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选择性脾门淋巴结清扫方法
胃癌清扫淋巴结分组图(常用版)

胃癌清扫淋巴结分组图(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胃癌基本知识-胃引流淋巴结的分组胃引流的淋巴结可分为22组,其名称分别为:N01.贲门右,N02.贲门左,N03.胃小弯,N04.胃大弯(左群为4s,右群为4d),N05.幽门上,N06.幽门下,N07.胃左动脉旁,N08.肝总动脉旁(前表示为N08a,后表示为N08p),N09.腹腔动脉旁,N010.脾门,N011.脾动脉旁(脾动脉干近侧为N011p,脾动脉干远侧为N011d),N012.肝十二指肠韧带(沿肝动脉为N012a,沿门静脉为N012p,沿胆管为N012b),N013.胰头后,N014.肠系膜根部(肠系膜动脉旁为N014a,肠系膜静脉旁为N014v),N015.结肠中动脉旁,N016.腹主动脉旁(祥后),N017.胰前,N018.胰下,N019. 膈肌下,N .食道裂孔部,N .下段食管旁,N021.膈肌。
NO16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淋巴结的进一步分组:以膈肌腹主动脉裂孔、腹腔动脉根部上缘、左肾静脉下缘、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上缘及腹主动脉分叉5处为界,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进一步分为16a1、16a2、16b1、16b2等4个区。
根据前后左右的关系,每个区又可分为腹主动脉外侧组(lateroaortic)、腹主动脉前组(preaortic)、腹主动脉后组(retroaortic)、下腔静脉外侧组(laterocaval)、下腔静脉前组(precaval)、下腔静脉后组etroaortic)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间组(interaorticocaval),这样,16组淋巴结可进一步分为28组,临床上较重要的有16a2和16b1区的淋巴结。
胃癌基本知识-D 手术D 是 Dissection 的简写,即淋巴结清除术(Lymphadenectomy),又称淋巴结廓清。
1962年,日本胃癌研究协会外科和病理胃癌研究组在第1版胃癌规约将胃癌的淋巴结分站和手术分类作出正式的定义,即将胃引流的各组淋巴结人为地分为16组4站(N1-N4),根据淋巴结切除的范围,将胃癌手术分为5种,即D0-D4。
分析不同部位肿瘤对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

分析不同部位肿瘤对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摘要】目的:对不同部位肿瘤对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的分析。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资料研究,并对这些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我院对30例患者进行了随访发现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5例,死亡1例,在患者术后的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82%,46%,25%。
结论:根据肿瘤发生位置的不同,科学的选择胃癌手术方式是提高胃癌患者和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肿瘤部位胃癌手术方式【中图分类号】R7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150-02胃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的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3。
此的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引发胃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遗传、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的环境等[1]。
肿瘤可发生在胃的任何位置,肿瘤胃中常发生的部位有胃前后壁、胃窦部、贲门部,在胃体区的发生率相对较小[2]。
针对肿瘤发生部位的不同,则进行胃癌手术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将对不同部位胃癌肿瘤的手术方式选择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25~68岁。
这40例患者在其本人和其家属同意后均采取开腹手术。
其中癌灶18例位于例位于胃底贲门部( C区),5例位于胃体部(M 区),10例位于胃体贲门部和胃底底部(CM区) ,6例胃体窦部(MA区),1例全胃。
部分伴有广泛黏连无法切除等情况。
1.2治疗方法针对上述患者的病症和肿瘤分布情况采用的手术方式由联合脏器切除术,全胃切除术,姑息切除术方法。
进行权威切除术时,切口位置在上腹正中位置,上段越过剑突,线段绕至脐下。
2.结果在对和手术患者术后的调查研究中得出有5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并发症,有1例死亡。
之后我院随访了30例,在随访调查中术后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有5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2例,胸部感染的患者有3例,有1例患者由于吻合口漏和胸腔中毒感染而死亡。
体外法脾门淋巴结清扫在近侧胃癌根治术中应用观察

体外法脾门淋巴结清扫在近侧胃癌根治术中应用观察
张海鸣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
【年(卷),期】2015(023)011
【摘要】目的探究采用体外法脾门淋巴结清扫在近侧胃癌根治术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原位腹腔内脾门淋巴结清扫,观察组给予体外法脾门淋巴结清扫.对比两组清扫脾门淋巴结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脾门淋巴结的阳性淋巴结率16.19%(57/3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23%(27/26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法脾门淋巴结清扫应用于近侧胃癌根治术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清除脾门淋巴结,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1页(P105)
【作者】张海鸣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镇江 21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2
【相关文献】
1.托出式胰后入路脾门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J], 刘世呈;吴淼;刘见;杨晓波;熊莉
2.保脾脾门淋巴清扫在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J], 孙轶;梁天伟;韦永成;李景华
3.胰后入路托出式脾门淋巴结清扫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J], 常绪生;蔡慧;丁丹;龚晓;黎旭;徐俊;印慨
4.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托出式脾门入路淋巴结清扫治疗胃癌的效果及远期预后观察 [J], 孙彦华
5.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不同入路脾门淋巴结清扫治疗进展期近端胃癌的疗效对比[J], 王健;徐靖;高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进展期远端胃癌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的研究进展

