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讲 特写
第24讲 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24讲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目录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2)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考点一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3)知识点1 文艺复兴 (3)考向1 文艺复兴 (4)知识点2 宗教改革 (5)考向2 宗教改革 (6)知识点3 近代科学的兴起 (7)考向3 近代科学的兴起 (7)知识点4 启蒙运动 (9)考向4 启蒙运动 (10)考点二世界文化的发展 (11)知识点1 世界文化的发展(选必三) (11)知识点2 文化传承与保护(选必三) (13)考向1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13)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15)、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出现和发展,让学生知道思想变革对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
考点一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知识点1 文艺复兴1.含义: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复兴”的原意为“再生”。
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2.原因:(1)经济上: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根本原因)。
(2)文化上: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②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
③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3)人才上: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他们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3.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运动。
4.精神内核:人文主义(1)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4)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5.成就(1)意大利领域人物特点薄伽丘但丁文学三杰彼特拉克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达·芬奇拉斐尔美术三杰米开朗琪罗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2)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24第二十四讲

(16) …...
B4
代码外提后 B1 (1)i:=1 B2’ (3)t1:=2*j (7)t5:=2*j (6)t4:=a0-11 (10)t8:=a0-11
(2)if i>10 goto (16)
(4)t2:=10*i (8)t6:=10*i (11)t9:=t8[t7] (13)t4[t3]:=t10 (15)goto (2) (5)t3:=t2+t1 (9)t7:=t6+t5 (12)t10:=t9+1 (14)i:=i+1
删除多余运算,代码外提
(1)PROD := 0 (2)I := 1 (4)T2 := a0 – 4 (7) T5 := b0 – 4 (3) T1 := 4 * I (5)T3 := T2[T1] (6)T4 := T1 (8) T6 := T5[T4] (9) T7 := T3 * T6 (10) PROD := PROD + T7 (11) I := I +1 (12)if I≤20 goto (3)
优化后
S1 : = R + r A : = 6.28 * S1 S2 : = R - r B : = A * S2
五. 循环优化
1. 循环的定义 循环是程序流图中有唯一入口结点 的强连通子图。
(1)入口结点 子图中满足下列条件的结点n: 或者n是流图的首结点, 或者在子图外有一 结点m, 它有一有向边mn引向结点n; (2)强连通子图。
例:
1 2
{5,6,7,8,9}是一循环 {4,5},{2,4}均不是循环
3
4 5 6 7 8
9
10 图6-3
2. 循环的查找
(1)必经结点: 从流图的首结点出发到达结点 n的任一通路都必须经过的结点d, 称为n的 必经结点,记为d DOM n 根据定义可知: 每个结点是它本身的必经结点,即n DOM n 流图的首结点是流图中任一结点的必经结点, 即n0 DOM n
第24讲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梳理

影响 (1)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中的重要-极,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美国 的发
展
原因 二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表现 (1)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 新经济 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知识拓展
世界现代政治格局的演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
