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生理心理学

合集下载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五章情绪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五章情绪

2024/11/9
医学心理学
情绪
兴பைடு நூலகம் 愉快 惊奇 痛苦 恐惧 羞愧-羞辱 轻蔑-厌恶 愤怒 2024/11/9
面部表情模式
眉眼朝下、眼睛追踪着看、倾听 笑、嘴唇朝外朝上扩展、眼笑 眉眼朝上、眨眼 哭、眼眉拱起、嘴朝下、有眼泪有韵律的啜泣 眼发愣、脸色苍白、脸出汗、发抖、毛发竖立 眼朝下、头低垂 冷笑、嘴唇朝上 皱眉、眼睛变狭窄、要紧牙关、面部发红
医学心理学
情绪的外周学说——詹姆斯-兰格情 绪理论:情绪是对特殊刺激产生的机体 变化(即骨骼肌运动)的知觉。
情绪的认知学说——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认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 反应,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 “情绪就是一种朝向评价为好(喜欢)的东 西或离开评价为坏(不喜欢)的东西的感受 倾向”。
情绪的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
生理唤醒:当处于情绪状态时,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的内脏器官和内分 泌活动会发生变化。 ○ 测谎仪:测心率、血压、呼吸、皮电反应
情绪表现:也称为表情,是指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 ○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 ○ 言语表情 (body express) ○ 身体语言 (intonation express)
准确地识别、评价 和表达自己和他人 的情绪;适应性地 调节和控制自己和 他人的情绪;适应 性地利用情绪信息, 以便有计划地、创 造性地激励行为。
2024/11/9
医学心理学
常用的情绪调节方法
自我宣泄、哭泣 倾诉 运动 听音乐 饮食 阳光
2024/11/9
医学心理学
02
情感(feeling)是人 对社会性需要是 否得到满足出现 的态度的反应。
传统分类

心理学课件-情绪的生理基础

心理学课件-情绪的生理基础
每天写下几个值得感激的事 情,增强积极情绪。
2 培养乐观
积极思考并寻找事务的积极 面。
3 追求意义
发展个人价值观和追求有意义的事物。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总结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管理情绪的积极影响。
生活满意度
良好的情绪管理可以改善生 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人际关系
有效处理情绪有助于建立积 极的人际关系。
情绪对认知和决策的影响
分析情绪对我们的思维过程和决策的影响,了解情绪如何塑造我们的视角。
1
注意力偏向
情绪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注意偏好。
2
判断失误
情绪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和不理性的行为。
3
创造性思维
积极情绪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
正面情绪的培养
探索培养正面情绪的方法,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积极和有意义。
1 感激之心
情绪和心血管健康
负面情绪可能增加心血管疾 病的风险。
积极情绪巧
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来帮助管理和调节情绪,以提高生活质量。
冥想
通过冥想练习可以让我们更好地 管理情绪。
社交支持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以获得情 感支持和情绪缓解。
体能活动
参与体育锻炼可以释放压力和情 绪。
心理学课件-情绪的生理 基础
了解情绪是人类体验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探索情绪的生理基础和其 对我们行为和健康的影响。
触发情绪的神经途径
通过了解与情绪相关的神经途径,我们可以了解情绪是如何在大脑中产生并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行为。
1
扣动扳机
外部刺激通过大脑的感觉通路引发情绪
垂体-下丘脑-肾上腺轴
2
反应。
这个途径通过激活激素系统调节我们的
情绪状态。

《生理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生理学

《生理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生理学

情绪性信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的“短路”机制
眼、耳等感觉器官传入的信息经过丘脑中继后抵达大脑新 皮质相应感觉区;在皮层感觉区刺激信息被加工整合、识别 和理解;新皮层发出的对感觉信息作出反应的神经冲动传入 边缘系统;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再反馈到大脑皮 层,引起一种意识性的情绪反应和体验。这是正常情况下情 绪活动的神经通路。
(1)自我意识情绪(self-conscious emotions),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由于关 注他人对自身或自身行为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可称为自我意识情绪,可分为正性和 负性两类,负性的包括内疚、害羞、尴尬等,正负性的包括自尊、自重、自豪等。
(2)自我预期的情绪(self-anticipatory emotion),在面临机会选择或竞争情 境时,个体对不同行为方式的后果做出预期,并根据自身的期望和价值取向调节对 社会信息的认知和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引发的情绪可以称为自我预期的情绪,例如 后悔与嫉妒、自信等。
3.1 情绪生理反应表现
(1)躯体运动和表情肌的活动
(2)激素的变化 (3)内脏功能的变化
情绪 兴奋 愉快
惊奇 悲痛 恐惧
羞愧-羞辱 轻蔑-厌恶 愤怒
面部模式 眉眼朝下、眼睛追踪着看、倾听 笑、嘴唇朝外朝上扩展、眼笑 (环形皱纹) 眼眉超上、眨眼 哭、眼眉拱起、嘴朝下、啜泣 眼发愣、脸色苍白、脸出汗发抖、 毛发竖立 眼朝下、头低垂 冷笑、嘴唇朝上 皱眉、眼睛变狭窄、咬紧牙关、 面部发红
第七章 情绪生理学
1 什么是情绪 2 情绪的神经生理基础 3 情绪生理反应 4 情绪生理反应与心身疾病
1.1 什么是情绪概念
情绪: 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脑 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情绪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其中包括认知活动、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 主观感受和体验是情绪最主要的构成成分,它涉及到个体的认知活动 以及个体对认知结果所进行的评价 行为表现、生理反应则是由个体的认知活动和个体对认知结果的评价 所引起 。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认为,人有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 六种原始情绪,其它情绪都是它们的组合或分支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将人的情绪归纳为安静、喜悦、愤怒、哀怜、悲 痛、忧愁、愤急、烦闷、恐惧、惊骇、恭敬、抚爱、憎恶、贪欲、嫉妒、 傲慢、惭愧、耻辱等18类 。

