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练习答案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课本习题答案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1光源1.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P2)答:萤火虫、闪电是自然光源;篝火、烟花是人造光源。
2.这些物体是光源吗?为什么?(P3)答:玻璃幕墙、月亮不是光源。
光源自己能发光,而玻璃幕墙、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们反射的是太阳光。
2光的传播1.从以上两个实验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P5)答:从这两个实验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他们排整齐了吗?你是如何判断的?(P5)答:他们排整齐了,在一条直线上。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若后面同学的视线只看到了自己前面的同学,说明这一排人都在一条直线上,队伍是整齐的。
3光的反射1.怎样用镜子让她的左脸亮起来?(P7)答;我们可以用镜于将太阳光反射到她的左脸上,让她的左脸亮起来。
因为镜面可以改变光原来的传播方向,将直射的光反射到同学的左脸上,让她阴暗的左脸亮起来。
2.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哪些物体反光效果比好?说说反光效果好的物体有什么特点?(P8)答:镜子、水面、不锈钢物品表面、光滑的苹果等,这些物体反光的效果比较好。
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都非常光滑。
3.我们看到的月光是从哪里来的?(P8)答: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反射的是太阳光。
当太阳的光照射到月亮表面时,经过月亮表面的反射改变了太阳光的传播方向,一部分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使月亮看起来好像在发光。
4.直立两面镜子,变换它们的夹角,观察镜子中物体的数量是否发生变化。
(P8)答;两面镜子的摆放成90度角时,镜子里像的个数为4个;减60度角时,像的个数为5个。
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镜中出现的影像就越多。
5.你怎么价古人的看法?(P9)答:古希腊学者的看法是错误的,阿拉伯科学家伊本・海塞姆的观点是正确的。
我们的眼睛不是光源,不能发光。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能发光或能反射光的缘故。
4七色光1.雨后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彩虹?它们在什么情况下出现?(P1o)答(示例):我在学校的操场上、海边等地方见过彩虹。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33我们的水钟 同步练习word版 含答案

3.3我们的水钟同步练习五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一、填空题1.人们曾用一个底部钻有小孔的碗,放在水中,让碗慢慢下沉来O2.通常我们是用计时工具的等时性来计量时间的。
我们可以用钟表计时,是因为钟表上的时针的时间是相同的;有沙漏计时,是利用的沙漏中的沙子的时间相同;用水钟计时,是利用水钟的时间相同。
3.如图所示的装置,是一个_______ 型水钟,其中盛水漏斗边的排水口的作用是控制漏斗中水位的高度,从而控制水钟的滴水。
随着水不断滴入水钟中,浮标不断,从而显示出对应的时间。
(第3题)(第4题)4.如下图所示,将塑料饮料瓶的底部剪去,在瓶盖上打一个小孔,使水按照一定的速度往下流,在盛接水的塑料瓶上标出刻度,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O5.小科制作的水钟的时间刻度过于密集,原因可能是水流速度(填“太慢”或“太快”)或接水容器(填“太粗”或“太细”)。
6.在古代,人们计时有多种方法,其中的“泄水型”水钟和“漏水型''水钟是利用来计时的。
一44fc⅛B1H≡一、拜题1.小明做滴水实验时,在一个底部有孔的瓶子中装入200亳升水,流出前100毫升水用了1分钟,继续滴完剩下的100亳升水要用的时间为()。
A.1分钟B.少于1分钟C.多于1分钟2.水钟是利用什么计时的?()3.小科设计了可以计时5分钟的水钟(如图),他想在受水容器上标上刻度,那时间刻度应该是()。
进水口Ij漫水∏A.4.如下表是学生测量每次水流量50毫升所需时间的数据记录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相同水位,相同水流量用时基本相同B.整个实验过程中,水流速度是均匀的C.不同水位,水位越高,相同水流量用时越短5.我们设计水钟时需要考虑()oA.水钟的类型B.材料的选择C.刻度的设置D.以上都是6.用水来计时3分钟,最重要的是要解决问题。
A.让相同时间水流动量相同B.水从哪儿流出C.怎样做时间刻度尺7.在做水钟的活动中,画出水钟的结构属于()o8.用饮料瓶制作10分钟水钟时,使用的刻度尺oA.必须是以1毫米间隔的线条构成的B.必须根据实测水流每分钟到达的位置来制作C.是与直接刻度尺相同的线条,但单位是分或秒三、判断题1.水钟的出现,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解决了阴雨天和夜晚的计时问题。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

1.地球内部有什么一、我来填一填:1.地球内部有、、、等物体。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4.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二.当好小法官: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2.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3.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三、我来选一选:1.地幔的下面是,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3.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
A.3800 B.3300 C. 3400四、科学探究:1.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构想:用炸药把地面炸开一条裂缝,然后往裂缝中注入至少10万吨熔融状态的铁水。
灌入铁水的同时,放入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探测器,从而揭开地核不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会同意这项计划吗?你会同意吗?为什么?2.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参考答案一、我来填一填:1.煤石油火山喷发物金属矿藏2.地壳地幔地核3.地壳地幔地核4.地核二、当好小法官:1.√ 2.× 3.√ 4.× 5.×三、我来选一选:1.B 2.A 3.C四、科学探究:1.答:地球不会同意,我也不会同意。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人类要在保护她的基础上研究她,而不能破坏地球。
