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蜡的功能化研究
苯乙烯_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的研究

图 5 接枝率2w ( St) 变化曲线图
从图 5 可以看出 ,加入第二单体 St 后 ,初始 接枝率有较明显的提高 ,且接枝率随着 St 用量的 增加而增大 。这是由于 St 和 MA H 两者的竞聚 率 ( r) 很小 ,自由基单体极性度量值 ( e) 相差较大 , 容易发生交替共聚反应 ,在 PEW 大分子链上形 成 MA H2St 交替共聚物的接枝链 。而且与使用 MA H 单种单体相比 ,虽然直接连在 P EW 链段上 的 MA H 减少了 ,但参加接枝的 MA H 增多了 ,具 有活性的酸酐基团数目增加 ,所以接枝率有所增 大 ;但 St 用量过多时 ,MA H 趋于反应完全 ,接枝 率增加缓慢趋于平衡 。w ( St) = 5. 0 %为宜 。 2. 6 产品表征 2. 6. 1 红外光谱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 1 反应温度对 MAH 接枝率的影响 不同反应温度下接枝率的变化见图 1 , P EW
20 g , w (D TB P) = 0. 4 % , m ( MA H) = 2 g , t = 2. 5 h。
过长反应交联程度增加 ,致使在实验中常会出现 凝胶现象 。反应时间选择在 2~2. 5 h 较为合适 。 2. 3 w (引发剂) 对 MAH 接枝的影响
w (引发剂) 对接枝的影响见图 3 , m ( P EW) = 20 g , m (MA H) = 2 g , t = 2. 5 h , t = 143 ℃。
图 1 接枝率2温度变化曲线图
图 1 曲线表明 ,接枝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当 温度达到 143 ℃之后下降 ,温度过低时不利于引 发剂的分解 ,从而导致接枝率的降低 ,这是因为引 发剂分解需要一定能量 ,反应温度低于 130 ℃时 , 引发剂分解形成初级自由基的速度较慢 ,因而接 枝率较低 。而当温度过高时 ,引发剂分解产生的 初级自由基发生双基终止及诱导分解等副反应的 速率增大 ,从而使引发效率降低 ,因此接枝率亦下 降 。温度控制在 140~145 ℃较为适宜 。 2. 2 反应时间对 MAH 接枝率的影响
聚乙烯蜡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

聚乙烯蜡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蔡智敏【摘要】The polyethylene wax is a kind of PE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it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properties. In this paper, classification,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wax and modified polyethylene wax were introduced, and application of polyethylene wax as masterbatch dispersant, lubricant in plastics processing and solubilizer in wood plastic composite was discussed.%聚乙烯蜡是低分子量的聚乙烯,因具有优良的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聚乙烯蜡和改性聚乙烯蜡的分类、生产方法、性质,以及这些种类的聚乙烯蜡产品作为母粒分散剂、塑料加工润滑剂、木塑复合材料增容剂等在塑料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6页(P86-90,94)【关键词】聚乙烯蜡;性质;应用;塑料加工【作者】蔡智敏【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乙烯化工厂,辽宁抚顺 11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2聚乙烯蜡是指相对分子量在 10 000以下的低分子量聚乙烯,通常的分子量范围在1 000~8 000之间。
