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学课件:32乙醛(共39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二节醛(共31张PPT)

小
O=
结 ⑴ —C—H 氧化(得氧) ,断C—H键:
2CH3CHO + O2
Cu △
2CH3COOH
O= O=
⑵ —C—H 醛还原(加氢) ,断C=O键:
R—C—H + H2
Ni △
R—CH2—OH
一、乙醛
⒋乙醛的用途
乙醛是有机合成工业中的重要原料, 主要用来生产乙酸、丁醇、乙酸乙酯等。 如:
催化剂
⑵ 氧化反应
②与银氨溶液的反应
• 在 逐洁滴净滴A的入g2试%+管+的N里稀H加氨3入·水H1,2mO至L2=最%初A的g产AgO生NHO的3溶沉↓液+淀,N恰然H好后4溶+一解边为摇止动(试这管时,得一到边的 溶液叫A做gO银H氨+溶2液N)H。3再·H滴2O入=3滴[乙A醛g(,N振H荡3)后2]把++试O管H放-+在2热H水2O中温热。
⑴ 加成反应:
催化剂
CH3—C—H + H—H △ CH3CH2OH
有机物得氢或去氧, 发生还原反应 有机物得氧或去氢, 发生氧化反应
注意:和C=C双键不同的是,通常情况下,乙醛 不能和HX、X2、H2O发生加成反应
一、乙醛
⑵ 氧化反应
①催化氧化
O= O=
2CH3-C-H
+ O2
催化剂 △
2CH3-C-OH 乙酸
• 或不:A久g可O以H看+2到N,H试3管·H内2壁O上=附[着A一g(层N光H亮3)2如] 镜O的H金+2属H银2。O
⑵ 氧化反应
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银镜反应---与银氨溶液的反应
CH3CHO + 2 [Ag(NH3)]2 ++ 2OH-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醛》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PPT课件

乙醛
一、醛: 从结构上看,由烃基(或氢原子)跟醛基相连 而成的化合物叫醛。
1、饱和一元醛的通式: CnH2n+1CHO 或CnH2nO
肉桂醛
苯甲醛 CH2=CH— CHO 兰花含香草醛
CHO
【学与问】
通过乙醛的核磁共振氢谱,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请你指出两个吸收峰的归属。
吸 收 强 度
10
8
6
4
2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d.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练习2】
1、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溴乙烷 、乙醇 、乙醛
溴乙烷 乙醇 乙醛 红色沉淀
新制Cu (OH)溶液
重铬酸甲酸性溶液
变绿
【练习2】
1、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2)苯、甲苯、乙醇、1-己烯、甲醛、苯酚
苯 溴水 甲苯 乙醇 1-己 烯 甲醛 苯酚
碳氧键
O C
碳氢键
H
与H2加成
二、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根据加成反应的机理写出CH3CHO 和H2 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CH3CHO + H2
Ni
CH3CH2OH
思考:这个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为什么?
思考:分析醛基的结构,判断醛基有哪些性质?
H
H
O C
碳氢键
C
H
H
能被氧化剂氧化
2、氧化反应 1>与氧气反应
作业本:P59 5题
其余写到课本上。
【练习】
分别写出丙醛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银氨溶液反应: (2)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3)与氢气反应:
小结:醛类化学性质
(1) 和H2加成被还原成醇 (2)氧化反应 a.燃烧 b.催化氧化成羧酸 c.被弱氧化剂氧ຫໍສະໝຸດ Ⅰ 银镜反应OR
一、醛: 从结构上看,由烃基(或氢原子)跟醛基相连 而成的化合物叫醛。
1、饱和一元醛的通式: CnH2n+1CHO 或CnH2nO
肉桂醛
苯甲醛 CH2=CH— CHO 兰花含香草醛
CHO
【学与问】
通过乙醛的核磁共振氢谱,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请你指出两个吸收峰的归属。
吸 收 强 度
10
8
6
4
2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d.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练习2】
1、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溴乙烷 、乙醇 、乙醛
溴乙烷 乙醇 乙醛 红色沉淀
新制Cu (OH)溶液
重铬酸甲酸性溶液
变绿
【练习2】
1、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2)苯、甲苯、乙醇、1-己烯、甲醛、苯酚
苯 溴水 甲苯 乙醇 1-己 烯 甲醛 苯酚
碳氧键
O C
碳氢键
H
与H2加成
二、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根据加成反应的机理写出CH3CHO 和H2 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CH3CHO + H2
Ni
CH3CH2OH
思考:这个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为什么?
