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性暗示食物隐喻及其基本分类
文化·爱情·欲望:美食隐喻性表达

文化·爱情·欲望:美食隐喻性表达
美食一直是各种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们表达爱情、欲望的一种方式,透
过美食隐喻性的表达方式,揭示出文化、美食、爱情、欲望之间的深层关联。
在中国文化中,美食隐喻性的表达方式很多。
比如,糖醋里脊通常被视为一道代表爱
情的菜肴,因为它的醋和糖的配合,让人们感受到酸甜相间的味道,类比于恋爱中蜜糖般
的甜蜜和甜蜜后的矛盾。
又比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糯米饭和汤圆也被视为代表团圆
和家庭幸福的美食,因为它们寓意着人们团聚的喜悦。
在西方国家,爱情和欲望常常被表达成调味品的形式。
辣椒酱因其浓烈、辣味的特点,被视为表达爱情和欲望的象征。
此外,西方文化中,巧克力也被视为一种浪漫和欲望的象征,因为巧克力含有一种被称为酚基乙酸酯的物质,这种化合物能够促进人类的荷尔蒙分泌,从而引起欲望和浪漫的情感。
不同的文化对于美食隐喻性的表达方式各有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美食虽然是一种
极具实用价值的东西,但它也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文化的极具意义的符号。
因此,在烹饪美食的同时,人们也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文化,正是这种美食隐喻性的
表达方式,让人们感受到了美食深层次的意义,从而赋予美食更为深刻的内涵。
文化·爱情·欲望:美食隐喻性表达

文化·爱情·欲望:美食隐喻性表达【摘要】美食在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象征意义,爱情与美食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欲望也常常在美食中得以体现。
不同文化中的美食隐喻性表达各具特色,而美食与爱情之间的相互映射也是文化中常见的现象。
食欲与欲望之间的关系深受人们关注,美食作为满足欲望的一种方式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文学作品中对美食隐喻的运用也是文化中的一大亮点。
美食对文化、爱情和欲望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美食隐喻性表达具有深刻的意义。
进一步探讨美食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和情感表达。
美食作为文化、爱情和欲望的重要表达方式,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关键词:文化、爱情、欲望、美食、象征意义、隐喻性表达、相互映射、食欲、满足欲望、文学作品、重要性、深刻意义、人类生活、作用、结论。
1. 引言1.1 美食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美食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是多方面的。
美食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独特传统和历史。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食文化各有特色,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与大自然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菜肴讲究色、香、味俱全,反映了中国人崇尚和谐、注重礼仪的精神。
而法国的美食则以精致追求、烹饪技艺见长,代表了法国人对品味和享受的追求。
美食在文化中也扮演着团聚与交流的重要角色。
人们在美食的围桌之下,不仅分享了美味佳肴,更分享了彼此间的情感和交流。
美食是人类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美食的分享,人们可以增进彼此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促进人际关系的增进。
美食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多彩,不仅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融合,更传达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美食不仅是口腹之欲的满足,更是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的载体。
1.2 爱情与美食的关联爱情与美食的关联是人类文化中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
从古至今,美食一直被视为爱情的象征,因为享用美味的食物往往会引发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和亲密关系。
