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四大基本组织的观察
实验一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汇报人:XX
目录
01 实验目的
02 实验材料
03 实验步骤
04 实验结果分析
05 实验结论
实验目的
了解人体基本组织的结构
实验目的: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结构,了解不同组织的形态和功能
实验意义:为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基础,有助于理解人体生理和病 理过程 实验内容: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 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准备显微镜和切 片样本
将切片样本放置 在显微镜的载玻 片上
调整显微镜焦距, 使切片样本清晰 可见
观察切片样本, 注意其组织结构 和特点
记录观察结果
记录观察到的细胞形态、排 列和结构特点
记录观察到的组织反应和变 化情况
观察并记录不同组织的特点 和分布情况
总结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人体基组织的结构特点
辅助医学诊断:观察人体基本组织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病理诊断和疾病治疗。
促进医学研究:观察人体基本组织可以为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提高医学教育质量:通过观察人体基本组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提高 医学教育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材料、观察切片、记录观察结果、分析总结
学习观察和辨识人体基本组织的方法
了解不同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学会观察和辨识组织的方法
掌握人体基本组织的形态和 特点
提高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和理 解
实验材料
显微镜
简介:显微镜是一 种光学仪器,用于 观察微小物体或细 胞等结构。
实验材料:显微镜 是观察人体基本组 织的重要工具,通 过显微镜可以观察 到细胞、组织等微 观结构。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动物基本组织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动物基本组织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般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生物量级及系统过程4.细胞学术与动物基本组织二、实验原理光学显微镜一般由载物台、聚光照明系统、物镜,目镜和调焦机构组成。
载物台用于承放被观察的物体。
利用调焦旋钮可以驱动调焦机构,使载物台作粗调和微调的升降运动,使被观察物体调焦清晰成象。
它的上层可以在水平面内沿作精密移动和转动,一般都把被观察的部位调放到视场中心。
聚光照明系统由灯源和聚光镜构成,聚光镜的功能是使更多的光能集中到被观察的部位。
照明灯的光谱特性必须与显微镜的接收器的工作波段相适应。
物镜位于被观察物体附近,是实现第一级放大的镜头。
在物镜转换器上同时装着几个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转动转换器就可让不同倍率的物镜进入工作光路,物镜的放大倍率通常为5~100倍。
物镜是显微镜中对成象质量优劣起决定性作用的光学元件,一般变倍比为6.3:1,变倍范围0.8X-5X。
常用的有能对两种颜色的光线校正色差的消色差物镜;质量更高的还有能对三种色光校正色差的复消色差物镜;能保证物镜的整个像面为平面,以提高视场边缘成像质量的平像场物镜。
高倍物镜中多采用浸液物镜,即在物镜的下表面和标本片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折射率为1.5左右的液体,它能显著的提高显微观察的分辨率。
目镜是位于人眼附近实现第二级放大的镜头,镜放大倍率通常为5~20倍。
按照所能看到的视场大小,目镜可分为视场较小的普通目镜,和视场较大的大视场目镜(或称广角目镜)两类。
载物台和物镜两者必须能沿物镜光轴方向作相对运动以实现调焦,获得清晰的图像。
用高倍物镜工作时,容许的调焦范围往往小于微米,所以显微镜必须具备极为精密的微动调焦机构。
显微镜放大倍率的极限即有效放大倍率,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能被显微镜清晰区分的两个物点的最小间距。
分辨率和放大倍率是两个不同的但又互有联系的概念。
当选用的物镜数值孔径不够大,即分辨率不够高时,显微镜不能分清物体的微细结构,此时即使过度地增大放大倍率,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个轮廓虽大但细节不清的图像,称为无效放大倍率。
动物四大基本组织及骨骼系统

周围神经 (横切)
横断面:
神经纤维呈圆形,中央紫红色点状结构是 轴突,其周围染色浅,为髓鞘,最外层的 一圈儿是神经膜(施万细胞膜及基膜)。
1.轴突 2.髓鞘 3.神经膜 4.神经束膜
4 1
2
3
周围神经(纵切)
低倍镜:神经干外包 有致密结缔组织,称 神经外膜,内部由神 经纤维密集排列而成。 神经纤维互相平行排 列,弯曲成波纹状, 染成淡紫色。 1.神经纤维 2.神经外膜
观察骨的形态: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1.长骨(一体两端) 尺骨和掌骨等
骨干 髓腔 干骺端 骺软骨 骺线 骺 滋养孔
2.短骨 腕骨 附骨
3.扁骨 颅、胸、盆部
4.不规则骨 椎骨
观察全身骨:
颅骨包括面颅15块(上颌骨2、颧骨2、鼻骨2、泪骨2、 腭骨2、下鼻甲2、犁骨和下颌骨、舌骨各一块)和脑颅8 块(枕骨、额骨、蝶骨和筛骨各一块,顶骨和颞骨各二 块)。
余小而圆的核为神经胶
1
质细胞核。选一结构较
完整的神经元观察。
2
1.多极神经元 2.胶质细胞核
高倍镜: 神经元细胞核大,
圆形,染色浅,核仁 明显。细胞质内有许 多大小不等的颗粒状 嗜碱性物质,为嗜染 质(尼氏体)。神经 元的突起被切断,只 能看到少数突起的根 部,轴突根部无嗜染 质,呈现一色浅的区 域,为轴丘。 1.细胞核 2.核仁 3.尼氏体 4.轴丘
2 1
高倍镜:
纵切面:首先分清
1
哪是一条神经纤维。
