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光环境教学内容
教室优质照明光环境认证规则

教室优质照明光环境认证规则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良好的照明光环境对于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教室照明光环境的优质和安全,制定一套认证规则是必要的。
本文将就教室优质照明光环境认证规则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对各大学、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指导。
首先,教室照明光环境认证规则应包含以下方面内容:1. 照明亮度要求:教室的照明亮度应达到一定标准,确保学生能清晰地看到书本、黑板和教师的讲解。
通常情况下,教室的照明亮度应达到300-500勒克斯。
2. 均匀照明要求:教室的光源应分布均匀,避免出现明暗不均的情况。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眼睛疲劳和不适感,提高学习效果。
3. 自然光利用:教室应设计合理的窗户和窗帘,以利用自然光线。
自然光线不仅能有效节约能源,还能给学生带来明亮而舒适的学习环境。
4. 光色温要求:教室灯光的色温应选择适宜的颜色,通常情况下,选择较为接近自然光的4000K-5000K的光色,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和护眼。
过暖或过冷的光色都会给学生带来不适。
5. 防眩光设计:教室灯具应采用防眩光设计,避免直射光线照射到学生的眼睛。
这样可以减少眩光对学生视力的损害,提高学习舒适度。
6. 调光功能要求:教室的灯具应具备调光功能,以适应不同学习需求和场景。
例如,讲课时可以调亮灯光,考试时可以调暗灯光,带给学生合适的光线环境。
7. 能效要求:教室的灯具应选择节能型产品,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还应定期维护和更换故障灯具,确保照明设施的正常运行。
了解了教室优质照明光环境认证规则的具体内容,下面介绍认证步骤和指导意义:1. 认证步骤:学校申请认证后,专业机构将进行现场检查和测试,评估教室的照明光环境是否符合认证规则。
如若达到要求,将颁发优质照明光环境认证证书。
2. 指导意义:教室优质照明光环境认证将引导学校和教育机构重视教室照明环境的造型和维护。
同时,认证规则的落实也将提高学生、老师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综上所述,教室优质照明光环境认证规则对于学校和教育机构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园光环境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园光环境对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良好的校园光环境不仅能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还能营造舒适的学习和工作氛围。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地测量和数据分析,评估校园现有光环境的质量,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优化校园光环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校园现有光环境的基本情况。
2. 评估校园光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3. 分析校园光环境存在的问题。
4. 提出优化校园光环境的建议。
三、实验方法1. 实地测量:采用专业光照度计和色温计,对校园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主要场所的光照度、色温进行测量。
2.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师生对校园光环境的满意度。
3. 数据分析:对测量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校园光环境存在的问题。
四、实验结果1. 光照度测量结果: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场所的平均光照度分别为300lx、500lx、400lx,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350lx、500lx、500lx。
2. 色温测量结果: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场所的平均色温分别为3200K、5600K、5800K,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3000K~5600K。
3. 问卷调查结果:在问卷调查中,80%的师生对校园光环境的舒适度表示满意,但仍有20%的师生反映光照度不足或色温不适宜。
五、问题分析1. 光照度不足:部分教室、办公室等场所的光照度低于国家标准,导致师生长时间在低光照环境下工作、学习,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2. 色温不适宜:部分场所的色温偏高,容易导致师生情绪紧张,影响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
3. 照明设备老化:部分校园照明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存在安全隐患,且照明效果不佳。
