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后勤行业人员配备标准

中国高校后勤行业人员配备标准
中国高校后勤行业人员配备标准

中国高校后勤行业人员配备标准

一、饮食行业

根据学生食堂的服务项目、伙食质量标准和服务水平,炊事员与进餐者的比例:

综合比例1:30-1:35

学生食堂1:40-1:45

留学生食堂、少数民族食堂1:10-1:15

管理及辅助人员(含各级管理干部、管理员、财务、保管、采购、营养卫生、机修等人员),按就餐人数的5%o—8%o配备。

二、学生宿舍

教室管理员按1300㎡配备1人,学生宿舍管理员按学生总数1%配备,其中本科生1:120—140,研究生:1:80—100,留学生:1:15—20,管理人员占总人数15%。

三、园林绿化、环卫

园林绿化、环卫工占学生人数1.3%;道路清扫2000—2500㎡配备清扫工1名;树林、空地、草坪3000-3500㎡配备清洁工1名;垃圾清运10-15个垃圾箱配备1名员工;校园每33×10000㎡配一名专职环卫干部。

四、接待

床位数与人员数的综合定编为3.5—4.5:1。

五、运输

驾驶员与车辆比为1.2:1;修理工与车辆比为0.2:1;管理人员与车辆比为0.2:1。

六、修缮

管理人员编制不低于1人/10000㎡。

说明:

1、此“标准”摘自李景松、赵凤祥主编的《中国高校后勤行业管理与服务标准》,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2年10月第一版),并未涵盖集团所有行业,不尽合理,仅供参考。

2、各单位可积极与兄弟院校及相关单位取得联系,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人员配备比例。

简析以标准化管理规范后勤服务工作的探索

简析以标准化管理规范后勤服务工作的探索 论文摘要:探讨了山西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在后勤服务工作中开展标准化管理的实践。在全面推进标准化服务理念,加强基础管理,梳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作业,推进标准化流程,以实现各项工作的标准化为手段,提高后勤工作整体运作效率效益。 论文关键词:后勤管理;标准化;规范管理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后勤工作的着力点也在逐步深化。后勤工作不是中心,但要服务中心;后勤工作不是大局,但又牵动大局。山西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结合工作实际,顺应改革潮流,通过全面推动后勤服务工作标准化流程,在物业管理、职工食堂以及企业文化等后勤服务领域内扎实开展了各项工作,并赴国内先进单位进行对标争先学习,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总结经验,极大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效,切实保障了企业与员工的幸福发展。 一、标准化管理的做法 现代后勤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的关联失调,将直接影响整体保障效能。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改制工作将全面启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公司后勤保障工作,必须在传统的管理范围、管理主体、管理模式、管理内容、管理手段的基础上,尽快探索出一条与新时期、新形势相适应的后勤管理体制,这就需要用心用智,从标准化、流程化入手,规范后勤所有工作环节,以务实创新的观念和优质服务的理念,高效能完成企业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1.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 服务是后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企业后勤工作的生命所在。后勤工作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实现优质服务,这是在企业变革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后勤服务工作涉及面广,首先要教育后勤员工树立服务意识,做到吃苦耐劳、有求必应、恪尽职守、热情服务。后勤工作质量的提高体现在“勤”上,平时做到嘴勤、手勤、腿勤,为员工排忧解难,以“及时、高效、热忱、周到”为标准,全力做好后勤工作。后勤人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办事必须做到果断、及时、合理、科学,要体现人性化的管理,做到维修时间及时、速度要快,第一时间赶到,为员工提供最便利的服务。所有报修必须当日结束,如果当日不能结束的,后勤人员应及时解释,并承诺期限。平日勤检查、勤督促、勤整改,确保企业后勤保障及时到位。只有保持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才会锻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爱岗敬业、服务周到、工作细致、为人谦虚、与人为善的后勤队伍。 2.加强制度建设,细化工作标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司规范后勤管理工作首先从建章立制、完善工作标准做起,让职工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负责,有人监督。后勤工作要结合实际,认真完成各项总结、计划以及管理制度的编制工作,并以公司标准化管理工作为契机,制定超高压分公司小型基建项目管理标准、职工食堂管理标准、物业管理标准。出台了《超高压分公司物业管理办法》、《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办法》,完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促进了企业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流程运作。

