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合集下载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包括肺癌、鼻咽癌、尿路上皮癌、肝癌、胰腺癌、胃癌、食管癌、皮肤癌、骨肿瘤等。

这些职业性肿瘤和特定的职业环境、工作方式及相关工作物质有关。

肺癌是职业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吸入烟雾、粉尘、化学物质和接触放射性物质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

例如,煤矿工人、建筑工人、焊工等长期接触煤尘、石尘、铁尘等粉尘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较高。

另外,长期吸入二手烟也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预防肺癌的原则包括戒烟、防尘、防化学物质毒害以及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

对于吸烟者来说,戒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吸烟者应积极寻求戒烟的方法和支持。

对于需要长时间暴露在粉尘、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的职业群体,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接触粉尘、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的机会。

此外,定期体检和筛查也是早期发现肺癌的重要手段。

鼻咽癌是一种与职业环境和饮食有关的职业性肿瘤。

长期暴露在患有鼻咽癌的患者身边,或从事与鼻咽癌相关的工作,如某些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木工、焊工等,容易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

此外,饮食习惯也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过多摄入腌制食物、腌制蔬菜等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会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

预防鼻咽癌的原则包括控制职业暴露和改善饮食习惯。

对于从事与鼻咽癌相关工作的人群,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接触。

对于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或减少摄入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腌制食品、腌制蔬菜等,同时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保持饮食的多样性。

尿路上皮癌是与某些化学物质接触有关的职业性肿瘤。

长期接触某些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如芳香胺、染料、钢铁、石油、水泥、某些农药等,可导致尿路上皮癌的发生。

此外,吸烟也是尿路上皮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预防尿路上皮癌的原则包括减少化学物质暴露和戒烟。

对于从事与有害化学物质接触的职业人群,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装备、加强通风等,减少有害物质的接触。

另外,吸烟者应积极戒烟,减少尿路上皮癌的发生风险。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是什么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是什么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是什么癌症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一个大敌,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如英、美等,癌症的死亡率在各种死因中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居第二位。

(一)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识别、鉴定、严格控制与管理职业性致癌因素,不接触或减少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是预防职业性肿瘤的上策,属于一级预防,效果最好。

致癌物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可避免接触的,如萘胺、亚硝胺等,应停止生产与使用;另一类在目前仍需使用的工业化学物,如氯乙烯、羰基镇,则可根据现有资料,提出暂行技术标准严格控制接触水平,并定期监测,使其浓度或强度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以下。

另外,对新化学物质,应做致癌性筛试,提示有强致癌性的,应停止生产和使用。

(二)改革工艺流程,加强卫生技术措施改革生产工艺,加强通风,不断提高生产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程序,避免或减少接触至癌因素;加强原料选用,限制原材料中有毒物质的含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的致癌物质,如石棉生产中,限制主要引起间皮瘤的青石棉的用量;对于不能立即改变工艺流程或目前也无法代替的致癌物,采取严格综合措施,控制工人接触水平。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首先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让广大职工了解致癌物质的特性及其对人体的危害、进入人体的途径及防护措施,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工作服应集中清洗、去除污染,禁止穿回家;处理致癌物时,应严防污染厂外环境;许多致癌物与吸烟有协同作用,应在接触人群中开展戒烟教育;对于与工人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因素,如操作规范、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卫生习惯等,应加强职业健康促进教育,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四)健全医学监护制度对肿瘤高危人群进行医学监护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可能检出肿瘤前期的异常改变或早期阶段的肿瘤,以降低“早期”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在职业性肿瘤中,目前仅尿沉渣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对早期诊断膀胱癌有意义。

因此,要加强医学监护工作效率和效能的研究。

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肿瘤
15
石棉 氯甲醚 切削油 芳香胺
(一)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 2. 阈值问题
对于大多数毒物来说其毒性作用存在阈值或 阈剂量,即超过这个剂量时才可引起健康损害。 在预防工作中,阈剂量可作为安全接触剂量 的依据。 但是对职业性致癌物来说,是否存在阈值尚 有争论。
16
关于无阈值的“一次击中”学说
设计良好的动物实验可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可用以判定某种物质是否对被试动物具有致癌 性。
例如氯乙烯、氯甲甲醚、煤焦沥青所致的职业
肿瘤都是经动物实验得到肯定结果,通过接触 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到了证实。
31
标准化的动物诱癌实验研究程序
IARC对动物实验设计的要求:
1)2种动物(一般为小鼠和大鼠),每组雌雄各半; 2)每个实验组和相应对照组要有足够的动物数,每种性别 至少50只; 3)投药和观察时间必须能够超过该种动物期望寿命的大部 分(大鼠和小鼠一般为2年); 4)在实验组中,施加的剂量至少有2个,高剂量组和低剂量 组,高剂量组剂量应接近最大耐受剂量;如条件允许最好设 3个剂量组; 5)结果的确定要有足够量的病理学检查;
加40~90多倍。
23
(一)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
6. 年龄
职业性肿瘤的发病年龄通常在40岁以下,与潜伏期长有
关。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职业性致癌因素的种类和数量增加, 预防措施的加强,职业性癌的发病年龄有明显提高的趋 势。 总的来看,职业性肿瘤发病年龄比非职业性发病年龄要 早。 如芳香胺引起的泌尿系统癌变,发病年龄以40~50岁多 见,比非职业性的泌尿系统癌症早10~15年。
6)用恰当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32
将动物致癌实验外推到人的时候要考虑:

