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家堡铁矿床 最新版
唐家堡铁矿床

河北庞家堡铁矿矿床1.区域地质简介“宣龙式”铁矿分布范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怀安—赤城一线以南,花稍营—下花园—杏林堡一线以北地区,东西长130km ,南北宽154km ,面积约3900km 2。
2.矿区地质概括就宣龙式赤铁矿因其多分布于河北宣化、龙关地 区而得名,此类铁矿的中心地带集中在庞家堡,因此又称为庞家堡铁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4亿多吨,保有资源储量1.8亿多吨,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是海相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受矿床成因影响,宣龙式赤铁矿具有鲕状、肾状和豆状的特点,共伴生矿物复杂。
(见图1)2.1地层太古界桑干群:分布在矿区北部,岩性以强混合岩化片麻岩、变粒岩为主。
上元古界:为本区出露最广的地层,不整合于桑干群之上,自下而上分为: (1)常州沟组:厚170m 。
可分为二段:一段:砂页岩。
二段:石英岩段。
(2)串岭沟组:厚62m 、含铁矿层,可分为两段:一段:含矿岩段,由矿下砂页岩、含矿层、矿上砂页岩组成,厚27—30m 。
二段:页岩段为灰绿、浅灰色含钾页岩。
(3)团子山组:厚180m ,可分为两段。
一段:底部为含铁石英细砂岩及含粉砂泥质白云岩。
下部灰—青灰色中厚层—薄层图1 庞家堡铁矿地质图1.长城系白云岩 2.长城系石英砂岩 3.长城系砂页岩4.长城系石英岩5.太古界片麻岩 6.花岗岩 7.含矿层 8.实测及推测断层隐晶白云岩与紫红色薄板状含铁泥质白云岩互层。
上部青灰色中厚层隐晶—微晶白云岩、含叠层石白云岩,含砾屑白云岩和似竹叶状砾屑白云岩。
二段:燧石条带白云岩段。
上述三组地层统称为长城系,之上覆有震旦亚界南口系之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
(4)大红峪组:下部:硅质灰岩、厚180—200m 。
上部:钙质英砂岩,厚200m 。
(5)高于庄组:下部:燧石白云岩,厚250m 。
上部:灰白色白云岩,厚400m 。
南口系之上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等。
2.2构造“宣龙式”铁矿带分布区大地构造位置居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带宣龙复向斜的宣化向斜构造内。
《矿床学》实验报告

《矿床学》实验报告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所属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成绩:实验一岩浆分结矿床(陕西松树沟铬铁矿矿床)一、目的要求:1.初步掌握岩浆分结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及矿床特点。
2.了解矿床成矿作用与含矿岩浆分异作用之间的关系。
3.分析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及矿床形成机理,了解矿床的分布规律,指导找矿和矿床评价。
二、实验内容:陕西松树沟铬铁矿矿床标本:矿石:1-条带状铬铁矿、2-致密块状铬铁矿、3-稠密浸染状铬铁矿、4-中等浸染状铬铁矿、5-稀疏浸染状铬铁矿、6-星散浸染状铬铁矿矿体围岩:7-含斜辉橄榄岩、8-中粗粒纯橄榄岩、9-蛇纹石化橄榄岩、10-透辉岩蚀变岩:11-蛇纹岩、12-透闪石化蛇纹岩、13-滑石岩、14-蛭石岩超基性岩体的主要围岩:15-斜长角闪片岩次生作用产物:16-菱镁矿三、标本观察1.岩体围岩:注意岩体侵入围岩的岩石类型及其变质时代。
2.含矿岩体:注意根据主要矿物粒度认识细粒和中粗粒纯橄岩的特征,并根据矿物成分和含量区别纯橄岩和斜辉辉橄岩。
3.矿石:条带状构造:注意铬铁矿结晶粒度及组成条带在纯橄岩中的排列方向和规模判断是火成堆积或流动构造。
浸染状构造:铬铁矿晶粒大小、密集程度和在矿体产出的部位。
四、思考题1.超基性岩体的分布与大地构造的关系;2.岩体中岩相分带特点,各相间相互关系及矿化与岩相空间分布关系;3.岩体规模产状及其与围岩关系;4.岩浆分异矿体和岩浆贯入矿体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围岩的关系;5.矿体产状规模及其分布特点;6.分析带状构造矿石的成因。
