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信息-王世红-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高一信息技术学科电子教案
1、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人性化、大众化) 导入新课 我们第一章学习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知道了好多关于信息与信息技 术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获取信息,在上课之前,老师想 问一下同学,你们喜欢给过生日吗?(喜欢)老师也喜欢,因为生日既有 礼物收又有蛋糕吃,应该没有人不喜欢吧,那么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可 是你知道你朋友或你父母的生日吗?(知道;不知道;„)知道当然最好 了是吧,可是当我们不知道某人的生日却想给某人过生日,这时候你就 迫切需要知道某人的生日具体的日期,对吧?(是的)那么你有什么方法 可以知道某人的生日呢?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给你的思维导图,进行 小组讨论,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给你们 5 分钟。
方法二 方法一
方法三 方法 N
解决什么 问题?
过程: ● 独立完成自己的设想; ● 小组交流:哪种方法在现在当时环境中较为可取?哪 种方法在现在环境中较为可取? ● 评价可取的标准是什么?
第 2 页 共 4 页
厉庄高级中学
板书: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信息技术学科电子教案
获取某人的生日日期
厉庄高级中学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信息技术学科电子教案
课题: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案编号
003
备课人
王世红
使用时间
2012-09-17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掌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
三 维 目
加工、存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讲述亲历,共同体验信息获取 的过程、经历、经验,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一定的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用切合实际的亲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
2019年精选教科版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习题精选九十八

2019年精选教科版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习题精选九十八第1题【单选题】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微信“扫一扫”功能能够扫描二维码得到相关人员的名片或网站网址信息,该过程属于( )A、信息采集B、信息编码C、信息发布D、信息表达【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能获取网站评价信息的是( )A、通过留言本获得访问者的意见和建议B、使用问卷调查C、接受访问者的在线咨询D、查看网站的运行日志【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上网的过程中,人们通常把自己喜爱并且经常浏览的网址保存在浏览器的( )A、工具栏B、Internet选项C、历史记录D、收藏夹【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时,当鼠标移动到某一位置时鼠标指针变成“小手”,说明该位置一般有:A、超链接B、病毒C、黑客侵入D、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最好亲口尝一尝”。
这种信息采集方法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完成的?( )A、检索文献B、亲自探究事物本身C、与他人交流D、上因特网搜索【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收方称为( )A、介质B、信道C、信宿D、信源【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王华准备购买一部拍照效果最好的手机,需要在不同品牌的三款手机中进行选择,他最应该( )A、查看卖场的手机宣传单B、查看手机品牌官方网站的功能说明C、咨询销售人员D、浏览权威网站的手机拍照效果评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 )A、保存信息B、确定信息来源C、确定信息需求D、采集信息【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某公司为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与质量,对员工服务质量及服务态度做网上在线调查,以便让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这种反馈信息的评价方式属于( )A、统计评价B、个人推荐C、上级部门推荐D、专家评价【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小华发现班级里许多同学的视力下降了,准备出一期宣传保护视力的板报。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信息获取》分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因特网的信息查找、文件的下载,以及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四个部分。
从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整局分析:①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是从理性角度让学生树立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科学系统观,以及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②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从事物、事件统筹安排处理的角度,培养学生信息甑别、分析的思维过程,以及相关的信息素养;③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后面三个章节实践的基础,一是信息处理素养的综合体现,二是信息分类、信息界定、信息查询等基本技能的基础。
本节教材处理(教学处理):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在学生生活,以及以往的实际体验中已经有模糊的映像,或者说他们已经知道如何进行,只是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
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如果我们还是就是论事,简单的罗列阐述,无论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还是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也正是基于此分析,我想在本节教学中,依托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思维导图”工具培养学生多维、立体的分析问题,用“脑筋激荡”和“科学辨析”对学生已有经验进行理性升华,健全和完善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体系,从而达到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的具体结合。
