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历史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武汉作为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从武汉的起源、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详细介绍武汉的发展历史。

一、起源与初期发展武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摆布的新石器时代,当时这里是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汉逐渐形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

公元前223年,秦朝统一中国后,武汉成为了一个县级行政区域。

二、明清时期的繁荣明代和清代,武汉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

清朝时期,武汉成为了湖北省的省会,并且成为了长江中游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武汉的商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有名的商贸城市。

三、近代工业的兴起19世纪末,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社会的动荡,武汉开始迎来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1900年,武汉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开埠的内河港口城市,外国的商品和文化开始涌入武汉。

此后,武汉的工业迅速发展,特殊是纺织、造船和钢铁等重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四、抗战时期的重要地位在抗日战争期间,武汉成为了中国抗战的重要前线城市。

1938年,武汉保卫战爆发,中国军民英勇反抗日军的进攻。

尽管最终武汉失守,但这场战役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象征。

抗战胜利后,武汉成为了新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

五、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武汉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政府大力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武汉的交通、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特殊是武汉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中国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中心。

六、未来发展的展望未来,武汉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创造、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武汉还将加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文化魅力。

估计到2030年,武汉将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的创新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总结:武汉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湖北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概况

湖北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概况
四. 湖北的方言趣谈
课后思考题
1. 单项选择题:
1、“火烧连营七百里”是出自《三国演义》中的哪一此战役( ) A 赤壁大战 B 夷陵大战 C 官渡之战 D 兖州之战
2、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是( ) A 4月12日 B 4月13日 C 5月12日 D 5月13日
3、“中华诗祖”是指哪位( ) A 尹吉甫 B 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概况
章节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课后思考题
第一节 历史篇
一. 湖北名称的由来及其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
二. 湖北的历史发展年表简记
1. 先秦时代(旧石器时代——公元前221年)--湖北 2. 秦汉三国(公元前221年——公元280年)--湖北 3. 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1368年)--湖北 4. 明清(公元1368——1911年)--湖北 5. 中华民国(公元1911——1949年)--湖北 6. 新中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湖北
4、《六口茶》是湖北恩施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代表作之一( ) A 土家族 B 高山族 C 壮族 D 苗族
5、武汉方言中的“灶妈子”是指( ) A 灶王爷 B 土地公 C 媒婆 D 蟑螂
2. 简答题:
1.)请简述“筚路蓝缕”这一成语典故的来历及意义;
2.)请列举“楚文化的典型性特征”并加以举例说明;
3.)请简要介绍“汉川善书”;
三. 湖北著名的历史人物回顾
第二节 文化篇
一.“楚文化”纵览:
(一)楚文化的基本内容构成; (二)楚文化的历史发展简介; (三)楚文化的典型性特征;
二. 湖北的地方文学
(一)湖北文学的发展史纪要; (二)湖北的民间文学概述;