在许多文化中,共进晚餐被视为一种浪漫而亲密的行为,情侣们常常选择在餐桌上分享美食来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
文化·爱情·欲望:美食隐喻性表达

文化·爱情·欲望:美食隐喻性表达
美食是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欲望的一种表现。
美食可以奔放、魅惑、满足,同样也可以默默无闻、平凡如水。
美食的隐喻性表达在文化与爱情中特别常见,下面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美食的隐喻性表达。
文化中的美食隐喻
美食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隐喻性表达从古至今一直被广泛运用。
饮食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典型、最能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重要方面之一,不同的菜肴对应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国人传统的年夜饭中一定少不了年糕,因为“年糕有年的意思”;在中国南方,糯米鸡则是婚礼宴席上的必备食品,象征新人天长地久。
甚至在一些文化传统节日中,例如中秋节,月饼体现了一种亲情团聚、忧国忧民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广告中,美食常常用来引诱人们的欲望,使人们产生购买某种产品的冲动。
此外,美食也常常被恋物癖者视为一种性暗示,例如,据说西方国家的绅士会将草莓与性爱联系在一起,认为草莓的红色和甜美的味道能够增强性爱的愉悦感。
“吃豆腐”的性隐喻

“吃豆腐”的性隐喻要论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豆腐无疑算是一份了。
豆腐是以黄豆、青豆或黑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加盐、凝固、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谷部·豆腐·》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袭父封为淮南王。
淮南国当时的地域东到今凤阳、滁县,西到河南唐河,南至巢湖、肥西,北到淮河一带。
刘安在炼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时,发明了寒浆,即豆浆,并经常食用,汉乐府诗《淮南王篇》云:“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银绠汲寒浆。
”有一次,他偶尔将石膏点入丹母液即豆浆之中,经化学变化成了豆腐。
刘安后来自杀,也未能找到长生不老药,但歪打正着,无意中发明了豆腐,为丰富老百姓的餐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价廉物美,豆腐成了中国老百姓饭桌上的家常小菜。
豆腐分为三类,一类嫩豆腐,二类豆腐干,三类臭豆腐。
嫩豆腐也就是新鲜豆腐,吃法五花八门,可炒着吃,煎着吃,炸着吃,煮着吃。
最常见的有家常豆腐,麻婆豆腐,鱼头豆腐,等等,不下百种。
豆腐干也叫干豆腐,有的地方叫香干子,新鲜豆腐熏干既成。
吃法也多,可以炒着吃,也可卤着吃。
卤的叫卤香干子。
曾经去过一次岳阳,一家单位食堂免费供应,每人打了饭菜,自动去挟上几片,尝尝还有些味道。
现在这玩意儿,成了小吃,超市里多的是,我儿子就经常买着吃。
豆腐干有个好处,就是经放。
我见过农村外表熏得象黑炭的豆腐干,放过一年半载没有任何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当单身汉吃食堂,豆腐干便宜,便成了食堂的一道保留菜,天天豆腐干炒肉,后来都吃厌了,现在见了它就饱。
说到臭豆腐,以长沙火宫殿的最为有名。
用黄豆为原料的水豆腐,经过专用卤水浸泡半月,再以茶油经文火炸焦,佐以麻油,辣酱。
它具有“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的特点,奇在以臭命名,不同于其它食卤以香自翊。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外焦微脆,内软味鲜。
十种食物越吃越“男人

十种食物越吃越“男人”催情食物未必需要科学做根据,当中不少属民间传闻或出自神话,信不信由你,但吃也无坏。
简单而言,催情食物大致分两种:跟食物本身成分和营养价值有关的;由心理因素引发生理之催情联想,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制造性味意境,增加性欲。
远古民间的春药自是起“性”的良方,但却未免落于粗鄙,很难有福可享。
倒是去农村玩耍时看到那些新婚之时由送亲红娘撒在洞房床上的核桃、红枣,听说利性催情,本性温和,喻意吉祥,这可能就是民间最常用的“性”福食谱了。
1、最Man:生蚝:滑溜的生蚝带来微妙口感,其所含高浓度成分的锌,此物质已被证实对制造男性荷尔蒙Testosterone极有帮助,名副其实愈吃愈Man。
2、最豪:鱼子酱:被视为催情食物已几个世纪的鲟鱼鱼卵-鱼子酱,其屹立不倒地位绝对跟希腊神话有莫大关连,其所含的四十七种维他命和矿物质更是有益得不得了。
3、最陶醉:朱古力:愈正点的朱古力所含的可可粉成分愈高,而可可粉含咖啡因,咖啡因有醒脑醒神效用之馀,其抗抑郁功效产生如服食兴奋剂的“副作用”,增加人体对性的刺激度。
