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沪科版):第八章第2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第2课时液体压强的应用课件

2. 不同形状的容器,液体重力与液体对容器底压力的大小关系
【针对训练】
(黑龙江中考)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深度
相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若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和pB,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pA=pB、FA<FB
B.pA<pB活塞面积的2倍,如果在小活塞上加50
N的压力,则大活塞能顶起物体的重量为 A.100 N
(A )
B.200 N
C.50 N
D.25 N
8.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从左至右,管口口径依序变大的盛水连通管。
放置在管口的活塞与管壁、水面完全密合且可以在管壁上自由滑动,忽
11.如图,在U形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则A、B两点的压强之比pA∶pB =33∶∶77。若B处所受液体的压强为560 Pa,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为00..88××103 kg/m3。(g取10 N/kg)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压力大小比较 【方法技巧】 1. 常见的解题方法: (1)液体压强:一律用p=ρgh判断。 (2)液体压力:先根据p=ρgh判断压强,在根据F=pS来判断压力。
1.关于连通器原理的理解 (1)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相同的条件:一是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 二是液体不流动。若连通器里装有不同种液体,则液体静止时,液面高 度一定不相等,但是两边液柱所产生的压强相等。
(2)连通器的原理的证明:各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理想液片的压强相 等,如图所示,液体不流动时,液片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知识 可知,液片两侧受到的液体的压力相等,即F左=F右,而F左=p左S=ρ液gh 左S,F右=p右S=ρ液gh右S,得h左=h右,所以同种液体不流动时液面相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液体压强的特点课件

(5)实验后,该同学自制如图E装置继续探究,已知隔板在容器的中央,他 向隔板左侧倒水,发现橡皮膜向右侧凸起。他再向隔板右侧倒入另一种 液体,当加到一定程度时,橡皮膜恢复原状,如图F所示,则此液体密度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 设容器底部受到水和酒精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容器底部受到水和酒精 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p甲__<__p乙,F甲_<___F乙。
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
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叫_U_形U形管管压压强强计计__。 把它的金属盒放入液 体中一定深度,根据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__高高度度差差__可知液体压强的大 小。 2.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__pp==ρρgghh__,其中液体密度ρ的单位是__kkgg/m/m3 3, 深度h的单位是__mm__,压强p的单位是__PPaa__。
5.(乐山中考)小明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
用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ρ盐水>ρ水),
选项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图,在一个不带瓶盖的塑料瓶侧壁打一个
小孔,a、b为瓶中小孔下方位置不同的两点,用手堵住小孔,在瓶中装
(1)瓶嘴下方橡皮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此研究方法是 转换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根据A、B两图中橡皮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质量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3)根据B、C两图中橡皮膜鼓起的程度不同,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深度 有关。 (4)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通过比较C、D两图中橡皮膜 鼓起的程度,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8.2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共32张PPT)

(1)公式的含义:液体的压强大小 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成正比.在同种液 体中,深度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在 同一深度处,密度越大的液体产生的压 强越大.
(2)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g=9.8 N/kg, h的单位是m, ρ的单位是kg/m3, 压强p的单位是Pa. 注意:液面是指液体的自由表面,不
.
由此可知小活塞处面积小,对应的压力 也小,大活塞处面积大,对应的压力也大.
F1 S1
F2 S2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相同,高度相同的容器A,
B,C盛满同种液体. 用pA,pB,pC和FA,FB,FC 分别表示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和压力,则( B )
A. pA= pB =pC; FA>FB>FC B. pA= pB =pC;FA= FB =FC C. pB>pC>pA; FA= FB =FC D. pA>pB>pC ;FA= FB =FC
液体压强的大小
S:底面积
ρ
ρ:液体密度
h:液柱高度
液体压强的大小
公式推导步骤: (1)推导液柱的体积:V=Sh. (2)推导液柱的质量:m=ρV=ρSh. (3)推导液柱对平面的压力: F=G=mg=ρgSh. (4)推导液柱对平面的压强:
p F gSh gh.
SS
对公式p=ρ gh的理解:
缸,重为30 N,其底面积为1 200 cm2, 鱼缸内装有0.2 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 kg.求:(取g =10 N/kg)
(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 (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解:(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 G=mg=27 kg×10 N/kg=270 N. (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p=ρgh=1.0×103 kg/m3×10 N/kg×0.2 m=
(2)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g=9.8 N/kg, h的单位是m, ρ的单位是kg/m3, 压强p的单位是Pa. 注意:液面是指液体的自由表面,不
.
由此可知小活塞处面积小,对应的压力 也小,大活塞处面积大,对应的压力也大.
F1 S1
F2 S2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相同,高度相同的容器A,
B,C盛满同种液体. 用pA,pB,pC和FA,FB,FC 分别表示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和压力,则( B )
A. pA= pB =pC; FA>FB>FC B. pA= pB =pC;FA= FB =FC C. pB>pC>pA; FA= FB =FC D. pA>pB>pC ;FA= FB =FC
液体压强的大小
S:底面积
ρ
ρ:液体密度
h:液柱高度
液体压强的大小
公式推导步骤: (1)推导液柱的体积:V=Sh. (2)推导液柱的质量:m=ρV=ρSh. (3)推导液柱对平面的压力: F=G=mg=ρgSh. (4)推导液柱对平面的压强:
p F gSh gh.
SS
对公式p=ρ gh的理解:
缸,重为30 N,其底面积为1 200 cm2, 鱼缸内装有0.2 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 kg.求:(取g =10 N/kg)
(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 (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解:(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 G=mg=27 kg×10 N/kg=270 N. (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p=ρgh=1.0×103 kg/m3×10 N/kg×0.2 m=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压强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上课pptx课件新版沪科版