(插画)情绪心理学与情绪管理-优秀课件PPT

(插画)情绪心理学与情绪管理-优秀课件PPT
情绪
是人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部 分组成。
——孟昭兰
主观体验
情绪
生理唤醒
外部表现
情绪的特性
情绪是多成分的复合过程。它包 括内在体验、外显表情和生理唤 醒三个成分。
情绪是是具有维度结构的。 • 情绪反应; • 情绪强度;
情绪的分类多样。
基本情绪
愉快、放松、兴奋、喜爱、愤怒、悲伤、 厌恶、恐惧(正性与负性)
• 司马迁遭受凌辱,身陷囹圄,却以《史记》传世;歌 德于失恋中得到灵感与激情,写出脍炙人口的世界文 学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
5、心理平衡技巧:酸葡萄心理
6、及时寻求他人支持
• “一个痛苦两人分担,痛苦就减轻了一半”。
• 台湾一著名教授对心理健康进行了很好的说明,他说: “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在发展中国家是 点缀品,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
Emotional Psychology & Emotional Management
情绪管理
• 能力好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情绪管理不好 一定不会成功。
• 当我们把情绪毫无保留地发泄在我们周遭 的人身上,那种和谐的关系就可能被破坏。
• 好像是被打破的杯子就算接合后也是有裂 缝--破镜重圆?
情绪化只能把事情搞得更糟

有苦 有乐
人生有苦有乐
普安王的故事、人生八 苦、人生不如意的事情 十常八九。(常想一二、 少思八九、万事如意)
生命的省思
02 我正在做什么?
01 我是谁?
03 我想要什么?
04 我快乐吗?
05 我的生活有意义吗?
生命的省思
林黛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

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

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情绪理论是心理学中关于情绪形成和运作的理论体系。

它解释了人类情绪的起源、发展和表达,以及情绪对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情绪理论。

1. James-Lange理论:于19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和丹尼尔·兰格提出。

该理论认为,情绪是由生理反应引起的。

即我们在感知到一种刺激后,身体会先产生生理变化,然后我们才会体验到与这种变化相对应的情绪。

当我们感到恐惧时,我们的心跳加快、手心出汗,这些生理反应会引发我们感到害怕。

3. Schachter-Singer理论:该理论由心理学家斯坦利·舍克特和杰罗姆·辛格提出。

他们认为,情绪是通过两个因素决定的:生理激发和认知解释。

生理激发是指来自身体的生理反应,而认知解释是指我们对这些生理反应的解释和判断。

根据这个理论,当我们感到情绪时,我们先会感受到生理激发,然后我们会根据周围的情境和个人经验来解释这些生理激发,最终产生相应的情绪。

4. Lazarus理论:这个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拉扎勒斯提出。

他认为情绪是由评估刺激的个人主观意义所引起的。

他强调了情绪和认知之间的关系,认为我们对刺激的认知评估决定了我们的情绪。

根据这个理论,当我们面对某种刺激时,我们会对其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产生相应的情绪。

这些情绪理论在心理学中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各有其优缺点。

虽然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差异,但它们都试图解释情绪形成的原因和情绪对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和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帮助他人的情绪。