思考:分析醛基的结构,判断醛基有哪些性质?
H
H
O C
碳氢键
C
H
H
能被氧化剂氧化
2、氧化反应 1>与氧气反应
作业本:P59 5题
其余写到课本上。
【练习】
分别写出丙醛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银氨溶液反应: (2)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3)与氢气反应:
小结:醛类化学性质
(1) 和H2加成被还原成醇 (2)氧化反应 a.燃烧 b.催化氧化成羧酸 c.被弱氧化剂氧ຫໍສະໝຸດ Ⅰ 银镜反应OR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醛ppt

•
7. 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支圆 珠笔需 要二十 多道工 序,对笔 尖的加 工精度 和材料 性能要 求极高 ,而此 前中国 制造达 不到这 些要求 。
•
8. 引用朋友“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 ”一语 ,意在 强调我 们不仅 要靠“灯 光”指引 心灵, 更要激 励自己 成为“灯光”, 为人燃 着,予 人恩泽 。
探究活动2、 乙醛与弱氧化剂的反应
1、银镜反应 A①gN在O3洁+ 净NH的3·试H管2O中=加Ag入OH1↓+mLN2H%4N的O3 AA2解%ggN为O的OH止3溶稀,+液氨制2N,水得H然,银3·后H至氨2边最溶O振初液=荡产。A(试g生银(N管的氨H边沉溶3)逐淀2液O滴恰)H滴好+入溶2H2O
•
5.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到,尽管作 者对眼 前的美 好事物 正在逐 渐变得 模糊而 倍感落 寞,但 最后还 是表现 出顺其 自然的 洒脱。
•
6.“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 词短语 成句的 手法描 写了南 行途中 所见到 的春江 美景: 春水方 生,桃 花夹岸 ;云帆 一片, 极目四 望,枫 树成林 。
列对其化学性质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1mol该有机物只能与1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D、1mol该有机物只能与1molH2发生加成反应
下课
作业:课后习题P59 —1、3、4、
•
1.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 统艺术 的影响 ,是因 为戏曲 艺术综 合了多 门类传 统艺术 ,受到 各门传 统艺术 美学思 想的影 响。
•
9. 文章写于抗日战争艰难时期,“灯”除有像 中的普 遍意外 ,也应 有时代 意义, 文章不 仅启迪 人们思 考人生 问题, 也给缺 少抗战 信心的 人鼓气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醛PPT课件

→ O
CH3 C H+H2 Ni
OH CH3 C H
(还原反应)
H
注意:C=O和C=C双键不同,通常情况下,
乙醛不能和HX、X2、H2O发生加成反应。
(2)、乙乙醛醛可以的被氧还化原反为应乙醇,能否被氧化?
O
O
催化剂
2CH3C H+O2 △ 2CH3C O H
(氧化反应)
实验探究1、 乙醛与弱氧化剂的反应
探究活动2、 乙醛与弱氧化剂的反应
1、银镜反应 A①gN在O3洁+ 净NH的3·试H管2O中=加Ag入OH1↓+mLN2H%4N的O3 AA2解%ggN为O的OH止3溶稀,+液氨制2N,水得H然,银3·后H至氨2边最溶O振初液=荡产。A(试g生银(N管的氨H边沉溶3)逐淀2液O滴恰)H滴好+入溶2H2O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醛PPT课件
课堂练习
1、关于乙醛的下列反应中,乙醛被还原的是 ( ) A、乙醛的银镜反应 B、乙醛制乙醇 C、乙醛与新制 Cu(OH)2的反应 D、乙醛的燃烧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 H-CHO,下 CH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醛PPT课件
第二节 醛
第一课时 乙醛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醛PPT课件
1 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
学习目标
2 掌握乙醛的结构特点
3 理解乙醛的化学反应
一、乙醛
1、乙醛的物理性质
探究活动1、
乙请观醛察无桌色上、的有乙刺醛激试性剂气并结味的 液合教体材,,密说度出比乙水醛有小哪能些与物水、 乙理性醇质、。乙醚、氯仿等互溶
沸点20.8℃,易挥发
2、乙醛的结构特点
探究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二节醛教学课件共49张PPT含视频

典例2:对有机物 5g的苯酚与一大试管中,加入2.