参考数据:1.铬矿石工业要求原生矿工业品位:Cr2O3≥8~10%原生矿边界品位:Cr2O3≥5~8%砂矿工业品位:Cr2O3≥3%砂矿边界品位:Cr2O3≥1.5%2.铬铁矿:[(Mg,Fe)Cr2O3]含铬50~60%。
五、实验报告实验二岩浆熔离矿床(甘肃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一、目的要求1.掌握岩浆熔离矿床形成地质条件及矿床特点。
沉积型宣龙式铁矿床黄田铁矿矿

庞家堡铁矿床庞家堡铁矿床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是“宣龙式”铁矿的典型代表。
区域构造位置处在内蒙地轴与密怀隆起之间的燕辽沉降带内(图1)。
矿体产于长城系串岭沟组底部,矿体底板是细砂岩或砂质灰岩,顶板为黑色页岩夹薄层砂岩。
矿体一般有3~7层,与砂岩互层,构成厚10m的含矿带。
矿体顶板之上为大红峪组灰岩和钙质砂岩,底板之下为长城系石英砂岩夹层,常见波痕及交错层。
矿体呈层状、扁豆状或透镜体状。
矿石主要由赤铁矿组成,还有镜铁矿、石英、方解石和黄铁矿、绿泥石、磷灰石等。
矿石具有鲕状、豆状、肾状构造。
矿床规模一般为中、小型。
主要分布于河北宣化、龙关一带,故俗称“宣龙式”铁矿图1 庞家堡铁矿地质图1.长城系白云岩 2.长城系石英砂岩 3.长城系砂页岩 4.长城系石英岩5.太古界片麻岩 6.花岗岩 7.含矿层 8.实测及推测断层一、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地层1、太古界桑干群:分布在矿区北部,岩性以强混合岩化片麻岩、变粒岩为主。
2、上元古界:为本区出露最广的地层,不整合于桑干群之上,自下而上分为:3、长城系地层:(1)常州沟组:厚170m。
可分为二段:一段:砂页岩,底部为薄层含砾粗粒石英砂岩。
下部为白色薄层至中厚层石英砂岩、含铁细砂岩、薄层砂岩与黑色—灰色粉砂质页岩互层。
上部灰白色—灰黑色叶片状粉砂质页岩夹薄层状含铁细砂岩及粉砂岩。
二段:石英岩段,底部为薄层含铁细砂岩及粉砂岩。
下部为白色—粉红色中厚层中粒石英砂岩,交错层发育。
中部紫红色薄层含铁石英砂岩、长石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粉砂岩及粉砂质页岩,夹中厚层至薄层石英砂岩。
上部灰白—粉白色厚层中粒石英砂岩夹少量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通称大白石英岩)。
斜交层理及波痕发育。
具褐铁矿斑点,局部含砾。
(2)串岭沟组:厚62m、含铁矿层,可分为两段:一段:含矿岩段,由矿下砂页岩、含矿层、矿上砂页岩组成,厚27—30m。
矿下砂页岩:下部为薄层细砂岩、白云质粉砂岩互层,其上为灰白色厚层中细粒含铁石英砂岩、泥质铁质粉砂岩(通称小白石英岩),为铁矿层底板。
铁矿主要类型

二、矿床类型我国幅员辽阔,分布有从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各时代的各类岩浆(喷发)岩;沉积了从太古宙到第四纪各个时代的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系、火山沉积岩系、沉积变质岩系,为不同类型铁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我国目前具有工业意义的铁矿床,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型等6种主要类型,其中以沉积变质型最重要。
现介绍如下:(一)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这类铁矿床又称受变质沉积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太古宙、元古宙)古老的区域变质岩系中,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7.8%。
并具有“大、贫、浅、易(选)”的特点,即矿床规模大,含铁量低,矿体出露地表或浅部,易于选别。
主要分布于吉林东南部、辽宁鞍山—本溪、冀东、北京密云、晋北、内蒙古南部、豫中、鲁中、皖西北、江西新余、陕西汉中、湘中等地。
根据矿床中的矿石类型和含矿变质岩系的岩石矿物组合以及其他地质特征,又分为下列两大类。
1.受变质铁硅质建造型铁矿床典型铁矿床分布于辽宁鞍山—本溪一带,因此,一般称为“鞍山式”铁矿。
这类铁矿是受不同程度区域变质作用并与火山-铁硅质沉积建造有关的铁矿床。
大致与国外阿尔戈马型铁矿相当。
