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复习课教案(1).doc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第二节 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第一课时鱼课时目标1.能够区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主要结构特点。
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归纳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4.知道鱼类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关注鱼类的合理捕捞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
学习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学习难点:鱼类的呼吸特点。
课时活动设计复习前面已经学过的无脊椎动物的相关知识,引出脊椎动物的类群。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出示淡水鱼和海水鱼的图片。
教师讲解: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
鱼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河流、湖泊和池塘等淡水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鱼类的多样性。
探究鱼的呼吸特点。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鱼鳃鲜红,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每一片鳃由又多又细的鳃丝构成。
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鱼离开水后,鳃丝黏结在一起,鳃相互覆盖,减少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鱼会窒息死亡。
探究鱼的外部形态,认识鱼的身体结构。
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减小鱼在水中游动时遇到的阻力。
探究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下列问题:①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的阻力?②有人说,鱼只靠鳍进行运动,这种说法全面吗?③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哪些变化?④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至关重要?分析鱼离不开水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总结出鱼的主要特征,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思考。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鱼类养殖业和捕捞业都是国家的重要产业;②鱼为人类提供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融入了人类的文化;③由于长期过度捕捞和水污染,鱼类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我国于1986年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目前我国渔业发展的重心已经从捕捞业转移到养殖业上。
脊椎动物教案

《脊椎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能熟练区分五大类脊椎动物的主要分类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游戏活动和检索表的学习,领悟逐级分类的思想,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猜想、推理、交流和归纳的能力,逐步形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听取和分析不同的意见,并能根据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这五种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1、复习有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内容,提问;2、讲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
由动物进化的趋势引出本节课的内容;3、鱼:体型特征,靠什么游泳,用鳃呼吸,鳃中密布毛细血管,可以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怎样进行气体交换?(学生讲解)4、两栖动物:青蛙为例,幼体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靠肺呼吸。
虽然青蛙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但不能离水源太远,因为青蛙的肺结构简单不发达,无法满足对氧气的需求,需要借助于湿润的皮肤来辅助呼吸。
5、爬行动物:以蜥蜴为例,它的一生都生活在陆地上,是真正适于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那蜥蜴有哪些适于陆地上生活的原因?(学生讲解)正是因为蜥蜴具有这些特点,才使其生殖和发育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水,能终身生活在陆地上。
课本上还列举了哪些爬行动物?变色龙、恐龙等都是爬行动物。
6、鸟类:鸟的种类很多,而且绝大多数鸟类善于飞行,那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有哪些?(学生讲解)重点讲解:鸟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气囊能辅助呼吸,使鸟类进行双重强吸。
但是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鸟的结构完善,能保持高而恒定的体温,属于恒温动物有;动物维持恒定体温的意义(学生讲解)变温动物包括哪些?7、乳哺动物的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千差万别,举例:猕猴、大象、鲸。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复习目标:1.能熟练说出脊椎动物各类群主要特征。