案例分析
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但没有解决列强之 (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1999年,以美国为首
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的北约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
大
苏联的发 展于改革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背景 冷战局面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表现
(1)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家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2)1949年,苏联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中苏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项目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拉丁 美洲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
召开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第一次亚非会 议,即万隆会议
内容 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万隆精神 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 世界和平的精神
第24讲 数学万花筒-完整版

第24讲数学万花筒同学们玩过万花筒吗?别看它个头很小,里面的奥秘可不少.透过小小的镜头,你会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更和奇的是,当你转动筒身时,看到的世界也随之变化万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转动“数学”这个神奇的万花筒,开始奇妙世界的探索之旅吧.第一世界:身边你是否注意到路面上的下水道井盖都是圆形的?你是否观察到山地车的车架都是三角形的?你是否发现大门的可伸缩铁栅栏通常是由一个个交错的平行四边形组成的?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小事.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它们要做成这样的形状?换一种形状可以吗?其实,这些设计都是经过人们反复思考琢磨的,其中充满了数学的智慧.大家可以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井盖是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正六边形的,你如果把它们立起来,转动一下它们,会不会掉到下水道里去?答案是肯定的.井盖之所以不设计成这些形状,就是因为这样形状的井盖容易掉到井洞里去.而圆形的井盖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圆的每一条直径都相等,只要设计井盖时,直径稍微比井口的直径大一点,那么无论转动到哪个角度,它都不会掉到下水道去.山地车的车架之所以是三角形的,是因为三角形的东西最牢固;而可伸缩铁栅栏正好相反,之所以谩计成平行四边形的,就是因为四边形不稳定,所以人们经常把四边形应用于需要折叠的工具和机械,那为什么三角形稳定,四边形却不稳定呢?这一差别背后的数学原因是:三角形的每边长度固定以后,它的形状和面积也就确定了.四边形则不然,例如,边长全部是5厘米的四边形,其形状和面积可以变化多样,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第二世界:自然植物园里,千姿百态的植物会让你看得眼花缭乱;动物园中,形态各异的动物更会止你大开眼界.而它们,都只是广阔自然界的缩影.想更多地了解有趣的自然界吗?转动数学万花筒看看吧.“记数专家”珊瑚虫珊瑚虫每年在体壁上“刻画”出365条环纹,一天“画”一条,就像是在自己身上记“日历”,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的条纹是403条,难道珊瑚虫记错数了吗?不,这是因为当时的地球一昼夜只有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计算专家”蚂蚁英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大块食物切成三块,第二块比第一块大一倍,第三块比第二块大一倍,当蚂蚁发现这三块食物40分钟后,聚集在最小一块食物旁的蚂蚁有23只,第二块旁有44只,第三块旁有89只,后一组较前一组差不多多出一倍,蚂蚁的计算本领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几何专家”猫在寒冷的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团成一个球形,这样身体露在冷空气中的表面积最小,因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建筑专家”蜜蜂蜜蝗的蜂巢从正面看,都是排列整齐的正六边形,并且毗连在一起.为什么每个小蜂巢不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呢?这是因为只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能铺满整个平面区域,而且在周长相等时,正六边形比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具有更大的面积,因此使用同样多的原材料做边时,正六边形蜂巢可储藏更多的蜂蜜.