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的护理常规
腹膜透析护理要点

腹膜透析护理要点
腹膜透析是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将透析液注入腹腔内,通过腹膜扩散和超滤作用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下面是腹膜透析护理要点:
1. 保持洁净:在进行腹膜透析前,需要将操作区域消毒,并确保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2. 定期更换透析液:根据医嘱及时更换透析液,同时注意观察透析液的颜色、气味及透明度等指标,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3. 观察并记录病情:对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要及时观察和记录,如有必要应及时报告医生或护士。
4. 遵守饮食要求:进行腹膜透析期间,需要遵守医生或营养师的饮食要求,控制水分、蛋白质、钠、钾等摄入量。
5. 注意透析器周围温度:透析过程中应注意透析器周围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6. 定期换位: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需要定期换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对身体造成压迫。
7. 管路护理:定期更换输液管路,注意管路阻塞、漏液等情况,及时更换或处理。
总之,腹膜透析护理要点包括保持洁净、定期更换透析液、观察并记录病情、遵守饮食要求、注意透析器周围温度、定期换位和管路护理等方面,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腹膜透析护理学常规2篇

腹膜透析护理学常规2篇标题:浅谈腹膜透析的护理常规与方法 /在当今社会,肾功能衰竭已经成为了一个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精细化的护理方案对于它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腹膜透析护理作为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谈谈关于腹膜透析的护理常规。
首先,护理人员必须熟悉腹膜透析的操作流程。
腹膜透析通常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手术无菌流程,保证患者安全。
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尤其要注意,腹膜透析液的温度必须适中,既要能疏通腹膜毛细血管,使废物得以清除,又不得对腹膜造成损伤。
然后,患者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其心理情绪趋于稳定,舒缓,也是重要的护理任务之一。
腹膜透析对患者具有较大的身心压力,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全程陪伴,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最后,腹膜透析护理中,对透析液的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透析液的颜色、透明度和有无浑浊物,都是判断腹膜透析效果的重要依据。
总的来说,腹膜透析护理常规需要全方位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透析效果。
标题:腹膜透析护理的疑难问题解析 /腹膜透析虽然是一种成熟的肾功能衰竭治疗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仍可能会遇到诸多疑难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首先,腹膜透析过程中,一个常见的问题便是透析液的颜色异常。
有时,透析液可能出现红、黄、乳白等颜色,这通常是腹膜出血、胆汁渗漏、感染等疾病的表现。
此时,护理人员应立即停止透析,将透析液送实验室检测,并通知医生。
其次,有些患者可能会在透析过程中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这可能是因为透析液温度过高、速度过快、浓度过大等引起的。
在此情况下,护理人员应立刻减慢透析液的流速,减少其浓度,并使用适宜的温度。
最后,腹膜透析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感染、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以尽责的态度,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查看皮肤的颜色,监测体温、血压等结果,反馈给医生,做好高效的护理工作。
腹膜透析护理常规

腹膜透析护理常规[定义]利用腹膜得半透膜特性,向腹腔内灌入一定量得生理性腹膜透析液,通过弥散、对流与渗透得原理,清除体内得代谢废物与过多水分,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失衡,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护理问题]1、疼痛:与腹膜透析液得温度或酸碱度不当及腹膜炎症有关。