2.描述鱼、青蛙、蜥蜴、家鸽、家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能举例说出各类群常见的代表动物。
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复习重点、难点1.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2. 各类群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复习过程:一、导入识别图片,说出他们都属于什么类群?哪几个可以划分成一组?引出课题,并出示复习目标二、基本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和分类1.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概念2.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知识点二:动物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征A.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1)体型:身体呈,减少。
(2)体表:覆盖着,表面有一层,减少。
(3)运动器官:鳍①背鳍、胸鳍和腹鳍:保持鱼体②尾鳍:游泳:(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提供动力)(4)呼吸器官:。
重点解析:鳃丝的特点和流出的水中气体的变化B.两栖类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特征1.与周围环境颜色相似,为保护色2.且分泌,游泳时减少阻力;皮肤里密布,可辅助呼吸,这是对陆上生活的适应3.头部有口、等发达的感觉器官,是对陆地复杂环境的适应4.前肢,可身体;后肢,趾间有,适于和.5.青蛙用呼吸,辅助呼吸,在水中、陆地均可呼吸6.卵生、体外受精(在中)C. 爬行动物已经完全适应陆生环境的特点1.头后面有,可以灵活转动,便于。
2.四肢短小,可以迅速爬行。
3.皮肤,表面覆盖有,既保护身体又能减少。
4.只用呼吸,气体交换能力强,满足对氧气需求。
5.体内受精,将卵产在上,卵内较多并含有一定的,卵外有坚韧的保护。
(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难点点拨:1、不是既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如扬子鳄、龟等动物就属于爬行动物。
2、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其原因是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彻底脱离了水的限制。
脊椎动物复习课教案(2).doc

脊椎动物复习课教案广州市六中宋建陵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脊椎动物五个纲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了解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理解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能力目标:学会用生物进化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树立生物进化的观念;渗透动物进化的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2、重点难点(1)脊椎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知识;(2)脊椎动物进化的趋势。
3、教学过程(见表1)表1:“脊椎动物”复习的教学过程表2五类脊椎动物的比较(1)表3五类脊椎动物的比较(2)表五类脊椎动物的比较总结表在空格内填上适当的文字。
表5 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在空格内填上适当的文字。
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初中生物脊椎动物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脊椎动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2. 了解脊椎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殖方式;
3. 能够举例说明脊椎动物的重要性和生态作用。
教学内容:
1. 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2. 脊椎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殖方式;
3. 脊椎动物的生态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脊椎动物,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特征;
2. 讲解:介绍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
3. 活动:让学生分组,选择一个脊椎动物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其生活习性和生殖方式;
4. 汇报:让学生展示他们所研究的脊椎动物,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认识;
5. 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了解脊椎动物的生态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独立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在讲解和讨论中,也要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促进思维的激发和交流的互动。
脊椎动物导学案

脊椎动物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通过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等各种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特征。
2.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体会生物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3.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复习重点、难点:1、脊椎类动物的特征及其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从常见动物的学习,归结到其它动物。