其实,植物们也毫不逊色,这旦不一一举例了,只要你多加留意,就会发现奇迹纷呈的自然界中,“数学家”随处可见,这都是因为数学实在太奇妙、太有用了,不仅人类的生活需要它,而且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也与它紧密相连,第三世界:建筑建筑是人类的杰作,从古至今,各种风格的建筑层出不穷,它们都闪烁着数学的光辉.三角形、圆、正方形、球,还有其他一些对称图形,这些人类早已熟悉的几何学形状与思想,很早就运用于古代建筑中,你知道印度的泰姬陵吗?泰姬陵的总体结构既严格对称而又富于变化,主体建筑不但前后、左右对称,而且还与水中的倒影上下对称,交相辉映,相映成趣,增添无限美感,对称性的巧妙运用,让这座陵墓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陵墓.“黄金分割”也早早就出现在了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上.什么叫“黄金分割”呢?在一条线段上有一个特殊的点,它将线段分割成两段,其中一段约为另一段的1.6倍.这样的分割就是黄金分害.从古到今,人们把运用了黄金分割的建筑视为美和平衡的化身,人们在高塔的黄金分割点处建楼阁或设计平台,能使平直单调的塔身变得丰富多彩;而在摩天大楼的黄金分割点处布置腰线或装饰物,则可使整个楼群显得雄伟又雅致.精妙绝伦的古埃及金字塔,举世闻名的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都是根据黄金分割的原则来建造的.数学思想同样也体现在现代建筑中.旧金山的现代美术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站在馆外,人们远远就能看见它与众不同的精巧几何结构.设计师利用一条竖直线,将建筑物巧妙地分成了对称的两部分,这一对称运用了多变的几何形状组合,包括矩形、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等,这种不寻常的组合使得整个结构倍增活力.而在馆内,设计师也采用了特别的几何结构,以达到最佳的光照效果.尽管这座美术馆的设计目的是用于收藏艺术品,但它的建筑本身也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宏大的艺术品,并且蕴藏着许多活生生的数学对象和数学观念.类似的例子还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游泳馆“水立方”.它的奇特视觉效果也与数学有关,“水立方”犹如一块透明的“冰块”,它的墙壁、屋顶和天花板都是由巨大的泡沫组成,就像是随机生成的水泡漂浮在水池的表面.创造这个精巧的结构需要大量钢材、人力.,而且还需要神奇的数学.“水泡”结构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但纵前却从未应用于建筑,值得庆幸的是,专家们已经对“水泡”做了大量研究,包括为什么水泡是球体,它们如何结合在一起,如何组成其他复杂形状等等.水泡结构设计师(Tristram Carfrae)查找了许多关于“水泡”的数学理论,验证了建筑工程的可行性,“水立方”才得以诞生.这也是“水泡”理论首次在建筑上化为现实.第四世界:文学文学和数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文学中,我们常常能见到数学的影子.比如,中国诗词博大精深,不少诗歌以数人诗,令人拍案叫绝,以下就是一首七言诗,它用十个“一”字描绘了江中垂钓的绝妙意境:一蓑一笠一小舟,一枝竹竿一条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又如,以下这首嵌入了一到十这十个数字的五言诗?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清淡如水墨画一般的风景,读来也别有一番情趣: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再如以下这副给老寿星祝寿的对联,暗含了老寿星的年龄,你能猜出是几岁吗?花甲重逢,又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文学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文学,许多数学家都巧妙地将数学名词或公式与人生哲理联系起来,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就曾对学生说过:“如果用小圆代表你们所掌握的知识,用大圆代表我所掌握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多一点,也就是说,我的知识比你们多一些.但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我们的无知面,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数学中融人了文学,让抽象的数学更具亲近的魅力,文学中镶嵌着数学,则让美妙的文学别具智慧的光辉.说到底,文学之美和数学之美是相通的!第五世界:体育在2008年奥运会中,美国游泳队创下了历史最佳战绩,其中菲尔普斯独得八枚奥运金牌,并打破八项奥运纪录,事实上,出现这样的奇迹除了取决于运动员的努力和天赋之外,还得益于美国大学教授采用数学手段为游泳队研发出合理的训练技术.也许你会惊讶,数学手段有这么神奇吗?其实,在当今的体育界,利用数学分析运动员的训练数据,找出他们的薄弱之处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运动员们都希望自己能达到“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但一味蛮力的苦练有月吗?在成绩停滞不前时,怎么样才能找到训练的重点,突破成绩的瓶颈?这时,数学就大展舟手了.百米赛跑就是一个例子.1973年,美国应用数学家凯勒通过长时间的观测与大量计算,提出一条百米赛跑的标准曲线,这一曲线反映的是运动员进行百米赛跑时路程和速度之间的标准关系,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教练可以通过记录他的速度,绘出其速度与路程间的关系曲线,再与标准曲线做对照.对照之后,运动员就可以从中寻找自己的弱点:或者起跑技术不够好,或者中途跑时未能发挥出最高跑速,或者最高跑速持续时间太短,后劲不足,或者冲刺技术欠佳.