六、改进建议1. 优化照明设计:根据国家标准和师生需求,重新设计校园照明系统,提高光照度和色温,确保校园光环境舒适、健康。
2. 更新照明设备:淘汰老化、低效的照明设备,更换为节能、环保、安全的照明产品。
3. 加强日常维护:定期对校园照明系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照明设备正常运行。
教室光环境改造实施方案

教室光环境改造实施方案教室的光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明亮舒适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健康。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室的光环境进行改造,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首先,我们需要对教室的自然光照条件进行评估。
通过调查和观察,了解教室在不同时间段的光照情况,包括光照强度、光线的均匀性、光线的色温等。
根据评估结果,对光线较弱或不均匀的教室进行重点改造。
其次,针对光线较弱的教室,我们可以考虑增加自然光的进入。
可以通过增加窗户的面积或者调整窗户的位置来提高自然光的照射。
同时,可以选择适合的窗帘或百叶窗来调节光线的亮度和均匀性,避免阳光直射造成的眩光问题。
另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利用人工照明来补充自然光。
选择适合的灯具和灯具布局,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室的光线亮度和均匀性。
在选择灯具时,需要注意灯具的色温和光照强度,以及是否具有护眼功能。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智能调光系统,根据不同时间段和教学需求,调节灯光的亮度和色温,提供更适合学习的光环境。
除了自然光和人工照明,我们还可以考虑利用植物来改善教室的光环境。
在教室内摆放适合室内养护的绿植,不仅可以增加教室的美感,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清新的学习环境。
最后,为了保证改造效果的持续和稳定,我们需要建立光环境管理制度。
制定光环境检测标准和周期,定期对教室的光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光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共同维护好教室的光环境。
通过以上的改造实施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室的光环境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和适合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大学教室光环境调查研究与设计——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第一教学楼教室为例

大学教室光环境调查研究与设计——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第一教学楼教室为例摘要:随着人们对光环境与健康的认知越来越多,发现传统的用光方式已不能满足健康用眼的需求,尤其是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集体学习场所。
通过对教学的自然光线与灯光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教室的自然光环境对教学和学习活动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在合理的人工光源和灯具的辅助下形成均匀的光环境,从而达到营造健康的光环境确保学生的健康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绿色智能灯光设计方法应用方法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教室的是学生学习的最常用的场地,但很多教室里面的灯光只能满足普通照明的要求,由于受阳光、天气、朝向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光亮度过度或光亮度不充足的情况,因此希望能通过对教室的灯光设计来改善教室灯光的问题,一是解决灯光照度问题,尽可能对学生视力起到保护作用;二是确保不因天气的原因导致投影仪或黑板受光线影响过大。
本次研究通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的教室调研,研究自然光、楼层、教室的朝向等因素对教室自然采光的影响,通过教室灯光设计手段达到优化教室的灯光的目的。
一、光与健康目前,在工作和生活中灯光不可或缺。
人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室内环境下活动,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对灯光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1]。
目前国内学校已经开始重视灯光对人的影响,比如东华大学的动态灯光系统对幼儿教学活动作用的研究[2]。
绿色室内设计和智能家居设计都是未来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绿色灯光也值得推广[3]。
近些年国内外对光环境研究越来越多,愈加重视光与人类健康的问题,2022年9月在南宁召开“教育教室照明专题研讨会”,就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倡导健康照明理念。