湖北省历史发展概况

湖北省历史发展概况
沙市、宜昌辟为商埠,制茶、烟草等加工工业发展起 来。 1904年京汉铁路通车、1918年粤汉铁路武汉到长沙段通 车后,武汉成为华中最大水陆交通枢纽,内地最大港 口。 同时建立近代工业,如汉阳兵工厂、汉阳铁厂,武昌 纺、织、丝、麻四局等,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 一。
1、湖广熟,天下足 明代,赢得了“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 2、李自成襄阳称王 李自成1642年(崇祯15年)李自成攻克襄阳、樊城、荆州,
夏禹时代→分天下为九州→湖北主要属荆州之域;
秦朝→分天下为46郡→湖北属南郡;
西汉→分全国为13州,湖北隶属荆州;
隋→荆州、一度称鄂州,故简称为“鄂”;
唐→分全国为12道→湖北属淮南道、山南道、江南道;
北宋初年,分全国为15路,湖北大部属荆湖北路 ,简 称湖北路,湖北之名即由此始;
元朝→分全国为11个中书省,湖北长江以北属河南行 省,以南属湖广行省;
4、天完国的兴衰
1351年,罗田人徐寿辉、麻城人邹普胜、及江西彭莹玉 在蕲州利用白莲教发动起义,以红巾军为号,以蕲水 (今浠水)为都城建立天完国政权。天完国设有完备的 行政机构和管军机构,有力推动了元末农民起义的进一 步发展。
(五)明清时期
明朝中后期,汉口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商业名镇之一。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由沿海侵入湖北,汉口、
隶属兵部; 土司职衔较高,由土家族大姓充任; 实行长官司与蛮夷司设制。
5、汉口的崛起与繁荣 明末清初,汉口与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齐名,
并成为明代“四大名镇” 6、沙市的崛起与繁荣 明代时,沙市已号称“十里长街”, 沙市商品贸易中最著名的是棉纺,“蜀客贾布江津,
抱贸者群相踵接” 7、太平天国在湖北 8、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楚庄王 问鼎中原----楚庄王 (4)求鼎索田----楚灵王 (5)吴起变法(楚悼王时期) (6)宣威盛世----楚宣王、威王 (7)公元前223年,楚灭亡 (8)公元前600年,楚国令尹孙叔敖修建了期思陂。期思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一、历史沿革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的省会,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港口城市。

武汉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已有人类在这一地区居住和繁衍生息。

后来,武汉成为了古代楚国的重要城市之一,楚国在这里建立了首都。

在明代,武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贸中心,吸引了大量商人和移民。

清朝时期,武汉成为了湖北省的省会,也是当时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和城市规模有限,武汉的发展相对较缓慢。

二、交通发展19世纪末,随着铁路的兴起,武汉的交通状况开始有所改善。

1906年,京汉铁路正式通车,将武汉与北京连接起来,使得武汉成为了中国的交通枢纽之一。

此后,武汉的铁路网不断扩大,连接了全国各地。

20世纪50年代,随着长江航运的发展,武汉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内陆港口城市。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武汉的港口成为了货物进出中部地区的重要通道。

此外,武汉还建设了地铁系统,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

三、工业和经济发展20世纪初,武汉开始发展工业,特别是冶金和造船业。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武汉的工业规模逐渐扩大。

20世纪50年代,武汉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涵盖了钢铁、汽车、化工等多个行业。

改革开放以后,武汉进一步加强了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

现在,武汉已经成为了中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武汉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四、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武汉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得到了重视,许多现代化的建筑物在武汉拔地而起,如武汉天地、江汉路步行街等。

同时,武汉还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如黄鹤楼、古琴台等,展示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五、教育和科技创新作为中国重要的教育中心之一,武汉拥有一批优秀的高等学府,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这些学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武汉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同时,武汉还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建设了一批科技园区和创新基地,吸引了众多的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

湖北省历史发展概况

湖北省历史发展概况
湖北省历史发展概况
歆洁
一、湖北名称的由来及行政区划变迁


湖北→因地处洞庭湖之北而得名 鄂→是因为自隋朝开始,湖北部分地区为鄂州 所辖。 荆楚大地→是因历史上湖北的主要地区属辖于 荆州,而战国时又属于楚国,人们习惯于把 ‚荆楚大地‛作为湖北的泛称。 荆→秦朝时楚作地名犯了秦始皇父亲的名讳, 遂改以荆山之荆称之,有时合称荆楚。


楚文化是楚人立国后在兼采[ 夏 ]文化和[ 三苗 ]] ]文化和[ 文化之长的基础上创造的。
课后练习

1、历史上湖北有哪些称谓 2、湖北在新石器时代有哪些文化遗存? 3、简述楚国的历史 4、简述湖北的三国文化 5、举例说明明清时期发生在湖北的历史事情 6、举例说明湖北有哪些历史名人