高校后勤信息化项目解决方案

XXXX大学 后勤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1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目的 高校后勤如何应对高校改革与发展、师生多元化的需求、以及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等问题,已是高校后勤管理者迫在眉睫的事宜。顺应形势发展,提高后勤服务品质,从“三服务、二育人”的角度来引领高校师生生活,高校后勤必需转变管理模式,不断引进新技术,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型,关键的因素就是信息管理方式的彻底变革。本方案从如何推进我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研究我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现状,我国高等教育处正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国际化、必须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成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进行高校后勤信息建设是必由之路。 随着我校的发展,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后勤在管理的范围和服务的质量上都有了新的要求,原有简单、落后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和市场竞争的要求。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后勤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提高内部运行效率的有力手段,是提高高校后勤行政管理、提高高校后勤行政决策水平,提升后勤保障能力,促进高校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是信息化建设是巩固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果的必然要求。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

改革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新的后勤体制改革和不断探索出新的后勤模式,方可建立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只有充分利用智能化、网络化等信息化手段改进工作方式和运作模式,方可跨越式提高高校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是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我校后勤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现代科技革命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展开的,信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后勤发展的生命线。现在校园网是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技术工具,学校后勤可依托校园网的建设适时建设后勤信息化。现在我校后勤的管理者,包括学校的管理者,对后勤企业的发展缺乏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在决策上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新技术的革新,往往会带来新模式的改变。学校后勤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有助于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培养后勤具有获得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校的管理者提供获取更多的资源、协同工作的有效途径,认识更全面、管理更有效、决策更科学,这就是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此外,推行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后勤队伍专业素质的培养以及后勤形象的提升;有助于强化后勤服务安全管理;也有助于后勤反腐倡廉、建设节约型后勤。 2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我校后勤信息化现状 1)2009年建设了后勤网站,打开了面向校内外的信息窗口。 2)我校从2009年开始建设了校园一^通系统,在2014年对该系统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校园一卡通系统更加安全,扩展功能更强,并将与数字化校园完成对接,实现一^通系统数据的共享;完成与支付宝的对接,实现支付宝转账充值。 3) 2009年建设了公寓电控系统,实现了对所有学生宿舍的电量控制,并将电控系统与一^通系统完成对接,实现了刷卡购电。 4) 2014年我校建设了视频监控系统,覆盖了餐饮、商业、公寓等整个后勤管理区域。 5)2014年启动了校园门禁系

深化高校后勤管理改革 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一)

深化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一)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进一步的扩大与提高,对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本文从实际出发,阐述了高校后勤经营服务过程中在处理好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来提高高校后勤保障能力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科学成本管理机制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后勤管理改革成本管理 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要求有全方位、高标准、低成本、高效率的后勤服务做保障,也就是高校后勤在经营服务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的关系,既要遵循市场的原则,又要充分体现“服务育人”的理念,这就决定了高校后勤必须努力创新经营机制,不断拓宽服务市场,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来提高高校后勤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后勤作为服务保障部门,在高校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要正确认识面临的新形势,解决好突显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跟进提高后勤保障与服务水平,促进高校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后勤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势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科研同步发展,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给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设施条件,增强了校内服务市场活力,较大幅度的增加了服务项目。 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促使高校在短时期进行基础设施的密集建设,且受财力制约,大都是负债建设,导致部分高校资金压力凸现。加之,近一时期以来,物价上涨迅速,给本来就资金紧张的高校后勤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后勤是学校的高消费部门,高校每年的经费支出,后勤方面占有相当大比重。高校资金不足和物价上涨,致使后勤工作的正常运转压力倍增。特别是在水、电等基本保障项目上,资金困难的影响更是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后勤发展的重要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选准新的管理改革切入点,挖潜增效,开源节流,缓解资金压力,成为高校后勤深化改革的现实要求。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都实施了较大动作。校内的收入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后勤职工因职称较低,收入又不及别人,逐渐产生低人一等思想和感觉被抛弃、轻视。虽然,后勤管理改革的一项主要目的是增加职工收入,但经营和服务主要是准市场化的模式,重点维护师生利益,保本微利,经济收入较少,也不可能较大增加收入,给大部分高校后勤进一步深化管理改革带来新的压力。 二、高校后勤深化管理改革应该坚持的原则 (一)以改革为目标坚持持续发展在后勤管理改革进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一是要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思路,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重全面推进,既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又不能顾此失彼,人为地造成改革发展的不平衡。二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好后勤建设的持续积累与硬件设施建设,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放弃建设和积累,挖掘明天的资源,破坏明天的市场。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考虑改革问题时,要了解和不断满足学校与师生的各种合理需求,把维护广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为本思想贯穿各项具体改革措施中。惟此,改革方能贴近实际需要,符合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要求,赢得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认可,实现改革的最终目的,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遵循教育和经济规律原则衡量后勤管理改革的成败,主要看是否通过改革达到了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稳定,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有利于调动后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最终有利于促进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二是要牢牢把握高校后勤改革的姓“教”特色,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服务,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方向,通过深化改革,扎实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真正为高校的中心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可靠的保障。三是要突出精细化管理与服务目标要求,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关系,规范管理,明确任务,细化责

