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天文望远镜】自己如何制作望远镜 图解天文望远镜DIY步骤
自制天文望远镜

自制天文望远镜自制天文望远镜你是否很羡慕那些专业级天文爱好者,羡慕他们拥有齐全的装备?你是否觉得DIY精密仪器是不可能的任务?你是否向往着更加仔细地看看你时常仰望的星空?穷人也不是只有裸眼观星一条出路,让我们手把手教你做一个天文望远镜。
DIYer: arpruss制作时间: 一星期制作难度: ★★★★☆GEEK指数: ★★★★★编译来源我一直都想自己做一台望远镜。
镜片不贵——一个 6 吋的 F/5 镜片(带有一个 1.5 吋的副镜片),是 Cloudy Nights论坛上一个朋友卖给我的。
我想做一个传统式样的望远镜,只要把镜片装在Sonotube(Sonoco 的管材品牌)里,其余部分基本上都是用 1/2 吋的波罗地海桦木夹板制成的。
双向电梯•1 高度轴承•2 镜片焦距•3 镜筒•4 安装主镜片•5 钻调焦孔•6 调焦座•7 简易副镜片底座•8 副镜片支架和十字叉•9 各镜筒组装的初始测试•10 八边形全封闭望远镜盒•11 安装1 高度轴承•用曲槽刨出了轴承,材料用的是 3/4 吋红橡木。
弧度比半圆大一些。
•一般来说,轴承都是圆形的,不过,如果用半圆轴承(或者弧度再稍稍大一些)的话,那么花同样的钱,用同样大小的木板,做成半圆轴承半径就能更大,稳定性也会更好。
•用孔锯挖几个孔,以减轻重量,同时强度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2 镜片焦距•粗略测量了一下,镜片的焦距大约是29 英寸。
方法是用一盏红色 LED 灯,在离镜片表面一段距离(d1)的位置照射它,让光线调焦到一张蜡纸上,然后测量蜡纸距离镜片表面的距离(d2),公式为1/d1+1/d2=1/f 计算,其中 f 是焦距。
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3 镜筒•用一根直径约8 吋的Sonotube 管,不过壁厚只有大约0.095 英寸,又轻又薄,易坏。
•根据 Cloudy Nights 上的建议,我采取了以下行动:1.从夹板中用曲槽刨切出四个环,用于加固外壁。
2.需要一个 29 吋长的管子(也就是焦距的长度)。
探索自然奥秘制作迷你天文望远镜

探索自然奥秘制作迷你天文望远镜迷你天文望远镜是一种便携式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自然奥秘。
本文将介绍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迷你天文望远镜,以及如何使用它观测星体。
材料准备:- 一个平面镜(镜面直径约为5厘米)- 一个凸透镜(焦距约为2厘米)- 一根细长的管状物(约为10厘米)- 一条黑色的细绳- 一颗星星- 一块黑色绒布制作步骤:Step 1: 安装凸透镜首先,将凸透镜插入管状物的一端,并确保它安装得稳固。
凸透镜的望远镜镜身,所以它需要被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Step 2: 安装平面镜将平面镜贴在管状物的末端,并确保其与管状物垂直。
这个平面镜将用来反射光线。
Step 3: 绑上细绳在望远镜的一侧,绑上一根黑色的细绳。
这个细绳将用来固定望远镜,使其更易于使用。
Step 4: 防护措施在望远镜的镜身上,用黑色绒布将其包裹起来。
这样可以遮挡外界的光线,减少光线干扰。
使用方法:1. 寻找一个较为开阔的场地,远离灯光污染和杂乱的背景,以获得更好的观测效果。
2. 找准观测目标的位置,并将望远镜对准目标。
3. 使用细绳固定望远镜,使其保持稳定。
4. 通过目镜观察目标,使用焦距调节来使目标更加清晰。
可以通过移动凸透镜的位置来实现焦距的调节。
5.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三脚架或其他固定装置来帮助保持望远镜的稳定性。
6. 记录和观察天文现象,例如恒星的运动、行星的轨道等。
通过制作和使用这个简单的迷你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自然奥秘。