※复习过程:脊椎动物的分类下列动物分别属于哪类动物:草鱼______ 青蛙_______ 鳄鱼_______ 熊猫_______ 候鸟________一、鱼类※复习课本中鱼类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体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体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鱼在水中活动时,鳃不停地张开闭合,这是鱼在()A 吞吃食物B 吞咽水C 呼吸D 散热二、两栖类、爬行类※复习两栖类和爬行类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发育。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
2、皮肤裸露而湿润的意义()A保护体内水分不散失 B有利于体表与外界气体交换C减少游泳阻力 D适应水中生活,运动灵活3、蛇的呼吸特点是()A.肺呼吸B.肺兼皮肤呼吸C. 用体表呼吸D.鳃呼吸4、总结以上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三类动物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三、鸟类※复习课本有关鸟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鸟类的外表形态是:1、体形: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体表: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3、前肢: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2、鸟类骨骼的特点是:3、鸟类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_ 气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4、鸟类双重呼吸的特点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观察鸟类的消化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牙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嗉囊作用:_________________肌胃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直肠特点:_________________6、总结一下鸟类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回顾: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家鸽的身体呈__型,减少了飞行时空气中的阻力。
脊椎动物的复习优质课+导学案

第4-7节脊椎动物的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 . 掌握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
2 . 理解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结构和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 . 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一.自主复习,完成以下问题(课本P19-P39)。
1、四大家鱼有哪些?说出鱼类的主要特征?2、两栖动物代表动物是什么?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可以终生生活水里的两栖动物是?3.什么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是?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你知道哪些爬行动物?4.你能说出青蛙和乌龟在呼吸方面的存在差异吗?5、鸟类在脊椎动物中数量上的排行?说出一个你认为最漂亮的鸟?6、鸟类的主要特征?什么是双重呼吸?7、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定义?脊椎动物哪些是变温,哪些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有何意义? 8、蝙蝠是鸟类吗?说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有哪些意义?二.探究合作1、描述鱼是怎样呼吸的?鱼在水中为什么能自由生活,而离开水之后会很快死亡?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有时我们会在池塘或河边的水草上发现很多成团或成片的黑色的胶质卵粒,原来这些是青蛙的后代。
试着说出这些蛙卵长成青蛙的过程?和鳄鱼的一样吗?其他类型的脊椎动物又是怎样繁殖后代的(按鱼,鸟类,哺乳类的顺序)?3.有一首歌这样唱:“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这首歌表达人类对飞行的渴望。
但是人类能像小鸟一样飞翔吗,你认为鸟类的哪些特点让它在空中自由飞行?(从外形、骨骼和内脏等方面回答)4.哺乳动物是最高等动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鸭嘴兽属于什么动物呢?三.知识梳理,构建体系四.当堂检测,快速抢答1. 图19-1展示四种动物,下列哪个特征可以放在阴影部分中( ) A .用肺呼吸 B .体温恒定C .有脊柱D .胎生、哺乳 2.从鱼口流进的水和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有什么不同( ) A.后者二氧化碳多,前者氧气多 B.后者二氧化碳多,前者氧气少 C.两者二氧化碳一样多D.前者二氧化碳多,后者氧气少3、为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 )A 、胸鳍和尾部的摆动B 、尾鳍和臀鳍的摆动C、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D、所有鱼鳍共同协调配合4.鱼在水中游泳时,能躲避开各种障碍,原因是()A.视觉发达B.听觉发达C.嗅觉发达D.侧线的作用5.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A.幼体生活在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B.在水中生殖,在陆上发育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6. 下列动物除了哪种以外都属于爬行动物( )A.龟B.鳖C.蝾螈D.蛇7、鸟的主要运动器官是()A.鳍B.翅C.翼D.足8.下列哪种不是鸟类:()A.家鸽B.野鸭C.鸵鸟D.蝙蝠9.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主要与下列哪项特征有关?