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以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李白诗歌语言总体特色是清新质朴、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气呵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其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
纵览李白诗歌,不论是古体诗、律诗、还是乐府诗、歌行体诗歌的确给人留下了通俗、精炼、明朗而含蓄又清新明丽的深刻印象,其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胆的艺术夸张,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咏三叹的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李白诗歌语言总体特色是清新质朴、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气呵成。
这与李白对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特别是乐府诗歌的学习和借鉴系系相关。
例如李白的《长干行》在很大程度上创造性地继承了《孔雀东南飞》中的创作手法,李诗中“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偿开,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等句和《孔雀东南飞》中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极为相似。
在他的《上三峡》中,又是以古代名歌《三峡谣》改造而成,歌谣原词为:朝发黄牛,暮宿黄牛。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李白诗为“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正是因为李白善于学习乐府民歌诗歌就有了民歌清新自然、毫无雕琢的特点。
就像出水芙蓉,不禁有让人采而啖之的迫切愿望。
除此之外,像《独坐静亭山》《赠汪伦》等清新流畅的七绝也显其诗风的清新自然的特点。
在《赠汪伦》中诗人以故事体的格式引出了诗歌,又用口语般的回答表现了他对汪伦的一片真情,似行去流水般自然,但又扣人心弦,让人深受感动和震撼。
在《独坐静亭山》中作者与静亭山相顾无言,但又心有灵犀,人山在静默之中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惆怅。
语言朴实无华却让人深思并达到共鸣。
于无华之处显其精神的升华。
他的自然质朴绝不是简单的除去雕琢,浅显明白,而是语近情遥有丰富的意味,堪称炉火纯青的语言大师。
为了更进一步从语言风格上欣赏李白诗歌,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语言学分析李白现有诗歌九百多首,一般评论家认为他擅长七古和七绝,通过对李白绝句的分析可以看出李白在语音的韵角上善于多用an\ang韵。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1、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主要内容: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三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着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艺术特点: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思想内容: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李白诗歌中蕴含的艺术特色

李白诗歌中蕴含的艺术特色李白诗歌中蕴含的艺术特色导语:李白的诗歌无论是山水诗、闺怨诗或是边塞诗,都写得很精彩,他以自己天才的艺术创造力,形成了飘逸、豪放、雄壮的艺术风格,开拓了诗歌的艺术境界,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是独一无二的。
一、鲜明的个性,时代的强音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具有洒脱不羁的气质、傲岸不屈的性格;又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诗人,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
他的诗歌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抒发强烈的、鲜明的独创性。
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地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之乱时,他又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了他强烈的愤怒。
他在书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
上述种种炽热感情的抒发,使李白诗歌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表现出鲜明的傲岸不屈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李白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元稹语)、以气夺人的特色。
李白正因为如此,他的情感的宣泄,从不顾及理性的规范,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任凭激情随着笔端流淌。
二、丰富的想象,豪迈的情怀李白诗歌还善于运用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发感情。
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借助梦境描写了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风马等现实意象,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表现了崇高的理想。
李白诗歌艺术成就

其次表现在物象的选择上: 其次表现在物象的选择上
他最爱写晶莹透彻、光辉美好之物,如明月、 他最爱写晶莹透彻、光辉美好之物,如明月、 白日、金樽、玉杯、碧草、白露等, 白日、金樽、玉杯、碧草、白露等,给人清纯圣 洁之感。 洁之感。
5、跳跃性的结构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如其《宣州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如其《 白也诗无敌 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突如其来,飘然而去, 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突如其来,飘然而去,中 间时空变幻迅速。极好地宣泄自己激越的感情。 间时空变幻迅速。极好地宣泄自己激越的感情。 此外, 行路难》 将进酒》 梁甫吟》 此外,如《行路难》、《将进酒》、《梁甫吟》、 梁园吟》 《梁园吟》。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采石江边一堆土 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明李贽《焚书 李白诗题辞 李白诗题辞》 明李贽《焚书·李白诗题辞》:
“生之处亦荣,死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 生之处亦荣,死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 生之处亦荣 囚之处亦荣;不流不囚不游不到之处,读其书, 囚之处亦荣;不流不囚不游不到之处,读其书, 见其人,亦荣!亦荣!” 见其人,亦荣!亦荣!
李白奇特想象往往和现实紧密相连, 李白奇特想象往往和现实紧密相连,其对幻 想世界的追求正是对现实世界不满的一种曲折反 如其《梦游天姥吟留别》 古风》十九。 映,如其《梦游天姥吟留别》、《古风》十九。
2、大胆生动的夸张 、
不论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 不论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李白都多用夸 张手法。李白的夸张又善于和新颖的比喻、 张手法。李白的夸张又善于和新颖的比喻、奇特 的想象结合,形成鲜明的形象。 的想象结合,形成鲜明的形象。
李白的诗歌特色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一、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二、李白诗歌的意象往往是超越现实的三、李白诗歌的生动、大胆的夸张四、李白的诗歌的丰富奇特的想象五、清新、豪放的语言艺术李白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他的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关于李白诗歌的艺术我们可以分以下几点来论述:一、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塑造了诗人自己的形象。
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在许多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诗人的自我形象活跃在其中。
例如《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即便是叙事或写景的诗篇,也能使人感到有诗人的形象活在其中。
如《峨眉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轮秋,应如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在半轮月色的映照之下,我们看到诗人孤舟疾进的身影。
比如他的有名的作品《蜀道难》,这首诗是这样写的:噫吁哦!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首诗里极力描写蜀道的奇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三次出现,回旋往复,带有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然而这首诗的气势却是豪放的,感情是激昂的。
李白笔下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的色彩。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是唐代诗坛的一位最杰出的作家。
他的作品很多, 现存《李太白全集》30 卷, 除赋、序等文章外, 有诗九百八十余首。
这是他诗歌创作中的一小部分。
在他死后不久, 他的诗歌就已经“十丧其九”(李阳冰《草堂集序》) 。
就从这余下的十分之一的诗歌中, 可以清楚地看出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庄子、屈原以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并且以他在唐朝由盛转衰, 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中, 形成了那种坚持进步的理想, 反抗黑暗现实, 相信自己才能, 鄙视腐朽权贵的斗争精神。
在李白诗歌中, 理想主义、反抗精神和英雄性格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达到高度的成熟。
李白诗歌中的自我形象在反庸俗和追求理想的斗争中展示了比屈原更为深刻的矛盾, 更为强烈的快乐和痛苦。
因而李白的诗比屈原的辞所概括的生活更深更广, 他着眼的不是一个集团, 而是整个时代。
屈原主要是通过浪漫主义的独白, 表达了政治上的失败而产生的痛苦与矛盾, 而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却渗透到一切主题中去, 接触到封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可以说, 李白在继承庄子、屈原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 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使浪漫主义的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浪漫主义诗人中, 李白是伟大的, 也是最典型的。
杜甫称赞李白的诗说:“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这正说明李白的诗歌有着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
而这些艺术魅力正是从诗人的种种浪漫主义手法中表现出来的。
因此, 在我们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的时候, 应该重点探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一、豪迈而奔放的气势元稹说李白的诗歌:“壮浪纵恣, 摆去拘束。
”这正道出了李白诗歌的这种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 描写客观事物, 表现出不可羁勒的力量。
如诗人笔下的黄河:黄河西来决昆仑, 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黄河万里触山动, 盘涡毂转秦地雷。
李白的诗歌意象表达