注意找到下列结构:
1.神经纤维结
2.轴突:神经纤维中
央呈紫红色的线条状
结构。
3.髓鞘:轴突周围染
色浅处为髓鞘。
4.神经膜:髓鞘两侧
动物四大基本组织及骨骼系统

目的:联系机能观察了解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布 了解切片制作及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方法:显微镜观察及示教图片展示
第一节 上皮组织
(epithelial tissue)
组成:大量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 分类:
被覆上皮 腺上皮 作用:吸收、分泌和排泄。
单层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
蟾蜍体腔膜或肠系膜 形态:呈薄扁细长,核椭圆形,有核处较厚 分布:内皮,间皮, I型肺泡上皮、肾小囊壁层
分布
内皮:
血管、淋巴管、心的内表面
间皮:
腹膜、胸膜、心包膜的内表面
其他:
I型肺泡上皮、肾小囊壁层
单层上皮
2、单层立方上皮
甲状腺切片 形态:立方形,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分布:肾小管、甲状腺。
单层上皮
3、单层柱状上皮
小肠切片 形态:呈柱状,核椭圆形,靠近基底部。其中夹有 高脚酒杯状的杯状细胞,核位于基底部。 分布:消化道的中部。
观察骨的形态: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1.长骨(一体两端) 尺骨和掌骨等
骨干 髓腔 干骺端 骺软骨 骺线 骺 滋养孔
2.短骨 腕骨 附骨
3.扁骨 颅、胸、盆部
4.不规则骨 椎骨
观察全身骨:
颅骨包括面颅15块(上颌骨2、颧骨2、鼻骨2、泪骨2、 腭骨2、下鼻甲2、犁骨和下颌骨、舌骨各一块)和脑颅8 块(枕骨、额骨、蝶骨和筛骨各一块,顶骨和颞骨各二 块)。
2 14
3
1
2
3
高倍镜:多极神经元 1.细胞核 2.树突 3.轴突
神经元胞体光镜观,示尼氏体
神经原纤维( Neurofibril)
银染切片中
呈棕黑色细
神
生理解剖学的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生理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认识,为后续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实训报告是对生理解剖学课程实训过程的总结,通过对人体基本组织的观察、实验操作及理论学习,加深了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二、实训目的1. 掌握人体基本组织的结构、功能及特点;2. 熟悉各种组织类型,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技能;4. 增强学生对人体结构的整体认识,为后续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人体基本组织观察本次实训主要观察了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通过对组织切片的观察,我们了解了各种组织的形态结构、细胞组成和分布特点。
2. 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环节,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1)制作组织切片: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了解组织结构;(2)观察心脏解剖结构:通过解剖实验,了解心脏的内部结构、瓣膜功能及血液流动;(3)观察神经系统:通过解剖实验,了解大脑、脊髓、神经节的分布及功能;(4)观察骨骼系统:通过解剖实验,了解骨骼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3. 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环节,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人体基本组织的分类及特点;(2)各组织在人体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3)组织切片的制作及观察方法;(4)常见疾病的组织学特征。
四、实训过程1. 实验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提前预习了实验内容,熟悉了实验步骤,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
2. 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
3. 实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认真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 实验总结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实训收获1. 增强了对人体基本组织的认识,为后续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基础;2. 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实验技能;3. 学会了观察、分析、总结实验结果的方法;4.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沟通能力。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2012级应心班《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内容一、人体基本组织的观察(一)实验目的观察并掌握人体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实验材料四大基本组织的永久装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组织的基本特征。
注:实验前请复习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人神经系统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观察脊髓的形态结,了解脊神经的组成。
2.观察脑干的的形态结构和脑神经进出脑干的部位,了解脑干中的主要神经核团和纤维束的位置。