( )A.体温恒定B.胎生哺乳C.分布广泛D.牙齿有分化10. 哺乳动物的牙齿与其食性有关,狼所具备的与其食性相关的牙齿( )A.门齿B.犬齿C.臼齿D.门齿和臼齿11.藏羚羊异常机敏,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主要因为()A.具有较大的耳朵B.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神经C.视觉敏锐D.嗅觉发达12.下列动物中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的是()A.鲤鱼和青蛙B.鲤鱼和水蛇C.水蛇和扬子鳄D.乌龟和翠鸟13.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生殖的方式是胎生B.蟾蜍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C.家燕呼吸旺盛,呼吸时在肺和气囊内完成气体交换D.猎豹体表被毛,大脑发达,牙齿分化五.知识拓展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
初中生物_脊椎动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脊椎动物》复习课教学设计【课型】巩固课【教学目标】1.掌握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纵向比较各类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呼吸器官等,分析归纳出脊椎动物的进化趋势。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并总结做题方法、规律。
【重点知识】1.掌握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分析归纳出脊椎动物的进化趋势。
【难点知识】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并总结做题方法、规律。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巩固训练【教学过程】导入:观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图片,思考它们在结构方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引入脊椎动物复习。
夯实基础:课下已经让学生构建了本章的知识体系并进行了背诵。
课上:让学生自愿指图讲述各类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可穿插提问,目的是夯实基础。
(设计意图:扫清本章知识障碍,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智慧碰撞(质疑解惑,精讲点拨)一、合作探究:要求:先对学再群学,交流讨论“探究”部分,用红笔修改导学案并记录有疑问的题目,做好脱稿展示点评的准备。
(设计意图: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讨论解决自己的疑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探究一:填表比较各类动物,总结脊椎动物的进化趋势进化趋势:(设计意图:本章刚学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动物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是散乱的,本节课利用图表将各类动物之间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汇总、比较、分析动物的进化趋势,形成“生物是进化的”生物学观点)探究二:(2012泰安中考)下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设计意图:本题选自2012年泰安中考题,初二面临结业考试,急需了解中考题,分析做题思路,消除对中考的惧怕心理,并由题型分析学习方法。
)针对性训练:(2014•临沂)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B.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C.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D.家鸽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二、展示点评:探究一:通过小品“到底谁高等?”分析出生物进化的趋势,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椎动物”复习课教案1、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脊椎动物五个纲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了解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理解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②能力目标:学会用生物进化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
③德育目标:树立生物进化的观念;渗透动物进化的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2、重点难点脊椎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知识;脊椎动物进化的趋势。
3、教学过程(见表5—7)复习准备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
在竞赛之前必须把竞赛的知识范围、形式、规则等告诉学生,督促每一个学生都做好准备。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复习教材内容、分组、熟知竞赛规则。
设计试题竞赛试题的设计是本复习模式的关键环节,设计竞赛试题的基本原则是:(1)生动有趣。
直观、生动、有趣的题目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的兴趣,有利于缓和竞赛的紧张气氛。
(2)简短明了。
竞赛试题的内容应该尽量简短,易于理解,有利于缩短阅读和听懂题目的时间,相应地增加思考的时间,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形式多样。
必答题、抢答题,找同类、比绘图、比识图,抽签演说,这些形式的题目不仅知识覆盖广,而且考查了相应的生物学能力。
新颖的形式,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4)突出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竞赛试题只能涵盖重点、难点知识。
试题的主要来源有:(1)从学生中来。