李白的诗歌意象表达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其丰富的意象表达而闻名于世。
在对李白的研究中,我发现他的诗歌意象表达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深刻的内涵。
本文将从李白的意象表达的特点、意象的类型以及意象的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李白的诗歌意象表达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观。
他倾向于运用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静夜思》中,他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来描绘夜晚的景象,通过对月光和霜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种意象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其次,李白的意象类型丰富多样,涵盖了自然、人物、宗教等方面。
他善于运用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中,他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豪情的追求。
同时,他也善于以人物意象来塑造形象和表达情感。
在《将进酒》中,他通过自我描绘和对酒的赞美,表达了自己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人生的热爱。
此外,他还运用宗教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生死、命运等问题的思考。
在《将进酒》中,他以“天生我材必有用”来表达自己对命运的抗争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再次,李白的意象表达具有深刻的内涵。
他通过意象的运用,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例如,在《早发白帝城》中,他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他通过描绘葵花朝露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此外,在《月下独酌四首·其三》中,他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他通过对欢愉和空虚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和对虚浮世俗的批判。
总之,李白的诗歌意象表达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深刻的内涵。
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观,运用自然、人物、宗教等多种意象类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意象表达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传达了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关注。
李白诗歌风格分析:个性情感交织的艺术世界

李白诗歌风格分析:个性情感交织的艺术世界
李白的诗歌风格深刻地反映出了他的个性和情感。
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1.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的诗歌重在抒发自己的思想
感情,他的大部分诗作都是诗人直接介入,具有相当浓厚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这种个性化的特征使得他的诗歌读起来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如“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这首诗以战国齐人鲁仲连的典故,突出地表现出诗人的恃才傲物。
这种自我意识的强烈表达,正是李白自信豪迈和个性张扬的体现。
2.天真纯洁和自然真实的情感流露:李白的一部分诗歌,读来总会有一种如
临其境、如置其身的感觉,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每个人都曾经历又没能好好体味的天真纯洁、百无禁忌、如梦似幻的美好世界。
这种自然真实的情感流露,反映出李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风格体现出了他强烈的自我意识、自信豪迈的个性、天真纯洁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了解他的个性和情感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年少有为: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
•
•
• • • •
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 辞亲远游: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 游”。 初进长安: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 在西游,因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赐金放还:45岁的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这是李白 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再次远行: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 这里,他遇到蹭蹬的杜甫。 应邀入幕: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那 时,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永 王李璘恰在此时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 重病而逝: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 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终年六十一岁 。
李白诗歌中的“自我 形象”以及 诗歌的艺术特色
127班 付子端
你了解李白么?
一.走近李白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 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 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 将进 酒》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 将进 酒》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 天姥吟留别》
• 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 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
如: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 成雪。”《将进酒》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 歌十七首》其四
• 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 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 意象。 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 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 • 但是,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 象。 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 溪行》
•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 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 本语调。
这样的李白你了解了么? 谢谢大家耐心的倾听!!
二.李白诗歌中的“自我形象”
1.读李白的诗,首先给人感受最深的,是诗 人“济苍生、安社稷”、“心雄万夫”的形 象
“虽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上韩荆州书》 “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 《赠韦秘书子春》
2.李白诗中自我形象的另一方面是,怀才不 遇,傲岸不羁,“不屈己”、“不干人” 的形象。
那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玉壶吟》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 触关阍者怒。 《梁甫吟 》
3.从李白的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任剑好 侠,豪放洒脱和平易挚诚的鲜明形象。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赠友人》 “ 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 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上安州裴长史书》 “时于落星石上以紫绮裘换酒为欢”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三.诗歌的艺术特色
•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 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 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 横驰骋,一气呵,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 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抟(tuan)摇直上九 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bo)却 沧溟水。”《上李邕(yong)》