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重力测量及其在重力场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地球物理学在海洋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在海洋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在海洋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的学科,它在海洋资源勘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地球物理学的方法,我们可以获得海洋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进一步指导海洋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本文将介绍地球物理学在海洋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1. 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是海洋资源勘探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在海底或海面上布设震源和接收器,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解释和分析地震波的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进而得到海底地形、地下构造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海洋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勘探非常重要。

地震勘探技术的实施步骤一般包括震源激发、接收器接收和信号处理等环节。

震源激发可以采用爆炸物、空气枪等方式,在海底或海面上产生压力波,从而引发地震波。

接收器接收地震波的反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记录。

信号处理过程中,地震学家将反射信号进行分析和揭示,以获得海底地质构造的信息。

2. 电磁法勘探技术电磁法勘探技术是利用地下不同导电性介质对电磁场的响应特性,来推断地下结构与构造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在海洋资源勘探中也有重要应用。

电磁法勘探技术可以通过在海面或海底上布设电磁发射源和接收器,发射电磁波并观测反射和散射信号来获取地下构造的信息。

电磁法勘探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定位。

通过分析电磁场的反射、散射等现象,可以确定地下储层的存在、性质和分布情况,为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3. 重力测量技术重力测量技术也是地球物理学在海洋资源勘探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利用重力测量技术可以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分布情况,从而推断出地下构造的变化。

在海洋资源勘探中,重力测量技术可以用于确定海底地形的变化、地下构造的分布情况等。

重力测量技术一般通过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变化来推断地下构造的性质。

在海洋中,可以通过在船上或飞机上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变化,然后与基准值进行对比,从而得到海底地形和地下构造的信息。

重力场应用

重力场应用

重力场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可以利用重力场来解决许多日常问题。

重力场是一种由质能量引起的物理现象,是一个强大的力量。

它是太阳系的核心,也是球形天体的力量。

重力场的应用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人类使用重力场去证明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指物体之间的引力,其强度取决于物体之间的距离。

一、宇航发射重力场是宇航发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宇航发射利用重力来把飞船推向太空,以利用太空中少见的空气。

通过重力,可以改变发射物体的轨道,从而使其能够脱离地球引力,并利用地球引力改变其轨道,从而实现宇宙航行的目的。

二、航空运输重力场的应用还广泛用于航空运输。

飞行器可以通过利用重力场来改变其轨道,使其能够有效地到达目的地。

同时,重力场也可以帮助飞行器在空中保持稳定,使其能够有效地控制它的姿态和速度。

三、水文测量重力场的应用也普遍用于水文测量。

重力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水位,水位变化的重力数值。

水位变化的重力数值可以用来判断周围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水位和变化趋势以及水流的方向和强度。

四、气象预报重力场对气象预报有着重要的意义。

气象预报主要依靠重力场来进行分析,以检测大气层中的空气流动,预测天气趋势。

重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空气在大气层中的振动,从而精确预测气象现象,为人们安全地出行提供保障。

五、航海技术重力场的应用也普遍用于航海技术。

利用重力场,可以准确的测量船只的航行速度、航行方向和距离。

重力传感器可以测量船只在水面上的倾斜角度,以更快更准确的定位船只,使航海过程变得安全可靠。

总之,重力场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在太空航行、航空运输、水文测量、气象预报、航海技术等领域都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更快速地实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帮助我们精准预测天气变化,确保人们安全出行。

地球物理学中的海洋探测技术

地球物理学中的海洋探测技术

地球物理学中的海洋探测技术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和未知的领域之一。

在我们的星球上,海洋覆盖了大约70%的表面积,而深度也非常深。

海洋深处充满了生命和能量,因此人类一直在探索海洋并从中获取信息。

地球物理学技术在海洋探测中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球物理学中的海洋探测技术。

声学探测技术声学探测技术是海洋探测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声学探测利用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来感知海洋中的物质和生命。

这种技术通过发送声波(如鲸鱼的歌声)并监测其传播和回声,来获取海洋地球物理学数据,如水深和海底地形。

声学探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勘探和开发中。

例如,声学波测量可以帮助勘探者确定海底的地形,从而确定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藏的位置。

此外,声学技术还可以用于测量海洋生物群落的分布和数量。

磁探技术磁探技术可以用于探测海底的磁场,并据此推测海底岩石的成分和构造。

这种技术利用地球的磁场来获取信息。

由于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其磁场在海洋中强度也会不同,因此,利用磁探技术,我们可以了解海底的构造和地质构造。