在学生中广泛征题并要求提供答案,促使学生找题、做题,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2)从教材及参考资料中来。
从教材及参考资料中选取一些现成的试题、图片、图表。
(3)自编习题。
将学生的以及资料中的素材加工,改编成竞赛试题,或者根据复习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自己编一些试题。
全员参与“分组竞赛”复习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全员参与,分工协作。
既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广泛参与竞赛活动,又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
虽然分组时强调自愿组合,但也要引导学生注意优势互补,发挥集体智慧。
课堂调控由于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气氛会异常活跃,如果不加以引导,会造成吵吵闹闹的混乱局面。
可以在竞赛规则中作如下规定:服从裁判,听从指挥。
每一学习小组要有专人负责课堂纪律,对随意喊叫的学生给予批评乃至扣分处理。
附:竞赛试题(部分)1、找同类(1)出示15种动物的图片,请将它们归类。
(每组找一类)①鱼类②两栖动物③爬行动物④鸟类⑤哺乳动物(蛙蛙鱼、鲸鱼、墨鱼、蝙蝠、鸭嘴兽、袋鼠、眼镜蛇、乌龟、褐马鸡、扬子鳄、猫熊、中华鲟、蜥蜴、白鳍豚)(2)从下列叙述中找出哺乳动物的特征(用肺呼吸、有气囊、小肠很长、体温恒定、有牙齿、体表被毛、心脏四腔、有膈、胎生哺乳)2、比绘图(1)绘出鱼类的心脏结构简图(2)绘出爬行动物的心脏结构简图(3)绘出哺乳动物的心脏结构简图(4)绘出鸟类双重呼吸的示意图(5)绘出鱼类血液循环路线图(6)绘出鸟类血液循环路线图3、比识图(1)图示五种足,指出哪是猛禽、游禽、涉禽、攀禽、走禽具有的?(2)图示鱼的解剖结构,指出标示的结构名称。
(心房、心室、鳃、肝胰脏、肾脏、鳔)(3)图示鸟卵的解剖结构,指出标示的结构名称。
(气室、卵白、卵黄系带、胚盘、卵黄)(4)图示某类动物的消化道,指出它属于哪类动物?有何特点?(草食性哺乳动物,消化道很长、盲肠发达)(5)图示五种喙,指出哪是猛禽、游禽、涉禽、攀禽、走禽具有的?(6)图示两种动物的胃,指出各是哪类动物所特有的?(鸟的角质胃、家兔的单室胃)4、抢答题(1)鱼的侧线有什么作用?(2)蛙的眼有何特点?(3)哪类动物属于恒温动物?(4)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是哪类?(5)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只有鱼类,这句话是否正确?(6)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7)“四大家鱼”指的是哪几种鱼?它们为什么能“混合放养”?(8)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动物是什么?(9)鱼鳔的作用是什么?(10)被称为家鸽胃里的“牙齿”的结构指的是什么?(11)青蛙的发育有什么特点?(12)青蛙的呼吸有何特点?(13)蜥蜴与青蛙的体表有何特点?(14)鸭嘴兽与袋鼠的生殖方式有何特点?(15)鱼和爬行动物的心室中的血液成分有什么不同?(16)蝙蝠与家鸽的体表覆盖物有什么不同?(17)家鸽的三种羽毛各有什么作用?(18)家鸽飞翔时是如何散热的?(19)鸟的哪块肌肉最发达?(20)我国特有的鸟类有哪些?(21)我国特有珍稀哺乳动物有哪些?(22)水不停地从鱼的口中流进、鳃盖中流出,这是在干什么?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
阑珊灯火,映照旧阁。
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
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
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
流年为祭。
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
冗长红尘中,一曲浅吟轻诵描绘半世薄凉寂寞,清殇如水。
寂寞琉璃,荒城繁心。
流逝的痕迹深深印骨。
如烟流年中,一抹曼妙娇羞舞尽半世清冷傲然,花祭唯美。
邂逅的情劫,淡淡刻心。
那些碎时光,用来祭奠流年,可好?8、缘分不是擦肩而过,而是彼此拥抱。
你踮起脚尖,彼此的心就会贴得更近。
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
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
9、海浪在沙滩上一层一层地漫涌上来,又一层一层地徐徐退去。
我与你一起在海水中尽情的戏嬉,海浪翻滚,碧海蓝天,一同感受海的胸怀,一同去领略海的温情。
这无边的海,就如同我们俩无尽的爱,重重的将我们包裹。
10、寂寞的严冬里,到处是单调的枯黄色。
四处一片萧瑟,连往日明净的小河也失去了光彩,黯然无神地躲在冰面下恹恹欲睡。
有母女俩,在散发着丝丝暖意的阳光下,母亲在为女儿梳头。
她温和的把头发理顺。
又轻柔的一缕缕编织着麻花辫。
她脸上写满笑意,似乎满心的慈爱永远装不下,溢到嘴边。
流到眼角,纺织进长长的。
麻花辫。
阳光亲吻着长发,像散上了金粉,闪着飘忽的光辉。
女儿乖巧地依偎在母亲怀里,不停地说着什么,不时把母亲逗出会心的微笑,甜美的亲情融化了冬的寒冷,使萧索的冬景旋转出春天的美丽。
11、太阳终于伸出纤纤玉指,将青山的柔纱轻轻褪去。
青山那坚实的肌胸,挺拔的脊梁坦露在人们的面前,沉静而坚毅。
不时有云雾从它的怀中涌起,散开,成为最美丽的语言。
那阳光下显得凝重的松柏,那苍茫中显现出的点点殷红,那散落在群山峰顶神秘的吻痕,却又增添了青山另外的神秘。
12、原野里那郁郁葱葱的植物,叫我们丝毫感受不到秋天的萧索,勃勃生机与活力仍在田间高山涌动。
谷子的叶是墨绿的,长而大的谷穗沉甸甸地压弯了昨日挺拔的脊梁;高粱仍旧那么苗条,满头漂亮的红缨挥洒出秋的风韵;那纵横原野的林带,编织着深绿浅黄的锦绣,抒写出比之春夏更加丰富的生命色彩。
13、终于,心痛,心碎,心成灰。
终于选择,在月光下,被遗忘。
百转千回,早已物是人非;欲说还休,终于咫尺天涯;此去经年,你我终成陌路。
爱你,终是一朵花开至荼糜的悲伤,一只娥飞奔扑火的悲哀。
14、世界这么大,能遇见,不容易。
心若向阳,何惧忧伤。
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
人不是战胜痛苦的强者,便是屈服于痛苦的弱者。
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
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
15、孤独与喧嚣无关,摩肩接踵的人群,演绎着身外的花开花谢,没谁陪你挥别走远的流年。
孤独与忙碌迥异,滚滚红尘湮没了心境,可少了终点的奔波,人生终究一样的苍白。
当一个人成长以后,在他已经了解了世界不是由鲜花和掌声构成之后,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多么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