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理念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指的是“产业兴旺,人才强国,创新引领,社会受益”。
这一理念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以及培养发展适
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制定的。
产业兴旺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产业领
域对高素质、技能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要紧密结合产业发
展的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课程,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人才强国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我国正处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
要时期,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
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高素
质人才。
创新引领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
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也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
社会受益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根本使命之一。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其
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职业教育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加强校
企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做
出积极贡献,实现社会受益。
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职业教育是一种为提高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而进行的教育。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本文将围绕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探讨。
一、注重实践教学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实践性强、职业导向。
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尽快地接触到真正的职业场景,提高实操能力和职业素养。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机床等设备进行实践教学,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酒店全套模拟酒店,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掌握职业技能。
二、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职业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成长。
此外,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实现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三、体验式教育体验式教育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切实感受到职业能力,改变消极态度,积极参与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职业教育中,可以通过职业拓展、职业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亲身体验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打造实用能力职业教育要把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核心,通过实践教学、个性化教学和体验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用性能力。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从不同层面进行能力培养,如机械专业学生需培养的实际操作能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服务能力等等都是职业教育的关键点。
五、定期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职业教育也不例外。
定期组织评估是评价职业教育实践效果的必要手段之一,评估的内容应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各方面。
只有通过评估和反馈,才能不断完善教学,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展示职业教育的成果和价值。
总之,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是多方面的,注重实践教学、个性化教学、体验式教育、打造实用能力和定期评估都是关键点。
只有将这些理念贯彻到实际教学中,才能让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这个新时代,职业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新时代职业教育提出了“四在理念”,即在需求中立足、在产业中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提升。
这四个方面的理念,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一、在需求中立足新时代职业教育要紧密结合社会产业发展需求,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和技能要求,根据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企业用工需求,精准定位,开展专业合作,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让教育和用工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职业学校可以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进行深度的产教融合,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实际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在产业中发展新时代职业教育要注重产业的对接和融合,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打破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实际的产业中得到锻炼。
学校要加大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力度,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设立产学研基地,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还要加强对产业发展前沿技术的跟踪和研究,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使之能够融入产业发展,成为未来产业的中坚力量。
三、在实践中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要把实践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举办实践技能大赛,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实践的指导和管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突破自我。
四、在创新中提升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中,创新是关键的一环。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是指职业教育要落实到“产业在哪里,学校就在哪里;学生在哪里,教育资源就在哪里;课程要贴近实际,教学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教务管理要便捷高效,服务要让学生“无缝接轨”就业和创业。
”一、“产业在哪里,学校就在哪里”产业是职业教育的根本载体。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应当前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因此,学校必须与产业紧密结合,紧密联系在一起。
学校的发展必须遵循市场需求、就业导向的原则,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设置各类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
同时,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当地产业优势资源,引导学生走向优质职业工作。
学生是职业教育的受益者和主体。
学校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教育需求,完善和更新教育资源。
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供线上线下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在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的支持与协助,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发展。
三、“课程要贴近实际,教学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知识应用能力。
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与实际工作应用紧密相连,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实体课程要与实践融为一体。
教学方法要符合时代趋势和学生的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习与应用知识。
四、“教务管理要便捷高效,服务要让学生“无缝接轨”就业和创业。
”“无缝接轨”就业和创业是职业教育重要的目标。
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相应地制定反馈管控机制,让学生在求学期间就能为未来的“无缝接轨”做准备。
同时,要提供个性化的创业项目,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998字)。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培养技能人才和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倡导和落实“四在理念”,即“在需求中建设、在岗位上培养、在技能中立身、在融合中提升”。
本文就将从这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
