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大一学生c语言课程设计

大一学生c语言课程设计

大一学生c语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包括变量定义、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2. 学会使用C语言控制结构,如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3. 理解函数的定义和调用,能编写简单的自定义函数;4. 了解数组、字符串和指针的概念及应用。

技能目标:1. 能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如规范命名、合理注释和模块化设计;3. 学会使用调试工具,如gcc和gdb,进行程序调试和错误排查;4.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并解决程序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对编程的兴趣和热情,树立计算机科学的学习信心;2. 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注重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4. 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索C语言的深入学习。

本课程针对大一学生,以C语言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培养编程技能,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初步的编程能力,为后续计算机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概述:介绍C语言的发展历史、特点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了解C语言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2. 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讲解变量定义、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以及基本输入输出函数。

教材章节:第二章3. 运算符和表达式:介绍各类运算符,包括算术、关系、逻辑运算符等,以及表达式的求值规则。

教材章节:第三章4. 控制结构:讲解顺序、选择(if、switch)和循环(for、while、do-while)结构,引导学生学会程序流程控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5. 函数:介绍函数的定义、声明和调用,重点讲解传值调用和引用调用,以及递归函数。

教材章节:第五章6. 数组与字符串:讲解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字符串的基本操作。

教材章节:第六章7. 指针:介绍指针的概念、定义和使用,包括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字符串、指针与函数的关系。

大一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

大一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

大一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表达式等基础知识;2. 学会使用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进行程序设计;3. 掌握数组和函数的使用,理解指针的概念及其应用;4. 了解结构体、联合体和枚举类型的使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问题;2. 能够分析问题,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程序设计;3. 能够阅读和理解他人编写的C语言程序;4. 能够对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提高程序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敢于尝试新思路和方法;4.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遵循编程规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一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特点:大一学生刚接触编程,对编程知识有一定好奇心,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C语言编程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概述:介绍C语言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领域,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2. 数据类型与运算符:讲解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定义、常量声明,运算符及其优先级。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3.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学习基本输入输出函数,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4.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介绍if语句、switch语句,学会编写分支结构程序。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5.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讲解for循环、while循环、do-while循环,掌握循环结构编程。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6. 数组:介绍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的使用,学会存储和操作批量数据。

c语言课程设计算法

c语言课程设计算法

c语言课程设计算法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并具备一定的算法分析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等基本语法;理解程序的基本逻辑结构,如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算法思想,如递归、分治、贪心等。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对给定的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出合适的算法,并将其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的基本语法、程序设计的基本逻辑结构以及常用的算法思想。

具体安排如下:第1-2周: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

第3-4周:函数、数组、指针等高级语法。

第5-6周:程序的基本逻辑结构,如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第7-8周:常用的算法思想,如递归、分治、贪心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程序设计的基本逻辑结构和常用的算法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何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算法分析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课,使学生亲自动手编写程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C语言教材,如《C程序设计语言》(K&R)、《C Primer Plus》等。

2.参考书:提供一些经典的C语言编程参考书籍,如《C专家编程》、《C陷阱与缺陷》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便学生随时复习和自学。

大学c语言实验课程设计

大学c语言实验课程设计

大学c语言实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和算法,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性,培养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将按照以下教学大纲进行教学:1.C语言基本语法: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表达式、语句等。

2.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排序算法等。

3.算法:常用算法及其实现,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

4.程序设计:根据实际问题,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三、教学方法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授课:1.讲授法: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和算法。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C语言编程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进行教学:1.教材:《C程序设计语言》或《C Primer Plus》。

2.参考书:《C语言编程思想》、《C语言实战》。

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

4.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络环境。

5.在线资源:编程、论坛,如CSDN、Stack Overflow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20%。

2.作业:布置课后编程作业,评估学生的编程能力和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占总评的20%。

4.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评估学生对C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每个章节课时的数量和顺序。

c语言课课程设计

c语言课课程设计

c语言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思想,培养学生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C语言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