新时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及实用规范制度全集

《新时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及实用规范制度全集》 本书作者: 陈志斌 图书册数:全四册 出版社: 华夏音像出版社 定价:998元 现价:450元 《新时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及实用规范制度全集》本店是实体店,坚决抵制各类盗版、劣质图书及附件,严格控制图书进货渠道,遵守国家新闻出版、发行的相关规定,直接从经过国家出版发行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的出版社进货,与国图、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上海古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国社科、社科文献、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科学、法律、上海外教、北大、清华、人大、复旦、武大、南大、广西师大、北京出版集团、浙江少儿、江苏少儿、21世纪、作家、春风文艺、长江文艺、接力、漓江等全国知名的300余家出版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所采购的图书均经所在地图书市场审读办公室审读合格后,方上市发行,100%正版、优质,订购速度快,数据提供及时,加工全方位,能全面符合客户的需求。

公司经营的图书科目品种齐全,涉及学科面广,涵盖文学、文化、教育、体育、科技、历史、工具图书、艺术、哲学、语言、政治、经济、学术专著、工具书及其它社科综合类图书等。经营风格全方位,适合各文化层次读者学习和阅读需要。 内容介绍:商品简介 商品编码:pdf43813 出版社:华夏音像出版社 册   数: 作者: 陈志斌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印刷时间2013年6月 isbn: 版次:第一版 装帧:精装 纸张:胶版纸 印次:第一次 页数: 正文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目录 【内容介绍】: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动力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动力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高校后勤领域所进行的一场深刻变革,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这项改革十分重视。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在教育碚度工作会议上指出:关于

高校后勤十三五规划

高校后勤十三五规划 临沂大学后勤“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思考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紧迫、艰巨和复杂的历史性任务,涉及到政府、社会、学校、师生等多个层面,与国家政策、认识水平、思想观念等也密不可分,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也绝不能裹足不前。在临沂大学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一是“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刚性化预算、生态化校园、精细化管理”的发展目标,完全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趋势,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不动摇;二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起最有利于高校发展的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师生为本”和“师生满意”是后勤改革的出发点和设计原点,任何时候也不能偏离这个原点;三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个综合复杂的过程,必须在各种利益关系中找到平衡点,兼顾改革的力度、速度和各方面承受度,扎实稳步推进。 1.取得的主要成绩。临沂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围绕“三服务、三育人”中心任务,在艰难探索中踯躅前行,积累了一定成功经验,取得了不少成绩。后勤社会化改革促进了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模式的转变;后勤设施建设,又会增加投资、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创造就业机会,具有很强的带动辐射效应;后勤社会化彻底打破了落后后勤模式所形成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的

转变,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和学生个人负担;有利于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活力;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学校的稳定。后勤社会化之后部门工作职责由直接服务转向监管招标来的社会服务公司。职责改变后责任意识和工作理念没有改变,制定严格的服务标准,发挥广大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度,对物业等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对师生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诉求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 .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后勤服务不够规范,监管上不够严格,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后勤专业人才还十分匮乏,整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与现代大学的发展要求仍有差距,不能完全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1.自1999年以来,国务院加大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力度,《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对学校来说,最大的利益就是在所能承受的经费开支下,保证教学科研后勤条件、学生生活条件、校园整体环境的稳定运行:要求社会服务企业要价格低,了解学校服务的

后勤服务管理办法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1666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后勤服务管理办法标准 版本

后勤服务管理办法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加强后勤服务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明确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特制订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工作快递寄送、出差机票预订、员工名片印制、礼品购置与分发等管理。 第3条主要职责。 1.集团领导:负责后勤服务项目与范围的确定,以及大额费用开支的审批。 2.集团行政管理中心:作为后勤服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提供具体服务。 3.集团财务管理中心:负责相关费用的审核、审

