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答案_第4章__抽样与抽样分布
统计学 练习题

注:关于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的练习,参考上机材料“统计实训指导-EXCLE2010版本.doc”。
第1章引论一、判断题(在前后面括弧内,正确的画√,错误的划×)【V】1、所谓统计学规律性,就是大量现象的数量规律性。
【V】2、《政治算术》的作者是威廉·配第。
【V】3、统计指标一定能够用数量表达。
【V】4、统计学是一门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
【X】5、统计研究所关注的是个体的数量特征,而不是总体的数量特征。
【X】6、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观察的个体越多越好。
【X】7、样本中包含的个体个数称为样本个数。
【X】8、电话号码是定量数据。
第2章数据的收集一、单选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D】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B、标志值C、样本D、总体单位【B】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A】3、下列数据属于定类数据的是A.专业:工商管理、工程管理 B.出生年:1986年、1987年C.统计学成绩:优、良 D.年龄:20岁、21岁【B】4、下列数据属于定序数据的是A.专业:工商管理、工程管理 B.出生年:甲子年、乙丑年C.学生人数:20人、30人 D.年龄:20岁、21岁【D】5、在各种类型的数据中,有绝对零点的数据是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D】6、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A、随机抽取样本单位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D、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或估计总体指标【A】7、下列调查中,哪个一定属于全面调查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A】8、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A、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B、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C、非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D、非专门组织的经常性的全面调查【D】9、要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统计报表制度D、抽样调查【A】10、下例调查中,最适合采用重点调查的是A、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总量情况B、了解全国经济增长速度C、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D、了解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B】11、为了了解某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而到销量最大的10家商场搜集其销售记录,这种数据搜集方式属于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普查 D.统计报表制度【D】12、中秋节对某商场的月饼质量进行调查,最宜使用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随机抽样调查【B】1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各工业企业B、各工业企业的全体职工C、一个工业企业D、每一位职工【D】14、为了了解新生的外语成绩,从全校新生110个班中随机抽出20个班,计算这20个班的每个学生平均分,这种抽样组织形式属于A.机械抽样 B.多阶段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D】15、从N个元素组成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并且总体中每一个元素被抽到的机会相同,这样的抽样组织形式称为A.整群抽样 B.分层抽样 C.分层抽样 D.纯随机抽样【C】16、农业调查中,把耕地按地形分为山区、丘陵、平原,然后分别从各种地形中抽取一部分地块组成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属于A.整群抽样 B.多阶段抽样 C.分层抽样 D.机械抽样二、判断题(在前后面括弧内,正确的画√,错误的划×)【X】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就是调查结果是否包括被调查单位各方面的数据。
统计学习题_第四章_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答案

统计学习题_第四章_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答案第四章静态指标分析法(⼀)⼀、填空题1、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指标)主要有、和。
其中和⽤于测度品质数据集中趋势的分布特征,⽤于测度数值型数据集中趋势的分布特征。
2、标准差是反映的最主要指标(测度值)。
3、⼏何平均数是计算和的⽐较适⽤的⼀种⽅法。
4、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等时,要⽐较其数据的差异程度⼤⼩,需要计算。
5、在测定数据分布特征时,如果M M e X 0==,则认为数据呈分布。
6、当⼀组⼯⼈的⽉平均⼯资悬殊较⼤时,⽤他们⼯资的⽐其算术平均数更能代表全部⼯⼈⼯资的总体⽔平。
