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四川省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版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答案

2020 届高二下开学考试参考答案1.C(A 项,说《文心雕龙》的诗学体系继承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曲解文意。
“原道心以敷章、研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是《文心雕龙》开篇《原道》一章里的内容。
B 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白居易提出的,并非和韩愈一起提出。
D 项,和《三国演义》相比,原则没有什么变化。
)2.D(“非伦理”应该是“非实用”。
)3.C(“对社会会产生影响”无中生有。
文中是说,“这与被《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调教出来的国民醉心于权谋和暴力的审美品味截然不同”,只能说明这些作品对部分国民心态和审美有影响,这部分人是被作品调教出来的人。
文中没有涉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4.D(“旨在表现她艺术的高超和自负的个性”错。
此处应该是为了刻画一位痴迷执着、视戏如命的“青衣”形象。
)5.第一处:午后天空阴沉,天气预报说有风雪,暗示着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变化。
第二处:天黑了,雪花却纷扬起来,霓虹灯在纷飞的雪花中明灭,突出了路途的艰难,烘托出筱燕秋焦急的心情。
第三处:路灯下,雪花飞舞,主人公以风雪为背景演出,给文章增添了悲剧色彩。
(每处 2 分) 6.①情节:“嫦娥”是贯穿小说的线索,激发人物之间的矛盾,推动情节发展并且使情节紧凑集中。
②人物塑造:“嫦娥”有助于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一位痴迷执着、视戏如命的“青衣”形象。
有助于对人物内在情感的表现,主人公对于“嫦娥”的认知及其变化,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
③主题表达:“嫦娥”伴随著主人公的人生历程,暗示了人物无力回天、苦苦挣扎的悲剧命运。
“嫦娥”是文中重要的文化符号,使小说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和鲜明的悲剧色彩。
(每点 2 分)7.B(“只靠种地生存,不会其他技能”错,表述过于绝对,文中是“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8.C(A 项,不是所有复查的村落,都具有这种价值;B 项,“但其他地区保留完好”推断没有根据;D 项,“其村落的原始性、文化性将被解构,直至消完”预见绝对化。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下期高2014级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应用(42分)(一)语言文字应用(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都是多音字,其中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3分)A.宁.愿宁.缺毋滥宁.死不屈宁.折不弯宁.为玉碎B.间.谍挑拨离间.亲密无间.黑白相间.间.接经验C.匀称.称.心如意称.孤道寡啧啧称.奇拍手称.快D.面相.相.机行事相.貌堂堂吉人天相.相.机而动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蛮横./横.财数.落/数.典忘祖鲜.活/数见不鲜.B.行.头/行.为当.真/螳臂当.车纰缪./未雨绸缪.C.熨.帖/熨.斗方便./大腹便.便露.相/抛头露.面D.累.赘/累.次字帖./一帖.汤药船只./只.身一人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犀利鉴诫破釜沉舟鸦雀无声B.劳碌暮霭毋庸赘言寥寥无几C.搪突煽动流连忘返面授机意D.挑剔惋惜苦思暝想莞尔而笑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虫豸蜇伏珠光宝气振聋发聩B.款识海蛰螫了一下知书达理C.战栗装帧真知卓见至理名言D.账簿蒸气层峦叠嶂马蜂蜇人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旅游部门认为饭店窗口的红灯笼会破坏城市形象,但红灯笼是破坏城市形象还是丰富城市色彩,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B.这件救人不留名的事发生在人员密集的商业区,目击者的描述使那位做好事的人呼之..欲出..,人们对找到他充满了信心。
C.针对当今书法界行书、草书走俏而篆书遭受冷落的情况,吉林大学丛文俊教授认为,篆书的不景气只是因为曲高和寡....。
D.总统大选尘埃落定的俄罗斯已经风平浪静....,普京在权威受损的情况下当选新总统,这只能说是俄罗斯国家利益的胜利。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铁道部自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火车票实名制”明确规定,旅客须持车票与票面所载身份信息相符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站上车。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热词。