事实上,用这一方法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训练运动员,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凯勒几乎同时期的美国数学家埃斯特也运用数学和计算机分析研究了当时的铁饼投掷世界冠军的投掷资料,随之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理论及改进的训练措施,从而使这位世界冠军在短期内将成绩提高了4米,创造了在一次奥运会的比赛中连破三次世界记录的辉煌成绩,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在体育世界里,一块块奖牌的背后,都有数学的身影,你想改进自己的百米赛跑成绩吗?不妨也用凯勒的赛跑标准曲线试试吧.第六世界:真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伪造事件和骗局时有发生,罪犯们经常会使用假身份证改头换面,某人为了一部走红的作品争夺作者身份,匿名者设下骗局的电子邮件时不时出现在电子信箱里……即使这些事件表面上看来很扑朔迷离,真相都永远只有一个,那怎么样才能知道真相呢?这时,你是否会羡慕侦探小说里的神探福尔摩斯,或者幻想着成为有着超强推理能力的名侦探柯南?下面就让我们借助数学万花筒的魔力,来看清事件的真相吧,事件1:身份证真伪之辨身份证是每一个公民的重要证件,下面我们要介绍的是新身份证.身份证前6位是地址码,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身份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分别用4位、2位、2位数字表示,例如:2007年5月11日表示为20070511.身份证第15~17位是顺序码,表示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月、日出生的人员编定的顺序号,其中第17位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身份证第18位是校验码,这也是新身份证新增的一位,它非常重要,可用来识别身份证的真伪.如果你改变了前面某个数字,而后面的校验码不相应改交,就会被计算机判断为非法身份证号码,事件2:谁才是真正的作者?这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静静的顿河》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著作,作家还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然而另两位作家却指责他是个抄袭者.他们声称,这部作品是一位已逝世作家克鲁乌科夫的作品,他死后,肖洛霍夫意外获得了手稿,便改写了前两卷的5%和后两卷的30%,便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了,为了解决这一悬而未解的文坛疑案,一位前苏联教授运用数学上的统计手段,对词类的分布组合情况进行分组分析.他把肖洛霍夫无可争议的其他作品放在第一组,《静静的顿河》放在第二组,克鲁乌科夫的其他作品放在第三组.第一个分析指标是一部作品中不同词汇总量与总词汇量的百分比.经统计,第一组的结果是65.5%,第二组则是64. 6%,第三组则是58.9%.第二个分析指标是词汇分布频谱.教授选取了20个俄文中常见的词汇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占三组作品的比率分别是22.8%,23. 3%,26.2%.第三个分析指标是只出现过一次的词汇所占百分比.三组的结果分别是80.9%,81. 9%,76.9%.教授对比这三个组的结果后发现,第一组和第二组作品的统计结果很相近,而第三组与缺。
第二十四讲 怎样把人物写活24

当然‘写人和写事是密不可分的,要写人, 就要把人放到事情当中来写,通过写事来展现 人物的特点。
作业:
以《我心中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试着通过记 一两件事把你熟悉的一个人写出来。600字左右。
祝同学们写作成功!
心理描写赏析:
你怎么不站出来 “叮玲!”一阵急促的上课铃声唤回了玩得正起劲 的同学,班主任夹着课本,走进了教师。 班主任不声不响地把课本放在讲台上,既没有叫我 们起立,也没有准备上课的意思,稍稍沉默了一会儿。 我们这些善于“察言观色”的学生早已习惯班主任喜怒 哀乐的表情。 怎么,今天又出了什么事呀?我在脑海里闪电般搜寻 着,不会是我吧?这几天我没犯错误啊?!想到这里, 那颗激动的心稍稍平静了一点,因为我平时一向是老师 “严家看管”的对象。 “教室后面的那个球印是谁扣的?”班主任厉声怒 喝。 教室里鸦雀无声,大概连同学的呼吸声也能听得一清二 楚。
四、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想法、 感触、联想等心理活动的描写,旨在深刻揭示人 物的精神世界。
心理描写常见的手法:
1、自我表白。在描写前加“我想”、“我觉得”等提示语 所想内容用第一人称,放在引号内。 2、作者直接描述,用第三人称去写人物内心活动,需 用“他想”、“他回忆”等句式。所想内容如加引号,引 号内用第一人称;如果不加引号,则仍用第三人称。 3、对话式独白。这是指描述者心里与自己对话,或自 言自语。对话前一般也有提示语。
“就是因为那个球印,给我们班纪律扣3分,是谁?你该主 动承认错误。” 球印?教室后面的球印?我似乎从死一般的沉寂中醒 来。那个球印不是陈明印的吗,在场有许多同学看见了。 陈明啊陈明,你快站出来主动承认,这样或许就会得到宽 恕,要是被揭发,你有好戏看了,快站出来。我不禁瞟了 几眼陈明,恰巧碰到了老师严厉的目光,这时班主任是不 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我心里猛然一慌,这已成了条件 反射。“慌什么!又不是我干的,真没有出息!”我这样安 慰自己,但心里难免有一点紧张。快点呀!陈明,快点! 要不班主任要赖到我头上了。赶快!班主任的眼光依然落 到了我身上。我越发紧张了,怎么办?告发他吧!我把手 往桌上放了放,刚想向上举起,猛地又缩了回来。不!我 不能这样,我希望他自己站出来。我不能剥夺他的这个改 过自新的机会,要告发他的应该是他自己。 站出来呀!该死的陈明!