不仅可以观察天文现象,还可以增长对宇宙的了解,并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希望大家都能尝试制作和使用自己的迷你天文望远镜,享受探索宇宙的乐趣!。
大班科学活动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

大班科学活动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导语:天文观测是一项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科学活动。
通过观测天体,孩子们可以了解宇宙的奥秘,并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简易的天文望远镜制作方法,适合大班的科学活动。
通过制作并使用这个望远镜,孩子们将能够亲身体验到天空的美丽以及天文观测的乐趣。
材料准备:1.一个纸卷筒2.一张黑色卡纸3.一张透明塑料纸4.剪刀5.透明胶带6.铅笔7.定位铅笔8.一支长针步骤一:制作望远镜筒1.取一个纸卷筒,确保它没有破损或折叠。
2.用铅笔在筒的一端画一个圆形,直径与镜片相等。
3.小心使用剪刀将圆形剪掉。
步骤二:制作望远镜镜片1.拿一张黑色卡纸,用铅笔在其上画一个与望远镜筒直径相同的圆形。
2.小心使用剪刀将圆形剪下,确保切割边缘光滑。
3.将黑色卡纸圆形粘贴在距望远镜筒一端的内侧,用透明胶带固定住。
步骤三:安装观测装置1.将透明塑料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在其上使用定位铅笔标记出一个小圆点。
2.将透明塑料纸固定在望远镜筒的另一端,确保圆点与黑色卡纸圆形对齐。
3.使用透明胶带固定透明塑料纸。
步骤四:完成望远镜组装1.将望远镜筒两端的开口用透明胶带封起,确保光线不会从侧面进入。
2.将长针插入望远镜筒的一侧,作为镜筒的支架。
使用望远镜:1.找一个明亮的地方,将望远镜对准天空。
2.通过望远镜的一端看着夜空,调整镜片的位置,直到目标清晰可见。
3.尝试观测不同的天体,如星星、月亮、行星等。
安全注意事项:1.在进行观测时,切勿直视太阳或其他强光源,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2.在使用望远镜时,尽量避免抖动和碰撞,以保护望远镜的结构完整。
结尾:通过制作这个简易的天文望远镜,孩子们可以亲身参与到天文观测中,并体验到科学带来的乐趣。
这个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还可以增加他们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孩子们在观测天空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更多的美丽和神秘,进一步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11051859_自制天文望远镜

自制天文望远镜实验步骤1测量物镜直径并记录数值:我们用的凸透镜(物镜)直径为5厘米。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帮助人类第一次看清了地球附近的天体。
本期,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一个简易天文望远镜,用它仰望星空吧!审核/袁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实验材料硬纸片、双面胶、凸透镜、凹透镜、透明胶带、尺子、剪子、胶棒、彩纸、铅笔2制作物镜镜筒:如图所示,在硬纸片上画长为15厘米、宽为5.5厘米(比物镜直径略宽即可)的线条,最后一个宽为3厘米。
5在剩下的硬纸片上,画如下的线条,并将阴影的部分剪掉。
用透明胶带将凸透镜(物镜)固定在硬纸片上。
3将硬纸片按所画的线条折叠。
如果硬纸片太厚,可以用尺子压住操作。