2、潜在并发症:腹膜炎、低血压、腹腔出血。
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4、焦虑:与个体健康受到威胁有关。
[观察要点]1、置管后观察管口处有无渗血、渗液,腹透管就是否通畅等。
2、密切观察透析液得颜色、超滤量、性状等。
3 、观察患者有无腹膜炎、低血压、腹腔出血等并发症。
4、观察换有无腹痛不适。
[护理措施]一、术前准备了解患者得病史与临床特点,了解患者肾功能、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程度,了解适应症与并发症,向患者与家属说明腹膜透析得目得、操作程序、术中、术后并发症得情况,解除思想顾虑与恐惧心理,取得配合。
术前给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普鲁卡因皮试,腹部、阴部清洁备皮,做好透析得准备工作。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透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无菌操作能有效预防细菌性腹膜炎与导管出口处感染等并发症。
三、透析过程得护理透析液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有无混浊、絮状物、破漏及出厂日期,操作前按医嘱于透析液加入药物,并加热至37。
0℃,掌握各种连接管道得分离与连接方法,妥善固定导管,防止牵拉、扭转导管,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及避免咳嗽,防止导管出口处外伤引起感染,使用一次性无菌透气敷料,如需使用纱布,应在每次使用前消毒纱布,切勿用手直接接触透析管口,加强透析管口处观察与评估:皮肤有无渗血、漏液、红肿等,并且重视导管出口处得清洁、消毒等。
透析时进液速度不宜太快,控制在3min左右输完,腹腔停留为4h,然后将透析液引流出来,出液不宜太快,以防大网膜顺液流进透析管内。
准确记录每次进出腹腔得时间、液量、颜色等,每2~3天测血钾、钠、氯、尿素氮、肌酐与血气分析等,每3天做透析液细菌培养、四、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做好晨晚间护理及口腔、皮肤护理,对不能自理及活动不便得患者定时翻身、拍背,以防褥疮及不必要得感染。
腹膜透析术护理常规

腹膜透析术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
2、了解患者的大小便情况。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术前宣教,患者了解腹膜透析的优点及关键操作规程,减轻顾虑。
(2)根据医嘱行术前准备。
2、术后护理(1)术后1天卧床休息,根据医嘱行透析治疗方案,1天后可适当活动,以促进透析液的交换与排出。
(2)根据医嘱给予蛋白质每天1.2-1.6克/千克,其中60%以上为优质饮食,但应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水的摄入根据尿量及腹透超滤量来决定,如若出超量在1500毫升以上,而患者无明显高血压、水肿等,可正常饮水,保持排便通畅,1次/天,如有异常及时记录并遵医嘱行通便处置。
(3)注意腹透管出口处皮肤有无渗血、渗液、红肿,并保持敷料清洁,以防止潮湿。
如有异常及时记录并遵医嘱处置。
(4)根据医嘱安排腹膜透析液的灌入及放出时间,严格规范无菌操作,并准确记录超滤量每天一次。
(5)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注意有无发热、腹痛及腹水引流不畅等腹腔感染征象。
如有异常及时记录并遵医嘱处置。
三、健康指导要点1、腹膜透析后3个月遵医嘱做腹膜平衡试验评价腹膜功能,腹水异常时遵医嘱做腹水培养,酌情行腹腔冲洗及使用抗生素。
6个月更换六寸短管一次。
2、腹膜透析后培训家属及患者,并考核操作合格后可出院独立执行治疗。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四、注意事项1、透析液加温至37℃接近体温,干性加热,不能将透析液浸泡在热水中加热。
2、换液前规范洗手,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腹膜透析护理常规范本

腹膜透析护理常规[定义] 利用腹膜的半透膜特性,向腹腔内灌入一定量的生理性腹膜透析液,通过弥散、对流和渗透的原理,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 护理问题]1、疼痛:与腹膜透析液的温度或酸碱度不当及腹膜炎症有关。
2、潜在并发症:腹膜炎、低血压、腹腔出血。
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4、焦虑:与个体健康受到威胁有关。
[ 观察要点]1、置管后观察管口处有无渗血、渗液,腹透管是否通畅等。
2 、密切观察透析液的颜色、超滤量、性状等。
3 、观察患者有无腹膜炎、低血压、腹腔出血等并发症。
4、观察换有无腹痛不适。
[ 护理措施]一、术前准备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特点,了解患者肾功能、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程度,了解适应症与并发症,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腹膜透析的目的、操作程序、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解除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取得配合。