大学物理第二十四讲 热力学第一定律、摩尔热容

B
A
C
t T 273.15C
说明:零定律的 条件:物体A、B 和C与外界没有热 与能的交换。
2
§12-2 准静态过程、功、热量
一、准静态过程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系统的状态随时间的变化。 ★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系统处于非平衡态。
准静态过程—变化无限缓慢的过程。 ◎准静态过程中,任意时刻系统所处状态—准平衡态 (准静态)。 如活塞运动:快—非平衡过 程,慢—准平衡。 ◎许多实际过程都可看作 准静态过程。
Q Cm dT
● Q与过程有关,故Cm和c都是过程量,其值与过程 有关。
12
一、理想气体的定容摩尔热容CV,m
★在等容过程中,一摩尔气体温度升高1K时所吸收的 热量:
CV ,m
( Q )V dT
i ( Q )V dU RdT 2 CV ,m ( Q )V i R dT 2
p1
c
V3 V
24
V2
全过程做功
A Aab Abc Acd Abc 2RTa ln2
◎上式是计算理想气体内能的普遍公式,不论何种 过程(U 是状态量,与具体过程无关)。
14
二、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 CP,m
◎在等压过程中,一摩尔气体温度升高1K时所吸收 的热量。
( Q ) p dU pdV
dU CV ,m dT
pdV RdT
pV RT dp 0
Tb 2Ta Tc , Td Ta , Vc V3 4V1
i p 所以 U R(Td Ta ) 0 2 p2 Aab p2 (V2 V1 ) 2 p1V1 2 RTa
a
b
d
第24讲 预应力混凝土概述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教案/ 学年第期课程名称: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式与程序:使用教具:课后作业:课后记录:年月日第24讲预应力混凝土概述§1. 预应力砼的基本原理1. 普通钢筋砼的不足由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很差,使得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存在几个不足:①. 普通钢筋混凝土受拉、受弯等构件通常带裂缝工作;当砼开裂时,受拉钢筋应力约20N/mm2;②.为保证结构正常使用要求的适用性和耐久性,必须限制裂缝宽度W max≤[W],受拉钢筋的应力一般约200N/mm2;因此不能发挥高强钢筋的强度;③.普通砼构件自重大、抗裂差、变形大,不适于潮湿、腐蚀环境,也不适于大跨度、重荷载结构;思考:能否借助混凝土较高的抗压能力来弥补其抗拉能力的不足?2. 预应力砼基本原理预先在混凝土受拉区施加永久性预压应力,使其减小或抵消荷载引起的拉应力,将构件受到的拉应力控制在较小范围,甚至处于受压状态,即可控制构件裂缝宽度,甚至可以使构件不产生裂缝。
这种施加了预压应力的砼就是预应力砼。
§2. 预应力砼的分类1.按裂缝控制等级分类:全预应力混凝土部份预应力混凝土①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不允许截面上混凝土出现拉应力的构件,称为全预应力混凝土,属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②允许出现裂缝,但最大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的构件,则称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属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2.按预应力钢筋与砼有无粘结分类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是指配置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
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是将预应力钢筋的外表面涂以沥清、油脂或其他润滑防锈材料,以减小摩擦力并防锈蚀,并用塑料套管或以纸带、塑料带包裹,以防止施工中碰坏涂层,并使之与周围混凝土隔离,而在张拉时可沿纵向发生相对滑移的后张预应力钢筋。
从90年代开始,无粘结束技术已在我国的某些桥梁工程中得到应用,目前最大跨度可达到20m。
第二十四讲 国民收入核算(二)

3、公司税前利润;
应交纳的公司所得税; 应交纳的社会保险税费; 应分配给股东的红利; 公司未分配利润