批与报销。 第二章信件收发管理 第4条本章所指信件指外单位通过邮寄方式或经快递公司送达本公司或本公司外发的普通信件、挂号信件、包裹、快递、报刊杂志、广告宣传资料等。 第5条信件的签收。 1.前台负责每日收取报刊杂志及信笺,挂号信件、包裹、快递等重要信件应做好登记。 2.邮递员送来的信件,前台要检查有无开封、损坏的函件,如有开封、损坏函件,必须让函件接收部门(或本人)派人查收。函件接收部门(或本人)不派人或不收函件按信件退回处理。 3.需到邮局领取的函件,由部门负责到邮局领取。 第6条信件的分发。前台收到报纸、期刊和信

件后,先分类登记(见附件1《信件签收登记表》)后分发,每天整理一次报刊杂志、信件、包裹等资料,分类进行存放。集团高管报刊杂志信笺由前台当天分发,其他部门应及时到前台领取。如有挂号信或快递等重要信件应及时通知收件人。 第7条收到信件、报刊后须及时分发,不得积压,不得造成信件延误或遗失。 第8条信件的发送。 1.因工作需要,需向外部寄送文件、资料、货物及其他货品者,必须先填写《信件发送审核表》(详见附件2),须经部门负责人、行政管理中心主任签字确认,并将需邮寄的货品包装好后交给前台,由前台统一安排邮寄。 2.未经登记或需邮寄的信件无部门负责人签字者,前台可拒绝受理,如需邮寄邮费自付。

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

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 发表时间:2019-03-05T09:44:54.7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王勇[导读] 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加高效、优质、便捷的后勤保障服务,相关经验值得推广,详细状况如下所述。 重庆邮电大学物业管理中心重庆市 530000 摘要:为加快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步伐,创新高校后勤的管理服务模式,提高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使高校后勤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师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了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委员会,并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着力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加高效、优质、便捷的后勤保障服务,相关经验值得推广,详细状况 如下所述。 关键词: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 引言:要把高校后勤改革放到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中来考虑,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从运行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和解决高校后勤的人员、经费和管理等问题。新时期的高等学校要在“上水平”、“树形象””铸品牌”下功夫,真正打造一支拥有高水平的后勤管理人员和专业化的业务骨干,全面提高服务广大师生的本领与水平,为办师生满意的高校后勤、促进高校高等教育事业的内涵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 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部分内容 “24小时服务热线”、“网上维修服务平台”、“在线沟通平台”、“后勤服务微信平台”等。师生如对后勤工作有任何意见、建议,或是有维修需求,可随时拨打24小时热线电话;也可以实名制登录网上服务平台,提交具体维修需求,就可以实现“有报必修、限时维修”;数字化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呼叫中心等方式,实行后勤服务申请、服务受理、服务派单、服务过程跟踪、服务质量回访等全程闭环式服务流程,有效监控信息反馈和维修进程,为师生员工提供更加“专业、优质、高效、快捷”的后勤服务。平台自建成以来,累计收到报修、咨询、表扬信息8万余条。 2. “微后勤”服务平台 开发、建成了集信息查询、维修服务、服务监督等功能为一体的“微后勤”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掌上”24小时“一站式”后勤服务。“微后勤”集多功能于一体,紧贴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以更加丰富的功能和更加友好的界面多途径为在校师生提供后勤服务。师生仅需动动手指,便可及时了解掌握后勤服务讯息,获得快速维修、意见反馈、失物招领等便捷、高效的后勤服务。 3. 后勤数字化管理的关键要素 3.1管理理念。 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后勤社会化的产物。这就要求高校后勤部门员工及时认识形势,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新的现代服务管理理论,真正树立前瞻意识、战略意识、改革意识。物流管理的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律制度。 3.2管理制度。 制度化是科学管理的基本特征。要建立有效的物流数字化管理系统,必须充分有效地运用数字化管理的方法。数字化管理使得高校后勤管理的流程和软件,通过流程操作、监督、评估等流程,利用数字化语音实现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目的,从而形成后勤文化。而物流的可持续性又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合理而良好的人文技术环境。 3.3员工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的物流管理工作要求物流管理队伍必须具有相对扎实、扎实的文化知识和以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的专业知识。它是衡量高校后勤管理队伍综合实力、水平和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对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后勤人员应首先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后勤社会化改革和管理现代化充满信心;增强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教育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其次,物流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业务素质。 3.4网络基础。 数字化管理是以网络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媒介而得以实现的,这就要求学校需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即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和先进、实用的计算机。另外,需同步配备的还有网络、计算机的维护和管理技术。 5.后勤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物流数字化管理是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深入开展。高校后勤已经进入企业化经营。及时、准确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将成为未来高校后勤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高校后勤在计算机上的应用基本上局限于内部后勤,就事论事,自定标准,自成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不仅使管理难以预测,使管理者难以把握。忙于抢险工作和日常事务,容易造成施工盲目,重复投资,利用率低,更难以及时获取和处理不断出现的新信息。 物流数字化管理使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效率提高了一倍,主要体现在人员方面(数字化管理有效地克服了不同时间和空间环境下的管理困难,使人们从简单和重复的任务中解放出来,并减少了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财务(数字化管理,大大缩短了经营周期,提高了效率,创造了效益)和物资(资产管理清晰明了,每个单位都能够清晰地理解资产和单位的分配、资产重组、振兴)。离子和收入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信息)和其他三个方面。 4. 完善后勤服务质量体系 要牵头建立完善后勤服务质量监督评价体系,通过专门机构评估、行业协会评估、广大师生评估、政府督导评估“四位一体”的评估评价机制,对高校整改工作进行综合评估,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高校后勤工作督查巡查力度。各高校要把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总体工作计划,边推进整改落实,边完善规章制度,建立管理科学、服务优质、保障有力的长效机制。 5.提升高校后勤人员队伍建设