光作为人体昼夜节律系统主要驱动力之一,无论是自然的太阳光还是人造光源都会引发一连串的生理节律反应。
且光通过视觉和非视觉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体健康[4]。
照明必须满足场所的功能性要求和人们的心理要求并且要减少有害光源。
教室光环境的要求及其采光设计问题和策略

教室光环境的要求及其采光设计问题和策略本文旨在讨论教室环境中要求的光环境以及如何采光设计来满足这些要求。
教室光环境被认为是一个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开设良好的教室光环境非常重要。
其中,照明是构成教室光环境的主要元素,也是很多学校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教室光环境的要求,然后详细介绍采光设计的策略,最后,结合大型学校的采光设计案例分析,探讨未来教育环境中采光设计的发展方向。
一、教室光环境要求教室光环境的要求和标准的标准一般由政府机构或有关行业组织提出,并经过当局审批通过后才能生效。
关于教室光环境要求比较详细的资料有中国国家工作标准GB50222-2012 《学校照明设计标准》,GB50006-2012 《室内光污染防治标准》,GB/T19272-2012 《教学空间照明设计标准》,GB/T19271-2012 《体育场馆照明设计标准》,GB50231-2008 《学校采光设计标准》等。
这些标准要求教室的光照强度、光源的色温等,都需要符合指定的标准,因此,在采光设计时,应当尽可能满足教室光环境要求。
二、采光设计问题和策略采光设计一般分为室外采光设计和室内采光设计。
室外采光设计涉及到阳光、景观、窗户尺寸、外墙材料等,它们可以为平面布局提供基础信息,以便做出恰当的室内采光设计。
在室内采光设计中,采光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空间结构的比例,以及空间环境的材料选择,以及照明元素的位置搭配等,以确保最佳的采光效果,以满足教室照明要求。
采光设计策略一般包括窗口系统设计、照明系统设计、采光装置设计等三个方面。
窗口系统设计要考虑到外墙材料,以及窗口尺寸、高度、方向和样式等,照明系统设计要考虑到照度、发光质量等,采光装置设计要考虑到天窗、透光屋顶等,减少照明设备的消耗,节能降耗。
三、采光设计案例分析以济南大学的采光设计为例,该校的教学楼是多层大楼,位于南北朝向,教室位于东西向,采光设计时要求在保证教室照度的同时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光》教案最终版]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光》教案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efe2a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9.png)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光》教案最终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光的基本特性,知道光可以传播。
2.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观察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光的基本特性,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手电筒、透明塑料袋、水、玻璃杯、镜子、白纸、剪刀、胶带等。
2.环境布置:将教室分为实验区、观察区和讨论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手电筒,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发出的光。
2.提问:你们知道光是什么吗?光有什么特点?(二)基本概念1.老师简要介绍光的基本特性,如:光可以传播、光有颜色、光有强度等。
2.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讨论,进一步了解光的特性。
(三)实验与观察1.实验一:光的传播(1)将手电筒的光源放在透明塑料袋中,让幼儿观察光的传播情况。
(2)让幼儿尝试改变光源的位置,观察光的传播方向。
2.实验二:光的反射(1)将镜子放在实验区,让幼儿观察镜子的表面。
(2)将手电筒的光源对准镜子,让幼儿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3.实验三:光的折射(1)将玻璃杯中加入水,让幼儿观察水的折射现象。
(2)让幼儿尝试改变光源的位置,观察光的折射方向。
(四)记录与讨论1.让幼儿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2.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关于光的现象呢?3.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的实验成果,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
五、教学反思1.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光的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实验参与度较高。
2.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的操作,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和思考。