注: U形管压强计 原理:用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反映液体内部在探头橡皮膜处的压强大小(转换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帕 斯 卡 实 验
想一想: 潜水员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
练习:
1. 龙滩水电站位于红水河上游的河池市天峨县境内.该水电站堪称 世界级工程,建成后正常蓄水位400m,如图是大坝的截面图, 大坝被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主要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 有 压强,并且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当倒入水时,橡 皮膜凸出
一、液体压强产生原因
1、液体受到重力(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想一想:液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深度、液体密度
探究液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问1:本实验采用什么实验方法? 问2:用什么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
橡皮膜
U形管
控制变量法
U形管压强计
问:A点的深度和高度分别是多少?
深度
高度
例1.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水,水面下A、B、C三点,水产 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它们按大小排列的顺序 是PC<PA<.PB
例2.如图,不同容器A、B中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盐水和水,则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A > PB (填“>”、
“<”、“=”)。
盐 水
A
水
h
B
例3.如图,两管中盛有同种液体,这两个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相
比较
( C)
A.甲大
B.乙大
h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甲
乙
变形1.将竖直放置的试管倾斜,随着试管的倾斜,试管中的
液体对底面的压强将
(B)
第八章 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课件: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本来由于细管子的容积较小,几杯水灌进去,其深度h 是很大了,能对水桶产生很大的压强。这个很大的压强就在 各个方向产生很大的压力,把桶压裂了。
你现在能解释吗?
1、如图,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则哪一个
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 B )
A、甲
B、乙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2、如图,两管中盛有同种液体,这两个试管底部
离 (m)
注意:
p=ρgh
(1)h 指的是深度。即从液面到所研究点的 竖直距离。 (2)使用时单位要统一
如何理解深度
容器底部的深度是h1还是h2?h1
h1和h2哪个是图中红点处液体的深度?
h1
深度:该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帕斯卡裂桶实验
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 的装满水的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 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桶压裂了, 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
研
液体压强与
究
液体密度的
?
关系
结论: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比较甲和乙
现象:橡皮膜置于水中的深度越深,U型管高度差越大。
结论:
由甲、乙图可知液体压强与 深度 有关;_深__度___越 深 ,
压强越大。
液体压强特点:
• 液体对容器底__部__和_侧__壁_有压强,液 体内部向各个方向也存在压强。
A.三个容器内的液面相平 B.甲容器中液面最低
C.乙容器中液面最低
D.丙容器中液面最低
5、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 其中h1=1m,h2=60cm,容器 的底面积S=20cm2,则水对 容器底的压力和水对容器顶 的压强各是(g取10N/kg)( B ) A.12N、4×103Pa B.20N、4×103Pa C.20N、1×104Pa D.12N、4×103Pa
你现在能解释吗?
1、如图,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则哪一个
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 B )
A、甲
B、乙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2、如图,两管中盛有同种液体,这两个试管底部
离 (m)
注意:
p=ρgh
(1)h 指的是深度。即从液面到所研究点的 竖直距离。 (2)使用时单位要统一
如何理解深度
容器底部的深度是h1还是h2?h1
h1和h2哪个是图中红点处液体的深度?
h1
深度:该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帕斯卡裂桶实验
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 的装满水的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 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桶压裂了, 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
研
液体压强与
究
液体密度的
?
关系
结论: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比较甲和乙
现象:橡皮膜置于水中的深度越深,U型管高度差越大。
结论:
由甲、乙图可知液体压强与 深度 有关;_深__度___越 深 ,
压强越大。
液体压强特点:
• 液体对容器底__部__和_侧__壁_有压强,液 体内部向各个方向也存在压强。
A.三个容器内的液面相平 B.甲容器中液面最低
C.乙容器中液面最低
D.丙容器中液面最低
5、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 其中h1=1m,h2=60cm,容器 的底面积S=20cm2,则水对 容器底的压力和水对容器顶 的压强各是(g取10N/kg)( B ) A.12N、4×103Pa B.20N、4×103Pa C.20N、1×104Pa D.12N、4×103Pa
沪教版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物理 8.2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PPT课件