进展期远端胃癌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的研究进展张树朋【摘要】The extent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has been a relevant issue in gastric cancer surgery. Although D2 lymphadenectomy has been increasingly regarded as the standard surgical procedure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the dispute exists in whether extended lymphadenectomy can bring more survival benefit. The metastatic rate of No.14v lymph nodes is relatively high in advanced distal gas-tric cancer. D2 plus No.14v lymph node dissection may contribute to improved survival for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obvious No.6 lymph node metastasis. Although gastric cancer with para-aort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considered as M1 disease beyond surgical cure, several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se patients may benefit from D2 plus No.16a2/b1 lymph node dissection. D2 plus No.13 lymph-adenectomy may be an option in a potentially curative gastrectomy for tumors invading the duodenum.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extended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gastric cancer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extended lymph node dissection. The progress of extended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advanced distal gastric cancer i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淋巴结清扫范围一直是胃癌外科的热点问题.D2根治术作为进展期胃癌标准手术已达成共识,然而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价值依然存在争议.进展期远端胃癌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D2+14v组淋巴结清扫有可能改善第6组淋巴结明显转移患者预后;尽管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视为M1,但D2+16a2/b1淋巴结清扫对局限性第16组淋巴结转移患者可能获益;而D2+13组淋巴结清扫有可能提高伴有十二指肠浸润胃癌患者生存率.本文旨在探讨扩大淋巴结清扫在胃癌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依据,现就进展期远端胃癌扩大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8(045)021【总页数】5页(P1104-1108)【关键词】胃癌;淋巴结清扫;扩大【作者】张树朋【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普通外科天津市300450【正文语种】中文根据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对于临床分期为cT2以上及淋巴结阳性(cN+)胃癌患者,应该实施标准的D2根治术。
胃周淋巴结怎样划分?淋巴结清扫术式有哪几种

胃周淋巴结怎样划分?淋巴结清扫术式有哪几种胃周淋巴结怎样划分?淋巴结清扫术式有哪几种和歌忘忧da... 12-29 17:00 大胃周的淋巴结是伴随腹腔动脉的4个主要分支而分布,按伴随动脉的名称可以划分为4个淋巴结区域:胃左动脉区、胃右动脉区、胃网膜左动脉区和胃网膜右动脉区。
按由近到远的顺序,可以将胃周的淋巴结规定为20个组,分别是:1.贲门右淋巴结;2.贲门左淋巴结;3.小弯淋巴结;4.大弯淋巴结;5幽门上淋巴结;6.幽门下淋巴结;7.胃左动脉干淋巴结;8.肝总动脉干淋巴结;9.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10.脾门淋巴结;11.脾动脉干淋巴结;12.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13.胰后淋巴结;14.肠系膜根部淋巴结;15.结肠中动脉周围淋巴结;16.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17.胰前淋巴结;18.胰下淋巴结;19.膈肌下淋巴结;20.食管裂孔淋巴结。
胃癌细胞一般是沿胃周围的淋巴引流顺序,由近到远、由浅到深进行转移,有时也可因淋巴受阻而出现逆行转移或者跳跃式转移。
根据不同部位的胃癌所发生转移的淋巴结分布不同,通常把胃周围的淋巴结划分为三站:第一站((N1)、第二站(N2)、第三站(N3)。
每一站淋巴结又由几组淋巴结组成。
具体划分见表2。
淋巴结清扫术式有哪几种?根据术中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不同,胃癌手术被分为D1根治术、D2根治术等几种。
D1根治术指的是在胃部肿瘤彻底切除的基础上只进行第一站淋巴结的清扫,这种术式被欧美国家普遍认可。
D2根治术则将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扩大至第二站,目前这种术式被亚洲国家广泛采用。
此外日本应用较广泛的还有D2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D2 PAND),就是除了清扫Dl、D2站的淋巴结外还要进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清扫。
那么究竟哪一种术式才是最佳选择呢?随着多项临床研究的进展,东西方已对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形成共识,目前提倡的是D2根治术。
D2根治术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清除病灶本身及可能的转移灶,达到根治的目的,同时不会增加手术的并发症,如搭配一些相应的硒制品,如药监局认证的硒维康片等,补充高留存的麦芽硒,调节免疫,抑制残留病灶的增值,有利于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胃癌分期及治疗