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 自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召开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以来,全国高校后勤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机制在后勤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增强,高校后勤保障能力、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为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受多方面制度的制约,这项改革远未完成,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部分地区和部分高校后勤服务模式落后、后勤保障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未来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核心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启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克服体制机制障碍,不仅是健全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需要,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对全面完成“十二五”时期高等教育各项改革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就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和要求,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推动由内部自我服务为主向主要由社会提供服务转变”为导向,克服机制体制障碍,深化改革,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与国家整体改革发展相适应、与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化大学制度要求相符合、与社会第三产业相融通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2、基本原则:坚持政策支持、政府投入与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管理相结合。坚持校企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坚持以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为核心。坚持政府主导、高校主责、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以广大师生为本,兼顾后勤职工利益。统筹协调高校后勤改革与高等教育整体改革的步骤。 二、总体目标与方针 3、总体目标:到2020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建立起“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部门依法监督”比较完善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基本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 4、工作方针:坚持“巩固、推进、创新、优化、规范、提高”。即:切实巩固改革成果,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努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规范市场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着眼于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着眼于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水平、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促进高校后勤科学发展,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特制订本规划。 序言 高校后勤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必要支撑;高校后勤具有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关系到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国际化,必须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建成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后勤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转变了传统观念,创新了管理体制,引入了竞争机制,降低了办学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改善了校园环境,破除了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障碍,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初步得到发挥,为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 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的社会化程度、专业化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未来改革趋势还不相适应。政策法规不够完善,体制障碍尚未消除,后勤市场不够规范,行业组织不够健全,专业人才十分匮乏,整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与现代大学的发展要求仍有差距,不能完全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未来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社会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大学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广大师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必然对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提出许多新的要求。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加速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

篇一: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探讨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探讨 何玉 刚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越来越为人们所认 识。原有简单、落后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改革和市场竞争的要求,高校后勤 管理已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到信息管理转化。所有这些,要求我们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有新 的认识和标准。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探讨 随着 我国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面对世界上新科学技术革命高速发展的滚滚浪潮,高校后勤管理 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大学后勤管理是我国大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一个大学,不能没有后勤工作,如同一个社会,不能没有服务产业一样。随着高 校后勤管理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在管理的范围和服务的质量上都有了新的要求,原 有简单、落后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改革和市场竞争的要求,高校后勤管理已 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到信息管理转化。所有这些,要求我们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有新的认识 和标准。因此,提高后勤管理水平、提高内部运行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已经成为高校后勤部 门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根据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性质,应该是有可见的经济效益,但有难以量化的服务效益和为师生服务 的社会效益。由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不同,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有它自己的许多特点。 是服务性。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后勤管理 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搞好服务是后勤工作地根本之道思想。因此, 学校的基本建设、图书资料、实验建设、物资供应以及财务管理等,首先是为了满足教学科研 工作的需要;学校办的食堂、服务公司,卫生所、商店、浴池,车辆等,首先是为了满足师生 员工的需要。学校经营的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了解除教职员工的后顾之忧。 二是 先行性。“后勤”,原来是相对于部队作战的前方而言的,解除其“后”字是个空间感念,而不 是时间上的概念。实际上,“后勤”,并不是工作可以后做,恰恰相反必须先做。“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就准确地反映了后勤工作的客观规律。对高等学校来说,后勤管理工作首先表现在 必须贯穿于学校工作地始末,学校的任何工作和活动都必须有充分的物质条件作保证,这些物 质条件的提供都是先于学校其他活动的开始而完成的。 三是 相对独立性。“相对”是对学校这个系统来说的,后勤是它的一个子系统,与学校的其他部门 (个子系统)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后勤部门有一定的独立性。单从生活需要和一般工作需要 的角度看,它可以自行解决、自成体系。一些小单位本身就是学校的附属机构,如幼儿园、校 办工厂、卫生所等。随着后勤工作的改革,后勤的许多服务性工作将 步实现社会化,由社会承担。 四是 协调性。后勤管理工作要做到适时、适量、恰到好处,就必须掌握高校办学的内在规律,与各 方面的工作向协调,如教学、实验、实习等不同环节,为教学、科研创造必须条件和提供可靠 地物质保证。要协调好这些关系,处理好每个环节,就要做到后勤内部机制的协调运转,使之 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