⼆.选择题单选题:1.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A 总量指标和时点总量指标B 时点总量指标和时期总量指标C 时期总量指标和时间指标D 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2、某⼚1999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00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了231万元,超额完成( )A 5.5%B 5%C 115.5%D 15.5%3、在同⼀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变量值)⽐较⼤的次数较多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A 接近标志值⼩的⼀⽅B 接近标志值⼤的⼀⽅C 接近次数少的⼀⽅D 接近哪⼀⽅⽆法判断4、在计算平均数时,权数的意义和作⽤是不变的,⽽权数的具体表现()A 可变的B 总是各组单位数C 总是各组标志总量D 总是各组标志值 5、1998年某⼚甲车间⼯⼈的⽉平均⼯资为520元,⼄车间⼯⼈的⽉平均⼯资为540元,1999年各车间的⼯资⽔平不变,但甲车间的⼯⼈占全部⼯⼈的⽐重由原来的40%提⾼到了60%,则1999年两车间⼯⼈的总平均⼯资⽐1998年()A 提⾼D 不能做结论 6、在变异指标(离散程度测度值)中,其数值越⼩,则()A 说明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 说明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C 说明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D 说明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7、有甲、⼄两数列,已知甲数列:07.7,70==甲甲σX ;⼄数列:41.3,7==⼄⼄σX 根据以上资料可直接判断( )A 甲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B ⼄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C 两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 不能直接判别8、杭州地区每百⼈⼿机拥有量为90部,这个指标是()A 、⽐例相对指标B 、⽐较相对指标C 、结构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9、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计算出算术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7,则该数据分布为() A 、左偏分布 B 、右偏分布 C 、对称分布 D 、⽆法判断10、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与各组次数多少⽆关; B 主要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关; C 既与各组标志值⼤⼩⽆关,也与各组次数多少⽆关; D 既与各组标志值⼤⼩有关,也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11、已知⼀分配数列,最⼩组限为30元,最⼤组限为200元,不可能是平均数的为() A 、50元 B 、80元 C 、120元 D 、210元12、⽐较两个单位的资料,甲的标准差⼩于⼄的标准差,则()A 两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B 甲单位平均数代表性⼤于⼄单位C ⼄单位平均数代表性⼤于甲单位D 不能确定哪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 13、若单项数列的所有标志值都增加常数9,⽽次数都减少三分之⼀,则其算术平均数() A 、增加9 B 、增加6 C 、减少三分之⼀ D 、增加三分之⼆ 14、如果数据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 ( )A 开⼝组B 闭⼝组C 等距数列D 异距数列 15、计算总量指标的基本原则是:( )A 总体性B 全⾯性16、某企业的职⼯⼯资分为四组:800元以下;800-1000元;1000—1500元;1500以上,则1500元以上这组组中值应近似为 ( )A1500元 B 1600元 C 1750元 D 2000元 17、统计分组的⾸要问题是 ( )A 选择分组变量和确定组限B 按品质标志分组C 运⽤多个标志进⾏分组,形成⼀个分组体系D 善于运⽤复合分组1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组,下限为200,⼜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 )A 230B 260C 185D 215 19、分配数列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 ( )A 钟型分布B U 型分布C J 型分布D 倒J 型分布 20、要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开⽀情况,最合适的调查⽅式是:()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21、已知两个同类企业的职⼯平均⼯资的标准差分别为5元和6元,⽽平均⼯资分别为3000元,3500元则两企业的⼯资离散程度为 ( )A 甲⼤于⼄B ⼄⼤于甲C ⼀样的D ⽆法判断 2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取决于 ( )A 变量值B 频数C 变量值和频数D 频率23、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 ) A 不变 B 扩⼤到5倍 C 减少为原来的1/5D 不能预测其变化 24、计算平均⽐率最好⽤ (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何平均数D 中位数25、若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平均数不同,在⽐较两数列的离散程度⼤⼩时,应采⽤ (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26、若n=20,∑∑==2080,2002x x ,标准差为 ( )A 2B 4C 1.5D 327、已知某总体3215,3256==eMM,则数据的分布形态为( )A左偏分布 B 正态分布 C 右偏分布 D U型分布28、⼀次⼩型出⼝商品洽谈会,所有⼚商的平均成交额的⽅差为156.25万元,标准差系数为14.2%,则平均成交额为( )万元A11 B 177.5 C 22.19 D 8826、欲粗略了解我国钢铁⽣产的基本情况,调查了上钢、鞍钢等⼗⼏个⼤型的钢铁企业,这是()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多选题:1.某企业计划2000年成本降低率为8%,实际降低了10%。
统计学第四版__习题集及答案[1]
![统计学第四版__习题集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5a2bfd1ad51f01dc281f1c8.png)
答案附在后面有一些(在题目上若要打印先把答案去掉)每单元后面都有答案第一章导论【重点】了解统计的科学涵义,明确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基本研究方法,掌握统计数据的特点及其不同类型,牢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难点】准确掌把数据不同类型,牢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实例分析。
思考题1.1什么是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怎样理解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在探索事物数量规律性中的地位和作用?1.2统计学发展史上有哪几个主要学派?1.3“统计学”一词有哪几种含义?1.4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1.5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1.6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7、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8、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统计学课后题答案_吴风庆_王艳明

《统计学》课后题答案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C2.A3.C4.C5.C6.B7.A8.D9.C 10.D 11.A 12.C 13.C 14.A 15.B 16.A 17.C 18.B 19.D 20.A 21.D 22. D23.B 24.C 25.A 26.A 27.A 28.B 29.A 30.D 31.C 32.A 33.B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一、选择题1.A2.B3.A4.D5.B6.C7.D8.D9.D 10.C 11.C 12.A 13.D 14.D 15.C 16.A 17.D 18.C 19.B 20.B 21.A 22.B 23.C 24.A 25.B 26.B 27.A 28.B 29.C 30.C (A)二、判断题1.∨2.∨3.×4. ∨5. ×6. ×7. ∨8. ×9. ×10. ×第三章数据整理与显示一、选择题CABCD CBBAB BACBD DDBC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一、选择题1.A2.C3.B4.C5.D6.D7.A8.B9.A 10.B 11.A 12.D 13.C 14.C 15.D 16.A 17.A 18.B 19.A 20.B 21.A 22.A 23.B 24.C 25.C 26.D 27.D 28.A 29.D 30.C 31.C 32.D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 11. ∨ 12. ×四、计算题1. 11399073.8954ki ii kii x fx f=====∑∑甲11.96σ===甲73.89100%100% 6.18%11.96x σν=⨯=⨯=甲73.8100%100%7.43%9.93x σν=⨯=⨯=乙甲的代表性强2. 10.2510.966ki ii kii x fx f====∑∑0.250.056σ==0.250.056100%100% 5.834%0.966xσν=⨯=⨯= 1114.534ki ii kii x fx f====∑∑10.1295σ==10.1295100%100% 2.857%4.534xσν=⨯=⨯=该教练的说法不成立。
应用统计硕士(MAS)考试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统计学(第4章 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C. N(, 2)
N(, 2 )
D.
n
【答案】A
【解析】设样本标准差为 s,则在正态总体下,有
n
Y i1
Xi X 2
n 1 s2
2
~
2 n 1
5.设 X ~ N 0, 2 ,则服从 t n 1 的随机变量为(
nX A.S
n 1X B. S
nX C. S 2
n 1X D. S 2
)。[山东大学 2016 研]
均值的标准误为:
Nn x n N 1
N n 其中 N 1 为修正系数,对于无限总体进行不重置抽样时,可以按照重置抽样计算,当总体
为有限总体,N 比较大而 n / N 5% 时,修正系数可以简化为 1 n N ,当 N 比较大而
n / N 5% 时,修正系数可以近似为 1,即可以按重置抽样计算。
nX ~ N 0,1
A.
n
1
X
2 1
n
~
F 1,n 1
X
2 i
B. i2
Q2 ~ 2 n
C.