2.答:石油,煤只存在于地壳一层,不是存在于地球深层,所以温度不会很高,另外它们燃烧需要氧气,在地下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它们燃烧。
2.火山一、我来填一填: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下会沿着裂缝上升。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2.2课地球的结构同步练习(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2.2课地球的结构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的结构》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组成地球构造的结构中,厚度最薄的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2.组成地壳的岩石种类不包括()。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混凝土3.下列()是变质岩。
A.玄武岩B.大理岩C.花岗岩4.玄武岩属于()。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5.莫霍面指的是地球的()。
A.2200米处B.2900米处C.33千米处6.地球的内部,越接近地核,___________。
A.温度越高,压力越小B.温度越高,压力越大C.温度越低,压力越大7.地球内部的结构与()的结构相似。
A.篮球B.鸡蛋C.鹅卵石D.乒兵球8.关于地壳说法错误的是()。
A.地壳在不断的运动B.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结构C.地壳由各种土壤组成9.地壳是地球的固体外壳,由一层层岩石构成。
地壳越到深处()。
A.压力越大,温度越低B.压力越小,温度越低C.压力越大,温度越高10.大理石属于()。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1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最外的一层是()。
A.地壳B.地核C.地幔12.小明在西藏旅游时,导游告诉他们: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这说明()。
A.这里曾经是海洋地形,后来地壳运动上升为陆地B.远古人类曾把贝壳带上高原C.高山的山体中本身就会长出贝壳的化石D.贝壳这样的生物原来是生活在高原上的,后来才到水中13.下列()组岩石是沉积岩。
①玄武岩②砂岩③页岩④花岗岩⑤板岩⑥砾岩⑦浮石⑧大理岩A.②③⑥ B.②④⑧ C.⑤⑥⑦14.火山喷发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间接了解地球的内部情况。
为了方便研究,科学家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由外向内分别是()。
A.内核、外核、地幔B.地核、地壳、地幔C.地核、地幔、地壳D.地壳、地幔、地核15.地球的内部构造,由表面到地心依次是()。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练习,每个学期的末尾,学校都会给孩子一些练习册,以便他们在假期里继续巩固知识。
而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练习册同样也是如此。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帮助家长更好地辅导孩子。
一、选择题1. 选择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化学变化:A. 酸碱中和B. 饭菜烧糊了C. 铁生锈D. 细菌生长答案:D。
细菌生长是生物学范畴,不属于化学变化。
2. 在下列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水C. 二氧化碳D. 生理盐水答案: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3. 不属于传递光的物体的是:A. 玻璃B. 透明塑料C. 白色布料D. 石英答案:C。
白色布料对光线产生散射或者反射,不属于传递光的物体。
4. 在以下物品中,哪一个是一个机械器械A. 榨汁机B. 手电筒D. 微波炉答案:A。
榨汁机利用机械力将果汁从水果中压缩出来,是一种机械装置。
5. 可以表明时间长短的单位是:A. 米B. 千克C. 分钟D. 音量答案:C。
分钟可以表明时间长短的单位,是时间单位的一种。
二、填空题1. 根据题目所给数据,计算小明身高与体重的比例(数据如下:身高1.2米,体重30千克)答案:25。
2. 根据题目所给数据,计算直线行驶的速度(数据如下:直线距离150米,时间30秒)答案:5米/秒。
3. 如果有一张食品包装袋的质量是10克,将这个数字转化为毫克。
答案:10000毫克。
4. 将图中各个部分的名称填入对应的方框中。
答案:见图。
5. 计算平均速度(数据如下:行驶距离80米,时间20秒)答案:4米/秒。
三、解答题1. 描述当两个元素化合成化合物的过程是什么。
答案:化合是指两个或以上物质的原子相互结合,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合的过程中,化合元素相互作用,电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合物。
2. 描述一个凸透镜的形状和特征。
答案:凸透镜是凸面的平面透镜,其特点是中央较厚,周缘较薄。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课一练《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课一练《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光线传播时,哪个选项描述正确?A. 光线在真空中能传播,但在空气、水中不能传播。
B. 光线在真空中、空气、水中都能传播。
C. 光线在真空中、空气中能传播,但在水中不能传播。
D. 光线在真空中、水中能传播,但在空气中不能传播。
答案:B2. 光线在哪些情况下会受到阻碍?A. 在真空中传播。
B. 在空气中传播。
C. 在水中传播。
D. 在玻璃中传播。
答案:C、D3. 光线在传播时,哪些条件可以将其阻挡?A. 透明的材料。
B. 不透明的材料。
C. 多孔材料。
D. 电气导体。
答案:B、D二、判断题1. 光线在真空中传播时会遇到阻碍,因为光线不可能穿透虚空。
答案:错误2. 玻璃是光线传播的好媒介,可以将光线传播得更远更快。
答案:正确3. 光线在水中传播时会受到阻碍,因为水会使光线变得模糊。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光在真空中和在水中的传播情况。
答案:光在真空中和在水中都可以传播,但在水中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在真空中,光线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并且不受到阻碍;而在水中,光线会被水分子吸收和散射,使得光线传播距离变短,速度变慢。
