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电测深工作勘探深度探讨

合集下载

大功率激电测深法寻找焦家式深部金矿床的应用研究

大功率激电测深法寻找焦家式深部金矿床的应用研究
摘要 : 大功率的激电测深法在寻找焦家式深部金矿中 取 得 了 大 量 的 资 料 , 由多次去除极化单元场的原理对导出大 功率激电测深资料进行消除浅部强激电干扰异常 , 从而 突 出 了 深 部 矿 床 的 激 电 异 常, 并利用处理后的激电测深曲 定量求取了深部金矿蚀变矿化带的顶界面埋深 。 认为当供电极距达到一定 值 时 , 极化电场仍然会反映到地表, 线, 因此该方法可以寻找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的深部金矿床 。 关键词 : 大功率激电测深法 ; 焦家式金矿床 ; 深部找矿 ; 试验应用研究 ; 胶东 中图分类号 : P 6 1 8. 5 1 文献标识码 : A
·2 5·
第2 8 卷第 1 0 期 山 东 国 土 资 源 2 0 1 2年1 0月
地质体引起的干扰 异 常 , 尝试对激电测深资料进行 电算处理 , 经处理后的资料获得了两种明显效果 : 一 是η 异 常曲 线 犪 等值线断面图中深部异常更加 明 显 ,
焦家式” 金矿在浅部矿床 胶东地区 大 而 富 的 “ 愈来愈少的情况下 , 向深部找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 而向深部找矿就需要研究和开发出一套有效的且费 用低廉的找矿技术和方法 。 物探激发极化法在过去 传统 寻找焦家式中浅部 金 矿 中 发 挥 过 重 要 的 作 用 , 的激发极化法能 否 用 于 “ 焦 家 式” 深 部 找 矿。 为 此, 通过在已知焦家式深部金矿床上进行了大极距的大 功率激电测深法试验应用研究 。 对取得的资料进行 并用数理推 导 的 方 法 建 立 了 多 层 极 化 体 数 理 分析 , 模型 , 由此理论对 激 电 测 深 曲 线 进 行 消 除 浅 部 强 极 化体异常干扰 , 突出深部矿化体异常 , 并由经电算处 理后的激电测深曲线定量地求取了深部构造矿化蚀 为验证矿( 化) 体提 变带或深部矿化体顶 界 的 埋 深 , 供了依据 。

物探设计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

物探设计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

物探设计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激电法是常用的物探方法之一,主要用来测量地下电阻率变化,从而推测地下结构和矿体存在的可能性。

激电法可以分为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两种方法。

激电中梯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测量方法,适用于浅部地下结构的探测。

其测量原理基于地下物质对射频电流的阻抗作用。

在测量中,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频率范围,并将电极插入到地面或井孔中,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然后,通过改变电极间的距离,并记录相应的电阻抗数据。

根据电阻抗随电极间距离的变化,可以推断出地下结构的存在与否。

激电中梯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电极布置:电极布置的合理性对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合适的电极布置可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常,可以选择直线排列或成环布置电极。

2.频率选择:频率的选择应根据需要探测的深度和地下结构的电阻率范围来确定。

较低的频率适合浅部结构的探测,而较高的频率适合较深的探测。

3.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采集时应控制测量环境的稳定性,减小干扰源对数据的影响,如尽量选择无干扰的测量地点、减少电源杂波等。

数据处理方面,应选择合适的滤波和去噪方法,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激电测深是一种用来测量地下电阻率随深度变化情况的方法。

其测量原理基于地下物质对射频电流的阻抗作用,并结合了测井技术中的电阻率测量原理。

相对于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深部探测能力。

在测量中,通常使用一根长电极作为发射极,将电流注入地下,同时在测量点处使用接收极观测电压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极间的电压随深度的变化,可以推断出地下结构的存在与否。

激电测深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电极布置:电极布置的合理性对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可以选择直线布置电极,或者使用特殊布置电极来减小背景杂音的影响。

2.电极长度:电极长度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电极长度过短会导致较低的分辨率,而电极长度过长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失真。

因此,应选择合适的电极长度来实现较好的深部探测能力。

激电测深法勘查效果的对比解析

激电测深法勘查效果的对比解析

激电测深法勘查效果的对比解析摘要:激电测深法是一种典型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金属矿勘探及地下水勘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研究区域内通过激电测深法,获得了研究区域的视电阻率数据,并通过广义线性反演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解释,获得了视电阻率的反演成果图,从中圈定出了异常带位置,为后期的钻探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关键词:激电测深法;广义线性反演;视极化率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但随着勘查的深入,近年来露头矿、易识别矿,地表矿、浅部矿越来越少,找矿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潜在的资源主要是难识别的和埋藏较深的隐伏矿床(体),这就需要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应用,来探测和圈定有利的金属成矿地段,确定钻孔的孔位,提高钻孔见矿率。