nX ~ t n 1
D. Q
【答案】B
【解析】B 项, X12 2 (1)
n
X
2 i
~
2(n
1),
n
X12
(n
1)
X
2 1
n
~
F(1, n 1)
i2
X
2 i
/
(n
1)
X
2 i
i2
i2
9.从同一正态总体中进行抽样,每一份样本的样本量都为 16,分别抽 1000 与 4000 次, 从而分别得到 1000 个样本均数与 4000 个样本均数,则( )。[中山大学 2014 研] A.前 1000 个样本均数的变异(方差)小,大约是后者的 1/2
统计学习题1

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练习:2.1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小时),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700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706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708 729 694 681 695 685 706 661 735 665668 710 693 697 674 658 698 666 696 698706 692 691 747 699 682 698 700 710 722694 690 736 689 696 651 673 749 708 727688 689 683 685 702 741 698 713 676 702701 671 718 707 683 717 733 712 683 692693 697 664 681 721 720 677 679 695 691713 699 725 726 704 729 703 696 717 688(1)利用计算机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排序;(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3)绘制茎叶图,并与直方图作比较。
2.2某百货公司6月份各天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257 276 297 252 238 310 240 236 265 278271 292 261 281 301 274 267 280 291 258272 284 268 303 273 263 322 249 269 295(1)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均值、中位数和四分位数;(2)计算日销售额的标准差。
2.3在某地区抽取的120家企业按利润额进行分组,结果如下:按利润额分组(万元)企业数(个)200~300 19300~400 30400~500 42500~600 18600以上11合计120计算120家企业利润额的均值和标准差。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全章节)剖析

第二章、练习题及解答2.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小时),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700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 706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 708 729 694 681 695 685 706 661 735 665 668 710 693 697 674 658 698 666 696 698 706 692 691 747 699 682 698 700 710 722 694 690 736 689 696 651 673 749 708 727 688 689 683 685 702 741 698 713 676 702 701 671 718 707 683 717 733 712 683 692 693 697 664 681 721 720 677 679 695 691 713 699 725 726 704 729 703 696 717 688 要求:(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生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灯泡的使用寿命频数分布表3.某公司下属40个销售点2012年的商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 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 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 要求:(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2)制作茎叶图,并与直方图进行比较。
解:(1)频数分布表(2)茎叶图第三章、练习题及解答1. 已知下表资料:试根据频数和频率资料,分别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
解:根据频数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687034.35200xf x f===∑∑(件) 根据频率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34.35fx xf==∑∑(件)结论:对同一资料,采用频数和频率资料计算的变量值的平均数是一致的。
统计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郑贵华、颜泳红主编 湘潭大学出版: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度量

第四章思考与习题一、思考题1.什么是集中趋势?测度集中趋势常用指标有哪些?2.算术均值.众数和中位数有何关系?3.什么是几何平均数?其适用场合是什么?4.什么叫离散趋势?测度离散趋势常用指标有哪些?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二、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数据分布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描述:一是分布的__________,反映所有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布的__________,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__________,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
2.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0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中位数为。
3.算术均值有两个重要数学性质: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均值的__________等于零;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均值的__________等于最小值。
4.简单算术均值是__________的特例。
4.几何均值主要用于计算__________的平均。
5.在一组数据分布中,当算术均值大于中位数大于众数时属于________分布;当算术均值小于中位数小于众数时属于________分布。
6.__________是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是测度数值型数据__________最主要的方法。
7.为了比较人数不等的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劣,需要计算__________;而为了说明哪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整齐,则需要计算________。
8.偏态是对数据分布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测度;而峰度是对数据分布_________的测度。
(二)判断题1.众数的大小只取决于众数组与相邻组次数的多少。
()2.当总体单位数n为奇数时,中位数=(n+1)/2。
()3.根据组距分组数据计算的均值是一个近似值。
()4.若已知甲企业工资的标准差小于乙企业,则可断言: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好于乙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抽样与抽样分布——练习题(全免)
1. 一个具有64=n 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抽自于均值等于20、标准差等于16的总体。
⑴ 给出x 的抽样分布(重复抽样)的均值和标准差
⑵ 描述x 的抽样分布的形状。
你的回答依赖于样本容量吗?