2. 举例说明光线在传播中遇到阻碍的情况。
答案:光线在传播中会遇到阻碍的情况有很多,比如当光线传播到不透明的物体表面时会被反射、折射或吸收;当光线传播到电气导体表面时会被吸收或反射。
四、综合题小明在实验室中做了一个实验,他发现当光线传播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表面时会受到阻碍,无法穿透,但当光线传播到玻璃表面时却可以透过去。
请根据你的科学知识,给小明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当光线传播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时,由于物体表面不透明,光线无法穿透,只能被反射或吸收。
而玻璃是一种透明的材料,可以使光线通过,毫无阻碍。
因此,小明观察到的现象是因为不同材质对光线的透明度不同,造成光线的传播情况产生差异。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第一课:自然界的物体1. 定义:自然界的物体是指存在于地球上的、非人为制造的实物或现象。
2. 特征:自然界的物体具有多样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它们可以是有形的物体,例如山、河、树木,也可以是无形的物体,例如风、电、光。
3. 例子:以下是一些自然界的物体的例子:- 山:山是地表的突出地形,具有较大的高度和陡峭的斜坡。
- 河:河是地表上由降雨水和融雪水形成的水流。
它们通常流向更低的地势。
- 树木:树木是生长在地球上的植物,具有根、茎和叶子。
- 风:风是空气流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带来凉爽或温暖的感觉。
- 电:电是一种能量形式,它可以用来产生光、热和机械运动等。
- 光: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它能让我们看到周围的物体。
第二课:能量的转换1. 定义:能量的转换是指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2. 热能转换:- 火焰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 太阳照射地球,太阳光能转变为热能。
- 电能转变为热能,例如电热毯加热过程中。
3. 动能转换:- 摩擦能转变为动能,例如滑雪过程中。
- 弹性势能转变为动能,例如弹簧弹起的过程。
4. 光能转换:- 太阳光能转变为光能,让我们看到周围的物体。
- 电能转变为光能,例如电灯发光的过程。
第三课:恒温和不恒温动物1. 定义:恒温动物是指能够保持相对恒定体温的动物,不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
不恒温动物则相反,它们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
2. 例子:- 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的代表。
它们具有发达的新陈代谢系统,可以通过调节身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来保持体温。
- 不恒温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是不恒温动物的代表。
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 特点:- 恒温动物具有较高的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可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
- 不恒温动物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活动能力相对受限。
第四课:鸟类的适应生活1. 概述:“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第四课介绍了鸟类的适应生活方式和生理特征。
五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科学

五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册答案【单元一:植物的生长】1. 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答案: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和土壤中的养分。
2. 植物的根、茎、叶分别有什么作用?答案:根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同时支撑植物;叶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单元二:动物的分类】1. 动物可以根据哪些特征进行分类?答案:动物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态、生活习性、生理结构和遗传特征进行分类。
2. 哺乳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案: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包括体温恒定、有毛发覆盖身体、哺乳喂养后代、有四肢等。
【单元三:水的循环】1.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哪些阶段?答案: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水的流动。
2. 为什么说水是可再生资源?答案:水是可再生资源,因为它通过水循环不断地在自然界中循环利用,不会枯竭。
【单元四:地球的结构】1. 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答案: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2. 地壳和地幔之间有什么不同?答案: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相对较薄,主要由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最厚的层,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单元五:天气和气候】1. 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答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如温度、湿度、风向和风速等;而气候是指长时间内大气状态的平均情况。
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地形、海洋、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
【单元六:人体结构】1. 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答案: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 人体的主要系统有哪些?答案:人体的主要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