土司制度的特点: 不设流官政权,由当地土司管理; 只有武官衔号,没有文化衔号,由都指挥使领辖, 隶属兵部; 土司职衔较高,由土家族大姓充任; 实行长官司与蛮夷司设制。
5、汉口的崛起与繁荣 明末清初,汉口与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齐名, 并成为明代‚四大名镇‛ 6、沙市的崛起与繁荣 明代时,沙市已号称‚十里长街‛, 沙市商品贸易中最著名的是棉纺,‚蜀客贾布江津, 抱贸者群相踵接‛ 7、太平天国在湖北 8、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3、赤壁大战
《三国演义》全书120回,其中有72回涉及到湖北。 结局:赤壁大战后,孙、刘、曹三家瓜分荆州,从而奠 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历史进入了三国时代 。


4、夷陵大战
因发生在宜昌猇亭(xiāo)又称‚猇亭‛之战。 结局:夷陵之战,是决定吴、蜀两国命运的重要战 役。蜀军再无力东进,东吴确立了在荆州的统治。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的省会,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港口城市之一。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摆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以下是对武汉发展历史的详细描述。

1. 古代历史在古代,武汉地区是楚国的一部份,楚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国家。

公元前223年,秦朝统一中国后,武汉成为了秦朝的一个县。

随着朝代的更迭,武汉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交通中心。

2. 近代历史19世纪末,随着中国的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武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

1898年,武汉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开埠城市之一,外国商人和企业开始在武汉设立办事机构和工厂。

这一时期,武汉的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了中国的重要商业和工业中心之一。

3. 中华民国时期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武汉成为了暂时首都。

这一时期,武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

许多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事件发生在武汉,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解放战争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武汉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1946年至1949年,中国进行了解放战争,武汉再次成为了重要的军事战略地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武汉成为了湖北省的省会。

5. 现代化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武汉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

特殊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武汉的创造业、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子工业等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6. 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武汉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拥有发达的水陆空交通网络。

武汉天河机场是中国重要的国际机场之一,连接了世界各地。

武汉还拥有中国最长的江桥——长江大桥,连接了武汉市区和汉口。

7. 文化和旅游武汉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和旅游城市之一。

武汉拥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如黄鹤楼、古琴台、东湖等。

此外,武汉还有许多博物馆、艺术馆和剧院,展示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

总结:武汉作为中国重要的城市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武汉,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港口和交通枢纽之一。

它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变迁。

一、古代历史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约3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武汉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武汉附近的江汉平原上浮现了多个小国,如楚国、鄂国等。

这些小国的存在为武汉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三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武汉地区成为了三国之一的蜀国和吴国的争夺地。

蜀国的刘备曾经在武汉地区建立了石城,以巩固自己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而吴国的孙权也在武汉地区修筑了著名的赤壁城,以对抗蜀国的进攻。

三、近代历史19世纪末,中国开始面临外来侵略和国内混乱的局面。

1898年,武汉成为了长江上的一个重要商埠,并成为中国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

然而,由于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武汉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武汉成为了革命的重要据点之一。

1911年,武昌起义在武汉爆发,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开始。

此后,武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地区,吸引了众多的革命家和政治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汉成为了湖北省的省会。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武汉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许多重要的工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武汉设立,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现代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武汉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特殊是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武汉成为了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的交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国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连接了世界各地。

武汉还是中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多条高速铁路和铁路线路在此交汇。

此外,武汉还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遗产。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流高校在这里设立,吸引了众多的学子。

武汉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胜,如黄鹤楼、东湖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交通和商贸中心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武汉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以及近年来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古代历史:武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摆布的新石器时代。

在早期历史中,武汉地区是多个古代国家的边缘地带,包括楚国、秦国和汉朝。

在楚国时期,武汉是楚国的重要城市之一,楚王曾经在此设立都城。

秦朝统一中国后,武汉成为了重要的军事要塞和交通枢纽。

近代历史:19世纪末,武汉成为了中国的重要商埠和工业中心。

在清朝末年,武汉成为了洋务运动的重要基地之一,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设备。

此后,武汉的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之一。

20世纪初,武汉成为了辛亥革命的重要舞台。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在武汉发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开启了中国的新时代。

