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的特点,禁忌症和适应症(高等课资)
推拿技术—推拿技术禁忌症与适应症

1. 由结核菌、化脓性致病菌引起的运动器官病证 禁用推拿
2. 有皮肤病损处,外伤出血处,烧伤烫伤处局部 禁用推拿
3. 骨折、脱位初期禁用推拿,骨折骨痂形成后及 脱位复位后,可以适当考虑轻手法推拿治疗
4. 孕妇及月经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慎用推拿手 法
5. 饥饿及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推拿,应稍事休息 后再进行
3. 五官科疾病 如咽痛、喑哑 4. 外科病证 如乳痈初期、术后黏连 5. 儿科病证 如发热、咳嗽、呕吐、厌食症等
6. 患有肿瘤及严重的心、肝、肺、肾脏疾患者慎 用推拿
7. 有骨质疏松、骨结核、骨肿瘤等病理性骨折因 素者慎用推拿
8. 对急性软组织损伤24-48小时内慎用推拿
推拿技术的临床应用
适应证
1. 某些神经系统、骨科伤科病证 表现为肌肉酸 胀、疼痛、麻木、萎缩、瘫痪、关节疼痛或运动 障碍等
2. 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些内妇科病证 头痛、失眠 、高血压等
推拿学知识点

推拿学知识点推拿学,即中医推拿,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运用手法对人体进行按摩、揉捏、拍打等操作,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的目的。
推拿学知识点包括推拿的基本原理、常用手法、适应症与禁忌症等内容,下文将对这些知识点逐一进行介绍。
一、推拿的基本原理推拿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手法刺激人体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从而达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舒筋活络、防治疾病的作用。
推拿手法主要包括揉、推、捏、点、拍、扳等。
通过对不同部位的按摩和刺激,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气血循环,达到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推拿的常用手法1. 揉法:以手指或掌面在患者体表以旋转、往复或作用力施加于一点或局部,以化痰散结、疏通经络、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之目的。
2. 推法:以手掌或手指经过正确位置推压,力度均匀,节律一致,手法疏浚,常用于祛风湿、活血化瘀等病症的治疗。
3. 捏法:用手指经过推拿、扭转、攫住等动作对皮肤和肌肉组织施加外力,以增加活力、健身保健,调整体内平衡。
4. 点法:用手指或拇指穿压于经络或特定穴位上,有助于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并起到舒筋活络、祛痹止痛的作用。
5. 拍法:以拍打或拍击的手法刺激患者体表,促进气血活络,清理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功能。
6. 扳法:用手掌缘或指侧在患者体表向相反方向离开拉伸皮肤或肌肉,常用于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等治疗。
以上所述仅为推拿学中常用手法的简单介绍,具体推拿手法的应用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选择。
三、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对许多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疼痛、神经痛、失眠与抑郁等。
推拿疗法通过调整气血、活络经脉、松弛筋骨,可以缓解疼痛,增加身体免疫力,并有助于人体健康的维护。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推拿是禁忌的。
禁忌症包括高血压、严重心脏病、急性传染病等重症患者,以及孕妇、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肺气肿、恶性肿瘤等。
推拿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中医推拿疗法一、适应症中医的推拿属于自然疗法,是一种以人疗人的治病方法,操纵简单,无副作用,深受大家的青睐,可以起到舒活经络,扶伤止痛、调和阴阳的功效经络广泛于全身,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和联结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再通过气血在经络中运行,组成了整体的联系。