6沿画好的线条折叠后,用双面胶和透明胶带将它固定在正方形圆筒上,再用彩纸装饰一下。
4在3厘米宽的一侧贴上双面胶,将硬纸板折叠并固定成一个正方形纸筒。
大圆与凸透镜(物镜)一样大,阴影部分的小圆直径略小于大圆即可202352APR.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实验步骤实验原理(责任编辑 / 高琳 美术编辑 / 周游)实验升级如果改用凸透镜作为目镜,会发生什么变化?扫描二维码参与互动有机会获得《知识就是力量》精美礼品7重复上述步骤,制作目镜镜筒。
本实验用到的是物理学中的透镜成像原理。
其中,透镜既有凸透镜,也有凹透镜。
实验中,我们用凸透镜作为物镜,凹透镜作为目镜,两者之间用空腔镜筒连接。
观察时,远处物体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向目镜(凹透镜)处汇聚。
经过凹透镜折射,汇聚的光线呈平行光束发散并射向观察者,使观察者能看到发射光线的物体全貌。
这种光学系统被称为伽利略式望远镜,也称折射式望远镜。
如果在光线会聚到焦点之前,加入目镜(凹透镜),汇聚的光线经过目镜后,变成平行光发散射出,视觉上呈正立的像。
如此,我们就会感觉物体被拉近了(如上图所示)。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1. 引言嘿,朋友们!有没有想过,咱们也能像牛顿那样,抬头看看星星?想要一台天文望远镜,但又不想掏空钱包?没问题,今天就来聊聊如何自制一台超酷的天文望远镜,跟着我,我们一起“捣鼓”起来!用简单的材料和步骤,搞定这件事情,保证让你在星空下,一展身手,成为小小天文学家!2. 材料准备2.1 主要材料首先,咱们得准备一些材料。
这就像煮一碗面,材料可不能少。
你需要一块大约100毫米直径的凹面镜,或者说“聚光镜”,这是整个望远镜的心脏。
接着,一块相同直径的凹面镜,别忘了,这可是咱们的“眼睛”,负责把光线聚焦到一起。
再加上一根大约80厘米长的PVC管,这可是望远镜的“身体”,得坚固耐用。
2.2 辅助材料除了主材料,咱还得准备一些小配件,比如两块镜子支架、一些胶水和螺丝,当然,剪刀和尺子是必备的工具。
还有,咱可以准备一些黑色的喷漆,给PVC管来个“化妆”,让它看起来更专业,嘿嘿,细节决定成败嘛!3. 制作步骤3.1 组装镜子好啦,材料准备妥妥的,咱们可以开始动手了!第一步,找一个舒适的地方,把PVC管平放。
接下来,拿出凹面镜,把它固定在管子的一端,确保它的曲面朝向管内,这样光线才能正确进入。
然后,咱再把凹面镜固定在另一端,注意要保持它们的中心对齐,避免光线跑偏,这样就能看到“星空大秀”了。
3.2 完成调试接着,咱们得调试一下。
把望远镜指向一颗远处的星星,慢慢转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这里需要点耐心哦,调试的过程就像是抓住那只“滑溜溜”的鱼”,需要一点技巧。
看到清晰的星星后,心里那叫一个美,仿佛成了宇宙的主人,嘿,感觉就像“抓住了星星的尾巴”!4. 小贴士4.1 保养与维护制作完成后,咱们可别忘了保养。
保持镜面干净是关键,定期用柔软的布轻轻擦拭,别让灰尘影响视野。
还有,尽量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材料变形。
就像“细水长流”,只要平时多留心,望远镜就能陪你走过一个个星空之夜。
4.2 体验与分享最后,别忘了,观星的乐趣在于分享。
自己制作的80900折射天文望远镜

自己制作的80900折射天文望远镜具体制作方法在下面有具体介绍.
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
一、材料:如下图所标
1、哈勃的80900折射物镜,带塑料普座;
2、外径75mm的PVC管;
3、75PVC管的抱箍,一对;
4、75PVC管的直连套管;
5、去掉物镜的凤凰70300望远镜,带调焦座;
6、一个凤凰最便宜的天顶镜,25.4转31.7;
7、PL目镜;
8、用一般的铁片做的鸠尾板,连接三脚架;
9、伟峰3750三脚架;
10、厚双面胶。
二、制作过程:
