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配画比赛

合集下载

古诗文配画活动美篇

古诗文配画活动美篇

古诗文配画活动美篇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古诗文文化,许多学校和社区都开展了古诗文配画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艺术修养,还能够促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在古诗文配画活动中,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古诗文和理解其中的情感、意境,再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还能够加深他们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这些作品也可以用来丰富学校和社区的文化展览,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文化启示。

在这些古诗文配画作品中,有的是以具体事物为对象,解释古诗文中的情感和意境;有的是通过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古诗文所表达的思想和感受;而有的则是将古诗文和当代社会结合起来,传达出新时代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比如,有一幅古诗文配画作品,是以《静夜思》为素材的。

这幅画用淡雅的色调,描绘出月下独行的孤独和思索,同时用夜色和月亮的对比,表现出古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这幅画既忠实地表达了古诗文的情感和意境,又展现了现代艺术的审美情趣。

再比如,还有一幅古诗文配画作品,是以《登高》为素材的。

这幅画用鲜艳的色彩和抽象的表现手法,传达出了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同时又将古诗文与当代社会进行了联系,表达了新时代中人们的真实思想与追求。

由此可见,古诗文配画活动不仅能够启发学生们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而且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塑造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和艺术品位。

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参与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能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文化滋养。

小学美术《诗词配画》教案

小学美术《诗词配画》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体会。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词配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创作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和绘画技巧的掌握。我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艺术的魅力。如果对今天的学习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诗词与绘画的创意结合:学生往往在将诗词转化为绘画语言时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取舍和创意。难点在于指导学生如何筛选诗词中的关键元素,进行合理构图和创新表现。
-情感表达与艺术表现的平衡: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平衡情感表达与艺术表现,使作品既传达出诗词的情感,又具有艺术性,是教学的难点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如小组讨论、个别辅导、作品分析、实践操作等,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创作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词配画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创作的乐趣、分析作品的优缺点,并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意境的理解和绘画表现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画作和诗词,以及现场示范,来帮助大家理解。(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诗词,讨论如何通过绘画来表现诗词的意境。
2.创作操作:为了加深理解,学生们将开始创作自己的诗词配画作品。这个过程中,他们将实践所学的绘画技巧,尝试表现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整理版]古诗配画比赛总结

[整理版]古诗配画比赛总结

[整理版]古诗配画比赛总结
古诗配画比赛总结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在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与画是一对相融一体密不可分姐妹艺术。

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展现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近日,开展了古诗配画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对自己喜欢的古诗,自己动手配上相应的图画,把自己体会到的诗的意境、情感变成生动鲜明的图画。

不少学生的作品构思独到,情景逼真富于诗意,诗与画融为一体,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同时真实地反映出了学生们对诗歌的个性理解及他们对古诗的热爱。

附获奖学生名单:
张金雨顾月辉顾宗阳刘华丽顾宗玉顾宇航邓伊凡
赵静宋晓慧唐新慧刘磊李欣顾启格顾月圆。

诗词丨40首古诗配精美国画,醉美了岁月

诗词丨40首古诗配精美国画,醉美了岁月

诗词⼁40⾸古诗配精美国画,醉美了岁⽉诗画合⼀将古诗和绘画融为⼀体的艺术,称作为诗画,也称作古诗配画。

古诗讲究意境,⽽中国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意境。

《⼤林寺桃花》唐·⽩居易⼈间四⽉芳菲尽,⼭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觅处,不知转⼊此中来。

⼤林寺桃花依⽉弦⼼;马⽟萌;王思迪;汪俞寒 - 乐诗教育《夜宿⼭寺》唐·李⽩危楼⾼百尺,⼿可摘星⾠。

不敢⾼声语,恐惊天上⼈。

《陶者》宋·梅尧⾂陶尽门前⼟,屋上⽆⽚⽡。

⼗指不沾泥,鳞鳞居⼤厦。

《蚕妇》宋·张俞昨⽇⼊城市,归来泪满⼱。

遍⾝罗绮者,不是养蚕⼈。

《草》唐·⽩居易离离原上草,⼀岁⼀枯荣。

野⽕烧不尽,春风吹⼜⽣。

赋得古原草送别胡婷婷 - 婷婷唱古⽂《赠汪伦》唐·李⽩李⽩乘⾈将欲⾏,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锄⽲》唐·李绅锄⽲⽇当午,汗滴⽲下⼟。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苦。

