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风》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阅读练习及答案(辽宁凌源2022年高一下3月)

辽宁省凌源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
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
《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
他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
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
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
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中引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
《春望》中,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
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
古诗词李白《古风五十九(其五十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古风五十九(其五十二)李白青春流惊湍,朱明①骤回薄②。
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
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③。
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
【注】①朱明,夏天。
②回薄,循环变化。
③葵藿,野菜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头两句,直抒胸臆,“流”和“骤”表现了时间流逝和季节变换之快。
B.诗中三四句,从“不忍”“何托”两个词可见诗人托物寄兴感叹人生的深意。
C.第五六句的意思是,夏雨过后,兰蕙在风中凋谢,葵藿在秋露中枯萎。
D.本诗语言质朴,寄寓了诗人热爱自然、珍惜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
15.李白的这首《古风》明显地受到《离骚》的影响,请从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中记载曾子的言论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接着把“任重”解释为“”,把“道远”解释为“”。
(2)韩愈《杂说》(四)中的“,”两句,以相马为喻说明了发现人才的人比人才更难得。
(3)《离骚》中表现诗人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情怀的句子是:“,。
”14.D (“寄寓了诗人热爱自然,珍惜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错,诗中没有体现出热爱自然,珍惜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
)15.①创作方法上明显地受到《离骚》中比兴手法的影响。
(古风)的前六句,写时序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引出下文“美人不我期。
草本日零落”的人生感概,这是兴的手法的运用,其中“兴”中有“比”,以“美人”喻当世的君主,以“兰蕙”“葵藿”“草木”自比。
(3分)②思想上沿袭了《离骚》中的“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本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所表现的时不我待、老之将至,怀才面见弃的思想感情。
(3分)16.(1)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练习含答案解析

诗歌试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5题。
酒泉子(唐)孙光宪空碛①无边,万里阳关道路。
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
绮罗②心,魂梦隔,上高楼。
注:①空碛(qì):空旷的大沙漠。
②绮罗: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这里指穿着绮罗缝制的衣服,即征夫的妻子。
1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首两句,大笔如椽,勾勒出一幅万里长征图。
但“空碛”“无边”“万里”也暗示征夫“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凉心情。
B.本词上片的后三句,用征夫的所闻、所见、所感来描写边塞行军情景和征途上的悲凉气氛,进一步烘托征夫的悲凉心情。
C.本词下片的“香貂旧制戎衣窄”是说征夫还穿着用貂皮制作的过季袍子征战,戎衣也显得瘦窄,说明战争时间很长了。
D.本词下片的“胡霜千里白”句为景语,映衬出征人由于裘敝衣窄难以御寒而引起的怀乡思亲之感,有开启下文的作用。
14.借景物描写表现一种特定的生活场景,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A.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B.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杨炯《从军行》)C.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王昌龄《塞下曲》)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15.有人评价这首词在写作手法上,最后三句深得《诗经·魏风·陟岵》言情法之妙,即“将两地相思之情,见于笔端”。
请结合《诗经·魏风·陟岵》,具体谈谈这种写作手法的妙处。
(7分)诗经·魏风·陟岵①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上慎旃②哉!犹来无止!陟彼屺③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上慎旃哉!犹来无弃!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上慎旃哉!犹来无死!注:①陟(zhì):登上。