CnH2nO(n≥3)
同分异构现象有碳骨架异构、官能团的位置异 构和官能团的类别异构。其中官能团的类别异 构包括:烯醇、烯醚、环醇、环醚、酮与醛的 异构现象。
由残基法确定醛的结构,则将分子式改写为 C4H9—CHO,由于C4H9—有四种结构,故该 醛也有四种结构:
醛基与烃基直接相连所得的化合物。
不必试写,立即可以断定分子式为C5H10O的醛共有( )
HO
HC CH
O
O
HO
= =
催化剂
2CH3-C-H + O2 △ 2CH3-C-OH
②与其它氧化剂反应银镜反应.mp4
A.银镜反应---与银氨溶液的反应
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 取一洁净试管,加入2ml2%的 AgNO3溶液,再逐滴滴入2%的稀氨 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
Ag++NH3·H2O=AgOH ↓+ NH4+ A[AggO(NHH+23)2N]+H+3O·HH2-O+=2H2O 或[A:gA(gNOHH)+]2ONHH+32·HH2OO=
取2.5g的苯酚与一大试管中,加入 2.5mL的40%的甲醛溶液,加入少量的 浓盐酸,塞上有长导管的橡皮塞,于沸 水中加热
问题:
1.浓盐酸作用?
2.长导管作用?
3.为什么不用温度 计?
4.实验结束试管如 何处理?
OH
nHCHO + n
浓盐酸 100℃
OH
[
缩聚反应:
CH2 ] n +nH2O
有机物分子之间缩去小分子(H2O、 NH3等)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PPT(25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PPT(25 张)优 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PPT(25 张)优 质课件
12种症状帮你判断室内污染程度 1.每天清晨起床时,感到憋闷、恶心甚至头晕; 2.家里人经常容易患感冒; 3.虽不吸烟,也很少接触吸烟环境,但经常感到嗓子不舒服,有异物感,呼吸 不畅; 4.家里小孩经常咳嗽、打喷嚏、免疫力下降,新装修的房子孩子不愿意回家; 5.家人常有皮肤过敏等毛病,而且是群发性的; 6.家人共有一种疾病,而且离开这个环境后,症状就有明显变化和好转; 7.新婚夫妇长时间不孕,且查不出原因; 8.孕妇在正常怀孕情况下发现胎儿畸形; 9.新搬家或新装修后,室内植物不易成活,叶子容易发黄、枯萎,特别是一些 生命力极强的植物也难以正常生长; 10.新搬家后,家养的宠物猫、狗或热带鱼莫名其妙地死掉,而且邻居家也是这 样; 11.一上班就感觉喉疼,呼吸道发干,时间长了容易疲劳,下班后就没有问题了, 而且同楼其他工作人员也有这种感觉; 12.新装修的家庭和写字楼的房间或者新买的家具有刺眼、刺鼻等刺激性异味, 而且超过一年气味仍然不散。
以上12种症状,市民如果在家中或办公室呈现出其中2种,则可判断室内空 气已经达到轻度污染;如果有其中4种符合,则可判断为重度污染;而出现其中 5种以上者,则表明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已经极度严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PPT(25 张)优 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PPT(25 张)优 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PPT(25 张)优 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PPT(25 张)优 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PPT(25 张)优 质课件
科学视野
丙酮
酮:羰基碳原子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PPT(25 张)优 质课件
12种症状帮你判断室内污染程度 1.每天清晨起床时,感到憋闷、恶心甚至头晕; 2.家里人经常容易患感冒; 3.虽不吸烟,也很少接触吸烟环境,但经常感到嗓子不舒服,有异物感,呼吸 不畅; 4.家里小孩经常咳嗽、打喷嚏、免疫力下降,新装修的房子孩子不愿意回家; 5.家人常有皮肤过敏等毛病,而且是群发性的; 6.家人共有一种疾病,而且离开这个环境后,症状就有明显变化和好转; 7.新婚夫妇长时间不孕,且查不出原因; 8.孕妇在正常怀孕情况下发现胎儿畸形; 9.新搬家或新装修后,室内植物不易成活,叶子容易发黄、枯萎,特别是一些 生命力极强的植物也难以正常生长; 10.新搬家后,家养的宠物猫、狗或热带鱼莫名其妙地死掉,而且邻居家也是这 样; 11.一上班就感觉喉疼,呼吸道发干,时间长了容易疲劳,下班后就没有问题了, 而且同楼其他工作人员也有这种感觉; 12.新装修的家庭和写字楼的房间或者新买的家具有刺眼、刺鼻等刺激性异味, 而且超过一年气味仍然不散。
以上12种症状,市民如果在家中或办公室呈现出其中2种,则可判断室内空 气已经达到轻度污染;如果有其中4种符合,则可判断为重度污染;而出现其中 5种以上者,则表明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已经极度严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PPT(25 张)优 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PPT(25 张)优 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PPT(25 张)优 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PPT(25 张)优 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3.2-醛-PPT(25 张)优 质课件