临床经常使用于各类型颈椎病、肩周炎、胸椎小关节错位、腰椎间盘突出、慢性腰疼(腰肌劳损)、急性腰椎扭伤、腰椎坐骨神经疼、踝(内、外踝)关节扭伤、腹鼓沟伤筋、腘腘肌伤筋(在膝盖后)、胳膊伤筋、手腕伤筋、肋神经疼、落枕(小毛病)、内科(胀腹调理:胃胀消化不良、大便干、失眠、乳腺增生、小孩推拿)。
二、注意事项(1)身心放松。
推拿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没关系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2)取穴准确。
掌握经常使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纵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3)用力恰当。
因为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发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4)循序渐进。
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5)持之以恒。
无论用推拿来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常须积以时日,才逐渐显出效果来,所以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三、禁忌1、凡皮肤病的病变部位及水火烫伤等所致的皮肤损伤部位,严禁推拿。
2、凡患有血液病及有出血倾向者,严禁推拿,以防引起出血。
3、凡久病及严重的心、肺、脑病患者,胃、肠穿孔患者,癌症患者,高龄、体质极度虚弱者不克不及推拿,以防发生危险。
4、凡在极度疲劳或醉酒的情况下及精神病患者不克不及配合者,也不克不及推拿。
5、患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骨关节结核、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及急、慢性传染病患者的传染期,不克不及推拿,以防感染扩散,破坏骨质或感染传染病。
6、由结核菌、化脓菌所引起的运动器官病症不宜进行推拿。
7、妇女在怀孕期和月经期,腹部和腰骶部不宜使用推拿手法。
8、患者饥饿时及剧烈运动后,推拿时需防止晕倒。
推拿总结

一、绪论1.广泛的适应证与严格的禁忌证是推拿学的临床特点2.先秦时期:《周礼注疏》——推拿运用于急救秦汉时期:《黄帝岐伯按摩》——最早的推拿学专著两晋南北朝:《肘后备急方》——最早提出捏脊法,首次总结膏摩方宋金元时期: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用身体牵引复位明代:小儿推拿学术体系形成——《小儿按摩经》是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秘传看惊掐筋口授手法论》是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题文献清代:正骨推拿体系形成——正骨手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二、推拿的适应症:1.骨伤科疾病:颈椎病、落枕。
2.内科疾病:胃脘痛。
便秘。
3.妇产科疾病:乳痈、月经不调。
4.儿科疾病:厌食、疳积。
5.五官科疾病:近视、耳鸣。
三、推拿的禁忌症:1各种传染性疾病。
2.结核性和感染性疾病。
3.所操作的部位皮肤受损。
4.各种恶性肿瘤。
5.胃、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
6.骨折及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7.月经期、怀孕期的腹部、腰骶部操作。
8.有严重心、脑、肺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9.患有精神类疾病,不能与医生合作的患者。
10.大醉或过饱、过饥、过度劳累的患者。
11.其他:诊断尚不明确者、急性软组织损伤且局部肿胀严重者。
四、神经功能检查1.深反射检查(1)肱二头肌反射: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弯曲,反射中枢在5、6节颈髓(2)肱三头肌反射:肱三头肌收缩,前臂伸展,反射中枢在6、7节颈髓(3)桡骨膜反射:肱桡肌收缩,屈肘和前臂旋前运动,反射中枢在5、6节颈髓(4)膝反射:小腿伸展,反射中枢在2~4节腰髓2.浅反射检查(1)腹壁反射:分别在肋缘下(第7.8节胸椎)、脐平(第9.10节胸椎)、腹股沟上(第11.12节胸椎)操作,可引起腹肌收缩,若反射消失可引起上诉三部位的胸髓病变。