《马》唐·李贺⼤漠沙如雪,燕⼭⽉似钩。

何当⾦络脑,快⾛踏清秋。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芳菲。

杨花榆荚⽆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李双⾠ - 中华少⼉古诗歌曲集《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

平明寻⽩⽻,没在⽯棱中。

《七步诗》汉·曹植煮⾖燃⾖萁,⾖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相煎何太急?《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浮绿⽔,红掌拨清波。

《逢雪宿芙蓉⼭主⼈》唐·刘长卿⽇暮苍⼭远,天寒⽩屋贫。

柴门闻⽝吠,风雪夜归⼈。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两相和,潭⾯⽆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银盘⾥⼀青螺。

望洞庭江宽柔 - 少⼉国学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河东⼊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南望王师⼜⼀年。

《为草当作兰》唐·李⽩为草当作兰,为⽊当作松。

小学古诗配画实践活动

小学古诗配画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古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我们学校开展了小学古诗配画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如诗的体裁、韵律、意境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绘画技巧。

4. 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内容1. 选取适合小学生欣赏的古诗,如《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让学生根据所选古诗的内容和意境,进行绘画创作。

4. 邀请专业画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

5. 举办古诗配画展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选。

四、活动步骤1. 课前准备(1)教师选取适合学生的古诗,并进行解读,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

(2)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2. 课堂实施(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学生根据所选古诗的内容和意境,进行绘画创作。

(4)专业画家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

3. 课后总结(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

(2)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表彰。

(3)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

五、活动评价1. 作品评价:从绘画技巧、创意、意境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学生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创新意识等。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品质量等。

六、活动意义1. 通过古诗配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古诗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案例--以诗育人 以诗感人

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案例--以诗育人 以诗感人

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案例--以诗育人以诗感人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案例--以诗育人以诗感人以诗育人以诗感人沾化县泊头实验学校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案例刘淑贞一、活动开展的背景与意义:中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古典诗词文化更是精美绝伦,堪称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的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热爱祖国的崇念,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我校开展了“以诗育人,以诗感人”为主题的学诗颂词活动。

我们决定把诗词文化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对全体学生培养学古诗、颂故事的兴趣,同时达到开发记忆力和智力的目的,为今后的写作能力打好基础。

二、活动过程(一)确立活动体系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年级语文教师为组员的诵读古诗词领导小组。

为使活动能有效、有序地进行,坚持班级活动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展示、评比、激励相结合,并做到及时总结。

(二)活动具体实施过程1、活动启蒙阶段向学生介绍中华古诗词文化的悠久历史,引起学生学古诗词的兴趣,号召学生搜集优美地、自己喜欢的诗词,在校园中掀起一股学诗的热潮。

2、活动实施阶段(1)开展“一、二、五”活动每周固定背诵一首古诗,利用晨读时间2分钟读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每周五检查诵读情况,学校成立由一名老师和六名学生组成的古诗词检查小组,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有班级中较好的学生帮助完成。

每周一个年级选出两名读诗词优秀学生记“读书星”一颗,学期末,累计“读书星”多者授予“小诗人”荣誉称号。

(2)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1、讲古诗词故事。

组织全校诗词爱好者进行演讲,评出优秀表演者,予以奖励。

2、古诗词配画,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诗配上画,制作成手抄报。

选出优秀手抄报在校园的橱窗里集中展示,选出具有创新、制作独特的手抄报张贴在“光荣板”上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古诗词吟唱比赛。

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选择2首古典诗词,举行配乐吟唱比赛。

幼儿园古典之美:古诗词大赛方案

幼儿园古典之美:古诗词大赛方案

幼儿园古典之美:古诗词大赛方案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能够陶冶情操,培养美感,还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举办古诗词大赛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在比赛中学习古诗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比赛主题与内容1. 主题:传统文化之美——古诗词2. 内容:比赛内容可包括古诗词吟诵、古诗词朗读、古诗词配画等形式,内容既要求经典古诗词的传承,也要求孩子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