科学视野
丙酮
酮:羰基碳原子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3.2《醛》(5).pptx

质。
醛类物质都含有醛基,所以都能够发生上述两个反应。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RCHO+2Ag(NH3)2OHR―C―△O→ONH4+2Ag↓+3NH3+H2O R这C两H个O+反2应Cu是(O醛H类)2+的N特aO征H反―R―△C应→O。ONa+Cu2O↓+3H2O
二、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解析 根据混合液与银氨溶液反应可得混合醛的平均相
对分子质量:
RCHO
~ 2Ag 2×108
1.0× 50 626.1%6 50 29% 100
得=M47.5 此值比甲醛、乙醛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大而排除为此两种
醛 的 混 合 物 。 M( 乙 醛 ) < < M( 丙 醛 ) , 且 两 者 相 差 1 个 碳 原 子,因此,A为乙醛:CH3CHO;B为丙醛:CH3CH2CHO。
答案 A为CH3CHO;B为CH3CH2CHO。
跟踪练习2 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生成21.6g 银,再将等质量的醛完全燃烧生成4.48L(标准状况下)CO2, 则该醛为( )
A.乙醛B.丙醛 C.丁醛D.己醛 答案 A
A.该物质中有甲酸和甲酸乙酯 B.该物质中有乙酸和甲酸乙酯 C.该物质中可能有甲醇,一定有甲酸乙酯 D.该物质中几种物质都有 答案 C
知识点2:关于醛的银镜反应的定量计算
例2 A、B是两种一元醛,B比A分子多1个碳原子。现 有50g含A66%的溶液与50g含B29%的溶液混合成A、B的混 合水溶液。取1.0g此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可析出银 2.16g。求A、B的结构简式。
(2)由于溴水能氧化—CHO,因此需要先检验—CHO
跟踪练习1 某物质中可能有甲酸、乙酸、甲醇和甲酸 乙酯4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定时有下列现象:①可 发生银镜反应;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 ③与含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消失至 无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醛类物质都含有醛基,所以都能够发生上述两个反应。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RCHO+2Ag(NH3)2OHR―C―△O→ONH4+2Ag↓+3NH3+H2O R这C两H个O+反2应Cu是(O醛H类)2+的N特aO征H反―R―△C应→O。ONa+Cu2O↓+3H2O
二、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解析 根据混合液与银氨溶液反应可得混合醛的平均相
对分子质量:
RCHO
~ 2Ag 2×108
1.0× 50 626.1%6 50 29% 100
得=M47.5 此值比甲醛、乙醛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大而排除为此两种
醛 的 混 合 物 。 M( 乙 醛 ) < < M( 丙 醛 ) , 且 两 者 相 差 1 个 碳 原 子,因此,A为乙醛:CH3CHO;B为丙醛:CH3CH2CHO。
答案 A为CH3CHO;B为CH3CH2CHO。
跟踪练习2 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生成21.6g 银,再将等质量的醛完全燃烧生成4.48L(标准状况下)CO2, 则该醛为( )
A.乙醛B.丙醛 C.丁醛D.己醛 答案 A
A.该物质中有甲酸和甲酸乙酯 B.该物质中有乙酸和甲酸乙酯 C.该物质中可能有甲醇,一定有甲酸乙酯 D.该物质中几种物质都有 答案 C
知识点2:关于醛的银镜反应的定量计算
例2 A、B是两种一元醛,B比A分子多1个碳原子。现 有50g含A66%的溶液与50g含B29%的溶液混合成A、B的混 合水溶液。取1.0g此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可析出银 2.16g。求A、B的结构简式。
(2)由于溴水能氧化—CHO,因此需要先检验—CHO
跟踪练习1 某物质中可能有甲酸、乙酸、甲醇和甲酸 乙酯4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定时有下列现象:①可 发生银镜反应;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 ③与含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消失至 无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人教版选修5 化学:3.2 醛 课件(19张PPT)