–熟悉C语言的控制结构,包括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理解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基本的输入输出、计算和控制流程。

–能够阅读和理解简单的C语言程序。

–能够对程序进行简单的调试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C语言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介绍C语言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讲解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变量的声明和使用、运算符的用法和表达式的计算。

3.控制结构:讲解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用法,让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分支和循环程序。

4.函数的定义和调用:讲解函数的定义、声明和调用方式,让学生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5.编程实践: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让学生实践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C语言程序,让学生了解编程思想和方法。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和运行C语言程序,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实践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C语言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经典的C语言编程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论文

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论文

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论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语法和编程技巧,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算法思维,能够运用C语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

2.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3.熟悉C语言的控制结构,包括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4.了解C语言的函数和数组。

5.理解C语言的指针和引用。

6.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包括输入输出、计算、排序等。

7.能够阅读和理解C语言程序代码。

8.能够使用C语言进行基本的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认知。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控制结构、函数、数组、指针和引用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章节如下:1.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第1-2章)2.运算符和表达式(第3章)3.控制结构,包括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第4-5章)4.函数和数组(第6-7章)5.指针和引用(第8-9章)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编程技巧。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C语言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上机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加深对C语言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2.参考书:《C Primer Plus》、《C和指针》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4.实验设备:计算机、编程环境以上教学资源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算法思维。

c语言课程设计的内容

c语言课程设计的内容

c 语言课程设计的内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掌握变量定义、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等基础知识;2. 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的编程,并能运用逻辑判断和循环控制解决实际问题;3. 掌握C语言中的数组和字符串操作,能够运用数组进行批量数据处理;4. 了解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能够编写简单的自定义函数。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编写规范、可读性强的代码;3. 学会使用调试工具,能够调试并修复程序中的错误;4.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并转化为C语言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 使学生认识到编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 引导学生遵守编程道德规范,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C语言编程入门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或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对编程感兴趣,但可能缺乏实际编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编程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基础知识:变量、数据类型、常量、运算符、表达式;2. 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if、switch)、循环结构(for、while、do-while);3. 数组: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字符数组与字符串;4. 函数:函数定义、函数调用、函数声明、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5. 编程实践:编写简单的计算器程序、排序算法实现、字符串处理等;6. 调试与优化:使用调试工具(如Turbo C)、程序错误类型及解决方法、代码优化。

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

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

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语法和编程技巧,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数组和指针等概念。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简单的数学计算、数据处理和排序等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编程语言的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认识到程序设计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数组和指针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C语言概述,介绍C语言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基本语法。

2.第二章:数据类型和运算符,讲解整型、浮点型、字符型数据以及各类运算符的用法。

3.第三章:控制结构,学习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的使用。

4.第四章:函数,讲解函数的定义、声明和调用,以及常用的库函数。

5.第五章:数组和指针,学习一维、二维数组的操作以及指针的基本用法。

6.第六章:字符串和文件操作,了解字符串的表示方式、文件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向学生传授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编程技巧。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C语言解决具体问题。

3.实验法: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际编程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程序设计语言》(K&R)2.参考书:《C Primer Plus》、《C语言入门教程》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在线编程练习平台4.实验设备:计算机、编程环境(如Visual Studio、Code::Blocks等)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屏处理数据系统一、设计内容随机产生1000个数,并分屏显示(每行显示10个数字,每页显示10行),而且在每一屏的下方显示本屏中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提示:循环显示,在分屏点上输出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通过getchar()函数让用户以按回车键的方式进入下一屏。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生成一个随机数,放入二维数组,输出。