心理学之情绪

心理学之情绪
问题导入
1、你知道人类最基本的情绪有哪些? 2、当一个人的话语与表情发生矛盾时,你 相信他的话语还是表情? 3、你知道一个人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吗? 4、你有过情绪失控的体验吗?你是如何调 整自己情绪的呢?
第九章
情绪与健康
•第一节 情绪概述
•第二节 情绪理论
•第三节 情绪的调控
一、情绪的概述
• (一)什么是情绪
• ②7分到15分:你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情感,但有时忽视它们,不知道这
对你的幸福是多么重要。你对下一步的提升和买一幢更漂亮的房子等诸如此 类事情的关心支配着你的生活。然而,无论实现多少物质目标,你仍然感到 不满足。试着去分析和理解你的情感,并且按照它去行动,你会更幸福。记 住,人们可能压制你,使你暂消沉,但是,你总是能够从挫折中吸取教训, 重新创造你的优势。
(四)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 情绪理论
阿诺德(Arnold,1950)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中 的作用,拉扎鲁斯(Lazarus,1968)将其扩展 为评价、再评价过程,因此这一理论称为认知评 价情绪理论。
研究对象:情绪与认知评价的关系 基本观点:承认情绪生物因素具有进化适应的
价值,也承认情绪受社会文化情境、个体经验和 人格特征的制约,而这一切又随时发生在对任何 事物的认知评价中。即每种情绪均包括生理的、 行为的和认知的三种成分。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 是指通过 眼部肌肉、 颜面肌肉 和口部肌 肉的变化 来表现各 种情绪状 态。
布什总统的表情
布什总统的表情
布什总统的表情
第二节
• • • •
情绪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的机体知觉理论 (二)坎农-博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三)沙赫特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 (四)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 论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学基础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学基础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学基础引言情绪和情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还是惊恐,情绪和情感对我们的思维、行为和身体状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学基础,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情绪和情感的产生机制。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情绪是指个体对特定刺激产生的主观感受和生理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喜悦、悲伤、愤怒、害怕等。

情感则是情绪的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对他人、事物、环境的喜好、厌恶或冷漠等态度和情绪体验。

二、神经生理学基础1. 大脑结构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与人脑的结构密切相关。

大脑中的杏仁核和垂体扁桃体是情绪调控的核心区域,它们可以感知和处理来自内外部的刺激,进而激活其他大脑区域。

2. 神经递质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与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

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在大脑中起到调节情绪的重要作用。

它们的不同水平和分布可以导致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三、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反应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心率的改变、血压的升高、呼吸加快等。

这些生理反应是身体为了应对外界刺激而做出的自动调节。

1.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两个主要部分。

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会促使这两个部分的活动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进而影响整个机体的状态。

2.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中的激素也参与了情绪和情感的调节过程。

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的释放会在情绪激动时出现变化,进而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

四、情绪和情感的影响情绪和情感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 认知功能情绪和情感可以改变注意力、记忆和思维的方式,影响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判断能力。

2. 行为表现不同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不同的行为表现,如愤怒可能促使人产生攻击行为,而喜悦则可能促使人表现出友好和合作。

3. 生理健康情绪和情感与生理健康密切相关。

长期的负面情绪和情感会增加心脏病、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则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身体健康。

情绪知觉《生理心理学实验》

情绪知觉《生理心理学实验》

情绪知觉《生理心理学实验》
情绪知觉,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状态进行辨别、理解的能力。