另朱古力含Phenylethylamine,此物质跟安非他命相似,能令脑部释放跟堕入爱河时所产生的陶醉感觉。
4、最High:红酒:其实酒精是一种令人体生理在初期进入兴奋、後期造成抑制的抑制剂,连性器官都抑制了,故只宜浅尝,喝多了令做爱表现欠佳。
适可而止的话,酒精是上佳的催情物,它具缓减紧张和忧虑之效,有助壮胆,提升冒险精神,追女仔都勇敢。
对红酒情有独种的专家说:“红酒予人神秘感觉,其味道会因外在因素而变化,味道可以变得很复杂,跟爱侣吃饭时最适合饮用,但不用喝太多,两杯到肚已可以很Relax,最重要是用大酒杯盛酒,只要轻轻摇晃,酒香便会四溢出来,即使酒不醉人,人亦会自醉,气氛顿时变得非常浪漫。
”5、最“香”:蒜头/大蒜:蒜头拥有宛如烈火般的本质已是一种性征,生吃一颗刺激感觉如吃完一场辣、或经历完一场性高潮。
文化·爱情·欲望:美食隐喻性表达

文化·爱情·欲望:美食隐喻性表达美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表达。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中,美食承载着丰富多彩的隐喻性表达,成为人们表达爱情、欲望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文化、爱情和欲望三个方面来探讨美食隐喻性表达的深层含义。
美食是文化的象征,不同的饮食习惯和传统美食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特点。
比如在中国,团圆饭是一种传统的美食文化,代表着家人团聚的幸福和欢乐;在法国,美食被视为一种艺术,代表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美食,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味佳肴,更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精髓,体验到文化的包容和多样性。
美食在爱情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许多文化中,美食被赋予了浪漫的象征意义,成为了表达爱意的重要方式。
比如在西方国家,情侣们常常会共进美食,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和满足,以此表达对彼此的爱意;而在中国,送给爱人一份美味的食物也常常被视为一种浪漫的表达方式。
通过美食,人们能够更加直接、深刻地表达自己的爱意,享受到爱情带来的甜蜜和幸福。
美食在欲望的表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食的欲望也在不断地增加。
美食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更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成为了一种奢侈享受和诱惑。
比如在一些高档餐厅,美食被视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去那里用餐成为了一种炫耀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方式;而在一些美食节上,人们也可以尝试到各种各样的美食,满足自己对美食的欲望。
通过美食,人们能够释放自己的欲望,感受到欲望带来的满足和快乐。
文化·爱情·欲望:美食隐喻性表达

文化·爱情·欲望:美食隐喻性表达在人类社会中,美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我们提供营养和能量,还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通过食物的隐喻性表达,人们能够表达出许多关于文化、爱情和欲望的情感和观念。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共同认同和传承的精神财富。
美食作为文化的象征,传递着人们对特定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美食,通过美食的烹饪方法、食材以及与美食相关的礼俗,人们能够感受到特定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代表着家庭和睦、团圆和幸福。
其中的食物如鱼、年糕和糖藕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传达出吉祥、团圆和幸福的祝愿。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美食也常常与爱情联系在一起。
食物可以成为两个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他们表达爱意和情感。
在约会的过程中,分享美食可以增加亲密感,加深两人之间的关系。
美食还可以用来向对方表达出对其的赞美和欣赏。
巧克力被视为爱情的象征,在情人节或其他浪漫的场合,人们会赠送巧克力来表达他们的爱意。
而在一些文化中,还会有一些特定的食物被认为具有增强爱情的功效,例如西红柿被认为能够增强性欲。
在欲望方面,美食也能够成为表达的方式。
人们常常会渴望一种美食,这种渴望可以表达人们对于满足自己欲望的追求。
美食所带来的美味和满足感让人们有一种愉悦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也可以延伸到其他欲望的追求上。