磁探技术主要应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

例如,磁探技术可以用于确定海底矿藏的位置,如铁矿石、锰结核等,也可以用于探测海底地形以帮助石油和天然气开采。

电磁探测技术电磁探测技术也可以用于探测海底地形和岩石构造。

它的原理是将一定频率的电磁场向海洋底部发送,通过测量这些电磁波在海底物质中的反射来获取信息。

由于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对电磁场的反射具有不同的特征,电磁探测技术可以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

同样的,电磁探测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开发中。

利用电磁波测量,我们可以精确地确定这些化石燃料的位置,从而有效开采这些矿藏。

重力探测技术重力探测技术可以用于探测海底地形和海底岩石的密度变化。

这种技术利用海洋底部的重力场来获取信息。

由于不同类型的地质构造和物质密度差异较大,重力场的变化较大,因此,重力探测技术可以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

重力探测技术主要应用于海底资源和地质勘探中。

海洋测绘和内陆水域监测的卫星大地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

海洋测绘和内陆水域监测的卫星大地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

保障和全球化服务能力。 在平均海面高模型建立方面,上世纪{
代中期以来,我国学者开始利用卫星测高一 确定中国和全球海域平均海面高模型,但: 和分辨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大多采用单一 数据,多源多代卫星融合程度不深,难以 异源测高数据的各改正项精度和框架,且 及大地测量任务测高数据的海面时变效应等
在海洋重力场数据获取方面,传统的: 重力测量方法受到海洋环境、技术模式及 权益的限制,观测数据稀疏,无法覆盖全 联合卫星测高、卫星重力等技术能够获得 精细的海洋重力场信息。但另一方面,实 据处理中仍然面临近岸测高数据质量差、
图l卫星测高Ⅱ
主题策划Topic
垂线偏差数据反演重力异常效率低等难题。 在陆海高程基准统一方面,由于陆地高程
基准与海洋深度基准建立模式不同,长期以 来,我国陆地与海洋测绘基准不一致,难以精 确转换,导致陆海地理信息不能直接联合使 用,且无法满足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的需 求,主要问题是:我国海域潮汐模型不精确、 深度基准面定义多样、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高 程基准不统一,等等。
中团测徐
10 March 2019
海洋测绘和内陆水域监测的 卫星大地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
文、图/姜卫平(武汉大学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获取精细的海洋地理信息是基于 卫星大地测量的海洋测绘的根本任务
我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7J多 千米,拥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海洋 孕育着地球生命和人类文明,蕴藏着极其丰富 的自然资源。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海洋强国建 设战略,海洋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 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海洋测绘是发展海洋经济 和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以海洋和内陆水 域为对象,提供水体、水底和沿岸等的地理信 息,能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基础支撑信息。但 传统海洋测绘手段获取的信息难以覆盖全球, 时效性差。卫星测高、卫星重力、卫星导航定 位等卫星大地测量技术开启了观测和认识海洋 的新纪元,能提供大范围、全天候的观测数

海底地形测绘技术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海底地形测绘技术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海底地形测绘技术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导言海底地形测绘技术是指通过使用各种测绘设备和方法来研究和测量海底地形的科学与技术。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求的增加,海底地形的测绘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海底地形测绘技术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一、船舶测量方法船舶测量是海底地形测绘技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在船上装备测深仪、声纳等测量设备,从而实现对海底地形的测量。

测深仪通过发射声波,并通过记录声波来回传播的时间以及声波的反射情况,来计算出海底的深度。

声纳则是使用激光的原理,通过测量反射回来的激光的时间来计算海底的高度。

二、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或飞机等载体上的传感器,获取海洋地表和海底地形信息的方法。

这些传感器可以通过电磁辐射的测量,获取到不同波长下的数据,并通过处理分析,得到地表和海底地形的信息。

遥感技术具有大范围、连续、多时相的特点,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海底地形测量数据。

三、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一种通过观测地震波在地球中传播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与海底地形的方法。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会导致地震波的折射、反射以及散射等现象。

通过观测这些现象,可以推断出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路径,从而间接得到地下结构的信息。

四、星载重力测量星载重力测量是一种利用卫星携带的高精度重力仪器测量地球重力场变化情况的方法。

地球的重力场受到地球内部不均匀分布的物质引起的扰动,而海底地形会导致地壳对地球重力场的改变。

通过记录卫星在海底地形上空的重力场变化情况,可以推断出海底地形的信息。

五、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通过使用计算机进行插值和计算,来模拟和重建海底地形的方法。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通过将现有的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插值算法和模型,计算出不同位置的海底地形。