聚乙烯蜡具有优良的性能,在油墨、涂料、橡胶加工、纸张、纺织、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聚乙烯蜡化学稳定性良好,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分散性、流动性、脱模性,其软化点高、熔融粘度低,并且硬度高、耐磨性好,作为各种母粒的分散剂、聚烯烃加工的脱模剂、聚氯乙烯塑料加工润滑剂等,在通用塑料加工中应用广泛。
pe蜡用途

pe蜡用途一、PE蜡的化学特性及其影响PE蜡,即聚乙烯蜡,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PE蜡主要由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其主要成分是线性链状的分子结构。
PE蜡的化学结构与普通聚乙烯相似,但PE蜡的分子量较小,导致其物理和化学特性方面的差异。
PE蜡具有下列特点:1.稳定性:PE蜡具有出色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抵抗酸、碱、盐和各种溶剂的腐蚀。
PE 蜡在室温下也不会变质、发臭或分解。
这使得PE蜡成为许多工业和商业领域的理想选择。
2.润滑性:PE蜡能够减少难以在机械系统中滑动的表面的摩擦阻力,从而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
在润滑方面,PE蜡可以与其他树脂、油脂和溶剂混合使用,以增加其润滑特性。
3.热稳定性:由于PE蜡的高熔点和低粘度,它在高温和高湿度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性。
PE蜡的聚合度较低,不易在高温或高湿度下分解。
4.耐寒性:PE蜡的耐寒性能帮助包装保持强度和性能,防止包装在低温下碎裂。
以上特点使得PE蜡在多个领域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二、PE蜡在涂料行业中的应用PE蜡的添加量通常为0.1%-10%。
PE蜡可以与各种类型的树脂、溶剂、涂料添加剂混合并增加涂层的耐久性和柔性。
PE蜡还可用于印刷油墨中,可提高打印的清晰度和颜色的鲜艳度。
由于PE蜡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塑料行业中应用广泛。
PE蜡可用于改善塑料制品的表面润滑性、耐腐蚀性、抗紫外线性能、对碳酸酯等高沸点溶剂的抗溶性和耐氧化性等特性。
PE蜡能够混合各种类型的塑料树脂,包括聚氯乙烯、聚酰胺、聚酯、环氧树脂等,增强其性能,并提高产品的可加工性。
加入PE蜡会使聚氯乙烯的抗紫外线性能和抗臭氧性能得到提高,从而延长聚氯乙烯制品的使用寿命。
PE蜡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行业,通常用于制造食品包装膜、油泥纸和食品接触材料。
它可以提高食品包装的耐油脂性能、防水性和热封性能,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PE蜡的抗气味性能还可有效防止食品被其他异味污染。
PE蜡还可以用于制备各类可食用的蜡纸、蜡布和蜡烛等制品。
聚乙烯蜡物性指标和作用

聚⼄烯蜡物性指标和作⽤
聚⼄烯蜡(⽩⾊微珠状)物性说明牌号粘度(@150℃)熔点针⼊度热损失(250℃/30MIN)粘均分⼦量聚⼄烯蜡101300CP105℃2-4
<3%4000聚⼄烯蜡102200CP103℃2-4<3%3500聚⼄烯蜡103100CP103℃2-4<3.2%3000聚⼄烯蜡
201400CP105℃3-5<2%4500青岛集思聚⼄烯蜡特点根据⼴⼤客户对聚⼄烯蜡稳定性的急迫需求,青岛集思研发出四款聚⼄烯蜡
,特别针对市场普遍反映的聚⼄烯蜡的以下问题优化:批次稳定性不够,⼀批好⽤⼀批不好⽤;热稳定性不够,使⽤过程中烟⽐较⼤;分散性弱。
青
岛集思如何做到蜡不但好⽤还稳定严选原料,我们特有的经验和数据⽐对,深知原料的重要性;⼗⼏年的改性经验,始终从客户的使⽤⾓度出发,不
会为了利润丧失质量,因为我们知道⼀吨蜡质量不好会造成下游客户⼏⼗吨母料质量出现问题,带来巨⼤的经济损失;⾃有实验室,每批蜡必检。
现
已正式投放市场,欢迎⼴⼤客户索样!办公室地址:青岛市黄岛区珠江路1389号银领国际。
聚乙烯蜡的功能化研究进展

1聚 乙烯 蜡 的应用