一、在需求中建设在需求中建设,是指职业教育要将社会需求作为导向,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产业需求和企业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职业教育的规划和建设。
要注重调研,从市场需求和产业需求入手,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做到精准对接。
要注重导向,充分了解国家战略、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发展需求,引导教育资源向需求倾斜,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而后,要注重创新,积极建设与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项目和专业,创新课程设置和实训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通过在需求中建设,可以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求,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二、在岗位上培养在岗位上培养,是指职业教育要将实际岗位作为培养目标和基本依托,在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实习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要贴近实际岗位要求,结合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根据实际岗位技能要求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要贴近实际操作岗位,增加实训实习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
在师资力量上要贴近实际岗位需要,引导教师保持一线岗位的敏感度和适应性,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技能。
通过在岗位上培养,可以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和社会适应度。
三、在技能中立身在技能中立身,是指职业教育要将技能培养作为核心内容,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的能力和信心。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职业教育成为关注的焦点。
新时
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遵循“四在理念”,即“贴近市场、贴近需求、贴近实际、贴近岗位”。
一、贴近市场
职业教育应该贴近市场,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就业现状,开设与市场需求匹配的专业
课程和培训项目。
职业教育机构应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了解市场动态,根据企业对
人才的需求和技能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和培训内容的更新。
二、贴近需求
职业教育应该贴近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综
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职业教育机构应该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
需求,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和培训项目,为学生提供实用、有效的知识和技能。
三、贴近实际
职业教育应该贴近实际,注重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职场上快速
适应,提高从业效率。
职业教育机构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训、实习、模拟运营等,让学生能够接触实际操作,体验工作场景,培养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贴近岗位
职业教育应该贴近岗位,将就业导向理念贯穿整个课程,促进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思考
和就业意识的提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职业教育机构应该联合企业开展实
践教学和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学生与职场的对接,为学生提供职进通道和就业保障。
总之,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 面向市场、面向需求、面向实际、面向岗位,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是指“在需求中建设、在企业中培养、在实践中发展、在教育中提升”,是新时代下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
本文将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在需求中建设,意味着职业教育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导向,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确保培养出的学生具备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这需要职业教育与企业和行业密切合作,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进行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更新和调整。
在企业中培养,强调职业教育要依托企业,将实际工作场景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融入到课程中。
这需要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实训基地、实习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接受培训和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发展,强调职业教育要以实践为核心,通过实际操作、实验研究、实际项目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需要职业教育机构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机会,让学生主体参与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在教育中提升,强调职业教育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这需要职业教育机构加强教师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引进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师和管理人才,建立健全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企业需求,注重实践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指导思想。
只有在需求中建设、在企业中培养、在实践中发展、在教育中提升四个方面不断努力,才能推动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在理念”是指学在职场、学在实践、学在竞争、学在发展的理念。
这一理念的出现,是对过去职业教育模式的反思和创新,旨在使职业教育更符合社会
实际需求,更能够培养适应现代职业发展的人才。
学在职场,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职场实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传统的职
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培养。
而学在职场则强调实
践与理论的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实际工作,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这样的教育
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迅速适应职场环境,并快速成长为业务能力强、适应能力高的职业人才。
学在竞争,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
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往往
将学生置于封闭的学习环境中,忽略了学生在竞争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而学在竞争则要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竞争的压力和挑战,通过与同学或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来提高自己
的能力。
这种教育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动力,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学在发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传统的职业教育往往将
学生培养为一名专业人士,而忽略了学生在职业道路上的发展。
而学在发展则要求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职业规划,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
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培
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职业发展意识,使他们能够在职业道路上不断成长和进步,实现
自身的发展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有利于差学生的发展; 西方有利于好学生的发展。
教育理念差异引发的三个疑问
• 一是关于知识
•知识既是力量,知识又是负担。知识爆炸、淘汰速度加快,有没可能、 有没必要学习所有的知识。
• 二是关于能力
•什么叫能力?爸妈、老师没有讲过,学生会做就是能力; •讲得太多了,学生没有能力了;要少讲或不讲,学生能力才能发展。
• 以色列总理佩雷斯:现代教育要教会学生三大本领:一是继续学 习;二是与不同的人共事;三是在不同的环境下能生存发展,并 做出贡献。
• 孔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 • 陶行知: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不在教学,而在教
学生学。 • 《学记》:善歌者使人续其声,善教者使人续其志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来摇动另一棵
亘古不变的理念——以人为本
• 不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世界上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海涅:“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 的,每一块墓碑下面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
