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向集控运行转变的管理模式

合集下载

无人值班变电站 集控站管理模式探讨

无人值班变电站  集控站管理模式探讨

运行管理 、 维护 、 集控站远方操作和现场 的停 电操作, 对值班员的要求 比
11 变电站实行无人值班, . 有利于提高 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较 高 。值 班员 必 须 熟 悉 运行 维 护 工 作 , 且 必须 同时 兼 顾 运行 维 护 工 作 。 并 随着 电力 体 制 改 革 的 进 一 步 深 化 , 网 得 到 了迅 速 发 展 ; 乡 电 网 各值之间的运行维护工作衔接较 紧密 , 电 城 运行 工作 和维护工作之间有轮 的改造 和建设加快 , 越来越多的供 电部 门正积极开展变 电站无人值班的 换, 做维护工作结束后转入运行工作时, 对各站 的运行方式变化 了解不及 实践, 变电站无人值班工作 的实施, 减人增效 ” 使“ 工作得 以实现 , 取得 了 时, 必须重新熟悉 。该管理模式一般适用于所辖站较少的集控站 。 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了劳动生产率 ; 提 促进 了电网的安全稳 32 运行加维护的集控站管理模式 . 定运行 , 动了电力 生产管 理的现代化, 推 对提高 电网的安全 、 经济运行水 人, 无人值班变电站定员平均 1 . 5人。
无 人值班 变电站一般是指没有 固定值班人 员在变 电站就地进行 日 三 种 : 常监视 与操作的变电站。 变电站 的日常操作是 由上级调度所或集控站通
行 管 理 的一 种 模 式 。
全运行 的集控站管理模式; 运行加维护的集控站管理模式; 监视加运 集控站各种管理模式的特点: 31 全运行 的集控站管理模式 . 该 管理模式要求所有运行人员熟知所 辖各站 的运行方式 、 各种设备
民营科技
2 0 第7 0年 期 1
管理 纵横
无人值班变 电站 集控站管理模 式探讨
刘 汉 金
( 昌县供电有限责任公 司, 会 江西 会 昌 3 2 0 ) 4 6 0

无人值守,少人维护,远程及控制策划方案

无人值守,少人维护,远程及控制策划方案

无人值守,少人维护,远程及控制策划方案1、引言随着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风力、太阳能、水力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被反复不断地提上日程,以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为特征的能源革命已成为未来的趋势。

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大多属于“间歇性能源”,为了提高效率,本身所需要的能源场需要有相当完美的平缓特性,否则只可能的在各区域间进行互补。

前者显然是凤毛麟角,只能尽可能多的建设同类的新能源电厂,装机越多,能源场关联性越强,发电效率才能越高,这是目前新能源领域的共识。

而对新能源电厂管控工作效率化的研究,正是目前最为迫切的全球任务。

2、“少人值守、远程集控”运行管理模式的整体方案新能源电厂建设取决于各种能源场,分散各地,大多处于荒僻地区,各自进行类同于传统能源电厂的生产运营管理有相当难度,这对于集中管控这一方式的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契机。

通常情况下,在电气及机械设备进入稳定运行状态,积累了一定的运行经验后,工作区域开始由仅有数名维护人员(少人值班)向片区内只有数名巡视人员(无人值守)转化。

电厂定员的减少的并不简单的通过将大量的电厂维修等基本工作外包来解决,而是要通过目前可实现的如计算机监控,远传调度等先进手段进行远程集中管控。

这套庞杂的信息管理系统采取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基础,视频监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环境监测系统为辅助,以通信系统为介质的方式来完成对机组设备、厂区保卫、火警消防等功能区域的控制与监视。

系统平台硬件、UPS电源等重要部分采取整体冗余配置,采用高可靠性设备,单点故障降至最低。

系统服务器采用模块化的网络设备,可扩展性是其一大特色。

同时,该系统的须具备常规的RS485及RJ45接口,能满足通用的TCP/IP、MODBUS、PROFIBUS等协议。

3、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满足全站安全运行监视和控制所要求的全部设计功能,中央控制室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值班员控制台。