有人认为,提出供给侧改革表明我们放弃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转向供给学派的主张。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根子在于有些人习惯于照搬套用别人的理论来分析自己的实践、解决自己的问题,没有勇气也不善于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
我国以前实行的经济政策并非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属于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主张在经济萧条时通过扩大投资刺激经济,但投资可以是组织工人挖沟再填上这样的无效投资。
而我国前些年的扩大投资,主要是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等,既有利于当期扩大需求,又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这已经超越了凯恩斯主义。
因为我国作为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经济社会各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投资远未饱和。
现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明显不同于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主张从供给角度分析经济、稳定经济,主张减税,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反对产业政策。
这与我们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产业政策要准”根本不同。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而不是对别人理论、做法的模仿翻新。
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误导社会公众,造成不良后果。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问题倒逼。
今天,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远超以往,发展变化之快远超以往。
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大潮奔涌向前;从国内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齐头并进。
应对这种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解决全新的经济社会问题,老理论不管用,别人的理论不适用,必须作出自己的创新性理论概括。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时代呼唤。
当今时代,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技术信息每两年增加一倍,一个大学一年级学生所学的知识到三年级就有一半会过时。
3D打印、无人驾驶汽车、云计算……这些新技术新发明必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但仍有专家认为,20年后最伟大的产品现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成都七中教材清单

科目
名称
册次
版别
2016级高一
语文
语文1
必修1
人教
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选修1A
人教
英语
英语1(含磁带)
必修1
外研
英语2(含磁带)
必修2
外研
数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学1
必修1
人教A版
数学4
必修4
人教A版
政治
思想政治(经济生活)
必修1
人教
历史
历史1
必修1
人民
历史必修图册
必修1
人民
地理
地理1
必修1
人教
地理必修1图册
必修1
星球
物理
物理1
必修1
教科
物理必修1实验报告
高一
北京教育
化学
化学1
必修1
人教
化学必修1实验报告
高一
人教
生物
生物1
必修1
人教
生物必修1实验报告
高一
人教
2015级高二(理科)
语文
语文3
必修3
人教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选修1B
语文社
英语
英语5(含磁带)
必修5
外研
高中英语语法与词汇
选修1B
人教
英语6(含磁带)
选修6
外研
英语7(含磁带)
选修7
外研
英语写作
选修
人教
数学
数学3
必修3
人教A版
数学(选修2—1)
选修1A
人教A版
数学.史选讲
选修1B
人教A版
数学选修2-2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pdf版)

资料概述与简介 成都七中高2017届高二上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高二语文备课组 本试卷分第 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