如此同时,学生能借助此工具,以及科学系统的思维模式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并为今后程序设计等系列教学铺垫基础,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切实提高新时代高中生的信息素养。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体验信息获取活动的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律,能够总结、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培养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和归纳需要利用信息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尝试设计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科学系统的分析工具,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软技术”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信息获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满足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一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设定需求,选择信息来源,搜索信息,筛选信息,整理加工信息,评估信息可信度,应用信息,反思与检讨。
1. 设定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这取决于我们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需求。
比如,要做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研究报告,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科学原理、政策法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信息。
2. 选择信息来源。
在确定需求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选择可信的信息来源。
这需要评估信息发布者的信誉度,了解信息的发布背景和动机,比如是否有商业或政治的利益驱动。
3. 搜索信息。
接下来,我们需要寻找和收集符合需求的信息。
这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如搜索引擎、图书馆、专业期刊、学术会议等。
4. 筛选信息。
在收集到大量信息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筛选。
要尽可能减少信息的重复性和无效性,同时筛选出最有用的信息。
可以根据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新颖性等标准进行评估。
5. 整理加工信息。
在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加工,以便于后续的应用。
这包括将信息分门别类、梳理信息的逻辑结构、进行比较和综合等处理方式。
6. 评估信息可信度。
我们需要根据收集的信息来评估它们的可信度。
这可以通过对信息来源的核实、事实的验证、构造合理性的判断等方式来进行。
如果发现信息存在不确切或不可靠的地方,需要采用纠错和修改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7. 应用信息。
最后,我们需要将整理和评估过的信息应用到实践中。
这可能包括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决策、论证观点等方面。
需要注意信息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8. 反思与检讨。
在应用信息后,我们需要对整个信息获取过程进行反思和检讨。
这可以帮助我们检查信息是否满足需求,评估信息的质量和可用性,并且反馈信息及其应用的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了解这些步骤,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效地获取并应用信息。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③大庆油田的确切位置:
马家窑 ④油井的直径 大庆的产量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调整
定位信息需求
选择信息来源
确定信息 获取方法
评价信息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中任意一个环节出错, 我们将不能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如果十一(10.1-10.5)去旅游,你要准 备些什么,怎样获取信息? 天气情况、旅行路线…
“|”:左右两个关键词有一个满足就行
搜索技巧
3、关键词
(3)逻辑命令
搜索技巧
3、关键词
(4)强制搜索(英文“”)
添加英文双引号来搜索,搜索结果不会被拆分,可以用来搜索 诗句、名言警句等 “知识就是力量” “USB接口”
(5)关键词加上《》
加上《》的查询词,有两层特殊功能,一是书名号会出现在搜索
结果中;二是被书名号括起来的内容不会被拆分
C.电子型
2、下列信息来源属于媒体类的是( A.网络 B.老师
)。 A C.同学 D.活动过程
小测试
3、获取信息的来源决定了信息的可靠程度,下列信息来源中哪一种获得的信息最可 靠?( ) A B.因特网 C.朋友、同学 D.报刊杂志
A.亲自进行科学实验
4、获取信息的四个环节是定位信息需求、( (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
搜索结果限定只会是在“网址”所示网站下的内容 如:足球 site:
(3)指定链接内容搜索(关键词
如:电脑 inurl:jingyan
inurl:链接关键词)
搜索结果限定只会出现在链接中包含“
(4)指定文件类型搜索(关键词
filetype:文件后缀名) 搜索结果限定只会出现文件类型为我们所指的文件类型的内容 “filetype”后可以跟以下文件格式:doc、xls、ppt、pdf、all等 如:读后感 filetype:doc
《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信息获取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各种信息来源,以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
一般来说,信息获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信息需求:首先需要明确自己需要获取哪些信息。
这可以是基于某个特定的问题、主题或目标,对所需信息进行界定和定义。
2. 确定信息源:确定可以获取信息的来源。
信息源可以包括书籍、期刊、报纸、互联网、数据库、采访、调查问卷等。
根据信息需求的具体性质,选择适当的信息来源。
3. 收集信息:根据确定的信息源,开始收集所需的信息。
这可以通过阅读、搜索、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信息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4. 评估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和筛选。
这包括对信息的可信度、可靠度和相关性进行评估,以确定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可信赖的,并与信息需求相匹配。
5. 整理和组织信息: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组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
这可以通过编制摘要、绘制图表、建立分类系统等方式
进行。