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多集中于2000~3000Ma)老变质岩区。
铁矿床主要产于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太古宇鞍山群、迁西群、泰山群、登封群、霍丘群及其相当的变质岩系中的不同层位;山西、内蒙古古元古界五台群、吕梁群及其相当的变质岩地层中,变质作用大多数属于绿片岩至角闪岩相,个别产于麻粒岩相中。
湖南、江西等省产于板溪群或震旦系松山群。
多数地区含铁变质岩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
受变质铁硅建造中铁矿层是多层的,也有1~2层的,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
矿层厚度一般几十至百米,最厚可达350m左右。
延长较稳定,个别矿层长可达几十公里以上。
矿床规模大多数为大型或特大型。
矿石中铁矿物与石英组成具有黑白相间的条带状、条纹状构造,变质程度高时,向片麻状过渡。
地质勘探类型和探矿工程密度和地质报告简析分解

1.铁矿地质勘探类型和探矿工程密度在铁矿地质勘探中,按照经济的原则使用探矿工程控制矿体,首要的是确定探矿工程密度。
依据矿体分布范围、规模大小、形态变化、构造复杂程度和矿石质量变化情况等,也就是按照控制矿体难易程度,将铁矿床划分为Ⅰ、Ⅱ、Ⅲ、Ⅳ四种勘探类型,然后分别不同勘探类型采用不同的工程密度布置工程,以控制铁矿体的变化和圈定矿体。
在我国铁矿地质勘探工作中,常常采用经验法、类比法、勘探线剖面精度分析法、稀空法、探采资料对比法确定勘探类型及勘探工程网度。
近年来开始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来确定矿床的勘探网度,其中地质类比法是经常采用的方法。
我国已知铁矿中,第Ⅰ类型有受变质沉积成因的南芬铁矿、海相沉积成因的庞家堡铁矿;第Ⅱ类型有岩浆成因的攀枝花铁矿,水厂、梅山和大顶铁矿因形态简单、品位变化小,也属此类型;第Ⅲ类型有大冶铁山、金岭、西石门、姑山铁矿等,一般是接触交代型和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第Ⅳ类型铁矿规模小,形态复杂,产状变化大,矿石质量和数量分布不稳定、不连续等。
2.铁矿地质勘探程度和深度铁矿勘探的深度要根据矿山建设和生产实际要求来确定。
根据我国当前开采技术条件,铁矿勘探深度一般为300~500m,垂深大于500m的矿体以稀疏钻孔控制其储量远景,为矿山总体规划提供资料。
铁矿勘探规范中所确定的深度,是按矿山开采下降速度每年10m深,服务年限30年计算的,因此从矿床露头起向下延深300m,即为矿床的勘探深度。
大型矿床勘探要分期、分阶段进行,防止过早勘探而造成浪费;矿床地质勘探应以探明矿山第一期设计规模所需要的各级储量为原则。
在铁矿地质勘探中,因要满足矿山设计对地质资料和矿产储量的需要,故对矿体不同部位应确定不同的勘探控制程度。
通常将铁矿储量划分为A、B、C、D 四个级别:A级储量供矿山编制采掘计划用,一般由矿山生产部门勘探;B级储量是地质勘探阶段取得的高级储量,分布于矿山建设的首采地段;C级储量是矿山设计的依据,其勘探工程密度较B级储量控制稀疏;D级储量是由稀疏探矿工程控制,只能作为矿山远景规划或进一步勘探的依据。
庞家堡铁矿矿床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和勘探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我们一行人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庞家堡铁矿进行实地实习。
庞家堡铁矿位于我国某省,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生产基地之一,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庞家堡铁矿的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和矿床类型;2. 学习和掌握铁矿勘探的基本原理和勘探技术;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4. 提高对矿产资源保护的意识。
三、实习内容1. 地质背景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庞家堡铁矿的地质背景进行了调查。
该矿床位于某构造盆地内,地层主要为古生界碳酸盐岩和碎屑岩。