【单元七:能量的转换】1. 能量转换有哪些形式?答案:能量转换包括机械能转换为热能、电能转换为光能、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等形式。
2. 为什么说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答案: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因为它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上册练习
1课、地球内部有什么
填空:
1.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千米。
2. 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3.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5.地壳由(岩石)组成,厚(5—70)千米,地幔由(硅、铁、镁)组成,
厚(2900多)千米,地核由(铁、镍)组成,厚(3400多)千米。
简答:
1.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
答: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2.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答:知道火山喷发、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可避免它对人类造成灾难。
3.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答:地球内部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厚5—70千米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厚2900多千米,温度在1200℃到2000℃之间;地幔下面是地核,厚3400多千米,温度可达5000℃。
2课、火山
1、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
2、1980年5月18日(圣海伦斯火山)受地震影响喷发。
3、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隙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4、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影响。
(1)地表形态的变化。
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口湖、圆锥形火山和火山岛
(2)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灾难——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同时火山喷发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铁、铜、金刚石等多种矿藏,火山灰是农作物的上等肥料。
火山喷发使地貌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日本的富士山、中国长白山的天池、五大连池的火山群、火山地热喷泉,景象非常壮观,还有的地区利用火山地热来发电。
3课、地震1、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外在表现。
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
试用你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这次地震的原因。
答: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
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
3、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
答: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
来不及逃出时,应该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以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3、地震前常发生一些异常的现象,如地下水位的突然改变,动物惊慌不安等。
4、地震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建筑物的破坏。
地面破坏。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
人员、牲畜的伤亡。
4课、做一块卵石
1、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卵石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高山上的卵石风化、崩塌;第二是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磨圆。
2、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
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3、地表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5课、各种各样的矿物
1、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
铜、铁等属于金属矿产。
石墨、石英、硫黄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2、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3、飞机,钢精锅,钢精勺、叉、刀,钢笔,轮船,汽车,自行车的原材料都来源于铁矿石
4、杀虫剂、消毒剂、燃料、染料、医药、合成材料的原材料都来源于煤。
5、人类对矿产的开采方法:采取露天开采、地下开采。
像石油这样液体性质的矿产,采取管道开采。
6课、地表的变化
1、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2、地球表面形态是不断变化的,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运动改变着地表形态,地球外
部运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地球的内部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地球的外力作用使高低不平的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人类活动也改变着地表形态。
3、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那些影响?