二、比赛流程1. 报名:通过发放报名表格的方式,邀请有意愿参加的孩子报名参赛,报名表格应包括尊称、芳龄、家长通联方式等基本信息。

2. 初赛:设立初赛环节,每位参赛选手准备一首古诗词进行现场吟诵,优秀者晋级决赛。

3. 决赛:决赛环节可包括古诗词吟诵、朗诵、配画等多种形式,评委综合考察孩子们的参赛作品,评选出优胜者。

三、赛前准备1. 学习指导:组织老师针对古诗词进行专门的学习指导,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2. 赛前培训:在比赛前开展古诗词朗诵和配画的培训班,提高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比赛奖励1. 奖项设置:设立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创意奖等奖项,并为获奖选手颁发奖状和奖品。

2. 鼓励性奖励:对于所有参赛选手,都应给予一定的鼓励性奖励,例如精美小礼品或参与奖。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当代社会,古诗词大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比赛,可以让孩子们在童年时期就接触、学习和理解古诗词,从小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比赛也促进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评台。

总结回顾通过举办古诗词大赛,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也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的互动,增进师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应该进一步丰富形式,举办更多类似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在童年时期就有更多全面发展的机会。

张屯小学《古韵飘香——中华好诗词》校本课程

张屯小学《古韵飘香——中华好诗词》校本课程

张屯小学《古韵飘香——中华好诗词》校本课程
泊头市富镇张屯小学冯秀菊
走进张屯小学,阵阵古风诗韵扑面而来,在诗词接龙的音律里品味经典,在唐诗宋词的吟唱中翩然起舞,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升华诗情……近年来,随着我校古诗词校本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依据《张屯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和学生年龄特点组织老师们编写了《古韵飘香——中华好诗词》校本教材。

课堂上,教师以诵读、欣赏、情景剧表演、合唱、手语操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课后,多彩的综合性作业更是深受学生喜爱。

我校修建了古诗词“文化走廊”,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以“每周一诗”的形式向学生推荐优秀古诗词。

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一次“古诗词诵读比赛”“我与古诗词”演讲比赛和“古诗词考试”,班级每学期开展古诗词“书法比赛”“诵读比赛”“吟唱比赛”“诗词改编赛”“诗人故事演讲赛”“诗配画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诗词量。

每年举办一次大型“古诗词汇报”汇报演出,学期末对学生进行“古诗等级考核”,达到要求的获得相应证书。

为体现“我背诗,我快乐,我锻炼,我健康”的课程理念,营造浓郁的文化健身氛围,我校教师自编自导了四套古诗韵律操,本套操
从诗词接龙、音乐选编制作、古诗诵读到动作编排完全由学校老师自己制作完成,里面融入了手语操、歌唱、诵读、舞蹈、健美操、队形变化、武术、学生互动和游戏等多元文化,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朋友的喜爱。

《古韵飘香——中华好诗词》校本课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校会继续扎实深入开展“中华好诗词经典诵读”活动,把学校建设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交相辉映的泊头名校”,在我市校本课程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呈现亮丽的风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寺堡中心小学学生经典古诗词书写配画
比赛活动实施方案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历代许多著名的优秀诗人,非常成功地运用诗词这一文学形式,来表现时代的风貌,人民的思想感情。

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创新能力及人文素养,现决定在全校举办中华经典古诗词诵读及古诗词书写竞赛活动。

为更好地组织此次活动,特制订方案如下:
一、大赛宗旨
以“华夏情,中国梦”为主题,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人文精神。

通过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加强少年儿童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建设,用我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源泉滋润少年儿童的心田,使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明的熏陶,从而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更好地适应未来挑战。

二、赛事组织
组长:张玉英
副组长:纪玉虎、张艳、李秀琴、李海源、赵金萍
组员:全体语文教师
三、参赛对象、内容及参加决赛名额分配
(一)参加活动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二)参赛形式
1、本次的参赛选手按年级分为六个组别。