术前给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普鲁卡因皮试,腹部、阴部清洁备皮,做好透析的准备工作。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透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无菌操作能有效预防细菌性腹膜炎和导管出口处感染等并发症。
三、透析过程的护理透析液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有无混浊、絮状物、破漏及出厂日期,操作前按医嘱于透析液加入药物,并加热至37.0C,掌握各种连接管道的分离和连接方法,妥善固定导管,防止牵拉、扭转导管,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及避免咳嗽,防止导管出口处外伤引起感染,使用一次性无菌透气敷料,如需使用纱布,应在每次使用前消毒纱布,切勿用手直接接触透析管口,加强透析管口处观察与评估:皮肤有无渗血、漏液、红肿等,并且重视导管出口处的清洁、消毒等。
透析时进液速度不宜太快,控制在3min左右输完,腹腔停留为4h,然后将透析液引流出来,出液不宜太快,以防大网膜顺液流进透析管内。
准确记录每次进出腹腔的时间、液量、颜色等,每2?3天测血钾、钠、氯、尿素氮、肌酐和血气分析等,每3天做透析液细菌培养。
腹膜透析护理常规

腹膜透析护理常规第一篇:腹膜透析护理常规腹膜透析护理常规[定义]利用腹膜的半透膜特性,向腹腔内灌入一定量的生理性腹膜透析液,通过弥散、对流和渗透的原理,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护理问题]1、疼痛:与腹膜透析液的温度或酸碱度不当及腹膜炎症有关。
2、潜在并发症:腹膜炎、低血压、腹腔出血。
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4、焦虑:与个体健康受到威胁有关。
[观察要点]1、置管后观察管口处有无渗血、渗液,腹透管是否通畅等。
、密切观察透析液的颜色、超滤量、性状等。
、观察患者有无腹膜炎、低血压、腹腔出血等并发症。
4、观察换有无腹痛不适。
[护理措施]一、术前准备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特点,了解患者肾功能、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程度,了解适应症与并发症,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腹膜透析的目的、操作程序、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解除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取得配合。
术前给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普鲁卡因皮试,腹部、阴部清洁备皮,做好透析的准备工作。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透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无菌操作能有效预防细菌性腹膜炎和导管出口处感染等并发症。
三、透析过程的护理透析液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有无混浊、絮状物、破漏及出厂日期,操作前按医嘱于透析液加入药物,并加热至37.0℃,掌握各种连接管道的分离和连接方法,妥善固定导管,防止牵拉、扭转导管,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及避免咳嗽,防止导管出口处外伤引起感染,使用一次性无菌透气敷料,如需使用纱布,应在每次使用前消毒纱布,切勿用手直接接触透析管口,加强透析管口处观察与评估:皮肤有无渗血、漏液、红肿等,并且重视导管出口处的清洁、消毒等。
透析时进液速度不宜太快,控制在3min左右输完,腹腔停留为4h,然后将透析液引流出来,出液不宜太快,以防大网膜顺液流进透析管内。
准确记录每次进出腹腔的时间、液量、颜色等,每2~3天测血钾、钠、氯、尿素氮、肌酐和血气分析等,每3天做透析液细菌培养。
腹膜透析的护理常规

腹膜透析护理常规一、评估1、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腹部体征及症状的变化。
2、尿毒症的症状.心肺功能.贫血.酸中毒程度.电解质情况。
3、有无其他:腹部疾病或手术史。
二、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卧床休息.以减少组织对氧的需要.帮助机体组织修复。
2、给予低盐低脂优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为1.2~1.6(kg.d). 其中50%以上为优质蛋白质。
3、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4、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烦躁、焦虑、恐惧的情绪。
(二)专科护理1、术前的护理(1)根据适宜症选择合适的透析对象。
(2)做相关的术前宣教。
(3)使患者了解腹膜透析的优点及有关操作。
(4)消除患者顾虑及对日常生活的担忧。