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指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 款和消费者呆帐;企业直接税,指产品在流经进程 中被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
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GDP。 按支出法核算GDP,包括以下几项支出: 消费支出〔C〕 投资〔I〕 政府购置支出〔G〕 净出口〔X—M〕(或NX)
❖ 消费(指居民团体消费)支出〔Consume〕: ❖ 购置耐用消费品 ❖ 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等 ❖ 购置非耐用消费品 ❖ 如:食品、衣服等 ❖ 购置劳务 ❖ 如:医疗、旅游、理发等 ❖ 不包括:建造〔或购置〕住宅的支出
例题: 计算:净出口
GDP=C+I+G+NX NX=GDP-C-I-G =4800-3000-800-960=40
国内生产总 值 总投资
净投资
消费
政府购买
政府预算盈 余
4800
800 300 3000 960 30
〔二〕用支出法核算GDP 从支出的角度动身,GDP等于消费要素在消费
中所取得的各种支出的总和。 消费要素报酬 非公司企业主支出 公司税前利润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直接税 资本折旧
消费
政府购买
政府预算盈 余
4800
800 300 3000 960 30
解:〔1〕NDP=GDP-折旧
=GDP-(总投资-净投资)
=4800-〔800-300〕
=4300
〔2〕政府预算盈余BS=政府支出-政 府支出=T-〔G+T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四讲特写
一、核心概念
(一)特写
特写画面如果按成年人的人体为标准来衡量,一般指人的肩部以上的部分,如果拍摄其他事物,则是指事物的细部,避其外部轮廓线,深入其内部。
运用长焦距镜头或运用短焦距镜头靠近拍摄,都可获得特写画面。
二、基本理论
(一)特写的作用
1. 特写画面可以起到突出细节、强调某事物或者事物局部的作用。
2. 特写具有含蓄性,富有寓意,具有很强的主观感情色彩。
3. 特写画面有利于透过局部看全局,透过表象看本质。
4.在影片或电视片编辑时,它往往被用来校正上下画面的跳轴或者起转场作用,承上启下。
三、案例分析
(一)特写画面的表现力
图24-1 《乔治·卢卡斯》格瑞哥·杰门摄
乔治·卢卡斯是美国好莱坞的传奇导演,他导演了红极一时的电影《星球大战》,并且为其拍摄了三部续集。
摄影师采用特写景别、斜侧面角度拍摄乔治·卢卡斯,黑衣服衬黑背景,使得整体画面影调趋向低调,重在表现他的坚毅与自信。
图24-2 《拳击手乔·弗雷泽》埃尔·贝洛(美国)摄
这幅作品获得了2009年度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新闻人物与肖像类单幅铜奖。
画面拍摄于2009年3月18日,前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乔·弗雷泽(历史上第一位击败拳王阿里的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接受了肖像摄影师的拍摄。
2011年11月7日,乔·弗雷泽倒在了自己位于美国费城的家中,肝癌夺走了这个巨人的生命,享年67岁。
特写景别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老拳王的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上。
图24-3 《沧桑》耿菲菲摄
这幅画面采用大特写景别拍摄一双老人的手,那青筋暴起、布满皱纹的双手,向人们展示着主人一生的辛劳,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手被称作人的第二张脸,常常可以从中看到主人的职业特征和人生经历。
这幅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出特写景别画面“透过局部看全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特点。
四、习题
1. 怎样界定特写景别?
2. 特写景别在摄影创作中有哪些作用?
3. 请就此前选定的经典电影段落,进行拉片,分析特写景别镜头在其中的作用。
4. 请用特写景别拍摄此前选定的人物或建筑物,观察其画面效果,并与其他景别拍摄的画面效果进行对比。
5. 使用长焦镜头、近摄镜头或微距镜头,拍摄花朵、叶子、手表、首饰等静物的大特写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