每输出十个一个回车。

调用自定义函数求这个数组的最大最小值,平局值。

摁下回车清屏。

循环十次。

三、程序运行结果(截图)四、心得体会运行时数字挤在一起,最后一行输出十个,每输出一行一个回车;五、参考资料与致谢查找书本清屏,随机函数的写法。

六、源程序#include<stdio.h>#include<time.h>#include<stdlib.h>#define MAX 99#define MIN 0int main(){int ma(int a[120]);int mi(int a[120]);float v(int a[120]);int i,j,k,max,min,a[120];float avg;int x;srand((unsigned)time(NULL));for(i=1;i<=10;i++) //显示十页{for(j=1,x=1;j<=10;j++) //显示十行{for(k=1;k<=10;k++,x++) //显示十个{a[x]=rand()%(MAX-MIN+1)+MIN;printf("%d ",a[x]);}printf("\n");}max=ma(a);min=mi(a);avg=v(a);printf("最大:%d 最小:%d 平均:%.2f\n",max,min,avg);printf("请按回车键进入下一屏。

");getchar(); //下一页system("cls"); //清屏}return 0;}int ma(int a[120]) //最大{int i,z;for(i=1,z=0;i<=100;i++){if(a[i]>=z)z=a[i];else if(a[i]<z)z=z;}return z;}int mi(int a[120]) //最小{int i,z;for(i=1,z=999999999;i<=100;i++){if(a[i]>=z)z=z;else if(a[i]<z)z=a[i];}return z;}float v(int a[120]) //平均{int sum=0,i;float z;for(i=1;i<=100;i++){sum=sum+a[i];}z=sum*1.0/100;return z;}求积分一、设计内容小明最近在学高等数学,被数学里面的微积分难倒了。

但小明编程能力很强,于是他就突发奇想,看能不能用编程的方法来帮助理解数学的学习。

以下是他想求解的问题:请编程求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值,并分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值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关系。

(提示:如下图,按照积分的原理,将函数区间切分为非常小的长方形,其中长方形的宽度为切分的间距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长方形的高度为方格所在横坐标对应的函数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图中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个小长方形(阴影部分)面积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而最终函数的积分值为所有小方格的面积之和。

)0.128二、y =f(x)∆x|{z}|{z}x i二、方案设计与论证将不规则图形分割成小矩形,最后求和。

三、程序运行结果(截图)四、心得体会将不规则图形分的越多,面积越准确。

五、参考资料与致谢查找积分的几何意义。

六、源程序#include<stdio.h>#define N 100000int main(){float x,sum;int i;for(i=1,sum=0,x=1;i<=N;i++){sum=sum+(1.0/(x*x+4*x))*(1.0/N);x=x+1.0/N;}printf("%f",sum);return 0;}求离群点一、设计内容随机生成一组位于二维坐标系中的点集(集合大小小于50),点集中每个点的位置由x轴分量和y轴分量组成,且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0,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0。

求这组点集中的离群点。

(离群点定义:远离点集一般水平的极端大值和极端小值)。

要求:若有离群点,请输出离群点的坐标;若无离群点,则输出“No outliers!”,将离群点在终端用#输出表示,非离群点用*输出表示,显示方式如下图所示。

提示:离群点判断的方法不止一种,例如,可借助点集所有的数据的平均值为圆心,以所有点集到圆心的平均距离为半径,所构成的圆。

在圆中的为正常点,否则为离群点。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开一个90*90的数组,并随机生成50个点。