高校教学楼后勤社会化管理之探讨

高校教学楼后勤社会化管理之探讨 高校教学楼后勤社会化管理之探讨作者:佚名 时间:2008-9-28 浏览量: 摘要: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部分,物业管理在其中试行并摸索前进。华南理工大学于2005年把后勤管理推向社会,在运作了1年后被证实是成功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高效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速度。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其他物业管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都存在不同之处,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也决定了高校后勤改革是否会成功。此文作者以教学楼管理为例,着重分析了其管理模式与管理思路。 近年来,从住宅小区到办公楼,从商场、医院再到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物业管理作为重要角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部分,物业管理在其中试行并摸索前进。教学楼是为了学校学生的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而设立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场地,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是学生提升自己、丰富知识的场所。在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引进的物业管理对教学楼的管理将大大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 目前笔者所在公司管理的华南理工大学的后勤项目有学校办公楼及会务工作、学校保安工作、教学楼管理、学生宿舍管理。面对2万多名学生,华南理工大学后勤项目可谓非常繁杂、琐碎,而教学楼管理是学校开展教研工作的基本保障点。怎么样去规划教学楼管理,如何策划教学楼管理流程,并利用有限的资源支持无限的教研工作,都直接影响着教研工作的开展。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楼管理思路及模式是开展物业管理的前提。 一、课室管理 课室管理是否合格、及时,直接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针对不同学校课堂的环境,硬件配置情况以及学校的软需求,及时的调整课室管理模式和方式。 .根据学校的课程计划和临时使用课室通知,及时做好开关门、开关电灯、风扇和空调等。晚间课室清场后,及时进行电子布控,检查课室门窗和设备设施等无异常后断电熄灯,并锁好门窗,只保留走廊少数照明灯。 2.在课室有排课时,每半天查视课室一次,如发现粉笔、粉擦短缺,及时补上,确保教学需要。查视门、窗、桌椅、黑板、光管、风扇等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及时通知维修管理人员;发现总就座率低于10%的情况时,劝学生合并课室自习,并关闭课室的电灯,关锁门窗,为学校节能降耗。

后勤服务管理方案

云南教育对外交流中心后勤服务管理方案 为做好云南教育对外交流中心后勤服务管理服务工作,制定以下方案。 一、实施目的 将后勤服务管理纳入云南教育对外交流中心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效率科学的组织架构,合理配置人力、物力,以达到降低管理成本、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 二、实施目标 (一)部门配置 保安组环卫组 L_____ ) 后勤服务管理 综合组

(二)岗位设置 岗位设置14个 (三)物资准备及月度费用支出预算 1、用房物资准备 办公室1间:日常办公,置电话1部、电脑1台储物间1间:仓库保管、物业清洁 住宿房3间:安排保安人员、值班人员及单身员工宿舍。置高低床,分男员工1间、女员工1间、保安1间。