人们常常用“口福”来形容吃到美味食物时的享受,而这种享受也可以类比为其他欲望的满足。
美食还可以成为人们放松和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和品尝美食成为了一种释放压力和放松身心的方式。
美食作为文化、爱情和欲望的象征,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美食的隐喻性表达,人们能够传递他们对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表达爱情和情感,以及表达对满足欲望的追求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通过探索美食的隐喻性表达,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美食的多重意义。
汉语中的饮食隐喻

汉语中的饮食隐喻在汉语中,饮食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食物或饮食行为与其它概念或情感相联系,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这种隐喻不仅体现了语言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汉语中饮食隐喻的多个方面。
一、以食物喻人在汉语中,食物常常被用来形容或比喻人的性格、品德或情感。
例如,甜瓜蒂表示背叛,因为甜瓜蒂是苦的,借此形容人的背叛像苦瓜一样难以接受;蒜代表齐心协力,因为蒜有瓣,借此形容齐心协力的人心往一处想;另外还有辣椒代表辣,豆腐代表软弱等。
二、以饮食喻生活在汉语中,饮食隐喻也常被用来形容或描述生活。
例如,“酒逢知己千杯少”用酒和知己来表示与朋友相聚的欢乐时光;“茶如人生”用茶的清淡来比喻人生的淡泊名利;“饭局”则是指一种社交场合,因为吃饭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
三、以饮食喻情感在汉语中,饮食隐喻也常用来形容或表达情感。
例如,“甜蜜蜜”用甜食来形容爱情的甜蜜和幸福;“苦涩”则用苦涩的食物来形容心情的沉重和悲伤。
另外,“舌尖上的爱情”等说法也用到了饮食隐喻,表示对爱情的享受和品味。
四、以饮食喻道德在汉语中,饮食隐喻也常被用来形容或比喻道德。
例如,“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用酒肉来形容修行者的洒脱和不执着,表示修行并不需要在表面上做出太多的形式主义,关键在于内心的修行。
综上所述,汉语中的饮食隐喻是一种非常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
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食物和饮食行为的认知和体验,还体现了汉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修辞手法。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隐喻,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文化素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理解人类的各种情感和思想。
同时,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来说,了解这些饮食隐喻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So I chewed him up, And spat him out. Delicious! ”
(Sharon Cameo Franz,The Delicious Man) 尽 管 女 诗 人 并 没 有 直 接 表 达 出 他 是 某 种 可 以 食 用 的 物 质 , 但 “I chewed him up” (我 把 他 嚼 碎 )并 “spat him out”(再 把 他 吐 出 来 ),然 后她得出一个结论: “delicious”(味道好极了)。 在这段诗句中,该男性 被比喻为供该女性食用的可食用物质,其实他被视为她的性目标。 汉语中也存在相似例子: (4)这 一 次 ,她 特 别 温 柔 ,闭 着 眼 睛 ,任 我 的 唇 在 她 的 脸 上 滑 动 , 只 有睫毛偶尔闪动一下,表明她正在品尝这道佳肴。 (趾环王 《不容于世俗的纯美爱情:爱上我的女学生》) 男 主 人 公 “我 ”是 女 主 人 公 的 一 道 “佳 肴 ”— — — 目 标 域 为 男 性 。 2.2 目标域为女性 接着我们用好莱坞影片中的一段台词,举例说明一下 SSFM 中目 标域为女性的情况: (5)“Oh, peach……You know I can eat peach for hours.” (好莱坞影片《变脸》) 在 该 影 片 中 ,大 反 派 Castor 称 一 个 性 感 的 空 姐 为 “peach”(桃 子 , 在美国俚语里面一般指年轻美丽的女人),并说道“你知道的,我可以 几小时几小时的吃桃子。 ” 在这段台词中,空姐被比喻为供男反派食 用的可食用物质,其实该男性把该女性视为性目标,并向其吹嘘自己 的性能力。 同样,汉语中也存在相似例子: (6)我 扔 下 筷 子 ,不 吃 了 ,吃 朝 烟 。 (趾环王《不容于世俗的纯美爱情:爱上我的女学生》) 女 主 人 公 朝 烟 是 男 主 人 公 “我 ”的 食 物— — — 目 标 域 为 女 性 。