激发极化法可以根据岩石、矿石的激发极化效应来寻找金属和解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问题,是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在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勘查中,激发极化法是一种公认的、极其有效的勘查手段。

1、地质概况和地球物理特征1.1 地层某地区矿区,区内铜矿等矿化明显受断裂-裂隙构造控制。

目前发现的铜铁矿(化)体多产于北西向、北北东向、近东西向等断裂构造中,构造交汇部位往往矿化规模和强度增强。

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孔雀石,其次为蓝铜矿、硅孔雀石、氯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镜铁矿、褐铁矿等。

而含铜铁矿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褐铁矿等,另有少量的孔雀石、镜铁矿等。

1.2 构造某地区点矿区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属南北向DOMEYKO走滑断裂带构造单元中,区域内以断裂构造为主,构造线呈北东向、北西向及近南北向展布,具有向北撒开、向南收敛的“入”字型帚状断裂构造特征,目前所发现的矿产点就赋存与“入”字型构造的夹持部分。

即不同相的构造岩块分布区内。

其中含断裂主要呈北北西―北西向展布。

1.3 地球物理特征某地区矿区在面状蚀变和围岩接触部位多见受构造控制的脉体或网脉群,脉体规模较大,长约700~1000m,宽约10m~50m,脉体边部见角砾岩化,角砾岩中含铜矿化。

大功率激电测深在半截沟一带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大功率激电测深在半截沟一带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 大功率激电测深在半截沟一带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刘 娇,肖坤林(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 保定 071000)摘 要:大功率激电勘探是目前地球物理探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大功率激电勘探主要用于勘察各种金属矿产和油气资源等。

大功率激电法相比于传统物探方法,勘探更加精准、效率更高,具体有明显的优势。

本文以白山市江源区鹿圈沟—半截沟一带金矿激电测深为例,首先从地层、矿化带等方面对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大功率激电测深技术的具体运用以及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信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功率激电测深;金属矿;地球物理特征;应用中图分类号:P631.3;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5-0097-2Application of High Power IP Sounding in Metal Mine Exploration in Half Cutougou AreaLIU Jiao, XIAO Kun-lin(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cademy of China Metallurgical Geology Bureau,Baoding 071000,China)Abstract: High-power IP explor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s in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t present. High-power IP exploration is mainly used for exploration of various metal minerals and oil and gas resourc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method, the high-power IP method is more accurate and efficient, and has obvious advantages. Taking the IP sounding of Luhuangou-Banjiaogou Gold Mine in Jiangyuan District of Baishan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firstly summari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ing area from the aspects of strata and mineralization zones, and at the same time, analys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high-power IP sounding technology and the abnormal information appearing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Keywords: high-power IP sounding; metal ore;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1 项目概况区内主要由太古宙花岗岩系、表壳岩和基性岩墙组成,初步勘查成矿条件良好。

激电测深工作勘探深度探讨

激电测深工作勘探深度探讨

激电测深工作勘探深度探讨摘要激电测深工作的勘探深度一般认为是AB/2的1/5到1/2,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对野外工作成果的推断解释指导意义不大,本人通过某地区的激电测深工作及后来投入的钻探工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个较具体的参数,它对激电测深工作成果在勘探深度上的推断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激电测深勘探深度与AB/2关系近几年在某矿区作了许多激电中梯扫面工作,然后对异常较好的区域作了激电测深工作,布设了几十个钻孔,反馈回来了钻探结果与激电测深的推断解释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见矿深度与AB/2的对应关系是见矿深度为异常下限对应的AB/2的三分之一。

1下面是某个矿区激电测深的的实例:1.1矿区地质1.1.1火山岩岩相:喷溢相、爆发相、喷发-沉积相、侵入相、火山通道相。

1.1.2侵入岩:在矿区内侵入岩极其发育,有华力西晚期和燕山晚期两个期次。

1.1.3围岩蚀变特征:本区围岩蚀变为面型热液蚀变,主要是火山低温热液蚀变,围岩为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引起蚀变的是火山酸性溶岩。

1.2矿区地球物理特征1.2.1电性特征:测区内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下白垩系上库力组的酸性溶岩、凝灰岩,侵入岩为燕山晚期的斑岩岩组和花岗闪长岩岩组以及华力西晚期花岗岩组。

根据物性测定可知,酸性溶岩极化率较低,其平均值在1%左右,电阻率在800Ω·m -900Ω·m,其电性特征为低极化率中等电阻率;花岗岩类极化率在2.5%左右,电阻率在1000-2500Ω·m,其电性特征为中等极化率高电阻率,蚀变矿化花岗岩类极化率普遍较高,变化范围较大,极化率平均值在2.83%-28.3%之间变化,电阻率随硅化程度增强而增高,最高达5000Ω·m左右。