2、月年度费用支出预算

(四)管理目标及措施 综合组 1、管理目标 保证设备运行正常,无重大管理责任事故。

2、管理措施 1)制定设备安全运行、岗位责任制、定期检查维修保养运行记录、维修档案等管理制度。 2)建立供电、供水的管理制度,供配电、供水系统配置人员值班。 3 )保证监控系统正常工作,有记录并按规定定期保存。 4)消防系统设施齐全,完好无损,确保随时启用。 5)消防管理人员掌握消防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能及时处理设施、设备的各种问题。 6)制订有突发火灾的应急方案,设立消防疏散示意图,照明设施,引路标志完好,紧急疏散通道畅通,无火灾安全隐患。7)给排水设备、阀门、管道正常,无跑、冒、滴、漏现象,按 规定时间对供水设备进行清洁、消毒。保证排水系统通畅,无 积水浸泡。建立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8)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维护周到,公用管线统一,无架空管线,无碍观瞻。公共照明完好,办公楼周围道路畅通,路面平坦。 保安组 1、管理目标 (1)确保办公楼内无因管理责任引发的火灾。

浅谈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精细化精编版

浅谈学校后勤管理工作 精细化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浅谈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精细化 北京市八一学校总务处巴军 【内容摘要】 本文以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为出发点,详细解读了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以及在当前背景下,对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精细化的需求。文章着重描述了实现后勤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实施后勤管理精细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有理论、有案例、有经验交流,为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校后勤管理精细化 【正文】 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学校后勤工作能否做成精品,关键在于是否拥有科学化、精细化的高水平的管理。 一、何谓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1中的“精”可以理解为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细致、具体,细针密缕。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工作到位、尽职。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二、对后勤精细化管理的需求背景 在现代社会,精细化管理不是可有可无的,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理由如下: 1、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做为学校,教学上的竞争是一方面,后勤保障也是重要的一面。在升学季,论坛、即时通讯空间,除了分数指标,也充斥着宿舍住几个人、食堂怎么样、教室是否有空调、图书馆藏书几何、校服是否漂亮等诸多对比、评论,说明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的需求水平日益成熟与提高,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具体,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同时,大部分学校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税收,规范的流程、提高使用效率和科学、透明的细节考量都是向纳税人负责的表现,这些促进了精细化管理的进程。

如何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如何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提高后勤 服务质量 如何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提要:一是大胆改革,成立股份制企业,走出去、经风雨、见彩虹。比如浙江大学求是物业公司就属成功的范例 更多精品地产学堂 如何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对开放高校物业服务市场,提升后勤服务质量,促进后勤产业升级的若干思考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从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入,后勤实体和社会企业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后勤部门的运行效率、保障能力、服务水平和办学效益均得到显著提高,然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改革,就全国而言,目前这项改革还远未完成,如何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促进后勤产业升级仍值得我们深思。 一、鲶鱼效应——高校后勤改革在竞争中前行 鲶鱼效应就是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刺激一些企事业单位活跃起来,投入到改革市场当中去。 鲶鱼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鱼类,它生性好动,其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当渔夫把它用来保证沙丁鱼在长途运输中的成活率时,

它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沙丁鱼是一种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的鱼类,它对潜在的危险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一味的安于现状。鲶鱼的引入就是一种竞争机制的引入,渔夫巧用鲶鱼让沙丁鱼动了起来,从而保证了沙丁鱼的成活率。 同样,开放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引入社会企业参与高校后勤服务,也会大大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是以一种负激励的形式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 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种优越性越来越不明显了,甚至有的后勤部门已经成为了单位的负担,高校后勤更不例外。 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全球的市场,花钱买“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后勤服务同样是一种产品,它的特色是“无形”,现在我们花钱买的就是这种无形产品。过去我们高校的后勤部门自己生产,自给自足;现在社会化企业也在生产,而且由于市场的竞争,社会企业生产的后勤服务产品往往更具有专业化的品质。 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部门的发展方向应该有两个: 一是大胆改革,成立股份制企业,走出去、经风雨、见彩虹。比如浙江大学求是物业公司就属成功的范例。 二是加速社会化进程,后勤部门慢慢转变为监管部门,将后勤服务打包委托给社会上的专业化公司经营。比如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