3.观察间脑、小脑和大脑的形态结构,辨认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和分叶。
(二)实验材料脊髓模型;脑干模型;人脑模型;脊髓横切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观察各模型加深对神经系统的认识;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脊髓横切片。
注:实验前请复习神经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三、反射弧的分析和脊髓反射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成为脊蛙)分析屈肌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2.观察脊髓的反射活动并研究脊髓反射中枢活动的若干特征。
(二)实验原理(三)材料与方法 1 材料实验动物青蛙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养皿2个,烧杯药品 %硫酸,1%硫酸 2 试验方法与步骤2.1.制备脊髓动物: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
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2.2.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2.3.搔扒反射:将浸以%硫酸的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的皮肤上,可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
2.4.反射时的测定:用培养皿分别盛%和1%硫酸溶液,将青蛙左后肢的脚趾尖浸于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浸入时起到发生屈腿发射所需的时间,即反射时。
观察后立即将该足趾浸入清水中浸洗几次,然后用纱布拭干。
按上法重复三次,求其平均值,此值即为反射时。
动物的细胞和四大组织

实验1 动物的细胞和四大组织一、实验目的1、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了解四大类组织的结构与功能;3、了解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4、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人口腔上皮、疏松结缔组织、血液组织(活蛙或蟾蜍)、横纹肌(蝗虫浸制标本)、有丝分裂永久制片、复层扁平上皮、透明软骨、平滑肌及神经组织4种组织的切片。
0.1%及1%的亚甲蓝、0.7%及0.9%的NaCl溶液。
三、操作及观察1、人口腔上皮细胞:2、疏松结缔组织:胶原纤维束,弯曲成波浪状;弹性纤维细而具分枝,不成束,无波浪状弯曲。
3、血液组织:红细胞呈扁椭圆形,单个细胞为黄色,但血液组织为何呈红色?红细胞侧面呈何形状?4、肌肉组织:四、示范1、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2、复层扁平上皮组织的观察:3、软骨组织观察:4、平滑肌的观察:5、神经组织的观察五、注意事项1、做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注意必须将从颊部刮下的细胞在载玻片上涂得薄而均匀。
滴加0.9%的氯化钠液不宜过多,恰在盖波片之下为宜。
2、做疏松结缔组织装片时,用解剖针将取下的组织必须在一小滴生理盐水将其展开成薄片。
3、做横纹肌装片时,将取下的一小束肌肉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水,必须在水中用解剖针顺着肌纤维仔细分离,分得越细越好。
4、在做临时装片时,必须用镊子铗着盖玻片放置。
六、作业1、绘人口腔上皮细胞(2~3个,其中1个详绘)图。
实验2草履虫一、实验目的1、通过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各种细胞器的观察,了解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2、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3、了解草履虫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二、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5%的冰醋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棉花和吸水纸等。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1、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作:2、观察内容:外形、纤毛、前后端、运动方式、内质与外质、刺丝泡、表膜、口沟、胞口与胞咽、食物泡与伸缩泡、大小核等。
四、示范1、草履虫无性生殖的观察:2、草履虫接合生殖的观察:五、注意事项1、作临时装片时,棉花应使纤维之间的孔隙大小较均匀,棉花的量要少;2、观察纤毛、刺丝泡、和伸缩泡时,光线应暗些。
实验一--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神经组织1
形状独特呈
发散状
神经系统
产生传导兴奋
神经纤维
2.移动玻片标本,能够将所 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3•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看到 插 图,辨认四种基本组织。
(三)收镜装箱
1.取下玻片标本。
2.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 偏到两旁。
4.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5.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 原处。
养成良好的显微镜操作习惯。
四、问题与交流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组织类型
主要特征
主要分布位
置
功能
举例
上皮组织
排列紧密形
皮肤,消化道
保护,分洒
皮肤,小肠腺
上皮
肌肉组织
呈长条状紧
密排列
四肢,躯干.