2、术后的护理(1)术后当日进食半流质饮食.由于腹透析会丢失体内大量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成分.应通过饮食来补充.要求病人蛋白质摄入量为1.2~1.6(kg.d).其中50%以上为优质蛋白.水的摄入量根据每日的尿量及腹透出超量来决定.如出超量为1500ml以上.病人无明显高血压、水肿等.可正常饮水.但避免高脂饮食。
(2)术后1-3天卧床休息.监测心电、血压.暂给予IPD方案透析治疗.3天后可适当活动促进透析液的交换和排出。
(3)透析液PH<5.5.输入腹腔前加温至37.C,且内外包装袋无破损.透析液无变色和变质现象。
(4)熟悉各种连接系统的使用.如“0”型管或双联管操作略有不同.分离和连接各管道注意消毒和严格无菌操作。
(5)观察透析管出口皮肤有无渗漏红肿.保持敷料清洁.防止潮湿.病人淋浴前可将透析管用塑料布包好.淋浴后将其周围皮肤轻轻擦干.消毒后重新包扎或用人工肛袋代替。
(6)有计划安排腹膜透析液的灌入及放出时间.准确记录出超量。
(7)定期做腹膜平衡实验评价腹膜功能.异常时做好腹水培养。
(8)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有无腹痛及腹水引流不畅等腹腔感染征象。
3.透析管引流不畅或透析管堵塞的护理(1)可采用变换体位或取半卧位式.促进管腔漂移。
腹膜透析护理常规

腹膜透析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透析管出口处皮肤有无渗血、漏液、红肿等。
2.腹透液每次进出腹腔的时间、液量、性质的改变。
3.体温、体重、血压、有无腹痛。
4.检测:腹膜平衡实验过程及结果。
【护理措施】腹透置管前宣教及准备1.解释腹透的目的、手术过程、时间、如何配合。
用积极的语言鼓励患者,减轻紧张不安的情绪。
2.术前解小便,排空膀胱。
更换清洁衣服。
3.了解患者是否对麻药过敏,曾经做过的所有手术并告知医生。
4.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肺气肿、疝气、慢性咳嗽等疾病。
了解患者是左利手还是右利手,便于选择腹透管出口位置。
5.帮助患者练习在床上大小便。
6.嘱咐患者术中如有任何不适请告知医生。
腹透置管后的观察及护理1.注意观察切口处有无渗液、渗血,有无水肿及脓性分泌物,每1~3日换药1次,7~10日拆线。
如渗液明显应及时更换敷料,并暂停腹透。
2.术后宜半卧位,防止咳嗽、恶心、呕吐,出现这些症状时用手按住伤口,以防漂管。
术后当日卧床休息,第2天如无不适,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3.注意观察腹透管是否通畅,有无蛋白质团或血性透出液、血块阻塞,如有阻塞时可用 100ml生理盐水快速推注,切不可用注射器抽吸,以免将大网膜吸入腹透管微孔。
4.观察腹透液超滤情况,并详细记录正超或负超量,及时调整腹透液浓度。
5.做好腹透管的护理和固定,术后用腰带放置腹透管,防止牵拉或扭曲。
严格无菌操作。
按照腹透六步操作法进行腹透换液:准备-连接-引流-冲洗-灌注-封管。
预防腹膜炎的护理1.环境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每日消毒液擦拭床头柜、拖地。
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
2.腹透液温度37~39℃为宜,应用干燥恒温加热,忌水加热。
干燥恒温箱每周用消毒液擦拭一次。
3.严格无菌操作,操作前认真洗手,戴好口罩、帽子。
仔细检查透析液的有效期、浓度、透析液内有无杂质、沉淀、袋子有无破损。
4.腹透管出口的护理:每周更换出口处的敷料1~2次,如疑有感染,加强换药。
5.了解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发热、腹痛、排出浑浊的透析液、恶心、呕吐、腹泻、引流不畅等,以上症状符合1种,应警惕腹膜炎的发生,及时留取腹透液做常规和细菌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膜透析护理常规[定义]利用腹膜的半透膜特性,向腹腔内灌入一定量的生理性腹膜透析液,通过弥散、对流和渗透的原理,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护理问题]1、疼痛:与腹膜透析液的温度或酸碱度不当及腹膜炎症有关。
2、潜在并发症:腹膜炎、低血压、腹腔出血。
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4、焦虑:与个体健康受到威胁有关。
[观察要点]1、置管后观察管口处有无渗血、渗液,腹透管是否通畅等。
2 、密切观察透析液的颜色、超滤量、性状等。
3 、观察患者有无腹膜炎、低血压、腹腔出血等并发症。
4、观察换有无腹痛不适。
[护理措施]一、术前准备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特点,了解患者肾功能、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程度,了解适应症与并发症,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腹膜透析的目的、操作程序、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解除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取得配合。
术前给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普鲁卡因皮试,腹部、阴部清洁备皮,做好透析的准备工作。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透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无菌操作能有效预防细菌性腹膜炎和导管出口处感染等并发症。