新能源电站配置计算机监控系统具有远动功能,根据调度运行的要求,本开闭站端采集到的各种实时数据和信息,经处理后可传送至上级调度中心,实现少人值班。

浅谈“少人值守、远方集控”水电厂运行管理模式

浅谈“少人值守、远方集控”水电厂运行管理模式

浅谈“少人值守、远方集控”水电厂运行管理模式作者:李伟李晓伟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第09期[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以及实现澜沧江流域统调目标需要,水电厂运行工作逐步走向“少人值守,远方集控”值班方式的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它对水电厂运行设备自动化程度,监控系统的完善程度,运行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安全意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运行管理是“少人值守,远方集控”水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通过运行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来达到水电厂安全运行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水电厂;运行管理;安全生产;设备管理;激励机制[中图分类号] F272.7;TM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9- 0059- 031 概述漫湾水电厂位于云南省云县与景东县交界处的澜沧江中游河段,总装机容量1 670MW,其中一期工程5×250MW,第一台机组于1993年6月投产发电,1995年6月全部机组投入运行;二期工程1×300MW,于2007年5月投入运行,8号机组装机容量120MW。

从1993年6月首台机组发电至2011年7月15日,漫湾电厂已累计发电1 000亿kW·h,为云南省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 运行管理模式的完善为了适应澜沧江水电流域开发的需要,实现流域统一调度的目标,2007年6月19日,经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批准,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集控中心正式成立,具体负责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所属电厂的发电运行指挥和水库运行调度工作。

澜沧江集控中心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漫湾电厂“一厂三站”现场运行管理进入“少人值守、流域集控”新模式。

为了确保电厂在新管理模式下安全生产运行,对原运行模式下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必要的完善。

电厂组织相关部门,编写完成了漫湾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文件和《“少人值守、流域集控”管理制度汇编》,该汇编制度包括集控联系制度,现场运行规程、设备倒闸操作管理制度、on-call管理制度、事故处理管理规程,两票管理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宁东供水工程是向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提供用水的唯一供水渠道,从而决定其供水的保证率要求、工程的安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

为此,在工程建设初期即提出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方式,以适应大型引水工程越来越高的管理运行要求,并力求在保证整个工程在最安全、最经济的状态下运行,保证整个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

本文就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模式下,得出的经验、体会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同类工程的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管理;制度建设;技术先进;经济可靠宁东供水一期水源工程自银川黄河大桥下游1000m处的黄河右岸取水,一期设计黄河取水流量5.8m3/s,工程分水源工程和净配水工程两部分,水源工程布置二级加压泵站和22.5km长输水管道,将黄河水输送到设在鸭子荡南侧挂井子沟的蓄水库(总库容2053万m3/s),净配水工程包括日供水能力40万m3/d 的净水厂1座、输配水管道66km、10万m3/d加压泵站1座,以及10万m3/d 绿化分质供水泵站1座、绿化配水管道21km。

公司目前最大日供水量超过40万m3/d,担负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临河工业园、宝丰工业园、神华宁煤集团矿区、宁东镇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任务。

自2005年水源工程投入运行以来,公司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生产管理上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按照国家相关定员标准,公司员工应达到400名,而目前公司仅有在册职工126人,人少高效的管理为员工的增收企业增效提供了条件。

1 做好各项技术措施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创造基础条件供水工程的泵站、水厂、水库包括管线管理实施“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是一项技术性强、安全性高、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

它对设备状态、自动化水平,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是供水工程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的重要标志。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实施必将进一步促进供水工程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全面改革和发展。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生产管理模式下运行人员对设备巡视检查的探索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生产管理模式下运行人员对设备巡视检查的探索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生产管理模式下运行人员对设备巡视检查的探索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生产管理模式下水电厂现场值守运行人员对全厂设备巡视检查工作的探索与成绩。