岵(hù):有草木的山。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诗歌2 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含解析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栗.(lì)澹.(dàn)剡.(shàn)溪暝.(míng)B.屐.(jī) 渌.水(lù) 訇.(nōng) 天姥.(lǎo)C.霓.(ní) 扉.(fēi) 瀛.洲(yíng) 长嗟.(jiē)D.鸾.(luán) 悸.(jì) 青崖.(yá) 恍.(huǎng)然解析B.“訇”应读“hōng”,“姥”应读“mǔ”。
答案 B2.下面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瀛洲剡溪渌水荡漾青云梯B.层颠列缺丘栾石扉水澹澹C.倚石青冥訇然魂悸忽已瞑D.长嗟浩荡霹雳崩崔谢公屐解析B.颠—巅,栾—峦;C.瞑—暝;D.崔—摧。
答案 A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B.忽魂悸.以魄动(惊动) 失向.来.之烟霞(先前)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 虎鼓瑟兮鸾回.车(回旋、运转)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着) 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响)解析D.暝:天黑、夜晚。
答案 D4.下列诗句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B.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D.指如削葱根解析A、C、D三句为比喻。
答案 B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句,“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下面是分别描写它们的诗句,次序乱了,请选出符合上面排列次序的一组()①西当绝漠雄秦塞,东控深溟壮帝畿。
②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③翠岭千重包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
④海明日观三更晓,风动天门九夏秋。
⑤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A.①③④②⑤B.④⑤③①②C.④⑤②①③D.④①③②⑤解析泰山观日;华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衡山离洞庭湖不远;恒山在山西省浑源县,往西就是塞外;嵩山位于洛阳东南登封县境内,嵩山山势挺拔,层峦叠嶂。
李白《古风》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其四十九)
李白①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由来紫宫②女,共妒青蛾眉。
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
注:①李白少负不羁之才,志在济世。
初入长安,即作《玉真仙人歌》,欲见到玉真公主,希望陈诗于帝王之前。
其结果是未见仙容,反遭玉真侄婿张垍之冷遇,败兴而归。
李白自伤其才质之美,有不遇之慨,遂化用曹植《杂诗》“美人迟暮”之意写下此篇。
②紫宫:皇帝的居所。
8.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意思说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有着芙蓉一般鲜明美好的身姿。
B. “皓齿”代指清脆的歌喉,句意说她的清脆的歌喉最终没有发出声来。
C. “芳心”句中的“空”字用得巧妙,表现出女子有空闲时间保持情怀。
D. “归去潇湘沚”指回到湘江中的小洲上,目的是等待心上人寻觅而来。
E. “沉吟何足悲”表面上说不悲恸,其实是人生的大悲恸,是痛之至极。
9. 诗句“由来紫官女,共妒青蛾眉”发挥了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分”,有何暗示意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8. CD 9. 字面意思是由来已久宫内的宫女都嫉妒其中容貌姣好的,表现出佳人遭受闲厄则是“紫宫女”嫉妒所致,就像作者欲见到玉真公主却遭张堉冷遇一样。
暗示了自已怀才不遇与一群小人颗倒黑白、谄佞惑主不无关系。
抒发了作者一腔抱负不得施展的痛楚与苦闷。
李白《古风(其十五)》阅读答案

李白《古风(其十五)》阅读答案李白《古风(其三十一)》鉴赏古诗鉴赏0210 1042古风(其三十一)李白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欲知李白这一首诗的妙处,且先看诗中这一故事的由来。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镐池君。
因言曰:今年祖龙死。
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
使者奉璧,具以闻。
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
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
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
”另外,《汉书·五行志》引《史记》云:“郑客从关东来,至华阴,望见素车白马从华山上下,知其非人,道住,止而待之,遂至,持璧与客曰:为我遗镐池君,因言今年祖龙死。
”《史记》所载的故事前后比较完整,用了一百零三个字。
《汉书》抓住故事的中心,只用了五十个字,而且由于素车白马从华山而下这一点染,增强了神话色彩,但仍然只是文章,而不是诗。
李白翻文为诗,主要以《汉书》所载的故事为根据,写成了这一首诗的前六句。
其中第二句是原文所没有的,实质上诗人把原文凝炼为二十五个字,字数压缩了一半,却无损于故事的完整性,并且诗意盎然,诗情醰永。
这就不能不佩服诗人以古为新的手法了。
一起“郑客西入关”一句,为什么不依原文写为“郑客关东来”呢?这是因为是“关东来”只表明出发地,却不能表出目的地,而“西入关”则包括了“关东来”,平平五字,一石两鸟,极尽简括之能事。
第二句“行行未能已”原文没有的,诗人增添了这一句,便写出了郑客“行行重行行”的旅途生活,“未能已”三字则又点出了道远且长,言外还暗示秦法森严,行路程期有所规定,不敢超越期限的那种惶恐赶路的心情,就这一句平添了无限的情意,也就是诗之所以为诗。
