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布》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布》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材料》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布》。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材质、颜色和图案的布料,了解布料的来源和用途,探索布料的特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布料的种类、来源和用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材料的观察和认识能力。
2. 通过观察、触摸、比较,让幼儿辨别不同布料的特性,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触觉敏感度。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不同布料的特性和用途。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触摸、比较,让幼儿辨别不同布料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布料样品(棉布、丝绸、呢子、绒布等)、布料来源和用途的图片、布料特性演示卡片。
2. 学具:布料触摸箱、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布料衣服,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衣服。
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布料。
2. 讲解布料的来源和用途(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布料的来源(如棉花、蚕丝等)和用途(如制作衣服、被子等),让幼儿对布料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探索布料的特性(10分钟)(1)分发布料触摸箱,让幼儿分组触摸并观察各种布料。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布料的特性(如棉布柔软、丝绸光滑等)。
(3)教师演示布料特性卡片,巩固幼儿对布料特性的认识。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布料,并标注其特性。
5.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布料样品,让幼儿说出其名称和特性,并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布料的来源:棉花、蚕丝等。
2. 布料的种类:棉布、丝绸、呢子、绒布等。
3. 布料的特性:柔软、光滑、粗糙等。
4. 布料的用途:制作衣服、被子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不同种类的布料,并记录其特性和用途。
2. 答案:布料种类、特性和用途记录表。
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布教案

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各种各样的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为:认识不同材质、颜色和图案的布料,了解布料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不同布料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材质、颜色和图案的布料。
2. 培养幼儿对布料来源和用途的了解,提高幼儿的生活常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布料的来源和用途。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各种布料的观察、识别和描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布料样本(棉布、丝绸、绒布、麻布等)、布料来源和用途的图片、布料图案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教室内的布料制品,如窗帘、桌布、衣物等,引导幼儿关注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布料的种类(5分钟)展示各种布料样本,让幼儿触摸和观察,讲解不同布料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布料图案卡片为例,让幼儿识别和描述图案,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对布料的观察和感受。
4. 随堂练习(5分钟)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布料图案,并进行分享。
5.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布料猜一猜”的游戏,让幼儿通过触摸布料样本,猜出布料的种类,增强幼儿对布料的认知。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谈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布料制品,以及它们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各种布料样本分类展示。
2. 布料图案卡片及名称。
3. 幼儿绘画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家中的布料制品,记录下来并描述它们的用途。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描述,例如:妈妈的围裙(棉布材质,用途:做饭时防止弄脏衣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在认知、表达等方面的不足,进行教学调整。
中班科学各种各样布教案

中班科学各种各样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究活动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主题为“各种各样的布”。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材质、颜色、图案的布料;了解布料的来源和制作过程;探索布料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不同种类布料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辨力。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布料的来源和制作过程,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学会珍惜和合理使用布料资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布料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和区分不同种类、颜色、图案的布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布料样本、布料制作过程的图片、布料来源的视频、布料特性实验器材。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布料样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各种布料样本,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幼儿讨论布料的颜色、图案、质感等特点。
2. 讲解布料的来源和制作过程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布料的来源、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布料的来之不易。
3.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一块布料,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其特点,如颜色、图案、质感等。
4.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种布料,进行观察、描述,并在画纸上绘制出来。
5. 布料特性实验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布料吸水性、透气性等实验,让幼儿了解布料的特性。
6. 布料应用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衣服、窗帘、床单等。
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布颜色:红、橙、黄、绿、蓝、紫等图案:格子、条纹、斑点、卡通等材质:棉、麻、丝、毛、化纤等2. 布料的来源和制作过程3. 布料的特性吸水性透气性4. 布料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布料,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布料是红色格子布。
它颜色鲜艳,图案是格子形状,摸起来有点粗糙,但很结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了各种布料的特点,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分辨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布》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布》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一节《各种各样的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生活中不同种类的布,掌握布的基本特性和用途。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种类的布,知道布的基本特性和用途。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布的基本特性和用途。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布料样品、布料制作成的物品、PPT、挂图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布料制作成的小玩具,引发幼儿兴趣,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他们发现布料的特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各种布料样品,让幼儿观察、比较,讲解各种布料的基本特性,如棉布、丝绸、麻布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种布料,讨论其特点和用途。
4. 巩固知识(10分钟)利用挂图,让幼儿进行配对游戏,将布料样品与对应的用途配对。
5.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用布料制作成自己喜欢的物品。
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布2. 内容:布的种类:棉布、丝绸、麻布等布的特性:柔软、透气、吸汗等布的用途:衣服、裤子、床单、窗帘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布料制品,并标注其特点和用途。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掌握了布的基本特性和用途,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课后收集不同种类的布料,与家长共同探讨其用途和特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随堂练习和动手操作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布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布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第3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各种各样的布”。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布,掌握其特点及用途,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分辨各种常见的布料,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类、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各种布料的特性和用途。
重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式,认识各种布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布料样本(棉布、丝绸、呢子、麻布等)、布料制成的物品(衣物、窗帘、沙发套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布料制成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布料及制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种布料样本,如棉布,介绍其特点、用途,并进行触摸体验。