综上所述,矿化蚀变岩石与非矿化蚀变岩石电性差异较大。

1.2.2磁性特征:由本区采集的岩石标本测定结果是沉积岩表现为弱磁,侵入岩中斜长花岗岩与黄铁矿化花岗闪长岩表现为相对强磁性,剩磁以蚀变花岗闪长岩较高,其余岩石剩磁较弱,工作区内磁场以感磁为主。

激电测深解释

激电测深解释

激电测深解释一、激电测深是什么?激电测深(Electric Logging)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用于获取地下储层的电性特征信息。

该方法通过测量储层中的电阻率来了解地层的孔隙度、渗透性、含水饱和度等重要参数,为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二、激电测深的原理激电测深是通过在井中向地层注入电流,测量电阻率来推断地层的物性信息。

其原理基于电阻率的差异会导致电流分布和电位分布的变化。

当电流通过储层时,会受到电阻、电感和电容的影响,从而产生电位差。

测量电极对之间的电阻率差异,可以推断地层的性质。

三、激电测深的仪器和测量方法激电测深通常使用双探头测量电阻率,其中一个探头注入电流,另一个探头测量电位差。

测量时,电压与电流之比即可得到电阻率。

根据测量电阻率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直流测井和交流测井两种方法。

1. 直流测井直流测井是最常用的激电测深方法之一。

它利用直流电流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来推断地层的电阻率。

直流测井可分为正脉冲测井和直流测井两种方法。

正脉冲测井是利用正脉冲电流来激发地层的电阻特性,通过测量电位差来计算电阻率。

该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地层,但对渗透率较高的地层可信度较高。

直流测井是通过使用稳定的直流电流来测量电势差,进而计算电阻率。

该方法适用于渗透率较低的地层,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解释困难的问题。

2. 交流测井交流测井是在地层中施加交流电流,并测量电位差的方法。

根据传输频率的不同,可以将交流测井分为低频交流测井和高频交流测井。

低频交流测井适用于含水层、裂缝等高渗透度地层。

该方法可以通过改变频率,从而得到不同的地层特性。

高频交流测井适用于非常砂岩或混凝土地层。

该方法通过频率变化测量电位差,从而得到地层的电阻率信息。

四、激电测深的应用激电测深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提供以下关键信息:1.地层孔隙度:激电测深可以通过测量电阻率来推断地层中的孔隙度,从而帮助评估地层的储集能力和储量。

2.渗透性评价:激电测深可以通过测量电阻率来推断地层的渗透性,从而帮助评价地层的产能和可采性。

大功率激电测深在铜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大功率激电测深在铜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2018年 4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87采矿工程M ining engineering大功率激电测深在铜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朱洪潇,周 鹏,贾世俊(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山西 太原 030002)摘 要:文章介绍在矿区外围地区开展激电中梯、激电测深等工作,通过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所测得视电阻率ρs和视充电率Ms电性异常特征,通过中间梯度法推测出铜多金属矿(化)体在平面上走向和范围,根据单机-偶极测深有效确定铜多金属硫化物矿体的空间位置,推测极化体的产状,取得较好的勘查效果。

关键词:激发极化法;中间梯度装置;单极-偶极;测深;铜多金属中图分类号:U4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8-0087-3Application of high power induced polarization sounding in exploration of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ZHU Hong-xiao, ZHOU Peng, JIA Shi-jun(The Third Geologic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China Metallurgical Geology Bureau (CMGB), Taiyuan 030002,China)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operation of the excitable medium ladder and the excitation sounding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mining area. Through the time domain excitation polarization method, the anomal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ent resistivity (p s) and the apparent charge rate Ms are measured. The direction and range of the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chemical) body in the plane are speculated by the intermediate gradient method,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single machine dipole sounding is effective. The spatial location of copper polymetallic sulfide ore bodies is determined, and the occurrence of the polarizing bodies is predicted, and a better exploration effect is achieved.Keywords: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 intermediate gradient device; unipolar dipole; bathymetry; copper polymetallic2014年,笔者在浙江省龙游县灵山铜多金属接替资源勘查工作中,开展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对已知③和⑩矿化带进行测量。

激电测深在金矿详查中的应用

激电测深在金矿详查中的应用

枚岩及条带状灰岩( 大理 岩) 中常见 , 形态极为复杂 , 以等斜、 平 卧
为主 。 区域变质 形成 的片 理活劈理斜 切原生层 理而 出现 , 后者仅
从物 质组分 的沉 积特征才 能分辨 , 而片理 等则使岩 石剥离成 层