6. 分析和解释信息:对整理和组织后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可以通过比较、对比、归纳、推理等方法进行,以获得对信息的深入理解和洞察。
7. 应用和传播信息:将分析和解释后的信息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以解决问题或支持决策。
同时,根据需要,将信息传播给相关人员或群体,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获取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可能需要多次迭代和调整。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获取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和进化,例如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新兴技术手段获取信息已成为常见的方式之一。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案设计

教师活动:评价贯穿整个信息获取的过程,如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就需作重新调整信息的来源和方法。
巩固练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运用信息获取的一般方法为我们此次出行选择呼市周边又能够给我们提供娱乐设施的旅游区。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回答一个环节,结果如下:
定位信息需求:选择呼市周边又能够给我们提供娱乐设施的旅游区。
1.定位信息需求
教师活动:通过案例分析信息需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时间范围;②地域范围;③内容范围。也就是说“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什么样的信息”。准确定位信息需求的好处:确保信息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可以减少信息获取的工作量,提高信息获取效率。
2.选择信息来源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16页的表格,了解信息的来源,思考不同信息源的实例与优缺点。
①现场观察法 ②问卷调查法 ③访谈法 ④检索法(文献检索、网络检索) ⑤实验法
教师活动:我们可以根据信息需求和已有条件采用恰当的获取方法。如“李蕾通过对一系列的获取周日天气信息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选择了最适合的方法拨打121查询系统。”
4.评价信息
教师活动:评价信息是有效获取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直接涉及信息获取的效益,评价的依据是先前确定的信息需求(如信息的数量、信息的适用性、信息的载体形式、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实效等)。举出案例:老师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恭喜你被抽取为星光大道的场外幸运观众,将获得索尼笔记本电脑一台,请您先缴纳1000元的税费。”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1.“焚书坑儒”的历史移动的资背景。
息源②口头型信息源(个人型信息源)
③电子型信息源④实物型信息源(现场信息源)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每种信息源的实例与优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选择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的分类:
●口头型信息源(个人型信息源):直接找相 关部门相关人员 ●电子型信息源:电视、网站 ●文献型信息源:报纸、杂志、书籍
●实物型信息源(现场信息源):杨叔子经过
现场观察猪吃猪菜从而……
信息来源的分类
●不同的信息来源还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提供更好的信息服 务,比如:可以使用手机下载歌曲,在网上看电视,在网上看报 纸,这些都是不同信息来源的组合。
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 的资费标准
直接去营业厅询问工作人员; 打电话;上网查询 打电话
很好
你的信息需求 可能的信息来源
李白和杜甫各十首诗
书籍;问别人;上网; 看电视 电脑检索
最终采用的方法
对信息评价等级(A 很好B好 C一般D不合 格)
好
由于信息来源的 多样性,获取信息的 方法多种多样,如 对有关问题的调查: 观察法、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去图书馆借书: 按图书分类进行查找, 计算机检索; 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 信息
信息评价的依据: 信息的数量, 信息的适用性, 信息的载体形式、 信息的可信度、 信息的时效
各学习小组确定一主题,填写下表:
全班同学的生日 询问同学;查档案;查 身份证;问同学的父母 访谈法 很好
你的信息需求 可能的信息来源 最终采用的方法
“焚书坑儒‛的历史背 景
查看相关书籍;问历史老师; 看电视;上网 问历史老师
对信息评价等级(A 很 好(也可综合集中方法) 好B好 C一般D不合格 )
你的信息需求 可能的信息来源 最终采用的方法 对信息评价等级(A 很 好B好 C一般D不合格 )
例1、刘蕾获取第二天即周日郊区天气情况信息
获取周日郊区的天气情况 不合适 不合适 合适
不合适
电视
报纸
电话
拨打12121查询
网络
天气晴好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确定信息需求(明确目的)
报纸 网络
分析信息来源(分析途径) 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 (确定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评价信息
(1)定位信息需求。
信息需求即需要什么信息。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时间范围 ●地域范围 ●内容范围 即“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样的信息”
主题:1、‚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 2、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资费标准 3、李白和杜甫各十首诗。 4、全班同学的生日 你的信息需求 可能的信息来源 最终采用的方法
对信息评价等级(A 很好B 好 C一般D不合格 )
你的信息需求 可能的信息来源 最终采用的方法 对信息评价等级(A 很好B好 C一般D不合 格)
信息的获取
问题: 杨叔子在咸宁‘劳动锻炼’时,有一天师傅要他去 打猪菜,可他又不认识猪菜,那他又是如何识别猪菜 从而出色、超额地完成了任务的呢?
阅读课本P14,看杨叔子院士是如何打到猪草的?
这则小故事说明了什么?
①有效获取信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②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获取信息.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由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信息获取方法 的多样性。
●现场观察法 ●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检索法(卡片式、计算机)
●阅读法
●视听法
(4)评价信息。
1、以先前所确定的信息需求为依据,对 获取的信息进行评价。 2、如不符合我们的需求就要重新做调整。
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所需要获取的 信息和要求, 包括: 什么时间 什么地方 什么样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