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行星地球专题二地球的运动习题(2021年整理)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行星地球专题二地球的运动习题(2021年整理)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行星地球专题二地球的运动习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行星地球专题二地球的运动习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行星地球专题二地球的运动习题的全部内容。

第二单元行星地球专题二地球的运动考点1 地球自转的特征[2013天津文综卷,9,4分]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B。

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下图示意10月1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阴影部分表示夜长)。

读图,完成下题。

2。

甲、乙、丙、丁四地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排序是()A。

甲>丁〉丙>乙B。

乙>丙>甲>丁C.甲〉丙>丁>乙D。

丁>甲>丙>乙[2018湖北荆州第一次质量检查,3—4]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北半球中纬度B。

北半球低纬度C。

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4。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考点2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下图中的阴影表示黑夜,C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零。

读图回答下题。

5.图示时刻()A.AC线两侧日期不同B.北京地方时为12时C.长春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渐增大D。

2020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

2020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

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一)工作情况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而是充满乐趣的。

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2022年中考地理复习之地球的运动习题(含答案)

2022年中考地理复习之地球的运动习题(含答案)

图10一、地球的运动考试方向-----自转:常考自转现象和经度差异。

公转:考二分二至点知识比较全面。

涉及二分二至日的名称,时间,直射点,昼夜情况,影子的长短与方向判断,现象。

二、地球运动之梳理地球的自转(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在北(N)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从南(S)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

(3)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4)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地方时的变化)、太阳东升西落、一天中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

地球的公转(如图)(1)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4)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正午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季节变化三、经典习题 读图,完成1-3题。

1.4月22日,地球公转到示意图中的A .a 段B .b 段C .c 段D .d 段2.下列关于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 .a 段时昼长夜短B .b 段时昼短夜长C .c 段时昼变长,夜变短D .春分时昼夜等长3.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 .太阳东升西落B .昼夜交替C .季节变化D .昼夜现象下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位置和此时地球上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10,回答4-6题。

4.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分别是A .自东向西、一天B .自西向东、一天C .自东向西、一年D .自西向东、一年 5.当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与下列哪个节日比较接近A .六一儿童节B .国庆节C .元旦D .教师节6.此时M 地的状况是A .处于冬季B .有太阳直射C .昼长夜短D .处于黄昏 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2021年3月5日,结束时间2021年3月11日。

读图完成7--9题。

7.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地球公转到图8中的( )A .a 段B .b 段C .c 段D .d 段8.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我国的昼夜长短情况( )A .昼短夜长B .昼长夜短C .昼夜等长D .出现极昼现象9.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小华出国旅游,他去这个地方气候炎热,四季如夏,不必带厚重衣物。

1.3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人教版(2024)上册

1.3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人教版(2024)上册

1.3地球的运动1.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B.地球自东向西公转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北京时间2023年2月10日00时16分,我国神舟十五号(由酒泉基地发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全部完成出舱任务。

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A.甲到乙之间B.乙到丙之间C.丙到丁之间D.丁到甲之间3.此日,常州昼夜情况是()A.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长B.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短C.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长D.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短图a为某年12月22日正午铜仁市某中学教学楼日影示意图,图b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每年冬至12月22日前后,铜仁市()A.昼夜等长,秋意渐浓,天气转凉B.昼夜等长,春回大地,乍暖还寒C.昼短夜长,是一年中获得太阳光热较少的时间D.昼长夜短,是一年中获得太阳光热较多的时间5.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正值北半球夏至日,地球位于图b中()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读太阳光照和地球上的温度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北温带B.②地终年寒冷C.③地有太阳直射现象D.北半球冬至日,④地终日不见太阳7.图示时刻()A.全球各地昼夜等长B.②地获得的太阳光热较③地多C.北京正处于夏季D.正是南极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候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A.一小时B.一天C.一个月D.一年9.关于地球自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比乙地更早看到太阳B.产生昼夜交替C.0点正在黄昏D.产生四季交替暑期,小杰开启了北京之行。

入住宾馆时,他发现大堂墙面上四个城市的钟表时间不一样。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造成四个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地壳运动D.生活习惯11.北京和东京的时间差异小,这是因为两地()A.经度相差小B.纬度相差小C.经度相差大D.经济差距小2023年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举行。

2020中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2020中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2020中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1、关于地球的自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B.从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顺时针C.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变化D.地球绕地轴自转,且每小时自转1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2--4题。