三、透析过程的护理透析液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有无混浊、絮状物、破漏及出厂日期,操作前按医嘱于透析液加入药物,并加热至37.0℃,掌握各种连接管道的分离和连接方法,妥善固定导管,防止牵拉、扭转导管,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及避免咳嗽,防止导管出口处外伤引起感染,使用一次性无菌透气敷料,如需使用纱布,应在每次使用前消毒纱布,切勿用手直接接触透析管口,加强透析管口处观察与评估:皮肤有无渗血、漏液、红肿等,并且重视导管出口处的清洁、消毒等。
透析时进液速度不宜太快,控制在3min左右输完,腹腔停留为4h,然后将透析液引流出来,出液不宜太快,以防大网膜顺液流进透析管内。
准确记录每次进出腹腔的时间、液量、颜色等,每2~3天测血钾、钠、氯、尿素氮、肌酐和血气分析等,每3天做透析液细菌培养。
四、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整洁,做好晨晚间护理及口腔、皮肤护理,对不能自理及活动不便的患者定时翻身、拍背,以防褥疮及不必要的感染。
鼓励患者病情好转后适当活动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注意切口处有无渗液,渗血及水肿,每1~3天换药1次,10天拆线,也可以术后封管至拆线,再做腹透。
2、术后半卧位或坐位,避免咳嗽、呕吐以防漂管。
3、透析前房间以紫外线照射30分钟,每日2次;用2%来苏溶液擦拭病人的床、桌等用物、及墙壁、地面;更换病人床单、衣服、每日1次;还应注意房间通风换气,门前放置来苏水脚垫。
4、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透出液的颜色和澄清度,定期送检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5、保持引流管通畅,勿使蛋白质块或血凝块阻塞引流管,如有阻塞可用10ml生理盐水快速推注,切不可用注射器抽吸以免将大网膜吸入透析管微孔。
6、观察腹透液超滤情况,详细记录正超和负超量,及时调整透析浓度。
7、做好透析管的护理,防止牵拉或扭曲。
8、做好保护性隔离,住单间,严格陪伴、探视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入室前洗手戴好口罩帽子。
9、做好监测工作:每日应测体重、脉搏、中心静脉压,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危重病人做好护理记录,还应详细记录透析液每一次进出腹腔的时间、液量、停留时间、定期送引流液做各种电解质及糖的检查,透析过程中观察有无脱水或水潴留、高钠、高糖、低钾、高钾等并发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及时调整。
10、透析管的护理:每日透析前,需将导管及其皮肤出口处用络合碘溶液消毒,盖以敷料。
并保持其清洁、干燥、如有潮湿,立即更换。
平时应仔细观察透析管出口处有无渗血、漏液、红肿等,若有上述情况应做相应处理。
患者如需淋浴,淋浴前可将透析管用塑料布包扎好,淋浴后将其周围皮肤轻轻拭干,再用络合碘消毒,重新包扎,但不宜盆浴,以免引起腹膜炎。
五、饮食的护理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于食欲不佳者,适当增加补品类食物摄入,补充高生物效价的蛋白质如牛奶、鲜蛋、牛肉等高热量饮食,每日摄入热量应大于35kcal/kg 体重。
应避免高磷饮食,对于体重迅速增加、浮肿或高血压者,需限制水和钠的摄入。
适量增加运动,以促进食欲。
对不喜好动物蛋白质及消化能力弱者提倡进食大豆类食物。
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一)腹膜炎: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影响腹膜透析的继续进行及患者的存活率.病原主要是沿着透析管腔及管周围进入腹腔,少数是临近器官感染蔓延所致。
预防:(1)室内环境整齐,空气新鲜,每日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30min。
更换透析液时尽量在透析室进行。
(2)透析浓度以37~39℃为宜,用干燥恒温箱加温,勿用热水加湿,恒温箱每周消毒擦洗一次。
(3)严格无菌操作,仔细检查透析液内有无杂质、沉淀、透析袋有无破损等。
(4)透析管出口每周换敷料两次,同时检查出口周围皮肤有无血肿,疑有感染要加强换药,每天更换敷料。
(5)透析液的观察,正常情况下每周一次细菌培养。
病人出现腹痛时,应及时将透析液放出,观察是否混浊,应留取标本送常规生化和细菌培养,并给予腹透液冲洗至清。
(6)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鼓励患者锻炼身体,预防感冒,除去忧郁等心理因素.(7)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换液,换药,换液换药前必须洗手.(8)注意导管处的护理,观察导管出口处及隧道有无红肿,压痛,及时进行分泌物的细菌涂片培养.(9)对发热患者均应检查导管出口处及隧道有无感染迹象.(10)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洗澡时要防止导管口进水.(11)保持大便通畅,不吃生冷及不洁食物,预防肠道感染.(二)腹膜管外口和隧道感染腹膜管外口和隧道感染可导致难以治愈的或反复发作的腹膜炎,甚至不得不拔除腹膜透析管.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若无菌技术观念不强,操作不慎,会使细菌在腹膜透析管外口引起炎症反应.感染的病原菌大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少见.其他有革兰阳性菌,阴性杆菌及真菌。