⑶ 计算标准正态z 统计量对应于5.15=x 的值。
⑷ 计算标准正态z 统计量对应于23=x 的值。
解: 已知 n=64,为大样本,μ=20,σ=16,
⑴在重复抽样情况下,x 的抽样分布的均值为
a. 20, 2
b. 近似正态
c. -2.25
d. 1.50
2 . 参考练习4.1求概率。
⑴x <16; ⑵x >23; ⑶x >25; ⑷.x 落在16和22之间; ⑸x <14。
解: a. 0.0228 b. 0.0668 c. 0.0062 d. 0.8185 e. 0.0013
3. 一个具有100=n 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选自于30=μ、16=σ的总体。
试求下列概率的近似值:
解: a. 0.8944 b. 0.0228 c. 0.1292 d. 0.9699
4. 一个具有900=n 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选自于100=μ和10=σ的总体。
⑴ 你预计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什么?
⑵ 你认为x 至多偏离μ多么远?
⑶ 为了回答b 你必须要知道μ吗?请解释。
解:a. 101, 99 b. 1 c. 不必
5. 考虑一个包含x 的值等于0,1,2,…,97,98,99的总体。
假设x 的取值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则运用计算机对下面的每一个n 值产生500个随机样本,并对于每一个样本计算x 。
对于每一个样本容量,构造x 的500个值的相对频率直方图。
当n 值增加时在直方图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存在什么相似性?这里30,10,5,2====n n n n 和50=n 。
解:趋向正态
6. 美国汽车联合会(AAA )是一个拥有90个俱乐部的非营利联盟,它对其成员提供旅行、
金融、保险以及与汽车相关的各项服务。
1999年5月,AAA 通过对会员调查得知一个4口之家出游中平均每日餐饮和住宿费用大约是213美元(《旅行新闻》Travel News ,1999年5月11日)。
假设这个花费的标准差是15美元,并且AAA 所报道的平均每日消费是总体均值。
又假设选取49个4口之家,并对其在1999年6月期间的旅行费用进行记录。
⑴ 描述x (样本家庭平均每日餐饮和住宿的消费)的抽样分布。
特别说明x 服从怎样
的分布以及x 的均值和方差是什么?证明你的回答; ⑵ 对于样本家庭来说平均每日消费大于213美元的概率是什么?大于217美元的概率
呢?在209美元和217美元之间的概率呢?
解: a. 正态分布, 213, 4.5918 b. 0.5, 0.031, 0.938
7. 技术人员对奶粉装袋过程进行了质量检验。
每袋的平均重量标准为406=μ克、标准差
为1.10=σ克。
监控这一过程的技术人者每天随机地抽取36袋,并对每袋重量进行测量。
现考虑这36袋奶粉所组成样本的平均重量x 。
(1)描述x 的抽样分布,并给出x μ和x σ的值,以及概率分布的形状;
(3) 假设某一天技术人员观察到8.400=x ,这是否意味着装袋过程出
现问题了呢,为什么?
解: a. 406, 1.68, 正态分布 b. 0.001 c. 是,因为小概率出现了
8. 在本章的统计实践中,某投资者考虑将1000美元投资于5=n 种不同的股票。
每一种股
票月收益率的均值为%10=μ,标准差%4=σ。
对于这五种股票的投资组合,投资者每月的收益率是∑=5i r r 。
投资者的每月收益率的方差是2.32
2==n r σσ,
它是投资者所面临风险的一个度量。
⑴ 假如投资者将1000美元仅投资于这5种股票的其中3种,则这个投资者所面对的
风险将会增加还是减少?请解释;
⑵ 假设将1000美元投资在另外10种收益率与上述的完全一样的股票,试度量其风险,
并与只投资5种股票的情形进行比较。
解:a. 增加 b. 减少
9. 某制造商为击剑运动员生产安全夹克,这些夹克是以剑锋刺入其中时所需的最小力量(以
牛顿为单位)来定级的。
如果生产工艺操作正确,则他生产的夹克级别应平均840牛顿,标准差15牛顿。
国际击剑管理组织(FIE )希望这些夹克的最低级别不小于800牛顿。
为了检查其生产过程是否正常,某检验人员从生产过程中抽取了50个夹克作为一个随机样本进行定级,并计算x ,即该样本中夹克级别的均值。
她假设这个过程的标准差是固定的,但是担心级别均值可能已经发生变化。
⑴ 如果该生产过程仍旧正常,则x 的样本分布为何?