2、12月6日~7日进行考试,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甲、乙之间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D.丁、甲之间3、今天,石家庄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C.昼长夜短 D.无法判断4、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了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A.北京的小明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南非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B.全球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C.同纬度地区,位置相对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时刻早D.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不同季节长短不同5、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B.自转周期是一天C.产生了一年四季的变化D.形成昼夜交替现象6、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A.季节变化B.昼夜交替C.太阳东升西落D.昼夜现象7、以地球的自转方向为序,题中大洋排列正确的是()A.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8、一艘轮船,从东向西行驶,当它越过日界线后:()A.时间要增加1小时B.日期增加1天C.时间减少1小时D.日期减少1天9、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A.23.5°S B.赤道C.66.5°N或66.5°S D.23.5°N10、下列地点都在开阔平地建同一高度的南北两栋新楼,欲使北面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两楼距离间隔最小的是()A.120°E、40°NB.120°E、32°NC.90°W、66°34′ND.90°E、30°N1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转就是地球绕着太阳旋转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C.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天D.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12、造成图中同一时刻三地影长不同的原因是()A. 地球是球体B. 天气的变化C. 地球的自转D. 地形的差异二、综合题13、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初升高地理衔接同步训练:地球运动

初升高地理衔接同步训练:地球运动

初升高地理衔接同步训练:地球运动一、选择题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

读图回答1~2题。

1.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2.右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

完成3~5题。

3.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 )。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4.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

A.端午节B.劳动节C.国庆节D.元宵节5.在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

A.日本春光明媚B.北极出现极夜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图,回答6~7题。

6.图中数字分别对应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的是( )。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7.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⑤位置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这一天过后,北京的昼长变长B.这一天,地球公转速度最快C.这一天过后,北京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D.这一天过后,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

图甲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某同学拍摄的照片 ,据此完成8-9题。

8.站在图中四地观测该岛,观测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地点分别是()。

A. ①②B. ①③C. ④③D. ④②9.图乙是某同学在②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的北京时间最不可能是()。

A. 5:30B. 6:30C. 17:30D. 18:30下图中O点为北极点,弧EF是昏线,OG是某一日期界线,∠HOG=45°,回答10-11题。

10.图中另一条日期界线是( )。

A .135°W B.135°EC.45°W D.45°E11.此时完全处于夜半球的大洲是( )。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地球的运动一、单选题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与自转方向相反D.有时东有时西2.地理观测是学习地理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长春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学习小组每天12:00准时观测记录学校旗杆影子的长度,他们发现不同季节影子的长度不同,其原因是( )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地球形状D.地球大小3.从北京去南极考察什么时间最好( )A.1月1日B.4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今年的端午节是公历2021年6月14日。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今年端午节这天,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位于(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5.从今年端午节这天到夏至之间,黄石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A.白昼逐渐变短B.白昼先变短,后变长C.白昼逐渐变长D.白昼先变长,后变短6.泰安某中学的小明听爷爷述说夏日的星空: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这种现象主要与什么有关(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公转D.四季冷暖差异7.地球表面划分的五带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热带B.南温带C.寒带D.北温带8.刚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总因为倒时差而不适应,造成中美两国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C.地转偏向力的存在D.纬度的不同9.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举行,揭幕战在当地时间6月12日17时,北京时间6月13日4时准时开战,造成北京和巴西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公转运动B.昼夜长短的变化C.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D.地球自转运动10.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B.夏季日出时间比冬季早C.昼夜变化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11.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五四青年节B.六一儿童节C.七一建党节D.十一国庆节12.划分五带的最主要依据是( )A.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B.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C.有无极昼、极夜现象D.正午时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二、填空题13.人们根据各地获得 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是 .14.太阳光能直射的最南纬度是 ,最北纬度是 .1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

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1. “送走夕阳,迎来曙光……”这句话描述的自然现象产生的地理原因是( )A. 地球公转B. 地球自转C. 季节变化D. 气候变化“太阳大,地球小,地球围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

”据此回答2~3题。

2. “地球围着太阳跑”产生的现象是( )①昼夜交替②季节变化③昼夜长短变化④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⑤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3. “地球自个儿也在转”的方向是( )A. 自南向北B. 自北向南C. 自西向东D. 自东向西4. 我国于2012年9月20~25日在成都举办第13届西部国际博览会。

下列对于此会期间相关地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会期时处于北半球的冬季B. 会期正处于秋分C. 会期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 会期时北半球最热5. 图是某中学生通过测量绘制的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校园内的旗杆影子长度的简图。

该中学生所绘制的①②③图中,可能代表夏至日的是( )A. ①B. ②C. ③D. 无法确定6. 下面的四位同学来自世界各地,从自我介绍中判断来自热带的是( )A. “我来自四季分明的大草原……”B. “我最喜欢的活动是打雪仗、滑雪……”C. “我喜欢家乡的大海,喜欢大片的橡胶树林……”D. “我的家乡冬温夏凉,四季如春,到处繁花似锦……”( )7. 图为小光翻开日历看到的节气,此时太阳直射读图,回答8~9题。