聚 乙烯 蜡 根据 制造 方 法 的不 同 ,分 为 聚合 型聚 乙烯 蜡 和裂 解 型 聚 乙烯蜡 。前者 是 P E聚 合 时 的副产 物 ,后者 是 由 P E树 脂加 热 裂 解反 应 而得 。近 年来 随 着产 业 的发展 聚 乙烯 蜡 的产量 也 在不 断 增 加【 4 J 。 目前市 场 上聚 乙烯蜡 化 学性 能稳 定 、耐 磨性 好 、硬 度 高 、 结 晶度 高 ,其 不 同 的加 入 方式 和配 比可 赋 予混 合体 系 不 同的光 泽 改 变 ,应 用范 围十 分广 泛 ,主 要包 括 :道 路油 漆 的消 光剂 、塑 料 浓 色母 料 、功 能性 母料 、添加 剂母 料 、聚 烯烃 塑料 加 工分 散剂 、 脱 模剂 、 油墨 分散 剂 、耐 磨剂 、光 亮剂 ,聚氯 乙烯 塑料 加 工润 滑 剂 、热熔 粘合 剂 、地板 蜡 、汽 车 上光 蜡等 [ 4 - 6 ] 。现 简单 介绍 聚 乙烯 蜡 的几 个 主要 应用 方面 。 1 . 1聚 乙烯 蜡在 水性 涂 料 中的应 用 在 聚 乙烯 蜡 中加入 乳 化剂 ,乳 化成 乳 液后 ,加 入 到丙 烯酸 树 脂 中,可 以提 高树 脂 的亲 水性 ,并起 到防 粘连 、 防滑 、耐 污渍 的 作 用 。粘 连是 指漆 膜表 面 与外 界物 质 、漆 膜之 间 的相互 接 触而 粘 着 ,暴 露 在大 气 中沾灰 、沾污 以及 受压 而 粘合 。 同时 ,聚 乙烯 蜡 还 能产 生 抗划 伤 、抗磨 损 等 同步效 应 。 因为它 能够 降低 涂 层表 面 的摩擦 系 数 ,使物 体在 与 涂层 表面 接触 时 ,滑 动 的倾 向大 于划 伤 倾 向。聚 乙烯 蜡加 入涂 料 中 ,可使 涂膜 大 大减 轻受 摩擦 而 被抛 光 的倾 向 ,从而 保持 耐 久 的低光 泽性 。聚 乙烯蜡 对 于聚酯 类 涂料 有 明显 的消光 特 性 ,一般 加入 量 为 1%左 右 ;另外 ,聚 乙烯 蜡对 粉 末 涂料 熔 融水 平流 动性 有一 定 影响 ,可 以作 为调 整剂 使用 J 。 1 . 2 聚 乙烯 蜡在 石蜡 中的应 用 聚 乙烯蜡 可 以作 为石 蜡改 性剂 ,它 与 石蜡 、微 晶石 蜡 的相 容 性 好 ,可 以提 高石 蜡 的熔 点 、耐水 性 、透 湿性 、硬 度等 。特别 是 在 蜡烛 的生产 中,加入 一 定量 的聚 乙烯 蜡 可 以提 高石蜡 的变形 , 溢 流等 缺 点 ,使产 品的结 品变 细 ,克 服 了其脆 性 : 使蜡 制 品的硬 度 增 加 ,收 缩率 减 小 ;提 高 了蜡 烛 的耐热 性 和脱 模性 。同时 由于 聚 乙烯蜡 电性能 好 ,还 可 以用用 变压 器 、 电容等 电器 用 品 的绝缘 蜡 改性剂 。
功能化聚乙烯蜡配方工艺

功能化聚乙烯蜡配方工艺1. 引言功能化聚乙烯蜡是一种在化工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材料,具有多种优良特性,如低粘度、高熔点、抗氧化性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功能化聚乙烯蜡的配方工艺,包括原料选择、配比方法、加工过程和产品质量控制等。
2. 原料选择功能化聚乙烯蜡的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其可通过高压聚合或低压聚合得到。
在选择原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2.1 聚乙烯品质聚乙烯的品质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应选择具有一定分子量分布范围、适当结晶度和熔体流动性的聚乙烯。
2.2 功能化剂功能化剂可以改变聚乙烯蜡的表面性质和添加其他特殊功能。
常见的功能化剂包括硬脂酸、酰胺类物质等。
2.3 辅助添加剂辅助添加剂可用于调节产品的流动性、增加耐热性等。
常用的辅助添加剂有抗氧化剂、稳定剂等。
3. 配比方法功能化聚乙烯蜡的配比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3.1 重量配比根据各原料的重量比例进行配比,可以较为简单地控制原料的投入量。
3.2 体积配比根据各原料的体积比例进行配比,适用于密度相近的原料。
3.3 摩尔配比根据各原料的摩尔比例进行配比,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化学反应过程的情况。
4. 加工过程功能化聚乙烯蜡的加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预处理将聚乙烯颗粒与功能化剂、辅助添加剂等混合均匀,并进行预处理,如除湿、干燥等。