接下去“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两句与文章的叙述次序恰恰相反。
这并不是因为受押韵的牵制,而主要是用倒笔突接的方法,先把鲜明的形象送到读者的眼前:“唉!来了一位白马神人!”然后再补叙原委。
古代诗歌赏析李白《古风碧荷生幽泉》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①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①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残零落。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15.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许多小人嫉妒他的德行而且诽谤中伤的两句诗是“,。
”明诗人正像鸟和鱼一样思恋着自然、自由的生活。
(3)苏轼的《赤壁赋》中的“,”两句,写出了作者坐着小船在茫茫的江面上任意飘荡的情景。
14.【答案】D 【解析】D项,“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说法错误,“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在诗中并不典型,更谈不上“充满”。
此诗节奏轻快,一气呵成。
故选D。
15.【答案】①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
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
②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
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而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
③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
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
【解析】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十六首。
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

李白《古风,(其三十九)》阅读答案集圣中学高二年级必修5语文过关卷姓名考号得分说明:本卷总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一、选择题4×3=121、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A、寂寥姓缪荒唐蓼蓝撩拨B、惆怅稠密田畴踌躇纱帱..........C、悻然杏仁刑法醒木荇藻D、长篙嵩峦缟素膏肓蓬蒿..........2、以下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A、对于会聚了全球智慧的世博会,一些人只是为了猎奇,心里数着进了多少馆,眼睛盯着盖了多少章,浅尝辄止,自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好看。
....B、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
C、生活中的困惑或许稍作点拨便豁然开朗,因此与会嘉宾积极主动,踊跃发言,珍惜这少....有的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时机。
D、xx年“嫦娥奔月”,xx年“神七”升空,xx年“夸父”方案??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xx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B、他制定了五年的防护林方案,由于对这个地区复杂的气候、水文、植被情况没有掌握清楚,最后还是失败了。
C、上海七宝中学印制本校学生季晓宇绘制的“绿色世博出行指南手绘地图”并进展发送,有关部门对七宝中学进展了极为严厉的处分,对此,人们评价不一。
D、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的开展,“二代”之间出现分化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开展的环境要确保公平、开展的共识要取得统一。
4、依次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好的一项()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
,这也就是和谐。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灰色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其四十九)
李白①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由来紫宫②女,共妒青蛾眉。
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
注:①李白少负不羁之才,志在济世。
初入长安,即作《玉真仙人歌》,欲见到玉真公主,希望陈诗于帝王之前。
其结果是未见仙容,反遭玉真侄婿张垍之冷遇,败兴而归。
李白自伤其才质之美,有不遇之慨,遂化用曹植《杂诗》“美人迟暮”之意写下此篇。
②紫宫:皇帝的居所。
8.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意思说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有着芙蓉一般鲜明美好的身姿。
B. “皓齿”代指清脆的歌喉,句意说她的清脆的歌喉最终没有发出声来。
C. “芳心”句中的“空”字用得巧妙,表现出女子有空闲时间保持情怀。
D. “归去潇湘沚”指回到湘江中的小洲上,目的是等待心上人寻觅而来。
E. “沉吟何足悲”表面上说不悲恸,其实是人生的大悲恸,是痛之至极。
9. 诗句“由来紫官女,共妒青蛾眉”发挥了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分”,有何暗示意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8. CD 9. 字面意思是由来已久宫内的宫女都嫉妒其中容貌姣好的,表现出佳人遭受闲厄则是“紫宫女”嫉妒所致,就像作者欲见到玉真公主却遭张堉冷遇一样。
暗示了自已怀才不遇与一群小人颗倒黑白、谄佞惑主不无关系。
抒发了作者一腔抱负不得施展的痛楚与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