此后,武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之一,许多革命活动在这里展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汉成为了湖北省的省会城市。

在建国初期,武汉的工业和交通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成为了中国的重要工业城市之一。

现代发展:近年来,武汉经历了快速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特殊是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武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经济发展方面,武汉成为了中国内地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它拥有多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辟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武汉的创造业、汽车创造、钢铁、电子信息等产业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交通发展方面,武汉成为了中国的交通枢纽。

它拥有中国最大的内河港口,是长江航运的重要节点。

此外,武汉还拥有多个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便捷的交通网络连接了全国各地。

文化发展方面,武汉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它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拥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

武汉的博物馆、图书馆、剧院和音乐厅等文化设施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活动和人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时期,已采用鼓风竖炉炼铜,其性能好,冶炼温度 正好控制在1200度左右;
东汉初期,荆州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用水排鼓风冶炼铜 铁的技术;
江夏郡鄂县的铸铜业发达,成为南方的铸造中心;
汉代,南郡江陵县发明了新的船舶推进工具---橹,带动 了帆和舵的出现,是我国古代造船技术的一次重要变革, 英国人沃塞斯特称其为“中国发明中最科学的一个”。
湖北省历史发展概况
歆洁
一、湖北名称的由来及行政区划变迁
湖北→因地处洞庭湖之北而得名 鄂→是因为自隋朝开始,湖北部分地区为鄂州
所辖。 荆楚大地→是因历史上湖北的主要地区属辖于
荆州,而战国时又属于楚国,人们习惯于把 “荆楚大地”作为湖北的泛称。 荆→秦朝时楚作地名犯了秦始皇父亲的名讳, 遂改以荆山之荆称之,有时合称荆楚。
(三)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湖北地区
1、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
1975年底,在云梦县城西睡虎地第11号墓出土了 1100多枚竹简:
字体为隶书,工整端秀; 内容为秦朝法律文书和卜巫之类。 考古界评价:简文中法律部分是商鞅变法以来秦
法唯一的文字依据,也是世界上至今最早的法律 文本。
2、秦汉时期技术创新
5、武昌兴衰
222年,孙权迁都荆州江夏郡鄂县(今鄂州),并 改鄂县为武昌,取因武而昌之意。武昌之名由此 而来。
6、荆楚城市
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逐渐形成了3个中心城市: 江陵、襄阳、夏口
(四)隋唐和宋元时期
唐宋时,武汉即以商业著称,江夏城(今武昌) 和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并列为南宋 三大都会。
3、赤壁大战
《三国演义》全书120回,其中有72回涉及到湖北。 结局:赤壁大战后,孙、刘、曹三家瓜分荆州,从而奠
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历史进入了三国时代 。
4、夷陵大战
因发生在宜昌猇亭(xiāo)又称“猇亭”之战。 结局:夷陵之战,是决定吴、蜀两国命运的重要战
役。蜀军再无力东进,东吴确立了在荆州的统治。