关键词: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巡检;运行分析;缺陷。

0引言“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是指水电厂厂内不需要全天24小时内都有人值班。

机组开、停、调相等工况转换操作、有功、无功功率调整以及运行监视等工作,由上级调度所(包括梯调以及网、省、地调等)或集中控制的值班人员及有关自动装置完成;但在厂内仍有少数全天24小时都在的值守人员。

负责现场看守和特殊处理以及上级临时命令交办的工作(电力部1996年下发的《关于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若干规定(试行)》)。

1概况云南某电厂作为该流域集控中心第一批试点“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电厂,根据《该流域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试点单位试运行验收报告》安排,从2020年11月20日起,某公司进入“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管理模式试运行。

再经过一个完整的枯汛周期后,于2021年10月30日转为正式运行。

根据《该流域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试点单位试运行验收报告》安排,2021年2月2日开始,某公司现场不再进行辅助监盘,监盘由该流域集控中心单独负责,但电厂须保留至少两名值守人员,且在中控室值守。

该集控中心管辖三个电厂,各电厂报警信息较多,容易发生漏监视事件,为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现场值守人员需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报警信息,并加强对设备的运行分析。

2现状如何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这一新的运行模式下及时发现设备隐患,确保现场设备安全,顺利保障保供电工作,成为该公司运行部首要任务,该公司运行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进行问题探讨解决。

首先从人、机、环、法四方面进行分析:人:人员经验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上位机监盘不认真,未能及时发现报警信息;现场巡检不认真,未能认真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机:设备可靠性不强,或到达设备寿命,故障率升高。

“无人值班_少人值守”风电场及其集控中心的设计思考

“无人值班_少人值守”风电场及其集控中心的设计思考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风电场及其集控中心的设计思考作者:唐志军,沈石水关键词: 风电场海上风电风电运维随着国家风电产业政策落实和风电技术的发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位世界前列。

伴随着风电开发的深入,偏远山区、高海拔地区、海上风电正在成为我国风电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在这些地区的运行值班人员,必然面对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

其次,在大型的风电场中有几十台甚至上百台风电机组,同时一个风力发电公司拥有多个风电场,多个风电场分散于不同的区域,如果对每个风电场单独进行管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给电网的调度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诸多问题。

所以,打造“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风电场,设置风电场远程监控自动化系统,建立风电场远程集控中心,实现风电场的集中运行管理、集中检修管理、集中经营管理和集中后勤管理,是风电场未来发展的趋势,保障实现风电场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风电场,指没有固定值班人员在风电场就地进行日常监视与操作,日常操作与监视由远程集控中心通过远程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风电场及其升压站的遥信、遥测、遥控和遥调(四遥)功能。

根据集控中心与被控风电场的地理位置,在风电场升压站适当留守风电场检修维护和安保人员。

风电场远程集控中心设计思路远程集控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开放式分层分布式结构,全分布式数据库,整个系统分为集控中心主控级和各风电场分控级2 个主要层次。

通过不同的软、硬件体系结构、统一的网络通信程序和运行控制模式,实现集控中心主控级对各风电场的实时监控功能。

集中监控系统网络见图1。

图1 集中监控系统网络图(1)各风电场及升压站设置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风电机组配有SCADA 系统,升压站采用全计算机监控方式。

集控中心正常运行时,各风电场及升压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接受集控中心的远程监视和控制指令,实现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和管理功能。

风电场实行无人或少人值守的运行方式,所有调控指令均由集控中心发出,仅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对风电场进行必要的操作。

无人值班站管理模式探析

无人值班站管理模式探析

无人值班站管理模式探析供电公司实行无人值班站管理以后,我们借鉴国内先进经验,结合我公司实际,在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实践来看,我公司现行的管理模式还是行之有效的。