内脏器官
收缩,舒张
骨骼肌,平滑
肌
结缔组织
细胞之间间
隙较大
全身各处
支持、连接,
保护.营养
软骨,软组细,
实验一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目的要求
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玻片标本,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二、材料用具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玻片标本,显微镜。
三、活动过程和方法
步骤和方法
现象
结论或解释
(一)调节显微镜
取镜安放、对光。
复习熟练显微镜的使用。
(二)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 种基本组织的玻片标本
1准确对焦直到看到清晰地 物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实验内容
绪论及四大基本组织的观察 人体骨与骨连结的观察 心脏的形态结构观察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离体蛙心灌流;
小白鼠脊髓半横切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学时 4 4 4
二上 二下 三下
五上
解剖实验3
第7周
10.10-10.14
一下 二上 二下 三下 五上
五下
第8周
10.17-10.21
二上 二下 三下
五上
生理实验1
制药 启明(生技)
生科1 生医1 生医2
第8周
10.17-10.21
一上 二上 二下 三下 五上
生信(基地)
五下
生技(启明) 生科2 生医3 生卓1
第9周
加上1~2滴甘油,盖上盖玻片,即可用于显微镜观察。
上皮组织
单层立方上皮
取甲状腺切片(HE染色)观察: 表面观:细胞呈六角形 垂直观:细胞立方形,核圆居于细胞中央
分布:肾小管甲状腺
甲状腺 H-E染色 3.5×40 滤泡 滤泡旁细胞 滤泡上皮细胞
上皮组织
单层柱状上皮
取小肠上皮切片观察:
表面观:细胞呈六角形
镜下观察血涂片。低倍镜下分辨白细胞和红细胞,高倍镜观察、 辨别各种血细胞和血小板。
人血液涂片 Wright染色 3.3×100 1、红细胞质 2、中性粒细胞(杆状核)3、中性粒细胞(分叶核)4、嗜酸性粒 细胞 5、嗜碱性粒细胞 6、单核细胞 7、淋巴细胞
肌组织
肌细胞(肌纤维)
• 组成:肌组织 结缔组织
……
• 分类:肌组织
横纹肌 平滑肌
骨骼肌 随意肌
心肌
不随意肌
肌组织
骨骼肌
取骨骼肌纵、横切片(HE染色)观察:观察肌纤维的形态、胞核 的形状,纵切片上还可见明显的横纹,比较纵切和横切面上的细 胞核的位置和结构差异。
骨骼肌纵横切片3.3×40 肌细胞核 肌原纤维
骨骼肌纤维光镜图
心肌
分布:心脏,收缩具自动节律性,无肌卫星细胞 取心室肌纵、横切片(HE染色)观察:镜下可见纵切片上,心肌纤维彼此分支 吻合成网状,卵圆形胞核位于中央。缩小显微镜虹彩光圈可见心肌纤维的横纹, 但不如骨骼肌纤维明显。在肌纤维及其分支上可见深蓝色的梯形闰盘。横切片上, 心肌纤维为不规则的圆形,有或无胞核,注意细胞核的形态和位置。
实验一、四大基本组织的观察
目的要求
• 联系功能观察了解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布。 • 学习体腔膜或肠系膜平铺片的制作方法。 • 学习疏松结缔组织新鲜平铺片的制作方法及活体染色方法。
材料与器械
• 蛙,小鼠,解剖器械一套(手术剪、解剖针、眼科 镊),注射器及针头,滴管,盖玻片,显微镜;