楚庄王 问鼎中原----楚庄王 (4)求鼎索田----楚灵王 (5)吴起变法(楚悼王时期) (6)宣威盛世----楚宣王、威王 (7)公元前223年,楚灭亡 (8)公元前600年,楚国令尹孙叔敖修建了期思陂。期思
陂是中国最早的水利工程,比西门豹的漳河渠早200年,比 李冰父子的都江堰早360年。
夏禹时代→分天下为九州→湖北主要属荆州之域;
秦朝→分天下为46郡→湖北属南郡;
西汉→分全国为13州,湖北隶属荆州;
隋→荆州、一度称鄂州,故简称为“鄂”;
唐→分全国为12道→湖北属淮南道、山南道、江南道;
北宋初年,分全国为15路,湖北大部属荆湖北路 ,简 称湖北路,湖北之名即由此始;
元朝→分全国为11个中书省,湖北长江以北属河南行 省,以南属湖广行省;
熊渠:
楚正式兴盛 (东周)熊通楚武王 楚成王:
大国声威
楚庄王(孙叔敖) 楚悼王(吴
起变法)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七
雄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
楚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筚路蓝缕”创基业----熊绎 (2)熊渠封子为王、射石饮羽 (3)熊通自封武王、首创县制(春秋第一县----权县) (3)“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明朝→分全国为13个布政使司(习惯称13行省),湖 北除西南设置施州卫外,均属湖广行省;
清康熙3年→分湖广省为左右布政使司,康熙6年(1667 年),湖广左司改名为湖北省,右司改称湖南省,湖 北省历史上第一次定名,沿袭至今。
二、湖北历史概况
(一)原始社会时期 1、南方古猿 1970年,湖北建始县高坪乡龙骨洞发现了3颗南
“长阳人”——20世界50年代,长阳县发现
3、新石器时代文化
湖北相继发现了400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 可以概括为3种文化类型:大溪文化、屈家岭 文化、湖北龙山文化
大溪文化最早发现于重庆市巫山县大溪而得名, 所反映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 期。发展了1000多年,相当于我国传说中的神 农时期。
(二)夏商周时期
1、夏商文化的南进
夏朝时期,居住在湖北的是祝融部落集团和三 苗。
在祝融部落帮助夏人之后,侠文化南进影响到 长江之滨。
商灭夏,建立了中国第二个奴隶制度国家。
商都迁殷前后,湖北正式纳入了商的版图。
目前湖北境内发现了一些殷商文化遗址,最典 型的是武汉市黄陂区发掘的盘龙城遗址。
1、科举 “破天荒”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唐宣宗大中四年,荆 南应试的考生中终于有一个叫刘锐的考中了,总 算破了“天荒”。
2、草市的兴起 江陵、襄阳、鄂州为当时的三大商业都会
3、岳飞的北伐
南宋时期,抗金有三个战场,湖北地区为其中部 战场。
岳飞统帅中部战场10余年,以鄂州为基地组织了 四次北伐,并三次援助淮西战场,有力地支援了 全国的抗金斗争。
方古猿下臼齿化石,同时巴东县也收集到一颗南 方古猿下臼齿。表明湖北市全国首次发现这种化 石,且化石地质年代最早的省份。
2、旧石器时代文化
主要以“郧阳猿人”“石龙头洞穴遗址”“长 阳人”为代表。
“郧阳猿人”——郧县龙骨洞和郧西县白龙洞相 继发现了猿人居住过的洞穴遗址;
“石龙头洞穴遗址”——20世纪70年代,在大 冶市章山发现 ,与北京人基本同时;
3、新石器时代文化
屈家岭文化最早发现于湖北京山县屈家岭而得 名。
已有陶器制作和水稻种植;制陶业中的蛋壳彩 陶和纺织业中的彩绘纺轮,突出反映了屈家岭 文化的特征。
3、新石器时代文化
龙山文化是郧县请龙泉三期文化、天门石家河 文化、当阳季家湖文化等反映龙山文化某些特 征的统称。
龙山文化发现于黄河流域的一种原始文化,早 于夏商文化。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逐步解体、 原始社会逐步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历史特征。
(二)夏商周时期
盘龙城约建于公元前15世界,是我国迄今在长 江流域发现最早的商代古称之一,也是目前我 国发现的第二座最早的商城。
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表明,人类已经入较为 先进的青铜时代。
(二)夏商周时期1、楚国历史黄帝(孙)颛顼高阳
(重孙)祝融
(八支)芈姓
(商末周初)鬻熊
(第
四代孙)熊绎:楚子受封,正式建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