后勤服务质量标准

后勤服务质量标准 1.客房服务标准 1.1保洁标准 1.1.1客房卧室卫生 1.1.1.1清扫时把房门及窗户打开,以便让空气流通。 1.1.1.2撤垃圾,撤用过的杯具、床上用品。 1.1.1.3所有用过的床单、枕套和巾类都要换过,及时清洗,整理、检查换置的床上用品是否干净、无破损。 1.1.1.4所有家具,电器、开关、窗户等都要擦干净,内外无灰尘、无杂物、污迹,家具摆放整齐、美观。 1.1.1.5地面、床底干净无污渍、灰尘、痰迹。 1.1.1.6墙面、天顶干净无污迹、浮沉、蜘蛛网。 1.1.1.7及时补充客房用品(抽纸、矿泉水、茶叶、杯子、衣架等)。 1.1.1.8检查房内设施,保证正常使用。 1.1.2客房卫生间 1.1. 2.1墙面、镜面、台面无水迹,干净、明亮。 1.1. 2.2脸盆、马桶需消毒,干净、明亮、无水迹、无灰尘。 1.1. 2.3地面干净、无水迹、无毛发。 1.1. 2.4浴室门正反都要干净、无污渍、灰尘。 1.1. 2.5所有金属器具都要干净、明亮、无水迹。 1.1. 2.6消耗品及巾类需补充齐,摆放规律、整齐。

1.1. 2.7检查各设施,保证正常使用。 1.2客房日常管理 1.2.1客人退房后,服务员要及时检查客房门窗、电灯、空调是否关好。 1.2.2不能用客用毛巾当抹布用。 1.2.3床垫要每3个月前后、上下翻转一次,确保受力均匀,平整美观,无塌陷、无变形。 1.2.4房间整理完毕,应仔细检查电器设备是否正常,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报有关部门修复。 1.2.5客人退房后要时清理客房卫生,每人每天至少整理、清扫客房4间,未用的床上用品折好整理入柜。 1.3、公寓楼日常管理 1.3.1 钥匙保管标准 1.3.1.1生活区每个房间必须留有一片钥匙备用,客房备用钥匙不少于两片,以防客人将钥匙带走。 1.3.1.2钥匙需做好房号标记,按每栋公寓楼每层分类,用钥匙串装好,防止混乱。 1.3.1.3员工借用钥匙,必须做好借用登记(部门、房间号、姓名、借用时间等),借出的备用钥匙要及时收回,催促未按时归还的钥匙1.3.1.4如发现有房间缺少钥匙应及时配备。 1.3.1.5禁止钥匙乱扔乱放或交与他人代管。 1.3.1.6态度端正,不得有不耐烦现象,未经许可禁止使用备用钥匙进

探析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探析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作者:许毅 来源:《办公室业务·上》 2018年第5期 【摘要】高校后勤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可以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服务质量,为后勤管理 更好地开展奠定基础,进而使高校后勤管理更为规范。所以,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意义极为 重大。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对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 最近几年,各大高校的学校规模以及学生数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进而对高校后勤管理 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注重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学 校教学、教师科研和师生生活。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十分有利。 一、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建设和高校后勤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相符。高校后勤主要职责就是服务于教 育教学以及教师和学生,起着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和管理育人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将后勤管理 的效益提高,高校后勤管理必须和时代保持同步,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让后勤管理水平的 提高成为可能。高校后勤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可以促使其更为协调和规范,获得最佳的后勤 服务效益和质量,实现管理的人性化和科学化。 (二)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相符。当前,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增强 了人们生活和网络的联系,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高等教育和时代发展保持同步,将教育信息化顺利实现,在校园食堂、宿舍、图书馆、实验室和办公室等都已遍布网络的 身影。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后勤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必须注重其信息化建设的实现,进而 为学校的正常运转提供方便。 二、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引进先进的后勤管理理念。高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必须积极更新观念,对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有全面认识,把先进的后勤管理理念引进来,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立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把更多优质的服务提供给广大师生。高校后勤管理 人员应从传统的管理思想与理念中突破出来,将学习的重点内容放在现代化后勤管理理论上, 切实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后勤管理能力,较好地满足工作需求,并适应社会发展。在后勤管 理工作中,引入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制度,有助于提高后期管理效益,使师生的实际需求得到 满足,同时构建后勤管理信息输入、信息化控制、组织控制的一致性,进一步完善的后勤管理 信息化体制,让后勤管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二)统一高校后勤信息化体系标准。为了有效促进高校的发展,每一所高校的领导都在 绞尽脑汁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后勤管理中,高校也作了相应的考虑,但是诸多高校后勤信 息化系统都是立足于高校自身发展进行研究的,因此每个学校之间的信息化标准都不相同,因 此推广价值并不具备。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将他们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不断对行业行为予 以规范,并促进行业的发展。可以利用相关机构和企业的优势将适合更多高校的后勤信息化管 理平台研究出来,在建设之前,要充分了解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并把各高校后勤管理的异同 点找到,解决大部分高校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将一个统一的后勤管理信息化体系标准构建起来,有效促进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