第 I卷填在机读卡上, 第Ⅱ卷写在答卷纸上。
第I 卷(单项选择题 共6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熟稔(rěn)慰藉.(jiè) 水泵.(bènɡ) 怏怏不乐(.. yāng) . B.整饬(chì)抵牾(wǔ)木讷(nè)疾风劲草(jìn) . . . . C.倜傥.(tǎng)优渥(wò)尺牍(dú)羽扇纶巾 (guān) . . . D.取缔.(dì)折耗. (zhé) 绰约. (chuò) 含英咀华(jǔ)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阐明/谄媚 着实/酌量 瞋目/支撑 鞭挞/纷至沓来 .. . . . . . . B.对峙/投掷 锁钥/礼乐 弱冠/冠冕 泥沙/泥古不化 .. . . . . . . C.畜养/酗酒 讣告/束缚 星宿/乳臭 载誉/载歌载舞 ... . . . . . . D.砾石/沥青 呜咽/奖掖 临摹/模样 诘难/殚精竭虑 .. . . . . . .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置喙 B.般配 C.怄气 D.璀璨 学藉 影碟 裨益 烦躁 式微 箭镞 陨落 羸弱 轻歌曼舞 毛骨悚然 不落窠臼 铤而走险 各行其是 变幻莫测 仗义直言 积腋成裘 )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暴涨 B.恣意 C.迁徒 D.赡养 装帧 桥礅 博弈 寒暄 蛰伏 联袂 裨益 抱负 文过饰非 直抒胸臆 语无轮次 乐不可支 以德报怨 礼仪之邦 强弩之末 暴殓天物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七中高2016届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A肖xiàoC伫zhùD荷hè)2.C(A吮shǔnB屑xièD鲜xiǎn)3.D(A退避三舍shèB棱角léngC提防dī)4.C(A宣泄B精粹D兵荒马乱)5.C(A捉迷藏B切磋D民生凋敝)6.C(A憔悴B水乳交融D嬉笑怒骂)7.D褒贬误用。
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8.A大浪淘沙:比喻经过重重考验。
(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褒贬不当;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贬义词。
对象误用;立竿见影:比喻反应极快,收效迅速。
不同于副词“立刻”。
功能混乱)9.B(A搭配不当。
不能说“学习素养”C成分残缺,应改为“通过科比”D句式杂糅。
去掉“进行改编”)10.B(A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在“使人”前加上“莎士比亚戏剧”;C项,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应在“工作”后加“的责任”;D项,语意重复。
“邂逅”的意思是偶然遇见,与“相逢”在语意上重复。
句子可去掉“邂逅和”。
)11.A(“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苏轼的作品)12.B表对我如何13.D 使……受恩惠14.A.连词,表转折(B.介词,表对象,“从”;介词,表比较,“比”C.代词;助词,消独D介词,“用”;介词,“按照”)15(1)所以现在详细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君实或许可以原谅我。
(“所以”、“冀、“或”、“见恕”各1分,句意1分)(2)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大多把不忧虑国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作为对的(“苟且”、“以……为”“恤”、“同俗自媚于众”各1分,句意1分)16.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译文: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完善精妙,看来他之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成都七中2015-2016学年下期高2017届半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两卷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真人秀:有意思也要有意义过去几年,真人秀在中国的发展几乎可以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来描述。
这一从西方舶来的节目形态,在体验了超乎寻常繁华的同时,也深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
本该以“真”为核心元素的真人秀,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赫胥黎说“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他所担心的正是文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而真理则被掩盖于日常生活的琐屑狂欢之中。
