。

大陆海岸线蜿蜒曲折,多海湾良港。

正是这样一个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一个基本的条件。

当时的起点就是从泉州港开始的。

泉州港就在晋江的入海口处,不冻、不冷、不淤、避风港湾宽广。

所有的这样的地理条件,足足让泉州港辉煌时。

只是后来由于淤积泥沙,这种优势才逐渐减弱的。

泉州之所以成其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真可谓是天造地设。

泉州,正是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才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