两 者常不易区分。 查 区断裂构造不 太发育 , 仅 遇见 一些小 的断裂和裂隙 , 走 向
总观为一复 向斜构造 , 轴 向北东 , 北 西翼 倒转 , 褶皱及挠 曲极为 发
育。 区域变 质形成 的片 理、 劈 理常与原生层 理 以不 同倾 向和交 角 面存在 。 断裂 多于 区内主要构造形 成有关 , 其方 向主 要有北东 向 及北 西向两组 , 前者为走 向断裂 , 范 围大 , 延伸长 ; 西北 向断层 为 横 断层 , 一般规模 较小 , 个别延伸 达 3公里 以上, 为张 性 。 形成角 砾 岩带 。 由老到新 出露震 旦纪、 寒武纪地层 。
的关系 ; 通过对测深 曲线反映 的地 电断面的分析 , 从而 了解测 点下部地质情况 的垂 向变化 , 了解 了一定 深度异常变化 与岩矿
体 的分布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 多参数综合分析 , 进一步推断成矿靶区 , 为后续 工作 指明了方 向。 关键词 : 激 电测深 ; 激 电异常 ; 测深曲线
a r e a I P a n o m a l y pl a n e a n d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I P a n o m a l i e s a n d m i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r e l a t i o n s hi p: t h r o u g h a n a l y s i S o f e l e c t r i c a l s o u n d i n g c u r v e s r e f l e c t t h e g e o e l e c t r i c s e c t i o n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m e a s u r e m e n t p o i n t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电测深工作勘探深度探讨
摘要激电测深工作的勘探深度一般认为是AB/2的1/5到1/2,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对野外工作成果的推断解释指导意义不大,本人通过某地区的激电测深工作及后来投入的钻探工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个较具体的参数,它对激电测深工作成果在勘探深度上的推断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激电测深勘探深度与AB/2关系
近几年在某矿区作了许多激电中梯扫面工作,然后对异常较好的区域作了激电测深工作,布设了几十个钻孔,反馈回来了钻探结果与激电测深的推断解释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见矿深度与AB/2的对应关系是见矿深度为异常下限对应的AB/2的三分之一。

1下面是某个矿区激电测深的的实例:
1.1矿区地质
1.1.1火山岩岩相:喷溢相、爆发相、喷发-沉积相、侵入相、火山通道相。

1.1.2侵入岩:在矿区内侵入岩极其发育,有华力西晚期和燕山晚期两个期次。

1.1.3围岩蚀变特征:本区围岩蚀变为面型热液蚀变,主要是火山低温热液蚀变,围岩为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引起蚀变的是火山酸性溶岩。

1.2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1.2.1电性特征:测区内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下白垩系上库力组的酸性溶岩、凝灰岩,侵入岩为燕山晚期的斑岩岩组和花岗闪长岩岩组以及华力西晚期花岗岩组。

根据物性测定可知,酸性溶岩极化率较低,其平均值在1%左右,电阻率在800Ω·m -900Ω·m,其电性特征为低极化率中等电阻率;花岗岩类极化率在2.5%左右,电阻率在1000-2500Ω·m,其电性特征为中等极化率高电阻率,蚀变矿化花岗岩类极化率普遍较高,变化范围较大,极化率平均值在2.83%-28.3%之间变化,电阻率随硅化程度增强而增高,最高达5000Ω·m左右。

综上所述,矿化蚀变岩石与非矿化蚀变岩石电性差异较大。

1.2.2磁性特征:由本区采集的岩石标本测定结果是沉积岩表现为弱磁,侵入岩中斜长花岗岩与黄铁矿化花岗闪长岩表现为相对强磁性,剩磁以蚀变花岗闪长岩较高,其余岩石剩磁较弱,工作区内磁场以感磁为主。

2 激电测深工作
本区的激电测深工作是以上述地质背景及地球物理特征为前提的。

激电测深工作供电参数是:采用AB:MN=5:1对称四极测深装置,最大AB/2=1500m、T=t=4ms、tD=100ms、t1=80ms,异常下限为7%。

对20个钻孔的见矿深度与对应的AB/2对应情况统计见表1。

去掉一个误差最大值(与AB/2的1/3比较)1#孔和误差最小值(与AB/2的1/3比较)17#孔,其见矿深度为对应AB/2的
表1××矿区见矿深度与对应AB/2对照
三分之一。

3 计算方法:由图上数据反算AB/2的方法:首先绘制一张激电测深视极化率等值线断面图。

成图时X轴取点号,Y轴取-40×LOG(AB/2),Z取视极化率ηs,从图上查得异常下限对应的Y值,用函数POWER进行计算:POWER (10,Y 值/-40)=××.××米,即为对应的AB/2,其三分之一即为推断的极化体深度。

3应用效果
本人后来收集了此矿区后续的钻孔成果,用此种方法推算,吻合的很好。

在其它勘探区也使用了这种方法去定量极化体顶板的埋深及确定钻孔的深度,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