• 1%硝酸银水溶液,1%台盼蓝生理盐水溶液,甘油, 蒸馏水,组织切片
• (2)弯止血钳 与直型的大同小异,也分长短两 种,主要用于深部组织或内脏出血点的止血。
• (3)蚊式止血钳(蚊嘴钳)此种止血钳头端细小, 又称小止血钳,适用于细嫩组织的止血和分离, 不宜钳夹大块或坚硬组织。
动物的抓取与固定方法
• 目的:限制动物的活动,持安静状态
•以便正确操作和记录• 要求:不损伤实验动物
垂直观:细胞呈柱状,核长圆形,
靠近基底部
单层柱状上皮模式图
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
单层柱状上皮 人小肠 H-E染色 3.5×40 杯状细胞 纹状缘
上皮组织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体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
游离面常见有纤毛
基细胞 一种腺细胞
分布:呼吸道
假假复复层纤层毛纤柱状毛上皮柱人状气管上H-E皮染色模3.5式×40图
镊子:圆头、眼科镊
• 手术镊
• 主要用于夹持或牵拉切口处的皮肤或肌肉 组织。眼科镊用于夹持细软组织。手术镊 有圆头、尖头两种,又有直头和弯头、有 齿和无齿之别,而且长短不一,大小不等, 可根据手术需要选用。通常,有齿镊主要 用于夹持较坚韧或较厚的组织,如皮肤、 筋膜、肌腱等;无齿镊主要用于夹持较细 软的组织,如血管、黏膜等;正确的执镊 姿势类似于执笔式,较为灵活方便。
11.28-12.1
一上 二上 二下 三下 五上
五下
第15周
12.5-12.9
二上 二下 三下 五上
生理实验5
第16周
12.12-12.16
一上 二上 二下 三下 五上
五下
第17周
12.19-12.23
二上 二下 三下 五上
考核方法
1、考勤(10%) 2、课前预习(10%) 3、课堂表现:规范操作+随堂抽查(50%) 4、实验报告:书写工整、画图及文字说明清楚、分析准确(30%)
平滑肌纵横切片HE染色 3.3×40
三种肌纤维光镜比较
名称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形状 长圆柱形 短圆柱形 细长梭形
细胞核 横纹
多个, 一个或两个,
C周边
C中央
有,明显 有,不明显
一个, C中央 没有
闰盘 没有
有
没有
肌原纤维 明显
不明显
•
不影响观察指标
•
实验者不被动物咬伤
•
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 小心细致、大胆敏捷,切忌粗暴。
小鼠的抓取
小鼠的抓取保定: 器材:小鼠饲养盒+盒盖1套。
方法步骤: 1、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 住小鼠尾巴中部将小鼠提 起,放在饲养盒盖上。 2、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迅速、 准确地捏住小鼠的两耳后、 颈背部的皮肤,将小鼠提起。
长骨磨片 5×40 黏合线
血液
采血、涂片、染色制作血液涂片: ①取末捎血一滴置于玻片的一端,左手持载玻片,右手以边缘平 滑的推片的一端从血滴前方后移接触血滴,使推片与载片夹角保 持30~40度平稳地向前移动,载片上保留下一薄层血膜。 ②手持玻片在空气中挥动,使血膜迅速干燥,以免血细胞皱缩。 ③加瑞氏染液2~3滴,覆盖整个血膜,固定0.5~1.0min,滴加等量 或稍多的新鲜蒸馏水,与染料混匀染色5~10min。 ④用清水冲去染液,待干燥后即可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手术剪:弯、直、眼科剪