(2)提睾反射:双侧提睾肌收缩,双侧反射小时为第1.2节腰髓病损(3)肛门反射:肛门括约肌收缩,反射障碍为第4.5节骶椎或肛尾神经损伤3.病理反射检查(1)霍夫曼征:引起诸手指的掌屈反应为阳性,提示锥体束受损(2)巴彬斯基征:阳性反应为拇指背伸,余指呈扇形展开,提示锥体束损害(3)查多克征:阳性反应与提示均同巴彬斯基征(4)奥本海姆征:同上(5)戈登征:同上(6)踝阵挛:踝关节连续、交替的伸屈运动为阳性(7)髌阵挛:髌骨连续、交替的上下移动为阳性4.反射强度(深反射):0级:反射消失1级:肌肉收缩存在,但无相应关节活动,为反射减弱2级:肌肉收缩并导致关节活动,为正常反应3级:反射增强,可为正常病理状况4级:反射亢进并伴有阵挛,为病理状态5.肌力(共6级):0级:肌肉无收缩1级:肌肉有微弱收缩,但不能移动关节2级:肌肉收缩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球吸引力3级:能对抗地球吸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对抗一定强度的阻力5级:能对抗较大强度的阻力移动肢体6.特殊功能检查(1)椎间孔挤压试:患者取坐位,医师位于其后方,双手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下置于患者头顶,两前臂掌侧夹于患者头两侧保护,向各个不同的方向挤压,出现颈部或上肢出现疼痛或麻木加重即为阳性,多见于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等病变。
推拿

推拿的简述
推拿属中医外治范畴,按摩师通过“手法”所产 生的外力,在患者身体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功,而 这种功是按摩师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运用各种手法 技巧,所做的有用的功,它可以起到纠正解剖位置的 作用。这种功也可以转换成各种能量,并渗透到人体 内,从而改变与其有关的系统机能,达到对治疗患者 身体疾病的效果。
推拿手法的补与泻
从经络循行方向来说,沿顺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补, 逆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泻,即“顺经为补,逆经为 泻”。 从手法刺激的强度来说,轻刺激操作手法为补,重 刺激操作手法为泻,即“轻为补,重为泻”。 从手法的旋转方向来说,顺时针操作为补,逆时针 操作为泻,即“顺转为补,逆转为泻” 。 从手法频率快慢来说,频率慢为补,频率快为泻。 即“急摩为泻,缓摩为补”。 从治疗时间来说,操作时间长的为补,操作时间短 的为泻。
推法
1、拇指平推法:
用拇指指面着力,其 余四指分开助力,按 经络循行或肌纤维平 行方向推进。
此法常用于肩背、胸 腹、腰臀及四肢部。
推法
2、掌推法:
用手掌平伏在皮肤上, 以掌根为重点,向一 定方向推进,也可双 手掌重叠向一定方向 推进。 此法常用于面积较大 的部位。如腰背部、 胸腹部及大腿部等。
1、推 法
概念: 用拇指、手掌、拳面以及肘尖紧贴治疗部位,运 用适当的压力,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手法。有拇 指平推、掌推、拳推和肘关节推等方法。
作用: 能增强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并 有舒筋活络的作用。此种手法可在人体各部位 使用。
操作要领: 在运用推法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 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
6、推拿手法的补与泻
推拿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推拿疗法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常用方法,“推拿”一词最早见于明代万全的小儿推拿著作《幼科发挥》,是指利用手、肢体其他部位或器械在人体体表部位或穴位进行各种规范性操作,达到提高或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推拿和按摩属于一个概念,只是不同地域有不同称谓,如北方称“按摩”,南方称“推拿”,中原一带则称“推按”,包括推、拿、按、摩、滾、揉、擦、抖、点、捏、掐、捻、拍、击、摇等多种手法,具有简单易行、疗效显著、舒适安全、易学易推广的特点。按摩的适应症很广泛,涉及到骨伤、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疾病,除了健康人群的保健外,还适用于亚健康人群的多种症状,广泛用于养生、美容、美体、减肥、戒烟等方面。1.伤科疾病:各种扭挫伤、关节脱位、颈椎病、落枕、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胸胁岔气、椎间盘突出症、踝关节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及骨折后遗症等。2.内科疾病:感冒、头痛、胃脘痛、便秘、腹泻、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眩晕、失眠、冠心病与糖尿病等。3.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慢性盆腔炎、乳腺小叶增生及妇女绝经期综合征等。4.儿科疾病:脑性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肌性斜颈、发热、惊风、咳嗽、百日咳、腹泻、呕吐及消化不良等。