4.2 熔融将预处理后的混合物投入到加热设备中,使其熔融成液态。
4.3 混合在熔融的聚乙烯蜡中加入其他原料,如颜料、填料等,进行充分混合。
4.4 冷却将混合物冷却至固态,并进行适当的冷却速率控制,以获得所需的晶体结构。
4.5 粉碎将冷却后的聚乙烯蜡进行粉碎,以得到所需的颗粒大小。
5. 产品质量控制为确保功能化聚乙烯蜡的产品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常见的控制指标包括:5.1 熔点通过测定样品的熔点来判断其晶体结构和纯度。
5.2 粘度通过测定样品的粘度来评估其流动性和加工性能。
5.3 密度通过测定样品的密度来评估其物理性质和含杂质情况。
聚乙烯蜡的合成及应用

作者简介:宋坤(1996-),男,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聚烯烃材料。
收稿日期:2019-09-25聚乙烯蜡(PEW )是一种聚烯烃合成蜡,一般指相对分子量小于10 000的均聚聚乙烯,广义上强度和韧性较差而不能作为单一材料加工的乙烯聚合物都可称为聚乙烯蜡。
聚乙烯蜡软化点高,熔融黏度低,化学稳定性好,且润滑性和流动性好,作为加工助剂广泛应用于PVC 管材、薄膜、线缆和其他塑料橡胶产品中,提高产品的加工性能并同时改善成品外观。
1 聚乙烯蜡的制备方法聚乙烯蜡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聚乙烯裂解法,将聚乙烯树脂高温裂解为低分子量的聚乙烯蜡。
第二种是副产物精制法,收集乙烯聚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量组分副产物,提纯得到聚乙烯蜡。
第三种方法是乙烯合成法,以乙烯为原料直接合成聚乙烯蜡,根据其聚合机理和使用的催化剂种类不同,又可分为自由基聚合、齐格勒-纳塔(Z -N )催化聚合、茂金属催化聚合等。
1.1 裂解法制备聚乙烯蜡裂解法是国内生产聚乙烯蜡的主要方法,将高分子量的纯净聚乙烯或废旧聚乙烯塑料高温裂解为聚乙烯蜡,其产品质量和性质(如硬度、熔点和表观颜色等)受裂解原料来源影响较大,裂解法工艺较简单,原料来源丰富,操作成本低,可实现废旧聚乙烯的再利用,经济效益良好。
但裂解过程难以控制,产物分子量分布较宽,聚乙烯蜡质量难以控制,多有黑点产生,在色母粒等中低端的应用中比较流行。
现有的裂解工艺包括热裂解、溶剂辅助裂解和催化裂解,其中以热裂解最为简单,只需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即可制得聚乙烯蜡产品,但是需要相当大的能耗。
北京化工大学薛平等人,进行了单螺杆挤出机高温裂解PE 树脂制备聚乙烯蜡的研究,在挤出机与冷却罐之间的连接管上增设加热器,使物料在其中受热裂解,最佳裂解温度为420 ℃,实现了裂解PE 树脂制备聚乙烯蜡的连续生产。
张建雨等人研究以Al -MCM -48为催化剂,在高压釜内催化废旧聚乙烯裂解制备聚乙烯蜡,反应温度为360~380 ℃,反应时间4 h 。
聚乙烯蜡的生产及应用

表 1 蜡的规格
熔点 2 O 。 C 时的密度 8 0 一 l 1 0 ℃ 9 6 0 - 9 8 0 k g / m
1 聚 乙 Leabharlann 蜡 的种 类 最大链 长( S E C 、 3 5 — 4 5 碳 原子 聚 乙烯蜡的生产有 三种途径 , 一般有聚合法 ( 高压 、 低压 ) 、 裂解法 和聚乙烯生产 时产生 的副产 。 均一性指数 M w / Mn : 大约 1 . 5 聚合法就是 用乙烯直接聚合成聚乙烯蜡 。 1 4 O ℃的动力粘度 5 0 - 2 O 0 o m P a 0 裂解法就是用纯净 的聚乙烯树脂 或废 旧塑料裂解制得 聚乙烯蜡 . 分 子 量 5 0 0 - 1 3 7 o o mP a 0 其产品性能较低 , 成本较高 。 国外于 2 O 世纪 5 0 年代初开始工业化生产 聚乙烯蜡 . 国外三分之 二 的聚乙烯蜡 由小分子 聚合而成 . 三分之一 的聚 乙烯蜡 由聚乙烯生产 3 市场 需 求 及 应 用 时产生的副产而得 。国外的生产厂家 主要有德 国的 B A S D公 司、 伊士 聚 乙烯蜡产品属精细化工产 品。 主要用于石油、 化工、 轻工 、 纺织 、 曼公 司、美 国的 A L uE D ——S I G N A L公 司、 c h e mi c a k l 公 司 .德 国的 造纸等工业的低分子量聚乙烯蜡一直很紧缺 .国内虽有厂家生产 . 但 h o e e h s t 、 b a s f 、 b e b a 、 c h e n和 C o r p o r a t h o n , 日本 的三样化成株式 会社 、 日 产量远远跟不上需求 . 