2、书写竞赛内容为新课标规定必背的古诗文,一二年级给定古
诗抄写,三到六年级给定题目默写。

再给古诗词配上相应的图画。

(三)参加决赛名额分配:一至六年级学生中每班挑选5名优秀选手参加决赛.
四、活动时间及步骤安排
2019年9月17日
五、评奖办法
具体奖项设置为:分年级活动设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六、活动要求
(1)各班要充分认识发到开展此活动是通过广泛诵读诗词经典,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水平;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诗词的文化内涵,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各班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营造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古诗词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经典诵读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探索和建立经典诵读活动能够深入、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3)各班要认真组织好每一个阶段的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背诵及组织好初赛、挑选优秀选手参加决赛等相关活动。

各班要认真发动、号召学生全员参与。

各班要在组织学生全员参与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好本班的初赛工作,参加决赛的优秀选手应该在初赛的基础上产生。

(4)各班按要求切实组织好学生参加古诗文背诵及古诗文书写
竞赛,使本次活动取得较好的成效。

七、其他事项
评分标准:采取10分制,古诗默写占6分(其中书写格式占2分,书写规范占2分,写错一个字扣去0.2分,两个0.5分,之后没错一字扣去0.5分。

书写工整美观占2分。

)配画占4分(其中画出诗中景物占2分,构思新颖占2分。


附件:
1∼6年级(70篇)课标指定篇目
1.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
2.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3.咏鹅(鹅鹅鹅) 骆宾王
4.风(解落三秋叶) 李峤
5.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
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8.春晓(春眠不觉晓) 孟浩然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10.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 12.鹿柴(空山不见人) 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15.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李白 16.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李白
17.望庐山瀑布李白 18.赠汪伦李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20.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 李白
21.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李白 22.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高适
23.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24.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杜甫
25.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甫 26.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 杜甫
27.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张继 28.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孟郊
29.江雪(千山鸟飞绝) 柳宗元 30.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
31.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卢纶 32.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刘禹锡
33.浪淘沙(刘禹锡 34.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 白居易
35.池上(小娃撑小艇) 白居易 36.忆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
37.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 胡令能 38.悯农(锄禾日当午) 李绅
39.悯农(春种一粒粟) 李绅 40.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贾岛
41.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杜牧42.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杜牧
4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杜牧44.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李商隐
45.蜂(不论平地与山尖) 罗隐 46.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 范仲淹
47.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王安石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 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 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52.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 苏轼
53.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苏轼 54.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李清照
55.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陆游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陆游
57.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58.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 范成大
59.小池杨万里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 杨万里
61.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 朱熹62.题临安邸(山外青山) 林升
63.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叶绍翁 64.乡村四月(绿遍山原) 翁卷
65.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 王冕66.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于谦
67.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郑燮68.所见(牧童骑黄牛) 袁枚
69.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 高鼎7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 龚自珍
1∼6年级(12篇)专家推荐篇目
1.暮江吟(一道残阳)白居易
2.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杜甫
3.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李白
4.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孟浩然
5.回乡偶书贺知章
6.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张九龄
7.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孟浩然 8.相思(红豆生南国)王维
9.鸟鸣涧(人闲桂花落)王维 10.杂诗(君自故乡来)王维
11.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12.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杜甫
红寺堡中心小学
2019年9月10日
红寺堡中心小学学生经典古诗词书写配画
比赛活动总结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引导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激发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语文教研工作安排,在2019年9月17日下午,红寺堡中心小学举行学生古诗词书写配画比赛。

此次比赛的选手为各班选拔出的优秀学生,共有85位学生参与这项活动。

比赛内容以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为主要内容,比赛过程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

一二年级给定诗让抄写下来再给这首诗配画,三到六年级给出古诗词题目,学生根据题目进行书写再给这首古诗配画。

学校统一提供纸张,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注意书写规范,并且根据诗作画。

比赛时学生们都满怀激情,用心书写每一个笔画、每一个汉字,所写作品笔画流畅,横平竖直,结构匀称,中华文字的美,在这些孩子的笔中,舒展、传承。

孩子们以独特的视觉为所写古诗配上了赏心悦目的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各选手在赛前都做了充分准备,赛场上表现灵活机智、自信大方。

赛后评委公平公正的评分,在85幅作品中评出一等奖6幅、二等奖17幅,三等奖29幅。

此次古诗词书写配画比赛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不仅调动了学生诵读诗词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热爱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
激发学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灵感奠定了基础,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红寺堡中心小学
2019年9月1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