3.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4.对于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教师在下次活动中应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光的特性的掌握情况。
教室光环境的要求及其采光设计问题和策略

教室光环境的要求及其采光设计问题和策略
教室的良好的光环境是有必要的,教室光环境可以为学校的课堂持续提供有利的条件,学校各种活动进行和管理,教学效果及学习生活质量也会受教室光环境的影响。
为让教室有良好的光环境,需要采光设计以满足以下要求:
首先,应以照明安全性为原则,采光设计要保证教室内照度恒定,光源均匀,避免由于光照强度过大或不均导致孩子眼睛受到伤害;同时,空间布局应控制色温的高低,可以通过色彩的调控来改善教室的总体色彩环境,让孩子们在教室能有轻松愉悦的心情。
其次,教室的采光设计要保证教室内有足够的光照度,阳光是很好的光源,能够带给孩子们清新爽朗的雨后春笋气息,减少孩子们对黑暗的恐惧,增强动力,令班级气氛活跃。
同时,由于教室的天窗往往只能覆盖部分教室,因此可以采用采光镜和阳光板等设备来均匀分散光照,保证教室有均匀的光照度,使教室采光均衡有序。
此外,教室的采光设计还要考虑到节能减排的问题,使用节能灯泡,因其照明效果好、寿命长,可以有效地降低教室所需照明费用及节能减排,同时安装完善的照明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照明控制,减少能源浪费。
总之,教室的采光设计是一件比较细致的活,需要从照明安全、提供充足的光照度、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考虑,只有充分考虑好上述问题,才能让孩子们能够拥有适宜的光环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为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案灯光如何布置教室

教案灯光如何布置教室教案标题:教案灯光如何布置教室教案目标:1. 了解灯光在教室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合适的灯光布置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度。
3. 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类型,合理调整和运用不同的灯光效果。
教学内容:1. 灯光在教室中的作用和影响。
2. 不同灯光效果的运用和适用场景。
3. 灯光布置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灯光在教室中的作用和影响(10分钟)- 解释灯光对学生注意力、情绪和学习效果的影响。
-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灯光环境下的感受和表现。
步骤二:讲解不同灯光效果的运用和适用场景(15分钟)- 分别介绍直射光、散射光、柔和光等不同灯光效果的特点和用途。
- 结合教学内容和活动类型,讨论适合的灯光效果选择。
步骤三:讲解灯光布置的基本原则和技巧(15分钟)- 解释灯光布置的目标是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
- 引导学生探讨灯光高度、角度、亮度和色温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 提供实际案例和示范,演示如何调整灯光以创造理想的学习氛围。
步骤四:小组活动:设计适合不同教学活动的灯光布置方案(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教学活动进行灯光布置设计。
- 要求学生考虑教学目标、学生参与度、舒适度等因素。
- 每组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讨论和反馈。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10分钟)- 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 强调正确运用灯光布置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教学资源:1. 投影仪或白板2. 灯光示范工具(如手电筒、调光灯等)3. 小组活动材料(教学活动示例、灯光布置方案表格等)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活动的设计方案评估。
2. 学生对灯光布置原则和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评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尝试不同的灯光布置方案,并记录效果和反馈。
2. 邀请专业人士或学校设备管理员进行灯光设备的介绍和演示,以增加学生对灯光技术的了解。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灯光在教室中的重要性,并具备合理调整和运用不同灯光效果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教室自然采光的注意要点
3.墙壁及地面
墙壁粉刷பைடு நூலகம்白色,地面铺设材料反射光效果好,这样可 以提高照度的20%左右
白
偏白地板
墙
五 教室光环境人工照明注意要点
1.灯具选择原则
五 教室光不环同境点光人源工性能照比较明注意要点
1.灯具种类及选择
根据上述参数以及实际运用教室人工照明光源多选用荧光灯
荧 光 灯
(4)光照稳定性差