【 实验探究二】与新制Cu(OH)2反应
取一支试 管加入 2ml10% NaOH
滴入 2%CuSO4 4~6滴,振荡
滴入10 滴乙醛
用试管夹夹好, 用酒精灯直接加 热,煮沸
实验现象
反应原理
蓝色絮状 沉淀
Cu2++2OH-= Cu(OH)2↓
红色
沉淀
CH3CHO + 2Cu(OH)2 +NaOH △ CH3COONa + Cu2O↓+ 2H2O
H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3CHO或 O
CH3
官能团: C H (醛基)
O CH
或—CHO
根据乙醛的官能团预测 乙醛的性质
O
不饱和
CH
(三)乙醛的化学性质
1、乙醛的加成反应:
HO
HC CH H H H
乙醇的催化氧化:去氢; 乙醛的加成:加氢(还原)
加O去H为氧化;
加H去O为还原。
= =
2、乙醛的氧化反应 (1)与氧气反应
5.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CH3)2C=CHCH2CH2C= CH(CH3)CHO 根据学过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它能使溴水褪色 C.它可与银氨溶液反应 D.若催化加氢,最终产物是C10H20O
2%AgNO3
逐滴滴 (边震荡边滴 入2%的 入氨水,至产 稀氨水 生沉淀刚好溶
解为止)
加入3滴 乙醛,振 荡
水浴
(水浴加热
(25ml水) 过程中不能
加热
晃动试管)
实验现象
反应原理
白色沉淀
= Ag++NH3·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主流烟气、侧流烟气中。
乙醛蒸气与空气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4.1%~57.0%(体积)。
乙醛 易氧化成乙酸,与
碱作用时发生许多复杂的变
化。
乙醛 大剂量时通过呼吸
系统的麻醉可引起死亡。
窗体底端
物理性质
•
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 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沸点是20.8℃),
• 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四、教学过程
•
乙醛
•
↓ 1·分子结构:
•
•
•
↓ 2·物理性质:
•
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
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沸点是20.8℃),
•
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
↓ 3·化学性质:
•
(1)与H2加成(氧化性)
四、教学过程
• (2) 氧化反应(还原性)
•
(a) 乙醛的银镜反应
•
CH3CHO + 2Ag(NH3)2OH → CH3COONH4 + 2Ag↓ +
乙醛
地位与作用
醛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衍 生物。在高中化学所介绍的含氧衍生 物(醇、醛、羧酸)中,醛起着承上 启下的作用,它既可引入羟基又引入 羧基,在有机合成中也占有重要的地 位,同时又是后面学习糖类知识的基 础。
一、教学内容分析
• 乙醛是现行高中化学教材 “烃的衍生物” 内容,是继醇类之后,向学 生介绍的另一类典型的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于醛基的活泼性,醛可 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好这一课, 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 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烷、烯、炔、 芳香烃的性质,又为后面的羧酸、酯和糖类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带动了学生 学习素质的提高。
握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本节课我根据高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 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实验探究的 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 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 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地学 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 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 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