目 前 只能靠进 口补充 , 其价格坚挺 。因此开发 、 本 的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的石油化学 、 日 本 的三菱化工 、 安源 扩大聚 乙烯蜡的生产 , 十分迫切 。 油脂 、 台湾的德谦 等 3 . 1 聚 乙烯蜡用做色母 粒分散剂 我国聚乙烯蜡 的生产方法只有两种: 裂解法和 聚乙烯生产 时产生 中国的色母粒市场上聚乙烯蜡 主要有三种类型 : 的副产。 A —— 聚合型 : 用 聚合技术 生产 的低分子量聚 乙烯 。以霍尼韦尔 我国聚乙烯蜡大部分厂家采用裂解法生产 . 目 前 国内生产 聚乙烯 公 司为代表的一些国外公司为主要供应商 。由于分子量分布窄 、 质量 蜡较大 的生产厂家有上 海金山金星塑料厂 、北京 化工 大学精细化工 稳定等一系列优异性能 占据着色母粒 的高端市场 跨国公 司在 中国的 厂、 北 京助剂二 厂 , 北京化 工大学乳 山联 营化工 厂、 营 口市康 如化工 色母粒企业 以及 国内色母 粒核心企业使用聚合蜡或进 口蜡的较多。 厂、 广州龙辉化工厂 、 青 岛宏信塑料有 限公 司。 B ——裂解型 : 用成 品聚 乙烯裂解为低分子量聚乙烯 。 北京化工大 以大庆、 扬 子、 燕 山聚合物副产物为原料 , 精制生产 的低分子量聚 学 的化大 天荣公 司是 这一技术 的典 型代表 . 但 由于价格偏 高 . 因而在 乙烯 , 含杂质 多而其价格低廉 市场 占有率上受到一定冲击 副产 中只有采用 巴塞 尔技术的聚乙烯生产 时产生 的副产纯度最 c ——副产物型 : 以大庆 、 扬子 、 燕 山聚合物副产 物为原料 , 精制生 高, 性能最优 。 目 前可调研到的国内采用 巴塞尔技术的规模较大 的聚 产 的低分子量聚乙烯。 其价格低廉 . 一般用于低端色母 粒产品. 江 阴一 乙烯装置有吉林石化公 司、 抚顺石化公 司大 乙烯项 目和成都大 乙烯项 带有许多小 型的聚乙烯蜡生产厂 . 也从 韩国 、 泰 国进 1 : 3 同类型的蜡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反应时间 ! 对接枝率 " 的影响
虽然叔碳原子更多,但由于存在着甲基的 位阻效应及其结构规整性,因此其接枝反 应更难进行,接枝率明显比聚乙烯蜡低 " #$% 聚乙烯蜡 6 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物合 成分析 以 7(01 作为接枝母体接枝聚乙二醇 单甲醚,采用二甲苯作为溶剂, 7(01 在 二甲苯中的浓度为 !, ( 18, ) ,在 反 应 进 行过程中,溶液一直澄清透明,说明反应过
[(, #] 择 *
本文以马来酸酐为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通过溶液接枝的方法将其连接于聚乙 烯蜡的碳链上,并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为接枝母体,利用马来酸酐与聚乙二醇单甲 醚 (.3:93) 的反应活性,使 .3:93 接枝 .34 成为可能 * 本文作为聚乙烯表面改性的前 体工作,合成了添加型聚乙烯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 以期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提高 .3 的 表面张力,最 终 达 到 提 高 .3 表 面 的 着 色 性、粘 合 性、涂 层 特 性 及 生 物 相 容 性 的 目
图#
表面改性的精细模型
合成具有高表面活性的聚合物 ! 由于所选用的 $% 蜡具有与本体树脂相同的链段,可望 大分子表面改性剂与本体体系具有良好的粘合力 ! 同时,具有亲水特性的马来酸酐、聚 乙二醇侧链的引入,依据共混改性模型,可望大大提高改性体系的表面染色性、粘合 性、涂层性能等表面二次加工性能,并进而改善材料与其它树脂的相容性 ! 此外,由于 聚乙二醇的亲生物体特性,通过上述途径获得的材料,与人体组织结构具有相同的微观 特征,可望获得具有抗凝血及亲机体方面的性能 ! 