这种方法可以辅助实际测量数据的不完整性,从而获得更为全面的海底地形信息。

结论海底地形测绘技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可以获得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数据。

海洋重力测量的特殊问题及解决途径

海洋重力测量的特殊问题及解决途径

海洋重力测量的特殊问题及解决途径林哲远(中国海洋大学青岛邮编:26610)摘要进入21世纪,海洋勘探工作得到国家和各部门的重视。

在海洋测量中,海洋重力测量日渐成为比较重要的手段之一。

海洋重力测量是在测量平台不断运动状态下进行的一种动态测量,这是海洋重力测量区别于陆地重力测量的最大特点。

海洋重力测量时瘦运动载体和海洋环境的影响比较显著,这些干扰因素造成的影响远大于观测重力,因此,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了解这些干扰因素形成的机理并掌握消除这些影响的措施]1[。

关键词海洋重力测量;海洋重力仪;水平干扰;垂直干扰;c-c效应;爱特维斯改正文章主要分析了海洋重力测量中的水平干扰、垂直干扰、粗差分析及提高精度、厄特弗斯改正项等,从这几个方面提高海洋重力测量值的精度。

1.海洋重力测量误差产生原因(1)沿水平地面向东运动的物体,其重量一定要减轻]2[。

例如,船向东航行时,船速增大了作用在重力仪上的地球自转向心加速度,而向西航行时,船速减小这种向心加速度。

这种导致重力视变化的作用称为厄缶(爱特维斯)效应,又称为科里奥利加速度影响。

此误差与航向、航速和船只所处的地理纬度有关。

(2)因波浪或机器等因素引起测量船在水平方向上的周期性加速度对重力的影响,引起仪器的摆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水平加速度的影响]3[。

(3)因波浪或机器等因素引起测量船在垂直方向上的周期性加速度对重力的影响。

理论上,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取观测的平均值消除垂直加速度,实际上,垂直加速度的振幅往往很大,远远超出重力仪的读数范围。

(4)现有海洋重力仪弹性系统的结构多是绕水平轴旋转的横摆系统,且有很强的阻尼。

如果这类重力仪放置在陀螺平台或长周期常平架上,在一定条件下弹性系统还产生一种所谓交叉耦合效应,或C.C.效应。

2.海洋重力测量误差的消除方法下面结合仪器结构讨论。

一.常平架海上重力测量一般在常平架(现多为陀螺平台)上进行。

理解地球重力场测量与其在测绘中的作用

理解地球重力场测量与其在测绘中的作用

理解地球重力场测量与其在测绘中的作用地球重力场是地球表面附近的一个物理场,它是指在地球表面某点处所受到的地心引力的大小和方向。

地球重力场测量是指通过测量地球表面不同点处的重力值,以及在不同地点形成的重力场的分布情况,并通过计算和分析这些数据,进而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和结构。

地球重力场测量在测绘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为地质勘探、构造研究、地壳运动预测等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地球的形态并不是完全规则的,其形状、大小和质量分布都存在微小的变化。

地球重力场可以反映这些微小变化,从而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信息。

利用重力场测量数据,可以研究地球上的山脉、地壳运动以及地下水和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通过建立地球重力场模型,可以准确描述和预测地球内部物质的分布和运动规律,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在地质勘探中,地球重力场测量可以帮助识别地下的矿体和岩石构造。

地质勘探人员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可以找到潜在的矿产资源区域,并进一步了解地下构造和岩石组成。

通过精确测量重力变化,可以辅助勘探人员确定地下矿体的位置、形态和规模,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

此外,地球重力场测量还可以监测地壳运动,及时发现地震隐患,为地震灾害预警提供可靠数据。

在构造研究中,地球重力场测量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结构的演化历程。

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分布,可以解析地球的构造特征和各层之间的界面形态。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过程直接影响着陆地和海洋的形成,因此,地球重力场测量是研究地球动力学和构造演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分析地球重力场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揭示大陆陆缘的形成、板块运动的规律以及构造演化的过程,为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提供重要线索。

地球重力场测量在测绘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地理和测绘学科需要准确的地球形状和尺寸数据,而地球重力场测量提供了这些重要的参数。

在地球形状的测绘中,重力场测量可以校正地球椭球体模型,使得地球模型更加精确。

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测绘应用中,地球重力场测量可以提供引力异常校正数据,提高测量精度。

海洋重力仪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及其软件实现的开题报告

海洋重力仪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及其软件实现的开题报告

海洋重力仪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及其软件实现的开题报告题目:海洋重力仪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及其软件实现研究背景:海洋重力仪是一种利用海水介质中的重力加速度精确测量地球引力场的仪器,广泛应用于海底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等领域。