电视是当代社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从规律上看,任何一种节目形态发展的过程都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有人看”,即电视节目具备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基本特征,或提供实用的信息,或带来轻松的娱乐;第二个是“有意思”,即在拥有特定的观众群体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节目的制作水准,给观众带来日益精良的审美体验;第三个是“有意义",也就是令电视履行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责任,令经过验证的主流价值得以彰显,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
目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较为顺利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和精细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
眼下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着力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就是“有意义”的问题。
“真人秀”的本质虽是“秀”,但特色在于“真",亦即,同样是娱乐,也必然有真诚和虚假的区分.这个“真"字,既包含节目形态设计上的真实性考量,即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明确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XXX高2016级语文试题(2016.9.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高2016级语文备课组审题人:XXX第Ⅰ卷一、(40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秩序(chì)踉跄(liàng)尸骸(hái)...B.弄堂(lòng)鞭挞(tà)..C.精悍(hàn)执拗(niù)..莘莘学子(shēn).惩创(chãnɡ)不屑一顾(xuâ)..长篙(gāo)长歌当哭(dàng)..D.浸渍(jìn)作揖(yī)解剖(pōu)叱咤风云(chà)....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籍贯伎俩绿草如荫黯然失色B.和睦光牒阴谋诡计殚精竭虑C.浮躁通缉敝帚自珍震耳欲聋D.桀骜惆怅难以起齿瞠目结舌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学说由XXX创立,颠末冗长的岁月,得以延续和发展,推许它的声音一直滚滚不...绝。
.B.最令我回味的是同学们说得最火热的时候,吹胡子瞪眼、撅鼻子翘嘴的模样,真是富有嫡亲之乐。
....C.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D.在人行道上卖菜的那些小贩们,远远地看见城管法律人员走来,立刻七手八脚地摒挡....摊子准备撤退。
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利用适合的一句是A.《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引发社会强烈回响,人们对其内容和方式评头论足,赞美有加。
....B.在XXX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历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C.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秀色可餐。
....D.《瑰宝,瑰宝》讲述的是XXX的妹妹——啾啾的故事,读着读着,我就被这位父亲对1女儿的深情打动,时不时拍案而起,连连叫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七中高2018 届2016—2017 年度下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注: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完卷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①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始也最普遍的三位一体的艺术所同具的一个要素。
节奏不仅见于艺术作品,也见于人的生理活动。
人体中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节奏。
人用他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去应付审美对象时,如果对象所表现的节奏符合生理的自然节奏,人就感到和谐和愉快,否则就感到“拗”或“失调”,就不愉快。
例如听京戏或鼓书,如果演奏艺术高超,象过去的杨小楼和刘宝全那样,我们便觉得每个字音和每一拍的长短高低快慢都恰到好处,有“流转如弹丸”之妙。
如果某句落掉一拍,或某板偏高或偏低,我们全身筋肉就仿佛突然受到一种不愉快的震撼,这就叫做节奏感。
为着跟上节奏,我们常用手脚去“打扳”,其实全身筋肉都在“打板”。
这里还有心理上的“预期”作用。
节奏总有一种习惯的模式。
听到上一板,我们就“预期”下一板的长短高低快慢如何,如果下一板果然符合预期,美感便加强,否则美感就遭到破坏。