1、因为PVC管只有75mm,而物镜座套管内径90mm所以,用厚双面胶绑在PVC管前面,再套上物镜,就是上面材料部分的1和10处;
2、凤凰70300的望远镜外径刚好也是75,所以用75PVC的直连管将凤凰70300和75PVC管直接套上,后面在接入天顶镜和目镜,就是上图的4、5、6、7部分;
3、将2个抱箍装到主镜筒上,定好位置,下面装上铁片做的鸠尾板,再装到三脚架的云台上,上图的2、3、8、9部分;
这样,一个80900的天文望远镜简单的制作就完成了。
邹城一中天文爱好者系列之星空观测7自制天文望远镜

自制天文望远镜第一章望远镜基本原理1.1 天文望远镜光学原理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接近景物的凸形透镜或凹形反射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那块叫做目镜。
远景物的光源视作平行光,根据光学原埋,平行光经过透镜或球面凹形反射镜便会聚焦在一点上,这就是焦点。
焦点与物镜距离就是焦距。
再利用一块比物镜焦距短的凸透镜或目镜就可以把成像放大,这时观察者觉得远处景物被拉近,看得特别清楚。
折射镜是由一组透镜组成,反射式则包括一块镀了反光金属面的凹形球面镜和把光源作90 度反射的平面镜。
两者的吸光率大致相同。
折射和反射镜各有优点,现分别讨论。
O=物镜E=目镜f =焦点fo=物镜焦距fe=目镜焦距D=物镜口径d =斜镜1.2 折射和反射望远镜的选择折射望远镜的优点1.影像稳定折射式望远镜镜筒密封,避免了空气对流现象。
2.彗像差矫正利用不同的透镜组合来矫正彗像差(Coma)。
3.保养主镜密封,不会被污浊空气侵蚀,基本上不用保养。
折射望远镜的缺点1.色差不同波长光波成像在焦点附近,所以望远镜出现彩色光环围绕成像。
矫正色差时要增加一块不同折射率的透镜,但矫正大口径镜就不容易。
2.镜筒长为了消除色差,设计望远镜时就要把焦距尽量增长,约主镜口径的十五倍,以六吋口径计算,便是七呎半长,而且用起来又不方便,业余制镜者要造一座这样长而稳定度高的脚架很是困难的一回事。
3.价钱贵光线要穿过透镜关系,所以要采用清晰度高,质地优良的玻璃,这样价钱就贵许多。
全部完成后的价钱也比同一口径的反射镜贵数倍至十数倍。
反射望远镜的优点1.消色差任何可见光均聚焦于一点。
2.镜筒短通常镜筒长度只有主镜直径八倍,所以比折射镜筒约短两倍。
短的镜筒操作力便,又容易制造稳定性高的脚架。
3.价钱便宜光线只在主镜表面反射,制镜者可以购买较经济的普通玻璃去制造反射镜的主要部份。
反射望远镜缺点1.遮光对角镜放置在主镜前,把部份入射光线遮掉,而对角镜支架又产生绕射,三支架或四支架的便形成六条或四条由光星发射出来的光线。
DIY天文爱好者自己的望远镜

小型开普勒式折射望远镜制作方法制作方法a)选择物镜和目镜。
买来的物镜测定焦距,把物镜对着太阳,在镜片的另一侧放张白纸板,前后移动白纸板,使太阳在白纸板上成像清晰。
用直尺量出镜片到白纸板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镜片的焦距,为17.8厘米。
目镜的焦距已测得,是2厘米。
b)设计镜筒。
为了便于调节焦距,以适应视力不同的人观测,整个镜筒做成两节,一节是物镜镜筒,一节是目镜镜筒。
它们都用黄纸板(马粪纸)制作。
物镜镜筒的直径约等于物镜的直径,物镜镜筒的长度约等于物镜的焦距。
目精镜筒的直径约等于目镜的直径,目镜镜筒的长度比目镜焦距长50~80毫米。
目镜镜筒的外径等于物镜镜筒的内径,使得目镜镜筒既能插入物镜镜筒,又能贴得比较紧,便于前后调节焦距。
c)物镜镜筒的制作。
先找一根长度稍长于物镜焦距、直径约等于物镜直径的圆管做芯柱。
物镜镜筒用黄板纸条卷绕两三层制作。
先把黄板纸切成70~80毫米宽的纸条。
其中准备做第一层的黄板纸条,一面涂上墨,等墨干透后就可以卷镜筒了。
注意墨面朝里,以消除杂散光。
在芯柱上卷绕黄板纸条的时候,纸条一圈紧挨一圈,不能有间隙,也不能重叠。
在镜筒的两端和纸条的接头处,要用涂有浆糊或胶水的牛皮纸固定好。
第一层卷好后,在第一层外面涂上浆糊或胶水,然后卷绕第二层。
为了粘得更牢,第二层的黄板纸条里面也涂上浆糊或胶水。
第二层的卷绕方向和第一层相反。
第三层的卷绕方向和第二层相反,和第一层相同。