第六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

第六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

潜隐期(年)
20~24 50~54 15~18 20~24 25~48 20~30 15~23 11~17 10~15 25~40 20~40 10~24 40~50 11~15
2. 致癌阈值
大多数毒物来说其毒性作用存在阈值或阈剂量,即超过这个 剂量时才可引起健康损害。 在预防工作中,阈剂量可作为安全接触剂量的依据。 职业性致癌物来说,是否存在阈值尚有争论。
一般为2年);
(1)动物实验
4)在实验组中,施加的剂量至少有2个,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 剂量应接近最大耐受剂量;如条件允许最好设3个剂量组;
5)结果的确定要有足够量的病理学检查; 6)用恰当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将动物致癌实验外推到人的时候要考虑: ①是否已证明对动物致癌的该化学物质也能引起人类癌症。 ②引起动物致癌的剂量是否对人也同样致癌。 满足以上2点,表明动物实验结果与人类致癌有较好的相关性。 如砷已在人类证明可致皮肤癌和肺癌,但动物实验未能成功。 如联苯胺可使大鼠、苍鼠及小鼠发生肝肿瘤,但对人和狗则发生膀 胱癌。
3.剂量-反应关系
• 大多致癌物都明显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暴露于同一致癌物总剂量大(累加上 非职业途径接触剂量)的人群比接触剂量小的人群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
• 接触二甲基氨基偶氮苯(奶油黄)30mg/d,34天诱发肝癌,接触总量为 1020mg;若1mg/d,700天发生肝癌,接触总量为700mg,说明职业肿瘤发生 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第一节 概述
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 tumor),又称职业癌(occupational cancer),是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carcinogen),经过较 长的潜隐期而罹患的某种特定肿瘤。

2024年常见职业病的认定和防治(4篇)

2024年常见职业病的认定和防治(4篇)

2024年常见职业病的认定和防治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病问题日益突出。

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一职业或在特定工作环境中暴露于一定的职业性病因因素下,导致损害工人职业健康的一类疾病。

政府和企业要高度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认真做好职业病的认定及预防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一、常见职业病的认定1. 职业性肺病随着2024年环境污染的严重化,职业性肺病成为常见的职业病之一。

主要包括尘肺病、职业性胸膜病、职业性支气管炎等。

对于职业性肺病的认定,应根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工人的职业史进行综合评估。

2. 职业性听力损失噪音是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会导致职业性听力损失。

对于职业性听力损失的认定,可以采用听力测试和工作场所噪音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估工人的职业性听力问题。

3. 职业性皮肤病在某些职业中,如建筑工人、印刷工人、化工工人等,暴露于化学物质会导致职业性皮肤病。

对于职业性皮肤病的认定,可根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皮肤检查结果以及工人的职业史进行综合评估。

4. 职业性骨骼肌肉损伤职业性骨骼肌肉损伤在一些行业中较为常见,如装卸工人、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办公人员等。

对于职业性骨骼肌肉损伤的认定,可根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体检结果以及工人的职业史进行综合评估。

二、常见职业病的防治措施1. 完善职业病防护措施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

同时,加强工人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估政府应加强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工作。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3. 完善职业病诊断与治疗体系建立健全职业病诊断与治疗体系,提供及时和有效的医疗服务,减少职业病给工人健康带来的损害。

4. 加强职业病监测与统计工作加强对职业病的监测与统计,及时掌握职业病发病情况和趋势,为制定职业病防控政策提供依据。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职业性肿瘤是指与特定职业或工作环境有关的肿瘤疾病,其发生与个体长期接触或暴露于特定职业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等有关。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与职业暴露有关:职业性肿瘤通常与特定职业或工作环境有关,如接触化学物质的工人、放射线工作者等。

不同职业环境中存在的工作性致癌物质和致癌因素不同,因此不同职业暴露的肿瘤类型也有所不同。

2. 潜伏期较长:职业性肿瘤的潜伏期通常较长,一般需要接触致癌物质或因素多年甚至几十年后才会出现症状。

这也是职业性肿瘤难以被及时诊断和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

3. 高发群体易受侵害:从事特定职业的工人通常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或因素,因此他们患职业性肿瘤的风险较一般人群更高。

例如,矿工、染料厂工人、焊工等职业的工人患肺癌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制定安全规范:雇主应该制定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员工在工作中避免接触或暴露于致癌物质或因素。

例如,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建立通风系统等。

2. 健康教育和培训:雇主应该为员工提供关于职业性肿瘤的知识培训,教育他们了解职业性肿瘤的原因、预防方法以及相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员工也应该关注自己的职业爱好,了解相关职业的风险。