通过对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的条件实验,一方面获得具有较好改性效果的接枝 率,另一方面也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获得的最终改性剂具有明确的序列结构,通过其 特定结构的表征,了解改性剂的微观迁移特性,为添加型表面改性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 据和实用参考 ! &’&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的合成分析 &’&’# 马来酸酐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图 & 示出 $% 蜡与马来酸酐接枝体系随 单体浓度变化的趋势 ! 根据图 &,在实验 条件 ( ! ($)为 #’"* ,反应时间为 +,,反应 温度为 #&-. ) 下,开始阶段,产物的接枝 率随着 /0 的用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接枝 率增大到某一最大值时,随着 /0 用量的 进一步增大,接枝率反而下降 ! 这是由于 引发剂用量一定时,引发剂分解产生的初 级自由基进攻 $%1 大分子链所产生的接枝
[#] 证实产物中存在 0—1— 0 基团 ,也表明聚合物已接枝上聚乙二醇单甲醚 - 此外,曲
线 % 中还存在着 ! #23%& ’ ! 和 ! "#$%& ’ ! 吸收峰,说明所制得的聚乙烯 4 聚乙二醇单甲醚 接枝物中仍然存在未开环的马来酸酐,仍然有部分酸酐未反应 -
3
结
论
!)探索了马来酸酐用量、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当 ! 5*1 6 !728 ,反应温度 为 !$/9 ,反应时间为 3:,酸酐用量为原料的 3/8 时,接枝率最高; $)对比实验表明,聚乙烯蜡接枝马来酸酐的接枝率高于聚丙烯蜡; 3)通过马来酸酐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反应性,合成了新型大分子表面改性剂聚乙 烯 4 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物; ;)红外分析证明,马来酸酐和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于聚乙烯蜡分子链上,并且马 来酸酐以单个的形式进行接枝 参考文献: [!] 吴今坤 - 聚烯烃的表面改性 [ <] - 化工新型材料,!==>,":! ? # [$] 李颜,杨国明,李燕 -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的研制 [ <] (>) :!# ? $/ - 精细石油化工,$///, [3] @A 5BCD, 0:ACD E 0- (FGHB% FC:IJKBJH &LJBMBHJ NLGINKLNIGHCH ,BO: %LCOKLGGF.GH &LGH%AGFK POKA%OAKH: QH, [ <] PICO:HOB% KLAOH RBF .LKFCHSOHK&BCFOHJ NLGINKLNIGHCH - (F%KL&LGH%AGHP,!==#,3:2=;3 ? 2=;> [;] TLLRHK 5 UH, HO FG- (LGH%AGFK %:FKF%OHKBVFOBL& LM &FGHB% FC:IJKBJHSMAC%OBLCGBVHJ NLGINKLNIGHCH [ <] - <LAKCFG LM *LGI&HK W%BHC%H:*FKO ):*LGI&HK 0:H&BPOKI,!==2,33:#$= ? #;$ [2] 陈旭东,许家瑞 - 高分子表面改性的分子设计 [ <] (;) :22/ ? 22; - 功能高分子学报,!==#,!! [>] 章苏宁,娄丽颖,顾明初,等 - 马来酸酐溶液法接枝无规聚丙烯的研究 [ <] - 功能高分子学报, (;) :;!= ? ;$$ !===,!$ ["] 高忠良,陈连周,王润衍 - 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 <] ( $) :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 != ? $> [#] 齐力,马战宇,等 - 乙烯 4 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的合成及表征 [ <]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 工程,!==#,!; (;) :3! ? 33 -
!""# 年 %% 月 !"# $ !""#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 /(0#1’20.3(!).&’)* ,401(41)