5.五官科疾病:近视、视神经萎缩、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咽喉痛、耳鸣、耳聋等。6.外科疾病:乳痈初期、褥疮及术后肠粘连等。推拿按摩的禁忌症1.严重皮肤病、烧伤、烫伤或皮肤破溃的病人。2.年老体虚、极度衰弱,经不起轻微手法作用者。3.骨折或怀疑骨折病人。4.某些严重疾病,如心脏病、恶性肿瘤、脓毒血症等。5.妇女妊娠期和月经期均不宜在腹部、腰骶部及臀部按摩。6.某些急性传染病、精神病、极度疲劳、醉酒后神志不清、以及发烧者。7.某些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脑脓肿等。8.各种出血症,如外伤出血、便血、尿血等。9.某些急性损伤,如脑或中枢神经的急性损伤、急性脊柱损伤,骨折早期、截瘫初期、皮肤破裂等。注意事项1.操作者要经常修剪指甲,不戴饰品,以免操作时伤及受术者皮肤。2.治疗室要光线充足,通风保暖。3.除少数直接接触皮肤的手法(如擦法、推法、美容美体等)外,治疗时要用推拿巾覆盖治疗部位。小儿推拿要使用介质,以保护皮肤。4.对于过饥、过饱、酒后、暴怒后及剧烈运动后的人,一般不可立即施以推拿治疗。5.推拿的一个疗程以10-15次为宜,隔日或每日1次,疗程间宜休息3-5日。6.注意手法持久、柔和、有力、均匀、深透、渗透的基本要求。7.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整,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推拿手法ppt课件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A
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 推拿手法的神奇疗效,尤其是在 缓解颈椎疼痛方面,感觉非常明
显。
学员B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手法 操作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不断练 习和纠正,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学员C
我认为推拿手法的学习需要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 索和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的技能水平。
其他适应症治疗案例0102来自03适应症介绍
简要介绍其他适应推拿治 疗的病症,如腰肌劳损、 软组织损伤等。
治疗方法及效果
针对每种病症简要介绍推 拿治疗的方法和可能达到 的效果。
注意事项
强调在治疗不同病症时需 要注意的特定事项和患者 日常保健的建议。
05
推拿手法在现代医学中应 用及研究进展
推拿手法在康复医学中应用
肩周炎治疗案例分享
患者情况
介绍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以及 肩周炎的具体表现和程度。
治疗效果
描述患者经过推拿治疗后的效果,如疼痛缓解、 关节活动度增加等。
ABCD
治疗方法
详细阐述针对该患者采用的推拿手法,如揉捏、 推拿、拔罐等具体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强调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保暖、避 免过度劳累等,以及患者自我锻炼的建议。
下一讲预告及预备工作
下一讲内容
将重点介绍推拿手法在神经系统疾病 中的应用,包括头痛、失眠、面瘫等 病症的推拿治疗方法。
预备工作
请学员提前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准 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重要知识 点和心得体会。同时,建议学员在课 余时间多加练习推拿手法,以巩固所 学内容。
THANKS
感谢观看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推拿手法的特点与禁忌症教案范本 -

(2)平掌拍击法:两手掌平放在肌肉上,一先一后在节奏地拍打。
(3)横拳叩击法:两手握拳,手背朝上,拇指与拇指相对,握拳时要轻松活泼,指与掌间略留空隙。两拳交替横叩。此法常用于肌肉丰厚处,如腰腿部及肩部。
(4)竖拳叩击法:两手握拳,取竖立资式,大拇指在上,小拇指在下,两拳相对。握拳同样要轻松活泼,指与掌间要留出空隙。本法常用于背腰部。
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临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丰厚处的单手拿法。如果患者因情绪紧张、恼怒,突然发生气闷,胸中堵塞,出现类似昏厥的情况,可在锁骨上方肩背相连的地方,用单手拿法,把肌肉抓起来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钟拿两下的速度,连拿二十次,稍为休息,再连拿二十次,则胸中通畅,气息自渐调和了。