海洋重力仪采集的数据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得到高精度的重力场数据,从而为海洋地质和海洋地球物理研究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海洋重力仪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包括对数据的去噪、滤波、降噪等处理方法的探讨与研究。

2. 根据研究成果,开发一套适用于海洋重力仪数据处理的软件,实现对海洋重力数据进行自动化加工处理,并能够输出高质量的重力场数据。

3. 对开发的软件进行实际应用和测试,验证其处理和计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开发一套适用于海洋重力仪数据处理的自动化软件,不仅能够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还可以提高数据的处理精度和可靠性。

同时,能够为海底地质和海洋地球物理研究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预期成果:1. 海洋重力仪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成果;2. 适用于海洋重力仪数据处理的软件;3. 实际应用和测试的结果,验证软件的精度和可行性。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现有的海洋重力仪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调研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并开发适用于海洋重力仪数据处理的软件。

最后,对软件进行实际应用和测试,验证其处理和计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计划进度:1. 第一年:研究海洋重力仪数据处理的方法,完成软件的需求分析和基本功能设计,初步开发软件。

2. 第二年:实现软件的主要功能,进行软件调试和测试,并进行实际应用和数据分析,撰写论文。

3. 第三年:对软件进行改进和完善,并进行成果总结和论文撰写。

参考文献:1. 赵伟, 索永彪, 罗春波等. 海洋重力仪和卫星重力强制合并处理方法的研究[J]. 海洋地球动力学, 2018, 38(1): 127-135.2. 徐启才, 申缨, 赵颖. 海洋重力测量的数学方法[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57(4): 1074-1089.3. 冉述铭. 海洋重力仪数据加工处理方法与软件开发[D]. 湖南大学, 20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重力测量及其在重力场中的应用
摘要海洋重力测量是在海上或海底进行连续或定点观测的—种重力测量方法。

近几年来,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精密的海洋重力仪不断出观,海洋重力得到迅速的发展。

简要介绍海洋重力测量的特点及其发展,阐述其技术设计与实施,分析其在全球重力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海洋重力测量;重力场;应用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要准确研究地球形状与地球内部构造,勘探海洋丰富的矿产资源,保障航天和远程武器发射等,就必须了解海洋重力场精细结构。

高精度的海洋重力测量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卫星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未来海洋重力场的精细结构,可以利用卫星测高、卫星重力梯度测量和海洋重力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

1 海洋重力测量
1)重力测量的重要性。

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几乎都与重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重力测量的应用范围很广。

例如,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由于岩石和矿石的密度不同所引起的重力场的变化,可用来寻找矿藏和了解地质构造;在地球物理学中,可以利用重力测量的数据去测定地球的弹性、密度及地壳的构造;在大地测量学中,要用重力数据去归算观测成果和研究地球形状;在导弹与航天技术中,重力测量资料可为空间飞行器的轨道计算和惯性导航服务,提高导弹的命中率。

2)海洋重力测量与陆上测量的不同。

海洋重力测量与陆上测量不同,它是在海洋环境下进行的连续动态测量。

因此,在克服外界干扰,提高测量精度方面,有着自己特殊的考虑;在仪器设备和测量实施等方面也与陆上测量有着很大的差别。

海洋重力测量开展较晚的原因是在于它不同于陆地重力测量,海洋重力测量必须在运动状态下,即所谓的动基座上进行。

因此,它会受到外部条件的干扰。

这种干扰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①径向加速度影响。

这是由于测量船的航迹为曲线所产生的径向加速度对重力观测的影响;②航行加速度影响。

这是因为测量船的航速不均匀产生加速度对重力观测的影响;③周期性水平加速度影响。

这是由于波浪起伏及机器震动等因素引起的船在水平方向上的周期性振动对重力观测的影响;④周期性垂直加速度影响。

这是上面所述外界因素使船在垂直方向上的周期性振动对重力观测的影响;⑤旋转影响。

即由于波浪、风力和驾驶因素而引起的船绕三个正交轴转动而对重力观测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常量和周期两种;
⑥厄特弗斯(Eotovos)效应。

由于海洋重力测量仪器随测量船相对地球在运行,这样改变了作用在仪器上的离心力而对重力观测值产生影响。

3)海洋重力测量的发展。

近几十年来,随着海洋开发事业的蓬勃发展,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普遍加强了海洋重力测量工作,在发展仪器的同时,完成了大量海区的测量工作。