一般卷三层黄板纸就足够了。
镜筒的最外面糊上一层牛皮纸。
镜筒卷好后稍晾一会就要把芯柱抽出,然后竖直放在室内彻底晾干。
镜筒卷得比需要稍长一些,卷好晾干后再用锋利的刀截成需要的长度。
d)目镜镜筒的制作。
找一根直径约等于目镜的圆管做芯柱。
目镜镜筒的卷绕方法同物镜镜筒基本相同,但目镜镜筒的外径等于物镜镜筒的内径。
当目镜镜筒外径卷绕到已经接近物镜镜筒内径的时候,通过糊牛皮纸来逐渐达到要求。
e)镜片的安装。
这一程序较麻烦。
根据镜片和镜筒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制天文望远镜】自己如何制作望远镜图解天文望远镜DIY步骤如何自制望远镜望远镜实际上就是一个使远处的物体看起来变近的工具。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望远镜上有一个装置(物镜,也叫作主镜)可以收集远处物体发出的光,并将光线(图像)传到另一个装置(目镜透镜)的焦点处,后者会将图像放大并传到您的眼里。
按照以下的步骤,您就能自己在家里制作出一个简单的望远镜:两片放大镜——直径大约在2.5——3厘米之间(如果其中一片放大镜比另一片大些,效果会更好)一个纸筒——用纸巾或者礼品包装纸卷成筒状(长一些会比较好)胶带剪刀一把直尺、码尺或者卷尺印有内容的纸——报纸或者杂志都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组装望远镜:拿出两片放大镜和一篇打印好的文章。
将一片放大镜(大的那一片)放在您和纸之间。
文章上的影像看起来会很模糊。
将另一个放大镜放在您的眼睛和第一个放大镜之间。
前后移动第二片玻璃,直到印刷内容看起来非常清晰。
您将注意到文章看起来变大了,并且是倒立的。
请一个朋友帮助测量两片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在纸筒靠近前端开口处大约2.5厘米的地方剪一个槽。
不要将卷筒剪穿。
这个槽应能够容纳较大的那片放大镜。
在纸筒上再剪一个槽,这个槽与第一个槽之间的距离等于您的朋友所记录的距离。
这是放置第二片放大镜的地方。
将两片放大镜放在相应的槽上(大的放在前面,小的放在后面),并用胶带将它们固定好。
在较小的放大镜后面留大约1——2厘米的卷筒,将多余的卷筒剪掉。
用这个望远镜来看印有内容的纸张,以检查它是否制作成功了。
您也许要花点精力来确定两个镜片之间的准确距离,从而使图像能够聚焦。
您已经制作成了一个简单的折射望远镜!有了这个望远镜,您就可以用它来观察月亮、一些星团和地球上的东西(比如鸟)。
以上就是普通望远镜的制作方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制作更专业的天然望远镜。
【图解教程】自制天文望远镜自制天文望远镜记得小的时候,夏天的晚上常常停电,没电的晚上人们只能坐在门口乘凉,在美丽的星空下闲聊等待睡意的来临,在那漆黑的晚上,明亮的繁星显得异常的美丽,引人无限联想,好奇的心一直想弄明白,宇宙的深处有些什么奇妙的场景,有没有外星人,他们是不是比我们更加发达等等。
可惜在工业发达的今天,霓虹灯下再难看到那美丽的星空。
在那物资和信息匮乏的年代,一部天文望远镜就觉得好像好高科技一样,只有电视里那些科学家才能使用,而那些有能力自己制造望远镜的人更是像偶像一样令人敬佩,在今天这一切随着信息的高度流通,大家可以自己动手制做一架属于自己的天文望远镜,亲自领略一下那美丽的银河繁星和那壮观的河外星系,还有我们那些近邻,太阳系的各大行星。
记得第一次拥有望远镜的时候,还是在读小学,在一本科普刊物上看到有邮购望远镜镜片的套件,拿到套件后那个激动呀,真的没法形容。
也就是在那时制做了第一架属于自己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次看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天女座大星云、三叶星云、星团等。
说到望远镜,我们先来大略的说一说它们的分类,按光路来说总的分两大类,一类是折射式,一类是反射式,发展到后面,又多出一种折反射式。