情绪知觉的实验
研究早期主要采用了对情绪词汇的阅读和判断,后来发展为对面部表情、音调、语言等的
表达方式进行理解和辨别。

面部表情是情绪知觉实验的重要范例。

学者们经过研究,发现不同情绪状态下,人的
面部表情会有不同的特征。

比如愤怒时眉头紧皱、双眼直视、嘴唇紧抿;快乐时眼睛弯曲
成“月牙形”、嘴巴微微上扬等。

通过这些特征,人们便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出他人当前的
情绪状态。

语言声调也是情绪知觉实验的重要范例。

声调是指语言中的高低变化,包括升调、降调、平调等。

不同语调也代表了不同的情绪状态。

比如,高兴和惊喜常常用升调表示;沮
丧和悲伤常常用降调表示;平稳和中性常常用平调表示。

通过这些语调,听者可以准确地
判断出说话人所表达的情绪状态。

另外,情绪知觉还涉及到个体对情绪状态的内在体验的识别。

这种内在体验包括心跳、呼吸、肌肉紧张等身体上的生理反应,也包括认知、情感状态等。

通过自我感知,个体能
够准确地了解自己当前的情绪状态。

总的来说,情绪知觉实验是通过研究个体对情绪状态的识别和理解能力,揭示情绪信
号的表达和理解过程,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人类情绪交流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詹姆斯-兰格理论图解
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 (如路遇暴徒)
由刺激引起身体反应 (如心跳、逃跑等)
对身体反应的知觉 (因心跳而生恐惧)
情绪经验 (恐惧反应)
(二)卡农—巴德理论
卡农(1927)反对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它 很难解释一些现象,例如:不同情绪可能表现相似的 生理变化,且情绪变化是瞬息万变的,而机体的生理 变化则是缓慢的,药物引起的机体变化不一定产生情 绪等现象。 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丘脑,分成两路,一路到大 脑产生主观体验,一路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生理变 化,使机体进入应激准备阶段。 例如:遇到一只熊,视觉感官引起冲动传至丘 脑,同时发出两种冲动,一种到大脑皮层,判断是否 可怕,另一种到植物神经系统,引起应激准备。 如果判断会伤害人,植物神经系统活跃;否则 植物神经系统受控制,生理状态恢复平衡。
第一节
一、情绪的定义 二、情绪的功能
情绪的概述
三、情绪的理论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 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 的。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个体的需要时,个 体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否则会带来 消极的、否定的情感。如个体为自己的作品获 奖感到高兴,为失去亲人而感到痛苦。 情绪的表现形式:高兴、生气、痛苦、憎 恶、恐惧等。
情绪由三种组成成分构成: 1、认知反应成分,即主观体验 • 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 受。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 了情绪情感的心理内容。 • 如高兴和恐惧的内在感受不同,痛苦和 惊奇的内在感受不同。
2、生理的反应成分,即生理唤醒 • 情绪也会引起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神经 系统。不同情绪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 如满意、愉快时心跳正常;而恐惧或暴怒时, 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
三、情绪的理论
• 一、詹姆斯—兰格理论
• 二、卡农—巴德理论
• 三、情绪的认知理论 • 四、情绪的进化的理论
(一)詹姆斯-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1884)和丹麦心理学家 兰格(1885)提出情绪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 该理论被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先有机 体变化,再有情绪,“悲伤由哭泣引起”,“愤怒由 打斗招致”。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与血 管变化有关。例如:酒和某些药物之所以引起情绪的 变化,原因在于它们引起了血管的活动。 詹姆斯和兰格理论在具体描述上不同,但基本 观点是相同的:刺激引起生理反应,进而引起情绪 体验。
(三)情绪的功能
1、适应功能 • 婴儿早期通过情绪来传递信息,表达 自己需要,获得成人的关心。 • 成人生活中,通过情绪与他人交流: 表达自己的生存状况和需要,如愉快表明 生存状况良好,痛苦表示处境困难;同时 根据对方情绪和情感了解对方的需要,并 采取相应措施。
2、动机功能 • 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 的基本成分。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 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完 成工作。 • 适度紧张和焦虑可以成为行为动力,使 人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 情绪对内驱力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成为 驱使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如在缺氧环境下, 想到自己心脏不好,感到害怕,于是就产生 了强大的驱动力量,使自己赶紧脱离现场。
3、行为的反应,即外部表现 • 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是情 绪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形式。 包括三种表情: • 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的模式。 • 姿态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 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 • 语调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 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加快,痛苦时 语调低沉、语速慢等。
4、信号功能 • 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 的功能,并通过表情来实现。 • 作为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如语调不同 可能表达的信息不同。 • 在一些场合,只能用表情来传递信息。 如婴儿只能用表情来表达需要,获得成人关 注。
• 视崖实验(Visual-cliff )
• 如果母亲表现出害怕,婴儿 就不敢向前爬 • 如果母亲向他微笑,大多数 的婴儿能够爬过视崖
坎农-巴德理论图解
引起知觉的 刺激情境 (如路遇暴徒) 神经系统将 信息同时传到 大脑与身体 生理上表现 出反应 (逃跑心跳等)
大脑觉知 情境的性质 (暴徒危险) 情绪表达 (恐惧反应)
(三)情绪的认知理论 •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 观点: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 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 知性的唤醒。
3、组织功能 • 斯若夫(Sroufe,1979)提出情绪作为 脑内的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 作用。表现为: 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如中等强度的愉 快情绪可以提高认知成绩。 消极情绪的破坏作用:如恐惧、痛苦等 消极情绪水平越高,认知活动成绩越差。 积极情绪使行为开放,容易看到事物美 好一面,愿意接纳事物。 消极情绪使个体感到悲观、失望,接纳 程度下降,攻击性增强。
2、联系 •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 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 绪得以表达,如对母亲的感激,往往在特殊 的时候表现出来。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 的深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例如接受喜 欢的花很兴奋,就蕴含着对美的欣赏之情。
• 情绪是机体对身体内部或外部事件的生理
的、行为的或者认知的短暂反应之总和, 又被称为情感。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特定的主观愿望和需要相联 系称为感情。
1、区别: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的需要与情境相 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神经机制的活动过程。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 往随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和消失。如高兴 时手足舞蹈,愤怒时暴跳如雷。 情感指某种体验和感受,常用来描述稳定的, 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热爱,对母亲的感 激,对美的欣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