照度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照明质量,因此应使教室照 明电源的电压稳定,照度不低于标准值。
保证电压稳定
六 具体常见教室光环境问题
(5)光源色的选取
因此,教室应该有一个减少视觉疲劳和舒适愉快的光环 境,使师生能安全健康舒适高效地进行教育学习作业。
二 光源的选择
教室光源来源
自然光
教室 光源 来源
人工光
二 光源的选择
自然光
自然光:符合绿色照明理念,光感适宜,光温度合理,并 且无能源损耗。但强度高、不连续、易受时间气候以及环 境区域等因素的影响
举例:
教室的人工光
人工光和自然光结合
综上考虑:教室光 环境采用自然光和人 工光结合照明是最理 想的照明方式,自然 光受昼夜,季节和其 他条件的限制,在教 室照度不够时提供人 工光源补充照明,使 教室的照度达到学习 工作的要求。
三 照明方式的选择
照明方式
指照明设备按其安装部位或光的分布而构成的基本制式。
按
五 教室光环境人工照明注意要点
3、灯具造型的设计
直接型灯具,易形成严重的光幕反射,而余弦配光直接型 灯具,可减轻光幕反射;蝙蝠翼形配光灯具,向下发射的 光很少,故光幕反射最小,可有效限制眩光和光幕反射。
直接型灯具能向灯具下部发射90%~100%直接光通量的灯具。
五 教室光环境人工照明注意要点
4、灯具的间距和数量
学生写字时没有 遮挡,不影响书本上 的照度。
四 教室自然采光的注意要点
1.侧窗采光方式
规定: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
)不得低于1:6(新建教室采光玻地比应达到1:4)
普通教室窗户 193*230*4=17.74m² 教室面积 1174.5*900=106.64m² 窗户占地面的五分之一满足 采集自然光的要求
根据教室的空间合理设计和安排
一般的教室的日光 灯数量是4×4+2, 其中与黑板垂直的 是16个灯具,灯具 里含有两支灯管, 黑板前的2个灯具 为只有一支灯管。
五 教室光环境人工照明注意要点
5、灯罩
白色不透光的灯罩有利于光的反射,提高了光的利用率
六 具体常见教室光环境问题
1.产生眩光
眩光产生原因:不恰当的自然采光口,不合理的光亮度, 不恰当的强光方向等
一般照明 指的是充满房间的非定向照明,为空
安
间房间中所有活动创造一个普遍充足
装
的照明基础。
部
局部照明 特定视觉工作用的、为照亮某个局部
位
而设置的照明
分
混合照明
按光的分布和照明效果可分为 直接照明和 间接照明
三 照明方式的选择
教室内照明方式选择
黑板是垂直安 装的,只有顶棚的 一般照明是不够的 ,并且由于黑板的 材料是深色的,因此 需要加上局部照明 及特殊照明来增加 黑板的照度,另外 多媒体幕布亮度也 有很大联系。
②采用窗帘布等遮光措施,防外部干扰
六 具体常见教室光环境问题
(3)亮度分布需合理化
具体到教室中由于黑板、幕布、桌面、墙面等对光照 的吸收反射能力不同,师生对不同部位光照强度要求 也不同。因而单纯的使光照分布均匀是不合理的,应 重点突出。
电脑上方光线不宜太亮, 否则影响观看和阅读
六 具体常见教室光环境问题
为了保证学生的视力学习需求,教室的照明方式一般采 用综合照明及特殊照明相结合的方式
三 照明方式的选择
教室内的照明方式
黑板的局部照明 天花板的一般照明
黑板局部照明
四 教室自然采光的注意要点
1.侧窗采光方式
教室采光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 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 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六 具体常见教室光环境问题
(2)照度不均
照度均匀度是指被照场内最大照度与最小照度之差与平均照度 的比值。国家规定,房屋或场所内的通道和其他作业区域的一 般照度均匀度不宜低于作业区域一般照度的1/3,因此教室照 度均匀度也要小于教室一般照度的1/3。
措施:①布灯方案合理化(均匀分布, 横向设置,间距位置合理)
教室光环境
一 概况
二 光源选择
三 照明方式选择 四 自然采光注意要点 五 人工照明注意要点 六 具体常见教室
光环境问题 七 总结
目录
一 概况
学生在教室中上课或学习时注意的对象
往前:黑板,教师脸部和衣服,前墙[极多] 往下:书桌,书[很多] 往上:吊灯,天花板[少] 两侧:墙,窗[偶尔]
一 概况
区域因素 天气因素
二 光源的选择
区域因素
二 光源的选择
天气因素
晴
雨
二 光源的选择
人工光
人工光 :能较好的满足照明的稳定性,但亮度不利 于调节,在光感和色调上给人带来差异性大。
特点: ① 不受光气候影响 ② 不受建筑设计影响 ③ 控制方便 ④ 但需要能耗大
自然光人与工人光工作光用结下合
二 光源的选择
教室眩光最可眩能产生部位:局部强光照射的黑板面以及 投影幕布。 光
六 具体常见教室光环境问题
1 产生眩光
眩光主要危害是产生残像、破坏暗适应, 引发视觉疲劳,影响学习效率
教室眩光,首先要避免直接眩光。直接眩光是由于学生目视黑板方 向时,照明光源直接进入视线引起,控制直接眩光可采用以下措施: (1)合理分布光源。 (2)限制光源亮度。 除了直接眩光外,反射眩光是由光泽表面静反射的高亮度造成的, 避免反射眩光和光幕反射的具体措施是: (1)改变工作表面特性,以降低镜面反射及因它形成的反射眩光。 (2)适当增加光源数量,提高照度 (3)合理选择灯具
四 教室自然采光的注意要点
1.侧窗采光方式
窗帘
窗帘
侧窗 后侧窗
大教室后窗玻 地比不符合但其 通过人工光来照 明; 为保证教室侧窗 采光,要避免阳 光直射和产生炫 光,窗户应布置 有暖色调厚度一 般的窗帘,窗户 玻璃的透明度要 高。
四 教室自然采光的注意要点
2.教室前后门的自然采光
后 门
后 门
但是为了保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及一定的私人空间, 我们均会选择关闭前门(尤其是冬天,御寒),而这也无 疑会阻隔光源,影响室内的光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