• 手术剪
• 主要用于剪皮肤或肌肉等粗软组织。此外, 也可用来分离组织,即利用剪刀的尖端, 插入组织间隙,分离无大血管的结缔组织 等。手术剪分尖头剪和钝头剪。其尖端还 有直、弯之别。生理学实验中常习惯于用 弯型手术剪剪毛。另外,还有一种小型手 术剪,称眼科剪,主要用于剪血管或神经 等柔软组织。眼科剪也有直头与弯头之分。 正确的执剪姿势即用拇指与环指(即无名指) 持剪,示指(即食指)置于手术剪的上方。
3、翻转左手掌, 以左手掌心和中指 夹小鼠背部的皮肤, 使小鼠整个呈一条 直线。
4、用左手无名指 压住小鼠背部的皮 肤,小指压住小鼠 的尾巴根部。
5、松开捏住小鼠 尾巴的右手拇指和 食指。
皮下注射
蛙类的抓取
实验步骤
细胞 cell + 间质cytoplasm
基本组织tissue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4
4 4 4 4
制药 启明(生技)
生科1 生医1 生医2
生信(基地)
生技(启明) 生科2 生医3
生卓1
解剖实验1
第2周
9.5-9.9
一下 二上 二下 三下 五上
五下
第3周
9.12-9.16
二上 二下 三下
五上
解剖实验2
第4周
9.19-9.23
一下 二上 二下 三下 五上
五下
第5周
9.26-9.30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切片的观察:
兔皮下组织铺片(A)和腹膜铺片(B) 5×20 A 活体注射锥虫蓝+醛复红染色+偶氮洋红染色 紫蓝色细丝为弹性纤维,粉红色条带 为胶原纤维 B 活体注射锂卡红+铁苏木精染色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取跟踺纵切片(HE染色)观察:
特点:细胞和基质相对较少,纤维成 分较多 分类: 1.规则致密结缔组织:大量密集平 行排列的粗大胶原纤维,其间有成 行排列的成纤维(腱)细胞;主要 构成肌腱、腱膜 2.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粗大胶原 纤维纵横交错,形成致密板层结构, 其间有成纤维细胞,小血管和神经 等。构成真皮、脑硬膜、器官的被 膜等处; 3、弹性组织:粗大的弹性纤维或 平行排列,或编织成膜状,其间有 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分布;构成 韧带、声带、大动脉弹性膜等。
致密结缔组织人肌腱 HE染色5×20
腱细胞成行排列 胶原纤维成束排列
脂肪组织
取小肠切片(HE染色)观察: 特 点 : HE 染 色 标 本 中 , 脂 滴 被 溶 解 , 细 胞 呈 空 泡 状 , 胞 核和胞质被挤向细胞的一侧(宝石戒指状)
脂肪细胞 H-E染色3.5×40 细胞核
骨组织
取骨横磨片观察: 特点:由于骨组织内的软组织(神经、血管、淋巴管、结缔组织) 及细胞都已腐烂,仅剩下空腔和管道。长骨骨干部的横断面,在 低镜下可见3~4层外环骨板、1~2层内环骨板、内外环骨板之间的 骨单位和间骨板。骨单位是由中央管和其周围呈同心圆排列的多 层骨板构成。高倍镜下观察可见骨板内或骨板间的卵圆形骨陷窝 及骨陷窝向四周发出的骨小管。
人心肌纤维纵切片HE 染色3.3×40 闰盘 脂褐素
心肌
心肌光镜结构模式图
平滑肌
分布:广泛分布于中空性器官管壁内 形态:①长梭形,大小和形状因所在部位和器官的功能状态而异; ②无横纹,胞质嗜酸性; ③单核,棒状或椭圆形
取小肠纵、横切片(HE染色)观察:观察平滑肌纤维的形态、胞核的形 状,比较纵切和横切面上的结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