矿区地层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格局。
通过对地质背景的调查,我们了解了该矿床的成因和成矿规律。
2. 矿床类型及特征庞家堡铁矿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主要由磁铁矿、赤铁矿和黄铁矿组成。
矿床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矿体规模较大,品位较高。
通过对矿床类型的认识,我们掌握了该矿床的基本特征。
3. 铁矿勘探技术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铁矿勘探的基本原理和勘探技术。
主要包括:(1)地球物理勘探: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的变化,寻找铁矿床。
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有磁法、电法、地震法等。
(2)地球化学勘探:通过分析地表岩石、土壤和水体中的元素含量,寻找铁矿床。
常用的地球化学方法有土壤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岩矿地球化学测量等。
(3)钻探:通过钻探工程,获取矿床的实物资料。
常用的钻探方法有浅孔钻探、深孔钻探和岩心钻探等。
4. 矿山环境与资源保护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矿山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庞家堡铁矿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
我们了解到,矿山在开采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收获颇丰。
以下是实习过程中的几点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亲身体验了铁矿勘探的全过程,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铁矿规范及应用

一、铁矿(一)性质和用途铁为银灰色的金属。
常见铁的化合物主要为正二价、正三价,个别为正六价,其中以正三价的化合物最稳定。
铁的熔点为1535℃,沸点3000℃,单质铁是具有光泽的白色金属,有铁磁性,是最重要的基本结构材料,其化学性质为中等活泼性的金属,在高温下易和氧、硫、氯等非金属发生强烈反应,易溶于稀的无机酸溶液和浓盐酸溶液中,金属铁能被浓碱溶液侵蚀。
铁是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铁矿石可冶炼成生铁、熟铁、铁合金、炭素钢、合金钢、特种钢等。
纯磁铁矿还可作合成氮的催化剂。
(二)铁矿物及铁矿石类型1、主要的铁矿物铁在自然界中,大多呈铁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含铁碳酸盐及含铁硅酸盐等矿物,但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磁铁矿Fe3O4含Fe 72.4%赤铁矿Fe2O3含Fe 70.0%镜铁矿Fe2O3 含Fe 70.0%菱铁矿FeCO3含Fe 48.2%褐铁矿Fe2O3·nH2O 含Fe 48—62.9%针铁矿Fe2O3·H2O 含Fe 62.9%2、铁矿石类型(1)铁矿石的自然类型①按组成矿石的主要铁矿物可分为磁铁矿石、赤铁矿石、镜铁矿石、假象赤铁矿石、钒钛磁铁矿石、褐铁矿石、菱铁矿石,以及由两种以上铁矿物作为主要组成的复合矿石等。
②按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的种类可分为石英型、闪石型、辉石型、斜长石型、石榴子石型、铁白云石型、碧玉型铁矿石等。
③按结构构造可分为浸染状、网脉状、条纹一条带状、致密块状、角砾状、鲕状、肾状、蜂窝状、粉状铁矿石等。
(2)铁矿石工业类型①炼钢用铁矿石:含铁量W (TFe)≥56%、有害杂质含量及块度均符合直接入炉炼钢质量标准的铁矿石,主要用于平炉、电炉(炼钢做氧化剂)、转炉(炼钢做冷却剂)。
②炼铁用铁矿石:含铁量W (TFe)≥50%[褐铁矿矿石、菱铁矿矿石扣除烧损后W(TFe)≥50%]、有害杂质含量及块度均符合直接入炉炼铁质量标准的铁矿石。
赤城小营沟铁矿简介(1)

赤城小营沟铁矿简介小营沟铁矿,是宣龙式铁矿的外围矿山,位于赤城县城南10多公里处,矿层呈走向东西,向南倾斜的层状,倾角60°左右,含矿带厚5—6米,自下而上可分四层,即1。