再开一个90*90的数组,计算50个点到80*80个点的平均距离,找到最小的(离群点)。

计算所有点到离群点的距离,小于等于就为正常点,否则为离群点。

三、程序运行结果(截图)四、心得体会由于行间距不对,所以看起来很怪,本来是正方形的。

没有离群点的概率太小了……..五、参考资料与致谢参考题目的提示来写的。

参考随机数生成法。

六、源程序#include<stdio.h>#include<time.h>#include<math.h>#define MAX 80#define MIN 1int main(){int a[90][90],b[170];float r[90][90],min;int i,j,k,m,n,q=0,x,y,l;srand((unsigned)time(NULL));for(i=1;i<=80;i++) //准备工作,全为0{for(j=1;j<=80;j++){a[i][j]=0;r[i][j]=0.0;}}for(1;1;1){for(i=1;i<=160;i++) //取随机数{b[i]=rand()%(MAX-MIN+1)+MIN;}for(j=2;j<=160;j=j+2){m=b[j];n=b[j-1];if(a[m][n]==1)continue;else if(a[m][n]!=1){a[m][n]=1;q++;}if(q==50)break;}if(q<50)continue;else if(q==50)break;}for(i=1;i<=80;i++) //计算平均圆心距{for(j=1;j<=80;j++){for(m=1;m<=80;m++){for(n=1;n<=80;n++){if(a[m][n]==1){x=m-i;x=abs(x);x=x*x;y=n-j;y=abs(y);y=y*y;r[i][j]=r[i][j]+sqrt(x+y);}}}r[i][j]=r[i][j]*1.0/50;}}for(i=1,min=r[1][1];i<=80;i++) //找最小{for(j=1;j<=80;j++){if(r[i][j]<=min){min=r[i][j];m=i;n=j;}else if(r[i][j]>min){min=min;}}}for(l=0,i=1,k=0;i<=80;i++) //判断该点是什么类型{for(j=1;j<=80;j++){if(a[i][j]==1){x=m-i;x=abs(x);x=x*x;y=n-j;y=abs(y);y=y*y;if(sqrt(x+y)<=min){a[i][j]=3;}else if(sqrt(x+y)>min){a[i][j]=2;l++;}}}}if(l==0)printf("No outliers!");else{for(i=1;i<=80;i++) //输出{for(j=1;j<=80;j++){if(a[i][j]==0)printf(" ");else if(a[i][j]==2)printf("#");else if(a[i][j]==3)printf("*");}printf("\n");}printf("\n");n=80-n;printf("(%d,%d)\n",m,n);}return 0;}2阶曲线绘制一、设计内容2阶曲线公式可描述为其中,为曲线的参数,由用户手动输入。

请编程绘制出该曲线的图形,坐标原点,y轴正方向,x轴正方向,如下图所示提示:可利用二维数组预先计算并存储每个点(图中用“*”表示)的坐标,然后利用循环一次性输出图形。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开一个400*80的二维数组(以中心点做原点)。

再开一个数组,计算-40~40的x代入方程的所得值。

如果这个值大于200或小于-200,就计算下一个。

输出。

三、程序运行结果(截图)四、心得体会由于WIN10于VC6.0不兼容,输出图形变形,于是输出一行一个回车。

五、参考资料与致谢六、源程序#include<stdio.h>int main(){float a0,a1,a2,a[420][90],zhi[90];float ;int i,j,k,x,y;scanf("%f %f %f",&a0,&a1,&a2);for(i=1;i<=401;i++) //准备{for(j=1;j<=85;j++){a[i][j]=0;}}for(i=1;i<=79;i++) //建坐标系{a[201][i]=1;}for(i=1;i<=401;i++){a[i][40]=2;}a[1][40]=6;a[201][40]=4;a[201][79]=5;for(i=-39,j=1;i<=39;i++,j++)//算y值{zhi[j]=a0+a1*i+a2*i*i;}for(i=1;i<=79;i++) //计算对应坐标{y=zhi[i];if(y>=200||y<=-200)continue;y=201-y;a[y][i]=3;}for(i=1;i<=401;i++){for(j=1;j<=79;j++){if(a[i][j]==0)printf(" ");else if(a[i][j]==1)printf("-");else if(a[i][j]==2)printf("|");else if(a[i][j]==3)printf("*");else if(a[i][j]==4)printf("+");else if(a[i][j]==5)printf(">");else if(a[i][j]==6)printf("^");}printf("\n");}return 0;}概率法求圆周率一、 设计内容如下图所示,设一直角坐标系中,有一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原点为中心1为半径,在正方形中画一扇形(1/4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