先来说说开普勒折射式,它最低由两块凸透镜组成,它是望远镜的最早形式之一,它的视场大,可以观看很大的范围,比伽利略式(一块凸透镜加一块凹透镜组成)相对较窄的视场而言,使观察更加方便,而且保养也非常方便,只要镜片不损伤和划花,一般不用怎么护理,缺点是色差的产生,对观测造成的不便。
另一类是反射式,它最大的优点是没有色差,使成像非常的清楚,缺点是反射面在空气中的氧化,每隔三年左右要重新镀一次反射膜,不然随着反射率的下降,使观察的对像明显暗淡,对护理不便,退膜和重新镀膜对于一般的人而言是件相当困难的事,除非那些发烧级玩家,一般不会为了一块反射镜的镀膜而去采购那些硝酸银之类的化学药品,那类药品非常贵,一小瓶25克的都差不多在一百大洋左右,须知现在银子涨价了,一克的市场价在8元左右,不像2000年那时,认识人的可以拿到1块5一克,而硝酸银又是个见不得光的药品,保存不好会因为光照效果而全部变黑失效。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的是镜片材料易找的开普勒式的折射望远镜,这类望远镜也是最容易制作的,它没有太高的要求,视场较大,容易找到被观察对象,凸透镜在今天这个社会里也是比较容易找到的,不像反射式,凹面镜不是从厂家购买,就只能通过自己艰苦的磨制了,而且还不一定一次就磨成功。
我们这架望远镜是属于入门级的,它不能与那些高档的相比,但也能够满足一般的观察要求。
对提高对天文的兴趣和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首先是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因为是入门级的,为了保证画质和清晰度(即分辨率),我们不要一度的贪图追求放大倍数,宁愿小倍率清晰的观察对像也不愿意大倍率的摸糊的观察对像,那是对视觉的污辱。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一架30倍左右的望远镜,它能清晰的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最大的行星木星看起来像一小圆盘,在观测条件好的时候能看到它上面的大红斑,至于土星光环,如果你的镜片质量和手工制作做得足够好,在晴朗的夜空土星大距的时候,勉强能看到它周围有一些不寻常的东西,没错,那就是它的光环,一个令人激动的画面。
河外星系最著名的就要数仙女座大星云了,记得有一年,我用20倍的望远镜看,在它的周围看不到什么其它的东西,当换另一部放大45倍的来观察,在它的旁边发现了一个激动的画面,那有一颗慧星刚好运行到那里,长长的慧尾,非常漂亮,几分钟后可以看到慧星在视野中由星云的一侧移动到了另一侧。
材料:长焦平凸透镜一块,短焦平凸(双凸也行)透镜1-4块,纸筒(或用纸自己卷制),胶水等。
一、首先是物镜,口径在5厘米左右焦距在50-80厘米都行,主要是看各位能找到什么样的焦距,理论上口径越大焦距越长越好,能找到1米到1米2的更加好,这类镜片现在比较难找,不像以前,有邮购的套件,邮购一块口径10厘米焦距1米2的镜片还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现在不行了,没这类镜片邮购了,大家可以到网购上搜索一下,找一块焦距80厘米的镜片应该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我这部望远镜用的是一块口径5厘米焦距80厘米的平凸透镜,是以前邮购的,切记一定要平凸透镜,双凸和新月型的凹凸透镜不好,做出来的效果很差,主要是色差大和琦变非常厉害。
一块合用的镜片一般是口径和焦距比为1:8或1:15之间,比如口径为5厘米的镜片,按1:15来算,5X15=75厘米,我们这块是80厘米还是可以的。
如果按1:8来算即5X8=40厘米,意思是说一块口径5厘米的镜片,焦距在40-80厘米之间都是合用的,做出来的望远镜成像还是好的,低于或者超过这个范围太多做出来的望远镜成像就会很差了,就像你到二元店买一块口径10厘米的放大镜,它的焦距只有30多厘米这样,它的比例远远低于1:8的范围,只有1:3这样子,这种镜片是不行的,做出来观察到的图像琦变非常厉害,除非你只打算做一个给小孩子玩的玩具。