预防(1)严格无菌操作,并规范置管手术。
(2)减少外口及隧道创伤,注意外口处的护理。
(3)避免导管扭曲,导管应固定妥当。
(4)在常规护理中不能强行除去硬皮和痂皮,应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或碘附浸泡外口处,使之软化后除去。
(5)对鼻腔携带的葡萄球菌的患者主张用莫匹罗星滴鼻或口服利福平治疗。
(6)严格训练患者,规范操作步骤。
(三)预防腹腔出血:①嘱病人保护好伤口及导管,防止下腹部局烈活动或挤压碰撞等。
②为保证透析效果,透析液中尽量不加或少加药物,以免影响渗透压,酸碱度刺激腹膜而致感染或粘连。
(四)预防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①嘱病人按透析要求给予优质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每天摄入量1.0~1.2g/kg·d。
②注意补充维生素,服药、食补均可。
③必要时静脉输入白蛋白或氨基酸。
④防止腹透感染,以防蛋白质丢失。
(五)肺部感染:腹透时由于腹腔内压力增高,部分肺泡扩张不全,易合并肺部感染。
应鼓励患者晨起透析前做深呼吸。
(六)腹透管引流不畅:主要为单向阻滞,即液体可进入,但流出不畅,发生双向阻滞者较少。
其发生原因如下:透析导管堵塞,纤维蛋白凝块阻塞或大网膜包裹透析管;透析管位置不当或外移使部分引流孔裸露在腹腔液面之上;管腔,肠腔内气体过多,透析管移位或透析管扭曲.腹膜粘连等,应积极寻找病因做相应处理。
此外,应鼓励患者走动,变换体位轻压腹部或稍改变导管方向,腹部按摩,使用泻药增强肠蠕动,为防止堵管,或用肝素625u或用尿激酶5000~10000u加20ml生理盐水注入透析管内,并保留30~60min,必要时更换透析管.(七)腹痛:透析液温度过高或过低,灌注或排出液体过快,透析管位置过深,透析液PH〈5.5或高渗透析液都会引起腹痛, 应尽量去除诱因,在透析液中加1~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3~5ml,无效时减少透析次数或缩短留置时间。
腹膜透析液灌入末期由于腹部膨胀而引起疼痛时,可立即排出液体或调整交换容量,腹痛即可缓解.大网膜包裹透析管时腹部固定性疼痛,尤以入液时疼痛明显,同时伴有引流不畅,应来院就诊.(八)代谢异常:腹膜透析时蛋白质和氨酸丢失甚多,可引起低白蛋白血症,腹透患者每日摄入蛋白质每日应在1.2g/kg,由于腹透液内大量糖被机体吸收,故可引起肥胖,高甘油三脂血症;因此应限制高糖透析液使用过多,不卧床式透析者4.25%葡萄糖每日用一次。
(九)血性透析液:常见于腹膜缝合不紧密,腹腔脏器表面血管损伤及女性患者月经期等情况下,如为少量渗血,不必停止透析,应寻找原因.(十)透析液渗漏:可因导管腹膜荷包缝合不紧密,固定线松脱或透析管放置过浅引起,多见于老年,腹壁水肿明显或低蛋白血症者.(十一)水过多或肺水肿:在透析间期,水盐控制不当,滴注药物,透析液引流不畅,失超滤等原因可使患者水潴留加剧,如伴有难控制的高血压,则易发生肺水肿.(十二)腹膜透析失超滤:腹膜炎反复发作,导致腹膜纤维化,使其对水的超滤和溶质清除能力下降.腹膜淀粉样病变导致腹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致糖梯度下降,超滤量下降.[健康教育]1、腹透应固定在一室内进行,室内陈设应简单易清洁。
操作前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的湿毛巾擦拭桌面及消毒用具。
要求腹透室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每日定时通风2次,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每日照射两次,每次30min,行空气消毒。
2、保持管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敷料随湿随换。
腹透患者不宜盆浴,淋浴时用一次性肛门袋妥善保护,防止造瘘口受潮,内衣要柔软,宽松,减少刺激。
3、根据季节增添衣被,避免受凉。
感冒时不到公共场所,谢绝和减少人员接触。
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应血行及泌尿系逆行感染而致腹腔感染。
4、检查腹透液的质量,进行腹透前仔细检查腹透液的颜色、透明度、有效期等。
如发现有浑浊、沉淀、渗漏、过期等情况应严禁使用。
腹透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透出液的颜色、透明度。
如出现发热、腹痛、透出液浑浊等,应考虑为腹腔感染。
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5、饮食应根据适量蛋白,丰富维生素,低热量,低盐的原则。
以优质动物,奶制品蛋白为主要蛋白来源,少摄入豆制品。
多吃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避免或少食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柑桔,蘑菇等。
少食动物内脏,海鲜鱼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