在这种美或不美的节奏感里你能说它是纯粹主观的或纯粹客观的吗?或则说它纯粹是心理的或纯粹是生理的吗?②节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
它是内心生活(思想和情趣)的传达媒介。
艺术家把应表现的思想和情趣表现在音调和节奏里,听众就从这音调节奏中体验或感染到那种思想和情趣,从而起同情共鸣。
举具体事例来说,试比较分析一下这两段诗: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猛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韩愈《听颖师弹琴》③李诗突兀沉雄,使人得到崇高风格中的惊惧感觉,节奏比较慢,起伏不平。
韩诗变化多姿,妙肖琴音由缠绵细腻,突然转到高昂开阔,反复荡漾,接着的两句就上升的艰险和下降的突兀作了强烈的对比。
音调节奏恰恰传出琴音本身的变化。
正确的朗诵须使音调节奏暗示出意象和情趣的变化发展。
这就必然要引起呼吸、循环、发音等器官乃至全身筋肉的活动。
你能离开这些复杂的生理活动而谈欣赏音调节奏的美感吗?你能离开这种具体的美感而抽象地谈美的本质吗?④节奏主要见于声音,但也不限于声音,形体长短大小粗细相错综,颜色深浅浓谈和不同调质相错综,也都可以见出规律和节奏。
建筑也有它所特有的节奏,所以过去美学家们把建筑比作“冻结的或凝固的音乐”。
一部文艺作品在布局上要有“起承转合”的节奏。
我读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特别欣赏他在戎马仓皇的紧张局面之中穿插些明末宫廷生活之类安逸闲散的配搭,既见出反衬,也见出起伏的节奏,否则便会平板单调。
我们有些音乐和文学方面的作品往往一味高昂紧张,就有缺乏节奏感的毛病。
“张而不弛,吾不为也!”(节选自朱光潜《谈美》)1.下列关于“节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始最普遍的三位一体的艺术不能缺少的一个要素是节奏。
B.节奏可以是呼吸、循环、运动等人体器官符合生理自然规律的起伏流转。
C.当我们面对审美对象时,审美对象表现的节奏必须符合我们的生理自然节奏。
D.引起听众同情共鸣的艺术,艺术家一定会把应表现的思想和情趣表现在音调和节奏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欣赏高超的艺术表演,当觉得每个字音和每拍的长短高低快慢都恰到好处时,这说明我们进入一种美的节奏感里。
B.《蜀道难》的节奏较慢且起伏不平,李白在突兀沉雄的气象中让人得到崇高风格中的惊惧感觉。
C.欣赏艺术表演,当全身筋肉仿佛突然受到一种不愉快的震撼时,这说明我们的筋肉打板时没有跟上节奏。
D.《听颖师弹琴》变化多姿,妙肖琴音,是因为诗的音调节奏传达了琴音本身的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运用正确的音调节奏传达出作品的意象情趣及变化发展,这样的朗读一定很有美感。
B.节奏见于多种艺术形式中,因为无论是声音、形状、色彩抑或语言文字,都有自己的起伏流转。
C.节奏感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第三段结句的两个反问,说明了节奏美感的特性。
D.“张而不弛,吾不为也”,作者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特别高昂、紧张的音乐文学作品,我们一般人是到不了这种境界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艾青诗歌创作凌一艾青出身于地主家庭,但因为刚出生就有术士说他命克父母,以致引起了父母的厌烦,将其送到一个贫苦农妇家里寄养。
这使他从小就同情农民,并感染了农民的淳朴和忧郁,和父母的感情非常淡漠。
5岁时艾青回到家中。
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192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专攻绘画,同时也广泛接触了哲学、文学、特别是诗歌。
三年“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异国游子生活,使艾青和西方现代象征派、印象派诗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由此形成了艾青早期作品中“流浪汉的漂泊的情愫”。
1932年,艾青回国,参加了“中国左翼艺术家联盟”,从事进步爱国活动,并于同年7月,以“颠覆政府”的罪名被捕入狱,饱受三年铁窗之苦。
1933年,在狱中,第一次以艾青为笔名创作了著名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了对中国广大农民遭际的同情和关切,从而一举成名,誉满诗坛。
1937年12月发表的《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是诗人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满怀激愤之情所唱出的一支深沉而激越的歌,有力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1938年4月,艾青从战火蔓延的北方回到武汉不久,以激越而丰厚的情感创作了长诗《向太阳》。
由于这首诗所显示的作者对人生和艺术不断探求的精神,以及它达到的宽广的审美境界,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学评论家一致把它誉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优秀诗篇。