我国在海洋上开展了海洋重力测量工作仅30余年的历史,多数情况
是在研究近海海区的地质构造和含油情况。

70年代末由于配合空间技术的研究,才对海洋重力测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在我国主要开展中、小比例尺的航海重力测量。

小比例尺测量多用于大范围重力场调查任务,以剖面测量为主;中比例尺测量多用于浅海大陆架地区,主要用于以石油为主的矿产资源环境的调查,以面积测量为主。

2 海洋重力测量的设计与实施
1)海洋重力测量技术设计。

在开展海洋重力测量前,要收集如下有关资料:国内外出版的有关测区的各种海图和航海资料;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海洋重力测量资料和重力异常图;重点基点资料。

开展海洋重力测量时,要指出海洋重力仪检验的项目和要求,以及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的时间、地点;明确测量船停靠码头比对重力基点的时间和要求,测量出重力仪至码头基点的距离和方位,并绘制略图;提出测量工作图版的图幅大小、比例尺和在图板上标定船位的方法;在工作图板上进行海洋重力测线布设,计算测线里程和航途里程,以及设计海上重力比对点、水文调查点的位置;明确导航定位和水深测量的方法和要求;提出海上重力测量资料初步整理要求,编制《海洋重力测量计算成果表》。

2)海洋重力测量测线布设。

海洋重力测线布设密度和测图比例尺,要根据任务和条件来确定,主要考虑满足计算平均空间重力异常的精度要求,同时满足某些海域计算垂直偏差的精度要求测线网的主、副测线一般布成正交形,近海主测线应尽量垂直于区域地质主要构造线或海底地形走向线的方向;远洋区主测线如无特殊地质构造情况,可按南北向布设或等深线垂直方向布设。

在海底构造复杂或海底地形起伏较大,其重力异常梯度大于每公里3毫伽的海区,要适当加密测线,加密程度以能完善地反映重力异常变化为原则。

对测区中的岛屿四周水域,适当布成放射状网。

对于相邻图幅、前后航次、不同类型仪器、不同作业单位之间的结合区要有检查测线或重复测线。

3)海洋重力测量的实施。

在实施海洋重力测量前,要完成仪器的安装与调试。

测量船开航前必须取得位于码头重力基点的绝对重力值、重力仪在基点处稳定后的读数、比对时的水深、重力仪弹性系统重心距当时水平面的高差及当时水平面距重力基点的高差,并绘制仪器距码头上重力基点的水平距离和方位的略图。

测量指挥员要指挥测量船在预定的测线方向上保持匀速直线航行。

重力仪恒温温度要比室温高5℃-10℃,在一个航次中不要更换恒温档。

重力仪时间常数的选择按海况而定,启动数据记录器,置入时间常数和重力仪格值。

进入测线时,要记入测线号,检查走纸速度、环境开关等,按预定规定的时间间隔在模拟输出记录上打标,并记下点号和时间。

每条测线终了后应维持原航向、航速,约10分钟后再转向。

在一个航次或一个测区的测量任务完成后,最终应闭合到海洋重力基点,并取得比对数据。

测量过程中要与海上已知重力点比对,以检验重力仪测量的资料有无突掉现象和系统性误差。

3 海洋重力测量在全球重力场研究中的应用
全球重力场研究主要利用海洋重力和陆地重力资料建立地球重力场位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项基础性研究任务,它对于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和海洋科学的研究,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广义上讲,任何一种地球重力场元观测量的集合都可视为最基本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如全球重力异常、垂直偏差、大地水准面差距等。

用位系数的集合表示地球重力场模型,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在频率域范围描述全球重力场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利用卫星观测资料结合地面重力数据建立全球重力场位模型的理论和技术取得迅速进展。

国际上已建立了多种不同阶次的全球重力场模型,使得大地测量确定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的基本目标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并成为以空间大地测量为技术核心的现代大地测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4 总结
研究海洋重力场对于了解地球形状和内部构造,起着重要作用。

进行海洋重力测量能够建立地球重力场位模型,在全球重力场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卫星技术和空间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粱开龙,刘雁春.海洋重力测量与磁力测量[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2]翟国君,黄谟涛,欧阳永忠,管铮.海洋测绘的现状与发展[J].测绘通报,2001,06.
[3]黄谟涛,翟国君,欧阳永忠,等.海洋测量误差处理技术研究[J].海洋测绘,2003,03.
[4]金翔龙.海洋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1.
[5]翟京生,高贵绪.我国海洋测绘数据库的研究[J].海洋测绘,1996,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