在看守人员由谁主管的问题上我们将做进一步探索,是由集控中心管理好呢,还是由供电所管理好。

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

一、供电公司无人值班站管理模式现状供电公司现有集控中心一个,属输变电部管理。

集控中心下设监控室、巡视操作队和看守人员,负责10个无人值班站的运行维护、操作、安全文明生产和日常保卫工作。

集控中心管理的设备设施范围为:供电所原技安员办公室、运行控制室、高压室和生产区所有设施设备及建筑物,变电站围墙以内、10千伏出线构架以内的变电设施设备。

10千伏和35千伏线路由供电所管理,110千伏线路由输变电部管理。

(一)组织系统1.人员编制集控中心现有在岗人员28人,其中主任1名,技术员1名,司机1名,巡操队员6名,监控值班员8名,看守人员11名。

2.组织结构无人值班站与巡操队是垂直关系,看守人员对巡操队长负责。

机构图岗位图3.职责划分监控室负责监视系统运行方式、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遥控、遥调操作,指挥巡操队和看守人员处理设备事故和异常,接受和传达综合命令票和操作命令票。

巡操队负责110KV后港、35KV十里、拾桥、毛李、官当、蛟尾、李市、沈集、烟垢、汉江等无人值班站日常设备巡视、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处理和文明生产管理以及相关技术资料的填写和管理。

巡操队在事故及异常时受当值调度员统一指挥。

看守人员负责本站生产场地环境卫生和设备不带电部位清洁卫生,10千伏出现开关停送电倒闸操作和10千伏线路检修工作票的许可,配合巡操队进行设备维护、巡视、故障处理和其他简单倒闸操作,每日设备巡视和本站安全保卫。

4、组织功能性状分工基本合理,职责界定清楚,无重叠,无空白。

协作关系明确,权利分配得当。

各无人值班站由巡操队负责管理,看守人员由巡操队长直管。

小型水电站“集中监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小型水电站“集中监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小型水电站“集中监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摘要:目前国家电投集团大力推行水电站流域集控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流域集控工作的深入推进,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确保集控电站的安全生产,各集控中心为此都在不断总结和改进。

本文针对贵州金元黔北水电厂大梁河流域集控中心为实现“远程集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集控电站;远程集控;对策一、概述大梁河流域集控中心 2018 年 11 月建成投运,隶属黔北水力发电总厂,集控管理铜仁片区马槽河、天生桥、漾头、七里塘、墨子湾 5 座水电站,10 台水轮发电机组。

集控装机容量 8.7 万千瓦占总厂装机容量的 22%。

离集控中心最近的电站为漾头水电站,最远的为墨子湾水电站,东北跨距240 公里。

分散在铜仁市不同的区、县流域上。

在新的管控模式下,集控中心负责正常状态下水轮发电机组远程开停机、有无功调整、主变中性点地刀远程分合闸,负责集控电站全站失压、水淹厂房、火灾、机组过速等四类异常的应急处置,负责重要事故报警及部分故障报警信息的监控工作。

水电站负责所属全部机电主辅设备、二次系统设备、水工建筑物及泄洪设备设施等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实行 8小时工作制,24 小时责任制,电站运行人员特别是夜间不再在中控室进行值班监视工作。

二、现状大梁河流域集控中心经过投运以来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基本具备“集中监控”的条件,按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理念,黔北水力发电总厂基本建立和完善了管理体系,配套了相关管理制度、工作规程及标准、应急预案等,但还存在一些安全薄弱环节。

1.集控中心可能出现运行专业弱化现象集控中心运行人员均来自不同电站,对各电站设备在操作控制中的个体特性差异了解不全面,并且由于工作性质关系不能经常去电站,对电站现场设备的熟悉程度不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成下降趋势;同时由于只从事简单的开、停机等操作,只关注是否能够运行,对电站异常、故障、主辅设备缺陷,起不到值长代表专职工程师现场值班的作用,设备隐患不能及时掌握和重点关注,同时可能出现,认为集控中心只负责职责范围内操作,设备健康与集控中心无关,缺少设备主人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