《黄帝内经》里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说明按摩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如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组织、器官间的功能,使机能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
明代养生家罗洪在《万寿仙书》里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这里的运旋荣卫,就是调和气血之意。因为按摩就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机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机械刺激,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液粘滞性减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治療巾覆蓋被治療的肢體或局部。
优质借鉴
10
盲人推拿按摩
盲人推拿按摩在當今社會已經是特别流行的一種娱樂了。
优质借鉴
11
推拿的適應症
推拿是一種物理療法,屬於中醫外治療法之 一,它不僅對骨傷、內、外、婦、兒、五 官等科的許多疾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而 且有保健强身、預防疾病、祛病延年的作 用,應用推拿治療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优质借鉴
7
6.保健强身
推拿能用於治療、預防、康复、健美等許多 方面,無須服藥,不擾亂人體的生理功能, 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祛
推拿的禁忌症
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丹毒、骨髓炎、化膿性 關節炎;某些急性傳染病,如肝炎、肺結 核;各種出血病,如便血、尿血、外傷性 出血等;燙傷與潰瘍性皮炎的局部;腫瘤、 骨折早期、截癱初期及孕婦的腰骶部、臀 部與腹部均禁用推拿。女性的經期不宜用 或慎用推拿。年老體弱、久病體虛,或過 肌過飽、酒醉之後均不宜用或慎用推拿。
3
2.適應證廣
推拿對骨傷、內科、兒科、婦科、五官科等 科的許多病證都有較好的療效,而且在老 年醫學、康复醫學、美容保健等領域越來 越顯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优质借鉴
4
3.療效顯著
推拿對某些病證具有独特的療法,為其他療 法所不及,而且還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手段 彌補其他療法之不足。
优质借鉴
5
4.施術安全
优质借鉴
12
(一)內科疾病
胃脘痛、頭痛、失眠、胃下垂、肺氣腫、膽 囊炎、膽道蛔蟲、高血壓、心絞痛、糖尿 病、神經衰弱、偏癱、面癱、胸悶、脅痛、 咳嗽、哮喘、嘔吐、呃逆、胃和十二指腸 球部潰瘍、腸粘連、便秘、腹瀉、遺精、 癃閉、痹證、痿證等。
优质借鉴
13
月( 足帶正經經 二 、下、、不 ) 盆、更陰調 婦 腔產年挺、 科 炎後期、痛 疾 等乳綜胎經 病 。汁 合 位 、
优质借鉴
9
推拿的注意事項
醫生經常要修剪指甲,手上不應該戴有其他
裝飾品,以免擦破患者皮膚和影響治療。
治療過程要要操作認真,態度嚴肅,並隨
時注意患者對手法治療的反應,若有不適,
應及時進行調整,以防發生意外事故。對
病情要詳細診察,根據診斷,確定治療方
案。另外,除少數手法如擦、推、捏等法,
直接接觸患者皮膚操作外,治療時必須要
优质借鉴
17
(六)五官科疾病
聲門閉合不全、咽喉痛、眼丹、鼻炎、 近視眼等。
优质借鉴
18
优质借鉴
19
在運用推拿療法治療疾病時,只要手法適當,操作認 真仔細,一般無不良反應及副作用,不僅安全,而 且患者一般感覺比較舒適,易於接受。
优质借鉴
6
5.容易推廣
推拿手法雖然豐富多彩,但其中主要的、常 用的手法並不多,而且有的手法比較簡便, 實用性很强,易學易行,所以說推拿是一 種聽得懂、看得見、會得會、用得上的好 方法。
推拿的特點、禁忌以 及適應症
2010.03.03
优质借鉴
1
※推拿的特點 ※推拿的禁忌症 ※推拿的適應症
优质借鉴
2
推拿的特點
1.操作方便
運用推拿療法治療疾病,不需要特殊的醫療設備,僅憑醫生的雙手 或肢體的其他部位,運用各種不同的手法技巧進行操作施治,因而 可以不受設備條件的限制,治療非常方便。
优质借鉴
不征不閉 、
优质借鉴
14
(三)傷科疾病
各種扭挫傷、關節脱位、腰肌勞損、椎間盤 突出症、頸椎病、風濕性關節炎、落枕、 傷筋、骨折後遺症等。
优质借鉴
15
(四)外科疾病
麥粒腫、牙痛、乳蛾、乳癰初期、凍瘡、 血管閉塞性脈管炎等。
优质借鉴
16
(五)兒科疾病
感冒、發熱、肺 炎、咳嗽、麻疹、 驚風、夜啼、嘔 吐、腹痛、便秘、 腸梗阻、泄瀉、 疳積、肛脱、遺 尿、近視、斜視、 斜頸、嬰兒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