镜片我用白板纸(厚纸)来卷制外筒,主要是为了方便安装到物镜筒身上,卷的厚度由你所拥有的物镜筒内径来决定,卷到直径大小刚好放进物镜筒内为准。
如果你的物镜筒也是自己卷制的,那就可以省掉这一步了,直接把物镜筒卷到和物镜的直径大小一样即可。
物镜口径5厘米,要做一个3厘米的光栅,因为不是消色差镜片,色差还是有的,只能以牺牲口径的办法来消除了。
如果你从网上花个几百块钱弄一块消色差的镜片那这个光栅就可以省了,还不会牺牲口径的集光量。
物镜筒我是用一些硬纸筒来做的,大家可以到喷绘的地方去问人家要,这些废纸筒对于喷绘工场的人来说只是一些废物,占他工场的地方,你问他们要他们是非常没有意见的,而且还不用你花钱,相当于你帮他处理垃圾,呵呵。
用此种硬纸筒来做镜筒是非常不错的,有硬度还有一定的强度和吸潮性,有一些朋友可能会建议用白色PVC下水管来做镜筒,这种塑料管有强度又薄,做下水管很好,做望远镜不行,因为它光滑的内壁,加上是白色,对光的反射太厉害,通过透镜光会在内壁里造成多次漫反射,对成像的质量影响不是一般的大,而是毁灭性的破坏,在此奉劝大家一句,此法不可取,如果你一定要用此法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在内壁贴一层黑色的绒纸,如此一来就显得非常的麻烦。
我们这块物镜的焦距是80厘米,物镜筒的长度只能比焦距略短20厘米左右,因为每个人的视力不一样,我们还要制作一目镜筒来调节,以应对不同视力的人观看。
一般在工场得到的硬纸筒都比较长,大家可以用锯子根据镜片焦距来锯短纸筒。
接下来做目镜,此类镜片是大家最容易找得到的,几乎地摊上都可以买到,在这里我用的是修理钟表的那种放大镜,大家看过我发表的“自制复式生物显微镜”就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了,因为我做这个望远镜用的目镜和那个显微镜的一样,是通用的,当然,你也可以用其它的镜片,镜片的来源就是多种多样了,焦距用3厘米左右的两块可以组成一个焦距2.5厘米左右的复合目镜,如果要做到消色差,两片镜片的距离是单片焦距的三分之二,焦距可以缩短到原来单片焦距的四分之三,这个比例是在其它制作望远镜的书上看到的,但按我的经验,把两块镜片直接问隔三毫米左右,可以缩短一半的距离。
像图中这种大倍率放大镜用来做目镜也是非常不错的,它的放大倍率在5倍左右,焦距和修钟表的放大镜一样,在4厘米左右,用三块,其时用两块也是可以的,用一块也行,但放大倍率就小了,如果有单块焦距3厘米的镜片更加好,两块就可以了,把焦距做到2厘米左右就可以了,这样这部望远的放大倍数就是80厘米÷2.5厘米=32倍,如果目镜焦距做到2厘米,那么它的放大倍数就是40倍,如果你得到焦距为1厘米的放大镜,那这台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就达到80倍。
望远镜的放大倍率是物镜焦距除以目镜焦距等于放大倍数,我们不能为了一味的追求放大的倍数而忽略了成像质量,在口径相同的情况下,放大倍数越高,画面越暗,大倍数在白天观景和晚上看月亮还可以,看星星就没有必要了,就算你的放大倍数是200倍,从望远镜中看去仍然是一个小光点。
接下来我们要制作目镜筒,因为物镜筒我们用了喷绘材料的硬纸筒,目镜筒只能自己卷制来配合物镜筒了。
目镜筒用250克左右的白板卡纸(牛皮纸之类的厚纸也行)来做,多卷几层,达到一定的厚度,感觉有一定的强度就行了。
我一般是卷4-6层这样子,因为白板卡纸本身有一定的硬度,又方便卷曲,卷出来的镜筒有强度又带点弹性,非常适合。
卷好后可在内壁做一光栅,最好是几个光栅,根据镜筒的长度来制作,我做最多达到三个,即在目镜筒里隔几厘米就做一个光栅,这样子可有效的减少光在内壁的漫反射,令观察不再受到杂光的影响,对成像质量有很大的保障。
接着就做一个目镜接筒,主要是把目镜插入,方便更换不同焦距的目镜以组成不同的放大倍率。
目镜接筒可按图示方法来做,最后用胶水粘在目镜筒上即可,为了美观可在物镜筒和目镜筒的外面粘上一层音箱纸、墙纸之类的胶纸,颜色可以根据个人自己的喜好来粘贴,不一定要黑色,其时贴红木那木纹也是很好看的,或者银白色的铝箔纸也是不错的,不过本人还是比较喜欢传统的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