①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
如,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
②破坏地表形态。
例如,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
4、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它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1794千米。
5、如何保护地表:不过量抽取地下水、停止毁林开荒、恢复天然牧场等。
7课、声音的产生
1.生活中,声音(无时)不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声音(世界)。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生活中人们为控制声音的大小采用了哪些方法?
答;(1)增大振动或利用扩音器增大声音。
(2)采用减少或停止物体的振动来减少声音。
8课、谁能传播声音
1、谁能传播声音?液体、固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2.声波和水波的传播方向(不一样),水波向水平方向传播,而声波向(四面八方)传播。
3、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
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9课、怎样听到声音
1、耳朵分为外耳、内耳、外耳三部分。
内耳和外耳在头的内部。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等组成。
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
内耳由耳蜗等构成。
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2、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儿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3、怎样保护听力?
一是尽量避开噪音。
二是避免乱挖耳朵。
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
四是鼻、咽部发生炎症时及时治疗,以免引起中耳炎。
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10课、各种各样的声音
1.人耳听不到的声波有(次声波)和(超声波)
2.声音的大小与(用力大小)有关,(用力大)声音大,(用力小)声音小。
3.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振频快)声音高,(振频慢)声音低。
4、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
5、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性质稳定,能量衰减幅度小,穿透力强,可用于定向导航。
6、次声波不依靠其他辅助设备,能在地球上传播很远的地方。
7、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医院用B超探测病灶,潜水艇利用声纳导航。
11课、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1、声音分(乐音)和(噪音),(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对人造成危害。
2.(噪音)、(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3.噪音的来源有哪些?
答:(1)交通运输(2)工业生产(3)建筑施工(4)社会生活
4、噪音有哪些危害?
答:(1)影响听力。
(2)影响工作、学习。
(3)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
(4)危害中枢神经系统。
(5)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
5、如何消除噪音污染?
答:(1)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消除噪音源。
(2)将噪音源与生活区分开。
(3)采用吸音与隔音系统来降低噪音。
(4)植树造林。
6、在学校里,要减少噪音,你是怎样从我做起的
答:如:轻声关门、阅览室里不大声喧哗、楼道里放轻脚步……
7、哪些材料更有利于消除噪音?答:矿棉吸声板,隔音玻璃,隔音泡沫板
12课、秋季星空
1、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2、仙后座是秋季中一个耀眼的星座,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
好像一个美好的王后坐在宝座上。
3、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
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4、观察南天时,我们的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5、观察北天时,我们的左边是西,右边是东。
13课、冬季星空
1、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
猎户座主要由七颗亮星组成,猎户座像一个猎人,在猎人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四颗亮星组成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其中右腿的那颗星又白又亮;中间横着的三颗星为猎户的腰带。
2、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三颗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星就是天狼星。
天狼星是大犬座α星,视星等为-1.45等,距离我们只有8.6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