贫矿层,厚30Cm,由赤铁矿鲕粒和铁质砂岩组成;2。
鲕状矿层,厚1.5—2.5米;3。
肾状矿层,厚1.5米左右;4。
鲕状矿,厚30-50Cm.已知矿层总长3500米,平均厚3.5米,品位:贫矿30%左右,富矿40—50%,最高56%以上(深部),1960年冶金516队对此矿做了详查,施工钻孔15个,总进尺2300余米,求得C1+C2级总储量444.08万吨,其中C1级57万吨。
2001年开始建矿开采,现有采矿斜井一个,通风竖井一个,斜井主巷道长260米,已打三个(60米、90米、120米)水平采矿平巷;竖井井深160米,通风平巷一个。
矿山有正式采矿证及全部合法手续。
采出矿石无需选矿,直接出售,销路有二:一是卖给包头一炼铁厂,直接入高炉炼铁;二是销往唐山某钢厂,作为炼钢配料。
售价每顿260—320元(按品位论价)。
现地面存有采出的矿石万吨。
该矿已办好的手续有:采矿证一份,占地面积亩,有效期。
(列述其他手续和证明等)。
地表建筑除斜井口、竖井口各一个外,尚有办公、宿舍砖瓦房间,炸药库一个(包括砖瓦房间,炸药储存硐米),机器设备有。
总之,具备立即开工生产条件。
所谓的宣龙式铁矿为产于河北省西北部宣化(烟筒山)—龙关(庞家堡)一带的沉积型赤铁矿床,赋矿地层层位是长城系串岭沟组底部,矿体底板是细砂岩或砂质页岩,顶板为黑色页岩夹薄层砂岩。
矿体一般有3~7层,与砂岩互层,构成厚10m的含矿带。
矿体顶板之上为大红峪(或团山子)组灰岩和钙质砂岩,底板之下为长城系石英砂岩夹层,常见波痕及交错层。
矿体呈层状、扁豆状或透镜体状。
矿石主要由赤铁矿组成,还有镜铁矿、石英、方解石和黄铁矿、绿泥石、磷灰石等。
矿石具有鲕状、豆状、肾状构造。
矿床规模一般为中、小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庞家堡铁矿床
班级:0 2 1 1 1 1班
姓名:
学号:2011100413
围岩:
PJB—1 角闪石、斜长石片麻岩:灰黑色,片麻状构造。
主要成分为斜长石、角闪石和石英,斜长石,白色,粒度约为0.5~1mm,含量约为25%;角闪石为黑色,粒径约为0.5~1mm,含量约为75%;石英为灰色,具油脂光泽,粒径约为0.2~0.5mm.含量约为5%。
PJB-2 石英岩:肉红色(为含铁砂质沉积形成),砂质结构,块状构造。
石英含量在90%以上,石英:半自形,中细粒结构,具油脂光泽,粒径为0.2~0.5mm。
PJB-3黑色页岩(具波状):灰黑色,片状构造,其中可见波状结构。
泥质含量约为70%,炭质含量约为30%。
反映了动荡的水体沉积环境。
PJB-4 硅质灰岩:灰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成分为方解石。
方解石含量约为90%,硅质含量为10%。
中等硬度。
PJB-5交错层理石英砂岩:红褐色,泥质结构,具层理构造,可见交错层理和层状层理,反映了原岩在形成时受到了单向流水沉积作用和稳流沉积作用,为含铁泥质沉积物沉积形成,岩石中泥质含量大于80%,并因含铁呈现出红褐色。
PJB-6 板岩(具泥裂结构):红褐色,板状构造,变余泥质结构,内部发育泥裂结构,主要成分为泥质和粉砂质,并含有少量的含铁矿物。
标本侧面可见V字型的泥裂填隙物,可根据V字型判断地层层序。
矿石:
PJB-7 含铁质砂岩:浅红褐色,具层理结构,含铁层为明显的红褐色,与砂层相互间隔沉积。
砂粒粒径约为1.5mm左右,结构致密,含铁量高,沉积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等碎屑颗粒。
层状层理反映了相对平稳的化学沉淀环境。
PJB-8 鲕状赤铁矿:红褐色,鲕状构造。
鲕粒粒径约为1-2mm,鲕粒致密,鲕粒间为接触式胶结,胶结物为赤铁矿,结构致密,含铁量高。
在沉积环境动荡的浅海盆地中,成矿的胶体物(赤铁矿)质围绕砂粒、矿物颗粒或生物碎片呈同心环状沉淀,从而形成浑圆状的鲕粒,当鲕粒达到一定大小时便沉淀下来,鲕粒密集地固结在一起而成。
PJB-9 肾状赤铁矿:红褐色,肾状构造。
肾粒粒径约为1-2cm,肾粒为孔隙式胶结,胶结物为赤铁矿,隐晶质结构,结构致密。
在海水相对加深和相对稳定的环境中,铁锰质矿物呈半球状依次成层沉淀,并逐渐生长增大长成肾状。
PJB-10豆状赤铁矿:红褐色,豆状结构,豆粒粒径约为3-5mm,结构致密,可见裂隙被后期含铁矿物充填,表面被氧化成红褐色,为含铁矿物在沉积环境动荡的浅海盆地中,成矿的胶体物(赤铁矿)质围绕砂粒、矿物颗粒或生物碎片呈同心环状沉淀,从而形成浑圆状的鲕粒,当鲕粒达到一定大小时便沉淀下来,鲕粒密集地固结在一起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