TMN分期
• 注释: • 肿瘤可以穿透固有肌层达胃结肠韧带或肝胃韧带或大小网膜,但没有穿
透这些结构的脏层腹膜,在这种情况下,原发肿瘤的分期为T3。如果穿 透覆盖胃韧带或网膜的脏层腹膜,则应当被分为T4期。 • 胃的邻近结构包括脾、横结肠、肝脏、膈肌、胰腺、腹壁、肾上腺、肾 脏、小肠以及后腹膜。 • 经胃壁内扩展至十二指肠或食管的肿瘤分期取决于包括胃在内的这些部 位的最大浸润深度。 • pN0 指所有被检查的淋巴结均为阴性,而不论被切除和检查的淋巴结数 目有多少。
a.粘膜层;b.粘膜下层;c.固有肌层;d.浆膜层
TMN分期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上皮内瘤变, 未侵及固 有层) T1 肿瘤侵犯固有层、 粘膜肌层或粘 膜下层 T1a 肿瘤侵犯固有层或粘膜肌层 T1b 肿瘤侵犯粘膜下层 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 肿瘤穿透浆膜下结缔组织,而尚 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 T4 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或邻 近结构 T4a 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 T4b 肿瘤侵犯邻近结构
TMN分期
记忆口诀 M1是Ⅳ期,多处转移属晚期; M0未分期,T、N底标和判定; 和为1、3、5,巧对ⅠA、ⅡA、ⅢA; 若是2、4、6,妙寻ⅠB、ⅡB、ⅢB; 孤独和为7,定属ⅢC期; T4b(T4bNxM0),单独记; N 0、1是Ⅲ B, N 2、3亦ⅢC; 早分期,早治疗,勤判定是妙招。
T分期
PRINCIPLES OF SURGERY---手术原则
可切除的肿瘤
● Tis或局限于粘膜层 (T1a) 的T1期肿瘤可以考虑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_黄氏三步法_在进展期胃中上部癌_省略_镜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_黄昌明

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毆
根据 2010 年日本《胃癌处理规约》规定,对进展 期胃中上部癌行 D2 淋巴结清扫时须清扫脾门淋巴 结[1]。过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常常不惜同时切除脾、 胰体尾,但却带来更多的并发症,没有提高患者术后 5 年生存率( 35. 6% vs 42. 2% ,P = 0. 622) [2-3]。目前, 随着外科解剖技术的发展、手术器械的进步和人们对 脾脏抗肿瘤、抗感染的认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可 了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的价值。但是,由于脾门位置 深在、邻近脏器多、血管解剖复杂、脾脏质地脆弱,在 开放手术行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时,术者常需将脾脏 及胰体尾游离到腹腔外操作。而腹腔镜具有放大的 手术视野和相对较广的器械操作空间,这样的特点使 在腹腔镜下行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具有更好的视觉 效果 和 更 精 细 的 操 作 能 力。自 2008 年 韩 国 学 者 Hyung 等[4]首次报道了腹腔镜保脾的脾门淋巴结清 扫术后,日本学者及我中心均进行了该手术的报道,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认可[5-10]。
黄昌明 陈起跃 黄泽宁
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毆
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毆
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毆
黄昌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主任,享受国务 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 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任《中华胃肠外科杂 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World J Gastroentero》《Chinese Med J》等 10 余家核心期刊审稿 专家。在 SCI 源期刊、中华医学系列杂志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15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60 余篇。主编 中文专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技巧》《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技巧( 第 2 版) 》,以 及英文专著《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Surgical Technique and Lymphadenectomy 》。 多次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奖,现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
胃癌根治手术联合脾脏切除治疗T4期胃癌效果分析

月 ;进展 ( P D):病 变两 径乘积 增大超 过 2 5 %。
1 .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 临床疗 效 、手术前后免 疫功能 、 两组放 疗 体积 、5年生存 率 。 1 . 5 统计学处理 随访 1 2 ~6 7个月 ,随访率 为 1 0 0 %。采
用S P S S 1 5 . 0软件 分析 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配对 t 检验 , 计量 数据采用 x 检验 ,P< 0 . 0 5为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术与单纯手术 切除术在 胃癌治疗 中的应 用 , 得 到的结论 是 联合手 术组治疗 对 于 T4期 胃癌 患者 效果更 好。
本文结果显示 , 观 察 组 患 者 总 有 效 率 明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本 研究将 I g G、I g M 、I g A三 个指标 作为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 , 结果显示: 两组手术前后 I g G、
2 . 1 两组疗 效对 比 观察 组患 者总有 效率 明显高于对 照
组,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x = 5 . 8 8 , P<0 . 0 5 ) , 见表 l 。
表1 两组疗 效比较 [ 例( % ) ]
基金 项 目:浙江省 科技 厅资 助基 金 ( 编号 :2 0 1 2 3 2 3 4 ) 作者 单位 :3 2 1 3 0 0 浙 江永康 市第 一人 民医 院外二科 ( 李英
并切 断。清扫相关淋 巴结 , 然后于上腹正 中处作 5 c m 切 口, 拉出 胃病 灶处按 照根治术 进行离 断。消 化道重建 选用改 良 Ro u x —e l l —Y 食管 ( 胃)空肠 吻合 术 1 ,放置 引流条 后关 闭腹腔 。脾脏 切除术具体 方法 :先从脾脏 外侧切开 脾 肾韧 带和脾膈 韧带 ,经腹膜 后将 脾脏 、胰 体尾松 动游 离 ,并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