⑵ 假设这个检验人员所抽取样本的级别均值为830牛顿,则如果生产过程正常的话,
样本均值x ≤830牛顿的概率是多少?
⑶ 在检验人员假定生产过程的标准差固定不变时,你对b 部分有关当前生产过程的现
状有何看法(即夹克级别均值是否仍为840牛顿)?
⑷ 现在假设该生产过程的均值没有变化,但是过程的标准差从15牛顿增加到了45牛
顿。
在这种情况下x 的抽样分布是什么?当x 具有这种分布时,则x ≤830牛顿的概率是多少?
解: a. 正态 b. 约等于0 c. 不正常 d. 正态, 0.06
10. 在任何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波动都是不可避免的。
产品质量的变化可被分成两类:
由于特殊原因所引起的变化(例如,某一特定的机器),以及由于共同的原因所引起的变化(例如,产品的设计很差)。
一个去除了质量变化的所有特殊原因的生产过程被称为是稳定的或者是在统计控制中的。
剩余的变化只是简单的随机变化。
假如随机变化太大,则管理部门不能接受,
但只要消除变化的共同原因,便可减少变化(Deming,1982,1986;De Vor, Chang,和Sutherland,1992)。
通常的做法是将产品质量的特征绘制到控制图上,然后观察这些数值随时间如何变动。
例如,为了控制肥皂中碱的数量,可以每小时从生产线中随机地抽选5=n 块试验肥皂作为样本,并测量其碱的数量,不同时间的样本含碱量的均值x 描绘在下图中。
假设这个过程是在统计控制中的,则x 的分布将具有过程的均值μ,标准差具有过程的标准差除以样本容量的平方根,n x σσ=。
下面的控制图中水平线表示过程均值,两条线称为控制极限度,位于μ的上下3x σ的位置。
假如x 落在界限的外面,则有充分的理由说明目前存在变化的特殊原因,这个过程一定是失控的。
当生产过程是在统计控制中时,肥皂试验样本中碱的百分比将服从%2=μ和
%1=σ的近似的正态分布。
⑴ 假设,4=n 则上下控制极限应距离μ多么远?
⑵ 假如这个过程是在控制中,则x 落在控制极限之外的概率是多少?
⑶ 假设抽取样本之前,过程均值移动到%3=μ,则由样本得出这个过程失控的(正
确的)结论的概率是多少?
解:a. 0.015 b. 0.0026 c. 0.1587
4.11. 参考练习4.10。
肥皂公司决定设置比练习4.10中所述的x σ3这一限度更为严格的控制极限。
特别地,当加工过程在控制中时,公司愿意接受x 落在控制极限外面的概率是0.10。
⑴ 若公司仍想将控制极限度设在与均值的上下距离相等之处,并且仍计划在每小时的
样本中使用4=n 个观察值,则控制极限应该设定在哪里?
⑵ 假设a 部分中的控制极限已付诸实施,但是公司不知道,μ现在是3%(而不是2%)。
若4=n ,则x 落在控制极限外面的概率是多少?若9=n 呢?
解: a. (0.012, 0.028) b. 0.6553, 0.7278
4.12. 参考练习4.11。
为了改进控制图的敏感性,有时将警戒线与控制极限一起画在图上。
警戒限一般被设定为x σμ96.1±。
假如有两个连续的数据点落在警戒限之外,则这个过程一定是失控的(蒙哥马利,1991年)。
⑴ 假设肥皂加工过程是在控制中(即,它遵循%2=μ和%1=σ的正态分布),则x
的下一个值落在警戒限之外的概率是什么?
⑵ 假设肥皂加工过程是在控制中,则你预料到画在控制图上的x 的这40个值中有多
少个点落在上控制极限以上?
⑶ 假设肥皂加工过程是在控制中,则x 的两个未来数值落在下警戒线以下的概率是多
少?
解:a. 0.05 b. 1 c. 0.0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