3. 定期体检和筛查:对于高风险职业群体,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至关重要。

早期发现职业性肿瘤的征兆和症状,有助于及早治疗和干预。

4. 使用替代产品: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使用无害或低害的替代产品来避免接触致癌物质。

例如,使用环境友好的工艺和材料来替代有害的化学物质。

5. 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职业环境的监管。

例如,限制和监控某些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惩罚。

综上所述,职业性肿瘤是与特定职业或工作环境有关的肿瘤疾病,其特点包括与职业暴露有关、潜伏期较长和高发群体易受侵害。

为了预防职业性肿瘤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制定安全规范、进行健康教育和培训、定期体检和筛查、使用替代产品以及制定和实施国家政策和法规等措施。

职业肿瘤

职业肿瘤

职业性致癌因素- ★职业性致癌因素-识别与判定
当将动物致癌实验资料推至人的时候,要考虑: 当将动物致癌实验资料推至人的时候,要考虑: ☞是否已证明对动物致癌的所有化学物质也能引 起人类癌症,或反之也如此。 起人类癌症,或反之也如此。 从定量的观点出发, ☞从定量的观点出发 , 是否人类对引起动物致癌 的相同剂量的致癌物有相同的致癌易感作用。 的相同剂量的致癌物有相同的致癌易感作用。 满足这两方面, 满足这两方面 , 表明动物实验结果与人类致癌有 较好的相关性。 较好的相关性。 此外, ☞此外 ,即使在动物和人的致癌性上有较强的相 关性,但靶器官及发癌部位在啮齿类动物和人 关性 , 但靶器官及发癌部位在啮齿类动物和 人 之 间可能是不同的。 间可能是不同的。
职业性致癌因素- ★职业性致癌因素-识别与判定
确认的致癌物( 种 及生产过程( 确认的致癌物(27种)及生产过程( 12 种) :指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已有明确证据表明 对人有致癌性。 对人有致癌性。 可疑致癌物:10种 一是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可疑致癌物:10种。一是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限。 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限。另一种是动物致 癌性试验阳性, 癌性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 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致癌可能性很大,但 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致癌可能性很大, 缺少对人类致癌的证据。 缺少对人类致癌的证据。 潜在致癌物: 潜在致癌物:这类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已获得 阳性结果, 阳性结果,但在人群中尚无资料表明对人有致癌 如钴、 硒等。 性,如钴、锌、硒等。
职业性致癌因素
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 大量研究证明, 大量研究证明,对大多数致癌物 来说明显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来说明显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 在暴露致癌物的人群中, 在暴露致癌物的人群中,接触大剂 量的要比接触小剂量的肿瘤发病率 和死亡率都高。 和死亡率都高。

2023年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2023年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2023年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1. 肺癌:职业性烟草、石棉、放射线等有害物质的接触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预防原则包括: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确保工作环境无烟、正确佩戴防护装备以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吸入、定期体检并进行肺癌筛查等。

2. 鼻咽癌:职业性暴露于木尘、金属粉尘、化学物品等有害物质可能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

预防原则包括:戴口罩或鼻罩以减少有害颗粒物的吸入、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有害物质、定期进行口腔和鼻咽检查等。

3. 皮肤癌:职业性暴露于紫外线、化学物品等有害物质可能导致皮肤癌。

预防原则包括: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定期使用防晒霜、戴防护帽、穿戴防护服等减少紫外线暴露、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品、定期检查皮肤病变等。

4. 肝癌:某些职业如对有害化学物质的长期接触,可能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预防原则包括: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定期进行肝癌筛查等。

5. 骨癌:职业性暴露于放射线、金属粉尘、化学物品等有害物质可能导致骨癌。

预防原则包括:确保工作环境无放射线泄漏、佩戴防护装备减少有害物质的暴露、定期进行检查等。

总的来说,预防职业性肿瘤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正确佩戴防护装备、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和安全、定期进行
相关肿瘤的筛查等。

此外,个体应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和工作环境,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职业性肿瘤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预防原则
一、常见的职业性肿瘤
(一)职业性呼吸道肿瘤
在职业性肿瘤中,呼吸道肿瘤占极高的比例。

常见接触石棉、煤焦油类物质、氯甲醚类、各、镍、芥子气、异丙油、放射性物质等职业。

(二)职业性皮肤癌
这是最早发现的职业肿瘤,约占人类皮肤癌的10%。

职业性皮肤癌与致癌物的关系,往往是最直接、最明显,经常发生在暴露部位和接触局部。

能引起皮肤癌的主要化学物由煤焦油、沥青、蒽、木馏油、页岩油、杂酚油、蜡、氯丁二烯、砷化物等。

以煤焦油类物质所致接触工人的皮肤癌最多见。

(三)职业性膀胱癌
此类肿瘤在职业性肿瘤中也占相当的地位。

高危职业有:生产萘胺、联苯胺和4-氨基联苯的化工行业。

以萘胺、联苯胺为原料的染料、橡胶添加剂、颜料等制造业,使用芳香胺衍生物作为添加剂的电缆、电线行业。

(四)其他
苯致白血病、氯乙烯致血管肉瘤等。

二、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
(一)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二)健全医学监护制度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四)建立致癌危险性预测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