依次介绍其他布料样本,让幼儿观察、触摸,并说出各自的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幼儿将各种布料与其特点、用途进行连线。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练习。
4. 分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种布料,讨论其特点和用途。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
提问幼儿:“除了我们学过的布料,你们还知道哪些布料?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布2. 内容:棉布:柔软、透气、吸汗丝绸:光滑、柔软、优雅呢子:厚实、保暖、挺括麻布:凉爽、透气、耐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布料制品,记录其名称和所用布料。
2. 答案示例:衣服:棉布窗帘:丝绸沙发套:呢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认识并掌握了各种布料的特性和用途。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布中班科学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布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5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各种各样的布”。
详细内容包括布料的种类、特点、用途以及简单的布艺制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布,知道它们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布料的特性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不同种类的布,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布料样品、布艺制品、PPT、视频等。
学具:手工剪刀、胶水、彩纸、布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布艺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的?它们有什么用途?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布料的图片,讲解它们的名称、特点和用途,引导幼儿了解布料的多样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不同种类的布料样品,让幼儿观察、触摸,说出布料的名称和特点。
4. 手工制作(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用布料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如小袋子、小帽子等。
然后让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属于自己的布艺制品。
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布2. 内容:布料的种类:棉布、麻布、丝绸、呢绒等布料的特点:柔软、透气、保暖、光滑等布料的用途:衣服、窗帘、床单、手工艺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布料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布料制品,记录下来它们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2. 答案示例:名称:窗帘特点:遮光、隔热用途:遮挡阳光,保护隐私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布料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如何?哪些环节需要改进?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作业,共同寻找生活中的布料制品,增进亲子关系。
环保教育:引导幼儿关注环保问题,提倡回收利用旧布料,减少浪费。
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布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布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生活中的科学》第四章《有趣的材料》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布》。
详细内容包括:布料的分类、特性与用途;布料的制作过程;布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布料的种类、特性及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珍惜和合理使用资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布料的种类、特性及用途。
难点:布料的制作过程及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布料样品、布料制作过程的图片、布料制成的物品。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布料制成的物品,引导学生关注布料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布料的种类、特性和用途,让学生了解布料的基本知识。
3. 实践活动:分发各种布料样品,让学生观察、触摸,感受布料的质感,并进行分类。
4. 例题讲解:讲解布料的制作过程,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布料的来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画纸、彩笔、剪刀和胶水,用布料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
7. 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家里和学校的布料制品,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布料的种类:棉布、丝绸、呢子、麻布等。
2. 布料的特性:柔软、透气、保暖、防水等。
3. 布料的用途:衣服、床单、窗帘、包包等。
4. 布料的制作过程:选料、纺织、染色、整理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和学校的布料制品,记录下来。
答案:例如:家里的窗帘是棉质的,学校的桌布是塑料质的。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其他布料制品,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布料的种类、特性和用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其他材料,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布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布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围绕“各种各样的布”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3章“生活中的材料”,详细内容包括布的来源、种类、特点和用途。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布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认知能力。
2. 让幼儿掌握布的种类和特点,提高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布的用途和环保意识,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布的种类和特点,布的用途。
重点:布的来源,布的制作过程,布的观察与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布料、布制品、布料样品、布的制作过程图片、布的用途图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废旧布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布料,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幼儿发现布的特点和差异。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布的来源:教师讲解布是由棉花、麻、丝等天然纤维制成的。
(2)布的制作过程:教师展示布的制作过程图片,让幼儿了解布是如何从原材料变成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
(3)布的种类:教师展示各种布料样品,让幼儿观察、比较,了解布的种类和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让幼儿根据观察到的布的特点,进行绘画创作。
4. 课堂互动(10分钟)(1)教师出示布的用途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布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介绍绘画中所表现的布的特点和用途。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各种各样的布2. 内容:(1)布的来源:棉花、麻、丝等天然纤维(2)布的制作过程:原材料→加工→成品(3)布的种类:棉布、麻布、丝绸、呢绒等(4)布的特点:柔软、透气、吸湿、保暖等(5)布的用途:衣服、被子、家居用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布制品,记录下来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答案:(1)特点:如柔软、透气、吸湿、保暖等。
(2)用途:如衣服、裤子、裙子、毛巾、床单、被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布》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布的特征,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达
2.增进对布及布制品多样性的认识,初步了解布的用途。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各种布制品的物品,如;布衣裤、布娃娃、床上用品、布袋、布鞋、桌布、布书、手绢、帽子等,在班级里布置成展台。
2.用来做对比的塑料桌布和皮鞋
活动过程:
一、感受布和其他材质的区别。
1.教师出示塑料桌布与布质桌布,引导幼儿比较与讨论。
----教师:这里有两块漂亮的桌布,我们看看,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块?为什么?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摸一摸,有什么布一样?布做的桌
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块?为什么?
2.出示皮鞋和布鞋,引导幼儿比较与讨论。
-----教师:这里还有两双鞋,它们又有什么不一样呢?看一看、摸一摸,布鞋给你什么感觉?
------教师:穿在脚上试试看,有什么不同?
二、看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布制品。
1.出示布制品展台,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感受各种布制品。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布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用什么布做的。
---教师;布还可以做什么呢?
---教师;如果请你用布做东西,你想用它做什么呢?
三、触觉游戏。
1.教师准备依个大袋子,里面放用布、塑料、陶瓷、橡皮做的玩具。
请一个幼儿上来,闭上眼睛,在袋子里摸布玩具。
确定后,其他幼儿喊"一、二、三",拿出来看一看。
如果他摸到布玩具,其他幼儿为他鼓掌奖励,如果没有摸到布玩具,可以请他再试一次。
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找一找,生活环境中有哪些布质的物品,共同填写"各种各样的布"调查表。
(详见"附")。
活动提示:
1.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感知与体验的`时间,帮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布的特征,并且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2.有的幼儿可能只从表面理解问题,如只从表面的特性,如颜色、图案等
来区别布和其他材质。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与追问,帮助幼儿深入了解问题,如材质,的软硬、光滑与粗糙等。
3.该活动可以进一步向语言领域扩展,请幼儿细致描述布制品,培养幼儿
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本活动结束后,将幼儿带来的各种布制品展示出来,布置"布的世界"
主题墙和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