8. 地球公转到a位置的时间是( )A. 3月20或21日B. 6月21或22日C. 9月22或23日D. 12月22或23日9. 青岛房屋内的光照面积S最大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大致位于( )A. aB. bC. cD. d10. 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A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2①冬季②夏季③昼短夜长④昼长夜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 图中,A、B、C、D四地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A. AB. BC. CD. D二、综合题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
地球的运动
一、选择题
1. “送走夕阳,迎来曙光……”这句话描述的自然现象产生的地理原因是(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季节变化
D. 气候变化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围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

”据此回答2~3题。

2. “地球围着太阳跑”产生的现象是( )
①昼夜交替②季节变化③昼夜长短变化
④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⑤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3. “地球自个儿也在转”的方向是( )
A. 自南向北
B. 自北向南
C. 自西向东
D. 自东向西
4. 我国于2012年9月20~25日在成都举办第13届西部国际博览会。

下列对于此会期间相关地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会期时处于北半球的冬季
B. 会期正处于秋分
C. 会期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 会期时北半球最热
5. 图是某中学生通过测量绘制的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校园内的旗杆影子长度的简图。

该中学生所绘制的①②③图中,可能代表夏至日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无法确定
6. 下面的四位同学来自世界各地,从自我介绍中判断来自热带的是( )
A. “我来自四季分明的大草原……”
B. “我最喜欢的活动是打雪仗、滑雪……”
C. “我喜欢家乡的大海,喜欢大片的橡胶树林……”
D. “我的家乡冬温夏凉,四季如春,到处繁花似锦……”
7. 图为小光翻开日历看到的节气,此时太阳直射( )
A.南回归线 B赤道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
读图,回答8~9题。

8. 地球公转到a位置的时间是( )
A. 3月20或21日
B. 6月21或22日
C. 9月22或23日
D. 12月22或23日
9. 青岛房屋内的光照面积S最大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大致位于( )
A. a
B. b
C. c
D. d
10. 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A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①冬季②夏季③昼短夜长④昼长夜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 图中,A、B、C、D四地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A. A
B. B
C. C
D. D
二、综合题
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
A. 昼夜现象
B. 昼夜交替现象
C. 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 四季变化
(2)从图中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A点,该行程全长约千米。

(3)该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 (重要纬线的名称),此时福建泉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这一天正午时分,泉州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图中图所示最相似。

(4)如图1-2-19所示,出现极昼的地区B所对应的温度带是( )
A. 南寒带
B. 北温带
C. 热带
D. 北寒带
参考答案
1. B
解析:“送走夕阳,迎来曙光……”这句话描述的是昼夜交替现象,该现象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

2. B
3. 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及地球自转的方向。

第2题,“地球围着太阳跑”说的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主要有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

第3题,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4. B
解析:本题通过事实材料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地理特征。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时间是2Ol2年9月20~25日,此时我国正处于秋季,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

9月20~25日,正值我国的秋分前后。

5. B
解析:本题通过物体影子的长短,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物体影子与太阳高度角成反比,物体影子越长太阳高度角越小,气温越低;相反,物体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大,气温越高。

夏至日时,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物体影子最短。

故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

6.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带的特征。

温带地区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比寒带多,比热带少,四季变化比较明显,“我来自四季分明的大草原……”说的是温带;热带地区终年炎热,不可能下雪;“我喜欢家乡的大海,喜欢大片的橡胶树林……”所述的“橡胶树林”是热带的经济林木。

7. A
解析:本题通过日历中节气的名称考查太阳直射情况。

日历中显示的日期是2012年的12月22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8. A 9. D
解析:第8题,据图可知: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是春分日,是3月20或21日;公转到b位置时,是夏至日,是6月2l或22日;公转到c位置时,是秋分日,是9月22或23日;公转到d位置时,是冬至日,是12月22或23日。

第9题,青岛房屋内的光照面积S 冬至日最大,这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位于公转轨道图中的d位置。

10. A
解析:本题通过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考查四季及昼夜长短情况。

通过图示可以看出,A处于北半球,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了极夜现象,故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季,昼短夜长。

11. A
解析:通过地球公转的相关特征,可以得出,在地球上纬度越低的地方,其昼夜的长短变化就越小。

A处于南纬20°,B处于南纬50°,C处于南纬60°,D处于南纬70°,故A 点的纬度最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

12. (1)B (2)4万 (3)北回归线昼长夜短 B (4)D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造成的。

第(2)题,主要考查了赤道的周长。

第(3)题,6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同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

第(4)题,五带由北向南依次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