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因为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学习目标 我思考 我体验 我探究 我收获
6 我练习
我体验
体验3:学生自制课本“迷你实验室”的实验装置,并演示, 侧壁 有压力;且 会发现水从小孔中射出来,说明水对容器_____ 急 ,说明压力越 大 ,水柱射得越_____ 孔离液面的距离越____ 大,压强也就越大。
学习目标 我思考 我体验 我探究 我收获
18 我练习
拓展延伸
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 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找来一 个大木桶,装满水,盖上盖, 封闭好。他在桶盖上插了一 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 台上向细管里灌水,结果只 用了几杯水就把水桶压破了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能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 实。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决定液体压强大小 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认识到物理 学逻辑性强、科学严密的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 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 深度 液体 (/cm) 别 10 A 水 橡皮膜 方向 朝上 压强计液面 高度差 (/cm) 实验结论
10
10 5
向侧面
朝下 朝上 朝上 朝上 朝上 朝上 朝上 朝上 朝上 朝上 我思考 我体验
同种液体,同一深度, 各方向上的压强相等。 同种液体,同一方向, 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不同密度,同一深度, 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件-第八章 压强-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

总结:
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内部朝_各__个_方__向___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__相__等___; (3)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__越__大___; (4)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 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越__大___ 。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 件设计
红线液面的深度是 h1还是 h2?
h1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 件设计
不同容器中 A点的深度
A
h
h
A
h
A
h
A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 件设计
(4)公式比较:
区别 联系
p=ρ gh
p=
F S
适用于求液体压强 适用于任何情况
p=ρgh是由 p =
F 推导出来的 S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 件设计
想在液体中有一高度为 h,密度为ρ, 底面积为 S的液柱。则:
液柱的体积 V= Sh 。
液柱的质量 m=ρV =ρSh 。
h
液柱的重力 G = mg = ρShg 。
S
ρ
液柱对底面的压力 F = G=ρShg 。
液柱对底面的压强:
p= F = ρShg
S
S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
h——深度,液体内部某一位置到上面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m)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 件设计
(3)注意:如何理解深度
p=ρgh 中的 h 是指液体的深
h 度,即所求液体压强液面到
自由液面的高度。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课 件设计
容器底部的深度是 h1还是 h2?
h1 h1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2节液体的压强课件沪科版

深海探测器通常采用耐高压材 料和密封技术,确保在极端环 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水坝建设中的液体压强考虑
在水坝建设中,必须考虑液体压强的 因素,以防止水坝因压力过大而破裂。
此外,水坝建设时还需考虑排水和泄 洪措施,以降低水坝内部的压力。
水坝设计时,通常会采用特殊结构来 承受液体压强,如增加水坝的厚度、 使用高强度材料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 章2节液体的压强课 件沪科版
目录
CONTENTS
• 液体的压强概述 • 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 •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 液体压强的实验验证 • 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01
液体的压强概述
液体压强的定义
液体压强是指液体在 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 力。
液体压强的单位是帕 斯卡(Pa), 1Pa=1N/m²。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液体压强计算 公式的正确性,进一步证实理论 模型的可靠性。
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深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
随着深度的增加,液体压强逐渐增大 。这是由于液体受到的重力作用随深 度增加而增大,导致压强随之增大。
实际应用
在深海探测、深井开采等领域,需要 充分考虑液体压强与深度之间的关系 ,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分子运动对液体压强的影响表现在温度升高时,液体内部的 压强也随之增大。这是由于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相互碰撞的 频率增加,导致分子对容器壁的撞击力增大。
03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
式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推导
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压强的存在
通过实验观察到液体对容器侧壁和底部产生的压力,从而验证了液体内部存在 压强。
建立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当容器倒置后,水仍然会向下压纸板,说明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