• (2)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感悟化学服务于生活的价值。 • 【教学重难点】 • 1.知识与技能上重难点 • 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 2.过程与方法上重难点 • (1)掌握“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的运用,学习
将乙醛性质迁移到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 (2)建构专题之间知识的联系,承前启后, • (3)熟练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构架实验的“预设”和“生成”,掌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补充说明]还有一种常 思考:甲醛主要危险性有 见的物质,叫甲醛。甲醛 哪些? 是重要有机原料之一,广 泛用于制聚甲醛树脂、酚 醛树脂、脲醛树脂、维尼 龙纤维、异戊二烯、乌洛 托品、季戊四醇等的原料, 也可用于制炸药、染料、 医药(安基比林,氯霉素 等)和农药,是良好的杀 虫剂、消毒剂、熏蒸剂、 除臭剂等。40%的甲醛溶 液在医学上称为福尔马林, 是一种化学防腐剂,常用 来保存尸体或人体器官标 本。
3NH3 + H2O
•
弱氧化剂
银镜
•
(b)乙醛与新制Cu(OH)2溶液的反应
•
CH3CHO + 2 Cu(OH)2 CH3COOH + Cu2O↓ +2H2O
•
弱氧化剂
红色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
[展示]:乙醛的样品
从实物化学引入,引起学
窗体顶端
[探究式提问]:乙醛具有 生学习乙醛兴趣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绿色环保意识
甲醛主要危险性
• 1.燃烧爆炸性。能燃烧,与氧化剂或火种接触有燃烧危险。它的蒸气 与空气混合能成为爆炸性气体。
• 2.腐蚀性。纯净的甲醛对大部分金属无腐蚀性。但它容易氧化成甲酸, 对多数金属材料有腐蚀作用。
• 3.毒害性。甲醛有毒,口服10~20 mL,会使人致死,主要作用于神 经系统,尤其对视神经有害。有麻醉作用;对皮肤和粘膜有一定的刺激 作用;皮肤会过敏、坏死。吸入大量甲醛蒸气会引起急性中毒,致使眼 部灼痛、咽痛、头痛、恶心、胃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 可引起喉痉挛、肺水肿。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蒸气可引起头痛、视物 模糊等慢性中毒症状,并使皮肤干燥,易破裂,可引起皮炎。甲醛还 会危害肝肾功能,并可能引起细胞歧变,导致癌症发生。含万分之一 甲醛的牛奶,婴儿连吃20天可致死。含五万分之一甲醛的酒类、肉制 品、牛奶及其制品,吃后引起胃痛、呕吐、呼吸困难等。
• 教材在简单介绍了乙醛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之后,从结构引出乙 醛的两个重要化学反应: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通过乙醛与氢 气的加成反应,把乙醛与乙醇联系起来,并结合乙醛的加氢还原,从 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出发,定义还原反应概念;通过乙醛的氧化反应, 又把乙醛和乙酸联系起来,同时结合乙醛的氧化,给出了有机化学反 应中的氧化反应定义,从而使学生在无机化学中所学氧化还原反应的 定义和范围在这里得到了扩展和延伸。
乙醛为易燃有毒液体。对 哪些物理性质呢?让我们
眼、皮肤和呼吸器官有刺激 作用。轻度中毒会引起气喘、 咳嗽及头痛等症状,重者会
一起来体验一下。 让学生拿起各自桌上
引起肺炎及脑膜炎。长期接 的乙醛试样,观察其颜色、
触会引起红细胞降低、血压 状态,并嗅其气味等。
升高。 乙醛存在于烤烟烟 归纳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一、教学内容分析
•
乙醛
•
↓
•
1、物理性质 2、乙醛的分子结构 3、乙醛的化学性质
•
↓
•
(1)与H2加成(氧化性)
•
(2) 氧化反应(还原性)
二、教学目标
• 1、教学目标的确定 •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新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 • 2.知识与技能 • (1)概述重要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 (2)加深理解“氧化——还原”,“结构——性质”之间的辨证关系 • 3.过程与方法 • (1)通过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形成规律性认识的
能力。体会有机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及“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 (2)通过乙醛与银氨溶液、氢氧化铜反应的分析过程,学会推理、比较和归
纳的方法。 •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1)通过乙醛银镜反应实验现象,点燃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的火焰,活跃
学生思维,产生对化学现象本质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