1941年5月,艾青发表了诗《火把》,把中华民族的抗日激情用写实的笔法表现了出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是艾青在延安生活的时期。
这一时期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时《黎明的通知》。
诗人清晰地感受到,长期以来,处于阶级压迫和民族危机之中的中华民族,在经历了风雨如晦的斗争岁月之后,人们所祈盼的黎明就要到来了。
诗人以自己特有的敏感,向人们传达了这一信息。
这首诗鼓舞了全国人民为迎接黎明,向着胜利,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艾青在1957 年的“反右”运动中蒙受冤屈,被迫沉默21 年。
“文革”结束之后,艾青的代表作品有《光的赞歌》等。
《光的赞歌》写于1978年8月,正是我国十年文革浩劫结束不久。
诗人仿佛从漫漫长夜中醒来,重新看到曙光和希望一样,无法抑制内心的激情与创作的冲动,拿起笔来,歌颂驱走阴霾、战胜黑暗的光明,歌颂新的时代、新的生活。
诗中,通过描述光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热情讴歌了“光”的形象,表达了“永远歌颂光明”,“和光在一起前进”的信念和决心。
艾青一生,追求光明,歌颂光明,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光明主题”的诗作,《光的赞歌》的完成,使诗人这一主题的创作,终于在诗人晚年的时候,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摘自《艾青诗歌创作三个阶段论略》,有改动)相关链接我忽然记起他的来信曾提及红军长征过扎西的事,便问:“您老参加过长征吗?”他笑呵呵地答道:“我那时正在苏州反省院坐牢哩。
”谈起诗歌,艾青强调指出,写诗要贴近现实,注重表现时代和生活,要有真情实感,要让人看得懂。
照搬西方,把别人已经扬弃的垃圾当宝贝,不足为训。
新时期已经开始,许多新人新事物值得赞颂值得抒写。
只要认真观察构思,按艺术规律办事,反复实践,总会找到诗的。
他勉励我随时留心生活,多读好书,写出给人以鼓舞和力量的作品,努力成长为一个人民诗人。
(摘自麦芒《缅怀艾青》)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A艾青出生后因为当地主的父母迷信而遭到厌烦,被送到别人家里,这让他在情感上对当地主的父母感到冷淡和厌恶。
B艾青在法国勤工俭学时,专攻绘画,同时广泛接触了哲学、文学。
所以形成了早期作品中“流浪汉的漂泊的情愫”。
C艾青的诗歌创作蕴含了其人生体验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向太阳》《火把》《黎明的通知》都饱含对民族危亡的深沉忧虑。
D艾青《光的赞歌》使“光明主题”的创作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表达了对新时代新生活以及光明的热爱和歌颂。
E文章以时间为序,结合艾青的人生经历,选取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介绍评论了艾青一生各阶段的诗歌创作。
5.请简要概括艾青各个创作阶段的情感基调。
(3分)答:▲6.我们可以向艾青学习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分)答:▲(三)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7~9题。
(14分)地锦聂鑫森景影夫妇之所以买这套二手房,是因为儿子要结婚,再买一套新房吧,钱还不够。
于是将早几年买的一套大房子让出来,重新装修,做了年轻人的洞房。
然后,他们寻寻觅觅,相中了这套房子安身立命。
这一切都是静悄悄地进行,没有惊动单位的任何人。
景影平日上班、下班,从不要单位司机接送,所以他搬家、安家没人知道。
儿子结婚,景影也没给本单位的人发请柬。
这叫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图的是一个清静。
景影夫妇太喜欢这套新买的房子了,虽说是二手房,虽说只有100平米,虽说与彼此上班的单位有着不短的距离。
但是这栋楼的外墙爬满了地锦,让呆板的水泥钢筋结构墙散发出无限生机,美得可人。
景影五十有五了,是林业大学园林系毕业的,之后又在园林管理局当技术员、工程师,再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如今是副局长了。
景影一辈子与花花草草相厮守,心情好极了。
妻子刘欣在中学教语文,生得小巧玲珑,特别喜欢古人写花写草的诗词和散文,年纪大了却常常萌发少女的情怀,这很难得。
刘欣常和丈夫开玩笑:“景影,你这辈子是改不了拈花惹草的毛病了。
”景影点头称“是”,然后说:“你常自比弱草娇花,我能不小心侍奉?这地锦的名字就很有诗意,它还有俗名叫爬山虎、爬壁虎,最有韧劲,值得世人效仿。
”这栋楼只有6层,所以没有电梯,年岁在20年以上。
地锦把外墙涂得很绿,根扎在墙根,藤则攀墙乱爬,卵状的叶子重重叠叠,像厚厚的毯子。
景家住在5楼,客厅、书房、卧室、卫生间、厨房的窗口周围,都密集着藤和叶,有的还向窗口探进头来,充满着好奇心。
到了六七月间,藤叶间还会冒出淡黄带点浅绿的小花,娇滴滴的。
落雨的时候,雨声沙沙啦啦,好听。
而下雪后,绿意上覆一层莹白,好看。
盛夏骄阳如火,地锦却浓荫送凉;深秋下霜,叶子绿中透红,如无数跳跃的火苗。
这地锦使景影浮想联翩,假如每个社区的每栋楼,都细心培养这种“垂直绿化植物”,那么,对于城市的空气净化和低碳化生活,功莫大焉。
他起草了一个报告《关于倡导城市住宅楼培植地锦的几点建议》,局办公会议自然是全票通过,然后形成正式文件,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