第 %& 卷 第 # 期 5"* 1%&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聚乙烯蜡和聚丙烯蜡同等条件下的接枝率
程中无交联现象 " 其原因主要是:在稀溶液中反应, (01 的接枝率不高,马来酸酐接枝 物各分子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并且二甲苯是两者较好的溶剂,可以避免交联的产生 " 同 时,过量聚乙二醇单甲醚的使用也可降低由于其样品中所含微量的双官能团聚乙二醇所 引起的交联 " #$& 接枝物红外光谱的表征 图 + 所示为样品在 &.. < & ...=> ? * 的红外吸收谱图,其中 @ 是 (01 的红外吸收谱图, ( 7(01) 的红外谱图, = 是聚乙烯 6 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物 A 是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 ((019:9(0;70) 的红外光谱图 " 由图可知,与原料聚乙烯蜡相比,马来酸酐接枝物在 * !+*=> ? * 和 * 5!#=> ? * 出现了吸收峰,其中 * !+*=> ? * 是环状酸酐上羰基的不对称伸缩振
##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B 卷
大分子链,引起某些薄弱环节发 生 断 链,
[!] 生成链自由基,使接枝率降低 "
#$#$% 聚乙烯蜡与聚丙烯蜡接枝率的比较 图 & 是同等条件下 ( ’() 浓 度 *$+, ,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 ) (01 和 ((1 的接枝率比较图 " 由图 & 可知,聚乙烯蜡 的接枝率明显高于聚丙烯蜡 " 一 般 说 来, 叔碳的 23 结合能 4 仲碳的 23 结合能 4 伯
聚乙烯蜡的功能化研究
石旭华,卢肖宜,陈汉佳
(汕头大学化学系,汕头 +%+",()
摘
要:以马来酸酐作为反应单体,在隔氧的条件下,以 -./ 为引发剂,采用溶液接枝的
方法在聚乙烯蜡上接枝马来酸酐 * 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不同马来酸酐浓度对接枝率的影 响,对同等条件下聚乙烯蜡与聚丙烯蜡的接枝率进行比较 * 实验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 为原料合成了聚乙烯 0 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物,采用化学滴定法对聚合物的接枝率进行测 定,同时利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 * 关键词:聚乙烯蜡;马来酸酐;聚乙二醇单甲醚 中图分类号:/,(%1( 文献标识码:2 文章编号:%""%$#!%’ (!""#) "#$""%&$"+
图& 马来酸酐浓度 ! 对接枝率 " 的影响
点数相对固定,产生的 $%1 自由基浓度也一定,增大 /0 的含量有助于提高其与大分子
[2] 自由基的碰撞几率 ,接枝率随之上升 ! 当 /0 用量达到一定值后,增加其用量,其与
初级自由基的碰撞频率增大,促使初级自由基消耗生成单体自由基,并产生笼蔽效应及 其它副反应,引发效率下降,从而导致接枝率降低 ! &’&’&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图 + 所 示 是 $%1 与 /0 接 枝 体 系 ( ($) 浓 度 为 #’"* , /0 浓 度 &"* ,反 应 温 度 反应时间与接枝率的关系 ! 由图 + 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接枝率呈曲线分 #&-. ) 万方数据 布 ! 这是因为反应到达一定时间后,继续延长反应时间有可能引起 ($) 自由基进攻 $%
’
’&%
结果与讨论
高分子表面改性剂的分子设计 添加型大分子改性剂对聚合物的表面改性是通过聚合物共混加工时加入少量表面改
性剂,其表面改性机理的微观图如图 % 所示 $ 在材料的加工过程中,改性剂向材料表面 万方数据 迁移、富集,而且疏水基向内取向与本体聚合物相容,当制品成型后,表面的这种构象
第3期
石旭华等:聚乙烯蜡的功能化研究
’#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