2 以目标Leabharlann 特点为基础的分类我们在研究和对比所有从汉语和英语中搜集而来的语料后,总结 出 SSFM 中 目 标 域 的 一 些 特 点 ,即 :在 一 些 SSFM 中 ,男 性 (包 括 他 们 的部分或整个身体,特别是性器官)被比喻为供女性食用的可食用物 质(男性为目标域);而在另外一些 SSFM 中,女性(包括她们的部分或 整个身体,特别是性器官)被比喻为供男性食用的可食用物质(女性为 目标域)。 事实上,在不同的 SSFM 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对方的性目 标。 下面,将以目标域的特征为基础,对 SSFM 进行分类。 2.1 目标域为男性
0 引论
英 语 和 汉 语 中 都 存 在 着 一 种 有 趣 的 语 言 现 象— ——人 们 喜 欢 把 自 己的恋人、配偶或性伴侣叫做蜜糖 、甜心等等。 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隐 喻,异性(包括他们/她们身体的局部或者全部,特别是性器官)被比喻 为食物。 这类隐喻往往或多或少隐含着性暗示或和性有关联。 本文把 这种特殊的隐喻称作性暗示食物隐喻(此后缩写为 SSFM)。 例如:
1 SSFM 的工作定义
在开始对 SSFM 进行定义之 前 ,必 须 知 道 SSFM 是 什 么 。 但 由 于 缺乏针对性的系统研究,没有现成的关于 SSFM 的具体定义。 我们需 要确立一个 SSFM 的工作定义。 可以 把 SSFM 简 单 地 定 义 为 :当 人 们 把异性,特别是他们的配偶、情人或性伴侣(包括他们的部分或整个身 体,特别是性器官)比喻为可食用物质时,SSFM 就出现了。
(1)For so many years / I was good enough to eat: the world looked at me / and its mouth watered.
(Sommer & Weiss, 2001:36) 该诗句中的主人公是位妇女,现已年老色衰,她把自己比喻为可 以吃的食物。 下列另外一个例子: (2)“我 是 你 的 生 日 蛋 糕 ,你 吃 我 吧 ,你 吃— ——”她 闭 上 眼 睛 ,呓 语 般地喃喃着。 (杨东明《最后的拍拖》)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把自己比喻为男主人公的生日蛋糕并请他 “吃”了她。 尽管 SSFM 在日常语言中广泛使用,并几乎涵盖了文学作品的各 种表现形式,但长久以来并未引起语言学家们的足够关注。 一些学者 如 福 来 科 纳 (1975)、莱 考 夫 (1987)、康 尼 汉 (1999)等 曾 在 各 自 的 研 究 著作中对其有所涉及, 但是他们的分析研究或太过笼统或太过含糊, 因而无法对该语言现象做出全面而且令人满意的解析 。 如:一、他们的 研究中几乎没有详细准确的关于 SSFM 的定义; 二、 没有关于 SSFM 的 恰 当 分 类 ;三 、没 有 研 究 总 结 SSFM 的 主 要 特 点 及 产 生 这 些 特 点 的 动因;四、几乎没有关于 SSFM 生成机制的研究。 本文拟对这类隐喻做 一些初步探讨,尝试对其进行定义及基本分类。
【关键词】性暗示食物隐喻;定义;分类 【Abstract】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there exists an interesting linguistic phenomenon —people have the inclination to compare their lovers, spouses or sexual partners to edible substances. This kind of metaphor contains more or less sexual suggestion or is closely related to sex. This thesis names this kind of metaphor sexually suggestive food metaphor and is an attempt to define it and make a basic categorization of it. Most parts of the study will be based on our introspections upon the issue through a qualitative analysis. 【Key words】Sexually suggestive food metaphor; Definition; Categorization
2012 年 第 33 期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高校讲坛○
科技信息
论性暗示食物隐喻及其基本分类
张庆 (开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摘 要】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人们喜欢把自己的情人、配偶或性伴侣比喻为可食用物质。 这类隐喻往往或多或少隐 含着性暗示或和性有关联。本文把这种特殊的隐喻称作性暗示食物隐喻并拟对该类隐喻做一些初步探讨,尝试对其进行定义及基本分类。本文 是以内省法为主要手段的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