•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差生。 陶行知“爱满天下”, 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周 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老师要学会进入学生情感世界,要学会倾听,让学生把话说完。
• 技术是指一个人从业或生存所应具备的操作及 实践本领。
• 素养包含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 技术与素养融合的出发点:
技术求真,注重逻辑,给人以严谨,给人以科学判断的缜 密精神;素养求善,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给人以自由的思想和独 立的精神,让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知。
职业教育观的转变
•李政道:“我们的祖先提出了‘学问’两个字,就是要‘学问问题’,而不 是‘学答’。” •丁肇中:孩子在学校考第一不代表什么,至少我认识的科学家都不是年年考 第一的好学生。 •李远哲:我们的教育其实不是教育,而是在做训练的工作,不断重复已经学 会的东西,没有培养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 •崔琦:谈到他的那些来自中国名牌大学的一流学生时说:“他们的考试成绩 非常好,但我告诉他们,做学问可不是做作业,那只是重复前人做过的事。” • 达尔文:“能够生存下来的,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那 些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
• 30多年证明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美国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百多位知 识型的亿万富豪。
•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能培养出一名诺贝尔奖获得 者。
• 故事二:联合国请全世界的小朋友回答的题目: 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没有一个国家的小朋友能回答得很好。
•非洲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粮食” •欧洲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短缺” •拉丁美洲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请” •美国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 •亚洲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 定义二: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 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 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 教育前进的方向。
•。
回顾若干教育理念
过去: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在: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 接班人。 台湾一位教授:包括已经抓住和未被抓进去的罪犯平均智 商比警察高。如果说,智力超常,但道德品质不好,那对社会 是破环力量,但如果把这些人好好的培养起来,就能让他们成 为社会的积极力量。
• 教室的最后一排有一张空桌子,班主任把这张桌子叫做“思过 桌”,谁违反了纪律,就坐在这个桌子上,可是一段时间后,仍 然违纪不断,后来班主任改变了方法,把这张桌子叫“荣誉桌”, 谁为班了争了光就坐这个桌子,从此这个班的纪律好了,学习也 就进步了。
• 数学老师独特的评价方式
• 宽容学生的错误 宽容是教师的一种人格魅力。 允许学生犯错,但同样低级的错不可重犯。 人之患在为人师。
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 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 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2、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 最多的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 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教师观:
知识的垄断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唯一执行者——引导者、激励者、帮助 者。
评价观:
分等功能、甄别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
职教理念落地的困境与超越
学生无自豪感,却有自卑感 学生自觉性差 学生基础差 学生学习无兴趣 教师难教且累
•学生无自豪感,却有自卑感
对策: 教育学生不要妄自菲薄
Review
挡住诱惑,力戒冲动,待人诚信,为人正直 3、勤奋,认真,自觉,互助
• 学生基础差
对策:
1、以知识传授为载体 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3、以技术应用为归宿 4、以一长之技为目标
• 学生学习无兴趣
对策:
1、保证主干,丢卒保车 2、目标明确,努力可及 3、一技之长,标新立异 4、严格要求,过关考核
•教师难教且累
对策:
1、突出主干,确保重点,丢卒保车,绕过难点; 2、重复就是力量,哆嗦就是重点。 3、每个知识点,找三个应用实例; 4、贯彻方法论(科学方法,学习方法); 5、每节课都有小故事,都有小发明(案例); 6、寻找(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为主。
职业教育的三个法则
根雕法则——赏识孩子
根雕就是用树根雕成的艺术品。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智能应具备像艺术家眼光。
• 三是关于人格
•能力、人格需要一定的知识为支撑。 •知识、能力、人格共同决定人的命运、财富、力量。
全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减少知识总量,降低知识难度,腾出时间、空间
发展学生能力、人格,使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和谐
发展。
为何须有职业教育理念
1、理念必须先行
• 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理念一变天地宽。 • 理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 • 理念就是方向,方向不对越努力越糟糕。 • 理念必须与时俱进,理念的更新必须通过学习与实践来实现。
1、职业教育同样可培育出一流人才,同样能成为社会栋樑。 2、三个“天”:
① 天生我才必有用 ②苍天不负有心人 ③天无绝人之路 3、三首歌:
①国歌——危机感——发奋图强 ②国际歌——树立自信——自力更生 ③西游记——路就在脚下——脚踏实地
• 学生自觉性差
对策: 古今中外,德育第一
1、热情关心,严格要求,扬长避短,鼓励创新 2、要求学生:
职业教育理念——反思
主要内容
一、理念、教育理念 二、东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 三、为什么树立职业教育理念 四、亘古不变教育理念 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理想人格 六、职业教育观的转变
一、理念及其相关
• 什么是理念 • 什么是教育理念 • 什么是职业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的界定
• 定义一: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 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
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
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报告结论:
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 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 一个国家的同年级的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 测,再用20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 远远甩在后面。
发达国家的学生在大学时代是学生时代中最为勤奋的时候,而我们国家的 学生在大学时代(尤其专科学校及普通本科学校)是学生时代中最不认真的时 候。
中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奥赛拿金牌比发达国家多,但在中国大陆至今还没有 人拿到诺贝尔奖。
现代中学生身心素质下降,视力下降尤为明显。
东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
•两个故事: •故事一:1979年6月中美教育访问团互访
情感法则——鼓励孩子
罗森塔尔效应
态度法则——温暖孩子
印度故事:一个人脾气特别暴躁,通过钉丁和拔丁进行控制。 父亲非常高兴,走到木板前,指着木板说:“钉子虽没有了,但钉 子的孔还留着呢,这说明如果伤害一个人的话,即使你做一点抹平的工作, 最后伤痕也会留在他的心上”。
感谢交流
•知识回顾 Knowledge
化存在差异
•
教育存在差异
东西方教育理念的四个差异
一是价值取向
东方偏重于知识——推崇记忆力。 西方偏重于能力和人格——重视想象力。
二是师生关系
东方偏重教师——师道尊严。 西方偏重学生——学生为本。
•三是教育方式
东方偏重传授模仿——接受式学习。 西方偏重尝试探究——体验式学习。 中国的教学像钻井,洞很小,钻得深; 英国的教学像铺沙,面很宽,一层一层铺。
中国访问团考察美国初级教育。回国后的 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
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 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 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 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 活动无不如火如荼,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职业教育观的转变
教学价值观:
知识数量——学生的真实发展——学生的一生幸福
教学过程观:
特殊的认知过程——师生情感交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 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活动过程。 课堂:老师的讲堂——学生学习的天堂、学堂
学生观:
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
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 跷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结论部分:
• 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 以这么预言,再过20年时间,中国的科 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 级大国。
• 美国考察团来到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 上海、西安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 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